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选修1-2学生学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0-06 15:04
tags:高中数学选修1-2

高中数学补课老师-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片段

2020年10月6日发(作者:燕肃)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学案一、第一章统计案例

1.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线性回归方程

1.回归分析

(1) 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
性关系, 即自变量取值一定时, 因变量的取值带有一定的随
机性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叫做相关关系.

(2) 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
的一种常用方法, 回归分析的基本步骤是画出两个变量的散点
图,求回归直线方程,并用回归直线方程进行预报.

2.线性回归模型

(1) 线性回归模型
y

bx

a

e
,其中
a

b
是模型的未
知参数,
e
称为随机误差.自变量


x
称为解释变量,因变量
y

称为预报变量.


^ ^

^

(2)
^
在回归方程
y

bx

a
中,



=__________________ ,
^





^

.

b

a

y


b x


其中
x


_____,
y


___(

x


y

) 称为样本点的 __

^

线性回归方程中系数

b
的含义

(1)
b
^

是回归直线的斜率的估计值,

表示
x
每增加一个单位,

y
的平均增加单位数,而不是增加单位数.

^

^

(2) 当
b
> 0

时,变量
y

x
具有正的线性相关关系;


b


0 时,变量

y

x
具有负的线性相关关系

.

线性回归分析

1.残差分析

(1) 残差:

样本点 (

x

n


n
y

)

的随机误差

e

i


i
y



i
bx a


,其估计值为

^

i




y

- y

^


y

- bx

^

^

e


- a, e

^


称为相应

于点 (
x


y
)

的残差


i


i


i


i


i


i

i


(residual)


. ( 以上
i
= 1,2

,, ,
n
)


(2) 残差图:
作图时,纵坐标为残差,横坐标可以选为样本编号,或

x
i

数据,或
y
i

数据,这样作出的图形称为残差图.

(3) 残差分析:
残差分析即通过残差发现原始数据中的可疑数据,
判断所

建立模型的拟合效果, 其步骤为: 计算残差——画残差图——
在残差图中分析残差特性.







残差点比较均匀地落在水平的带状区域中, 说明选用的模型比较
合适,这样的带状区域的宽度越窄, 说明模型拟合精度越高,回
归方程的预报精度越高.



2.相关指数

我们可以用相关指数
2


R
来刻画回归的效果,其计算公式

是:
R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
2

越大,残差平方和

_________越小,即模型的拟合效果

越好;
R
2

越小,残差平方和越大,即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差.在

线性回归模型中,
R
2

的取值范围为

[0,1]


R
2

表示解释变量对

于预报变量变化的贡献率,

1-
R
2
表示随机误差对于预报变量

2
变化的贡献率.

R

越接近于

1,表示回归的效果越好.



在残差图中,可疑数据的特征表现为:

(1) 个别样本点的残差过大,即大多数的 残差点比较均匀
地落在水平的带状区域中,而个别残差点偏离该区域过于明显,
需要确认在采集 这些样本点的过程中是否有人为的错误,


如果采集数据有错误, 那么需要纠正, 然后重新利用线性回归模
型拟合数据; 如果数据采集没有错误, 那么需要寻找其他原因.


(2) 残差图有异常,即残差呈现不随机的规律性,此时需
要考虑所采用的线性回归模型是否合适.



[ 例 1] 某种产品的广告费支出

x
(

单位:百万元

)

与销售


y
(

单位:百万元

)

之间有如下对应数据:



x

2

4

5

6

8


y

30

40

60

50

70

(1)

试根据数据预报广告费支出

1 000

万元的销售额;

(2)

若广告费支出

1 000

万元的实际销售额为

8 500 万元,求

误差.


第1页共1页







[例 2]

已知某种商品的价格

x
(



)

与需求量

y
(

件)

之间的关

系有如下一组数据:



x

14

16

18

20

22



y

12

10

7

5

3




y
关于
x
的回归直线方程, 并说明回归模型拟合效果的
好坏.





























[ 例 3] 在一次抽样调查中测得样本的 5 个样本点,数值如下
表:


x

0.25

0.5

1

2

4


y

16

12

5

2

1

试建立
y

x
之间的回归方程.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步骤

非线性回归问题有时并不给出经验公式.

这时我们可以画

出已知数据的散点图,把它与学过的各种函数 ( 幂函数、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等 ) 图象作比较,挑选一种跟这些散点拟合得最好的函数,
然后采用适当的变量变换, 把问题化为线性回归分析问题,使之
得到解决.其一般步骤为:

[ 活学活用 ]


某电容器充电后,电压达到

100 V ,然后开始放电,由经

验知道,此后电压

随时间

变化的规律用公式

= e
bt

(




Ut



U A

b

0) 表示,现测得时间
t
(s)

时的电压
U
(V)

如下表:
t
s

012345

6

7

8

9

10

U
V

100 75 55 40 30 20

15

10

10

5

5

试求:电压
U
对时间
t
的回归方程.

( 提示:对公式两边取自

然对数,把问题转化为线性回归分析问题


)



班级:

姓名:







[ 典例]1

下列现象的线性相关程度最高的是

(

)



A.某商店的职工人数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87


B.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94

C.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51



D.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81



2 变量
X

Y
相对应的一组数据为 (10,1)

,(11.3,2)




(11.8,3)

,(12.5,4)

,(13,5) ;变量
U

V
相对应的一组数据




(10,5)


,(11.3,4)

, (11.8,3)

,(12.5,2)

,(13,1)


r

1


表示


变量
Y

X
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

r
2

表示变量
V

U
之间的线

性相关系数,则 (

)


A.
r

2

r

1
< 0


B. 0<
r

2

r

1

C.
r

2
< 0<
r

1


D.
r

2

r

1


[ 随堂即时演练 ]



1. ( 湖北高考 ) 四名同学根据各自的样本数据研究变量


x



y
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求得回归直线方程,分别得到以下四个
结论:

x
^


y
与负相关且
y


2.347
x


6.423



^


y

x
负相关且
y
=-

3.476
x


5.648



^


y

x
正相关且
y


5.437
x


8.493




y

x
正相关且
y
^

④=-

4.326
x


4.578.


其中一定不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关于回归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回归分析中,变量间的关系若是非确定性关系,那

么因变量不能由自变量唯一确定


B.线性相关系数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2



r

C.在回归分析中,如果=

1


r
=±

1,说明
x

y




D.样本相关系数

r


(



1,1)


3.在研究气温和热茶销售杯数的关系时,若求得相关指


R
2
≈0.85

,则表明气温解释了

________的热茶销售杯数变化,
而随机误差贡献了剩余的 ________,所以气温对热茶销售杯数的
效应比随机误差的效应大得多.


4.若施肥量
x
(kg) 与小麦产量
y
(kg) 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

第2页共2页

y
^



为=250



4
x
,当施肥量为


50 kg

时,预计小麦产量为


________.




5.某工厂为了对新研究的一种产品进行合理定价,将该



产品按事先拟定的价格进行试销,得到如下数据:



单价
x
(



)

8


8.2


8.4


8.6

8.8



9


销量
y
(



)
90



84

83




80

75


68





求回归直线方程

^
y


^

^


^


^




^-


(1)



bx




,其中

b

=-

20, =


y



b x




a

a

(2) 预计在今后的销售中,

销量与单价仍然服从 (1)

中的关

系,且该产品的成本是


4

元 件,为使工厂获得最大利润,该


产品的单价应定为多少元?


( 利润=销售收入-成本 )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学案二、 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独立性检验的有关概念



(2) 利用公式
K



2




1.分类变量


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

量称为分类变量.


像这样的变


a


b

c


da

cb


d


随机变量
K
2

的观测值
k
.


(3) 如果
k

k
0
,就推断“
X

Y
有关系”,这种推断犯错




n

ad

bc





2




,计算









独立性检验的原理

误的概率不超过 α ;否则,就认为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α


[ 例 2] 打鼾不仅影响别人休息,而且可能与患某种疾病

有关.下表是一次调查所得的数据:


患心脏病

未患心脏病

总计

2.232 列联表


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

X

Y
,它们的取值分别为

{
x
1

x
2
}

和{
y
1

y
2
} ,其样本频数列联表

( 也称 232 列联表 ) 为:



y
1


y
2

总计


x

1

a



b

a

b


x

2

c



d

c

d



总计

a

c


b

d

a

b

c

d


3.等高条形图


将列联表中的数据用高度相同的两个条形图表示出来,



中两列的数据分别对应不同的颜色,这就是等高条形图.



4.
K
2
统计量


为了使不同样本容量的数据有统一的评判标准,



一个随机变量
K
2




2

我们构造




a

b

c

n ad
d

bc





a c

b

d
,其中



n

a

b

c

d
为样本容量.


5.独立性检验

利用随机变量

K
2

来确定是否能以给定把握认为“两个分


类变量有关系”的方法,称为两个分类变量独立性检验.


[ 化解疑难 ]


反证法原理与独立性检验原理的比较


反证法原理——在假设


H
下,如果推出一个矛盾,
0




就证明




H
不成立.
0




独立性检验原理——在假设

0


0






0

H
下,如果出现一个与

H

矛盾的小概率事件,

就推断
H
不成立, 且该推断犯错误的概率

不超过小概率 .

独立性检验的步骤

独立性检验的具体做法

(1) 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确定容许推断“两个分类变量有
关系”犯错误概率的上界

α,然后查下表确定临界值
k
0
.
(
2



k

0
)

0.50

0.40

0.25

0.15

0.10

P K

k
0


0.455

0.708

1.323

2.072

2.706

P
(
K
2

k

0
)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k
0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的前提下不能推断“

X

Y
有关系”,或者在样本数据中没有

发现足够证据支持结论“


X

Y
有关系”.


[ 化解疑难 ]



详析独立性检验


(1) 通过列联表或观察等高条形图判断两个分类变量之间

有关系, 属于直观判断,

不足之处是不能给出推断“两个分类



变量有关系”犯错误的概率,而独立性检验可以弥补这个不


足.


(2) 列联表中的数据是样本数据,它只是总体的代表,具

有随机性, 因此,需要用独立性检验的方法确认所得结论在多


大程度上适用于总体.



列联表和等高条形图的应用


[ 例 1] 某学校对高三学生作了一项调查,发现:在平时的模

拟考试中,性格内向的学生

426 人中有 332 人在考前心情紧张,

性格外向的学生 594 人中有 213 人在考前心情紧张. 作出等高

条形图,利用图形判断考前心情紧张与性格类别是否有关系.












第3页共3页

每晚都打鼾

30

224

254

不打鼾

24

1 355

1 379


总计

54

1 579

1 633


根据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0.001 的前提下认为每晚都打鼾与患心脏病有关系?


















[ 活学活用 ]


某生产线上,质量监督员甲在生产现场时,

990 件产品中

有合格品

982 件,次品

8 件;不在生产现场时,

510 件产品中


有合格品

493 件,次品 17 件.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0.001



的前提下认为质量监督员甲在不在生产现场与产品质量好坏


有关系?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 典例 ] 某工厂有工人

1 000 名,其中 250 名工人参加过短

期培训 ( 称为 A 类工人 ) ,另外 750

名工人参加过长期培训 ( 称

为 B 类工人 ) .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 按 A类、B 类分两层 ) 从该

工厂的工人中抽取

100 名工人,调查他们的生产能力

( 此处生

产能力指一天加工的零件数

) ,结果如下表.


表 1:A 类工人生产能力的频数分布表


生产能力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分组


)

)


人数

8

x

3

2

表 2: B 类工人生产能力的频数分布表


生产能力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分组


)

)


人数

6

y

27

18

(1) 确定
x

y
的值;
(2) 完成下面 232 列联表,并回答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
过 0.001 的前提下认为工人的生产能力与工人的类别有关系?
生产能力分







[110,130)

[130,150)

总计

工人类别




A 类工人


B 类工人


总计




附:
K
2


n
ad

bc

2





a

b

2










P
(
K

k

d

a

c

b

d

0
)
c


0.050


0.010

0.001

k
0


3.841


6.635

10.828


班级:

姓名:







[

活学活用 ]


电视传媒公司为了解某地区观众对某类体育节目的收视

情况,随机抽取了 100 名观众进行调查, 其中女性有 55 名.下面
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观众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的频


率分布直方图:





















将日均收看该体育节目时间不低于

40 分钟的观众称为

“体育迷”,已知“体育迷”中有


10 名女性.

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下面的 232 列联表,并据此资料你是否认
为“体育迷”与性别有关?




非体育迷

体育迷

总计








总计

附:


P
(
K
2

k
0
)

0.05

0.01

k
0

3.841

6.635

第4页共4页








1.观察下列各图,其中两个分类变量

x


y
之间关系最强的是




















2.下面是一个 232

列联表:



y
1

y
2

总计

x
1

a

21

73

x
2

2

25

27


总计

b

46


则表中

a

b
处的值分别为

(

)


A. 94,96 B. 52,50 C . 52,54 D . 54,52


3.独立性检验所采用的思路是:要研究

A

B
两类型变量

彼此相关,

首先假设这两类变量彼此 ________.在此假设下构

造随机变量
K
2
,如果
K
2

的观测值较大, 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假设

________.


4.在吸烟与患肺病是否相关的判断中,有下面的说法:

①若
K
2

的观测值
k
>6.635

,则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0.01


前提下, 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 那么在 100 个吸烟的人中必


99 人患有肺病;


②从独立性检验可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0.01 的前

提下,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时,若某人吸烟,则他有


99%
的可能患有肺病;



③从独立性检验可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0.05 的前

提下,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时,是指有


5%的可能性使得

推断错误.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5.在一次天气恶劣的飞机航程中,调查了男女乘客在飞

机上晕机的情况:男乘客晕机的有


24 人,不晕机的有 31 人;

女乘客晕机的有 8 人,不晕机的有 26 人.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
超过 0.10 的前提下推断:在天气恶劣的飞机航程中,男乘客比女
乘客更容易晕机?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学案三、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

1.1

合情推理

归纳推理

如图 ( 甲 ) 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 ( 简称
ICME
- 7) 的会
徽图案, 会徽的主体图案是由如图 ( 乙 ) 的一连串直角三角形演

化而成的,其中

OA
1
= A
1
A
2
= A
2
A
3
=, =

A
7
A
8
= 1,如果把图
( 乙 )

中的直角三角形依此规律继续作下去,记

OA
1
, OA
2
,, ,

OA
n

的长度构成数列

{a
n
} ,

问题 1:试计算

a
1
, a
2
,a
3
, a
4
的值.

问题 2:由问题 1 中的结果,你能猜想出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 a
n

吗?

问题 3: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

180°,你能猜想出什么结论?以上两个推理有什么共同特

点?

[ 导入新知 ]

1.归纳推理的定义

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 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
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 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
推理,称为归纳推理.

2.归纳推理的特征

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 化解疑难 ]

归纳推理的特点

(1) 由归纳推理得到的结 论具有猜测的性质,结论是否正
确,还需经过逻辑证明和实践检验,因此,归纳推理不能作为
数 学证明的工具;
(2) 一般地,如果归纳的个别对象越多,越具有代表性,
那么推广的一般性结论也就越可靠 .
类比推理

问题 1: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在四
面 体中,各个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1

问题 2: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与高乘积的

2
,那么在四


面体中, 如何表示四面体的体积?以上两个推理有什么共同
特点?




[ 导入新知 ]


1.类比推理的定义


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

知特征,

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 称为类比推理.

2.类比推理的特征


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 化解疑难 ]


对类比推理的定义的理解


(1) 类比推理是两类对象特征之间的推理.

(2) 对象的各个性质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
系和相互制约的, 如果两个对象有些性质相似或相同, 那么它们
另一些性质也可能相似或相同.


(3) 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由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已经获得的
知识出发,通过类比提出新问题和 获得新发现.



数、式中的归纳推理

2


[ 例 1]

已知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为
S
n

a
1
=-
3
,且
S
n


1

+ 2=
a
n
(
n
≥2) ,计算
S
1

S
2

S
3

S
4
,并猜想
S
n
的表达式.
S
n
















[

活学活用 ] 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

2

1


3

4

5

6

7

8 9 10


,

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求第

n
行(
n
≥3)

从左向右数第3 个数.
第5页共5页








图形中的归纳推理

[ 例 2] (1) 有两种花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下图的规律拼
成若干个图案,

则第六个图案中有菱形纹的正六边形的个

数是(

)








A.26 B.31 C .32 D .36


(2) 把 1,3,6,10,15,21 ,, 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这是因
为个数等于这些数目的点可以分别排成一个正三角形 ( 如图 ) ,试求
第七个三角形数是 ________.









[

活学活用 ] 如图,第

n
个图形是由正

n


2

边形“扩展”而来

(
n
= 1,2,3 ,,) ,则第

n
个图形中的顶点个数为


(

)










A.
(
n


1)(
n


2)

B. (
n
+ 2)(
n
+ 3) C .
n
2

D.
N


类比推理

[ 例 3] 设等差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为
S
n
,则
S
4

S
8

S
4

S
12

S
8

S
16

S
12

成等差数列, 类比以上结论有: 设等比数列

{
b
n
}

T
16

的前
n
项积为
T
n
,则
T
4
,________

,________,
T
12
成等比数列.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 活学活用 ] 已知椭圆具有以下性质:已知
M

N
是椭圆
C
上关于




原点对称的两个点, 点
P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 若直线
PM

PN
的斜
平面




率都存在, 并记为
k
PM

k
PN
,那么
k
PM

k
PN
之积是与点
P



线

边长




线线

三角






x
2

y
2

图形













的位置无关的定值. 试对双曲线

a
2


b
2


1(

a


0,
b


0)

写出类




似的性质,并加以证明.

空间





面积

四面

图形



线




二面



















2.常见的从平面到空间的类比有以下几种情况,要注意掌握:


(1) 三角形类比到三棱锥:



例:在平面几何里,有勾股定理:“设△


的两边


AC
互相垂直,则
2

2


AB

2

ABC






AB

AC

BC
”,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几

何的勾股定理, 研究三棱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间的关系,

可以

A
-
BCD
的三个侧面
ABC


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设三棱锥



ACD


ADB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 平行四边形类比到平行六面体:


例:平面几何中,有结论:“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


等于四条边的平方和”.类比这一结论,将其拓展到空间,可



1. 从平面到空间的类比
得到结论:“


”.






[ 典例 ]

三角形与四面体有下列相似性质:

(1) 三角形是平面内由直线段围成的最简单的封闭图形;
(3) 圆类比到球:

四面体是空间中由三角形围成的最简单的封闭图形.
例:半径为
r

的圆的面积
S
(
r
)



π
r
2
,周长
C
(
r
)




r


(2) 三角形可以看作是由一条线段所在直线外一点与这条
若将
r
看作

(0

,+∞

)

上的变量,则

(

π
r
2
)

′=


r

①,

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连线所围成的图形; 四面体可以看作是由三角
①式可以用语言叙述为:

圆的面积函数的导数等于圆的周

形所在平面外一点与这个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连线所围成的
长函数.对于半径为

R
的球,若将
R
看作

(0

,+∞

)

上的变量,


图形.
请你写出类似于①的式子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通过类比推理,根据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

② 式 可

以 用 语

言 叙 述

为 :

质,并填写下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形

四面体

(4) 平面解析几何类比到空间解析几何: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例:类比平面内一点(


0





+ =0(

2

y

0

P x
到直线


Ax


By C

A





三角形的中位线的长等于第三边长的

B
2
≠0)

的距离公式,猜想空间中一点

P
(
x
0

y
0

z
0
)

到平面


Ax

一半,且平行于第三边



By

Cz

D


0(
A
2


B
2


C
2
≠0)

的 距 离 公 式 为

d


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这个点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



___________________.
1.解决此类问 题,从几何元素的数目、位置关系、度量等方



1
面入手, 将平面几何的相关结论类比到立体几何中, 相关类比点

.根据给出的等式猜测

123 45639+ 7 等于 (

)

如下:

139+ 2=11


1239+

3= 111


第6页共6页

12339+ 4= 1 111

1 23439 +

5= 11 111

12 34539+

6= 111 111

A. 1 111 110

B. 1 111 111

C. 1 111 112

D.1111113

2.平面内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由此类比我们

可以得到 (

)



A.空间中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B.空间中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C.空间中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D.空间中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3.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比为1∶2,则它们

的面积比为 1∶4.

类似地,在空间中,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

比为 1∶ 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 ________.

4.观察下列等式: 1
3
+ 2
3
= 3
2,
1
3
+ 2
3
+ 3
3
= 6
2,
1
3
+ 2
3
+3
3


4
3
= 10

2
,, ,根据上述规律,第五个等式为________.

5.

如图,已知

O
是△
ABC
内任意一点,

连结
AO

BO

CO
并延长交对边于
A
′,
B
′,

OA

OB

OC


C
′,则



AA


BB






= 1.


CC

这是平面几何中的一道题,其证明常采

用“面积法”:



OA
AA


OB


OC


S


OBC
S


OCA

S


OAB




BB



CC




S


ABC



SSSS









= 1.






△ ABC

△ABC

△ ABC

△ ABC


运用类比猜想,对于空间中的四面体

V
-
BCD
,存在什么类

似的结论?并用“体积法”证明.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学案四、 2. 1.2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

看下面两个问题:

(1) 一切奇数都不能被 2 整除, (2
2 012
+1) 是奇数,所以 (2
2

012
+ 1) 不能被 2 整除;
(2) 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必平行
于另一个平面, 如果直线
a
是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班级:

姓名:









[ 类题通法 ] 三段论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1) 三段论是最重要且最常用的推理表现形式,我们以前学
过的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证明, 都不自觉地运用了这种推理,
只不过在利用该推理时,往往省略了大前提.

(2) 几何证明问题中,每一步都包含着一般性原理,都可

以分析出大前提和小前提, 将一般性原理应用于特殊情况, 就能得
出相应结论.


a
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问题:这两个问题中的第一句都说的什么?第二句又说的
什么?第三句呢?

[ 导入新知 ]1 .演绎推理的概念

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 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
称为演绎推理.

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2.三段论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

(1) 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2) 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3) 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的判断.
“三段论”可以表示为:
大前提:
M

P
.
小前提:
S

M
.
结论:
S

P
.
辨析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
(1) 演绎推理是确定的、可靠的,而合情推理则带有一定
的风险性.严格的数学推理以演 绎推理为基础,而数学结论、
证明思路等的发现主要靠合情推理.

(2) 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分别在获取经验和辨别真伪两个
环节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会证明,而且要学
会猜想.

把演绎推理写成三段论的形式

[ 例 1]

将下列演绎推理写成三段论的形式.

(1) 一切奇数都不能被 2 整除, 75 不能被 2 整除, 所以 75 是
奇数.
(2)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Rt△
ABC
的内角和为 180°.
(3) 菱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4) 通项公式为
a
n


3
n


2(
n
≥2)

的数列

{
a
n
}

为等差数列.



三段论的推理形式


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的主要模式,推理形式为“如果

b
?
c

a
?
b
,则
a
?
c
.

”其中,
b
?
c
为大前提,提供了已知的一般
性原理;
a
?
b
为小前提,提供了一个特殊情况;
a
?
c
为大前提和
小前提联合产生的逻辑结果.



[ 活学活用 ]


把下列推断写成三段论的形式:

(1)

y


sin
x
(
x
∈R)

是周期函数.



(2)

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相等,所以若∠

1 和

∠ 2 是对顶角,则∠

1 和∠ 2 相等.




















三段论在证明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 例 2] 已知
A

B

C

D
四点不共面,
M

N
分别是△
ABD


BCD
的重心,求证:
MN
∥平面
ACD
.

第7页共7页


[ 活学活用 ] 已知在梯形
ABCD
中,如图,
AB

CD

AD

AC

BD
是梯形的对角线,求证:
AC
平分∠
BCD

DB
平分∠
CBA
.



































演绎推理在代数中的应用

x

x


2

[ 例 3] 已知函数
f
(
x
) =
a

x


1
(
a
> 1) ,求证:函数
f
(
x
)
在 ( - 1,+∞ ) 上为增函数.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用三段论形

[典例]

定义在实数集 R 上的函数
f
(
x
) ,对任意
x

y
∈R,


f
(
x

y
)


f
(
x

y
)

=2
f
(
x
)
f
(
y
)

,且
f
(0)

≠0,求证:
f
(
x
)


是偶函数.


证明:令
x

y


0,

则有
f
(0)


f
(0)

=2
f
(0)3
f
(0)



因为
f
(0)

≠0,所以
f
(0)

=1,


x


0,

则有
f
(


y
)


f
(
y
)



2
f
(0)
f
(
y
)



2
f
(
y
)



所以
f
(


y
)


f
(
y
)



因此,
f
(
x
)

是偶函数.

以上证明结论“

f
(
x
)

是偶函数”运用了演绎推理的“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成功破障 ]

所有眼睛近视的人都是聪明人,

我近视得很厉害,

所以我

是聪明人.下列各项中揭示了上述推理是明显错误的是

________.

①我是个笨人, 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

而我的视

力那么好.

②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 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

所以它不

是猪.

③小陈十分高兴, 所以小陈一定长得很胖,

因为高兴的人

都长得很胖.

④所有尖嘴的鸟都是鸡,这种总在树上待着的鸟是尖嘴

的,因此这种鸟是鸡.

[ 随堂即时演练

]

1.“四边形

ABCD
是矩形,所以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相

等”,补充该推理的大前提是

(

)

A.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

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D.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因为对数函数

y


log

a
x
是增函数

(

大前提

)

,而
y


1

1

log
3

x
是对数函数 ( 小前提 ) ,所以

y


log

3
x
是增函数

(



论 ) .”上面推理错误的原因是

(

)

A.大前提错导致结论错

第8页共8页









B.小前提错导致结论错


C.推理形式错导致结论错


D.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错导致结论错


3.求函数
y



log
2
x
-2的定义域时,第一步推理中大前

提是


有意义, 即

a

≥0,小前提是

log



- 2有意义, 结论是


2


________.



1


4.用三段论证明函数
f
(
x
)


x


在 (1 ,+∞ ) 上为增函


x


数的过程如下,试将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前提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前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结论




5.将下列推理写成“三段论”的形式.



(1) 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故零向量也有大小和
方向;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正方形是矩形,所以正方形的对
角线相等;



2

(3)0.332

是有理数.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 活学活用 ] 已知
a

b

m
均为正实数,
b

a
b

b

m

式证明<
.

a


































a

m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学案五、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 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综合法


阅读下列证明过程,回答问题.


π

求证:

π

是函数
f
(
x
)



sin

2
x


的一个周期.



4


证 明 : 因 为
f
(
x


π

)


= sin

2
x
+ π
π




4


sin 2
x
+ 2π +
π


= sin 2
x

π



f
(
x
)

,所以由周期函数的



4

4


π

定义可知,

π

是函数
f
(
x
)

=sin

2
x


的一个周期.



4


问题 1:本题的条件和结论各是什么?,本题的证明顺序
是什么?

1.综合法的定义

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一系

列的推理论证, 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 这种证明方法
叫做综合法.

2.综合法的框图表示

P
?
Q
1

―→
Q
1
?
Q
2

―→
Q
2
?
Q
3

―→,

― →
Q
n
?
Q

(
P
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定理、公理等,
Q
表示所要证明
的结论 )

综合法的特点

(1) 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看“未知”,其逐步推理
实际上是寻找已知条件的必要条件.

(2) 综合法从命题的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公理、定理和
运算法则,通过演绎推理,一步一步完成命题的证明
.


分析法


阅读下列证明过程,回答问题.


求证: 6+ 7≥2 2+ 5.


证明:要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

( 6+ 7)
2
≥(2

2+

5)
2
,即证 2

42≥2 40,该式显然成立, 因此原不等式成立.问
题 1:本题证明从哪里开始?,证明思路是什么?

[ 导入新知 ]

1.分析法的定义

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 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



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 已知条件、
定理、定义、公理等 ) 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







法.




2.分析法的框图表示
得到一个明显

Q
?
P
1


P
1
?
P
2

―→
P
2
?
P
3

―→,

― →

成立的条件



分析法的特点

(1) 分析法的特点是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
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寻找 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2) 分析法从命题的结论入手,寻求结论成立的条件,直
至归结为已知条件、定义、公理、定理等.



综合法的应用


[例 1]

已知
a

b

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

a
(
b
2


c
2
)


b
(
c
2

a
2
)


c
(
a
2

b
2
)



6
abc
.






















[ 类题通法 ] 综合法的证明步骤

(1) 分析条件,选择方向:确定已知条件和结论间的联系,合
理选择相关定义、定理等;


(2)

转化条件,组织过程:将条件合理转化,书写出严密的证
明过程. 特别地, 根据题目特点选取合适的证法可以简化解
题过程.


4 1

[ 活学活用 ] 已知
a
> 0,
b
> 0,且
a

b
= 1,求证:
a

b
≥9.

第9页共9页










分析法的应用

[ 例 2]


a

b
> 0,求证:

a
2

b
2

ab

b
2


a
(
a


b
)


























在锐角△
ABC
中,求证:

tan
A
tan

B


1.































综合法和分析法的综合应用


[ 例 3]

已知△
ABC
的三个内角

A

B

C
为等差数列,



a

b

c
分别为角
A

B

C
的对边,

求证: (
a

b
)


1
+ (
b

c
)


1
= 3(
a

b

c
)


1
.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综合法与分析法的适用范围

(1) 综合法适用的范围:①定义明确的题型,如证明函数
的单调性、奇偶性,求证
无条件的等式或不等式问题等;

②已知条件明确, 且容易通过找已知条件的必要条件逼近
欲得结论的题型.

(2) 分析法适用的范围:
分析法的适用范围是已知条件不明确, 或已知条件简便而结
论式子较复杂的问题.

[ 活学活用 ]


a

b


(0

,+∞

)

,且
a

b
,求证:
a
3

b
3

a
2
b

ab
2
.









2. 综合法、分析法的综合应用


[ 典例

] (12


分 ) 设
f
(
x
) =
ax
2

bx

c
(
a
≠0) ,若函数
y


f
(
x


1)

的图像与
f
(
x
)

的图像关于
y
轴对称.

求证:
f x

1


为偶函数.


2


[ 活学活用 ]

1

1

已知
a
≥-

2

b
≥-

2

a

b
=1,求证:

2
a
+ 1+

2
b
+ 1

≤2 2.

[ 随堂即时演练

]

1.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

A.综合法、分析法是直接证明的方法

B.综合法是直接证法,分析法是间接证法

C.综合法、分析法所用语气都是肯定的

D.综合法、分析法所用语气都是假定的

2.欲证不等式

3- 5<

6- 8成立,只需证 (

)

A.( 3- 5)
2
<( 6- 8)
2
B.( 3- 6)
2
<( 5-

8)
2

2

2

2

2

C.( 3+ 8) <( 6+ 5) D.( 3- 5- 6) <( -

8)

第10页共10页







1

1

1

求证:

a


1

b


1

c


1

≥8.




























这种证法是 ________( 填综合法、分析法

) .

2
4.将下面用分析法证明
a

b
2


2


ab
的步骤补充完整:要







a
2




b
2


ab
,只需证
a
2

b
2
≥2
ab
,也就是证

________,即证

2

________

,由于 ________显然成立,因此原不等式成立.

5.已知
a
>0,
b
> 0,求证:
a



b



a


b
.(

要求

b

a


用两种方法证明 )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学案六、 2. 2.2

反 证 法

反证法

著名的“道旁苦李”的故事: 王戎小时候爱和小朋友在路上玩
耍. 一天,他们发现路边的一棵树上结满了李子,小朋友一哄而
上,去摘李子,独有王戎没动.等到小朋友摘 了李子一尝,原来
是苦的. 他们都问王戎: “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王戎
说:“假如 李子不苦的话,早被路人摘光了,而这棵树上却结满
了李子,所以李子一定是苦的.”

问题:王戎的论述运用了什么推理思想?反证法解题的实
质是什么?

1.反证法

假设原命题不成立 ( 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 ) ,经过
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

明了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2.反证法常见的矛盾类型

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 这个矛盾可以是
与已知条件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定义、公理、定理、

事实矛盾等.


1.反证法实质,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

p

q
”的过程可以用

以下框图表示:



p
且綈

肯定条件
p


否定结论
―→
导致逻


q



q


辑矛盾
―→


为假


―→

“若
p



q
”为真


2.反证法与逆否命题证明的区别


反证法的理论依据是


p
与非
p
真假性相反,通过证明非
p
为假命题说明

p
为真命题, 证明过程中要出现矛盾;


逆否命题

证明的理论依据是“
p
?

q
”与“非
q
?


p
”是等价命题,通

过证明命题“非


? 非

”为真命题来说明命题“

q

p

?

”为真

p


q


命题,证明过程不出现矛盾.



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


[例 1]

设函数
f
(
x
)


ax
2

bx

c
(
a
≠0)

中,
a

b

c

为整数,且

f
(0)


f
(1)

均为奇数.求证:

f
(
x
)



0

无整数根.






1.用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的适用类型


用反证法证明唯一性命题的适用类型


一般地,当题目中含有“不可能”“都不”“没有”等否

(1) 当证明结论是“有且只有”“只有一个”“唯一”等

定性词语时,宜采用反证法证明.


形式的命题时, 由于反设结论易于导出矛盾,

所以用反证法证

2.反证法的一般步骤


明唯一性比较简单.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时, 要从否定结论开始, 经过正确的推

(2) 证明“有且只有一个”的问题,需要证明两个方面,

理,导出逻辑矛盾,从而达到新的否定

( 即肯定原命题

) 的过

即存在性问题和唯一性问题两个方面.


程.这个过程包括下面三个步骤:


[ 活学活用 ]


(1) 反设——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原结论的反面为


用反证法证明: 过已知直线
a
外一点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真;



b
与已知直线
a
平行.


(2) 归谬——由“反设”作为条件,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
得出矛盾;


(3) 存真——由矛盾结果断定反设错误, 从而肯定原结论成立.即
反证法的证明过程可以概括为:反设——归谬——存真.



[ 活学活用 ]



a

b

c

d


R,且
ad

bc


1,求证:
a
2

b
2

c
2

d
2


ab

cd
≠1.












用反证法证明“至少”“至多”等存在性命题


[ 例 3]

已知
a
1

a
2

a
3

a
4
> 100,求证:
a
1

a
2

a
3

a
4

中至少有一个数大于

25.









用反证法证明唯一性命题


[ 例 2]

已知:一点

A
和平面

α

.

求证:经过点

A
只能有

一条直线和平面 α 垂直.


第11页共11页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常见“结论词”与“反设词”


原结论词

至少有一


至多有一

至少有
n

至多有
n














一个也没


有( 不存
至少有两

至多有 (
n

至少有 (
n

反设词






在 )



+1)个

-1) 个




原结论





只有一个



对所有
x
成立
对任意
x
不成





反设词


没有或至少有

存在某个
x
不成

存在某个
x




两个









原结论词

都是


一定是

p

q

p

q

反设词


不都是

不一定是

p

q

p

q

[ 活学活用 ]



已知函数
y

f
(
x
)

在区间

(
a

b
)

上是增函数.求证:函数



(

)在区间 (

, ) 上至多有一个零点.


y

f


x


a

b



班级:

姓名:






3.


反证法的应用
[ 典例 ] (12 分 ) 如图,已知两个正方形

ABCD


DCEF
不在同一平面内,
M

N
分别为
AB

DF
的中
点.用反证法证明:直线
ME

BN
是两条异面直线.














































[ 活学活用 ] 设直线
l

1

y

k
1
x
+ 1,
l

2

y

k
2
x
- 1,其中实数
k
1

k
2

满足
k
1
k
2


2=

0,证明
l
1


l
2

相交.

第12页共12页








[

随堂即时演练

]


1.应用反证法推出矛盾的推导过程中,可以把下列哪些

作为条件使用

(

)

①结论的反设;②已知条件;③定义、公理、定理等;④
原结论.


A.①②B.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




b

∈N,如果

ab

可被 5 整除,

a

那么
a

b
至少有

1

个能被

5 整除”,则假设的内容是 ()

A.



b

都能被 5整除 B. ,

都不能被 5 整除

a


a b


C.
a
不能被 5 整除 D .
a

b
有 1 个不能被

5 整除

3

.下列命题适合用反证法证明的是


________.


x

x
-2

①已知函数
f
(
x
)


a


x

1
(
a


1)

,证明:方程
f
(
x
)



0


有负实数根;


1+
x

1+
y

②若

x

y


R,
x


0,
y
>0,且
x

y


2,求证:

y


x



至少有一个小于


2;

③关于
x
的方程
ax

b
(
a
≠0)

的解是唯一的;④同一平面内,
分别与两条相交直线垂直的两条直线必相交.



4.已知平面

α∩平面 β =直线

a
,直线
b
?

α

,直线
c

?

β


b

a

A

c

a
,求证:
b

c
是异面直线,若利用反
证法证明,则应假设


________.


5.若下列三个方程:

x
2


4
ax


4
a


3



0,
x
2



(
a


1)
x


a
2


0,
x
2


2
ax
-2
a


0

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试求
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学案七、
第三章

系数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_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3.1.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


复数的概念及代数表示

问题 1:方程
x
2
+1= 0 在实数范围内有解吗?若有一个新
数 i 满足 i
2
=- 1,试想方程
x
2
+1= 0 有解吗.

1.复数的定义

形如
a

b
i(
a

b


R)的数叫做复数, 其中

i

叫做虚数单位,

满足 i
2
=- 1. 全体复数所成的集合 C 叫做复数集.


2.复数的表示


复数通常用字母

z
表示,即
z

a

b
i(
a

b
∈R),这一表
示形式叫做复数的代数形式,

a

b
分别叫做复数

z
的实部与
虚部.


3.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在复数集 C= {

+ i|



∈ R}中任取两个复数



i ,


a b a

b

a

b

c

d
i(
a

b

c

d


R),规定
a

b
i


c

d
i

相等的充要条件

a

c

b

d
.
对复数概念的理解

(1) 对复数
z

a

b
i

只有在
a

b


R时,
a

b
才分别是
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并注意:虚部是实数

b
而非
b
i.

(2) 当两个复数不全是实数时,不能比较大小,只可判定
相等或不相等,但两个复数都是实数时,可以比较大小.

(3) 利用复数相等,可以把复数问题转化成实数问题进行
解决, 并且一个复数等式可得到两个实数等式, 为应用方程思想
提供了条件 .

复数的分类

问题 1:复数
z

a

b
i 在什么情况下表示实数?如何用集合关
系表示实数集 R 和复数集 C?

复数的分类

(1) 复数
a

b
i(
a

b


R)
b


0

b
≠0当

a


0

(2) 集合表示:











1. 0 的特殊性



0 是实数,因此也是复数,写成

a

b
i(
a

b
∈R)的形式为

0

+ 0i ,即其实部和虚部都是

0.


2.
a
= 0 是复数
z

a

b
i 为纯虚数的充分条件吗


因为当
a
=0


b
≠0

时,
z

a

b
i

才是纯虚数,所以
a


0 是复数
z

a

b
i 为纯虚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 例 1]

(1) 若 5-12i =
x
i +
y
(
x

y
∈R),则
x
=________,

y



________.

(2) 已知 (2
x
- 1) +i =
y
- (3 -
y
)i ,其中
x

y
∈ R,i 为虚
数单位.求实数
x

y
的值.








解决复数相等问题的步骤



(1) 等号两侧都写成复数的代数形式;

(2) 根据两个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列出方程
( 组 ) ;


(3) 解方程 (组).

[ 活学活用 ]

已知
x
2

y
2
-6+

(
x

y


2)i



0

求实数
x

y
的值.





第13页共13页

复数的分类

m m
+2

2


[ 例 2] 已知
m
∈ R,复数
z


- 1

+ (
m
+ 2
m
- 3)i




m



m
为何值时,


(1)
z
为实数?

(2)
z
为虚数?

(3)
z
为纯虚数?





利用复数的分类求参数时,

要先确定构成实部、 虚部的式

子有意义的条件, 再结合实部与虚部的取值求解.

要特别注意

复数

= +

i(

, ∈ R)为纯虚数的充要条件是

=0 且

≠0.


z a b


a


b


a


b



[ 活学活用 ]



2

,当
m
为何值

设复数
z


lg(
m


2

2
m


2)

+ (
m
+ 3
m
+ 2)i

时,


(1)
z
是实数?

(2)
z
是纯虚数?


2
[ 典例 ] 设
m
∈R,
m


2

m
- 2


数单位,则
+ (
m
-1)i

是纯虚数, 其中 i 是虚


=________.



m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 成功破障 ]


a
2


7
a


6

x
的值为

2



z


(
x
2



1)

2


(
x


1)i

为纯虚数,则实数

()A.- 1

B. 0

C

.1 D.-1或 1




5.已知复数
z


a
2


1



(
a
- 5
a
- 6)i(

a


R)

,试求实数
a

分别取什么值时,

z
分别为:


(1) 实数; (2)

虚数; (3)

纯虚数.


[ 随堂即时演练 ]


2


1.在 2+

7, i,0,8

+ 5i ,(1 - 3)i,0.618

这几个数中,

















7


纯虚数的个数为 (

)


A.0 B.1 C .2 D .3


2.以-

5+ 2i 的虚部为实部, 以 5i

+ 2i
2
的实部为虚部

的复数是 (

)


A. 2-2i B . 2+ 2i C .- 5+ 5i

D.

5+ 5i

3.下列命题:


①若
a


R,则

(
a


1)i

是纯虚数;


②若 (
x
2
-1) + (
x
2
+3

x


2)i(
x


R)是纯虚数,则
x
=±

1;

③两个虚数不能比较大小.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________.


4.已知 (3
x

y
) + (2
x

y
)i = (7
x
- 5
y
) + 3i

,则实数
x

________,
y
= ________.




























第14页共14页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学案八、 3. 1.2

复数的几何意义

复数的几何意义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关系是一一

对应的,即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任一点对应着一对有序实数;

任一对有序实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都有唯一的点与它对

应.

问题 1:复数

z

a

b
i(
a

b


R)

与有序实数对

(
a

b
)



怎样的对应关系?

问题 2:有序实数对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点有怎样的对应
关系?

问题 3:复数集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集之间能一一对
应吗?



1.复平面

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

x
轴叫做实轴,
y
轴叫做虚轴,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
除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

2.复数的几何意义

(1)

复数
z

a

b
i(
a

b


R)一一对应复平面内的点
Z
(
a


b
)




(2)

复数
z

a

b
i(
a

b


R)一一对应平面向量

OZ



(
a

b
) .




3.复数的模

复数
z

a

b
i(
a

b


R)对应的向量为

OZ

,则

OZ

的模
叫做复数
z
的模,记作

|
z
|

或|
a

b
i|

,且

|
z
|


a
2

b
2
.

探究复数的几何意义

根据复数与复平面内的点一一对应,复数与向量一一对

应,可知复数
z

a

b
i

、复平面内的点
Z
(
a

b
)

和平面向量

OZ

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复数与复平面内点的一一对应

[ 例 1]

实数
x
取什么值时,复平面内表示复数

z

x
2

x

- 6+(
x
2
- 2
x
-15)i

的点
Z

(1) 位于第三象限; (2) 位于第四象限; (3) 位于直线

x

y

- 3=0 上.































探究复数

z
对应复平面内的点的位置

如果

Z
是复平面内表示复数

z

a

b
i(
a

b


R)的点,则

(1)


a
> 0,
b
> 0 时,点
Z
位于第一象限;当

a


0,
b


0

时,

Z
位于第二象限;当
a


0,
b
<0

时,点
Z
位于第三象限;当

a

>0,
b


0

时,点
Z
位于第四象限.
(2)


a


0

时,点
Z
在虚轴上;当
b


0

时,点
Z
在实轴上.
(3) 当

> 0

时,点

Z

位于实轴上面的半平面内;当

<0 时,

b


b


Z
位于实轴下面的半平面内.

[ 活学活用 ] 实数
m
取什么值时, 复平面内表示复数


+ 6) + (
m

2

z


(
m

2


5
m

2
m
- 15)i


的点


(1)

位于
x
轴上方;


(2)

位于直线
y

x
上.


第15页共15页










复数与平面向量的一一对应

[

例 2] (1)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O
是原点, 向量

OA



OB

对应的复数分别为


2- 3i ,-3+ 2i ,那么向量
BA
对应的复数



(

)


A.- 5+ 5i

B. 5- 5i C . 5+ 5i

D.- 5- 5i

(2) 在复平面内,
A

B

C
三点对应的复数分别为 1,2 + i ,- 1



2i.


①求向量
AB


AC



BC

对应的复数;

②判定△
ABC
的形状.








































(1) 根据 复数与平面向量的对应关系,可知当平面向量的
起点在原点时,向量的终点对应的复数即为向量对应的复


数.反之复数对应的点确定后, 从原点引出的指向该点的有向线
段,即为复数对应的向量.



(2) 解决复数与平面向量一一对应的题目时,一般以复数
与复平面内的点一一对应为工具,实现复数、复平面内的点、
向量之间的转化.


[

活学活用 ]( 湖北高考 )i

为虚数单位,设复数

z
1

z
2

在复平面

内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若

z
1


2-

3i

,则
z
2


________.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例 3]
求复数
z
1
复数模的计算


1


6+8i


z
2
=-




2i 的模,并比较它们


2


的模的大小.

计算复数的模时, 应先找出复数的实部和虚部, 然后再利用
模的公式进行计算, 两个虚数不能比较大小, 但它们的模可以比
较大小.

[ 活学活用 ] 已知复数
z
= 3+
a
i ,且 |
z
| < 4,求实数
a
的取值范
围.

[ 典例 ]


z
∈ C,满足下列条件的点

Z
的集合是什么图

形?

(1)|

z
|



2;

(2)2 < |
z
| < 3.








解决复数模的几何意义问题,

需把握两个关键点: 一是 |
z
|

表示点

Z
到原点的距离,可依据

|
z
| 满足的条件判断点

Z
的集

合表示的图形;

二是利用复数模的定义,

把模的问题转化为几

何问题来解决. 要注意掌握复数模的几何意义常与轨迹、 最值等
问题相结合命题.


1.满足条件 |
z
- i| = |3 +4i| 的复数
z
在复平面上对应点的
轨迹是 ________.






2.已知

z
1


2(1



i)

,且

|
z
|



1,则

|
z

z
1
|

的最大值为

________.







[ 随堂即时演练 ]

1.在复平面内,复数

z
=(
a
2


2
a
)

+(
a
2

a


2)i

对应的
点在虚轴上,则
a
的值为

(

)


A.
a
= 0 或
a
= 2


B.
a
= 0

C.
a
≠1且
a
≠2


D.
a
≠1或
a
≠2
2.在复平面内,复数

z


sin 2

+ icos 2

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3.若复数
.第三象限


z
= 3- 5i ,
z
=1

- i ,
z

D .第四象限


=- 2+
a
i 在复平面

1

2

3

内所对应的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实数

a


________.






4.已知 3- 4i =
x

y
i(
x

y
∈ R),则 |1 - 5i| ,|
x

y
i| ,

|
y
+2i| 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


第16页共16页







1

3

1

3

5.在复平面内画出复数

z
1


2
=-

1,
z
3



2


2

i


z
2


2

i 对应的向量
OZ
1


OZ
2


OZ
3

,并求出各复数的模,同时
判断各复数对应的点在复平面上的位置关系.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学案九、 _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3.2.1

如图:设在复平面内复数

z
1

z
2

对应的向量分别为

OZ
1



复数的加减运算,只需把“ i ”看作一个字母,完全可以按照
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进行.


复数的加减法

已知复数
z
1

a

b
i


z
2

c

d
i(
a

b

c

d


R).问题 1:多项式的加减实质是合并同类项,类比想一
想复

数如何加减?

问题 2:复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吗?

问题 3:以交换律说明之.

[ 导入新知 ]

1.复数的加、减法法则


z
1

a

b
i


z
2

c

d
i(
a

b

c

d
∈R)



z
1

z
2
=(
a

c
)

+(
b

d
)i


z
1

z
2


(
a

c
)



(
b

d
)i.

2.复数加法的运算律

(1) 交换律:
z
1

z
2

z
2

z
1

(2) 结合律: (
z
1

z
2
) +
z
3

z
1
+ (
z
2

z
3
) .对复数加减法的理

1.把复数的代数形式看成关于“ i ”的多项式, 则复数的加
法、减法运算, 类似于多项式的加法、 减法运算, 只需要“合并
同类项”就可以了.

2.复数的加减法中规定,两复数相加减,是实部与实部

相加减, 虚部与虚部相加减,

复数的加减法可推广到多个复数

相加减的情形.

3.两个复数的和 ( 差 ) 是复数,但两个虚数的和 ( 差 ) 不一定
是虚数.例如, (3 - 2i) +2i = 3.

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如图
OZ
1


OZ
2

分别与复数

a


b
i



c

d
i

对应.

问题

1
:试写出
OZ
、及+,-
1
OZ
2
OZ
1
OZ
2
OZ
1
OZ
2

的坐标.

问题 2:向量
OZ
1

OZ

2

OZ
1

OZ
2
对应的复数分别
是什么?


OZ
2

,以

OZ
1

OZ
2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则与
z
1

z
2
对应的



量是
OZ
,与

z
1


z
2

对应的向量是

Z
2
Z
1

.














对复数加减运算几何意义的认识

复数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就是向量加减运算的平行四 边
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由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可得如下结




: ||
z
1
| - |
z
2
|| ≤|
z
1
±
z
2
| ≤|
z
1
| +

|
z
2
|.










复数的加、减运算


[ 例 1]

计算: (1)( - 2+3i) + (5 - i) ;


(2)( - 1+ 2i) + (1 + 2i) ;

(3)(
a

b
i) - (2
a
-3
b
i) -3i(
a

b
∈R).

第17页共17页


计算下列各题.


(1)(3

- 2i)

- (10 - 5i)

+(2 + 17i) ;


(2)(1

- 2i)

- (2 - 3i)

+ (3 - 4i) - (4 - 5i) +, + (2 011 -

2 012i)


























复数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 例 2]

已知四边形

ABCD
是复平面上的平行四边形,顶


A

B

C
分别对应于复数-

5-

2i

,-

4+5i,2

,求点
D
对应
的复数及对角线
AC

BD
的长.





























运用复数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应注意的问题

向量加法、 减法运算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是复
数加法、 减法几何意义的依据. 利用加法“首尾相接”和减法
“指向被减数”的特点, 在三角形内可求得第三个向量及其对


应的复数.注意向量
AB
对应的复数是

z
B


z
A
(

终点对应的复数减
去起点对应的复数 ) .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 活学活用 ]

1

复数
z


1+2i


z
=-

2+

i


z
=-

1-

2i

,它们在复平

2

3

与复数模有关的几个常见结论


在复平面内,
z

z


1


2




对应的点为


A

B

Z

Z
对应的点为

1.本题若混淆复数运算与代数运算的不同,则会错误的将集



M

N
化简为
M


{
z
|
z


1=±

1}


N


{
z
|
z


i

=±(
z



i)}

从而造成解题错误.
2.在复数运算中, 若
z

a

b
i ,则|
z
| =
a
2

b
2
. 要注意与
实数运算中的绝对值运算的区别.



1

2


面内的对应点是一个正方形的三个顶点,

方形的第四个顶点对应的复数.



如图所示, 求这个正

C

O
为坐标原点,则四边形

若 |
OACB











(1)

为平行四边形;

1


2
|

,则四边形

(2)













(3)

若 |
z
| = |

z
|

,则四边形
OACB
为菱形;


(4)

若 |


1
|

=|


2
|

且|


1


2
|

=|


1


2
|

,则四边形

12
z

1

z


2
|

=|
为矩形;



z


z


OACB














综合应用

[例 3]

1

2

12

z

z


C,已知


|
z
|

=|
z


| = 1

1

求|
z
1

z
2
|.












2
,|
z



z
| =

2,




z


z


z


z


z

z


正方形.


[
已知
活学活用
|
z
| =|
]
z


z



| = |



z
|



1,求

|
z

z

|.


1


2


1


2


1

2











[典例]

M

= {

z

||


z

+ 1|

=1} , =

N

{

z

||


z

+ i|


M

N


________.



第18页共18页

OACB














|

z

- i|} ,




已知复数
z
满足
z
+|
z
|



2+

8i

,则复数
z


________.


[ 随堂即时演练 ]


1.复数 (1 - i) - (2 + i) + 3i

等于 (

)

A.- 1+ i B. 1- i C . i D .- i


2.在复平面内,
AB

AC
对应的复数分别为- 1+2i ,

- 2- 3i ,则
BC
对应的复数为 (

)


A.- 1- 5i B .- 1+ 5i C . 3- 4i D . 3+ 4i

3.实数
x

y
满足 (1 + i)
x
+ (1 - i)
y
= 2,则
xy
的值是

________.




4.已知
z
是复数, |
z
| =3


z


3i

是纯虚数,则
z

________.

5.已知

z
1


(3
x

y
)



(
y


4
x
)i


z
2


(4
y


2
x
)



(5
x


3
y
)i(

x

y


R),设
z

z
1

z
2


13-

2i

,求
z
1

z
2
.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学案十、 3. 2.2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复数的乘法


1.复数的乘法



z
1

a

b
i


z
2

c

d
i

是任意两个复数, 那么它们的积


2
复数的除法和实数的除法有所不同, 实数的除法可以直接约
分、 化简得出结果; 而复数的除法是先将两复数的商写成分式,
然后分母实数化 ( 分子、分母同乘分母的共轭复数 ) .



(1) 已知复数
z
1
=4+

8i


z
2


6+

9i

,求复数

(
z
1

z
2
)i

的实
部与虚部;

z


2






复数的乘除运算

[例 1]

计算:


(1)(1 + i)(1


- i) +( - 1+i) ;


(2) 已知
z
是纯虚数,

1


i

是实数,求
z
.
(
a

b
i)(
c

d
i) =
ac

bc
i +
ad
i +
bd
i

= (
ac

bd
) + (
ad


)i(

a

, ,



∈ R).


bc

b c

d



2.复数乘法的运算律



对于任意
z
1

z
2

z
3


C,有



交换律

z
1
2


z
2

z
2
2
z
1


(
z
1
2

z
2
)2

z
3



结合律


z
1
2(
z
2
2

z
3
)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z
1
(
z
2

z
3
)


z
1
z
2

z
1
z
3


对复数乘法的理解


(1) 复数的乘法与多项式乘法是类似的,有一点不同即必
须在所得结果中把 i
2
换成- 1,再把实部、虚部分别合并.
(2) 两个复数的积仍然是一个复数,可推广到任意多个复
数,任意多个复数的积仍然是一个复数
.

复数的除法

问题 1:复数

z
1

a

b
i


z
2

a

b
i(
a

b
∈R)有什么关

系?

问题 2:试求
z
1

a

b
i ,
z
2

a

b
i(
a

b
∈ R)的积.

问题 3:如何规定两复数
z
1

a

b
i ,
z
2

c

d
i(
a

b

c

d


R,
c

d
i

≠0)

相除?

[ 导入新知 ]1 .共轭复数的概念


一般地,当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


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通常记复数

z
的共轭复数为

z

虚部不等于
的两个共轭复数也叫做共轭虚数.


0


2


.复数的除法法则
z b



a
+i


z

c

d
i(
c

d
i

≠0)





1


2


a

b
i



z
1
z



ac


bd bc

ad


2
c

d
i
c
2

d
2
c
2


d
2

i(


c

d
i

≠0)




辨析复数除法与实数除法的关系

(2) -+
1


3


1


i

3


i

(1 + i)



2

2

2

2


(3)( - 2+3i) ÷(1 + 2i) ;

(4)
3+ 2i


3- 2i

2- 3i 2+ 3i
.

复数乘除运算的常用技巧


(1) 按照复数的乘法法则,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复数相乘可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或利用结合律运算,

混合运算和实数的

运算顺序一致,在计算时,若符合乘法公式,则可直接运用公

式计算.



(2) 根据复数的除法法则,通过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

共轭复数, 使“分母实数化”, 这个过程与“分母有理化”类

似.



[ 活学活用 ]


第19页共19页























共轭复数

[例 2]

1+ 2i


(1) 若
z


,则复数
z


(

)


i


A.- 2- i

B.- 2+ iC .2- i

D. 2+ i

(2)( 四川高考 ) 如图,在复平


面内, 点
A
表示复数
z
,则图中表



z
的共轭复数的点是

(

)


A.
A


B.
B


C.
C


D.
D






(3) 复数
z


1+ i ,
z

z





共轭复数,则



z z


z


1=(

)


A.- 2i B


.- i C . i D .2i















[ 活学活用 ]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已知复数
z


1+

i

,复数
z
的共轭复数
z


1

-i ,求实数



2


a

b
使
az


2
b z

= (
a
+ 2
z
) .


复数运算的综合应用

1

[ 例 3]

已知
z
1
是虚数,
z
2

z
1

z
1
是实数,且- 1≤
z
2
≤1.
(1) 求 |
z
1
| 的值以及
z
1
的实部的取值范围;
1-
z
1

(2) 若 ω =
1


z
1
,求证: ω 为纯虚数.
解决双复数问题的方法







解决此类双复数问题的关键是设出已知条件较多的一个

复数
z

a

b
i(
a

b


R),注意题目对

a

b
取值的限制,然

后用
a

b
表示出另外的复数,进而转化求解.此类题目难度

较大, 除需正确进行复数的四则运算外,

还需掌握复数的基本

概念及复数模的定义.


[ 活学活用 ]



z


已知
z
,ω 为复数,

(1



3i)
z
为实数,

ω



2


i

,且 | ω |
= 5 2,求 ω.


















[ 典例 ]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x
2
+ (
k
+ 2i)
x
+ 2+
k
i

=0 有实

数根,则实数
k
的值为

________.









1.求解本题易出现如下错误:因为方程有实数根,所以

= (
k
+ 2i)
2
-4(2 +
k
i) ≥0,解得
k
≥2 3 或
k
≤- 2 3. 需注意由
于虚数单位的特殊性,

不能用判别式判断复系数一元二次
方程有无实数根.



2.复数范围内解方程的一般思路是:依据题意设出方程

的根,代入方程,利用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求解.对于一元二


次方程,

也可以利用求根公式求解,

要注意在复数范围内负数

是能开方的,此外,根与系数的关系也是成立的.注意求方程


中参数的取值时,不能利用判别式求解.


[ 成功破障 ] 复数范围内方程

x
2


5|
x
|



6



0

的解的个数为


第20页共20页

(

)



A. 2


B . 4

C . 6

D.8


[

随堂即时演练 ]



1. ( 浙江高考 ) 已知 i

是虚数单位,则 ( - 1+i)(2

- i) =

(

)



A.- 3+ i

B.- 1+ 3i C .- 3+ 3i D .- 1+i



2i



2.( 湖北高考 ) 在复平面内, 复数
z

1

i
(i 为虚数单位 )

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若

2


为虚数单位,



∈ R),则


a


i(i
b


1- i



a b


a

+ =
b



________.



z
1



4.设
z
1

a
+ 2i


z
2


3-

4i

,且

z
2

为纯虚数,则实数

a


值为 ________.



5.计算:



1

3



(1)(1

- i)


2

2
i

(1 + i)



(2)
+ 3i


2








3- 2i



(3)(2

- i)

2
.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学案 11、第四章

框图学案

_4.1 流程图

流程图

1.流程图的概念

由一些图形符号和文字说明构成的图示称为流程图. 流程图常
常用来表示一些动态过程, 通常会有一个“起点”, 一个或多个
“终点”.

2.工序流程图

用于描述工业生产的流程图通常称为工序流程图.

流程图的特点

(1) 流程图通常用来描述一个过程性的活动.活动的每一
个明确的步骤构成流程图的一个基本单元, 基本单元之间通过流程
线产生联系. 基本单元中的内容要根据需要确定, 可在基本单元
中具体说明,也可为基本单元设置若干子单元.
即流程图由基本单元和流程线构成.
(2) 通常,人们习惯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 阅读
图示.所示流程图一般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来画.
(3) 流程图可以比较直观地表达数学计算或证明过程中的
主要思路.

画算法的程序框图

[ 例 1] 在国内寄平信, 每封信的质量 x( 克 ) 不超过 60( 克 )

80,x∈0,

20] ,

时的邮费 y( 分 ) 的标准为 y= 160

,x∈20,

40] ,

240


x∈40,

60].

试画出计算邮费的程序框图.










画算法的程序框图, 一般需要将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的每

一个步骤分解为若干输入、输出、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等基本


算法单元,

然后根据各单元的逻辑关系,

用流程线将这些基本

单元连接起来.

即基本单元是构成程序框图的基本要素,

基本

要素之间的关系由流程线建立.



[ 活学活用 ]


求两底面半径分别为

1 和 4,高为 4 的圆台的表面积及体

积,写出解决该问题的一个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画工序流程图


[ 例 2]

阅读下列乌龙茶的制作工序步骤,并绘制其工序

流程图:



首先,通过萎调散发部分水分,提高叶片韧性,便于后续

工序进行.



做青是乌龙茶制作的重要工序.

经过做青, 叶片边缘细胞

受到破坏,发生轻度氧化,呈现红色.叶片中央部分,叶色由


暗绿转变为黄绿,即所谓的“绿叶红镶边”.



炒青是承上启下的转折工序, 主要是抑制鲜叶中的酶的活

性,控制氧化进程, 防止叶子继续变红,

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


第21页共21页

揉捻是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 通过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

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

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 蒸发水分和软化叶片,

并起热化作

用,消除苦涩味,使滋味醇厚.

工序流程图的画法

(1) 从需要管理的任务的总进度着眼,进行合理工作或工

序的划分.

(2) 明确各工作或工序之间的关系.

(3) 根据各工作或各工序所需要的工时进行统筹安排.

(4) 开始时流程图可以画得粗疏,然后进行逐步细化.

[ 活学活用 ]

某省公安消防局对消防产品的监督程序步骤为:

首先受理

产品请求,如果是由公安部发证的产品,则审核考察,领导复

核,不同意,则由窗口将信息反馈出去,同意,则报

公安部审批, 再经本省公安消防局把反馈信息由窗口反馈

出去; 如果不是由公安部发证的产品,

则由窗口将信息反馈出

去.试画出此监督程序的流程图.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流程图的读图问题

[ 例 3]

某地联通公司推出

10011 电话服务,其中话费查

询业务流程如图所示:

如果某人用手机查询该手机卡上的余额,请画出操作的流程
图.

[ 活学活用 ] 下图是 2012 年山东各类成人高考学校招生网上报
名流程图.试叙述一名考生报名时所要做的工作.













[

典例 ]

某工程的工序流程图如图,则该工程的总工时为

(


)







A.9 天 B.8 天 C.7 天

D.6 天


1.若对“工程的总工时”理解有误,则会错误的认为用

时为①→③→④→⑤→⑦,即


6 天,从而误选 D.

2.根据各工序之间的关系, 有时可将一些工序同时进行,
以节省时间.完成一件事,巧妙运用统筹图,适当安排,能够


在尽可能节省人力、 物力和时间的前提下, 努力争取获得在允许
范围内的最佳效 益,实现优化.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前提条件是
工序完整.



[ 成功破障 ]


在华罗庚先生的《统筹方法平话》文中,有一个“喝茶问

题”:假设洗水壶需要


2 min ,烧开水需要 15 min ,洗茶壶、

杯需要

3 min ,取、放茶叶需要 2 min ,沏茶需要 1 min. 则最

快能喝到茶所需要的时间为


________ min.

[

随堂即时演练 ]


1.在如图所示的工序流程图中,设备采购的下一道工序

是 (

)

A.设备安装 B.土建设计

1
C



.厂房土建

2.下面是求过两点
1

(
1
),
2

(

.工程设计
2


2
)

的直线的斜率的流
D


P

x

y

P


x

y


第22页共22页

程图,则空白处应填


(

)










A.
x

x
? B.
x

x

C.
y


y
D


y


y


1

2

1

2?

1

2?

1

2?


3.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




n
= 5,则输出



k


值为 ________.





























4.某工程的工序流程图如图所示,其中流程线上字母表


示工序,数字表示工序所需工时

( 单位:天 ) ,现已知工程总工

时为 10 天,则工序

c
所需工时为

________天.









5.某高校大一新生入学注册,分为以下几步:

①交录取通知 书;②交费;③班级注册;④领书及宿舍钥
匙;⑤办理伙食卡;⑥参加年级迎新大会.请用流程图表示新
生入学注册的步骤.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学案 12、 4.2 结构图



结构图

1.结构图的概念


结构图是一种描述系统结构的图示,

通常用来描述一个系

统各部分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结构图一般由构成系统的若干要素和表达各要素之间关

系的连线 ( 或方向箭头 ) 构成. 连线通常按照从上到下、 从左到

右的方向 ( 方向箭头按照箭头所指的方向

) 表示要素的从属关

系或逻辑的先后关系.


2.结构图的分类


(1) “树”形结构图:
表达要素之间的从属关系的结构图呈“树”形结构,
即构

成系统的要素一般至少有一个“上位”或“下位”要素.

一般

情况下, “下位”要素比“上位”要素更为具体,

“上位”要

素比“下位”要素更为抽象.

“下位”要素越多,

结构图越复

杂.

树形结构图经常用来表示一个组织的构成,

即组织结构图

一般都呈“树”形结构,这种图比较直观,容易理解,应用广

泛.


(2) “环”形结构图:


表达逻辑先后关系时通常使用“环”形结构图.在绘制

“环”形结构图时, 可以先根据逻辑先后关系按照从左到右或

从上到下的顺序画出各要素的图框,

再用连线或方向箭头适当

连接.


“环”形结构图经常用来表示知识的网络关系,

即复杂的
知识结构图一般都呈“环”形结构,

这种图能从多种不同联系

的角度来理解各版块知识之间的关系.


结构图与流程图的比较


(1) 相同点:①它们都是框图.框图是表示一个系统各部

分和各环节之间关系的图示, 它能够清晰地表达比较复杂的系

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有力工具.

②画结构图与画流程图一样,

首先要确定组成结构图的基

本要素,然后通过连线来表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 不同点:流程图描述动态 过程,结构图刻画系统结
构.流程图通常会有一个“起点”,一个或多个“终点”,其基
本单元 之间由流程线连接; 结构图则更多地表现为“树”形结
构,其基本要素之间一般为概念上的从属关系或 逻辑上的先后关
系.

树形结构图的画法


[ 例 1] 北京期货商会组织结构设置如下:


(1)

会员代表大会下设监事会、会长办公会,而会员代表

大会与会长办公会共同管辖理事会;

(2)

会长办公会下设会长,会长管理秘书长;


(3)

秘书长分管秘书处、规范自律委员会、服务推广委员


会、发展创新委员会.


据上绘制其组织结构图.





“树”形结构图多用来表示结构设置的层次、显示事物的

分类等. 画“树”形结构图时, 必须理清一个系统中各部分的

层次,首先要确定最高层次的基本单元,可称为“最上位要

素”,然后要注意分清它的各下位要素之间是并列关系还是继

续分上位、下位要素.

[ 活学活用 ]

某中学行政机构关系如下: 校长下设两名副校长和校长办

公室,两名副校长又各自管理教务处、教科室和保卫科、政教

处、总务处,各科室共同管理和服务各班级.试画出该校的行

政组织结构图.

第23页共23页



环形结构图的画法

[例 2]

试画出《数学

3》“算法初步”一章的知识结构

图.










画“环”形结构图时, 必须从整体上理清层次, 并抓住系

统的主要要素进行分解至基本单元,

通过把握各要素之间的相

互关系, 确定各基本单元之间的逻辑先后顺序,

然后按照一定
的顺序连接基本单元.


[ 活学活用 ]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你能画出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图

吗?并指出“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下位要素是什

么?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年级文科班数学学案

选修 1-2

班级:

姓名:



[ 例 3]

如图是某生态农场物质循环利用的结构图,请用

语言描述此框图所包含的内容.

[ 活学活用 ]

下图为某集团组织结构图, 请据图分析财务部、

人力资源

部的隶属关系.

[ 典例 ]

下列关于结构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结构图只能从左向右分解

B.结构图只能从上向下分解

C.结构图只能从下向上分解

D.以上都不对

下列框图中不是结构图的是

(

)

A. 整数指数幂

―→ 有理数指数幂

―→ 无理数指数幂

B. 随机事件

―→ 频率 ―→ 概率

C. 买票 ―→ 候车 ―→ 检票 ―→ 上车

D.

[ 随堂即时演练

]

1.下列关于函数、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值域、函数的

对应法则的结构图正确的是

(

)

A.

B.

C.

D.

第24页共24页








2.下列结构图中,各要素之间表示从属关系的是

(

)


A. 频率 → 概率 → 应用 B.

平面向量 → 空间向量








C.






D.

3.在如图所示的知识结构图中,“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的“上位”要素有 ________个.
























4.如图所示为《数学

5》第三章“不等式”的知识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5.我们学过圆的有关知识及应用,试画出有关圆的知识
结构图.
































































上海高中数学 课改-万门大学高中数学向量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4教师用书-高中数学凤凰新学案必修四


高中数学必修5课后习题答案-高中数学第二章试题卷


高中数学数列逐差法-高中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模板


高中数学必刷题必修四人教版答案-高中数学 郭化楠


高中数学1-1检测题-洋葱数学学高中数学好吗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活动-滁州二中高中数学老师名单


高中数学必修三输入语句-高中数学选修一的思维导图



本文更新与2020-10-06 15:0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11095.html

高中数学选修1-2学生学案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