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2019年考研政治马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0-20 23:23
tags:考研政治复习资料

初一作文题目大全-抒情方式

2020年10月20日发(作者:池星)


2019年考研政治马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
2个核心:联系、发展
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
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

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
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
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

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
2个核心:社会、人
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规律
=================== ===============================================
=========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物质(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 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
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
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
(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 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
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 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
形式 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
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 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
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 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
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

2个核心:联系、发展
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
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 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3、(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 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
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 它体现出联系的普


遍性。
4、(多样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PS: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物质世界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

引申概念:系统(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a、(整体性)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
b、(结构性)系统的性质 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
组成方式。

发展(永恒性、普遍性)
1、(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本质)是创新。
2、(永恒性、普遍性)过程论5要点:a、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b、一切事物
都是运 动、变化、发展的;c、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
d、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 去、现在和未来;e、因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具体
事物的集合体。

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

质变量变律(区别与联系-转化与渗透)
1、质、量、度
a、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b、量是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
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 和事物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c、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要掌握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a、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由
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连续性的中断(即非连续性)。


量变一般不显著,速度缓慢,质变则变化显著、迅速;事物变化是否超越量 变的
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具有相对性。
b、联系: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相互渗透:量变中渗透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
质变中渗透量变,即在质变中包含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 ,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
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
否定之否定(辩证否定观、否定之否定)

1、辩证否定观

a、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
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
b、肯定和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 内在矛盾引起的客观的自我否定:它是发展和联系环节的辩证统
一,即扬弃。

2、否定之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 ―否定―否定之
否定”的过程。
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
程;
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对立统一律(矛盾规律)(同一与斗争、内因与外因、普遍与特殊、两点与重点)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 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
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 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
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 离同
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
的矛盾性。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 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区别:普遍(一 般)只大致包括特殊(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个别
都不能完全被包括在一般之中; c、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
般的本质或属 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和特殊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别是相对的,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a、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 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 面;
b、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
面; < /p>


c、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辩证关系)

现象与本质
1、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与内在联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区别与对立:
a、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
特征。
b、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
本质的现 象,不能把它同标志主观反映范畴的错觉混为一谈。
c、现象和本质的区别与对立具体表现为:
⑴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
⑵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⑵现象表现于外,是表面的,可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本质深藏于内,是深刻的,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⑷现象是丰富多样的,本质是单纯的。
3、辩证统一: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决定现象,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总是表现着本质, 没有不
表现本质的现象:一切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

必然与偶然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区别与对立:
a、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
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b、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
c、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3、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a、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b、偶然性一定与 必然性相互联系而存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
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 的发展开辟道路;
c、在一定条件下,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原因与结果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
2、关系特点:因果联系 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非任何前后
相继现象都存在因果关系。
3、辨证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a、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
b、相互作用: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使结果转化为原因,原因则转化
为结果。
c、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特定的因果链条中,原
因和结果 的区分是确定的,不能例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在不断发展的因果链条中,两
者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即在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就是“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4、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
PS:否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性-非决定论。注: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
可能与现实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相互对立:
a、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
合。
b、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
3、可能性的复杂性及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依存和转化
a、把握可能性这一范畴,要注意区分:可能和现实;可能和不可能;
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非现实的可能)——看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前是后
非;


多种可能性(特别是两种相反的可能);性的量(即概率的大小)。
b、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

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

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

实践(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主观见之于客观)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
动。
2、基本特征:
a、(物质性)唯物主义实践观与唯心主义实践观的区别;
b、(直接现实性)实践与认识的区别;
c、(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与生物消极适应活动的区别;
d、(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
3、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 践(或说社会交往实践);科学实验及精神
生产实践。

认识(反映论、能动性、创造性)

1、(能动的反映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c、强调能动性和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 的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
而实现的。
2、(能动性)主体反映客体的过 程就是主体获取并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需要
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 < /p>


3、(创造性)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 。

真理(客观性、具体性)

1、(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既有原则区别,又相互包含和转化)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客观性)a、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b、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具体性)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 、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
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 和条件,真理就
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

1、实践是认识的基 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 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实践是认识的
最终目的。
2、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 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包含认
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认识活动及其成果 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
有的逻辑;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
3、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a、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促进实践;
b、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会阻碍或破坏实践。

认识发展律(认识发展是从感性到理性、反复与无限的过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依赖)

1、相互区别:


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
c、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
理性认识则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来反映。
d、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2、相互依赖: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唯理论或经验论的错误。

PS1: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1、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2、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3、非理性 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
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 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 挥与抑制起着重
要的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4、非理性因素对理性因素起着动力调控的作用,同时又要受人的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
约。

PS2: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1、经验属于感性认识范畴;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与“流”的关系;
4、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都是人类知识的来源;直接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最终来源。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与(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由于客 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发展过程的无限性,人对事物的认识要受到主观和客
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具 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认识的发展要经过“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的过程。就某个具体事物而言,人们对
它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 复才能完成;
2、就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又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3、认识运 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
的。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和 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
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反 对割裂二者统一的“左”和右的错误。

PS3: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1、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2、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
进。

真理发展律(真理发展过程中,真理与实践标准的绝对与相对)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渗透、相互联结)
1、相互区别:
a、任何绝对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这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
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即真理
是有条件的。
从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近似的反映。真理有
待扩展和深化。
2、相互渗透: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部分;无数相对真理的综合构成绝
对真理。
3、相互联结: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认识都是由相
对真理向 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
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唯一、实践)
a、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做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
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具体、过程)
a、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b、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
c、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的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

2个核心:社会、人

社会(物质要素、基础、本质、结构)

(物质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是 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这些要
素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PS1:社会与自然(可持续、协调)

1、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
b、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c、维护生态平衡,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a、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
b、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c、将发展科技和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
d、将人类生活的内在尺度和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的结合起来。


(基础)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本质)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1、经济结构:基础性的结构;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
定阶段相 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结构所反映的内容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
2、政治结构:亦称政治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设施。
(注:国家政权是核心)
3、观念结构:又称思想(或观念)的上层建筑,由各种意识形态组 成的有机系统,包
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点、艺术思想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及其联结方< br>式。

人(本质、价值、自由)
(本质)(唯物史观与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比较)
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资产阶级“人性论”——生物属性。
2、人的本质最主要的是生产关系;资产阶级“人性论”——抽象的共性。
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资产阶级“人性论”——永恒不变的人性。
4、在阶级社会 ,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资产阶级“人性论”——超阶级的“人性
论”。

(价值)(唯物史观强调人的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1、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
2、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内容: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3、人的价值关系就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PS2:真理与价值
1、真理是人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符合人的利益。


2 、价值体现的是客观事物对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意义,是一种主体尺度,它推动人去
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
3、认识真理和实现价值对社会都是重要的。
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
(自由)(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就是人类的解放)

PS3:自由与必然
1、自由和必然是对立的统一
2、必然是事物发展一定如此的规律性;自由是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3、自由在于认识和把握必然并利用必然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4、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两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

社会发展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
根本动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 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符
合生产力的状况。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重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变化和发展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a、上层建筑必须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自发去服务)
b、上层建筑利用政权力量和思想 影响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不利
于自身经济基础的旧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作斗争;( 主动来干预)


c、上层建筑对自身经济基础是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主要看它是 否适合自身经
济基础的要求。(匹配是关键)
3、上层建筑对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作用的 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
质。服务于先进生产关系时促进生产力及社会发展,反之阻碍。

PS4: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社会意识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决定其内容、形式和产生、发展。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
之阻碍。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1、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
体现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

4、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受社会经济、政治、精神等条件的制约。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
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 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
观,批判地继承了他的唯物主义。在新的 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以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 进化论)为代表的自然科学


新成就,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发展的辩证法,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石。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
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则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的使命应当是改造世界。
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一显著特征。

方法论是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连续的、发展的、全面的和矛盾的。
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和无矛盾的。

人类的一切活动无非包 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基本方面,这两个方面实质上都
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正确的认识步骤是:物→感觉→精神(意识)或思维

唯心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各种因素的
影响。

唯物主义的认识根源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认识和实践相统一。
唯心主义的认识根源是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分离。
人的认识是一个非常复杂、充 满矛盾的过程,如果把其中的某一片断(如感觉或概念)
加以夸大,使之变成第一性的东西,就会导致唯 心主义。


⑴唯物主义有其社会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中,哲学的党性表现为 阶级性。进步的
阶级由于其利益同社会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所以能够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br>的本来面貌,从而坚持唯物主义。
⑵唯心主义也有其社会阶级根源。反动的剥削阶级由于其利益 与社会发展规律相矛
盾,所以就要歪曲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从而坚持唯心主义。

“意识转化为物质”是需要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在改造世界
中获得成功。
如果把“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修改为“意识必然转化为物质”,那就不再是正确的
命题了。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⑴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⑵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把不同的事物加以区分。
⑶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参照系。

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观点:
⑴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夸大成绝对静止的观点,这是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
⑵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这种观点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和不可知
论。
注:运动形式的低级到高级演进: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
会运动

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具有辩证性。
⑴主体改造客体;⑵改造客体的主体由此得以优化,而优化了的主体能够更好地改
造客体。
实践的特性:⑴能动性;⑵社会历史性;⑶直接现实性(把正确的认识变成直接
的现实)。
世界统一于物质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也是彻底唯物主


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辩证唯物主义还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
系的统一。在这 种统一中,事物自己发展自己,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只能用物质
自身加以说明。

所谓从实际出发,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在改造世界中坚持实事求
是。
所谓实事求是,是指找出事物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

意识如何产生:无机物→低等生命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劳动创造了语言,劳动和语言一起丰富了人的
意识。 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和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媒介。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还出现了 人工语言。人工语言并没有改变语言的本质与作用,它仍是意识的物
质外壳。
从生理基础上说: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⑴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也可用抽象思维反映本质和
规律;
⑵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
⑶意识能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

唯心主义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否认意识的能动性,把意识看
成 是消极和被动的;庸俗唯物主义表面上唯物,它把意识也说成了物质,认为意识是大
脑的分泌物(那么照 这么说大思想家就是大分泌物),它取消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

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因:
⑴在认识世界时,由于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我们只有发挥 主观能动性,才能透
过现象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


⑵在改造世界时,我们应 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目的的需要改变规律赖以起
作用的条件,从而限制和防止规律的有害作用, 利用其有利作用。

现象和本质存在着对立,这使科学研究成为必要;现象和本质存在着统一 ,这使科
学研究成为可能。
假象对研究本质也有作用,但前提是知道它是假象,不能误以为真相。
假象也反映本质,假象不等于幻觉,不等于错误。
错误是人歪曲客体,主观歪曲客体;假象(客观范畴)是事物自己歪曲自己。

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
合。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
未实现的东西。 < br>⑴在改造世界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可能性误做不可能性。否则,我们会放弃必要的
努力,使有可能 变成现实的东西没有变成现实。
⑵在改造世界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把不可能性误做可能性,否则我们会徒费力气,
劳而无功。

现实的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中有充分的根据和必要条件,因而在一定阶段上可以实现
的可能性。
抽象的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展开,必要条件尚不具备,
因而只在以后 的发展阶段上才可以实现的可能性。
⑴不能把现实的可能性误做抽象的可能性。否则,我们就会把今天 能够实现的任务
推给将来,这是一种右的错误。
⑵不能把抽象的可能性误做现实的可能性。否 则,我们就会把将来能够实现的任务
勉强放到现在来做,这是一种“左”的错误。

唯物主义决定论承认因果联系,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目的论则把因果
联系神秘化,认为世界 上的一切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是为了实现某种预先安排好的某


种目的的结果。
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有两种情形:
⑴同一现象,相对于它所引起的现象而言,是原因,相对于引起它的现象而言则转
化成了结果;
⑵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作用,不仅原因可以作用于结果,而且结果也可以反作用于
原因。
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非本质矛盾或外部
矛盾造成的。
必然性决定了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为必然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可 以转化为偶然;在一定条件下为偶
然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必然。比如说人死亡是必然的 ,但是哪天死却
是偶然的。
掌握了必然我们就获得了行动的自由,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建立在自觉而不是盲
目的基础上。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三条:⑴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
展的源泉和动力;⑵质量互变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⑶否定之否定规律,它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趋势和道路。
联系是事物之间及事物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世界的普遍联系归根结底取决于矛盾双方(即对立统一)。

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诸要素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不能理解为不需要任何条件,而是在任何条件下
都会有斗争。
同一性:⑴矛盾双方相反相成(即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条
件);
⑵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由于相互渗透,所以能够相互转化)。

< br>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这是指它的条件性。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才
能相互依存,共 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一旦这些条件发生了变化,旧的统一体就会破裂。
同一必须包含斗争,斗争总是寓于 同一性之中,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
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辩证法的矛盾双方转化是有条件的向对立面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对和绝对的关系问题,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
西。

事物的发展既有间断性,又有连续性,是间断性(质变)与连续性(量变)的统一。
质是使事物成为自身而与他事物相区别的一种内在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
同一的。
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只有先认识了事物的质,才能进而认识事物的量。
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起点。比如先定性说他是贪污犯,分析
他贪污多少。

量变的多样性:⑴数量的增减;⑵场所的变更(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
质变的多样性:⑴爆发式飞跃(社会剧烈革命);⑵非爆发式飞跃(生物的缓慢进化)。

总的量变过程中发生的部分质变:
⑴阶段性质变(如资本主义灭亡是质变,但是自由竞争资本 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是
阶段性质变);
⑵局部的部分质变(为了共富,先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富)。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⑴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所谓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 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
这一过程必须要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否定实现了事物由旧质→新质的飞跃。
⑵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的时候,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抛弃,

而是扬弃。
矛盾还可划分为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例如遗传是肯定方面,变异是否定方面)。
事物产生的第一天起,否定方面就存在。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 br>①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否定的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
否定是事物的 自我否定。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事物否定的根源要到事物的外部去寻找,
否定是外力引起的。
②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是批判和继承、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 ,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形而上学否定观则把肯定和
否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 要么否定一切。同时,离开具体事物谈否定,主
张抽象否定即绝对否定。
唯心主义认识论又叫先验论,他主张人类的认识先于客观物质,先于实践而存在。
除庸俗唯物主义外,各唯物主义派别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虽然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但它有两大缺陷:
⑴不懂得实践的观点,不懂得认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
⑵不懂得辩证法,不懂得认识是 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机械
的消极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
⑴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引入了实践的观点,提示了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它认为主体同客体的关系既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客体只有先成为人们改造的对象,才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人们是在改造世界中
认识世界的。
⑵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过程是一
个充满矛盾的 能动的过程。认识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
认识(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而 且还表现在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螺旋上升。


认识主体是指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
团。
⑴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
⑵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
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基础,主体是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认识客体的。
⑶主体与客体之间还存在着价值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的
满足。
⑷主体与客体之间还存在着审美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为:
⑴实践不断地给认识提出新课题,提供经验材料,实践的需 要推动着人们去研究和
解决这些课题,实践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
⑵实践创造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大大延伸了人的感官,使认识得以向广度和深度
发展。
⑶实践的发展,锻炼和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实践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认识经常 与实践发生矛盾,这要求认识与实践必须实现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
⑴具体的统一:认识、理论要同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适应。
认识、理论要根据具体实践不断地补充、丰富和完善。
⑵历史的统一:认识、理论要同不断发 展的实践相适应,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不能落后于实践。
割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会导致“左”的或右的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共同推动感性认识向
理性认识的飞跃。
非理性 因素应当受到理性因素的制约,应在理性因素的主导下,发挥其积极作用,
抑制其消极作用。


认识事物:⑴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抓住事物
的本质;
⑵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

真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①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因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
②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乃是真理的根本属性。因为:
⒈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
主观意志;
⒉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对立,取决于双方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对立:
⑴唯物主义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必然坚持真理是客观的;
⑴唯心主义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出发,必然坚持真理是主观的。

真理是一元的: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⑵真理没有阶级性。
真理多元论主张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可以有不同的真理,真理因人而异。
真理多元论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唯物主义主张真理是客观的,世界上不存在着任何主观真理。唯心主义则主张真理
是主观的。
主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作是纯粹主观自生的东西;
客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成是人的意识和“客观精神”的一致。

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
实用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一个流派。
实用主义真理观把“有用”作为真理的根本属性,主张“有用就是真理”。
“有用就是真理” 的要害在于抹煞了真理的客观性,混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并
会导致真理多元论。按照这种观点,今天 它是真理,明天对我们无用或者有害,明天它


就是谬误。
真理的确是有用的, 因为真理具有价值性,它能够满足人的需求。但是,价值性并
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 观性,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
础的。

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真理和谬 误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
争而发展的。没有真理,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 所谓真理。真理战胜谬误的过程
也就是发展自己的过程。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㈠真理是具体的,总是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范围。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或者
超出了特定的 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㈡理是全面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把其中的某一原理孤立起来,把它 加以绝
对地夸大,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㈢理是一个过程。真理必然要随着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 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如
果人们的认识不能及时地反映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或者超
越历史发展,就会造成主观和客观由相符变成不相符,从而使真理转化成谬误。
在一定条件下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㈠条件和范围发生了变化,谬误可以变为真理。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是谬误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和范围内则可以转化成真
理。
㈡失败往往是成功之母,谬误往往是真理的先导。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是通过许多
的失误获得的。
㈢批判谬误能够发展真理,这也属于谬论转化为真理的一种特殊情形。

真理是绝 对的:⑴真理是客观的;⑵从人类认识的本性上说人们能正确认识无限发
展的物质世界。
真理又是相对的:⑴广度上有待扩展;⑵深度上有待深化。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㈠对立统一的
统一性的表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
⑴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都 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绝对真理寓于
相对真理之中。
⑵绝对之中有相对。
㈡辩证转化的
真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转化和发展过程。

相对主义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⑴相对主义否认了绝对真理,必然同时否认了客观真理,从而把真理变成了主观随
意的东西。
⑵相对主义抹煞了真理的客观标准,必然混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

真理的具体性
所谓真理是具体的,是指正确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总是在具体的条件下和具体的
范围内的一致 ,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些具体规定,
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宇宙中没有抽象真理。
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真理标准
㈠唯心主义否认真理标 准的客观性。它们提出的真理标准有: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
以大家公认或多数人的意见为真理标准;以 “有用”为真理的标准;以“上帝”为真理
的标准;以“理论”或者“绝对精神”等客观精神为真理的标 准。
㈡旧唯物主义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主张把客观事物本身作为真理的标准。
㈢无论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都不懂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确定又不确定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表现在:
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的客观标准。


⑵人类的认识归根到底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从长远看,实践可以检验一切认识。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表现在:
⑴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实践不 能完全证实或驳倒所在时代
提出的一切学说,同时,已被实践所证实的某种正确认识,也要继续接受实践 的检验。
⑵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所证实的某种认识的正确性,是相对的、有限度的。

逻辑证明不能成为同实践标准相并列的第二条真理标准,它是不能离开实践的。
⑴逻辑证明所遵守的规则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⑵逻辑证明所依据的前提是否正确,要由实践来检验。
⑶逻辑证明的思维过程和结论是否正确,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由实践来做最后的
检验。

价值由两方面构成:⑴主体的需要和利益;⑵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价值是在二者关系中生成的。因此,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
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
⑴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能实现价值的满足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
⑵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的价值满足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应当符合两项基本要求:
⑴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⑵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整个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是确定主体实际需要的最高尺度,也是价值评价的最高尺
度。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前提,实践是实现价值的惟一途径。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价值性。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 内容是对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附加任何主观
随意想象的成分。真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 体的意义和效用上考察,是对真理的作用、
意义、功能的揭示和反映。
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 的客观性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真理的价值恰恰在于它是客
观真理,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 用真理指导实践,可以实现既定的目的。
真理的价值性还表现在它是主体能力的基础,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必要条件。
人掌握的真理愈多,能力愈强。

人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物的抽象认识上,还必 须进一步弄清各个部分的各种科学
规定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每一个规定在总体中各占什么地位,各起什 么作用。这就需
要在运用综合方法的同时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把各个部分的各种规定按照它< br>们本身固有的内在关系相互联系起来,从总体上把握这一事物,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
识由理性的 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或者思维的具体。

理性的具体与感性的具体有着本质的不同:
⑴感性的具体是零散的,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⑵理性的具体则是把事物的各个抽象 的规定综合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是对事物完整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认识。
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⑴科学方法应以辩证思维方法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前提;
⑵辩证思维方法应从科学思维方法中吸取营养,丰富自身。

历史:客观对象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思想发展过程;
逻辑: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规律。
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进程终归要由历史进程决定,逻 辑进程从总体上应与历史
进程大体一致。
但是,逻辑反映历史,并不是完全按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绝对不变地再现历史:

历史既有本质的必然的东西,也有非本质的偶然的东西,逻辑要摆脱历史偶然性和
非本质的东西的干 扰,以典型的形式再现历史的发展。因此,逻辑所反映的历史,是“经
过修正”的历史。
离开了历史的逻辑将陷入唯心主义,失去了逻辑的历史研究将无法认识历史演化的
规律与必然。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没有人,就不会有社会。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的角度上说,人
的 本质在于社会劳动,这是整个人类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从人与人的区别的角度上说,
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 系,由于人们所在的社会集团不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人
与人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系统中的实体要素。
除此之外,生产力系统还存在着科学技术、管理、智力资本等非实体性要素。

马克 思主义历来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此, 要做如下理解:
科学技术并不是生产力系统中的实体要素,而是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渗透在生产力诸实体要素之中。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能力即有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又无限(人民群众世代
交替)。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历史唯物主 义认为,凡在社会中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
但只有那些推动历史前进的人们 ,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显然,反动的历史人物是阻碍社会发展的,他们是历史的参与者,却不是历史的创
造者。


历史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
⑴宿命论主张历史发展由某种神秘 的精神力量决定,而少数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精神
力量的体现者。
⑵唯意志论主张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英雄人物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发展的过程。

社会存在的含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社会关系既包括物质关系,也包括非物质关系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
社会关系中的物质关系 属于社会存在;而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是物质关系派生的,
不属于社会存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①任何生产关系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总是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 本适合,从而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产力是积极的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的状 态,这样,生产力发展
到一定阶段必然导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由基本适合逐渐变成基本不适合。
③当生产关系完全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时候,就要求对旧的生产关系进行变
革,以重新实现生产 关系对生产力的基本适合。
④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从基本不适合到基本适合,
循环往复。
由此,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演化。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⑴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
⑵随着一种生产方式转变为另一种生产方式,旧的社会形态即被新的社会形态所代
替。
所谓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
法律制度和设施。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


⑴起主体作用的政治上层建筑,即人们在一定经济基 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
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
⑵起指导作用的思想上层建筑,又叫观念上层建筑,即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
服务的社 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

要正确理解经济基础的科学含义:
⑴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
它相对于生产力而言称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则称经济基础。
⑵经济基础不等于一定 社会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而是指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
位的生产关系。
⑶经济基础不是指 各种生产关系的混合,而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各
环节的有机统一。

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⑴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由经济基础决定 ,当某种经济基础向上发展的时候,它
的上层建筑也处于前进之中;当某种经济基础走向没落的时候,它 的上层建筑也日渐腐
朽。
⑵经济基础的根本质变决定全部上层建筑也必然或迟或快地发生根本 质变;经济基
础的部分质变也决定上层建筑要发生部分质变。
显然,上层建筑的进步与否,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社会存在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意识也是具体的、历史的。抽象的永恒不变的社
会意识是不存在的。
⑴在无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不具有阶级性。
⑵在阶级社会中,同经济基础有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社会上有多少个阶级,就有多少种社会意识。

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 社会意识包括思想体系和社会心理(包括社会


风俗习惯)
思想体系(社会意识形式)可以分为两类:
⑴属于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 、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及绝
大部分社会科学。它们反映经济基础,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为特定的经济 基础服务。在
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⑵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包括自然科学、语言 学、逻辑学等,它们不反映特
定的经济基础,不属于上层建筑,其自身没有阶级性。
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有密切的联系:
⑴社会心理是思想体系的原料库,为思想体系的形成提供素材。
⑵思想体系是社会心理的集中、概括、提炼和升华。

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社会意识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⑴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相互依存,个体意识是群体意识 的个别表现,群体意识寓于
个体意识之中并通过个体意识表现出来。
⑵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⑶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
互 影响、相互渗透的。一般地说,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最大,
因为政治思想、法 律思想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国体: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的手里。
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用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
的政权机关。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必须与国体相适应。国家的类型由国体决定。但应该指出的是:
同一类型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可以采取
不同的政体。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
接动力,但它们并不是毫不相干的两个动力系统。
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它对阶级社会的推动是通过阶级斗争
实现的。

阶级
⑴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其中,人们对于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的不同,是划分 阶级
的基础。正是由于人们占有生产资料的状况不同,才决定了人们在劳动组织中的地位不
同, 分配方式不同。
⑵阶级的实质是一个集团无偿地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⑶划分阶级的标准 只能是经济标准,即只能根据人们对于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
成的不同经济地位划分阶级。生产资料所 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意义。

国家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国家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随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原始社会并没有国 家。原始社会解体之后,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的根本对
立。奴隶主阶级为了保护奴隶社会的生产 资料私有制,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强迫人
民遵守有利于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秩序,需要使用有组织的 特别的暴力工具,这个工具
就是国家。
阶级斗争的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其中,政治斗争是最高形式。
国家本质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它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强力机构所组成。

人的目的或愿望能否实现,取决于它们是否符合社会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
观要求。
邪教的共性:反科学,反理性,反社会,反人类。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 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
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 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地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才能构建和
谐社会。



在自然规律面前获得自由是指能够认识自然 、驾驭和使用自然力;在社会规律面前
获得自由是指最终要消除人对人的剥削关系、压迫关系。实现共产 主义是人类从必然王
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文化与文明是两个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范畴:
⑴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比较而言 的。文化越发展,表明人类的发
展越是依赖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世界。文明可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 精神文明。
它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
⑵ 文明主要指人类活动的结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
式、活动手段;文明一般专指 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
成果,其中既有积极成果,也有消极成果。
文化与文明又不可分割地联系着:
文明是文化的积极成果,文化是文明的精神动力和支撑。文化发展中 的积极成果就
是文明;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相应地也就越高;文化越发展、越进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也就越高级、越全面,二者是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它们在理论基础、原则立场、思想方法、历史使命、基本主题等方面是高度统一
的。
⑴在哲学基础上,它们都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哲学基础;
⑵在基本任务上, 马克思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毛泽东提出在新生产关系下要
保护生产力,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就是要发 展生产力;
⑶在思想路线上,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在革命和建设中贯穿了一条红线,就是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
⑷在基本立场上,从马克思到邓小平都始终把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满足人民的
物质文化需要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⑸在共同目标上,它们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内容主要有:
⑴人民军队作战基本方针是积极防御;
⑵作战基本指导思想是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⑶战胜敌人的最好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⑷作战的主要形式是游击战、运动战。

如何理解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客观世界的一 切事物都有反映特性,包括无生命的和有生命的,前者如“空谷回
音”,后者如动物的趋利避害,植物的 向阳性,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所具有的反映特性
就更加丰富了。而恰恰是因为事物具有类似感觉的特征才可 以被感觉反映。

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范畴,因为它们:
⑴都以提高劳动生产力为前提;⑵都是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而产生的。

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资本运动的关系
① 含义:个别资本又叫单个资本,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独立发挥职能作用
的资本。
社会资本又叫社会总资本,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互相联系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
和。
②关系
共同点:无论个别资本运动还是社会资本运动,都经历购、产、销三个阶段,都依次
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都包含着生产消费,其目的都是
为了生产剩 余价值。
区别点:个别资本运动包括生产消费以及由此形成的资本流通,但不包括个人消费以
及由此形成的一般商品流通;社会资本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以及由此形成的资本流通,
而且还包括个人 消费以及由此形成的一般商品流通。个别资本是社会资本的组成部分。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⑴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改革同革命
一样都是特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经济基
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只有通过改革,通过不断改
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方面、体制,才能进一步解
放生产力,为社会 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开辟道路。
⑵改革同革命一样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首先,改革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
革所要实现的是从计划 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其次,改革涉及到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的内 容的全面变革。社会经济、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体制等 方面都
将面临着重大的改革。
再次,改革深刻地引起了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利益格局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
⑶改 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 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而不是社
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变革。
这种改革虽然不是本来意义上的政 治革命,但是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引起社
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来说,它的 作用和意义不亚于革命。

roomie-英语4级成绩


ruin-读书心得300字


MTC什么意思-耄怎么读


栎的读音-hodl


fb什么意思-在网上学雅思


昊天是什么意思-皇帝的新装读后感


整洁的的英文-raced


英语四级流程-温布尔顿



本文更新与2020-10-20 23:2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14679.html

2019年考研政治马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