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2018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资料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0-20 23:07
tags:考研政治复习资料

酝怎么读-mind是什么意思

2020年10月20日发(作者:毕诒策)


2018年考研政治复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2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原理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原理;(2)物质和意识的 辩证关系原理;(3)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4)量变和质变
的辩证关系原理;(5)辩证的 否定观;(6)否定之否定规律;(7)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论述中
日关 系及和谐社会)(8)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和形式)(9)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10) 矛盾的普遍性和
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1)事物矛盾变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坚持“两点论”和 “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反对
均衡论)
(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12点属“辨证唯物主义”范畴,13-20点属“历史唯物主义”范畴。
(13)社会 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
(1 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6)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社会的阶级 斗争是直接动
力。)(17)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 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
发展的决定性力量;(19)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原理(包括社 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
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前 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0)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原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辩证
关系原理。
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段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
所有的唯物主义是“一元论”哲学,“决定论”哲学和“可知论”哲学。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形式
主观唯心
客观唯心
共性
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个性
主观精神
客观精神
代表观点
存在就是被感知、我思故我在
神、宇宙精神、上帝、绝对理念
科学是世界观方法论

优点
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肯定世界是物质的
缺点
直观猜测,缺乏科学论证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唯心主义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是一个,都把精神当作是 世界的本原,把物质当作是第二性的,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4.运动和静止

运动
静止
区别
绝对的
相对的
联系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转化
一定参照系
一定参照系
反对的错误观点
相对主义诡辩论
绝对主义不变论
“静也,动之静也”,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片面夸大运动、否认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
论。相对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代表观点是庄子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 方不可方可”。
把生和死,可和不可的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抹煞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和之间的区别。“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朴
素辩证法的思想。但如果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就陷入了不可捉摸的相对主义诡辩论的泥潭。反过来片
面夸大静止、否认运动,则会导致绝对主义和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不动论)否认运动,把相对静止看作绝对不动,
代表观点是“飞矢不动” ,“天不变,道亦不变”。
5.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意识本身不 是物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能动性是
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 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征是:意识形式的主观性;对同一对象的意识存在个体
的差异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事物反映的近似性、虚幻性和创造性。但是,意识的内容和造成意识主观性的原因却 是客
观的。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三思而行;工程师设计图纸) 二 意识活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胸有成竹) 三 意
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四 意识对生理功能的调节和调控。 五 意识活动具有自身发展的前进性。

1


意识的能动作用毕竟是第二位的,要使意识的能动性变成显示必须有一定的途径 和条件:(1)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
径是实践。(2)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 和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3)实现意识能动作用必须以
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情况明、决 心大、方法对)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使人们的实践 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 br>最突出的表现。(分析题)
物质决定意识,这是意识问题上的唯物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这就是意识问题上的辩证法。(现实工作中,既要
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在意识的能动性问题上, 要反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错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了意
识的能动性,认为意识是大脑的 分泌物,把意识等同于物质(无所作为)。唯心主义则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否认物质的决定
性,主张意 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为所欲为)。
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工 作中,要把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大胆创新精神,保持旺盛的工作干劲,高度 的工
作热情和工作责任感,又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相信个依靠科学,只有这样 ,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取
得胜利。
反对两中片面性,一种是宿命论。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借口, 否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等”、“靠”、“要”,
不去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 种是唯意志论。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置客观规律于不顾,单凭个人热情和勇气盲目
蛮干,这是 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7.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
1
联系
孤立
2
全面
片面
3
发展
静止
4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否认矛盾,确信外力推动
8.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人对物质世界实 践把握的过程是主体通过工具、手段作用于客体,实现主体目的的过程,概括来说,是目的――手段――
结果的过程。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实践是主体与客添相互作用的基础和中介,实现着主体客体化和客 体主体化的
双向运动,体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的改变的一致性。其主要环节是:
(1) 实践决策。正确的决策是“合目的”和“合规律”的统一。(2)实践目标的制定。实践目标是实践目的的体现。 目的
是实践结果预想和超前反映 (3)实践的组织和管理。(4)实践结果极其检验。实施过程在客体 身上实现了对象化,就产生实
践的结果,要对实践结果作出评价和检验。
9.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可靠,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在实际 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可靠,
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升华成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 中表现为经验主义,唯理论和经验论全部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
关系。他们各持一个片面,在 思维方法上属于形而上学。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之分;经验主义也有唯物
主义经验 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之分。

1.认识的形式
2.认识的内容
3.认识的特点
10.联系与系统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 在着。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
特定功能的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 。即“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但又不是孤立存在的。系统的本质
特征是整体 性、动态有序性、最优性。其中整体性是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1) 整体性原则,即系统的有机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机械之和。
(2) 动态的有序性原则。系统的联系是有序的,这种联系存在于发展变化之中。
(3) 最优性原则。即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大道总体目标实现的最佳状态。
系统由要素构成,系统和 要素的关系,是整体(全局)与部分(局部)的关系,同样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表现
为整体是整个事 物及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而部分是构成整体的各个组成要素和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它们的联系表现为:
(1) 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没有部分,不会有整体;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但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

2
感性认识(低级阶段)
感觉-直觉-表象
对事物现象、片面、外部联系的反映
形象性、直接性
理性认识(高级阶段)
概念-判断-推理
对事物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反映
抽象性、间接性


加。
(2) 整体对部分起支配、统帅、决定的作用,而部分处于被支配、被决定的地位。
(3) 整体是各个部分 有机的结合,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其功能大于各个部分机械相加之和,整体具有
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 。
(4) 部分影响整体,对整体具有反作用,在特殊情况下,当某一部分成为整体的主要环节时,对 整体起决
定作用。
(5) 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整体和部分是相对否认。高一层次系统的部 分,可以是低一层次系统的整体。
则成为高层次系统的部分。
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必须 在分析问题时要着眼于整体,要求局部服从整体,反对片面强调局部,
以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的分散主 义和个人主义。


11.认识论的不同主张

主体
客体
辩证唯物主义
人(实践的、社会的)
主体认识的对象
旧唯物主义
生物学意义上的抽象的人
整个自然界
唯心主义
精神
精神的外化
12.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是 ,始终以客观事实和规律为依据,以实践为准绳,始终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它是一项特
殊的社 会事业,具有特有的社会建制。
“全球问题”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广泛运用而失去控制造成的。因此, 让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而不是造祸。取决于科学技
术的合理使用,取决于人类在追求利益的时候,要尊重 自然规律,要把人的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
来。
物质文明的建设解 决不了社会领域内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自然科学本身并不对使用它的成果的人的智慧和能力负责,它
的 发展及对社会的作用并不预先考虑社会后果。在人类还没有学会控制自己之前却已经掌握了对自然的控制权,这使 得人类面
临空前的凶险。人类的大敌不是术而是非理性,不是科学而是战争,不是资源稀缺,是贪得无厌 。
13.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1.对立:(概念不同)
A.相对真理之中有绝对真理的颗粒
2.联系: 渗透
B.无数相对真理总和构成为绝对真理
3.转化: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
4.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由思维能力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决定的
5.方法论: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14.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决定力量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历史发展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
主客观精神
有无规律


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
少数英豪
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1)宿命论主张历史发展由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决定,而少数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精神力量的体现者、
(2)唯意志论主张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英雄人物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
15.短缺与过剩的辩证法(分析题)
前些年,我国电力一度出现过短暂过剩,一些 地方为了卖电做起了广告,号召市民多用电,甚至鼓励上马高耗能产业。和
西方核电不同,我国电力作为 最重要的二次能源,80%多是人多,人均资源相对匮乏,而能源更是紧张,为了卖电,怎么能号
召甚至 鼓励大家多用电呢?
果不其然,没几年光景,新的情况出现了,各地先后由卖电难到电力供应紧张再到 出现电荒。当然,并不是说今天的电荒
完全祸起于当初的鼓励多用电政策。之所以重提旧事,就是希望通 过此事引起有关方面忠实一个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特
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决策更要有长远 眼光。比如目前,由于电力紧张,各地又掀起建设电站新高潮,上千亿金往电站
上投。如果我们总是这样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过不了几年,恐怕又会回吆喝着买电的局面。此种发展思路不改,不仅摆脱不了

3


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且会把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糟蹋。
对于企业,降低消耗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对于个人,节水节电体现着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对于社会,实现资 源环境
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才一个健康的社会。因此,对于一时的能源过剩或紧张,即使调整 也应该认真分析原因,在供
需两个方面来调整,而绝对不应该知识简单地多了就让大家多用,少了就多建 。
1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趋同论”是错误的理论
“趋同论”认为社会主 义和资本主义社会是工业社会的两种形式,两者将遵循“趋同”的道路,共同进入“后工业社会”时代
( 信息社会)。“趋同论”的错误之处在于片面夸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联系,实质上是只承认两者的统一, 否认了两者
的区别(对立),是形而上学的片面性。抹杀了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的本质区别。“趋同论”混 淆了社会技术形态理论和社会经济
形态理论的区别。
社会技术形态属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范畴, 而生产力只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区分社会形态的质的标准。社会形态是以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不 同而区分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而资本主义社会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
础。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治、法律及意识形态,而资本主义社会是少数人对多数人进行统治的 所谓“民主”。
按照社会运动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而决不可能是两者最后“趋同 ”。
17.可能性与现实性
(1)区分可能和不可能。肯那过是指在现实中存在其出现的根 据的东西。不可能性是指一事物的出现在现实中没有任何
客观的根据和条件,因而它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
(2)区分现实的可能和非现实的可能(抽象的可能)。现实的可能是在现实中有着充分根据和必要 条件,因而在一定阶段
可以实现的可能性。非现实的可能性则是在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展开 、必要条件尚不具备,因而只在以后的发展
阶段才可以实现的可能性。但抽象的可能性毕竟是一种可能, 因而区别于不可能。随着条件的成熟,抽象的可能性就可以转化
为现实的可能性。认识抽象的现实的两种 可能性的区别和联系十分重要。一方面,要看到两种可能性的曲笔仁,应该集中力量
去办那些具有现实可 能性的事情。否则就要犯左倾的错误;反之就要犯右倾的错误。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两种可能性的联系,
积极创造条件,促使有利于事物发展的可能变为现实的可能。
(3)区分两种相反的可能。在事物发展 中往往存在着两种相反的现实可能。矛盾双方斗争中既有新的一方战胜旧的一方
从而使事物发展的可能, 也有相反的可能。虽然就总趋势而言只有新生事物不可战胜一种可能。但这种总趋势由可能转化为现
实, 是在两种可能的反复斗争中实现的。
(4)把握可能的量的方面。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即或然率,这就 是对可能性在量上的测定、把握可能行的量的方面,分
析或然率,这是精确地规定行动目标和实施步骤的 重要条件。
可能和现实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分析题)
(1) 现实是统一的,使人的主 观能动性有发挥的余地。(2)可能与现实的对立,又使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发挥的必要。
(3)为了在变 可能为现实的斗争中有正确有效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注意以下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其一是,
在实践 的基础上,要求正确地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全面地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是促进事物由
可 能变为现实的客观前提。其二是,在这个前提下,还需要经过主观努力和积极斗争,创设有利的条件,力争
实现最好的可能。
18.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范畴
原因和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关系
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
特殊内容
因果联系的多样性
机遇
方法论
坚持决定论反对非决定论
反对机械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应立足
必然,充分估计偶然
可能性和现实性
现象和本质
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
多种可能性
假象
发挥能动性变可能性为现实性
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应透过现象
看本质


复杂的矛盾(许多矛盾)
主要矛盾 非主要矛盾(不只一个)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4



19.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关系:(1)主要矛盾在 矛盾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它制约着主要矛盾,因此,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用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
(1) 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解决的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在抓主要矛 盾的同时,也
要主义解决次要矛盾。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2)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旦出现转化,我们的工作已重点也相应的转移。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主、次之分。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
面。矛盾的次要方面 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其
次,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影响、制约矛盾的主要方面。再次,矛盾的主、次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易位,在这种情况 下,事物的
性质会发生变化,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分析问题要分清驻留与支流,确认识事物的性质。
“两点论”和“重点论”及其关系:(1)两点论是指在一个事物中能看到许多矛盾,在一个矛盾 内部能看到两个方面。两
点论对立面是一点论。(2)重点论是指在一个事物的许多
矛盾中抓 住主要矛盾,在一个矛盾内部能抓住主要方面。重点论的对立面是均衡论。(3)重点论以两点论问为前提,两点 论以
重点论为补充,两点论与重点论是辩证法,一点论与均衡论是形而上学。
坚持两点论与重 点论的统一主、次矛盾以及矛盾主、次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
点 论,反对均衡论,在工作中抓住重点,带动全局,看问题要看主流,同时注意支流,在克服一种主要的倾向时,要 注意可能
掩盖的另一种倾向,防止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
20.哲学易混淆知识点解析 (1)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 的基本问题
是社会存在和社会一时的关系问题。
(2)不要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辩证唯物 注意的特有观点混淆。如一时对物质的依赖性与一时对物质的能动性、世界
的物质统一性与物质世界是多 样性的统一、认识是反映与认识和能动的反映,前者是所有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后者是辩证唯
物主义的 特有观点。
(3)旧哲学把哲学看成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两者之间
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
(4)“意识转化为物质”是需要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必须是正确的意识知道实践在改造世界中获 得成功。因此,“意识可
以转化为物质”的论断是正缺的。“意识必然转化为物质”的论断是错误的。
(5)“物质和精神是并行不悖的”属于二元论思想
(6)“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一样的”这中看法是不全面的。两者对染都正人物质第
一性,意识第二性。物 质决定意识,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而辩证唯物主义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
作 用。
(55)
《政治经济学原理》20分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易考分析题)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对未来供求关系的平衡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不能自动引 导整个国民经济
的宏观平衡;不能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针对上述缺陷,国家必须从总体上对国民经 济运行进行调控,宏观调控实质上是
政府调节,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只有采取有效的宏观管 理和调控,才能合理利用和分配资源,才能承担市场机制
无法完成的诸如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社会公共 产品(医疗、教育等)等职能。因此,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
控是现代经济的基本要求和 特征,两者缺一不可。(1)国家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2)国家调控是弥补市场调
节 缺陷的需要;(3)国家调控是国家经济职能的具体体现。
2.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特点
我国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是( ABCD )
A.重视防止通货膨胀,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
B.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适当控制投资总规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D.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缓解煤、电、油和部分重要原材料的供求矛盾

5


3.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按在剩余价值生产
中的作用划分

不变资本 C


可变资本 V
4.经济规律的类型
(1)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矛 盾运动规律;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规律;消费
需求上升规律等;
(2)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
(3)某一个社会形态 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规律等。
在 一个社会体系中,同时存在多种经济规律,这些规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
5.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
概念
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


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

6.生产价格
成本价格的形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成本价格(c+v)是指资 本主义的生产费用,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加可变资本构成的。成本价格的形成是由资本主
义生 产的性质决定的。资本家在计算生产成本时,是不计算工人的劳动耗费的,而只计算他的资本耗费。
成 本价格的形成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剩余价值不再表现为可变资本的增殖,而表现为成本价格以上的一个增加额 ,从
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商品价值= c + v + m






剩余价值与预付总
资本的比率
全社会剩余价值总
额与社会总资本的
比率

=ΣmΣ(c+v)
含义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
本的比率
年剩余价值量与预
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M?=Mv
=m?n
P?=mc+v
预付可变资本在一
年中的增殖程度,其
值一般大于剩余价
值率。
预付总资本的增
值程度
社会总资本的增殖
程度
公式
m?=mv
反映的关系
资本剥削率
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
劳动资料
原材料、燃料等
劳动对象

工 资(劳动力)
资本各部分物质表现 按价值周转
方式划分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利润率
成本价格k+利润p
成本价格k+平均利润
p
=生产价格

直接生产过程 要素 劳动与价值
6
对比关系



剩余价值率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市场价
格围绕价格波动;在自由资
本主义社会,市场 价格围绕
劳动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P
m

A



c
v
a + a′
a′ a
P
m
A
cv
生产价格波动;在垄断资本
v + m
m v
技术构成
价值构成

剩余价值率
主义社会,市场价格围绕垄
断价格波动。
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由资本的 技术构成决定并
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
的资本价值构成称为资本有机构成。公式用C:V表示 。









Pm=生产资料,A=劳动力,a=必要劳动时间,a’=剩余劳动时间


8.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指流通中的货币量(纸币)超过了商品流通所实际需要的 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
水平的持续上涨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在一定时期内可 以增加部分需求,出现经济的虚假繁荣,但通过增发货币所增加的需求,
由于没有相应的社会财富作保证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和有支付能力需求之间的矛盾。严重的通货膨胀不仅危及经济的正
常运行,甚 至会引发社会动荡。引起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主要有,成本推动、需求拉动、结构失调等因素。结构失调是指因经
济结构发展失衡而造成的不良经济运行结果。例如,农业歉收或减产会导致农产品和相关价格的上涨,并 带动其他工业产品上
涨。此外,现代经济结构使生产要素因为技术的门槛高或准入条件苛刻等原因,不能 从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向先进部门转移,
但这些部门却在工资、价格方面向先进部门看齐,结果就会导致 一般价格水平上涨。
9.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劳动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

价值增值过程(生产关系)(形式)(目的)
价值
劳动过程(生产力)(内容)(手段)
商品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0.现代产权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现代产权制度,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所有制相联系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制度。“归属清晰、权 责明确、保护严
格、流转顺畅”构成了现代产权制度的完整体系和法律关系。
归属清 晰,才能有效形成一个个明晰的财产所有者的企业法人财产权,从而使企业真正成为享有权利承担责任的法人实体 ;
权责明确。产权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亦即它通过各种形式如租凭、售卖、转让、合并等运营 或流动中,以及通过运营或流
动形成的某种企业资本组织形式下,各相关主体权利到位,责任落实; < br>保护严格。产权归属一经准确界定并依法明确认定,就具有了排他性,并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其他任何主 体不可随意侵
犯;
流转顺畅。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并最终服从于实现产权收益最大化 的目的,没有产权的高流动,就不会有企业的
高利润和市场经济的高效益。

7 < /p>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
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增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 者创业、创新和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建立健全
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形成良好的信用 基础和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提高资本的运行效率,
实现社会资本的优化配置,从而推 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改善企业资本组织形式,建立规范的
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基础。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由现代产权制度决定的。本段话重要。
11.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12.股票及股票价格
股票:股票是一种由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用以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它表明股票的
持有者 对股份公司的部分资本拥有所有权。股息就是股东根据股票从企业赢利中获得的收入,股息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的一
部分。由于股票包含有经济利益,且可以上市流通转让,股票也是一种有价证券。
股票价格也叫作股票行市,它不是股票的票面金额,而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是虚
拟资本 形式,是股息收入凭证和资本投资所有权凭证,实质是股息收入资本比,股票价格同股息成正比,股票价格同利息 率成
反比。(易考选择题)
从理论上说,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利息率(此处的利息率是指银行的存款利率),此外,
股票 价格还受股票供求关系、政治、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股票和债券联系是都为虚拟资本和有价证券。区别在于, 股票代
表资本投资经济关系,而债券代表债权债务经济关系。股份公司性质:判断股份公司的性质,关键 是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13.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 产应具备的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
即 I(v+m)=II (c)。
由这个基本公式可以引申出另两个实现条件。
其一为:I( c+v+m)=I(c)+II(c)。这个条件反映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供给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 在联系。
其二为:II(c+v+m)=I(v+m)+II(v+m)。这个条件反映整个社会的消 费资料的供给和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1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
I(c+v+m)>I(c )+II(c )或I(v+m)>II(c )。
II(c+v+m)>I(v+mx)+II(v+mx)。 前提是“两个多余”。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协调发展)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I(v+△v+mx)==II(c+△c)
由这个基本公式可以引申出两个基本公式:
(1)、I(c+v+m)==I(c+△c)+II(c+△c)
(2)、II(c+v+m)== I(v+△v+mx)+II(v+△v+mx)
15.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的形式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I形成的 条件有两个:一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这种差别
会导致不同的劳动生产率。二是由于不同地块地理 位置的差别,这种差别会形成运输费用的差异。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会使劳
动生产率和产量出现差别,农 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土地的个别生产价格所决定,因此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产品个别生产
价格就会 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产生超额利润(卖农产品的时候以社会生产价格出售),这个超额利润就形成级差地租Ⅰ。土 地
地理位置的差别会使农产品的运费出现差别,而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距离市场最远的土地的农产品 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
于是距离市场近的土地就能获得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也形成级差地租Ⅰ。级差 地租Ⅰ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
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 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

8
生产力

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

法律、政治制度和一定的意识形态构成了上层建筑
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
社会的物质基础


绝对地租的含义:租种任 何土地(包括劣等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工
业(农业 的生产经营技术一般落后于工业,所以耗费的劳动力较多)。绝对地租的来源是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 ,
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16.土地价格
土地价格是指土地出售 时的价格。土地价格的实质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土地同股票一样,不是劳动产品,因而没有价值。
但掌 握土地的所有权就可以定期取得土地收入,就如同把一笔资金存入银行取得利息一样,所以土地有了价格并可以买 卖。故
此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地租的购买价格。土地价格与地租成正比,与银行存款 利息率成反比。即土地价格
==地租利息率。
例如,一块土地每年的地租收入额为1000元 ,银行的同期存款利率为5%,则这块土地的价格就==1000元5%==20000元。
这就是说, 1000元的地租收入相当于存入银行的20000元的利息收入。
决定土地价格的因素是:
(1)地租额的大小。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土地价格同地租额成同方向变化。
(2)利息率的高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土地价格的高低与利息率的高低成反方向变化。
(3)土地的供求状况。土地供应少,价格上升;土地供应多,价格下降。


《毛泽东思想概论》18分
1.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对资本庄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购买的政策。
中国的资本主义可分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 两部分。对官僚资本采取强制剥夺政策,对民族资本采取和平赎买政策。在政
治上保证同民族资产阶级联 盟.把原有属于对抗性的矛盾。当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在经济上,实行赎买政策,用和平的方法.把
民 族资本主义企业,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系取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创立了临时互助组、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形式。互助组具有社会 主义萌芽性质,初级社是
半社会主义的,高级社是完全社会主义的.
(2)在资本主义工 商业改造方面.透过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过了从低级形式(初级形式)
和高级形式两个发展阶段。低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这是国家同资本主 义工商业在企
业外的一种合作。(加工、订货、统购包销是工业形式,经销代销是商业形式)
(3)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分别为各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企业公私合营(标志社会主义改造基 本完成),是
国家与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企业内部的一种合作。
(4)把消灭剥削阶级同改造剥 削分子结合起来,成功地实现了把原有的剥削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2.毛择东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外国有过,中国不能有。”
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反封建君主专制的历史先进性.但是这种政权主张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1))帝国主义不允许.帝国主义侵华的目的就是把中国变成一个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而不
是变成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2)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不允许。苏联等国家援助中国,不希望在中国革命胜利后出观一个资产阶级掌权的国家。
(3)中国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不允许。它们坚持专制独裁统治,不允许中国出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先天的软弱性,这注定了他不可能建立自己的政权。
(5)中国共产 党主张在中国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各民族阶级参加的人民民主共和国。由于这个政权反映了个阶层的愿望和要求,再加上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胜利,使这个政权主张最后变成现实。
3.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1)中国革命的基本问 题是农民问题,敌强我弱和中国政治经济不平衡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走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党的工
作中 心必须放在农村,农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中国革命战争的主战场。
(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 要力量,是中国革命的最大动力,中国有80%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农民是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主
要压 榨对象,因而,它们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动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3)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军队的官兵基本上都是穿着中国军装的农民。
4.毛泽东关于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认识

9


毛泽东发展商品生产的观点:(1)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2)商品生产的范围不仅局限于个人 消费品,有些生
产资料也可以是商品;(3)中国落后的国情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使商品生 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4)两种所有
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前提,其最终的结果取决于生产力 发展的水平,毛泽东关于价值规律的认识:(1)价值规律是客
观的,不能违背,只能利用;(2)多有 的经济单位都要利用价值规律进行经济核算;(3)价值规律在生产领域生产资料各部门
之间也发挥作用 。
5.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从之国的社会状况主伐,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
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其基本点 ,一是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
(即买办资产阶级、官僚资 产阶级),另一部分是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要争取
民族资 产阶级参加,并且在特殊条件下把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以求最大限度地孤立最主要的敌人。在同资产阶 级结
成统一战线时,要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被迫同资产 阶级、主要是同大资产阶
级分裂时,要敢于并善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 族资产阶级的同情或中立。二是认为由于中国
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 独裁恐怖统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
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 体的革命战争。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无产阶级有可能和必要通过自己的先
锋队用先进思想、 组织性和纪律性来提高农民群众的觉悟水平,建立农村根据地,长期进行革命战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加上党本身的建设,就成为革命的“三个法宝”。以上 这些,就是中国
共产党所以能成为全民族的领导核心,并且创造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 利的道路的基本依据。
6.毛泽东经典著作导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1. 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2. 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
3. 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
4. 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以乡村为中心”,意义: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
《<共产党人>发刊词》――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
1.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一部分;
2. 武装斗争也是我们当的政治路线的重要部分;
3.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是“伟大工程”。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历史文献
1. 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认清国情是认清中国革命一切问题的根本依据。
2. 系统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人物、动力和领导等问题。
3. 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一全新
的科学概念。《改造我们的学 习》――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一。
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科学的解释了实事就是的含义
《论联合政府》(1945年七大)――中国人民胜利的指南
1.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可能性,科学阐明了实现光明前途的客观依据和条件
2. 从实际出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光明前途的客观依据和条件
3. 首次提出“使中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目标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变的纲领
1. 运用矛盾转化的观 点,阐明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进入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提出“两个务必”思想。
2.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学说和阶级斗争学说,阐明了全国胜利后的国家政权的性质和阶级斗争的 特点,并以不断革命论
和发展阶段论相家和的思想武装全党。
《论十大关系》(1956年)――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1. 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中心西向
2. 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
3. 阐述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辩证关系,发展了唯物史观
4. 辩证地分析了独立自主和学习外国的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典范

10


1. 对立统一规律是世界的最根本的规律,必须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
2. 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3. 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4.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曲折的
5.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促进科学进步的科学方针
6. 坏事具有两重性,努力创造条件使坏事变好事
7.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道路
1956 年“一化三改”后的工业化道路特征:在计划经济和单一公有制体质下的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又要避免苏联 片面
发展中工业的弊端,力图通过更多的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促进重工业的发展;以外延性的经济发 展为主,通过高投入高产
出达到高速度;从改善生产力布局和备战的需要出发,加快内地发展,以建立一 个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道路特征:逐步建立以市场经 济为向导的经济体质;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
同发展下的工业化。是农业、轻工业、 重工业全面发展,农村和城市全面发展的工业化。以外延性的发展为主。
21实际的新型工业化战略的 特征:(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2)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
业化 ;(3)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的工业化;(4)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8.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的统一战线与抗日民族统一的区别
第一次国共合作 ,是指国民革命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是以孙中山的新民主主义为共同政治基础,是以共产党个人
身份加入国民党、但共产党仍然保持自己在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国共两党合作是党内合作为特点的。此时的 国民党已改
组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国民党成为各个阶级革 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抗日战
争时期,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共两党的二次合作,建立了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相比,
有以下特点:
一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阶 级成分广泛,内部矛盾复杂。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不仅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以及民族资 产阶级要求抗日,而且中小地主、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以及地方实力派从自身利益出发,也参加了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复杂的、严重的阶级斗争。
二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 共同的政治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国共两党只能各自坚持自己的抗战路线、分别领导两个战
场,形成了 一种不完善的合作局面。
三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两党各自硬皮政权和军队,都有合作、分裂、 再合作的经验。共产党对于领导权和武装
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有政权的军队 的合作。而且两种力量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导致了比较复杂
的斗争态势。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思想》20分
1.“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概括为:
(1)当代世界的新变化(世情)是“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是“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3)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4)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5)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知道意义{背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列 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理论的继承和 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依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br>兴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之所以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据在于,是在总 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信息时代实现工
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做出的 科学选择:第一,这是总结国内工业化经验教训做出的重大决策,过去的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
态环境的 破坏为代价的道路无以为继;第二,这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 竞
争日趋激烈,要求我们的增长方式必须实行集约型转变;第三,这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 结论。人多且人均资源
不足、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突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 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用信
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工业化进城。广泛采用先 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搞好钢铁、汽车、建材等行
业发展的规划和调整,防止 盲目发展和无序竞争。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高度重视发展社
区服务 业。新型工业化要处理好的关系有:(1)、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2)、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 动密集型的
关系;(3)、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新型工业化的产业格局为: 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
全面发展的 产业格局。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1)、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2)、既要反对平均
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 化的关系;(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应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国民收入再分配应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具体措施:①保护合法收入 ;②取
缔非法收入;③整顿不合理收入;④调节过高收入。
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
处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把握好“度”,效率优先的度是不能发生两极分化,兼顾公平的度是不能阻碍生产力的 发展,
从现实的情况看,效率优先主要应从微观分配过程中体现出来;兼顾公平主要应依靠国家的宏观调 控来实现。
5.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
三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指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状态,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精神文明是
社会精神生 产和精神生活积极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在文化和思想状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目的,相互促进,不可偏废 。
政治文明是指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
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地位,只有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才有坚实的物 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
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他们对物质文明的发
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追求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
6.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 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
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必 须: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 化发展的新途径;
(2)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 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
体制弊端都要坚决清除;
(3)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
7.股份制改革
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运行
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作为资本集中的一种手段,资本主义可以 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此段话熟练掌握)
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说,股份制没有社会性质的属性划 分,是一种赢利的组织单位,但从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占有和
归属的角度看,股份制是有社会性质属性划 分的,判断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在中国,如果是
国家和集体控股,则该 企业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8.“小康水平”和“小康社会”及如何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水平”与“小康社会”是两个不 同的概念。“小康水平”是指人民生活的水平状况,主要着眼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指
标。它是介于温饱和富 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而“小康社会”则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意味着社会全面进步到“小
康 ”状态。“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提高,还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 等方面的
提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熟练掌握)
(1)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和控制人口;
(2)积极实现经济社会结构转换。包括产业结构的转换、就业结构的转换、城乡社会结构的转换。
(3)认真解决三农问题;
(4)减少贫困和改善收入分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熟练掌握)

12


(1)是技术进步、信息化、结构优化升级与人口众多、需要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及发挥劳动密集和工资 成本相对较低竞争优
势的关系。就业
(2)是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即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公平
(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环保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辨证的统一体
“三个代表”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中的每个代表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但它们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
联系、相互促进的。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基础条件;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是发展先进
生产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民群众是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
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
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贯彻“三个代表”关
键在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0.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会冲击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 制度,它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
共同富裕具有重要 的作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
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 件下发展非公
有制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 多样化需要,扩大就业、内需和促
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协调发展的关系。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建设进程中共同
发展。
11.指导思想一元化 马列,毛邓,三
阶级社会中,指导 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一个阶级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也必然在思想上居于统治地位。统治阶
级 思想和非统治阶级思想虽然可以同时存在,但只有统治阶级的思想才能占主导地位,成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但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国有经济占 主导地位,这种经济制度
反映在政治上必然是要求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在思想上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占主 导地位。
“指导思想多元化”在理论上是完全错误的自由化观点,这种论调的实质是要否定马克思
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代之以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同于指导
思想,多元化否认了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是完全错误的自由化观点。
如果坚持指导思想多元化,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那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完全迷失方向。
12.社会主义民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政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 济基础之上的,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障,从这个
意义上可以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 手段。
但社会主义民主同样是一种目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 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可见,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题内之义,是社会主义主义奋斗的目标之一,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不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保证,而且也
是人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重要条件。
因此,民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13. 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包括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相 处,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
的和谐。其中,社会是否公平是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之一。现 代社会公平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权利公平。在现代社会,社会公平首先意味着社会权利上的公 平,它承认并保证社会主体具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
第二,机会公平。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活动,要求社会确保机会均等,这是实现权利公平的前提。
第三,规则公平。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活动,要求规则必须是公平的,只有在规则公平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机会公 平、权利
公平,才能保证效率的提高。
第四,效率公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平要以效 率为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社会公平观念首先要以整个社会的发
展为出发点和目的,即必须与效率联在 一起求公平。抛开效率而言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社会公平,有失偏颇,也没有意义。

13


第五,分配公平。在当代,人们通常以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的分配是否合理作为评判社会公平程度的直
接依据,所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根本内涵和最高层 次。分配是否公平,不仅关系到效率的高低,对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
会秩序的维护与稳定也起着决定性作 用。
第六,社会保障公平。在现代社会,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
14.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
我国经济增长过 程多次出现大起大落,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带来了较大冲击。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粗放型经济增
长方式的影响。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切实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粗放型增长 方式导致了一种速度型效益,即只有经济增长速度达到较高水平,才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增长。速度型效益的增长主要依靠机器设备超负荷运转,特别是产品价格上涨,而生产要素的质量和组合方式没有得到改善,实际生 产率和增长质量
并没有上升。在这种模式下,很多地方和企业都形成了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倾向。同时, 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长方式还导致能
源、原材料工业的比重过大,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质 量的提高。
第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如果继续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的资源环境将不堪重负 。从资源供给看,虽
然我们可以通过扩大进口来从某种程度上满足国内需求,但重要资源的外贸依存度过 大或过快上升,将存在着明显的市场、价
格风险和安全问题。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 减轻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并促进经济和社会
可持续发展。
15.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针对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 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
整的中心环节。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重组。坚持利用现有基础,
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少上新项目、少铺新摊子,这是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途径。
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 合理利用。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以“减
量化 、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重要形 式。要
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综 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16.十六届五中全会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 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在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
代文明进步新成果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党 的指导思想的
与时俱进。
和谐社会
十六大在规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 标时,要求“社会更加和谐”。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
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创新型国家
十六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了自主创新、重点 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工业反哺农业
全会要求,统筹发展,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支持力度。《建议》对城乡 统筹、
农业建设、农村改革、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方面提出了要求。
分类开发
全 会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提出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针。节约资源成 为当
务之急。第一次提出分类开发的新思路,也就是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开发方针,有优 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
开发和禁止开发,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涵养的思路和方针。
环境友好
五中全会提出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 与人口、资源、环境
相协调的建设思路和方针。其中“环境友好”第一次见诸党中央的文献。“环境友好 ”,就要求我们的各种、各项发展都要顾及
环境的制约因素,顾及对环境的影响。
以人为本

1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以人为本是以民为本,以群众为本 。以人为本又表明党和国家尊重和保护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
义人权观的体现。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区域发展战略
五中全会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即 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率先发展。全会在分析目前经济
社会发展的阶段 性特点时指出,区域发展取得很大的成绩,但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缩小发展差距,协调各地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第一次提出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即构建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
互利共赢
全会在外交和争取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上,强调了和平、发展、合 作的主题词和理念。在外交战略上按照“大
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 原则进行。
17.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原理
科学发展观史符 合唯物辩证法的。唯物辩证法主张以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统筹”
即是以联系的思维方法得出的重要论断。科学发展观所大力倡导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社会 的四位一体主
张,即是唯物辩证法全面看待问题哲学思想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之一是可持续发展。 这正是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发展的
观点看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原
理。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即是以人为本。
《世界经济与政治》
1.中国的和平崛起(发展)
中国和平崛起之路的基本特征是 ,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之路;是一条依靠自身力量、挖掘自身内涵、注重全面协
调之路;是一条 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自我完善之路;是一条在全人类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振兴中华之路。 中< br>国崛起就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条建 设道路,最重要的
战略方针有三条:
(1)推进以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基本内涵 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证;
(2)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又坚持弘扬中华文明,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柱;
(3)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
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社会环境。
中国的和平崛起的重大意义 在于: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它将使世界格局更为平衡,国际社会更为安全;中国的和平崛起
将使人 类的文明和文化更为丰富多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模式和文化借鉴;中国的和平崛起将为国际关系的历史带来新的 范例
和素材,证明人类可以以理智和和平的方式处理好国家冲突这一千古难题。
2.中俄关系
第一,加强相互支持,深化政治互信。双方在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等重大问题上相互支 持,不断加深两国业
已建立的政治互信。这是中俄关系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政治
第二, 扩大互利合作,实现互惠双赢。在开展合作时,既要考虑本国的利益,又要照顾对方的利益,努力创造更好的合作
环境。经济
第三,拓展友好交往,加深传统友谊。两国政府要为保护对方人员的合法权益 、鼓励双方人员往来提供更好的条件,并加
强引导和管理。文化
第四,密切沟通协作,促 进和平发展。中俄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双方在维
护联合国 的权威、建立国际新秩序、推进世界多极化等重大国际问题上有共同利益,立场相同或相近。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沟 通
和协作,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合作
发 展中俄关系的核心思想是: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基础上,发展两国的长期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良 好的
中俄关系有利于维护本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完全符合世界局势与国际关系发展的潮流和需要。
3.恐怖主义(根源:贫穷;措施:治标治本)
有预谋、有政治目的、伤害平民以及非国家行 为或者地下组织这四个要素将成为国际社会今后就恐怖主义定义问题进行磋
商的重要基础,这是因为,这 些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恐怖主义的本质。
恐怖主义是危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大公害,中国一贯反 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并积极参与国际反恐。中国主张,联合国

15


和安理会应在国际反恐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
恐怖主义属于极少数极端邪恶 势力,绝不代表任何民族或宗教,所以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混为一谈。中国
主张各种反恐 的努力必须符合联合国宪章以及其它得到普遍承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的目标和原则。这些努力必须致力于地区以及< br>世界范围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对恐怖主义的行动范围不能随意被扩大。恐怖主义不能随意加之于任何一个 国家和地区。任何
国家和地区也不能施用所谓的双重标准。我们不仅要对表面的恐怖主义作斗争,而且还 要根除其背后的最终原因——贫穷及不
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美国反对恐怖主义的真实 战略目的在于对新世纪世界政治秩序重新洗牌,把世界纳入美国主导的政治秩序之中,实质上仍
然是霸权 主义、强权政治的表现,中国对此持反对态度。
4.南北关系中的人权问题
西方国家把人权 作为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和平演变、渗透和颠覆的工具,人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一
个重要问题,也是强权政治对第三世界国家施加压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南北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在 于三个方面:(1)第三世界国家强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人权;西方国家
则认为“普遍 人权”先于发展权。其“普遍人权”的实质是“脱离了人的本质和共同体的利己主义的人的权利;(2)发展中国
家强调各国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民主和自由;西方国家则鼓吹人权的普遍价值,妄图把自 己的人权标准强加给
其它国家。(3)第三世界国家认为,种族主义、新殖民主义、外国入侵等大规模侵 犯人权的行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西方国
家则主张建立“人权法庭”等干预机构,对它国所谓“侵犯人 权”的行为进行干涉。美国的人权政策是借民主装饰霸主,以人
道掩饰霸道,以人权粉饰霸权。
5.南北关系中的“全球化”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形成原因是资本无限增殖与扩张的本性。 在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中,发达国家占有绝对的优势,控制着大
部分国际经济组织,在制定“游戏规则”时 往往由几个发达国家说了算。因此,说“全球化是西方称霸世界的工具和发达国家
掠夺发展中国家的手段 ”也不为过分。同时,西方国家必然要利用其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影响其他国家。所以完全
否 认全球化与西方化有任何联系,也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近几年来“反全球化运动”日益高涨,其 主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鉴于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导致南北差距进一步
扩大,要求改变经济全球 化的不公正和不平等,改造现行的国际秩序和国际经济组织;二、在今后进行的多边贸易谈判中,应
加强 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反全球化并非绝对地反对经济全球化,而是要求全球化进程中更多地关注南北发展均衡, 关注社
会公正、与自然的协调等问题。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看起来似乎是对立的,但实质上却有共同之处, 都是为了建立合理的秩序和
规则,正如前人所说的“初看矛盾相向,终为江海同归”。
6.“新帝国主义”论
新帝国主义论的主要主张是:(1)把当今世界各国分为三类,其中“ 失败的国家”和传统的现代国家构成对世界的严重威
胁。如,阿富汗、索马里、伊朗、伊拉克、朝鲜等国 ;(2)西方国家对付威胁的最好办法是进行“先发制人”的武力干涉。(3)
通过殖民主义来解决“问 题国家”和“无赖国家”的混乱问题;(4)国家主权有限。
新帝国主义就是与世界各国和人民为敌的 经济权力和军事权力,它的目的是将全世界都置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
的控制和统治之下。新帝 国主义论的主要特征是“先发制人”和军事干涉合法化。这种理论彻底否定民族自决权和国家主权平
等原 则,主张按照英美式的‘自由民主”体制重组世界秩序。
新帝国主义论再现的原因是:冷战结束后的美 国起主导作用的世界格局为新帝国主义论的产生提供了温床;美国的政治和
经济地位受到一些发展中国家 人民的挑战;“反恐”成为美国实行新帝国主义的借口。英国和美国倡导的新帝国主义理论遭到
了国际社 会的广泛批评。普遍认为,一、新帝国主义是一种冒险政策,它所宣扬的武力、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是极其危险的 。
违背了反殖民主义的历史潮流,必将付出巨大的道义代价和物质上的代价。二、美国英国推行新帝国主 义将激化各种矛盾。
7.“中国威胁论”
西方所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是没有任何道理和依 据的。从经济上看,中国的经济实力并没有象有些人估计的那样强大,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 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很难说会对他国构成威胁,其次,中国经济发展会对世界各国带来好
处,中国经济 的快速发展可以向世界提供巨大的市场。
从军事角度看,中国的军事预算是有限的、低水平的。中国奉 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也永远不
会称霸。
在粮食需求上,中国不会 对世界粮食的供求造成巨大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农业的发展,我们将完全有能力来养活
自己,决 将不会走上依赖谷物和肉食品进口维持生存之路。
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构成威胁, 不在于它发展快慢、是否强大,而根本上在于它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16


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840年后,中国饱受压迫,我们决不会再去压迫别人。中国 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基础上,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 br>“中国威胁论”思想的实质是冷战思维的延续,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借口中国威胁,为自己扩军备战,出售军 火谋取巨额利
润。应该看到,真正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威胁的,不是发展着的爱好和平的中国,恰恰是 那些“中国威胁论”的鼓吹者,对
此,人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此外,在西方国家还流行一 种“中国崩溃论”的思潮,认为中国的发展无足轻重。中国崩溃论流行的原因在于冷战思维的延续,
即不 愿承认中国这种非西方模式的成功,在主观思想上具有片面性,在看到某些不良问题的同时,夸大了这些问题的严 重性,
低估了中国的发展潜力和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崩溃论的实质是败坏中国形象,干扰人们看 好中国。恶化中国的国际环
境,扼制中国崛起,延缓中国的发展。
8.国际旧秩序的内容和实质 国际旧秩序:不平等、不合理
国际秩序是一个历史范畴,指 的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上相互作用的体系或结构。国际秩序是世界格
局的外在体现 。
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在发展中国家无权的情况下,按照发达国家利益形成的。旧秩序的特点就是 不平等性和不合理。
政治上,少数发达国家说了算,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在经济上、生产上,服从发达 国家的需要,把发展中国家变成原料基地
和加工厂;在国际贸易上,发达国家制定有利于自身的贸易规则 ,控制世界市场。这种政治经济秩序是为发达国家利益服务的,
极大地损害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既 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也不利于整个世界的发展,尤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实 质是维护和保持垄断资本的国际剥削;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和保持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
二战 后,1991年冷战结束前,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大多采用军事手段;90年代初,两极格局终结后,为 强行推
销西方的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更多的采用经济、文化手段,但这不意味着放弃军 事手段。
9.中国对外关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本题务必掌握)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独立自主,不结盟。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0.何谓“南北关系”,南北关系的症结何在
世界上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绝大多数位于 北半球,被称为北方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位于南半球,被称为南方国家,
由此,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 家之间的相互关系被称为“南北关系”。
南北关系也可以称为“穷国与富国”的关系。南北关系的根本 症结,在于世界经济体制的运行和经济权力手段操纵在少数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南北问题的核心 是政治与经济关系的不平等,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当今,南北差距日益扩
大,南北关系进一步失衡 。不从根本上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世界问题,就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11.美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是什么
美国鼓吹的“世界新秩序”的内容主要有: < br>(1)确立美国在世界范围的领导地位。认为美国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美国的领导是必不 可少的。
(2)以美国为主导,以西方工业大国为核心,加强联盟协调,共同分担责任和行使权利,对 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影响,促使“和
平演变”。积极向全世界推广美国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模 式,推进全球资本主义化。
(3)以军事实力为后盾,联合西方盟国,建立以美国军事力量为保障的国 际安全体系,由美国来充当“世界警察”。
(4)建立“公正、开放”的世界贸易制度,借以改善美国的竞争地位。
美国的这种所谓新秩 序,不过是以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旧秩序的改头换面而已。其目标是妄图建立以美
国为 领导的“单极世界”,即以它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经济模式以及文化、生活方式来改变世界。这种所谓的新秩 序,绝
不会给世界带来和平、稳定和发展,而只能造成世界的不安定和动乱。
12.中美关系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的中美关系表明,两国关系的好坏和发展快慢,主要取决于美国的外交战略考 虑,取决于美国的
对华政策。
(1)、美国对中国的定位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前提,定位不当则 会严重影响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所谓定位,就是认定与对方
国关系的性质:是盟友,是敌人,是朋友 ,还是非敌非友,定位决定与对方国关系的政策,决定双边关系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2)、美国对外 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倾向具有潜在的对抗性,是中美关系中的消极因素。美国对华政策上虽然有以接触为主和以遏制为主的不同派别,但它们在意识形态上是一致的,其共同目标是彻底消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17


(3)、日益紧密的经济贸易关系对维系中美关系起到重要作 用,是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经济因素。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
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贸易 结构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和互利性,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
(4)、台湾问题是长期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 性因素。台湾问题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最主要最困难的问题”,美国坚持向台湾
出售武器,企图利用台 湾问题做棋子,阻挠中国的统一,遏止中国的民族复兴进程,并攫取巨大的军火利益,其实质是冷战思
维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当然,美国对台湾政策也是复杂的,一方面它力图保持台湾的现状,另一方面又担 心台独势
力挑起事端,把美国拖入台湾冲突。因此,美国台湾政策的实质是维护不统、不和、不战的局面 。
13.单边主义及其实质
当前,“单边主义”这个词是特指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 大国在国际关系中所表现的一种行为方式。它在处理国际
事务中,仅仅是从自己的判断和自身国家利益出 发,而从来不同其他国家进行磋商。这是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一种表现。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历 史潮流,多极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追求世界霸权只是
一种自我设想 。美国虽然是超级大国,但仍然难以应付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如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及国家恐怖主义,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不得不求助于国际社会,以确保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动就是例证。
在一些重 大国际问题上,没有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的参与,美国很难单独解决这些国际问题,因此说,单边主义冲< br>动是目光短浅的,美国是在以失去未来的合作伙伴为代价换取现在的行动自由。而单独采取行动将使美国多 方面受到损害,一
意孤行采取武力行动将导致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声讨美国,使美国处于孤立的地位。单边 主义所采取的强加于人的做法与国家关
系中所遵循的多边协商原则格格不入,妨碍着世界各国共同打击恐 怖主义和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国际新秩序。
14.布什主义
“布什主义”是对布什政 府以长久称霸世界为目标、以“无与伦比”的实力为手段、以反恐为重点、以单边主义和先发制
人为核心 思想、利己主义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主张的总称,
“布什主义“是在美国与其他大国力量对比严重 失衡、国内保守势力抬头、美军军事装备与战争实践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形
成的。“布什主义”虽然在反恐 、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及与大国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政策,但占主导地
位的,是一 系列企图长久称霸世界的政策主张,具有很强的进攻性、扩张性和干涉性。这将给世界形势带来新的不安定因素。
特别是先发制人战略违背了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引起国际社会的不安和反感。美国在“倒萨”问题上遭到 国际社会的普遍抵制
和反对,就是典型例证。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布什主义”中大部分政策主张的实施 ,将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牵制,美国长久
称霸世界的目标难以实现。 “新布什主义”见全真模拟4套题
15.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与冷战思维的差别
新安全观主 张树立共同安全或普遍安全思想,强调国家之间的安全是相互的,在维护本国安全的同时,必须尊重他国安全,< br>而冷战思维则片面追求本国或本集团的绝对安全,为实现此目标,不惜损害、威胁他国安全甚至国际社会整 体安全。
新安全观主张树立综合安全的思想,反对片面追求军事安全和军备竞赛,而冷战思维则强调军 事安全至上,强调以军事实力求
和平,片面追求军备优势。
新安全观强调以互信、互利、平等 、协作为核心来寻求安全,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而冷战思维则坚持非友即敌
的原则,人为地把 一些国家看成是对手或敌人,进行防范和遏制。
新安全观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而冷战思维则 奉行炮舰政策,肆意干涉别国内政,践踏别国主权,动辄进行军事
打击。
新安全观和冷战思维 的本质差别在于新安全观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而冷战思维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基础。
《形势与政策》10分
1.《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05年9月)
中朝日韩俄美在北京举行了第4轮6方会谈。6方从地区和平与稳定出发,达成共识:
(1) 以和平方式可核查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六方会谈的目标。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 美方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核武器,无 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
器攻击或入侵朝鲜。韩方重申其依据《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不运入、不部署 核武器的承诺,并确认在韩国领土上没有
核武器。1992年《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应予遵守和落 实。 朝方声明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其他各方对此表示尊重,
并同意在适当时候讨论向朝鲜提供轻 水反应堆问题。
(2)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相互关系。 朝方 和美方承诺,相互尊重主权,和平
共存,根据各自双边政策,采取步骤实现关系正常化。朝方和日方承诺 ,根据《日朝平壤宣言》,在清算不幸历史和妥善处理
有关悬案基础上,采取步骤实现关系正常化。 < br>(3)通过双边和多边方式促进能源、贸易及投资领域的经济合作。中、日、韩、俄、美表示,愿向朝鲜提 供能源援助。 韩

18


方重申05年7月提出的有关向朝鲜提供200万千瓦电力援助的方案。
(4)共同致力于东北亚地区持久和平与稳定。 直接有关方将另行谈判建立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 六方同意探讨加
强东北亚安全合作的途径。
(5)根据“承诺对承诺、行动对行动”原则,采取协调一致步骤,分阶段落实上述共识。
(6)六方同意于2005年11月上旬在北京举行第5轮6方会谈。
2. 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立场文件
联合国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1)改革应有利于推动多边主义,提高联合国的权威和效率,以及应对新威胁和挑战的能力。
(2 )改革应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特别是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加强国际合作等。
(3)改革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在安全和发展两方面均应有所建树,特别是扭转联合国工作“重安全、 轻发展”的趋势,
加大在发展领域的投入,推动落实千年发展目标。
(4) 改革应最大限度 地满足所有会员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应发扬民主,充分协商,努力寻求最广泛一
致。
(5)改革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有助于维护和增进联合国会员国的团结。对达成一致的建议 ,可尽快作出决定,付
诸实施;对尚存分歧的重大问题,要采取谨慎态度,继续磋商,争取广泛一致,不 人为设定时限或强行推动作出决定。
3. 中日关系
(1)要严格遵守《中日联合声明》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三个政治文件,以实际行动致力于发展
面向新世纪的中日友 好合作关系。
(2)要切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 灾难,也使日本深受其害。正确
对待历史,就是把对那场侵略战争表示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
(3)要正确处理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涉及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日本政府多次表示坚持一个 中国政
策,不支持“台独”。希望日方以实际行动体现上述承诺。
(4)要坚持通过对话 ,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积极探讨解决分歧的办法,避免中日友好大局受到新的干
扰和冲 击。
(5)要进一步扩大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民间友好交往,以增进相互了 解,扩大共同利益,使中日
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4.建设节约型社会
要建设的节约型社会有三层含义:
(1)节约社会资源的同时,特别要节约和高效利用自然资源;
(2) 当今的节约已不同于 以往的过“苦日子”,而是提倡在享受的过程中降低消耗资源,即在保证人民群众过上舒适的小康
生活的 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浪费;
(3)要在全社会形成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文化氛围,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习惯。 指导思想:以邓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 持资源开发
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
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 进步作为动力,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
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 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
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 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意义: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 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加快建
设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快 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
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正式生效。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6个基本特征, 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
和谐社会的战略是符合哲学所说的“矛盾同一性原理”的。同一性即“统一”、“一致”,是矛盾双 方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
势,是事物的稳定、和谐状态。矛盾同一性为事物的发展提供条件,使矛盾的各方 在统一的整体中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并壮

19


大和发展自己,并 且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矛盾的同一性的本质要求是和谐、稳定、有序。
构建和谐社会的最根本的保证是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具体措施是:
(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2)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3) 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
公平原则,尽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转变城乡二元结构。
(4)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法律法规。
(5) 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6)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重要,易考分析题)
6. 《反分裂国家法》
“一个中国”的内涵:(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2)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3)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
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 共同义务。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 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坚持
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以和平方式实现 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
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台湾海峡两岸可以就下列事项进行协商和谈判:
(1)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
(2)发展两岸关系的规划;
(3)和平统一的步骤和安排;
(4)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
(5)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地位相适应的活动空间;
(6)与实现和平统一有关的其他任何问题。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 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
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 ,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此次访问被称为“和平之旅”
7.《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05年1号文件)
20 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 方针,
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
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继续做好农业的“两减免”工作(减免农业税和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加强农业基础,繁荣农村经济 ,必须继
续采取综合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
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基础,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重 点,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健全服务体系为保
障,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农业的物质技术条件明显 改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明显
增强。
(2004年一号文件是《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两个趋向:在工业化初 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工业
反哺农 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8.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海啸、飓风、台风)
人类社会同样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 物,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永远不能离开自然界,不能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
律,人类社会与自然 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社会所面临的
一系列生态环境资源问题,最直接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没有尊重自然 界的客观规
律。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 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现状,人类必须从实际
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社会规律,做到科学发展和可持 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改变了传统认识论对主客体关
系的处理,即不再只是把客体当作主体认 识和改造、征服与获取资源的对象,而主张在自然和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实
现主体与客体,自然 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易考分析题)
9.第16届中央委员会第5次全体会议(最少分值为4分)

20


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
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
局,坚持 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十
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
全会对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1)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 番;
(2)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3)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4)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5)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
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
困人口继续减少;
(6)城乡居民收入 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
件有 较大改善;
(7)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 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十一五”规划的特点是:紧扣主题;统筹兼顾;区分功能;与时俱进。 < br>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 洁、管理民主
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 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 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
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基础 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 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
格局。坚 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要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
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 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 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
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着力推进行 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市场 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完善落实科学
发展观的体制 保障。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我们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 br>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实施互利共赢
的开放战略。
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 素。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学技术发
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 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坚持教育优先
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
调整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 业经营
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要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正确
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扩大就业 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
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完善按 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
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实现“十一五 ”规划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
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全体党员要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兢兢业业地工作,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而奋斗。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继续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1


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我们坚定不移地走 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
来发展自己,又要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 的发展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愿意同世界各
国开展互利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一 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0.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我们战胜一切 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要大力巩固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
团结,大力巩固和加强全体中 华儿女的大团结,同心同德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以爱国主 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要在全社会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4)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是实现我国发展目标的正确道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坚持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友好相处,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5)紧紧依靠群众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我们党要始终成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 拓前进的坚
强领导核心,就必须牢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 所系、利为民所谋。
11.循环经济
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 其特征为“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经济增长主
要依靠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费资源以及高 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则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
源——生产——消 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
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目标。发展循
环经济的原则是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
12. 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重要)
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不是只重整体不重个体,也不是排斥 和否定个人利益。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
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离开社会而存在的 人。只有在现实社会中、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个人才能获得解放和发
展的条件。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 ,是每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和条件。强调以人民群众为本,目的是要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引导 人们更好地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个人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共同发展。
从实质上看,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和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区别。(1)二者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不同。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 思想,扬
弃了他的狭隘的人本主义原则,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认为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活动的具体 的人、社会的人,而不是抽象
的人。西方近代人本主义强调的是脱离具体时代和各种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人 ,西方当代人本主义强调的也是所谓“感性的”、“个
别的”主体。(2)二者对人的价值实现途径的认 识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的实现途径是大力发展经济、推进民主政治
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切实 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基本权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
本主义 则是针对神学提出的,认为理性、意志和爱是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的实现途径仅仅是意识形态批判或者精神体验式 的反
叛;对于种种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病”,人本主义只有所谓人道主义的同情,却无法实施对社会的 有力改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本质上看,它与我们主 张的以人为本有根本区别。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是围绕君主与臣民这一对关系展开的,所谓的“亲民”,实质 是统治阶级的用
民之道、御民之术。民本思想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君主把人民看成是国家的“私产”,而 不是一个对等的政治主体。民本思想
中强调的“民”,只能是臣民和子民。
13. “十一五”期间我国如何扩大内需 (本题极重要,易以分析题考核)
(1)促进农村消费:“ 十一五”期间,国家应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
的生产 ,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 移,
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国家应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 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
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增加城镇中低居民收入:中低收入阶层是城镇居民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目 前我国不仅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城
镇居民中高收入阶层与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医 疗、教育、住房等消费正在对中低收入阶层的即期消费造成
“挤压”效应。城市中中低收入者往往是消费 倾向最为强烈的人群之一,要增加居民收入,就必须提高城市中低收入者收入。
“十一五”期间,国家应 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在经济发展基础
上逐 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

22


(3)完善社会保障 缓解消费“后顾之忧”: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和健全,相当多的居民对未来预期不稳定,即使收
入 总额增加,也不愿增加即期消费,而为可能出现的失业、医疗支出等进行储蓄。国家应适当降低教育、医疗等公益 部门的消
费价格,采取措施控制其对消费者的超额支出,对价格虚高、给民众基本生活成本带来巨大压力 的消费也应进行控制。努力使
民众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消费需求不断释放。
(4)改善消费 环境保障老百姓安全消费:行业垄断、地区封锁、无序竞争、假冒伪劣等现象广泛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等
因素直接影响着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国家应继续加快流通领域法律法规的建设、进一步整顿和规范 市场秩序,
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等行为,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


23

火箭残骸-destine


周围的英文-名书读后感


和稀泥读音-idope


殪-溴化钠


大学英语单词-影响英文


四级阅读技巧-窘


晚上好的英文-注意事项的英文


酒精化学式怎么写-thresh



本文更新与2020-10-20 23: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14664.html

2018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资料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