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_直线与圆的方程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0-06 11:17
tags:高中数学直线与圆

秒杀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必修四说课

2020年10月6日发(作者:熊晋槐)



直线与圆的方程

一、基础知识
1.解析几何的研究对 象是曲线与方程。解析法的实质是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首先是通过映射建立曲线
与方程的关系,即如 果一条曲线上的点构成的集合与一个方程的解集之间存在一一映射,则方程叫做这条
曲线的方程,这条曲 线叫做方程的曲线。如x
2
+y
2
=1是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的方程。 < br>2.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2)写出满足条件的点的集合;(3)用坐 标表示条件,
列出方程;(4)化简方程并确定未知数的取值范围;(5)证明适合方程的解的对应点都 在曲线上,且曲线上
对应点都满足方程(实际应用常省略这一步)。
3.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小于180
0
的正角,叫做它的倾斜角。规定
平 行于x轴的直线的倾斜角为0
0
,倾斜角的正切值(如果存在的话)叫做该直线的斜率。根据直 线上一点
及斜率可求直线方程。
4.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1)一般式:Ax+By+C= 0;(2)点斜式:y-y
0
=k(x-x
0
);(3)斜截式:y=kx+ b;
(4)截距式:
x?x
1
y?y
1
xy
?;(5)两点式:
??1
x
2
?x
1
y
2?y
1
ab
;(6)法线式方程:xcosθ+ysinθ=p
(其中θ
?
?
x?x
0
?tcos
?
为法线倾斜角,|p| 为原点到直线的距离);(7)参数式:
?
?
?
y?y
0
? tsin
?
(其中θ为该直线
倾斜角),t的几何意义是定点P
0
( x
0
, y
0
)到动点P(x, y)的有向线段的数量(线段的长度前添加 正负号,
若P
0
P方向向上则取正,否则取负)。
5.到角与夹角:若直线l
1
, l
2
的斜率分别为k
1
, k
2
,将l
1
绕它们的交点逆时针旋转到与l
2
重合所转过的最小
正角叫l
1
到l
2
的角;l
1
与l
2
所成的角中不超过90
0的正角叫两者的夹角。若记到角为θ,夹角为α,则tan
θ=
k
2
?k
1
1?k
1
k
2
,tanα=
k
2
?k
1
1?k
1
k
2
.
6.平行与垂直:若直 线l
1
与l
2
的斜率分别为k
1
, k
2
。且两者不重合,则l
1
l
2
的充要条件是k
1
=k
2
;l
1
?
l
2

充要条件是k
1k
2
=-1。
7.两点P
1
(x
1
, y
1
)与P
2
(x
2
, y
2
)间的距离 公式:|P
1
P
2
|=
(x
1
?x
2)
2
?(y
1
?y
2
)
2

8.点P(x
0
, y
0
)到直线l: Ax+By+C=0的距离 公式:
d?
|Ax
0
?By
0
?C|
A?B
22

9.直线系的方程:若已知两直线的方程是l
1
:A
1< br>x+B
1
y+C
1
=0与l
2
:A
2
x+B
2
y+C
2
=0,则过l
1
, l
2交点的直线
方程为A
1
x+B
1
y+C
1
+λ (A
2
x+B
2
y+C
2
=0;由l
1
与 l
2
组成的二次曲线方程为(A
1
x+B
1
y+C
1
)(A
2
x+B
2
y+C
2
)=0;
与 l
2
平行的直线方程为A
1
x+B
1
y+C=0(
C?C
1
).
10.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若直线l方程为Ax+By+C=0. 若B>0,则Ax+B y+C>0表示的区域
为l上方的部分,Ax+By+C<0表示的区域为l下方的部分。
1 1.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1)确定各变量,并以x和y表示;(2)写出线性约束条件和线性目标函数;(3)画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4)求出最优解。
12.圆的标准方程:圆心是点(a, b),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为(x-a)
2
+(y-b)
2
=r
2
,其参数方程为
?
x?a?rco s
?
?
?
y?b?rsin
?
1
(θ为参数)。



13.圆的一般方程:x
2
+y
2
+Dx +Ey+F=0(D
2
+E
2
-4F>0)。其圆心为
?
D E
?
?
?,?
?
?
22
?
,半径为
1
D
2
?E
2
?4F
2
。若点P(x
0
, y
0
)为圆上一点,则过点P的切线方程为
?
x
0< br>?x
??
y
0
?
??
x
0
x?y< br>0
y?D
?
?E
?
??
2
?
2??
y
?
?
?F?0.

?
?
14.根轴:到两圆的切线长相等的点的轨迹为一条直线(或它的一部分),这条直线叫两圆的根轴。给定如< br>下三个不同的圆:x
2
+y
2
+D
i
x+E
i
y+F
i
=0, i=1, 2, 3. 则它们两两的根轴方程分别为(D
1
-D
2
)x+(E
1
-E
2
)y+(F
1
-F
2
)=0;
(D
2
-D
3
)x +(E
2
-E
3
)y+(F
2
-F
3
)= 0; (D
3
-D
1
)x+(E
3
-E
1
)y+(F
3
-F
1
)=0。不难证明这三条直线交于一点或者互相平行,这
就是著名的蒙日定理。
二、方法与例题
1.坐标系的选取:建立坐标系应讲究简单、对称,以便使方程容易化简。
例1 在ΔAB C中,AB=AC,∠A=90
0
,过A引中线BD的垂线与BC交于点E,求证:∠ADB= ∠CDE。
[证明] 见图10-1,以A为原点,AC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点B ,C坐标分别为(0,2a),(2a,0),
xy
??1
, ①直线BC方程为x+y=2a, ②设直线BD和AE
a2a
11
的斜率分别为k, k,则k=-2。因为BD
?
AE,所以kk=-1.所以
k
2
?
,所以直线AE方程为y?x

22
则点D坐标为(a, 0)。直线BD方程为
12112< br>1
?
y?x,
?
?
42
?

?解得点E坐标为
?
a,a
?

2
?
33?
?
?
x?y?2a
所以直线DE斜率为
k
3
?
2
a
3
4
a?a
3
?2.
因为k+k= 0.
13
所以∠BDC+∠EDC=180,即∠BDA=∠EDC。
例2 半 径等于某个正三角形高的圆在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边上滚动。证明:三角形另两条边截圆所得的弧
所对的圆 心角为60。
[证明] 以A为原点,平行于正三角形ABC的边BC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 系见图10-2,设⊙D的半
径等于BC边上的高,并且在B能上能下滚动到某位置时与AB,AC的交 点分别为E,F,设半径为r,则直
线AB,AC的方程分别为
(x
1
,y< br>1
),(x
2
,y
2
),则
0
0
y ?3x
,
y??3x
.设⊙D的方程为(x-m)+y=r.①设点E,F的坐标分别 为
222
y
1
?3x
1
,y
2
??3x< br>2
,分别代入①并消去y得
2
(x
1
?m)
2?3x
1
2
?r
2
?0.(x
2
?m)
2
?3x
2
?r
2
?0.

所以x
1
, x
2
是方程4x
2
-2mx+m2
-r
2
=0的两根。
m
?
x?x?,
12
?
2
?
由韦达定理
?
?
22
m?r
?
xx?
12
?
4
?
2
,所以



|EF|
2
=(x
1
-x
2)
2
+(y
1
-y
2
)
2
=(x1
-x
2
)
2
+3(x
1
-x
2)
2

=4(x
1
+x
2
)
2
-4x
1
x
2
=m
2
-(m
2
-r2
)=r
2
.
所以|EF|=r。所以∠EDF=60
0

2.到角公式的使用。
例3 设双曲线xy=1的两支为C
1
,C
2
,正ΔPQR三顶点 在此双曲线上,求证:P,Q,R不可能在双曲线
的同一支上。
[证明] 假设P,Q,R 在同一支上,不妨设在右侧一支C
1
上,并设P,Q,R三点的坐标分别为
?
1
?
x,
?
1
x
1
?
??
1??
,x,
??
2
x
2
??
?
?1
?
?
,x,
?
?
3
x
3
?
?
?
?
,
且01
2
3
. 记∠RQP=θ
?
?
,它是直线QR到PQ的角,由假设知直 线QR,
11
?
x
3
x
2
1
??
PQ的斜率分别为
k
1
?
x
3
?x
2
x< br>2
x
3
11
?
x
1
x
2
1
??.

k
2
?
x
1
?x
2< br>x
1
x
2
由到角公式
tan
?
?
k
2
?k
1
?
1?k
1
k
2
?11
?
x
1
x
2
x
2
x
3< br>x(x
1
?x
3
)
?
2
2
?0.< br>
1
x
1
x
2
x
3
?1
1 ?
2
x
1
x
2
x
3
所以θ为钝角,与ΔP QR为等边三角形矛盾。所以命题成立。
3.代数形式的几何意义。
例4 求函数
[解] 因为
f(x)?x
4
?3x
2
?6x?1 3?x
4
?x
2
?1
的最大值。
表示动点P(x, x
2
)到两定点A(3,
f(x)?(x
2
?2)
2?(x?3)
2
?(x
2
?1)
2
?(x?0)
2
2), B(0, 1)的距离之差,见图10-3,当AB延长线与抛物线y=x
2的交点C与点P重合时,f(x)取最大值
|AB|=
10.

4.最值问题。
例5 已知三条直线l
1
: mx-y+m=0, l
2
: x+my-m(m+1)=0, l
3
: (m+1)x-y+m+1=0围成ΔABC,求m为何值时,
ΔABC的面积有最大值、最小值。
[解]记l
1
, l
2
, l
3
的方程分别为①,②,③。在①,③中取x=-1, y=0,知等式成立,所以A(-1, 0)为l
1
与l
3

交点;在②,③中取x=0, y=m+1,等式也成立,所以B(0, m+1)为l
2
与l
3
的交点。设l
1
, l
2
斜率分别为k
1
, k
2
,
若m
?
0,则k
1
?k
2
=
?
1
?
m< br>?
?
?
??1
,
?
m
?
|m2
?m?1|
m?1
2
S
Δ
ABC
=
1
|AC|?|BC|
2
?
1
,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AC |=
|?1?m
2
?m|
1?m
2
?
,|BC|=
|?m?1?m|
1?m
2
1?m
2

所以S< br>Δ
1m
2
?m?11
?
m
?
??1?
??
。因为2m≤m
2
+1,所以S
ABC
=
22
22
?
m?1
?
m?1
ΔABC

3
。 又因为-m-1≤2m,
4
2
所以
?
1m
,所以S
?
2
2
m?1
ΔABC

1
.

4
3



当m=1时,(S
ΔABC

max
=
5.线性规划。 < br>3
;当m=-1时,(S
4
ΔABC

min
=1
.
4
例6 设x, y满足不等式组
?
?
1?x?y?4,

y?2?|2x?3|.
?
(1)求点(x, y)所在的平面区域;
(2)设a>-1,在(1)区域里,求函数f(x,y)=y-ax的最大值、最小值。
?
1?x?y?4,
?
1?x?y?4,
??
[解] (1 )由已知得
?
y?2?2x?3,

?
y?2?3?2x,

?
2x?3?0,
?
2x?3?0.
??
解得点(x, y )所在的平面区域如图10-4所示,其中各直线方程如图所示。AB:y=2x-5;CD:y=-2x+1; AD:
x+y=1;BC:x+y=4.
(2) f(x, y)是直线l: y-ax=k在y轴上的截距,直线l与阴影相交,因为a>-1,所以它过顶点C时,f(x, y)最大,
C点坐标为(-3,7),于是f(x, y)的最大值为3a+7. 如果-1此时值为-2a-1;如果a>2,则l通过B(3,1)时,f(x, y)取最小值为-3a+1.
6.参数方程的应用。
例7 如图10-5所示,过原点引 直线交圆x
2
+(y-1)
2
=1于Q点,在该直线上取P点,使P到直线y =2的距
离等于|PQ|,求P点的轨迹方程。
[解] 设直线OP的参数方程为
?
?
x?tcos
?
(t参数)。
?
y?tsin
?
代入已知圆的方程得t
2
-t?2sinα=0 .
所以t=0或t=2sinα。所以|OQ|=2|sinα|,而|OP|=t.
所以|PQ|=|t-2sinα|,而|PM|=|2-tsinα|.
所以|t-2sinα|=|2-tsinα|. 化简得t=2或t=-2或sinα=-1.
当t=±2时,轨迹方程为x+y=4;当sinα=1时,轨迹方程为x=0.
7.与圆有关的问题。
例8 点A,B,C依次在直线l上,且AB=ABC,过C作l的 垂线,M是这条垂线上的动点,以A为圆心,
AB为半径作圆,MT
1
与MT
2
是这个圆的切线,确定ΔAT
1
T
2
垂心 的轨迹。
[解] 见图10-6,以A为原点,直线AB为x轴建立坐标系,H为OM与圆的交点,N为T1
T
2
与OM的交点,
记BC=1。
以A为圆心的圆方程为x +y=16,连结OT
1
,OT
2
。因为OT
2
?
MT
2
,T
1
H
?
MT
2
,所以OT2
HT
1
,同理OT
1
HT
2

22
22
又OT
1
=OT
2
,所以OT
1
HT
2
是菱形。所以2ON=OH。
又因为OM
?
T
1
T
2
,OT
1
?
MT
1
,所以
OT1
2
?
ON?OM。设点H坐标为(x,y)。
点M坐标为(5, b ),则点N坐标为
?
by
?
xy
?
,
?
, 将坐标代入
OT
1
2
=ON?OM,再由
?

5 x
?
22
?
16
???
16
?
2
?
x?
?
?y?
??
.

5
???
5
?
22
4



在AB上取点K,使AK=
4
AB,所求轨迹是以K为圆心,AK为半径的圆。
5
例9 已知圆x
2
+y
2
=1和直线y=2x+m相交 于A,B,且OA,OB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角是α和β,见图
10-7,求证:sin(α+β)是定 值。
[证明] 过D作OD
?
AB于D。则直线OD的倾斜角为
?
?
?
2
,因为OD
?
AB,所以2?
tan
?< br>?
?
2
??1
,
所以
tan
?
?
?
2
??
1
。所以
sin(
?
?
?
)?
2
4
2
??.

5
?
?< br>?
?
?
1?tan
2
??
?
2
?< br>2tan
?
?
?
例10 已知⊙O是单位圆,正方形ABCD的一边AB是⊙O的弦,试确定|OD|的最大值、最小值。
[解] 以单位圆的圆心为原点,AB的中垂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A(c osα,sin
α),B(cosα,-sinα),由题设|AD|=|AB|=2sinα,这里不 妨设A在x轴上方,则α∈(0,π).由对称性可
设点D在点A的右侧(否则将整个图形关于y轴作对 称即可),从而点D坐标为(cosα+2sinα,sinα),
所以|OD|=
(cos
?
?2sin
?
)
2
?sin
2
?
?4sin
2
?
?4sin
?
cos
?
?1
=
?
??
2(sin2
?
?cos2
?)?3?3?22sin
?
2
?
?
?
.
4
??
因为
?2
?
??
2?22sin
?2
?
?
?
?22
,所以
2?1?|OD|?2?1.< br>
4
??
max

?
3
?
?
时,|OD|
8
=
2
+1;当
?
?
7
?
8
时,|OD|
min
=
2?1.

例11 当 m变化且m≠0时,求证:圆(x-2m-1)
2
+(y-m-1)
2
=4m
2
的圆心在一条定直线上,并求这一系列圆的
公切线的方程。
[证明] 由
?
?
a?2m?1,
消去
?
b?m?1
m得a- 2b+1=0.故这些圆的圆心在直线x-2y+1=0上。设公切线方程为
y=kx+b,则由相切有 2|m|=
|k(2m?1)?(m?1)?b|
1?k
2
,对一切m≠0成 立。即
(-4k-3)m
2
+2(2k-1)(k+b-1)m+(k+b-1)2
=0对一切m≠0成立
3
?
k??,
?
?4k?3 ?0,
?
37
?
4
所以
?

?
当 k不存在时直线为x=1。所以公切线方程y=
?x?
和x=1.
44
?< br>k?b?1?0,
?
b?
7
.
?
4
?
三、基础训练题
1.已知两点A(-3,4)和B(3,2),过点P(2,-1)的直线与线段A B有公共点,则该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
2.已知θ∈[0,π ],则
y?
3?cos
?
2?sin
?
的取值范围是___ _______.
5



3.三条直线2x+3y-6=0, x-y=2, 3x+y+2=0围成一个三角形,当点P(x, y)在此三角形边上或内部运动时,2x+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4.若三条直线4x+y=4, mx+y=0, 2x-3my=4能围成三角形,则m的范围是__________.
5.若λ∈R。直线(2+λ )x-(1+λ)y-2(3+2λ)=0与点P(-2,2)的距离为d,比较大小:d__________
42
.
6.一圆经过A(4,2), B(-1,3)两点,且在两个坐标轴上的 四个截距的和为14,则此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
7.自点A(-3,3)发出的光线l 射到x轴上被x轴反射,其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与圆C:x
2
+y
2
-4x- 4y+7=0相
切,则光线l所在的方程为__________.
8.D
2
=4F且E≠0是圆x
2
+y
2
+Dx+Ey+F=0与x轴相切的___ _______条件.
9.方程|x|-1=
1?(y?1)
2
表示的曲线 是__________.
10.已知点M到点A(1,0),B(a,2)及到y轴的距离都相等, 若这样的点M恰好有一个,则a可能值
的个数为__________.
11.已知函数S=x+y,变量x, y满足条件y
2
-2x≤0和2x+y≤2,试求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2.A,B是x轴正半轴上两点,OA=a,OB=b(a(1)求∠AMB的最大值;
(2)当∠AMB取最大值时,求OM长;
(3)当∠AMB取最大值时,求过A,B,M三点的圆的半径。
四、高考水平训练题 1.已知ΔABC的顶点A(3,4),重心G(1,1),顶点B在第二象限,垂心在原点O,则点B的坐 标为__________.
2.把直线
3x?y?2?3?0
绕点(-1,2)旋 转30得到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
0
3.M是直线l:
xy
??1
上一动点,过M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B,则在线段AB上满足
43AP?2PB
的点P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
4.以相交两圆C
1
:x+y+4x+y+1=0及C
2
:x+y+2x+2y+1=0的公共弦为直径的 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
5.已知M={(x,y)|y=
2222
2a
2
?x
2
,a>0},N={(x,y)|(x-1)+(y-
2< br>3
)=a,a>0}.M
?
N
??
,a的最大值与
2 2
最小值的和是__________.
6.圆x+y+x-6y+m=0与直线x+2y- 3=0交于P,Q两点,O为原点,OP
?
OQ,则m=__________.
2 2
7.已知对于圆x+(y-1)=1上任意一点P(x,y),使x+y+m≥0恒成立,m范围是_ _________.
8.当a为不等于1的任何实数时,圆x-2ax+y+2(a-2)y+2= 0均与直线l相切,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__.
9.在ΔABC中,三个内角A,B, 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若lgsinA,lgsinB, lgsinC成等差数列,那
么直 线xsinA+ysinA=a与直线xsinB+ysinC=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10.设A={(x,y)|0≤x≤2,0≤y≤2},B={(x,y)|x≤10,y≥2,y≤x- 4}是坐标平面xOy上的点集,
22
22
22
??
?
?< br>x
1
?x
2
y
1
?y
2
?
?
?
,(x,y)?A,(x,y)?B
C=
?
?
?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
1122
??
22
???
?
?
?
11.求圆C
1
:x
2
+y
2
+2x+6y+9=0与圆C
2
:x
2
+y
2< br>-6x+2y+1=0的公切线方程。
12.设集合L={直线l与直线y=2x相交,且以交点的横坐标为斜率}。
(1)点(-2,2)到L中的哪条直线的距离最小?
(2)设a∈R
+
,点P(-2, a)到L中的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设为d
min
,求d
min
的表达式。 < br>13.已知圆C:x
2
+y
2
-6x-8y=0和x轴交于原点O和定 点A,点B是动点,且∠OBA=90
0
,OB交⊙C于M,
6



AB交⊙C于N。求MN的中点P的轨迹。
五、联赛一试水平训练题
1.在直角坐标系中纵横坐标都是有理数的点称为有理点。若a为无 理数,过点(a,0)的所有直线中,每条直
线上至少存在两个有理点的直线有_______条。 < br>2.等腰ΔABC的底边BC在直线x+y=0上,顶点A(2,3),如果它的一腰平行于直线x-4y +2=0,则另一腰
AC所在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
3.若方程2mx2+( 8+m2)xy+4my2+(6-m)x+(3m-4)y-3=0表示表示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则m=___ _______.
4.直线x+7y-5=0分圆x
2
+y
2
=1 所成的两部分弧长之差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
5.直线y=kx-1与曲线y=
?1?(x?2)
2
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6.经过点A(0,5)且与直线x-2y=0, 2x+y=0都相切的圆方程为__________.
7.在直角坐标平面上,同时满足条件:y≤3x, y≥
8.平面上的整点到直线
2
1
x, x+y≤100的整点个数是__________.
3
y?
54
x?
的距离中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35
?
f(x)?f(y)?0,
的点(x,y)构成图形的面积为______ ____.
f(x)?f(y)?0
?
9.y=lg(10-mx)的定义域为R, 直线y=xsin(arctanm)+10的倾斜角为__________.
10.已知f(x) =x-6x+5,满足
?
2
11.已知在ΔABC边上作匀速运动的点D,E,F,在 t=0时分别从A,B,C出发,各以一定速度向B,C,A
前进,当时刻t=1时,分别到达B,C, A。
(1)证明:运动过程中ΔDEF的重心不变;
(2)当ΔDEF面积取得最小值时,其值是ΔABC面积的多少倍?
12.已知矩形ABC D,点C(4,4),点A在圆O:x+y=9(x>0,y>0)上移动,且AB,AD两边始终分别平行于x
轴、y轴。求矩形ABCD面积的最小值,以及取得最小值时点A的坐标。
13.已知直线l: y=x+b和圆C:x+y+2y=0相交于不同两点A,B,点P在直线l上, 且满足|PA|?|PB|=2,
当b变化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
六、联赛二试水平训练题
1.设点P(x,y)为曲线|5x+y|+|5x-y|=20上任意一点,求x- xy+y的最大值、最小值。
2.给定矩形Ⅰ(长为b,宽为a),矩形Ⅱ(长为c、宽为d),其中 aⅡ的充要条件是:(ac-bd)+(ad- bc)≥(a-b).
3.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给定凸五边形ABCDE,它的顶点都是整点,求证:见 图10-8,A
1
,B
1
,C
1
,D
1
, E
1
构成
的凸五边形内部或边界上至少有一个整点。
4.在坐标平面上,纵 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试证:存在一个同心圆的集合,使得:(1)每个整点
都在此集合的某一 圆周上;(2)此集合的每个圆周上,有且只有一个整点。
5.在坐标平面上,是否存在一个含有无穷 多条直线l
1
,l
2
,…,l
n
,…的直线族,它满足条件 :(1)点(1,1)
∈l
n
,n=1,2,3,…;(2)k
n+1
≥a
n
-b
n
,其中k
n+1
是l
n+1
的斜率,a
n
和b
n
分别是l
n
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 n=1,2,3,…;
(3)k
n
k
n+1
≥0, n=1,2,3,….并证明你的结论。
6.在坐标平面内,一圆交x轴正半径于R,S,过原点的直 线l
1
,l
2
都与此圆相交,l
1
交圆于A,B,l
2
交圆
于D,C,直线AC,BD分别交x轴正半轴于P,Q,求证:
22222
22
22
22
1111
???.

|OR||OS||OP||OQ|

7

2019新高中数学教材与旧教材对比-吉林省2018高中数学学业考试答案


高中数学界值法-高中数学有关教师风采的文化墙


高中数学几何大题精选题-高中数学走班分层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数学与大数据-大连高中数学用什么教材


上海高中数学科目考试-女生教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哪个更好


薛金星高中数学教材-高中数学李亚章


初中高中数学公式大全百度-平玉在线 求高中数学辅导老师


高中数学家教如何上课-高中数学不及格怎么提高



本文更新与2020-10-06 11:1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10773.html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_直线与圆的方程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