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_(超级经典)讲课稿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0-07 13:48
tags:高中数学会考

初高中数学编辑软件-高中数学怎样考高分

2020年10月7日发(作者:弘景)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
总结_(超级经典)


精品文档
数学学业水平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1、 集合
(1)、定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叫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集合的元素。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表示一个集合要用{ }。
(2)、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 集、无限集和空集(记作
?

?
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
集合 的真子集);
(4)、元素a和集合A之间的关系:a

A

或a
?
A;
(5)、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整数集:Z ;整数:Z;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2、子集
(1)、定义:A中的任何元素都属于B,则A叫B的子集 ;记作:A
?
B,
注意:A
?
B时,A有两种情况:A=φ与A≠φ
(2)、性质:①、A?A,
?
?A
;②、若
A?B,B?C
,则
A?C< br>;③、若
A?B,B?A

A=B ;
3、真子集
(1)、定义:A是B的子集 ,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记作:
A?B

(2)、性质:①、
A?
?
,
?
?A
;②、若A?B,B?C
,则
A?C

4、补集
①、定义:记作:
C
U
A?{x|x?U,且x?A}

(C
U
A)?A
; ②、性质:
A?C
U
A?< br>?
,A?C
U
A?U,C
U
C
U
A

A
5、交集与并集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A
B


精品文档
(1)、交集:
A?B?{x|x?A且x?B}

性质:①、
A?A?A,A?
?
?
?
②、若
A?B?B
,则
B?A

(2)、并集:
A?B?{x|x?A或x?B}

性质:①、
A?A?A,A?
?
?A
②、若
A?B?B
,则
A?B



6、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三者之间的关系)
判别式:△=b
2
-4ac
二次函数
f(x)?ax
2
?bx?c(a?0)

A
B
??0

y

O
y
??0


??0

y

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c?0(a?0)
的根
x
1
x
2
x
O
x
1
=x
2
x
O
x
有两相异实数根
x
1
,x
2
(x
1
?x
2
)

{x|x?x
1
,x?x
2
}

有两相等实数根
x
1
?x
2
??
{x|x??
b

2a
没有实数根

R
一元二次不等式
ax
2
?bx?c?0(a?0)
的解
“>”取两边
b
}

2a

一元二次不等式
ax
2
?bx?c?0(a?0)
的解
{x|x
1
?x?x
2}

?

?

“<”取中间

不等式解集的边界值是相应方程的解
含参数的不等式ax+b x+c>0恒成立问题
?
含参不等式ax+b x+c>0的解集是R;
其解答分a=0(验证bx+c>0是否恒成立)、a≠0(a<0且△<0)两种情况。

第二章 函数
22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1、映射: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和
它对应,
记作f:A→B,若a?A,b?B
,且元素a和元素b对应,那么b叫a的象,a叫b的原象。
2、函数: (1)、定义:设A,B是非空数集,若按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对于集合A中
的任意一个数x,集合 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就称f:A→B为集合A到集
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 x),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叫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f(x)的范围叫函数的值域,定义域和值域都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
(3)、函数的表示 法常用: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画图象的三个步骤:列表、描点、
连线);
(4)、区间:满足不等式
a?x?b
的实数x的集合叫闭区间,表示为:[a ,b]
满足不等式
a?x?b
的实数x的集合叫开区间,表示为:(a ,b) < br>满足不等式
a?x?b

a?x?b
的实数x的集合叫半开半闭区间, 分别表示为:[a ,b)或
(a ,b];
(5)、求定义域的一般方法:①、整式:全体实数,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定义域为
R;
②、分式:分母
?0
,0次幂:底数
?0
,例:
y?
③、偶次根式:被开方式
?0
,例:
y?25?x
2

1
④、对数:真数
?0
,例:
y?log
a
(1?)

x
1

2?|3x|
(6)、求值域的一般方法:①、图象观察法:
y?0.2
|x|

1
②、单调函数:代入求值法:
y?log
2
(3x?1),x?[,3]

3
③、二次函 数:配方法:
y?x
2
?4x,x?[1,5)

y??x
2
?2x?2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x

2x?1
2?sinx
⑤、“对称”分式:分离常数法:
y?
2?sinx
④、“一次”分式:反函数法:
y?
⑥、换元法:
y?x? 1?2x

(7)、求f(x)的一般方法:
①、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f(x), 且满足
3f(x?1)?2f(x?1)?2x?17
,求f(x)
11
② 、配凑法:
f(x?)?x
2
?
2
,
求f(x)
x
x
③、换元法:
f(x?1)?x?2x
,求f(x)
④、解方程(方程组):定义在(-1,0)∪(0,1)的函数f(x)满足
2f(x)?f(x)?
求f(x)
3、函数的单调性:
(1)、定义:区间D上任意两个值
x< br>1
,x
2
,若
x
1
?x
2
时有f(x
1
)?f(x
2
)
,称
f(x)
为D上 增
函数;

x
1
?x
2
时有
f(x1
)?f(x
2
)
,称
f(x)
为D上减函数。(一致 为增,不同为减)
(2)、区间D叫函数
f(x)
的单调区间,单调区间
?
定义域;
(3)、判断单调性的一般步骤:①、设,②、作差,③、变形,④、下结论
(4)、复合函数
y?f[h(x)]
的单调性:内外一致为增,内外不同为减; < br>4、反函数:函数
y?f(x)
的反函数为
y?f
?1
1
x
(
x
)
;函数
y?f(x)

y ?f
?1
(x)
互为反函数;
?1
反函数的求法:①、由
y?f(x)
,解出
x?f

y?f
?1
?1
(< br>y
)
,②、
x,y
互换,写成
y?f(x)
,③、写
(
x
)
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
?1
反函数的性质 :函数
y?f(x)
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其反函数
y?f
函数
y? f(x)
的图象和它的反函数
y?f
?1
(
x
)
的 值域、定义域;
(
x
)
的图象关于直线
y?x
对称; < br>点(a

b)关于直线
y?x
的对称点为(b

a) ;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5、指数 及其运算性质:(1)、如果一个数的n次方根等于a(
n?1,n?N
*
),那么这 个数
叫a的n次方根;
n
?
a(a?0)
a
叫根式,当n 为奇数时,
a?a
;当n为偶数时,
a?|a|?
?

? a(a?0)
?
n
n
n
n
m
n
(2)、分 数指数幂:正分数指数幂:
a?a
;负分数指数幂:
a
n
m
?
m
n
?
1
a
m
n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1,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0的负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 、运算性质:当
a?0,b?0,r,s?Q
时:
a
r
?a
s
?a
r?s
,(a
r
)
s
?a
rs,(ab)
r
?a
r
b
r

r
a?a

1
r
6、对数及其运算性质:(1)、定义:如果
a
b
?N(a?0,a?1)
,数b叫以a为底N的对
数,记作
log
a
N
?
b
,其中a叫底数,N叫真数,以10为底叫常用对数:记为lgN,以
e=2.7182828…为底叫自然对数:记为lnN
(2)、性质:①:负数和零没有对 数,②、1的对数等于0:
log
a
1?0
,③、底的对数等于
1:
log
a
a?1
,④、积的对数:
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 商的 对数:
log
a
M
?log
a
M?log
a
N

N
幂的对数:
log
a
M
n
?< br>n
log
a
M
, 方根的对数:
log
a
n
M?
7、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
函数
定义


图象
(非奇非
偶)
指数函数
y?a
x

a?0且a?1

1
log
a
M

n
对数函数
y?log
a
x

a?0且a?1

a>1






1
O
x
y
y=a
x

0
y=a
x
y
a>1

y
y=log
a
x
0
y
x
1
O
O
x
1
x
O
1
y=log
a
x

定义域 (-∞,+∞) (-∞,+∞) (0,+∞) (0,+∞)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值域 (0,+∞) (0,+∞) (-∞,+∞) (-∞,+∞)
在(0,+∞)
上是减函数
?
?0,x?1
?
x
?
?0,x?1

?
?0,0?x?1
?

单调性 在(-∞,+∞) 在(-∞,+∞) 在(0,+∞)




函数值
变化
上是增函数
?
?1,x?0
?
a
x
?
?1,x?0

?
?1,x?0
?
上是减函数
?
?1,x?0
?
a
x
?
?1,x?0

?
?1,x?0
?
上是增函数
?
?0,x?1
?
log
a
x
?
?0,x?1

log
a
?
?0,0?x?1
?
图 定 点

图象
?a
0
?1,?
过定点(0,1)
?a
x
?0,?
图象在x轴上方
?log
a
1?0,?
过定点(1,0)
?x?0,?
图象在y轴右边

特征
图象
关系

第三章 数列
(一)、数列:(1)、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数列;每个数都叫数列的项;
数列 是特殊的函数:定义域:正整数集
N
?
(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
值域:数列本身,对应法则:数列的通项公式;
(2)、通项公式:数列{
a
n
}的第n项
a
n
与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例:数列1,2,…,n的通项公式
a
n
= n
1,-1,1,-1,…,的通项公式
a
n
=
(?1)
n?1
; 0,1,0,1,0,…,的通项公 式
1?(?1)
n
a
n
?

2
y?ax
的图象与
y?log
a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y?x对称
(3)、递推公式:已知数列{
a
n
}的第一项,且任一项
a
n
与它的前一项
a
n?1
(或前几项)间
的关系用一个 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叫递推公式;例:数列{
a
n
}:
a
1
?1

a
n
?1?
数列{
a
n
}的各项。
(4)、数列的前n项和:
S
n
?a
1
?a
2
?a
3
???a
n
; 数 列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
a
1
?S
1
(n?1)
a
n
?
?

S?S(n?2)
n?1
?
n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1
a
n?1
,求


精品文档
(二)、等差数列 :(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
于 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
字母d表示。
(2)、通项公式:
a
n
?
a
1
?(
n< br>?1)
d
(其中首项是
a
1
,公差是
d
; 整理后是关于n的一次函
数),
(3)、前n项和:1.
S
n
?
二次函数)
(4)、等差 中项:如果
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
A
叫做
a

b
的等差中项。即:
A?
a?b
2n(a
1
?a
n
)
n(n?1)
d
(整理后是 关于 2.
S
n
?na
1
?
2
2
n的 没有常数项的

2A?a?b

[说明]: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 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
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事实上等差数列中某一项是与 其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①、定义法:对于数列
?
a
n
?
,若
a
n?1
?a
n< br>?d
(常数),则数列
?
a
n
?
是等差数列。 < br>②、等差中项:对于数列
?
a
n
?
,若
2a
n?1
?a
n
?a
n?2
,则数列
?
a
n
?
是等差数列。
(6)、等差数列的性质:
①、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 关系:如果
a
n
是等差数列的第
n
项,
a
m
是等差数列的第
m
项,

m?n
,公差为
d
,则 有
a
n
?a
m
?(n?m)d

②、等差数列?
a
n
?
,若
n?m?p?q
,则
a
n
?a
m
?a
p
?a
q

?a
n
?????
a
1
??????
a,a,a,?,a
n?2
,a
n?1
,a
n

?
a
2
?< br>a
n?1
?
a
3
?
a
n?2
???
,如图所示:
1
?
2
?
3
???????
a
2
?a
n?1
也就是:
a
1
?
a
n
③、若数列
?
a
n
?
是等差数列,
S
n
是其前n项的和,
k?N
*
,那么
S
k

S
2k
?S
k

S
3k
?S
2k

等差数列。
????????????
S
?
3k
?? ??????????
?a?a???a?a
1
???a
2k
?a< br>2k?1
???a
3k

如下图所示:
a
?
1
??
2
??
3
????
k
?
k?
?????????????
S
k
S
2k
?S
k
S
3k
?S
2k
④、设数列
?
a
n
?是等差数列,
S

是奇数项的和,
S

是偶数项项的和 ,
S
n
是前n项的和,
S
n
?S

?S

则有:前n项的和, 当n为偶 数时,
S

?S

?
n
d
2
,其 中d为公差;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当n为奇数时,则
S

?S

?a


项)。
S

?
n?1n?1
a

S
偶< br>?a

a
22
,(其中

是等差数列的中间一
'
⑤、等差数列
?
a
n
?
的前
2n?1
项的和为
S
2n?1
,等差数列
?
b
n
?
的前
2n?1
项的和为
S
2n?1
,则
a
n
S
2n?1
?
'
b
n
S
2n?1
。 < br>(三)、等比数列:(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
于同一 个常数,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q?0
)。
(2)、通项公式:
a
n
?a
1
q
n?1
(其中:首项是
a
1
,公比是
q

na
1
,(q?1)
?
?
(3)、前n项和]
S
n
?
?
a
1
?a
n
q
a1
(1?q
n
)
(推导方法:乘公比,错位相减)
?,(q? 1)
?
1?q
?
1?q
a?aq
a
1
(1 ?q
n
)
(
q?
1)


说明:①< br>S
n
?
2
S
n
?
1n
(q?1)< br>
1?q
1?q
3当
q?1
时为常数列,
S< br>n
?na
1
,非0的常数列既是等差数列,也是等比数列

(4)、等比中项:
如果在
a

b
之间插入一 个数
G
,使
a

G

b
成等比数列,那么
G
叫做
a

b
的等比中
项。
也就是,如果是的等比中项,那么
(5)、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①、定义法:对于 数列
?
a
n
?
,若
a
n?1
?q(q?0 )
,则数列
?
a
n
?
是等比数列。
a
n
Gb
?
aG
,即
G
2
?ab
(或
G??ab
,等比中项有两个)
2
②、等比中项:对于数列
?
a
n
?
,若
a
n
a
n?2
?a
n? 1
,则数列
?
a
n
?
是等比数列。
(6)、等比数列的性质:
①、等比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
a
n是等比数列的第
n
项,
a
m
是等比数列的第
m
项,

m?n

公比为
q
,则有
a
n< br>?a
m
q
n?m

②、对于等比数列
?
a< br>n
?
,若
n?m?u?v
,则
a
n
?am
?a
u
?a
v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1
? a
n
?????
a
??????
,a,?,a
n?2
,a
n?1
,a
n
。如图所示:
a
1
,a?
2
?
3
???????
也就是:
a
1
?
a
n
?
a
2
?
a
n?1
?< br>a
3
?
a
n?2
???
a
2
?a< br>n?1
③、若数列
?
a
n
?
是等比数列,
S
n
是其前n项的和,
k?N
*
,那么
S
k

S
2k
?S
k

S
3k
?S
2 k
成等
比数列。
????????????
S
?
3k????????????
?a?a???a?a
1
???a
2k
?a
2k?1
???a
3k

如下图所示:
a
?
1
??
2
??
3
????
k
?
k ?
?????????????
S
k
S
2k
?S
k
S
3k
?S
2k
(7)、求数列的前n项和的常用方法:分析通项, 寻求解法
1?2?3???n?
n(n?1)

1?3?5???(2n ?1)?n
2

2
1
n(n?1)(2n?1)

6
1
2
?2
2
?3
2
???n
2
?
①公式法:“差比之和”的数列:
(2?3?5
?1
)?(2?3?5?2
)???(2?3?5
?n
)?

②、并项法:
1?2?3?4???(?1)
n?1
n?

③、裂项相消法:1?
1
1?2
?
1
2?3
?
111
? ????

26(n?1)n
1
3?4
???
1
n ?n?1
?

④、到序相加法:
⑤、错位相减法:“差比之积”的数列:< br>1?2x?3x
2
???nx
n?1
?


第四章 三角函数
1、角:(1)、正角、负角、零角:逆时针方向旋转正角,顺时针方向旋 转负角,不做任何
旋转零角;
(2)、与
?
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
?
在内,都可以表示为集合{
?
|
?
?
?
?k?3 60
?
,k?Z
}
(3)、象限的角:在直角坐标系内,顶点与原点重合, 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角的
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是第几象限的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这个 角不属于任何象限。
2、弧度制:(1)、定义: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用弧度 做单位叫弧
度制。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180
?
(2)、度数与弧度数的换算:
180
?
?
?
弧度,1弧度
?()?57
?
18< br>'

?
y
(3)、弧长公式:
l?|
?
|r

?
是角的弧度数)
扇形面积:
S?


11
lr??|
?
|r
2

22
P(x,
r?x
2
?y
2
?0

y)
0
?

x
3、三角函数 (1)、定义:(如图) (2)、各象限的符号:
y
y
y
_
_
yyr
+
+
+
+
sin
?
?   tan
?
?   sec
?
?  
rx x
O
x
x
O x
O

_
_
_
_
xxr
+
+
cos
?
?    cot
?
?   csc
?
?
ryy
tan
?< br>
cos
?

sin
?

(3)、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
的角

0?

30?

45?

60?

90?

120?

135?

150?

180?

270?

360?

5
?

6
?
的弧

0

?

6
1

2
3

2
3

3
?

4
2

2
2

2
?

3
3

2
?

2
2
?

3
3

2
3
?

4
2

2
?

3
?

2
2
?

sin
?

cos
?

0

1

0


1

2
0

?1

0


0

1

0

1

2
3

?
1

2
?3

?
2

?
3

22
?1

0

1

0

tan
?

1

?1

?
3

3
4、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sin
?

(1)平方关系: (2)商数关系: (3)倒数关系:
cos
?

sin
2
?
?cos
2
?
?1

tan
?
?
1?tan
2
?
?sec
2
?

cot
?
?
sin
?

tan
?
cot
?
?1

cos
?
tan
?

1
cot
?

cos
?

sin
?
csc
?
?1

sin
?
1?cot
2
?
?csc
2
?

cos
?
sec
?
?1

sec
?

csc
?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4)同角三角函数的常见变形:(活用“1”)
①、
sin
2
?
?1?cos
2
?
, < br>sin
?
??1?cos
2
?

cos
2< br>?
?1?sin
2
?

cos
?
??1?sin
2
?

cos
2
?
?sin
2
?
2
cos
2
?
?sin
2
?
2cos2
?

tan
?
? cot
?
?

cot
?
?tan
?
??
??2cot2
?

sin
?
cos
?sin2
?
sin
?
cos
?
sin2
?
(sin
?
?cos
?
)
2
?1?2sin
?
cos
?
?1?sin2
?

1?si n2
?
?|sin
?
?cos
?
|

5、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公式一:
sin(
?
?k?360?)?sin
?  
cos(
?
?k?360?)?cos< br>?  
tan(
?
?k?360?)?tan
?




公式二: 公式三: 公式四: 公式五:
sin(180??
?
)?sin< br>?
sin(?
?
)??sin
?
sin(360??
?
)??sin
?  
cos(180??
?
)??cos
?

cos(180??
?
)??cos
?

cos(?
?
)?cos
?

cos(360??
?
)?cos
?  

tan(??
)??tan
?
tan(180??
?
)??tan
?
tan(180??
?
)?tan
?
tan(360??
?
)??tan
?
sin(180??
?
)??sin
?< br>sin(
3
?
3
?
sin(?
?
)??co s
?
sin(?
?
)??cos
?
sin(?
?< br>)?cos
?
2
2
2
2
补充:
cos(?
?
?
)?sin
?

cos(
?
?
?
)??sin
?

cos(
3
?
?
?
)??sin
?

cos(
3
?
?
?
)?sin
?

2
2
2
2
3
?
?
3
?
?
tan(?
?
)??cot
?
tan(?
?
)?cot< br>?
tan(?
?
)??cot
?
tan(?
?
)?cot
?
2
2
2
2
?
?
?
)?cos
?
?
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S
(
?
?
?
)

sin(
?
?
?
)? sin
?
cos
?
?cos
?
sin
?

S
(
?
?
?
)

sin(
??
?
)?sin
?
cos
?
?cos
?
sin
?

C
(
?
?
?
)
:< br>cos(a?
?
)?cos
?
cos
?
?sin?
sin
?

C
(
?
?
?
)

cos(a?
?
)?cos
?
cos
?
?sin
?
sin
?

T
(
?
?
?
)

tan(
?
?
?
)?
tan?
?tan
?
tan
?
?tan
?

T
(
?
?
?
)

tan(
??
?
)?

1?tan
?
tan
?
1 ?tan
?
tan
?
T
(
?
?
?
)
的整式形式为:
tan
?
?tan
?
?tan(
?
?
?
)?(1?tan
?
tan
?
)

例:若
A?B?45?
,则
(1?tanA)(1?tanB)?2
.(反之不一定成立)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8、二倍角公式:(1)、
S
2
?

sin2
?
?2sin
?
cos
?
(2)、降次公式:(多用于研究
性质)

C
2
?

cos2
?
?cos
2
?
?sin
2
?

sin
?
cos
?
?
1
sin2
?

2
1?cos2
?
11

?1?2sin
2
?
?2cos
2
?
?1

sin
2
?
???cos2
?
?

222
2tan
?
1?cos2
?
11
2
T
2< br>?

tan2
?
?
< br>cos
?
??cos2
?
?
2
222
1?t an
?
1?cos2
?
?2|cos
?
|
; (3 )、二倍角公式的常用变形:①、
1?cos2
?
?2|sin
?
|

11
?cos2
?
?|cos
?
|
②、
1
?
1
cos2
?
?|sin
?
|< br>,
22
22
sin
2
2
?
③、
sin
?
?cos
?
?1?2sin
?
cos
?< br>?1?

cos
4
?
?sin
4
?< br>?cos2
?

2
4422
④半角:
sin
?
2
??
1?cos
?
?
1?cos
?

cos??

222
tan
?
2
??
s in
?
1?cos
?
1?cos
?

??
sin
?
1?cos
?
1?cos
?
9、三角函数的图象性 质
(1)、函数的周期性:①、定义:对于函数f(x),若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当x取定义
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x+T)= f(x),那么函数f(x)叫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叫
这个函数的周期;
②、如果函数f(x)的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这个最小的正数叫f(x)的最
小正周期。
(2)、函数的奇偶性:①、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f(-x)= - f(x),则称f(x)是奇函数,f(-x)= f(x),则称f(x)是偶函数
②、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③、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3)、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性质(
k?Z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函数 定义域 值域 周期性 奇偶

递增区间 递减区间
y?sinx

x?R

[-1,1]
T?2
?

奇函

?
?
?
?
??2k
?
, ?2k
?
?

?
2
?
2
?
3?
?
?
?

?2k
?
,?2k
???
22
??
y?cosx

x?R

[-1,1]
T?2
?

偶函

?
(2k?1)
?
,2k
?
?

?
?
?
?
?
??k
?
,?k
?
?

2
?
2
?
?
2k
?
,(2k?1)
?
?


y?tanx

{x|x?
?
2
?k
?
}

(-∞,+
∞)
T?
?

奇函

y? sinx
图象的五个关键点:(0,0),(
3
?
?
,1),(?
,0),(,-1),(
2
?

2
2
0);
3
?
?
,0),(
2
?

y?cosx< br>图象的五个关键点:(0,1),(
,0),(
?
,-1),(
22
y
1);
y?sinx
1
?
3
?
?
?
?

2
2

?
0
?
2
?
x




2


-1

y







?
?
?
?

3
?

?
2
y
?
?
2
?

o
?

2
3
?

x
2

?
?
2

1
0
-1
y?cosx

?
2

?


3
?
2

y?tanx

2
?

x
y?sinx
的对称中心为(
k
?
,0
);对 称轴是直线
x?k
?
?
?
2

y?Asin (
?
x?
?
)
的周期
T?
2
?
?

y?cosx
的对称中心为(
k
?
?
T?2
?
?
2
,0
);对称轴是直线
x?k
?
y?Acos(
?
x?
?
)
的周期
?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y?tanx
的对称中心为点(
k
?
,0
)和点(
k
?
?
T?
?
2
,0
);
y?Atan(
?
x?
?
)
的周期
?

?
(4)、函数
y?Asin(
?
x?
?
)(A? 0,
?
?0)
的相关概念:
函数 定义域 值域 振幅 周期 频率 相位 初

y?Asin(
?
x?
?
)

图象
x?R

[-A,
A]
A
T?
2
?
?

f?
1
?

?
T2
?
?
x?
?

?

五点法
y?Asin(
?
x?
?
)
的图象与y?sinx
的关系:
①振幅变换:
y?sinx

y?Asinx


0?
A
?1
时,图象上各点的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A

1
当时,图象上各点的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
?
?1

?
1
②周期变换:
y?sinx

y?sin
?
x


0?
?
?1
时,图象上各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

?
?0
时,图象上的各点向左平移个单位倍


?

?
?0
时,图象上的各点向右平移
|
?
|
个单 位倍
③相位变换:
y?sinx

y?sin(x?
?
)

当A
?1
时,图象上各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A倍
?
个单位倍
?
?
④平移变换:
y?Asin
?
x

|
个单位倍 当
?
?0
时,图象上的各点向右平移
|
?
y?Asin(
?
x?
?
)



?
?0
时,图象上的各点向左平移

常叙述成: ①把< br>y?sinx
上的所有点向左(
?
?0

)或向右(
?
?0

)平移|
?
|个单位得到
y?sin(x?
?
)

②再把
y?sin(x?
?
)
的所有点 的横坐标缩短(
?
?1
)或伸长(
0?
?
?1
)到 原来的
(纵坐标不变)得到
y?sin(
?
x?
?
)

1

?
③再把
y?sin(
?
x?
?
)
的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
A?1
)或缩短(
0?
A?1
)到原来的
A

(横坐标不变)得到
y?Asin(
?x?
?
)
的图象。
先平移后伸缩的叙述方向:
y?Asin(
?
x?
?
)

先平移后伸缩的叙述方向:
y?A
sin(
?
x?
?
)
?A
sin[
?(
x?
?
)]

?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第五章、平面向量
1、空间向量:(1)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叫做向量,向量都可用同一平面内的有向
线段表示。
(2)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
0
;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3)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与向量
a
平行的单位向量:e??
a
|a|

(4)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 向量也叫共线向量,记作
ab
;规定
0
与任何向量平行;
(5)相等向量:长度相同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
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以用同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并且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2、向量的运算:(1)、向量的加减法:







a

a?b

b

a

a

b

a?b

a

a?b

向量的加
三角形法
b

平行四边形法
a

b

b

向量的减
a

b

指向被减
首位连结
( 2)、实数与向量的积:①、定义:实数
?
与向量
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
?
a

②:它的长度:
|
?
a|?|
?
|?|a|

③:它的方向:当
?
?0

?
a
与向量
a
的方向相同;当
?
?0

?
a
与向量
a< br>的方向相反;当
?
?0
时,
?
a
=
0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3、平 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
e
1
,e
2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 ,那么对平面内的任一
向量
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
1
,< br>?
2
,使
a?
?
1
e
1
?
?
2
e
2

不共线的向量
e
1
,e2
叫这个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向量,{
e
1
,e
2
}叫基底。
4、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运算性质:
a?b?b?a,a?b?c?a? b?c,a?0?0?a?a

(2)坐标运算:设
a?
?
x
1
,y
1
?
,b?
?
x
2
,y
2
?
,则
a?b?
?
x
1
?x
2
,y
1
?y
2
?

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1
,y
1
),(x
2
,y
2
),则
AB?
?
x
2
?x
1
,y
2
?y
1?
.
(3)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 设
a?
?
x,y?
,则λ
a?
?
?
x,y
?
?
??
x,
?
y
?

?
????
0
?
(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①、 定义:
a ?b?a?bcos
?
?
a?0,b?0,0?
?
?180
0
?

??
??
????
????
????< br>?
?
?
0?a?0
.
①、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向 量
a
的长度|
a
|与
b

a
的方向上的投 影|
b
|
cos
?
的乘
积;
③、坐标运算:设< br>a?
?
x
1
,y
1
?
,b?
?x
2
,y
2
?
,则
a?b?x
1
x< br>2
?y
1
y
2

向量
a
的模|
a
|:
|
a
|
2
?a?a
?x
2
?y
2
;模|
a
|
?x
2
?y
2

④、设
?
是向量
a?
?
x
1
, y
1
?
,b?
?
x
2
,y
2
?< br>的夹角,则
cos
?
?
??
????
x
1< br>x
2
?y
1
y
2
x
1
?y
1
22
x
2
?y
2
22

a

?
b
?a?b?0

5、重要结论:(1)、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ab?a?
?
b

(
?
?R)


a?
?
x
1
,y
1
?
,b?
?
x
2
,y
2
?
,则
ab
?
x
1
y
2
?x
2
y
1
?0

(2)、两个非零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a
?
b
?
a
?
b
?0


a?
?
x
1,y
1
?
,b?
?
x
2
,y
2
?
,则
a?b?x
1
x
2
?y
1
y< br>2
?
0

(3)、两点
A
?
x
1
,y
1
?
,B
?
x
2
,y
2
?
的距离:
|AB|?(x
1
?x
2
)
2
?(y
1
?y
2
)
2

????
??
????
??
????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4)、P分线段P
1
P
2
的:设P(x,y) ,P
1
(x
1
,y
1
) ,P
2
(x
2
,y
2
) ,且
P
1
P?
?
PP
2

(即
?
??
|P
1
P|
|PP
2
|
??

?
x?
?
?
则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
?
y?
?
?
x
1
?
?
x
2
x1
?x
2
?
x?
?
1?
?
, 中点坐标公式
?
2

?
y
1
?
?
y
2
?
y?
y
1
?y
2
?
1?
?
2
?
?
'
?
?
x?x?h,(5)、平移公式:如果点 P(x,y)按向量
a?
?
h,k
?
平移至P′(x′,y′),则
?
'

?
?
y?y?k.
6、解三角形:(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S< br>?
?
(2)在△
ABC
中:
A?B?C?180?

111
ab
sin
C
?
ac
sin
B?
bcsinA

222
因为
A?B?180??C

sin(A?B)?sinC

cos(A?B)??cosC

tan(A?B)??tanC

因为
A?B
?90??
C

sin(
A?B
)?cos
C

cos(
A?B
)?sin
C

tan(
A?B
)?cot
C

222222
22
(3)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①正弦定理:
abc
???2R,边用角表示:a?2RsinA, b?2RsinB, c?2Rsin
sinAsinBsinC
a
2
?b
2
?c
2
?2bc?cosA
②余弦定理:
b
2
?a
2
?c
2
?2ac?cosB
a
2
?b
2
?c
2
??ab
若:
a
2
?b
2
?c
2
??2a b
c
2
?a
2
?b
2
?2abcosC?(a?b )
2
?2ab(1?cocC)
则:
a
2
?b
2
?c
2
??3ab
b
2
?c
2
?a
2
a
2
?c
2
?b
2
a
2
?b
2
?c
2
    
cosB?
    
cosC?
求角:
cosA?

2bc2ac2ab

第六章:不等式
1、不等式的性质:(1)、对称性:
a?b?b?a

(2)、传递性:
a?b,b?c?a?c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3)、a?b?a?c?b?c

a?b,c?d?a?c?b?d

(4)、
a?b,

c?0?ac?bc
,若
c?0?ac?bc

a?b?0,c?d?0?ac?bd

y
(5)、
a?b?0? a
n
?b
n
,
n
a?
n
b,(n?N,n ?1)
(没有减法、除法)
1、均值不等式:
(1)、

(2)、
a?b?2ab

ab?(

ab?
a
2
?b
2


2
2a
?a
a
?2a
a?b
2
)
一正、二定、三相等
2
x
不满足相等条件时,注意应用函数
f(x)?x?
1
图象性质(如图)
x
应用:证明(注意1的技巧),求最值,实际应用
(3)、对于n个正数:
a
1
,
a
2
,
a
3
?
,
a
n
(
n?
2)

那么:
数;
3、不等式的证明,常用方法:
(1)比较法:①、作差:
a?b?0?a?b,a ?b?0?a?b
,(作差、变形、确定符号)
②、作商:
a
?1(b?0 )?a?b(b?0),
a
?1(b?0)?a?b(b?0)

bb
a
1
?a
2
???a
n
叫做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n
a
1
a
2
?a
n
叫做n个正数的几何平均< br>n
(2)综合法:由因到果,格式:
??, ??;  ??, ??;

??, ??, ??,
(3)分析法:执果索因,格式:原式
?, 

(4)反证法:从结论的反面出发,导出矛盾。
4、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解集的边界值是相应方程的解)
一元二次不等式(
x< br>2
的系数为正数):
??0
时“>”取两边,“<”取中间
绝对值不等式:含一个绝对值符号的:“>”取两边,“<”取中间
含两个绝对值符号的: 零点分段讨论法(注意取“交”,还是取“并”)
高次不等式的解法:根轴法 (重根:奇穿偶不穿)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移项、通分、根轴法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高中数学教研员个人总结-2010年安徽省高中数学优质课


高中数学必修1 5试卷及答案-高中数学课设计理念


一遍过高中数学选修2 1答案-高中数学输入语句一般格式


电子课本北师大高中数学-高中数学所有定理定义公式


高中数学网络研修校本成果-高中数学老师给学生的毕业寄语


2004年高中数学复数-北京高中数学课本安排


高中数学宋志永-高中数学函数很重要吗


高中数学提分技巧-中澳高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本文更新与2020-10-07 13:4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12371.html

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总结_(超级经典)讲课稿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