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完整版)高中数学题型归类总结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0-07 02:02
tags:高中数学题型

初高中数学衍接方面的论文-2018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通知

2020年10月7日发(作者:娄凝先)



题型一,利用复合命题的真假及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范围,
1、 利用复合命题的真假求范围。考察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求出每个命题对应的范围,
进而利用复合命题的真假列不等式组,
2、利用充分必要条件求范围,考察充分必要 性的判断方法“集合法”求出每个命题对
应的范围,进而有充分必要条件得出集合间的关系,从而列不等 式组,求范围。
例题:1.若不等式
围是______
成立的充分不必 要条件是,则实数的取值范
|x?a|
q:log
a
2?1
f(x) ?2
p
2.设:函数在区间(4,+∞)上单调递增;,如果
“< br>?p
”是真命题,“
p

q
”也是真命题,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
?
x

x
-6≤0,
22
3.设
p
:实数
x
满足
x
-4
ax
+3< br>a
<0,其中
a
≠0,
q
:实数
x
满足?
2
?
x
+2
x
-8>0.
?
2

(1)若
a
=1,且
p

q
为真 ,求实数
x
的取值范围;
(2)若
p

q
的必要 不充分条件,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4、已知p:
??2?0
x
?
x
x?10?0
?
q:
?
x1?m?x?1?m,m?0
?
,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
条件,求
实 数m的取值范围
题型二:极坐标方程及参数方程的解决方法
因为我们熟悉的事普通方程的应用,所以此类为题一般都是转换成普通方程解决
应掌握两点 ,1、极坐标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
x?
?
cos
?
y?
?
sin
?
极坐标化为普通
?
?
2
?x< br>2
?y
2
?
tan
?
?
y
x
?
普通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2、 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方法是消参
例题:
1、 极坐标方程
?
?cos
?
和参数方程
圆、直线
?
x??1?t
y?2?3t
(t为参数)所表示的图形分别是
2、 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
?
?2cos
?
与直线
3?
cos
?
?4
?
sin
?
?a?0
相切,求
实数a的值。 -8或2



3、 已知直线L的参数 方程为
?
x?1?t
y?4?2t
(t为参数)圆C的参数方程为
?
x?2cos
?
?2
y?2sin
?
(参数
??
?
0,2
?
?

,则直线L被圆截得的弦
长 为
85

5
4、 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 原点重合,极轴与直角坐标系的X轴的正
半轴重合,且单位长度相同,已知L的参数方程为
曲线 C的极坐标方程为
?
?4cos
?

?
x??1?tcos
?
y?1?tsin
?
(t为参数),
(1) 若直线L的斜率为- 1,求直线L和曲线C的交点的极坐标.(0,0)
7
?
??
22,
??

4
??
(2) 若直线L与曲线C相交所得的弦长为
23
,求直线L的参数方程
4
?
x??1?t
?
?
x??1?t
5
?
y?1
或< br>?
y?1?
3
t

?
?
5
?
题型三:函数的单调性
对于本专题应掌握以下几点
1、 单调性的判断:定义法、导数法、单调性的运算法
2、 单调性的应用:比较大小、求最值、解抽象不等式
3、 单调区间的求解:定义法、导数法、图像法
例题:1讨论函数
a
y?x?(a?0)在(0,??)
x
的单调性 。
?
0,a
?
增区间,
?
a,??
?
减区 间

2、 若函数
f(x)?
?
a
x
(x?0)< br>(a?3)x?4a(a?0)
满足对任意
x
1
?x
2
,
都有
f(x
1
)?f(x
2
)
?
1< br>?
?0
成立,求a得取值范围。
?
0,
?

x
1
?x
2
?
4
?
3、 函数
f (x)?2x?mx?2在x?
?
?2,??
?
是增函数,求m的取值范围。
?
-?,-8
?

2
导数法求单调区间的逆应用,转化成恒成立题



4、 已知函数
f(x)?(x?k)e

(1)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减区间?
-?,k?1
?
,增区间
?
k?1,??
?

(2) 求函数在区间
?
0,1
?
上的最小值。
f(x)< br>min
?f(1)?
?
1?k
?
e

题型四:函数中的恒成立问题
恒成立问题是常见的也是重要的数学问题,此类问 题都是转化成求最值问题,主要解
决方法是利用函数或者分离参变量。
x
(1)a? f(x)恒成立?a?f(x)
min
(2)a?f(x)恒成立?a?f(x)
ma x

(3)a?f(x)恒成立?a?f(x)
min
(4)a?f (x)恒成立?a?f(x)
max

例题:例1、已知函数
f
?< br>x
?
?lg
?
x?

a
的取值范围。 ?
?
a
?
?2
?
,若对任意
x?
?< br>2,??
?
恒有
f
?
x
?
?0
,试 确
x
?
例2、若
x?
?
?2,2
?
时,不 等式
x?ax?3?a
恒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围。
2
例3、已知函数
f(x)?lg
kx?1
(k?0)

x?1
(1)求函数
f(x)
的定义域
(2)若函数
f (x)

?
10,??
?
上是单调增函数,求K得取值范围
例4、对
?x?R,ax?ax?2?0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题型五: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对于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主 要是对参数进行讨论,讨论要遵循不
重不漏,参数的不同,不等式的解集不同,所以,最后要总结。对参 数讨论遵循以下过程(1)
按类型讨论(最高次项的系数)(2)根是否存在(判别式)(3)两根的大 小
例题解下列关于
x
的不等式
1
(1)
x
2
?(a?)x?1?0

a
2
(2)
ax
2
?(a?1)x?1?0

(3)
x?a
?0(a?3,且a??2)

(x?2)(x?3)
(4)
ax
2
?x?1?0


题型六:已知给定区间上的解析式求指定区间上的解析式
此类问题主要考察函数奇 偶性、周期性、对称性、传递性的应用,将指定区间上的
自变量转化到给定的区间内,进而带入给定区间 的解析式,从而求出指定区间上的解析式。



例题:
1、已知函数
f(x)满足f(x?1)?2f(x)
若当
0?x?1时,f(x)? x(1?x)
则当
1
?1?x?0
时,
f(x)?

?x(x?1)

2
2、设
f(x)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对任意的x,
恒有f(x?2)??f(x),当x?
?
0,2
?
时,
f(x)?2x?x

(1)求证
f(x)
是周期函数(T=4)
(2)当
x?
?
2,4
?
时,求
f(x)
的解析式
(f(x)?x?6x ?8,x?
?
2,4
?
)

2
2
3、 已知
f(x)
是偶函数,当
x?0
时,
f(x)?x?x,
则当
x?0时,f(x)
=
x?x

2
2
4、已知函数
f(x)
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它的图像关于直线x=1对称。
(1)求证:函数
f(x)
的周期为4.
(2)若
f(x)?
函数
f(x)
的解析式。
x(0?x?1),求x?
?
?5,?4
?
时,

f(x)???x?4


题型七:二次函数求值域
二次函数的增减区间是以对称轴分开。所以在求二次函数的值域过程中,必须确定
给定区间上的单调性, 若对称轴与给定区间的关系不确定,必须以对称轴与给定区间的关系
为标准进行讨论。
bb4ac?b
2
顶点坐标为(,)
二次函数
f(x)?ax?b x?c(a?0)
对称轴为
x?
?2a?2a4a
2
例题;
正向型:
例1. 函数
y??x?4x?2
在 区间[0,3]上的最大值是____2_____,最小值是
____-2___。
2
练习. 已知
2x?3x
,求函数
f(x)?x?x?1
的最值。(
?
1,
2
2
?
19
?

?
?
4
?
例2. 如果函数
f(x)?(x?1)?1定义在区间
t,t?1
上,求
f(x)
的最值。
2
??



当t?1时,f(x)
min
?f (t)?t
2
?2t?2
f(x)
max
?f(t?1)?t
2
?1
11
当t?1?t?,即?t?1时,f(x)
min
?f (1)?1
22
f(x)
max
?f(t?1)?t
2
?1
答案:
当t?
11
?1?t?1,即0?t?时,f(x)
min< br>?f(1)?1

22
f(x)
max
?f(t)?t
2
?2t?2
f(x)
max
?f(t)?t
2
?2t? 2
当t?1?1即t?0时,f(x)
min
?f(t?1)?t
2
?1
综上所述:略
2
练习 已知
f(x)??x?4x?3
,当x?[t,t?1](t?R)
时,求
f(x)
的最值.

2
例3. 已知
x?1
,且
a?2?0
,求函数
f(x)?x?ax?3
的最值。
2
有x
2
?1 得-1?x?1,
函数f(x)的对称轴为x??
答案:
Q
a?2?0??
a
2
a
??1

2
?f(x)在
?
-1,1
?
上单调递增
?f(x)
min
?f(?1)?4?a
f(x)
max
?f(1)?4?a
练习. (1) 求
f(x)?x?2ax?1
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
2
逆向型:
是指已知二次函数在某区间上的最值,求函数或区间中参数的取值。
1、已知函数
f(x)?ax?2ax?1
在区间
[?3,2]
上的最大值为4,求实数a的值
2
当a=0时f(x)=1,显然不成立
当a?0 时,f(x)的对称轴为x??1
答案:
?f(x)
max
?f(2)?8a ?1?4得a?
当a?0时,f(x)
max
3
?a?或a=-3
8
3

8
?f(?1)??a?1?4得a=-3
3、 已知二次函数
f(x)?ax?(2a?1)x?1
在区间
?
?
2
?3
?
,2
?
上的最大值为3,求实数
2
??

< p>

当a?0时,f(x)??x?1
31
?f(x)
max?f(?)??3?不成立
22
1
当a?0时f(x)的对称轴为x=-1
2a
111
()当1a>0且-1<即a?时
2a23
1
f(x)
max
?f(2)?8a?1?3得a?
2
111
(2)当a?0且 -1>即02a23
3352
f(x)
max
?f(?)? ?a??3得a??(舍去)
2423
(3)当-1?a?0时,f(x)
max?f(2)?8a?1?3得a?
(4)当a??1时,f(x)
max
?f(< br>a的值:
1
(舍去)
2

11
?1)?3得a=-( 舍去)
2a2
1
?a?
2

题型八: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求三角函数式的最值主要有两种方法:1、换元法:如果一个式子时关于同一个角的正线、
余弦 的形式,且次数成二倍关系,通过换元,转化成二次函数或利用其它函数的知识解决。
2、辅助角公式, 如果一个式子时关于 同一个角的正弦余弦的一次式,通过辅助角公式转化
成正余弦型函数解决(辅助角 公式:
asin
?
?bcos
?
?a
2
?b
2
sin(
?
?
?
)或者asin
?
?bcos
?
?a
2
?b
2
cos(
?
?
?
)

例题:例1 函数
y??sinx?3cosx?3
的最小值为( 0 ).


例2 求函数y=5sinx+cos2x的最值(
y
min
??6,y
max
?4

例3已知函数
y?
2
13
cos
2
x?sinx?cosx?1
?
x?R
?
当函数y取得最大值时,
22
求自变量x的集合。(
x?
?
7
?k
?
?
k?z
?
,y
ma x
?.

64
例4 求函数y=sinx+cosx+sinxcosx的最大值。

y
max
?
1
?2.

2



例5已知
x?
?
0,
?
?
,求函数
y?sinx?
题型九:三角函数中的求值问题
2
的最小值。(
y
min
?3

sinx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1)“给角求值”:给 出非特殊角求式子的值。仔细观察非特殊角的特点,找出和特殊角之间
的关系,利用公式转化或消除非特 殊角
(2)“给值求值”:给出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求另外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式的值。找出已知角与所求角之间的某种关系求解
(3)“给值求角”:转化为给值求值,由所得函数值结合角 的范围求出角。若角的范围较大,
应缩小角的范围,达到范围内只有一个满足条件的角。缩小范围的方法 :1、利用三角函数
值得正负缩小。2、利用与特殊角的函数值的大小比较来缩小。
(4)“ 给式求值”:给出一些较复杂的三角式的值,求其他式子的值。将已知式或所求式进
行化简,再求之
00
例题:1、计算
sin40(tan10?3)
的值。(-1)
2、 已知tan(45°+θ)=3,求sin2θ-2cosθ的值
?
?
2
?
4
?
?

5
??
3、已知sin(
?
524
cos2x
?
的值。()
?< br>x)=,0?
41313
4
cos(?x)
471
11
?
,tan
?
??
,求α+2β。()
3
4
50
10
?
,求2α+β的值()
10
4
4、若
?
,
?
?(0,
?< br>)

cos
?
??
5、已知α,β为锐角,tanα=17 sinβ=
题型十: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1、 已知函数
f(x )?2sin
xxx
cos?23sin
2
?3

444
(Ⅰ)求函数
f(x)
的最小正周期及最值;
(Ⅱ)令g(x)?f
?
x?
?
?
π
?
?
,判 断函数
g(x)
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3
?
2、已知函数
f(x)?cos(2x?
?
)?2sin(x?)sin(x?)

344
,]
上的值域
122
??
(Ⅰ)求函数
f(x)
的最小正周期和图象的对称轴方程
(Ⅱ)求函数
f(x)
在区间
[?
??
3、设函数
f(x)?sin(2x?
?
) (?
?
?
?
?0),y ?f(x)
图像的一条对称轴是直线
x?
(Ⅰ)求
?
; (Ⅱ)求函数
y?f(x)
的单调增区间;
?
8
.



4、已知函数
f(x)?sin(
?
x?
?
)(
?
?0,0?
?
?
?
)是R
上的偶 函数,
3
?
其图象关于点
M(,0)
对称,且在区间
?< br>0,
?
?
上是单调函数求
?

?
的值 ?
4
?
2
?
?
题型十一:利用正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 状
对于三角形的形状主要是通过边与边、角与角的关系进行判断,所以判断三角形的关系主要方法有:1、通过求角或边的具体值。2、通过角与角的关系,把条件全部转
化成角。3、 通过边与边的关系,把条件全部转化成边。
例题:

1、在△ABC中,a
2
+b
2
=c
2
+ab,且sinAsinB=
3
,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
4
tanAa
2
?
2
,试判断△ABC的形状(等腰或直角) 2、在△ABC中,若
tanB
b
3、在△ ABC中,已知sinB·sinC=cos
2


题型十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实质是
a
n
与n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求通向的常用方法有:
1、 观察法,根据数列的一部分项存在的规律,进而总结出通项公式
A
,试判断此三角形的类型(等腰三角形)
2
?
s
1
(n?1)
2、 公式法,就是利用
a< br>n
与s
n
的关系求通向的方法
a
n
?
?,此类问题有
s?s(n?2)
?
nn?1
两种题型1、
sn
?f(n)
,用公式法,注意验证首项。2、
s
n
?f(a< br>n
)
用公式法转化
成递推公式。
3、 递推公式法:有三种形式的递 推公式可以求通项:1、累加法:
a
n
?a
n?1
?f(n)

2、累积法:
a
n
?f(n)
。3、待定 系数法构造等比数列:
a
n
?pa
n?1
?q

a
n?1
n
n

a
n
?m?p(a
n?1< br>?m)
.4、通过变形构造等新等差或等比数列
a
n
?pa
n ?1
?q
同除
p

例题
例1 已知
a
1
=1,
a
n
+1
=
a
n
+2+
n
,

a
n

n



a
n
=2
n
-
n
(
n
-1)
-1

2
例2 已知
a
1
=1,
a
n
+1
a
n
=
n
+2
,

a
n
n
a
n
=
1
n
(
n+
1)

2
1
a
+3,

a
n

2
n
例3已知
a
1
=1,
a
n
+1
=1

a
n
=6-5?()
n
-1

2
例4
a
1
?
511
n?1
,
a
n?1
?a
n
?()
,求
a
n
632
b
1
n
1
n
a
n
?
n
?3()?2()

n
23
2
n
例5已知数列?
a
n
?
的前n项和s
n
?2?1求a
n
a
n
?2
n?1

例6已知数列
?
a
n
?
满足s
n
?3a
n
?4求a
n
?
3
?
a
n
??2
??
?
2
?
n?1

题型十三:证明数列的类型并求通项
在数列 的解答题中,这是重要的一个类型。通过证明数列的类型,指明了构造新数列
的方向,所以必须将已知条 件变形,构造出新数列中相邻的两项。进而由新数列的通
项公式写出原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题 :1、设数列
?
a
n
?
的前n项和为
?
s
n
?
,已知
a
1
?1,s
n?1
?4a
n
?2

(1) 设
b
n
?a
n?1
?2a
n
,证明数列
?
b
n
?
是等比数列
n?2
(2) 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a
n
?(3n?1)g2

2、已知数列
?a
n
?
满足
a
1
?1,a
2
?2,a
n?2
?
(1)证明数列
?
a
n?1
?a
n
?
是等比数列
a
n
?a
n?1
,n?N
*

2



(2)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3、若数列
?
a
n
?
满足:
a
1
?
等差数列
提醒十四:数列求和的方法
对于数列求和是数列中一个重要题型,常用的求和方法有:1、公 式法:直接利用等
差等比的求和公式。2、分组求和:适合于通项公式为等差或等比或可求和的数列的代 数和
组成的。3、裂项相消:通项公式可以分拆成两项的差,求和时中间的部分可以抵消4、错
位相减:数列的通项为等差和等比的对应项的积构成的。5、倒序相加:数列只要满足,距
离首位两项距 离相等的两项和相等。
例题讲解:
1、 求
1+4+7+????+(3n?1)
的值。
2
,a
2
?2,3(a
n?1
?2a
n
?a
n?1
)?2
。 证明数列
?
a
n?1
?a
n
?

3
3n
2
5n
??1
) (
s
n
?
22
1
8
1111
3、
求数列
2

2

2

的前n项和。
????,
2
1+22+43+6n?2n
311

s
n
??

?
42n?22n?4
1114、求数列已知
?
a
n
?
:1,
求它的前n项和 ,,
gggg
,
1?21?2?31?2?3?
gggg
?n< br>2a
n
2
,n?1,2,3
LL

5.已知数列?
a
n
?
的首项
a
1
?,a
n?1< br>?
3a
n
?1
2、 求数列
1,2,3,
ggggg
的前n项和
(1) 证明:数列
?
1
2
1
4
?
1
?
?1
?
是等比数列
?
a
n
?
?
n
?
(2)求数 列
??
的前n项和s
n

?
a
n
?
4
x
122007
,
求和s=f(
)?f()?
gggg
?f()

6、 设
f(x)?
x
4?22
题型十五:数型结合问题
数型结合是重要 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是解决方程根的个数问题,以及通过图
像找出满足条件的结论。四种等价转 化的说法一定要注意:函数
y?f(x)?g(x)
的零

?
f(x )?g(x)?0
的根
?
函数
y?f(x)?g(x)
的图像与x轴 交点的横坐标值



?
f(x)与g(x)交点的横坐标值
。所 以根的个数,就等于交点个数。此类问题常用
对数和指数函数结合运用。所以作函数图像必须掌握好。
例题讲解:
1、
已知0?a?1,则方程a
|x|
?|loga
x|的实根个数为(2)

2、若
a
x
?1?a有两个根,求a的取值范围。(
0?a?1

?
1
?
3、函数
f(x)?x?
??
的零点个数有几个?(1)
?
2?
4、已知函数
y?f(x)
的周期为2,当
x?
?
? 1,1
?
时,
f(x)?x
。那么
y?f(x)

2
1
2
x
y?lgx
图像的交点个数为几个?(10)
e
2
(x?0)
5、已知函数
f(x)??x?2ex?m?1,g(x)?x?
x
2
(1)若
y?g(x)?m
有零点,求m的取值范围。(
?
2e,??
?

(2)确定m的取值范围,使得
g(x)?f(x)?0有两个相异 实根。

?e?2e?1,??

题型十六:平面向量的综合运用
在解答题中,常以平面向量为背景,与其他知识结合运用,特别是和三角函数及
平面几 何的结合。在这些问题中,都是通过向量的坐标运算,进而转化整式,进而解决问题。
所以向量中平行、 垂直及内积的坐标运算公式必须掌握。
例题讲解:
1.已知坐标原点为
?
2
?
O,抛物线y
2
=2x与过焦点的直线交
→→
于A、B两 点,则OA·OB等于________.
3
答案 -
4

C2.已知向量m=(0,-1),n=(cosA,2cos
2
2
),其中A、B 、C是
△ABC的内角,且A、B、C依次成等差数列,求|m+n|的取值范围.
25
答案 [
2

2
)



3.(2012·烟台调研)已知向量m=(a+c,b),n=(a-c,b-a),
且m·n=0 ,其中A,B,C是△ABC的内角,a,b,c分别是角A,B,
C的对边.
π
(1)求角C的大小;C=
3
.
3
(2)求sin A+sin B的取值范围.
2
题型十七:抽象函数的应用
抽象函数的应用是函数中的一个重要题型。利用抽象函数常 解决一下问题。1、求
函数解析式。1、求特殊自变量的函数值。3、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4、 解抽象函数
不等式。解决的方法分别有:1、换元法、配凑法。2、赋值法。3、只能用定义法。4、只 能
用函数的单调性。
例题讲解:

例1:已知
f(
例2:已知
例3 已知

x2?x

)?2x?1
,求
f(x)
.(
f(x)?
x?11?x
11
f(x? )?x
3
?
3
,求
f(x)

f(x)?x(x< br>2
?3)?x
3
?3x
,(|
x
|≥1))
xx
f(x?y)?f(x?y)?2f(x)f(y)
,对一切实数
x

y
都成立,且
f(0)?0
,求
f(x)
为偶函数。

例4奇函数
f(x)
在定义域(-1,1)内递减,求满足
f(1 ?m)?f(1?m
2
)?0
的实数
m
的取
值范围。 5设f(x)定义于实数集上,当x>0时,f(x)>1,且对于任意实数x、y,有f(x+y)=f( x)f(y),
求证:f(x)在R上为增函数。
6、已知偶函数f(x)的定义域是x≠ 0的一切实数,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
1
,x
2
都有
f(x
1
?x
2
)?f(x
1
)?f(x
2
)
,且 当
x?1

f(x)?0,f(2)?1

(1)f(x)在(0,+∞)上是增函数; (2)解不等式
f(2x?1)?2

题型十八:线性规划求最值
利用线性规划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最优问题,实质是求目标 函数的最值:目标函数
有线性的和非线性的。对于线性的目标函数的解决过程是:写出约束条件、作可行 域、在可
行域内找出最优解(注意将目标函数化成斜截式,发现目标函数Z和纵截距的变化关系)、2



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对于非线性的:转化成求斜率和两点间距离的最值问题。
例题讲解:
?
y??x?2,
?
1.已知不等式组
?
y?kx?1,< br>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面积等于1的三角形,则实数k的值为 B
?
x?0
?
A.-1 B.
?
1
1
C. D.1
2
2
?
x?1
?
2.设
x,y?
R且满足
?
x?2y?3?0
,则
z?x?2y
的最小值等于 ( B )
?
y?x
?
A.
2


B.
3
C.
5
D.
9

?
x?0,
y?3
?
3.若实数x,y 满足
?
y?0,

z?
的取值范围是( D )
x?1
?
4x?3y?12,
?
3
A.
(,7)

4
B.
?
,5
?

3
?
2
?
??
C.
?
,7
?
D.
?
,7
?
< br>34
?
2
?
??
?
3
?
??
?
2x?y?0
?
4.实数
x,y
满足不等式组
?
x?y?2?0
,且
z?ax?y
?
a?0
?
取最小值的最优解有无穷
?
6x?3y?18
?
多个, 则实数a的取值是 ( B )
A.
?
4
B.1
5
C.2 D.无法确定
5.已知方程:
x
2
?ax?2b?0

(a?R,b?R )
,其一根在区间
(0,1)
内,另一根在区间
(1,2)
内,
z?(a?3)
2
?b
2
的取值范围为 B
A.
(

2
1
,2)
B.
(,4)
C.
(1,2)
D.
(1,4)

2
2

高中数学4-4极坐标系的说课稿-初高中数学不同的梗


高中数学竞赛详细资料-高中数学老师(全职或兼职)


2017江苏高中数学竞赛-一堂高中数学公开课的研讨实录


18年高中数学教师资格笔试题-优酷万门中学高中数学必修四


阜新哪教高中数学好-2018山东高中数学联赛报名


高中数学书全套几本书-高中数学函数换元法例题


17年广西高中数学会考试题-高中数学球坐标方程


高中数学必修二与必修四-高中数学网课大神



本文更新与2020-10-07 02:0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11514.html

(完整版)高中数学题型归类总结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