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2019-2020学年高一数学《集合及其运算》全套讲义(精品)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0-06 22:29
tags:高中数学集合视频

高中数学趣味智力题 数字-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突破难点

2020年10月6日发(作者:冉瑞图)


2019-2020学年高一数学《集合及其运算》全套讲义
知识点总结及例题讲解
一、集合的含义
1.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3.常见的数集及表示符号
数集 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符号

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 考察下列每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①中国各地最美的乡村;
②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相等的点;
③不小于3的自然数;
④2018年第23届冬季奥运会金牌获得者.
A.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N
N
*
或N


Z Q R
B [①中“最美”标准不明确,不符合确定性,②③④中的元素标准明确,
均可构成集合,故选B.]

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的标准
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关键看该组对象是 否满足确定性,如果此组对
象满足确定性,就可以组成集合;否则,不能组成集合.同时还要注意集合中 元
素的互异性、无序性.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第 1 页 共 30 页


(1)大于3小于5的所有自然数构成一个集合;
(2)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组成一个集合;
(3)方程(x-1)
2
(x+2)=0所有解组成的集合有3个元素.
[解] (1)正确,(1)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互异的,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2)不正确,“一些点”标准不明确,不能构成一个集合.
(3)不正确,方程的解只有1和-2,集合中有2个元素.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例2】 (1)下列所给关系正确的个数是( )
①π∈R;②2?Q;③0∈N
*
;④|-5|?N
*
.
A.1 B.2 C.3 D.4
(2)已知集合A含有三个元素2,4,6,且当a∈A,有6-a∈A,那么a为( )
A.2
C.4
B.2或4
D.0
(1)B (2)B [(1)①π是实数,所以π∈R正确;
②2是无理数,所以2?Q正确;③0不是正整数 ,所以0∈N
*
错误;④|
-5|=5为正整数,所以|-5|?N
*
错误.故选B.
(2)集合A含有三个元素2,4,6,且当a∈A,有6-a∈A,a=2∈A,6-a=4∈A,
所以a=2,
或者a=4∈A,6-a=2∈A,
所以a=4,
综上所述,a=2或4.故选B.]

判断元素与集合关系的两种方法
?1?直接法:如果集合中的元素是直接给出的,只要判断该元素在已知集合
中是否出现即可.
?2?推理法:对于一些没有直接表示的集合,只要判断该元素是否满足集合
中元素所具有的特 征即可,此时应首先明确已知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什么特征.



第 2 页 共 30 页


2.集合A中的元素x满足
6
0,1,2 [∵∈N,
3-x
6
∈N,x∈N,则集合A中的元素为________.
3-x
∴3-x=1或2或3或6,
即x=2或1或0或-3.
又x∈N,故x=0或1或2.
即集合A中的元素为0,1,2.]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及应用
[探究问题]
1.若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a,b,则a,b满足什么关系?
提示:a≠b.
2.若1∈A,则元素1与集合A中的元素a,b存在怎样的关系?
提示:a=1或b=1.
【例3】 已知集合A含有两个元素1和a
2
,若a∈A,求实数a的值.
a∈A
[思路点拨] A中含有两个元素:1和a―――→

2
求a的值
a=1或a=a―――→检验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2
[解] 由题意可知,a=1或a
2
=a,
(1)若a=1,则a
2
=1,这与a
2
≠1相矛盾,故a≠1.
(2)若a
2
=a,则a=0或a=1(舍去),又当a=0时,A中含有元素1和0 ,
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实数a的值为0.

1.解决含有字母的问题,常用到分类讨论的思想,在进行分类讨论时,务
必明确分类标准.
2.本题在解方程求得a的值后,常因忘记验证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而造
成过程性失分.
提醒:解答此类问题易忽视互异性而产生增根的情形.

第 3 页 共 30 页




1.判断一组对象的全体能否构成集合的依据是元素的确定性,若 考查的对
象是确定的,就能组成集合,否则不能组成集合.
2.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三个特性, 求解与集合有关的字母参数值(范围)时,
需借助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来检验所求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3.解答含有字母的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的问题时,要有分类讨论的意识.

1.思考辨析
(1)接近于0的数可以组成集合.( )
(2)分别由元素0,1,2和2,0,1组成的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
(3)一个集合中可以找到两个相同的元素.( )
[答案] (1)× (2)√ (3)×
2.已知集合A由x<1的数构成,则有( )
A.3∈A B.1∈A
C.0∈A D.-1?A
C [∵0<1,∴0是集合A中的元素,故0∈A.]
3.下列各组对象不能构成一个集合的是( )
A.不超过20的非负实数
B.方程x
2
-9=0在实数范围内的解
C.3的近似值的全体
D.某校身高超过170厘米的同学的全体
C [A项,不 超过20的非负实数,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能
构成一个集合.B项,方程x
2< br>-9=0在实数范围内的解,元素具有确定性、互
异性、无序性,能构成一个集合.C项,3的近 似值的全体,元素不具有确定
性,不能构成一个集合.D项,某校身高超过170厘米的同学,同学身高 具有确
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能构成一个集合.故选C.]
4.已知集合A含有两个元素a-3和2a-1,若-3∈A,试求实数a的值.
[解] ∵-3∈A,∴-3=a-3或-3=2a-1,

第 4 页 共 30 页


若-3=a-3,则a=0,
此时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3,-1,符合题意;
若-3=2a-1,则a=-1,
此时集合A中含有两个元素-4,-3,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0或a=-1.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1.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 素一一列举出来(相邻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并写
在大括号内,以此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2)描述法:一般地,如果属于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x都具有性质p(x),而
不属于集合 A的元素都不具有这个性质,则性质p(x)称为集合A的一个特征性
质.此时,集合A可以用它的特征 性质p(x)表示为{x|p(x)}.这种表示集合的方
法,称为特征性质描述法,简称为描述法.
2.区间的概念
设a,b是两个实数,且a<b:
(1)集合{x|a≤x≤b}可简写为[a,b],并称为闭区间;
(2)集合{x|a<x<b}可简写为(a,b),并称为开区间;
(3)集合{x|a≤ x<b}可简写为[a,b),集合{x|a<x≤b}可简写为(a,b],并都
称为半开半闭区间;
(4)用“+∞”表示正无穷大,用“-∞”表示负无穷大,实数集R可以用
区间表示为(-∞ ,+∞);
(5)满足不等式x≥a,x>a和x≤b,x<b的实数x的集
合用区间分别表示为[a,+∞),(a,+∞),(-∞,b],(-∞,b).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例1】 (1)若集合A={(1,2),(3,4)},则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不大于10的非负偶数组成的集合;

第 5 页 共 30 页


②方程x
2
=x的所有实数解组成的集合;
③直线y=2x+1与y轴的交点所组成的集合;
?
x+y=1,
④方程组
?
的解.
?
x-y=-1
(1)B [集合A={(1,2),(3,4)}中有两个元素(1,2)和(3,4).选B.]
(2)[解] ①因为不大于10是指小于或等于10,非负是大于或等于0的意思,
所以不大 于10的非负偶数集是{0,2,4,6,8,10}.
②方程x
2
=x的解是x=0或x=1,所以方程的解组成的集合为{0,1}. < br>③将x=0代入y=2x+1,得y=1,即交点是(0,1),故两直线的交点组成的
集合是{ (0,1)}.
?
x+y=1,
?
x=0,
④解方程组
?

?

?
x-y=-1,
?
y=1.
?< br>x+y=1,
∴用列举法表示方程组
?
的解集为{(0,1)}.
?
x-y=-1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的步骤
?1?求出集合的元素;
?2?把元素一一列举出来,且相同元素只能列举一次;
?3?用大括号括起来.


1.已知集合A={-2,-1,0,1,2 ,3},对任意a∈A,有|a|∈B,且B中只有4
个元素,求集合B.
[解] 对任意a ∈A,有|a|∈B,因为集合A={-2,-1,0,1,2,3},由-1,-
2,0,1,2,3 ∈A,知0,1,2,3∈B.
又因为B中只有4个元素,所以B={0,1,2,3}.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例2】 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第 6 页 共 30 页


(1)方程x
2
-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解] (1)设方程x
2-2=0的实数根为x,并且满足条件x
2
-2=0,因此,用
描述法表示为A= {x∈R|x
2
-2=0}.方程x
2
-2=0有两个实数根2,-2,因< br>此,用列举法表示为A={2,-2}.
(2)设大于10小于20的整数为x,它满足条件x ∈Z,且10描述法表示为B={x∈Z|1011,12,13,14,15,16,17,18,19,因此,用列举法表示为
{ 11,12,13,14,15,16,17,18,19}.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 互异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
的顺序,且元素不能重复,元素与元素之间要用“,”隔 开;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时,要注意代表元素是什么,从而理解集合的含义,区分两集合是不是相等的集< br>合.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x
2
+y
2
-4x+6y+13=0的解集;
(2)二次函数y=x
2
-10图像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解] (1 )方程x
2
+y
2
-4x+6y+13=0可化为(x-2)
2+(y+3)
2
=0,解得x=2,
y=-3.
所以方程的解集为{(x,y)|x=2,y=-3}.
(2)“二次函数y=x
2
-10图像上的所有点”用描述法表示为{(x,y)|y=x
2

10}.

集合的表示法的应用
角度一 方程、不等式问题
【例3】 若集合A={x|ax
2
+ax-1=0}只有一个元素,则a=( )
A. -4 B. 0 C. 4 D. 0或-4

B=
第 7 页 共 30 页


?
a≠0,
A [依题意,得关于x的方程ax+ax-1=0只 有一个实根,所以
?
?
Δ=0,
2

?
a≠0,

?
2
解得a=-4,选A.]
a+4a=0,
?

在集合的表示方法中,经常利用核心素养中的逻辑推理, 通过对元素个数与
特性的验证分析,探索参数的取值范围.


3.若集合 A={x|ax
2
+ax+1=0,x∈R}不含有任何元素,则实数a的取值
范围是 ________.
[0,4) [当a=0时,原方程可化为1=0,显然方程无解,当a≠0时, 一元
二次方程ax
2
+ax+1=0无实数解,则需Δ=a
2
-4a <0,即a(a-4)<0,依题意,
?
a>0,
?
a<0,
?

?
解得0?
a-4<0,
?
a-4>0,
角度二 对参数分类讨论问题
【例4】 已知集合A={x|ax
2
+2x+1=0,a∈R}.
(1)若A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集合.
(2)若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
[解] (1)由题意知,A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
即对应方程ax
2
+2x+1=0有且只有一根或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当a=0时,对应方程为一次方程,
此时
?
1
?
A=?

2
?
,符合题意;
??


当a≠0时,
对应方程ax
2
+2x+1=0有两个相等实根,
即Δ=4-4a=0,a=1,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的取值集合为{0,1}.
(2)由题意知,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
即对应方程ax
2
+2x+1=0 无根或只有一根,由(1)知,当a=0或1时,A

第 8 页 共 30 页


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符合题意;
当Δ=4-4a<0,即a>1时,
对应方程ax
2
+2x+1=0无实根,
即A中无元素,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a|a=0或a≥1}.

识别集合含义的两个步骤
?1?一看代表元素:例如{x|p?x?}表示数集,{?x,y?|y=p?x?}表示点集.
?2?二看条件:即看代表元素满足什么条件?公共特性?.
提醒:一般地,集合{x|f? x?=0}表示方程f?x?=0的解集;,{x|f?x?>0}表示不
等式f?x?>0的解集;, {x|y=f?x?}表示y=f?x?中x的取值的集合;,{y|y=f?x?}表
示y=f?x? 中y的取值的集合.


4.若A={x|ax
2
+2x+1=0,a∈R}=?,求a的取值范围.
[解] 因为A=?,则集合A无元素,即关于x的方程ax
2
+2x+1=0无实数
?
a≠0,
解,所以a≠0,且Δ<0,即
?
解得a>1,所以a的 取值范围为{a|a
?
4-4a<0,
>1}.

1.?与{0}的区别
(1)?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2){0}是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
2.在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
(1)元素间用分隔号“,”;
(2)元素不重复;
(3)元素无顺序;
(4)列举法可表示有限集,也可以表示无限集,若元素个数比较少用列举法
比较简单;若集合中的元 素较多或无限,但出现一定的规律性,在不发生误解的



第 9 页 共 30 页


情况下,也可以用列举法表示.
3.在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应注意:
(1)弄清元素所具有的形式(即代表元素是什么),是 数、还是有序实数对(点)、
还是集合或其他形式;
(2)(元素具有怎样的属性)当题目中 用了其他字母来描述元素所具有的属性
时,要去伪存真,不能被表面的字母形式所迷惑.
4.关于无穷大的两点说明
(1)∞是一个符号,而不是一个数;
(2)以“-∞”或“+∞”为区间的一端时,这一端必须用小括号.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C.?中元素的个数为0
B.?={0}
D.?没有子集
C [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故?中元素的个数为0.]
2.已知集合A={0,1,2},则集合B={x-y|x∈A,y∈A}中元素的个数是( )
A.1
C.5
C [x-y∈{-2,-1,0,1,2}.]
3.集合{(x,y)|y=2x-1}表示( )
A.方程y=2x-1
B.点(x,y)
C.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D.函数y=2x-1图像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D [集合{(x,y)|y=2x-1} 的代表元素是(x,y),x,y满足的关系式为y=2x
-1,因此集合表示的是满足关系式y=2x -1的点组成的集合,故选D.]
4.用区间表示下列数集:
(1){x|x≥1}=________;
(2){x|2(3){x|x>-1且x≠2}=________.

第 10 页 共 30 页
B.3
D.9


[答案] (1)[1,+∞) (2)(2,4] (3)(-1,2)∪(2,+∞)
三、集合的基本关系
1.维恩图
一般地,如果用平面上一条封闭曲线的内部来表示集合,那么可作出示意图
来形象地表示集合之 间的关系,这种示意图称为维恩图.
维恩图的优点及其表示
(1)优点:形象直观.
(2)表示:通常用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
2.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相关概念

思考:(1)任何两个集合之间是否有包含关系?
(2)符号“∈”与“?”有何不同?
提示:(1)不一定,如集合A={0,1,2},B ={-1,0,1},这两个集合就没有包
含关系.
(2)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
而“?”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3.集合间关系的性质
(1)任何一个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
(2)对于集合A,B,C.
①若A?B,且B?C,则A?C;
②若AB,BC,则AC.
③若A?B,A≠B,则AB.


第 11 页 共 30 页


理解子集、真子集、空集的概念
【例1】 已知集合A={x|x
2
-x=0},B={x|ax=1},且A?B, 求实数a
的值.
[解] A={x|x
2
-x=0}={0,1}.
(1)当a=0时,B=??A,符合题意.
?
1
?
(2)当a≠ 0时,B={x|ax=1}=
?
a
?

??
11

a
≠0,要使A?B,只有
a
=1,即a=1.
综上,a=0或a=1.

集合A的子集可分三类:?、A本身、A的非空真子集,解题中易忽略?.

1.已知集合A={x|1取值范围.
[解] (1)当2a-3≥a-2,即a≥1时,B=??A,符合题意.
?
a<1,
(2)当a<1时,要使A?B,需
?
2a-3≥1,
?
a-2≤2,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1}.


这样的实数a不存在.
集合的子集、真子集的确定
【例2】 (1)写出集合{a,b,c,d}的所有子集;
(2)若一个集合有n(n∈N)个元素,则它有多少个子集?多少个真子集?验证
你的结论.
[解] (1)?,{a},{b},{c},{d},{a,b},{a,c},{a,d},{b, c},{b,
d},{c,d},{a,b,c},{a,b,d},{a,c,d},{b,c,d} ,{a,b,c,d}.
(2)若一个集合有n(n∈N)个元素,则它有2
n
个子 集,2
n
-1个真子集.如?,
有一个子集,0个真子集.

第 12 页 共 30 页



为了罗列时不重不漏,要讲究列举顺序,这个顺序 有点类似于从1到100
数:先是一位数,然后是两位数,在两位数中,先数首位是1的等等.


2.适合条件{1}?A{1,2,3,4,5}的集合A的个数是( )
A.15 B.16 C.31 D.32
A [这样的集合A有{1} ,{1,2},{1,3},{1,4},{1,5},{1,2,3},{1,2,4},
{1,2, 5},{1,3,4},{1,3,5},{1,4,5},{1,2,3,4},{1,2,3,5},{1, 2,4,5},{1,3,4,5}共
15个.]

集合间关系的应用
【例3】 (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0}∈{0,1,2};②{0, 1,2}?{2,1,0};③??{0,1,2};④?={0};⑤{0,1}=
{(0,1)}; ⑥0={0}
A.1
C.3
B.2
D.4
(2)指出下列各组集合之间的关系:
①A={-1,1},B={(-1,-1),(-1,1),(1,-1),(1,1)};
②A={x|x是等边三角形},B={x|x是等腰三角形};
③M={x|x=2n-1 ,n∈N
*
},N={x|x=2n+1,n∈N
*
}.
(1)B [对于①,是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应为{0}{0,1,2};对于②,实际为
同一集合,任何一个集合 是它本身的子集;对于③,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对
于④,{0}是含有单元素0的集合,空集不含任 何元素,并且空集是任何非空集
合的真子集,所以?{0};对于⑤,{0,1}是含有两个元素0与1 的集合,而{(0,1)}
是以有序数组(0,1)为元素的单元素集合,所以{0,1}与{(0,1 )}不相等;对于⑥,0
与{0}是“属于与否”的关系,所以0∈{0}.故②③是正确的,应选B. ]
(2)[解] ①集合A的代表元素是数,集合B的代表元素是有序实数对,故A
与B之间无包含关系.

第 13 页 共 30 页


②等边三角形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故
AB.
③法一:两个集合都表示正奇数组成的集合,但由于n∈N
*
,因此集合M含
有元素“1”,而集合N不含元素“1”,故NM.
M. 法二:由列举法知M={1,3,5,7,…},N={3,5,7,9,…},所以N

判断集合间关系的方法
?1?用定义判断.,首先,判断一个集合A中的任意元素是否属于另 一集合B,
若是,则A?B,否则A不是B的子集;,其次,判断另一个集合B中的任意元
素是 否属于第一个集合A,若是,则B?A,否则B不是A的子集;,若既有A
?B,又有B?A,则A=B .
?2?数形结合判断.,对于不等式表示的数集,可在数轴上标出集合的元素,直
观地进行 判断,但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3.能正确表示集合M={x∈R|0≤x≤2 }和集合N={x∈R|x
2
-x=0}关系的
维恩图是( )

B [解x
2
-x=0得x=1或x=0,故N={0,1},易得N
图如选项B所示.]

1.对子集、真子集有关概念的理解
(1)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 的元素,即由x∈A,能推出x∈B,
这是判断A?B的常用方法.
(2)不能简单地把“A ?B”理解成“A是B中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因为
若A=?时,则A中不含任何元素;若A=B,则 A中含有B中的所有元素.
(3)在真子集的定义中,AB首先要满足A?B,其次至少有一个x∈B ,但
M,其对应的维恩

第 14 页 共 30 页


x?A.
2.集合子集的个数
求集合的子集问题时,一般可以按照子集元素个数分类,再依次写出符合要
求的子集.
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个数的规律为:含n个元素的集合有2
n
个子集,有2
n
-1个真子集,有2
n
-2个非空真子集.写集合的子集时,空集和集合本身易漏
掉 .

1.下列集合中,结果是空集的是( )
A.{x∈R|x
2
-1=0}
C.{(x,y)|x
2
+y
2
=0}
B.{x|x>6或x<1}
D.{x|x>6且x<1}
D [A.{x∈R|x
2
-1=0}={1,-1},
B.{x|x>6或x<1}不是空集,
C.{(x,y)|x
2
+y
2
=0}={(0,0)},
D.{x|x>6且x<1}=?,故选D.]
2.集合P={x|x
2
-1=0},T={-1,0,1},则P与T的关系为( )
A.P?T
C

P

T
B.P∈T
D

PT
A [集合P={x|x
2-1=0}={-1,1},T={-1,0,1},∴P?T,故选A.]
3.下列正确表示集 合M={-1,0,1}和N={x|x
2
+x=0}关系的维恩图是
( )

B [由N={x|x
2
+x=0},得N={-1,0}.∵M={-1 ,0,1},∴N
B.]
4.已知集合A={x|-1<x<4},B={x|x<a},若 A?B,则实数a的取值范
围________.
[4,+∞) [∵集合A={x|-1<x<4},B={x|x<a},A?B,

第 15 页 共 30 页
M,故选


∴a≥4.∴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4,+∞).]


四、交集和并集
1.交集

2.并集

思考:(1)“x∈A或x∈B”包含哪几种情况?
(2)集合A∪B的元素个数是否等于集合A与集合B的元素个数和?
提示:(1)“x∈A 或x∈B”这一条件包括下列三种情况:x∈A,但x?B;x∈B,
但x?A;x∈A,且x∈B.用 维恩图表示如图所示.

(2)不等于.A∪B的元素个数小于或等于集合A与集合B的元素个数和.
3.并集与交集的运算性质
并集的运算性质 交集的运算性质
A∪B=B∪A
A∪A=A
A∪?=A


第 16 页 共 30 页
A∩B=B∩A
A∩A=A
A∩?=?




交集的概念及其应用
【例1】 (1)设集合A={x|-1≤x≤2},B={x|0≤x≤4},则A∩B等于( )
A.{x|0≤x≤2}
C.{x|0≤x≤4}
B.{x|1≤x≤2}
D.{x|1≤x≤4}
(2)已知集合A={x|x= 3n+2,n∈N},B={6,8,10,12,14},则集合A∩B中元
素的个数为( )
A.5
C.3
B.4
D.2
(1)A (2)D [(1)∵A={x|-1≤x≤2},B={x|0≤x≤4},如图,

故A∩B={x|0≤x≤2}.故选A.
(2)∵8=3×2+2,14=3×4+2,
∴8∈A,14∈A,
∴A∩B={8,14},故选D.]

1.求集合交集的运算的方法
(1)定义法,(2)数形结合法.
2.若A,B是 无限连续的数集,多利用数轴来求解.但要注意,利用数轴
表示不等式时,含有端点的值用实心点表示, 不含有端点的值用空心点表示.


1.(2018·全国卷Ⅰ)已知集合A={0 ,2},B={-2,-1,0,1,2},则A∩B=( )
A.{0,2}
C.{0}
A [由题意知A∩B={0,2}.]
2.设集合A={x|- 1≤x<2},B={x|x( )

第 17 页 共 30 页
B.{1,2}
D.{-2,-1,0,1,2}


A.-1C.a≥-1
B.a>2
D.a>-1
D [因为A∩B≠?,所以集合A,B有公共元素,在数轴上表示出两个集合 ,
如图所示,易知a>-1.]


并集的概念及其应用
【例2】 (1)设集合M={x|x
2
+2x=0,x∈R},N={x|x
2
-2x=0,x∈R},
则M∪N=( )
A.{0}
C.{-2,0}
B.{0,2}
D.{-2,0,2}
(2)已知集合M={x|-35},则M∪N=( )
A.{x|x<-5或x>-3}
B.{x|-5C.{x|-3D.{x|x<-3或x>5}
(1)D (2)A [M={x|x
2
+2x=0,x∈R}={0,-2},N={x|x
2
- 2x=0,x∈R}
={0,2},故M∪N={-2,0,2},故选D.
(2)在数轴上表示集合M,N,如图所示, 则M∪N={x|x<-5或x>-3}.
]

求集合并集的两种基本方法
?1?定义法:若集合是用列举法表示的,可以直接利用并集的定义求解;
?2?数形结合法:若集合是用描述法表示的由实数组成的数集,则可以借助
数轴分析法求解.


3.已知集合A={0,2,4},B={0,1,2,3,5},则A∪B=________.

第 18 页 共 30 页


{0,1,2,3,4,5} [A∪B={0,2,4}∪{0,1,2,3,5}={0,1,2,3,4,5}.]

集合交、并运算的性质及综合应用
[探究问题]
1.设A,B是两个集合,若A∩B=A,A∪B=B,则集合A与B具有什么
关系?
提示:A∩B=A?A∪B=B?A?B.
2.若A∩B=A∪B,则集合A,B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提示:若A∩B=A∪B,则集合A=B.
【例3】 已知集合A={x|-3=A,试求k的取值范围.
等价转化
分B=?和B≠?
[思路点拨] A∪B=A――――→B?A――→

求交集
建立k的不等关系――→得k的范围
[解] (1)当B=?,即k+1>2k-1时,k<2,满足A∪B=A.
(2)当B≠?时,要使A∪B=A,
?
-3只需
?< br>4≥2k-1,
?
k+1≤2k-1,
5
综合(1)(2)可知k≤< br>2
.


5
解得2≤k≤
2
.
1.把本例条件“A∪B=A”改为“A∩B=A”,试求k的取值范围.
[解] 由A∩B=A可知A?B.
k≤-4,
?
?
?
-3≥k+1,所以
?

?
5
k≥,
?
2k-1≥4,
?
?
2


所以k∈?.
所以k的取值范围为?.
2.把本例条件“A∪B=A”改为“A∪B={x|-3
第 19 页 共 30 页


?
-3[解] 由题意可知
?
解得k=3.
?
2k-1=5,
所以k的值为3.

1.对并集、交集概念的理解
(1)对于并集,要注意其中“或”的意义,“或” 与通常所说的“非此即彼”
有原则性的区别,它们是“相容”的.“x∈A,或x∈B”这一条件,包括 下列
三种情况:x∈A但x?B;x∈B但x?A;x∈A且x∈B.因此,A∪B是由所有至少
属于A,B两者之一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2)A∩B中的元素是“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而不是部分,
特别地,当集合A和集合B没有公共元素时,不能说A与B没有交集,而是A∩B
=?.
2.集合的交、并运算中的注意事项
(1)对于元素个数有限的集合,可直 接根据集合的“交”“并”定义求解,
但要注意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2)对于元素个数无限 的集合,进行交、并运算时,可借助数轴,利用数轴
分析法求解,但要注意端点值取到与否.



1.思考辨析
(1)集合A∪B中的元素个数就是集合A和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的个数和.
( )
(2)当集合A与集合B没有公共元素时,集合A与集合B就没有交集.

(3)若A∪B=A∪C,则B=C.
(4)A∩B?A∪B.
( )
( )
( )
[答案] (1)× (2)× (3)× (4)√ 2.已知集合M={-1,0,1},P={0,1,2,3},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

第 20 页 共 30 页



A.{0,1}
C.{-1,2,3}
B.{0}
D.{-1,0,1,2,3}
D [由维恩图,可知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M∪P.因为M={-1,0,1},P
={0 ,1,2,3},故M∪P={-1,0,1,2,3}.故选D.]
3.已知集合A={1,2,3},B={x|(x+1)(x-2)=0,x∈Z},则A∩B=( )
A.{1} B.{2} C.{-1,2} D.{1,2,3}
B [∵B= {x|(x+1)(x-2)=0,x∈Z}={-1,2},A={1,2,3},∴A∩B={2}.] < br>4.设A={x|x
2
+ax+12=0},B={x|x
2
+3x+ 2b=0},A∩B={2},C={2,
-3}.
(1)求a,b的值及A,B;
(2)求(A∪B)∩C.
[解] (1)∵A∩B={2},∴4+2a+12=0,即a=-8,4+6+2b=0,即b
=-5, < br>∴A={x|x
2
-8x+12=0}={2,6},B={x|x
2
+3x-10=0}={2,-5}.
(2)∵A∪B={-5,2,6},C={2,-3},∴(A∪B)∩C={2}.
五、补集
1.全集
(1)定义: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
集合为全集.
(2)记法:全集通常记作U.
思考:全集一定是实数集R吗?
提示:全集是一个 相对概念,因研究问题的不同而变化,如在实数范围内解
不等式,全集为实数集R,而在整数范围内解不 等式,则全集为整数集Z.
2.补集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对于一个集合 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
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记作?
U
A
?
U
A={x|x∈U,且x?A}

第 21 页 共 30 页


图形语言



补集的运算
【例1】 (1)已知全集为U,集合A={1,3,5,7},?
U
A={2,4, 6},?
U
B={1,4,6},
则集合B=________;
(2)已 知全集U={x|x≤5},集合A={x|-3≤x<5},则?
U
A=________.
(1){2,3,5,7} (2){x|x<-3或x=5} [(1)法一(定义法):因为A={ 1,3,5,7},
?
U
A={2,4,6},所以U={1,2,3,4,5,6, 7}.
又?
U
B={1,4,6},
所以B={2,3,5,7}.
法二(Venn图法):满足题意的Venn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B={2,3,5,7}.
(2)将集合U和集合A分别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

由补集的定义可知?
U
A={x|x<-3或x=5}.]

求集合的补集的方法
?1?定义法:当集合中的元素较少时,可利用定义直接求解.
?2?Venn图法:借助Venn图可直观地求出全集及补集.
?3?数轴法:当集合中的元素连续且无限时,可借助数轴求解,此时需注意
端点问题.


1.(1)设集合A={x∈N
*
|x≤6},B={2,4} ,则?
A
B等于( )
A.{2,4} B.{0,1,3,5}

第 22 页 共 30 页


C.{1,3,5,6} D.{x∈N
*
|x≤6}
(2)已知U={x|x>0},A={x|2≤x<6 },则?
U
A=______.
(1)C (2){x|0*
|x≤6}={1,2,3,4,5,6},B
={2, 4},所以?
A
B={1,3,5,6}.故选C.

(2)如图,分别在 数轴上表示两集合,则由补集的定义可知,?
U
A={x|0或x≥6}. ]

集合交、并、补集的综合运算
【例2】 设全集为R,A={x|3≤x<7 },B={x|2R
B,?
R
(A∪B)
及(?
R
A)∩B.
[解] 把集合A,B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由图 知?
R
B={x|x≤2,或x≥10},A∪B={x|2R
(A∪B)={x|x≤2,
或x≥10}.
因为?
R
A={x|x<3,或x≥7},
所以(?
R
A)∩B={x|2
解决集合交、并、补运算的技巧
?1?如果所给集合是有限集,则先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 出来,然后结合
交集、并集、补集的定义来求解.在解答过程中常常借助于Venn图来求解.
?2?如果所给集合是无限集,则常借助数轴,把已知集合及全集分别表示在
数轴上,然后进行交、并 、补集的运算.解答过程中要注意边界问题.


2.全集U={x|x<10,x ∈N
*
},A?U,B?U,(?
U
B)∩A={1,9},A∩B={3} ,
(?
U
A)∩(?
U
B)={4,6,7},求集合A,B.
[解] 法一(Venn图法):根据题意作出Venn图如图所示.

第 23 页 共 30 页



由图可知A={1,3,9},B={2,3,5,8}.
法二(定义法):(?
U
B)∩A={1,9},(?
U
A)∩(?
U
B)={4,6,7} ,∴?
U
B={1,4,6,7,9}.
又U={1,2,3,4,5,6,7,8,9},
∴B={2,3,5,8}.
∵(?
U
B)∩A={1,9},A∩B={3},
∴A={1,3,9}.
与补集有关的参数值的求解
[探究问题]
1. 若A,B是全集U的子集,且(?
U
A)∩B=?,则集合A,B存在怎样的关
系?
提示:B?A.
2.若A,B是全集U的子集,且(?
U
A)∪B=U,则 集合A,B存在怎样的关
系?
提示:A?B.
【例3】 设集合A={x|x+m ≥0},B={x|-2U
A)∩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结合数轴
[思路点拨] 法一:由A求?
U
A―――――→

?
U
A∩B=?
建立m的不等关系
等价转化
法二:??
U
A?∩B=?――――→B?A
[解] 法 一(直接法):由A={x|x+m≥0}={x|x≥-m},得?
U
A={x|x<-m} .
因为B={x|-2U
A)∩B=?,

所以-m≤-2,即m≥2,
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m|m≥2}.

第 24 页 共 30 页


法二(集合间的关系):由(?
U
A)∩B=?可知B?A,
又B={x|-2结合数轴:

得-m≤-2,即m≥2.

由集合的补集求解参数的方法
?1?如果所给集合是有限集,由补集求参数问题时,可利用补集定义并结合
知识求解. ?2?如果所给集合是无限集,与集合交、并、补运算有关的求参数问题时,
一般利用数轴分析法求 解.


1.求某一集合的补集的前提必须明确全集,同一集合在不同全集下的补集
是不同的.
2.补集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为我们研究问题开辟了新思路,在正向思维受
阻时,改用逆向思维,如若 直接求A困难,则使用“正难则反”策略,先求?
U
A,
再由?
U
( ?
U
A)=A求A.

1.思考辨析
(1)全集一定含有任何元素.( )
(2)集合?
R
A=?
Q
A.( )
(3)一个集合的补集一定含有元素.( )
[答案] (1)× (2)× (3)×
2.U={0,1,2,3,4},集合A={1,2,3},B={2,4},则(?
UA)∪B为( )
A.{1,2,4}
C.{0,2,3,4}
B.{2,3,4}
D.{0,2,4}
D [∵?
U
A={0 ,4},B={2,4},∴(?
U
A)∪B={0,2,4}.]

第 25 页 共 30 页


3.设集合S={x|x>-2},T={x|-4≤x≤1 },则(?
R
S)∪T等于( )
A.{x|-2C.{x|x≤1}
C [因为S={x|x>-2},
所以?
R
S={x|x≤-2}.
而T={x|-4≤x≤1},
所以(?
R
S)∪T={x|x≤-2}∪{x|-4≤x≤1}={x|x≤1}.] < br>4.已知全集U={2,0,3-a
2
},U的子集P={2,a
2
- a-2},?
U
P={-1},
求实数a的值.
[解] 由已知,得-1∈U,且-1?P,
2
?
3-a=-1,
因此
?
2

?
a-a-2=0,
B.{x|x≤-4}
D.{x|x≥1}

解得a=2.
当a=2时,U={2,0,-1},
P={2,0},?
U
P={-1},满足题意.
因此实数a的值为2.

近2年高考真题
1.(2019全国Ⅰ理)已知集合
M?{x?4?x? 2},N?{xx?x?6?0
?
,则
M
2
N
=
A.
{x?4?x?3
?
B.
{x?4?x??2
?
C.
{x?2?x?2
?

{x2?x?3
?
D.
2.(2019
全国Ⅱ理
)
设集合
A={x|x
2
-5x+6>0}

B={ x|x-1<0}
,则
A∩B=
A

(-∞

1)
C

(-3

-1)
2
B

(-2

1)
D

(3

+∞)

3.(2019全国Ⅲ理
)
已知集合
A?{?1,0,1,2},B?{xx?1}
,则
A
A

?
?1,0,1
?
B

?
0,1
?
C

?
?1,1
?

B?

D

?
0,1,2
?

4.

2 019
江苏)已知集合
A?{?1,0,1,6}

B?{x|x?0,x? R}
,则
AB?
.
B
5.

2019
浙江)已知全集
U?
?
?1,0,1,2,3
?
,集合A?
?
0,1,2
?

B?
?
?1,0,1< br>?
,则
?
U
A

第 26 页 共 30 页


=
A

?
?1
?
B

?
0,1
?
?
C

?
?1,2,3
?
D

?
?1,0,1,3
?

6.(2019天津理1)设 集合
A?{?1,1,2,3,5},B?{2,3,4},C?{x?R|1?x?3}
,则
(AC)B?

A.
?
2
?
B.
?
2,3
?
C.
?
?1,2,3
?
D.
?
1,2,3,4
?

答案解析

2


1.解析:依题意可得,
M?{x|?4<x<2},N?{x|x?x?6<0} ?{x|?2<x<3},

所以
MIN?{x|?2<x<2}

故选
C


2.
解析:由
A?xx?5x?6?0 ?(??,2)
?
2
?
(3,??)

A?
?xx?1?0
?
?(??,1)
,则
AB?(??,1)
.故选
A.
3.
解析

因为
A?
?
? 1,0,1,2
?

B?{x|x剟1}?{x|?1
2
x?1}< br>,

所以
AB?
?
?1,0,1
?
.故选< br>A


4.解析 因为
A?
?
?1,0,1,6?

B?
?
x|x?0,x?R
?

所以< br>AB?
?
?1,0,1,6
??
x|x?0,x?R
?
?
?
1,6
?
.
B?{?1}
.故选A. 5.解析:
?
U
A
U
A?{?1,3}

?
6.解析 设集合
A?
?
?1,1,2,3,5
?

C?x?R1?x ?3
, 则
A

B?
?
2,3,4
?
, 所以
?
AC
?
故选D.







第 27 页 共 30 页
??
C?
?
1,2
?
.
B?
?
1,2
??
2,3,4
?
?
?
1,2,3,4
?
.








1< br>.
(2018
北京
)
已知集合
A?{x||x|?2}

B?{?2,0,1,2}
,则
A
A

{0

1}
B?

B

{–1

0

1} C

{–2

0

1

2} D

{–1

0

1

2}
2
2

(2018
全国卷Ⅰ
)
已知集合
A?{xx? x?2?0}
,则
?
R
A?

A

{x?1?x?2}

C

{x|x??1}{x|x?2}

B

{x?1≤x≤2}

D

{x|x≤?1}{x|x≥2}

3.(2018全国卷Ⅲ)已知集合
A?{x|x?1≥0}

B?{0,1,2}
,则
A
A.
{0}
B.
{1}
C.
{1,2}
D.
{0,1,2}

B?

4.(2018天津)设全集为R,集 合
A?{x0?x?2}

B?{xx≥1}
,则
AI(?
R
B)?

A.
{x0?x≤1}
B.
{x0?x?1}
C.
{x1≤x?2}
D.
{x0?x?2}

5.(2018浙江)已知全集
U?{1,2,3, 4,5}

A?{1,3}
,则
?
U
A=

A.
?
B.{1,3} C.{2,4,5} D.{1,2,3,4,5}

答案解析

1

A
【解析】
A?{x||x|?2}?(?2,2)

B?{?2,0,1,2},∴
A
2
B?{0,1}
,故选
A


2
2

B
【解析】因为
A?{xx?x?2?0}
,所以
?
R
A?{x|x?x?2≤0}

?{x|?1≤x≤2}
,故选B.
3.C【解析】由题意知,
A?{x| x?1≥0}
,则
AB?{1,2}
.故选C.
4.B【解析】因为
B?{xx≥1}
,所以
?
R
B?{x|x?1}
,因为
A?{x0?x?2}


第 28 页 共 30 页


所以
AI(?
R
B)?
{x|0?x?1}
,故选B.
5 .C【解析】因为
U?{1,2,3,4,5}

A?{1,3}
,所以?
U
A=
{2,4,5}.故选C.


高考模拟题

1、(深圳实验、珠海一中等六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设全集< br>U?x?5?x?5
,集

A?xx?4x?5?0
,集合
B ?x?2?x?4
,则
C
U
(A?B)?
( )
A.

B.

C.

2
??
?
2
?
??

D.
2、(深圳市宝安区2019届高三9月调研)已知集合
M?{x|x?1}

N? {x|ax?1}
,若
N?M
,则实数
a
的取值集合( )
A.
{1}
B.
{?1,1}
C.
{1,0}
D.
{1,?1,0}

3、( 佛山市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若集合
A?{x|?5?x?2},B?{x|x
2
?9?0},求A?B?
( )
A.
{x|?3?x?2}
B.
{x|?5?x?2}

C.
{x|?3?x?3}
D.
{x|?5?x?3}

4
、(广州市
2019
年普通 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己知集合
A


,则




A.x|x<2

x

6} B.x|x

2

x

6 C.x|x<2

x

10} D.x|x

2

x

10
5、(揭阳市201 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已知集合
M?
?
x|?1?x?1
?

N?x|y?2x?1


M
??
N?
( ) < br>?
1
2
??
1
2
?
1
?
D .
N?
?
?
x|?1?x?
?

?
2?
???
A.
N?
?
?
x|?x?1
?
B.
N?
?
x|?x?1
?
C.
N?
?
x|0?x?1
?


6、(深圳市2 019届高三第二次(4月)调研)已知集合
M?{x|x?0},N?{x|x?4?0},

MUN?
( ).

第 29 页 共 30 页
2


A.
(??,?2]U(0,??)
B.
(??,?2]U[2,??)
C.
[3,??)

D.
(0,??)

7、(雷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设集合
A?{x| x?2}

B?{x|x(3?x)?0}
,则
A?B?

A.
{x|x?2}
B.
{x|x?3}
C.
{x|2?x?3}
D.
{x|2?x?3}

2
8
、(茂名市
2019
届高三上期末)已知集合
A
={1

3

5

7
},
B
={
x

x

7x+10

0
},

A

B
=( )

A

{1

3



B
、{
3

5}

C

{5

7



D

{1

7


9、(清远市2019 届高三上期末)设集合
M?
?
x?R0?x?2
?

N?< br>?
x?Z(x?3)(x?1)?0
?


M?N?

A.
?
0,2
?
B.
?
?1,3
?
C.
?
1
?
D.
?
0,1,2
?

N

{x|x
(< br>x+2

10
、(广州市天河区
2019
高考二模)已知全集
U

R

M

{x|x
<﹣
1}
,<
0}

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A.{x|﹣1≤x<0} B.{x|﹣1<x<0} C.{x|﹣2<x<﹣1} D.{x|x<﹣1}

答案
1、A 2、D 3、A 4、D 5、A 6、A 7、B 8、B 9、D 10、A



第 30 页 共 30 页

高中数学选考试卷答案-发表高中数学建模的杂志


高中数学分析-高中数学高考知识点全总结


石家庄高中数学教材是什么版本的-步步高家教机高中数学送的哪个老师的视频


青岛市高中数学教材用什么版本-高中数学思维导图第一章


高中数学观摩课报告-高中数学如何评价评课


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教案视频-高中数学竞赛需要刷题吗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复习-高中数学函数莱布尼兹


新课标高中数学1集合说课稿-2019江苏省高中数学竞赛报名



本文更新与2020-10-06 22:2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11373.html

2019-2020学年高一数学《集合及其运算》全套讲义(精品)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2019-2020学年高一数学《集合及其运算》全套讲义(精品)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