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教案资料.docx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0-06 12:50
tags:高中数学一对一辅导

莱芜凤城高中数学老师王聪-学而思高中数学竞赛怎么样

2020年10月6日发(作者:奚超)



莂薆蚅袆蒅荿羄袅膄薅袀袄芇莇螆袄荿薃蚂羃肈莆薈羂膁薁袇羁芃莄袃羀
蒅高 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 A

x|y lg x , B

y|y lg x , C

(x, y)| y

lg x , A、 B、 C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

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

如:集合 A

x|x 2x 3 0 ,B

x|ax

1



若B A , 数 a的 构成的集合


(答:
1

1, 0,





3



3. 注意下列性质:


(1)集合 a
1
,a
2
,??, a
n
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 2
n





( 2)若 A

B

A B A , A B B;


(3)德摩根定律:



C
U

A

B

C
U

A
C
U

B


C
U

A

B

C
U

A

C
U

B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如:已知关于 x的不等式
ax

5

的解集



,若


,求 数

M

3

M



5 M

x
2

a


的取值范围。


(∵ 3

M ,∴
a
·

3

5

0


3
2

a

5


a 1,

9, 25




∵ 5

M ,∴
a
·

5

5
0
3






5
2

a




5.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逻辑连接词有“或”( ) ,“且” ( ) 和


“非” ( ).


a


1




若p q为真,当且仅当 p、q均为真



若p q为真,当且仅当 p、q至少有一个为真






若 p为真,当且仅当 p为假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 f :A→B,是否注意到 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 B中与之对应
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 B 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x 4

例:函数 y





x

2
的定义域是

lg x 3

(答: 0, 2



2, 3

3, 4 )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如:函数 f (x )的定义域是 a,b ,b

a 0,则函数 F(x ) f (x)

f ( x) 的定

义域是 _____________。



(答: a, a )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如: f

令t

∴ x

x

x

1


e
x

x,求 f ( x).

1,则 t


2
0

t
2

1

t
2
1


∴f (t )



e


t


1

2




2

∴f (x ) e
x

1

x
2
1 x

0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①反解 x;②互换 x、y;③注明定义域)




如:求函数 f ( x)
1

x

x

0


的反函数


x

2
x

0

x 1

x

1


(答: f
1

(x)





x x 0

13. 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

y=x 对称;



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



③设 y f(x) 的定义域为 A ,值域为 C, a

A , b

C,则
f
1
f (a) f
1
( b) a,f f
1
(b) f (a)


b



14. 如何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取值、作差、判正负)



如何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y f (u), u

(x ),则 y f (x)


(外层)

(内层)



当内、外层函数单调性相同时

f (x) 为增函数,否则


如:求 y

log
1


x
2

2x 的单调区间



2



(设 u


x

2
x,由 u



x


2

0

0


2

且 log
u

1



, u


x
2
1,如图:

1



2














f(a) = bf
1
(b) a

f (x) 为减函数。)
3














u

O

1

2

x





当x

(0,1]时, u

,又 log
1

u

,∴ y


2



当x

[1, 2)时, u

,又 log
1

u

,∴ y


2


∴??)



15. 如何利用 数判断函数的 性?


在区间 a,b 内,若总有 f '( x)

0则 f ( x) 为增函数。(在个别点上导数等于




零,不影响函数的单调性),反之也对,若

f '( x )

0呢?



如:已知 a 0,函数 f ( x) x
3
ax在 1,

上是单调增函数,则 a的最大



是(





A. 0


B. 1


C. 2

D. 3

(令 f

'(

x

x
2
)



a

3

x

a

a

3x

0


3

3

则 x
a


或 x

a



3

3


由已知 f ( x) 在 [1,



)上为增函数,则

a

1,即 a 3


3



∴ a 的最大 3)

16. 函数 f(x) 具有奇偶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什么?


(f(x) 定 域关于原点 称)



若 f ( x)

f (x) 总成立

f ( x) 为奇函数

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若 f ( x ) f ( x) 总成立

f ( x)为偶函数

函数图象关于

y轴对称




注意如下 :




4




(1)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



一个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



( 2)若 f(x) 是奇函数且定义域中有原点,则

f(0) 0。


如:若 f ( x)

a· 2
x

a 2
为奇函数,则实数


a


2
x

1


(∵ f (x) 为奇函数, x

R,又 0 R,∴ f (0)


0


a· 2
0

a 2

0,∴ a 1)


2
0

1


又如: f ( x) 为定义在 (

1,1)上的奇函数,当

x



求f (x)在

1, 1 上的解析式。



(令 x

1, 0 ,则 x

0, 1 , f

( x)
x

2


4

x
1

又 f (x)为奇函数,∴ f ( x)

2
x


2
x





4

x
1

1 4
x



2
x


x

( 1, 0)


又 f (0)

0,∴ f ( x)
4
x

1

x

0







2
x







4
x

1

x

0, 1



17. 你熟悉周期函数的定义吗?


(若存在实数 T( T 0),在定义域内总有 f x T


函数, T 是一个周期。)



如:若 f x a

f ( x),则




(答: f ( x) 是周期函数, T

2a为 f ( x) 的一个周期)



又如:若 f (x)图象有两条对称轴 x a, x

b




即 f (a x) f ( a x) , f (b x) f ( b x)



则 f (x)是周期函数, 2 a

b 为一个周期












( 0,1) 时, f ( x)
2
x




4
x

1

f (x ),则 f ( x)为周期

5




如:




























18. 你掌握常用的图象变换了吗?



f ( x) 与f ( x)的图象关于

y轴 对称


对称


f ( x) 与 f ( x) 的图象关于

x轴


f ( x) 与 f ( x ) 的图象关于

原点 对称


f ( x) 与f
1
(x ) 的图象关于

直线 y

x 对称



f ( x) 与f
(2a

x )的图象关于 直线 x

a 对称


f ( x) 与 f (2a


x)的图象关于 点 (a,0) 对称


将y f (x)图象

左移 a(a

0)

个单位

y

f ( x

a)

右移 a(a

0)

个单位

y

f ( x

a)
上移 b( b

0)

个单位

y

f (x

a)

b


下移 b( b

0)

个单位

y

f (x

a)

b




注意如下“翻折”变换:



f ( x)

f (x)



f ( x)

f (| x|)


如: f (x) log
2
x

1



作出 y log
2
x 1 及 y log
2
x 1的图象




















6













y

y=log
2
x

O

1

x









19. 你熟练掌握常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了吗?



(k<0) y

(k>0)






y=b


O’ (a,b)




O

x




x=a


(1)一次函数: y kx b k

0


( 2)反比例函数: y

k

k 0 推广为 y b

k

k

0 是中心 O '( a, b)

x

x

a


的双曲线。



2

(3)二次函数 y

ax
2

bx

c a 0 a x

b

4ac b

2
图象为抛物线


2a

4a


顶点坐标为

b

4ac

b
2

,对称轴 x


b



2a

4a


2a


开口方向: a

0,向上,函数
y
4ac

b
2



min



4a



a

b
2




0,向下, y
4ac

max



4a



应用:①“三个二次”(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二次方程


ax
2
bx c 0,

0时,两根 x
1
、 x
2
为二次函数 y ax
2
bx c的图象与 x轴



的两个交点,也是二次不等式

ax
2
bx c 0 ( 0)解集的端点值。



②求闭区间[ m,n]上的最值。




7



③求区间定(动),对称轴动(定)的最值问题。

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0

如:二次方程 ax
2
bx c 0的两根都大于 k

b

k

2a

f (k)

0

y

(a>0)

O

k x
1

x
2

x

一根大于 k,一根小于 k

f ( k ) 0


( 4)指数函数: y

a
x
a

0, a

1


(5)对数函数 y

log
a
x a

0,a

1


由图象记性质!


(注意底数的限定!)


y


y=a
x
(a>1)


(0

y=log
a
x(a>1)


1



O 1

x

(0
( 6)“对勾函数” y x
k


0

x
k


利用它的单调性求最值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区别是什么?
8
































































y

k

O

k

x










20.

你在基本运算上常出现错误吗?
指数运算: a
0

1 (a

0), a
p
1


p
(a

0)



a


m
n


n

m

a

a
m
( a 0),a
n

1

(a 0)



n
a
m

数运算: log
a
M ·N

log
a
M

log
a
N M

0, N

0

log
a

M

log
a
M

log
a
N , log
n
1
a


M

log
a
M



N


n


数恒等式: a
log

a

x

x


数 底公式:

log
a
b


n
n


b
log
c


log
a
m
b


log
a

b



log
c
a


m



21. 如何解抽象函数问题?


(赋值法、结构变换法)



如:( 1) x R, f ( x ) 足 f ( x

y)

f (x) f ( y ), 明 f (x) 奇函数。
(先令 x

y

0

f ( 0)

0再令 y

x,??)

( 2) x

R, f

(x) 足 f

(xy )

f ( x)

f (y), 明 f (x ) 是偶函数。

(先令 x

y

t

f (

t )( t)

f (t· t)

∴f ( t)

f ( t)


f (t )

f ( t)




∴ f ( t) f (t )??)



(3) 明 性: f ( x
2
) f x
2
x
1
x
2

??



22. 掌握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了吗?






9




(二次函数法(配方法),反函数法,换元法,均值定理法,判别式法,利用函数



单调性法,导数法等。)



如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1) y 2x 3

13 4x



( 2)y

2

x

4




3


x


( 3) x
2x
2


3, y




x

3


( 4) y

x

4

9

x
2
设 x

3 cos ,

0,

( 5)y

4x
9


, x

(0,1]




x


23. 你记得弧度的定义吗?能写出圆心角为α,半径为 R的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


吗?


( l

· R, S
1


l· R

1

· R
2




2

2






R

1 弧度



O R








24. 熟记三角函数的定义,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线的定义


sin

MP , cos

OM , tan

AT




y


B S
T


P


α

O

M

A

x














10




如:若

0,则 sin

, cos , tan 的大小顺序是


8


又如:求函数 y

1

2 cos

x 的定义域和值域。


2



(∵ 1

2 cosx ) 12 sin x 0


2

∴ sin x

2
,如图:



2

























∴ 2k
5


x 2k

k Z , 0 y12


4


4

25. 你能迅速画出正弦、 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吗?并由图象写出单调区间、
对称轴吗?
























sin x 1, cosx

1



























对称点、
11



y

y tgx

x

O

2

2

对称点为 k , 0 , k

Z



2


y

sin x的增区间为 2k

, 2k

k

Z



2


2





减区间为

2k

, 2k

3
k

Z


2

2


图象的对称点为 k , 0 ,对称轴为 x

k

k Z


2


y

cosx的增区间为 2k

, 2k

k

Z



减区间为

2k

,2k

2

k

Z

图象的对称点为

k

, 0 ,对称轴为 x

k k Z

2

y

tan x的增区间为

k

, k

k

Z



2


2


26. 正弦型函数 y = Asin

x +

的图象和性质要熟记。

或 y

A cos x


(1)振幅

|A |

,周期 T
2





| |


若 f

x
0

A ,则 x

x
0
为对称轴。


若f

x
0

0,则 x
0
, 0 为对称点,反之也对。


,求出 x与
( 2)五点作图:令

x

依次为
3

0,

, ,
y,依

, 2




2

2


x,y)作图象。
( 3)根据图象求解析式。(求 A 、 、 值)
































12

























(x
1
)

0

如图列出

(x
2
)



2

解条件组求 、 值




正切型函数

y A tan x

, T


|

|


27. 在三角函数中求一个角时要注意两个方面——先求出某一个三角函数值,再判定


如: cos x
2

,x



3

,求 x值。




6



7
22

(∵x

3

,∴

x

5

,∴ x
5


,∴ x

13




2

6


6

3

6

4

12

28. 在解含有正、余弦函数的问题时,你注意(到)运用函数的有界性了吗?


如:函数 y

sin x sin|x|的值域是


(x 0时, y

2 sin x2, 2 , x

0时, y

0,∴ y

2,2 )



29. 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图象变换了吗?
(平移变换、伸缩变换)


平移公式:




(1)点 P(x,y)


x'

x

h


a (h k )

P' (x' , y' ),则



平移至

y'

y

k

(2)曲线 f ( x, y)

0沿向量 a

( h,k )平移后的方程为 f (x

h,y k ) 0




如:函数 y 2 sin 2x

1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才能得到

y sin x 的


4







角的范围。
13




图象?



(y



2 sin 2x

4

1


1



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2倍


y 2 sin 2



1

2

x

1



4


2sin x

左平移

个单位

4

y 2 sin x

1

上平移 1个单位

y

2 sin x


4


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1



2


y sin x)
30. 熟练掌握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和诱导公式了吗?


如: 1 sin
2

cos
2

sec
2

tan
2

tan

· cot

cos

· sec


sin

cos0

??称 1的代 。


2


“ k·

”化

的三角函数——“奇 ,偶不 ,符号看象限”,


2

“奇”、“偶”指 k 取奇、偶数。


如: cos
9

tan

7


sin 21


4


6


又如:函数 y

sin

tan

, y的


cos



cot


A. 正值或负值

B. 负值


C. 非负值

D. 正值

sin

sin


(y


cossin
2


cos

1

,∵







cos
cos
2
0

0


cos



sin

1



sin


31. 熟练掌握两角和、差、倍、 降幂公式 及其逆向应用了吗?


理解公式之间的联系: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2

2 sin cos

























tan

4


14




cos

cos

cos

sin sin



cos2


cos
2

sin
2

tan

tan

tan


2cos
2


1 1

2sin
2


1

tan · tan



2 tan

cos
2

1

cos2
tan 2





2


1 tan
2





sin
2

1

cos2



2


asin

b cos

a
2

b
2
sin

, tan

b



a


sin

cos

2 sin




4




sin

3 cos

2 sin


3


应用以上公式对三角函数式化简。(化简要求:项数最少、函数种类最少,分母中



不含三角函数,能求值,尽可能求值。)



具体方法:




(1)角的 :如



??



2

2

2



( 2)名的变换:化弦或化切


( 3)次数的变换:升、降幂公式


( 4)形的变换:统一函数形式,注意运用代数运算。
如:已知
sin

cos

1, tan
2


,求 tan

2 的 。


1

cos2


3

(由已知得:
sin


cos

cos

1



1,∴ tan





2 sin
2

2 sin


2


又 tan

2




3




2

1

∴ tan2

tan


tan

tan



1

tan

· tan
3
2

2


1





1

·

1

8




3

2


32.

正、余弦定理的各种表达形式你还记得吗?如何实现边、

角转化,而解斜三角形?









15




余弦定理: a
2



b
2


c
2


2bc cosAcosA


b
2

c
2

a
2

2bc


(应用:已知两边一夹角求第三边;已知三边求角。)




正弦定理:



a

sin A


b

sin B

c

sin C

a

2Rb

2R sin A

2R sin B


c

2R sin C

S
1
a· b sin C

2
∵ A B

C

,∴ A

B


C


∴ sin A

B

sin C, sin
A

B


cos
C



2


2

如 ABC 中, 2 sin
2

A

2

B

cos2C

1



(1)求角 C;


( 2)若 a
2

b
2

c
2

,求 cos2A

cos2B的值。


2


(( 1)由已知式得: 1

cos A


B

2

cos
2
C 1 1
又 A B


C,∴ 2 cos
2
C cosC

1

0

∴ cosC
1

或 cosC




2


1
(舍)




又 0 C

,∴ C



3




( 2)由正弦定理及 a
2

b
2

1

c
2
得:



2


2sin
2
A

2 sin
2
B

sin
2
C

sin
2


3



3

4


1 cos2Acos2B

3



1



4


∴ cos2A

cos2B


3





4


33. 用反三角函数表示角时要注意角的范围。



反正弦: arcsin x



, x

1, 1


2

2


反余弦: arccosx

0,

,x



1,1










16





反正切: arctan x



, x

R


2 2

34. 不等式的性质有哪些?

(1) a


b,
c

0

ac

bc



c

0

ac

bc


( 2) a


b, c d

a c b d


( 3) a


b 0, c d 0

ac bd


( 4) a
1 1


b 0

, a b 0

1 1


a

b


a

b

( 5) a


b 0

a
n

b
n

n
a

n
b


( 6) |x|


a a 0

a x a, |x| a

xa或 x a

如:若
1


1

0,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b


A . a
2


b
2


B. ab

b
2


C a

|
b


|

|

a b


D



a

b


. | |

|

2



b

a


答案: C



35. 利用均值不等式:


2

2


R





a b

求最值时,你是否注

2
b

2ab a b

a b 2 ab

ab


2


意到“ a, b

R ”且“等号成立”时的条件,积

( ab) 或和 (a

b) 其中之一为定



值?(一正、二定、三相等)



注意如下结论:



a
2

b
2


a b


ab
2ab

a b R




2


2

a b


当且仅当 a

b时等号成立。


a
2

b
2

c
2

ab bc ca a,b R

当且仅当 a

b

c时取等号。









17




a

b

0, m

0, n

0,


b

b

m


1
a

n


a


aa




m


b

n


4
b
的最大


如:若 x







02

3
x







x


( y

2

4




3x

2 2 12 2

4 3



x



当且 当 3x
4


,又 x


0,∴ x

2
3

, y
max

2 4 3)


x


3


又如: x

y

,则

x y
的最小值为



2


1


2


4


(∵ 2
x

2
2 y
2

2
x

2 y

2

2
1
,∴最小值为 2

2)


36.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都掌握了吗?


(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等)



并注意简单放缩法的应用。


如: 明 1


11


2
2

3
2
?
1






n
2
2




(1
1

1

1

1

1


??
1



2
2
3
2
??



n
1


2

1 2 2 3


n 1 n

1
1
1

1

1


1


1




??



2

2

3


n 1

n


2
1

2






n



37. 解分式不等式
f ( x)

a a 0 的一般步 是什么?


g( x)


(移项通分,分子分母因式分解,

x 的系数变为 1,穿轴法解得结果。)


38. 用“穿轴法”解高次不等式——“奇穿,偶切”,从最大根的右上方开始














如: x 1 x 1
2
x 2
3


0








18




39. 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要注意对字母参数的讨论


如:对数或指数的底分

a 1或 0 a

1讨论




40. 对含有两个绝对值的不等式如何去解?


(找零点,分段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最后取各段的并集。)



例如:解不等式 |x 3| x 1 1


(解集为 x|x

1





2


41. 会用不等式 |a|

|b| |a b|

|a|

|b|证明较简单的不等问题

如:设 f ( x)

x
2

x

13,实数 a满足 |x

a|

1

求证: f (x)

f ( a)

2(|a|

1)


证明:
|f ( x)

f (a)|

|( x
2

x

13)

(a
2

a

13)|

|(x

a)( x

a

1)| ( |x

a|

1)


|x

a||x

a

1| |x

a

1|



|x|

|a|

1



又 |x| |a| |x a| 1,∴ |x| |a| 1


∴ f (x) f ( a) 2|a| 2 2 |a| 1




(按不等号方向放缩)




42.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用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可转化为最值问题,或“△”问

题)



如: a f (x) 恒成立

a

f ( x) 的最小值



a f ( x) 恒成立

a

f ( x)的最大值




a f ( x) 能成立

a

f ( x)的最小值



例如:对于一切实数 x,若 x 3 x 2

a恒成立,则 a的取值范围是



2和 3距离之
(设 u

x 3

x 2 ,它表示数轴上到两定点



u
min
3

2

5,∴ 5 a,即 a 5






19




或者: x 3 x 2

x 3

x 2

5,∴ a

5)




43.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 : a
a
n

1n
d (d 常数 ) , a
n

a
1
n

1 d


等差中 : x, A, y成等差数列


2A

x

y



a
1

a
n
n

n n

1


前 n 和 S
n

2

d



2

na
1



性 : a
n
是等差数列


(1)若 m

n p q,则 a
m

a
n


a
p

a
q



( 2)数列
a

2 n 1
, a
2 n

, ka
n

b 仍 等差数列;


S
n
, S
2n

S
n
, S
3n
S
2n
??仍 等差数列;


( 3)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可


a d, a, a d;


( 4)若 a
n
, b
n
是等差数列 S
n
, T
n
前 n 和,
a
m

S
2m 1




b
m

T
2 m 1

( 5)

等差数列

2
( , 常数,是关于

的常数


a
n


S
n

an


bn

a

b


n



0 的二次函数)


S
n
的最 可求二次函数 S
n
an
2
bn的最 ;或者求出

a
n
中的正、 分界




项,即:


当 a
0
1

0, d

0,解不等式组

a
n

可得 S
n
达到最大值时的 n值。


a
n 1
0


当a
a

, d

,由
n
0

可得

达到最小值时的

值。

1
0

0



a
n 1

S
n


n


0



如:等差数列 a
n

,S
n

18, a
a
n


n 1
a
n 2
3,S
3

1,则 n

(由 a
a
n

n 1
a
n 2
3

3a
n 1


3,∴ a
n 1

1


又 S

a
1
a
3

·

,∴

1


3


2


3

3a
2

1
a


2

3










20





1

a
1 n

1
a
n
n

a
2
a
n 1
· n

∴ S
3

n

18

2

2

2



n 27)


44.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 :
a
n 1
q( q 常数, q

0), a
n

a
1
q
n 1

a
n


等比中项: x、G、y成等比数列

G
2

xy,或 Gxy

na
1
(q

1)


前n项和:
S
n

a
1
1

q
n

(要注意 ! )


(q

1)


1 q


性 : a
n
是等比数列


(1)若 m n

p q,则 a
m
· a
n

a
p
·a
q




( 2) S
n
, S
2 n
S
n
,S
3 n
S
2 n
??仍 等比数列

45. 由 S
n
求 a
n
注意什么?


( n 1 , a
1
S
1
, n 2 , a
n
S
n
S
n 1




46. 你熟悉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吗?


例如:( 1)求差(商)法


如: a
n


1
a
1




2

2
1
2

a
2

??

2
1
n

a
n

2n 5



解:
n

1




1 , a


,∴ a



2


1

2

1

5


1

14


n ,

1
a


1


a

??




n

2


2


1
2
2
1a




2

2
n 1


n 1
2

1 5

1


2

得:
1
n

a
n

2



2


∴ a
n

2
n

1

∴a

14

(n

1)


n



2
n 1

( n


2)



[练习]







1

2

21












数列 a
S
5
n

足 S
n


n 1
a
n 1
, a
1

4,求 a
n


S

3


(注意到 a
n 1

n 1
S
n
代入得:
S
n

1

4


S
n


又 S
1

4

,∴ S
n

是等比数列, S
n


4
n


n

, a

S

S

??

·

n 1

2


n

n

n 1

3

4

(2)叠乘法


例如:数列

a
a

中, a


n 1

n

1

3

n

,求

a
n


a
n

n

1


解:

a
2
·

a
3
??

a
n
1

2

,∴

a
n
a
1

a
a
·

??

n 1
2

n 1
23


n

a
1

又a
1
3,∴ a
n

3




n



(3)等差型递推公式



由 a
n
a
n 1
f (n), a
1
a
0
,求 a
n
,用迭加法



n

2 , a
2


a
1

f (2)



a
3

a
2

f (3)

两 相加,得:


??


??



a
n

a
n

1
f ( n)


a
n

a
1

f ( 2)

f (3) ?? f ( n)

∴ a
n

a
0

f (2)

f (3)

?? f (n)



[练习]


数列 a
n

, a
1

1, a
n

3
n 1
a
n 1
n 2 ,求 a
n

( a
n

1

3
n

1 )




2


(4)等比型递推公式



a
n
ca
n 1
d c、 d 常数, c 0, c1,d

0



可 化 等比数列,

a
n
x c a
n 1
x



a ca

nn 1

c 1 x






1

n

22









令 ( c

1)x


d,∴ x



d





c

1


, c为公比的等比数
∴ a
n


d

d


是首项为 a
1




c


1


c 1


∴ a
n

d

a
1
d

· c
n 1



c


1


c

1


∴ a
n


a
1


d

c
n

1
d



c

1


c

1


[练习]


数列 a
n

满足 a
1

9, 3a
n 1

a
n
4,求 a
n


n 1

(a
n

8


4



1)



3



(5)倒数法



例如: a


1

2a
1

a

n 1

n

,求

a
n



a
n

2


由已知得:

1

a
n
2

1


1

a


n 1


2a
n

2

a
n




1

1

1


a
n 1
a
n

2


1
1

为等差数列,

,公差为
1


a
n


a
1

2

1

1
n 1 ·
1


1

n 1

a
n


2

2

∴a
n

2





n


1


47. 你熟悉求数列前

n 项和的常用方法吗?



例如:( 1)裂项法:把数列各项拆成两项或多项之和,使之出现成对互为相反数


的项。


n
如: a
1

n
是公差为 d的等差数列,求

k 1

a
k
a
k 1





23




解:


1


1

1

1

1



a
d

0



a
k
·a
k 1


a
k
a
k

d

d a
k

k 1




n
1

n
1

1

1




a
a
k 1 k
a
k 1 k 1
d a
k
k 1


1

1

1


1

1


??

1

1


d a
1

a
2


a
2

a
a
3


a
n

n 1

1

1

1



d

a
1

a
n 1

[练习]


求和: 1

1


1

??


1




1

2

1

2 3


1 2

3 ??

n


( a
n

??

??, S
n

2

1







n

1


(2)错位相减法:



若 a
n

等差数列,

b
n
等比数列,求数列


a
n
b
n

(差比数列)前 n

和,可由 S
n

qS
n
求 S
n
,其中 q b
n

的公比。


如: S
n

1 2x

3x
2

4x
3

?? nx
n 1

1



x· S

x

x
2

x
3

x
4

??n

x
n 1
nx
n


n

2


3

4

1

2


1

2


: 1

x S
n

1

x x
2

?? x
n 1

nx
n


x

1

x
n

nx
n



1 , S
n


2
1 x


1

x




x

n n 1



1 , S
n


1

2

3

??

n



2




(3)倒序相加法:把数列的各项顺序倒写,再与原来顺序的数列相加。

S
n
??

a
a

a
1

a
2


n 1
n
相加

S
n

a
n

a
n 1
??

a
2

a
1

2S
a
n

a
1

a
n

a
2

n 1
?? a
1
a
n
??


[练习]







24




已知 f (x)






x

1 x
2

2
, f (1)





f (2)


2

f

1

2






f ( 3)



f
1

f (4) f


1

3

4

(由 f (x)

f


1
1

x
2

1 x
2

x

1





x




1

x

2

x
2

1 x
2


1

1 x
2



1




∴原式 f (1)



f (2)


f



1

2

f (3) f

1

3

f (4) f

1


1

1

2


1

1

3 )

2


1
4





48. 你知道储蓄、贷款问题吗?△零存整取储蓄




(单利)本利和计算模型:
若每期存入本金 p 元,每期利率为 r ,n 期后,本利和为:
S
n


p 1 r p 1 2r ??

p 1 nr p n

n n

1

2

r ??等差

△若按复利,如贷款问题——按揭贷款的每期还款计算模型(按揭贷款——分期等



额归还本息的借款种类)



若贷款(向银行借款) p 元,采用分期等额还款方式,从借款日算起,一期(如一



年)后为第一次还款日,如此下去,第



n 次还清。如果每期利率为

r (按复利),那么

每期应还 x 元,满足


p


r


n
x



r
n 1

1


x



r
n 2
1

n
?? x



r x

1


(1

)



















x

n
1

1

r


x






1

r

r






n
1
















1

1

r

r





∴x


pr 1

1

r










n



1





p ——贷款数, r ——利率, n——还款期数
49. 解排列、组合问题的依据是: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
( 1)分 数原理: N m
1
m
2
?? m
n








25






( m
i
各 法中的方法数)

分步 数原理: N m
1
· m
2
?? m
n





( m
i
各步 中的方法数)

(2)排列:从 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

列,叫做从 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所有排列的个数 A
n
m
.

A
n
m

n n 1 n 2 ?? n m 1


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 顺序排成一


n!

n m !


m n




定: 0!

1


(3)组合:从 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 m(m≤n)个元素并组成一组,叫做从

同元素中取出 m个元素的一个 合,所有 合个数

m
n 个不

C
n
m
.


A
n
m

n n 1 ?? n m 1

A
m
m

1

n!




C
n


m!


m! n m !









定: C
n
0


( 4) 合数性 :

C
m
n
C
n
n

m
, C
m
n
C
m
n

1
C
m
n 1
, C
0
n
C
1
n

??

C
n
n

2
n





50. 解排列与组合问题的规律是:
相邻问题捆绑法;相间隔问题插空法;定位问题优先法;多元问题分类法;至多至
少问题间接法;相同元素分组可采用隔板法,数量不大时可以逐一排出结果。



如:学号为 1,2,3,4 的四名学生的考试成绩







x
i
89 90







, (

, , , )且 足

, ,

91 92 93

i 1 2 3 4



x
1
x
2
x
3
x
4


则这四位同学考试成绩的所有可能情况是(

A. 24

B. 15

C. 12

D. 10



解析:可分成两类:



(1)中 两个分数不相等,






26













有 C
5
4
5(种)

(2)中间两个分数相等





x
1
x
2
x
3

x
4

相同两数分别取

90,91,92,对应的排列可以数出来,分别有

3,4,3 种,∴有



10 种。


∴共有 5+10=15(种)情况



51. 二项式定理


(a b)
n

C
0
n
a
n

C
1
n
a
n 1
b C
2
n
a
n 2
b
2

? C
n
r
a
n r
b
r

?

C
n
n
b
n

二 展开式的通 公式: T

C
r

a
n r
b
r
r

, ?? n



r 1 n

(

0

1


)

C
r
n
二 式系数(区 于 的系数)




性质:



(1) 称性: C
n
r

C
n
n r

r

0,1, 2,??, n

( 2)系数和: C
0
n

C
1
n

?

C
n
n

2
n

C
1
n
3

C
5
n
? C
0
n

C
n
2

C
n
4

? 2
n 1


n
C

(3)最值: n 为偶数时, n+ 1 为奇数,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且为第




n

n
1 ,二 式系数
2

C
n
2
;n 奇数 , ( n 1) 偶数,中 两 的二 式




n 1
系数最大即第

n 1

及第
n
n 1

1

1 ,其二 式系数 C
n

2
C
n

2

2


2


如:在二 式

x 1

11
的展开式中,系数最小的 系数



(用数字


表示)



(∵ n= 11


∴共有 12 ,中 两 系数的 最大,且 第
12


6或第 7




2



27



由C
r

x
11
r
r
,∴取 r

即第

系数 最小:


11

( 1)

5

6

C
11
6

C
11
5

426



又如: 1 2

2004 2
??

a
2004



x


a
0

a
1
x a
2
x


2004
x


x

R


a
0
a
1
a
0

a
2

a
0

a
3

?? a
a
0

2004

(用数字作答)

(令 x

0,得: a
0


1



令 x 1,得: a
0
a
2
?? a
2004
1


∴原式

2003a
0
a
0
a
1

??

a
2004

2003 1 1 2004)



52. 你对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熟悉吗?


( 1)必然事件

, P

) 1,不可能事件

, P( )

0




( 2)包含关系: A

B,“ A 生必 致 B 生”称 B包含 A 。









A

B






( 3)事件的和(并): A B或 A B“ A 与 B至少有一个 生”叫做

A 与 B




的和(并)。













( 4)事件的 (交): A· B或 A B“ A 与 B同 生”叫做 A 与 B的 。













(5)互斥事件(互不相容事件):“ A 与 B 不能同时发生”叫做


A · B














A、B 互斥。
28
















(6)对立事件(互逆事件):



“ A不发生”叫做 A发生的对立(逆)事件,




















A

A A

, A

A

( 7)独立事件: A 发生与否对 B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
立事件。




A 与 B独立, A 与 B, A 与 B, A 与 B也相互独立。



53. 对某一事件概率的求法:





分清所求的是:( 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常采用排列组合的方法,即


P(A )

A 包含的等可能结果


m

一次试验的等可能结果的总数



n

( 2)若 A 、 B互斥,则 P A B



P(A ) P(B)

(3)若 A 、 B相互独立,则 P A · B

P A ·P B







( 4) P(A ) 1 P(A )
( 5)如果在一次试验中 A 发生的概率是 p,那么在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 A 恰好发生
k次的概率: P
n
( k) C
n
k
p
k
1
p

n k

如:设 10 件产品中有

4 件次品, 6 件正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从中任取 2 件都是次品;



C
2
4

2

P
1



C
10
2

15

29




(2)从中任取 5 件恰有 2 件次品;




P
C
4
2
C
6
3

10
2

C
10
5

21



( 3)从中有放回地任取 3 件至少有 2 件次品;

解析: 有放回地抽取 3 次(每次抽 1 件),∴ n=10
3



而至少有 2 件次品为“恰有

2 次品”和“三件都是次品”



∴ m C
3
2
· 4
2
6
1

4
3


C
3
2
· 4
2
· 6 4
3

∴ P
44

3


10
3


125


(4)从中依次取 5 件恰有 2 件次品。



解析: ∵一件一件抽取(有顺序)



∴ n A
5
10
, m

C
2
4
A
5
2
A
3
6



∴P
C
4
2
A
5
2
A
6
3

10

4

A
10
5

21


分清( 1)、(2)是组合问题,( 3)是可重复排列问题,( 4)是无重复排列问题。


54. 抽样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表法)常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少
时,它 的特征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系统抽样,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多时,它的主要特征
是均衡成若干部分,每部 分只取一个;分层抽样,主要特征是分层按比例抽样,主要用
于总体中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每 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体现了抽样的客
观性和平等性。



55. 对总体分布的估计——用样本的频率作为总体的概率,用样本的期望(平均值)
和方差 去估计总体的期望和方差。



要熟悉样本频率直方图的作法:


(1)算数据极差 x
max

x
min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0





( 3)决定分点;


( 4)列频率分布表;

( 5)画频率直方图。



其中, 率

小 方形的面

距×






本平均 : x

1

x
1

x
2

x
n



n
??



本方差: S
2

1
2 2


x
1

x

x
2

x

??

x
2
n
x



n


如:从 10 名女生与 5 名男生中选 6 名学生参加比赛,如果按性别分层随机抽样,


则组成此参赛队的概率为

____________。




C
4 2
10
C
5



C
15
6



56. 你对向量的有关概念清楚吗?

(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2)向量的模——有向线段的长度,

| a|



(3)单位向量 |a

0
|


1, a
a

0

|a|

(4)零向量 0 , 0

0

|

|

( )相等的向量

长度相等




a b



方向相同


在此规定下向量可以在平面(或空间)平行移动而不改变。



( 6)并线向量(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
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



b ∥ a ( b 0)

存在唯一实数 ,使 b

a



31




(7)向量的加、减法如图:




















OA OB OC



OA OB

BA


(8)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量的分解定理)



e
1
, e
2
是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

a 为该平面任一向量,则存在唯一


1

实数对

2
,使得 a

1
e
1

2
e
2
, e
1

、 e
2
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
的一组基底。



(9)向量的坐标表示





























i , j 是一对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则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x,y,使得



a x i y j ,称 (x, y) 为向量 a 的坐标,记作: a

x, y ,即为向量的坐标



表示。



设 a


x
1
, y
1
, b

x
2
, y
2


则 a

b

x
1
, y
1

y
1
, y
2

x
1
y
1
, x
2
y
2

x
1
, y
1



a

x
1
, y
1



若A x
1
,y
1
,B x
2
, y
2







32




则 AB

|AB |

x
2

x
1
, y
2

2
y
1




x
2

x
1

y
2

, A、 B两点间距离公
y
1



2


57.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 a · b

a · b

叫做向量 a 与 b 的数量积(或内积)。


| | | |cos


为向量 a 与 b 的夹角,

0,



B



b


O

a



D

A


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a · b 等于 |a|与 b 在 a 的方向上的射影 |b|cos 的乘积。


(2)数量积的运算法则



① a · b

b · a


②( a b) c a · c b · c


③ a · b

x
1
, y
1
· x
2
, y
2

x
1
x
2


y
1
y
2


注意:数量积不满足结合律 (a · b) · c

a · ( b · c)

( 3)重要性质:设

a

x
1
, y
1

, b


x
2
, y
2


① a ⊥ b

a · b

0

x
1
·x
2

y
1
·y
2
0


② a ∥ b

a · b

a ·

b

或 a · b


a ·

b


| |

|

|


| |

|

|


a


b ( b


0, 惟一确定)



x
1
y
2

x
2
y
1


0


2

③ a |a|
2

x
1
2

y
1
2
, | a · b| |a|· |b|


④ cos

a · b


x
1
x
2

y
1
y
2



| a|· |b|


x
1
2

y
1
2
· x
2
2

y
2
2



[练习]







33




(1)已知正方形 ABCD ,边长为 1, AB



a , BC b , AC c ,则

|a b c|



答案:
2





2

( 2)若向量 a

x,1 , b

4, x ,当 x

时 a 与 b 共线且方向相同

答案: 2



( 3)已知 a 、 b 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



60
o
,那么 | a 3b|

答案:
13








58. 线段的定比分点
设P
1
x
1
,y
1
,P
2
x
2
,y
2
,分点 P x,y ,设 P
1
、P
2
是直线 l 上两点, P点在

l 上且不同于 P
1
、 P
2
,若存在一实数

P
1
P
2
所成的比(

x

,使 P
1
P

PP
2
,则

叫做 P分有向线


0, P在线段 P
1
P
2
内,


x
2


0, P在 P
1
P
2
外),且

x
1

x
2


x
1

1



x








y

y
1


y
2


, P为 P
1

P
2



2



中点时,


y





y
1

y
2




1


2


如: ABC ,A x
1
,y
1

,B x
2
,y
2

,C x
3
,y
3

则 ABC 重心 G的坐标是





x
1
x
2

3

x
3


y
1

y
2
y
3

3





59.




※ . 你能分清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内心及其性质吗?
立体几何中平行、垂直关系证明的思路清楚吗?
平行垂直的证明主要利用线面关系的转化:


线∥线

线⊥线

线∥线

线∥面

线⊥面

线⊥面

面∥面

面⊥面

面∥面


判定


性质











线面平行的判定:

a∥ b, b

面 , a

a∥面



34













a

b

线面平行的性质:



∥面






面 ,

b

a∥ b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

PA⊥面

, AO 为 PO在
a⊥ OA

a⊥ PO; a⊥ PO

线面垂直:

a⊥ b, a⊥ c, b, c

, b
面面垂直:

a⊥面

, a 面





⊥面 ,

l, a

a⊥面

, b⊥面

a∥ b

内射影, a 面

,则

a⊥ AO

P

O
a

c O

a⊥

a

O

α

b

c

, a⊥ l

a⊥

α

a

l

β

35


























































⊥ a,面 ⊥ a





a

b













60. 三类角的定义及求法

(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 0°<θ≤ 90°





















(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 0°≤θ≤ 90°

= 0
o
时, b∥ 或 b




















( 3)二面角:二面角

l

的平面角 , 0
o

180
o































(三垂线定理法: A∈α作或证 AB⊥β于 B,作 BO⊥棱于 O,连


∴∠ AOB为所求。)







AO,则 AO⊥棱
l


36




三类角的求法:



①找出或作出有关的角。



②证明其符合定义,并指出所求作的角。



③计算大小(解直角三角形,或用余弦定理)。



[练习]



(1)如图, OA为α的斜线 OB为其在α内射影, OC为α内过 O点任一直线。



证明: cos








cos · cos

A

α

θ

O






β

B

C

D



为线面成角,∠

AOC =

,∠ BOC = )



( 2)如图,正四棱柱 ABCD—A
1
B
1
C
1
D
1
中对角线 BD
1
=8,BD
1
与侧面 B
1
BCC
1
所成的为


30°。①求 BD
1
和底面 ABCD所成的角;
②求异面直线 BD
1
和 AD所成的角;
③求二面角 C
1
—BD
1
—B
1
的大小。
















D
1
A
1
B
1
C
1

H

G

D

A

B

C

(① arcsin ;② 60
o
;③ arcsin

6


4




3
3

( 3)如图 ABCD为菱形, ∠DAB=60°,PD⊥面 ABCD,且 PD=AD,求面 PAB与面 PCD
37






















所成的 二面角的大小。

P

F

D

C

A

E

B

(∵ AB∥DC,P 面 PAB与面 PCD的公共点,作 PF∥AB, PF 面 PCD与面 PAB 的交
??)







61. 空 有几种距离?如何求距离?
点与点,点与 ,点与面, 与 , 与面,面与面 距离。
将空 距离 化 两点的距离,构造三角形,解三角形求 段的 (如:三垂 定理法,或者用
等 化法)。



如:正方形 ABCD—A
1
B
1
C
1
D
1
中,棱 a, :
































( 1)点 C到面 AB
1
C
1
的距离 ___________;
( 2)点 B 到面 ACB
1
的距离 ____________;
( 3)直 A
1
D
1
到面 AB
1
C
1
的距离 ____________;
( 4)面 AB
1
C与面 A
1
DC
1
的距离 ____________;
( 5)点 B 到直 A
1
C
1
的距离 _____________。
D

A

B

C

D
1
A
1
B
1
C
1

62. 你是否准确理解正棱柱、正棱 的定 并掌握它 的性 ?
38




正棱柱——底面为正多边形的直棱柱



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正棱锥的计算集中在四个直角三角形中:



Rt SOB, Rt SOE, Rt BOE 和 Rt

SBE





它们各包含哪些元素?

S
1

C· h

( C——底面周长,
正棱锥侧

'


h 为斜高)

'



2



V


1
底面积×高

3


63. 球有哪些性质?


(1)球心和截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 r

R
2

d
2




( 2)球面上两点的距离是经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为此,要找球心角!

( 3)如图,θ为纬度角,它是线面成角;α为经度角,它是面面成角。
















( 4) S


4 R
2
, V


4

R
3



3

(5)球内接长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

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

R与内切球半径


之比为 R:r =3:1。



如:一正四面体的棱长均为

2,四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



积为(






A . 3

B. 4

C. 3 3

D . 6




r

39




答案: A



64.


熟记下列公式了吗?
(1) l 直线的倾斜角


0,

, k tan

y
2

y
1

x
2

x
1

, x
1
x
2

2

P
1
x
1
, y
1
, P
2
x
2
, y
2

是 l 上两点,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a

1, k



(2)直线方程:



点斜式: y

y
0

k x

x
0
( k存在)

斜截式: y

kx

b


截距式:
x

y

1


a

b


0 ( A 、 B不同时为
一般式: Ax

By

C

零)



(3)点 P x
0
,y
0
到直线 l :Ax

By

C 0的距离 d


( 4) l l
k
2

k
1

1

2
的到角公式: tan


1 k
1
k
2

l
k
2

k
1


1
与 l
2
的夹角公式: tan

1 k


1
k
2


65. 如何判断两直线平行、垂直?


A
1
B
2

A
2
B
1

l
1
∥ l
2
A


1
C
2

A
2
C
1



k
1
k
2
l
1
∥ l

2
(反之不一定成立)

A
1
A
2

B
1
B
2
0

l
1
⊥ l
2

k
1
· k
2

1 l
1
⊥ l
2



66. 怎样判断直线
l
与圆

C的位置关系?圆

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比较。


直线与圆相交时,注意利用圆的“垂径定理”。

67. 怎样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



Ax
0

By
0
C

A
2

B
2






40







联立方程组

0

关于 x(或 y)的一元二次方程

0

相切;

0

相离

“ ”

相交;

68.


分清圆锥曲线的定义

椭圆

双曲线

PF
1

PF
1

PF
2

PF
2

2a, 2a 2c

2a, 2a 2c

F
1
F
2

F
1
F
2

第一定义


抛物线

PF

PK







第二定义: e
PF c




PK

a


0 e 1

椭圆; e

1

双曲线;




y

x
a
2


b


c



O


F
1
F
2
a

x








x
2

y
2

a
2

b
2
1 a b 0





a
2

b
2

c
2


























x
2

y
2

a
2

b
2
1 a 0, b 0




c
2

a
2

b
2











e

1

抛物线

41






e>1 e=1


P

0

F


k








69. 与双曲线
x
2

y
2

1有相同焦点的双曲线系为

x
2

y
2

0

a
2

b
2


a
2

b
2



70. 在圆锥曲线与直线联立求解时,消元后得到的方程,要注意其二次项系数是否为


零?△≥ 0 的限制。(求交点,弦长,中点,斜率,对称存在性问题都在△≥

0 下进行。)

2

弦长公式 P
1
P
2
1 k
2

x
1

x
2

4x
1
x
2




1
1


y
1

y
2
2
4y
1
y
2



k

2


71. 会用定义求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吗?如:


y


P(x
0
,y
0
)


K






F
1
O

F
2
x




l



x
2

y

2
a
2

b
2
1




PF
2

e, PF
a
2

2

e x
0

ex
0
a

PK


c


PF

1
ex
0

a



















42










y

A

P
2
O

F

x








1


P
B





y
2
2px p

0




通径是抛物线的所有焦点弦中最短者;以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


72. 有关中点弦问题可考虑用“代点法”。


如:椭圆 mx
2

ny
2

1 与直线 y

1 x 交于 M 、 N 两点,原点与 MN 中点连

线的斜率为
2 m

,则
的值为



2

n


答案:
m

2



n 2


73. 如何求解“对称”问题?


( 1)证明曲线 C:F(x,y)= 0 关于点 M(a,b)成中心对称,设 A(

线

C上任意一点,设 A' (x' ,y' )为 A 关于点 M的对称点。
(由 a
x
x'


, b

y

y'

x ' 2a x, y ' 2b

y)


2

2


y 也在曲线 C上,即 f
只要证明 A '

2a x,2b


(x')
y '


(2)点 A 、 A ' 关于直线 l 对称
AA ' ⊥l



AA ' 中点在 l 上


k
AA'
· k
l

1


AA ' 中点坐标满足 l 方程

74. 圆 x
2

x

r cos


y
2

r
2

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


y

r sin


椭圆
x
2

y
acos

2
的参数方程为

x

( 为参数)




a
2

b
2

1


y

bsin


75. 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注意讨论范围。



x,y)为曲
43




(直接法、定义法、转移法、参数法)



76.









































































































对线性规划问题:作出可行域,作出以目标函数为截距的直 线,在可行域内平移
直线,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值。
44






































































































45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必修4任意角的题目


小马高中数学视频-高中数学教学素材


高中数学集合一与函数教学视频教学-高中数学计算题解方程


高中数学在线机构-云南高中数学个人工作计划


核心素养下初高中数学衔接论文-高中数学教材答案迅雷下载


高中数学根式函数的值域-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所有解题方法和题型


高中数学必修二所以公式-高中数学数列裂项求和例题


高中数学数列必修-高中数学就考了30分怎么办



本文更新与2020-10-06 12:5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10951.html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教案资料.docx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