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2019年考研政治经典复习宝典(完整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0-21 06:17
tags:考研政治复习资料推荐

twogirlsonecup-directions是什么意思

2020年10月21日发(作者:席时熙)


2019考研政治经典复习宝典(完整版)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政治理论课复习提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狭义的角度来说 ,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其创立
的标志是1848 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著 的《共产党宣言》,主要包括密切相关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
论基础。胡锦涛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
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其主要内容,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证实和运用。由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
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 生产的秘密,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科
学社会主义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理论结论。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还包括了后人对它的发展。现在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
主 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
中国 共产党人进一步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简要地说就是马、恩、列、毛、邓、江、
胡的 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在当代中国,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 斯所创立并经列
宁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其基本原理是正确的, 具有强大的生
命力。
(3)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
发展观,是一脉相承而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中共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 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我们青 年知识分子作为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接班人,需要自觉地学习和掌握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按照2007 年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规定,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六门课程。这六门课程的性质、
内容、特点以及考试的要 求和试题的特点既是不同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六门课程可分为三个层次: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 哲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
国的运用与发展,包括三大理 论成果;现阶段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观点,包括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形势与政策。在六门课程的复习 考试中,哲学是基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
展观是中心,形势与政策中关于党 中央现阶段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指导。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
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 列战略思想是 2007 年命题的方向与重点。考生在复习备考中对此
既要总体把握又要重点突出、方法科学。
1 < /p>


本部分复习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按
照 2007年考试大纲的要求,哲学原理分为七章,主要的内容是辩证唯物的物质观和意识观、 唯物辩证
的发展观、科学的认识论和真理观、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四个方面,也就是唯物辩证的世界观、认 识论、
历史观,坚持用既唯物又辩证的世界观认识一切、解释一切、改造一切——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 和人
类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整个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 界
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改
造世界和获得自由。
通过学习和复习,在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同时和基础上 ,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
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哲学基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和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而奋斗的共同理想,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 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由一系列的范畴(基本概念)、观点构成的 体系。其范畴、观点最为抽象,
内涵最小,外延最大,考试命题最为灵活,所占考分高。因此,考生复习 哲学的侧重点是概念、观点及
其方法论意义,掌握重点概念、观点的是与非,一定要懂,同时也要通过做 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练习题,
培养和增强理解、分析、综合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1 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复习提示:本章属于绪论性质,主要是介绍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初步掌握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三对基本概念 ,认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学习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一词最早产生于古希腊 ,由希腊文菲罗与索菲亚合成,直译为汉语是“爱智慧”的意思,翻译
成英文就是“Philoshy” ,即“智慧、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之学,在 19 世纪经日本学者转译为中文
的“哲学”。
在古希腊哲学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地把哲学看作是“各种知识的总汇”;一种是狭义地把
哲学 看作是研究世界本原或本体的学问,即形而上学。本原是指构成世界万物的根源、元素、始基或共
同基础 。具体事物有生有灭,本原没有生灭,本原产生万物,万物毁灭以后又回到本原。
后人根据古希腊伟大 思想家对各种知识的分类,把研究有形体的自然现象的学问称为物理学,把研
究世界本原等抽象对象的学 问称之为“物理学之后”。我国近代学者严复根据我国古籍《易经·系辞》
上有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故把“物理学之后”一词译为形而上学,也就
是哲学的意思。形而上学还有第 二种用法,即近代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首先赋予“形而上学”以新的含
义,用以指非辩证的思维方法。我 们现在的哲学原理以及实际生活中使用形而上学这一概念是指的孤立、
2


静止、片面的观点与方法。
以往的哲学家、思想家对哲学的认识与理解,不论 是说哲学是“智慧之学”、“包罗万象的科学”,
还是说哲学是支配、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 学”,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即其实质是研究普
遍性问题的学问,但却未能真正揭示出哲学的性质、对象 和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1√从古至今
的一切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 态,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
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 质和规律的学问,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
的社会意识形态。为了正确理解和掌握哲学的含义或定义,需要 正确认识几个关系。
2√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 法。方法论则是人
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与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哲学与世界观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世界观是人们
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对于成人来说,可说是人人皆有,但并非人人都懂哲学,因为哲学是经 过思想家、
哲学家概括和总结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只有通过学习,才有可能掌握;哲学离不开世界 观,要讲
世界观,哲学对人们的世界观的确立和成熟具有指导与促进作用。任何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都 是统一
的,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运用,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 论,
反之亦然。因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3√2.哲学与其他科学(非哲学)的 关系。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
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 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而其他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
学、思维科学以及边缘科学、交叉科学、综合 科学等则是研究一定的领域、方面的特殊本质和规律的学
问。所以,哲学和其他科学是普遍和特殊、共性 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它们既相互
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又相互联系,哲学以其他 科学(相对哲学而言称之为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
其他科学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并可给予其他科学 以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3.哲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社会意识形 态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观点
的总和,包括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哲学 等意识形态形式。哲学同其他意识形态形式一样,
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都含有一定 的阶级性,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不同点在于哲
学离开经济基础最远,是属于恩格斯所说的“更高地悬浮 于空中的思想领域”,也就是最抽象的社会意
识形态。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从古至今哲学中的问题即矛盾很多,那么,贯穿 哲学演变和发展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任何哲
学都不可能回避的问题、支配其他哲学问题的问题是什 么?恩格斯对此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他指
出:4√“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精神
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5√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 ,即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谁先谁后、谁产
3


生谁、谁离不开谁(谁依 赖谁)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 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
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 派。”
(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恩格斯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方面:我们关 于我
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 我
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
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 br>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
在这两方面 内容中主要的是第一方面的内容,因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
“全部哲学的最高 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它们的对立和斗争是哲学
世界观中最根本的斗 争,是哲学党性的识别标准的问题。哲学的党性即哲学的党派倾向,是指哲学家和
哲学体系属于唯物主义 阵营或唯心主义阵营。
6√3.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重要意义。为哲学研究提供基本的指导线索; 为划分哲学中的不同
派别确定了科学依据;为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不可知论提供理论武器;为人们 处理主观思想和客
观实际的关系,变革现实世界提供根本的指导原则。
(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
(1)唯物主 义的根源:按照恩格斯对唯物主义概念的界定,唯物主义哲学派别古已有之,根源于
对人类生产活动和周 围事物的直接反映,是同客观实际大致相符合的反映。
7√(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自然界、 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二
性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而意识则是物质长
期发展的产物和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物质决定意识 。这些表述严格地说都是等同的。唯物主义者是
无神论者,但无神论者不一定是唯物主义者,可以是主观 唯心主义者。
8√(3)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形态:主要的有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 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一种原初的 自发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
如水、火、气等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古希 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关于万物都由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所
构成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 成就。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正确
观点,并同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但由于历 史条件的局限,缺乏科学的根据与论证,具有直观性、猜
测性的缺陷。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 17 世纪、18 世纪的英国、法国唯物主义,它是建立在同时代的社会
发展和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具有一定科学根据(机械力学)和论证,在反对现存政治制度、唯心主义< br>和宗教神学、促进社会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上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同时又存在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4


缺陷:一是机械性,用机械的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如认为原子或电子是世界的 本原,原子、电子的特
性就是事物的特性,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原子或电子的运动,都是外力推动的机械 运动,甚至认为“人
是机器”;二是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认识和解释世界和事物, 而不是把世界和事
物理解为历史地发展着的过程;三是不彻底性,不能把对自然界的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 社会领域,坚持
的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归根到底,这种唯物主义者看不到人类实践的伟大作用,没有科 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 象、现实、
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 解,不是
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可见,不理解实践活动是其主要缺点。而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能动实践 辩证统
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哲学的地方。
③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 学,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
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 一,是真正科学的、完备的、彻底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
2.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 < br>9√(1)根源:最初产生于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自然现象及梦中景象的不正确解释,得出“神灵存在”,< br>“灵魂不灭”的观念。但作为哲学派别的唯心主义则有其社会的、阶级的、认识的根源。
①社会 根源:是指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充分局限了人们的认识,人们不能科学地解
释自然、社会 、思维的事物和现象。
②阶级根源:是指统治阶级的有意歪曲或阶级的偏见不能正视世界的本来面目。
③认识论根源:是指把认识过程主观化、简单化、直线化、片面化,这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
识根源。列宁指出:“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性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而僧侣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
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10√(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同唯物主义相反,认为精神、意识 、思维是第一性的,而自然界、
物质、存在是第二性的;或者说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精神的,精神是万事 万物的本原;自然界、物质不
过是精神、意识的产物,或者说意识决定物质,意识不依赖于物质等。
11√(3)唯心主义的主要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 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
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 。例如一些哲学家提出的著名命题:贝克莱提出事物是“感觉的组合”、
“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 感知”;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康德提出“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孟
子提出的“万物皆备于我”; 慧能提出的“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陆象山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和表现。
②客观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例如柏拉图
5


的“理念论”、黑格尔的“绝对观念”、朱熹的“理在事先”、宗教的神创万物和支配命运的观点 。柏拉
图说“美的东西是美使它美的”;老子认为“道”生万物,“道”就是无;朱熹说,“未有这事, 先有这
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皆是此类。
3.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在哲学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回答了 世界的本原、本质是什么,同时要进一步回
答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 回答,就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即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辩证法
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 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的原
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
是孤立存在的静止不变的,否 认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这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总是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交 织在一起,并依附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
义。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不是与唯物主义结合,就是与唯心主义结合 ,前者总是从属于后者,后者往往又
受前者的影响和制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 19 世纪40 年代的欧洲,是当时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
进步、哲学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在批判继承人类哲学成果基础上创立的。德国古典哲学(即德国资
产阶级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 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 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主要表现在:
12√1.发现和创立了唯物史 观,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解释政治及其历史,结束了唯心主义哲学在社
会历史领域独据的统治地位。
2.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消极的被动的形而上学缺陷。
3.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 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
“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 普遍规律的科学”,“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
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 象是整个世界运动和发展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
本质、问题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规定了自己的研 究对象,宣告了作为“科学之科学”的旧哲学的终
结。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内容上实现 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形成了完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的理论体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有
机整体,列宁指出:“在这个由整块钢铸成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
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 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
6


13√3.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一生中有两大发 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马克思
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和创 立唯物史观的伟大意义:
(1)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成完备的哲学,宣告唯心主义的破产。列宁指出, 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
哲学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 物主义是科学思想
中的最大成果。恩格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 历史观中被驱逐
出去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包括自然观、历史观的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
(2)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恩格斯指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3)使社会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指导。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给人类特别是给工人
阶级的 伟大的认识工具,可以使“人们过去对于历史和政治所持的极其混乱的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
完整严密 的科学理论所代替”(列宁语)。
14√4.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 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马
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 是实践性和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其他哲学,它特别强调理论对于
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 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公然申明它是代表无产阶
级的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实践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
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 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在它严格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它来自 实践,付诸实践,接受
实践的检验;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是开放的体系,不可能一成不变, 必定随着时代、实践
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它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15√(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
重要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
社会 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掌握必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纷繁
复杂的 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学会讲政治、
懂全局, 驾驭复杂形势、研究战略策略、提高领导水平更是十分重要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 主义哲学。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世
界观和人生观,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 。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 把
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把握社
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社会领域的各种复杂矛盾,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 br>同于具体科学,它并不直接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答案,它往往要以具体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中介,把科7


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研究和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 < br>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们把握自我、规范人生、提高道德素养具有导向与激励的作用。世界观决定
着人生观,支配着人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以集体主义
为原则、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自觉地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
过 程,也是自觉的确立无产阶级人生观的过程。因此,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人们提高道德
素养 ,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们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工作能力和精神境界具有启迪 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
哲学,掌握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抵制和克服唯心主 义和形而上学观点
的影响,就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和精神境界。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既适应了时代及其发展 的需要,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实
践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16√(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哲学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19 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20 世纪 以
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进一步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正确和丰富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
理的认识。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过时,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需要研究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出现< br>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之得到丰富和发展。
1.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作用的主要 表现:(1)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
观点;(2)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3 )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引入哲学领域,使哲学研究
的方式方法发生变革。
2.马克思主义哲 学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的主要表现:(1)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2)
提供创新与发展 的哲学论证;(3)有助于正确分析和解决现代科技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17√(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1.现代西方哲学及其两大思潮。现代西方哲学是对 19 世纪中期以来流行于西方社会的各种哲学派
系,主要是欧美哲学的总称。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科学主义思潮拒斥形而< br>上学(指传统本体论哲学),否定哲学的世界观功能,推崇经验和自然科学。人本主义思潮肯定哲学的世界观功能,批判科学技术,反对理性,宣扬非理性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 关系。(1)它们的理论实质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完备
的唯物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大多以主 观经验、情感意志等精神为出发点,实质上是唯心主义哲学的
8


现代表现形式 。(2)它们的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现代西方哲学 总体上说是资产阶级的哲学理论。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都曾从不同角度歪曲、攻击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现代西方哲学作为现代西方社会状况、自然科学成就和理论思维水平的反
映,其哲学理论的 内容中也含有某些合理的成分和因素。无论是回答它的挑战,还是借鉴它提供的有价
值的思想,都需要加 强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科学主义而要重视科学精神,反对
人本主义而要重视人文 精神,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18√(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正确的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同中国的具体
实际 相结合,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在中国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以及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包括其哲学思想是 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
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 党人的实践经验。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中国
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使之 民族化、通俗化和群众化,丰富和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等许多 著作和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等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以及马克思
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贡献。
(2)“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
观的具体运用、丰富和发 展。
(3)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 于
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小结与重点]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的含义与关系。
2.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内容、意义。
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基本形态。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根本特征。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已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
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B,文理)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9


A..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批判
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C,文科)
3. 哲学的党性即党派性是指
A. 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B. 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C. 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D,1987,文理科)
4. 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
A. 黑格尔 B. 费尔巴哈 C. 马克思 D. 恩格斯 (D,1988 年,理科)
5.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A. 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 B. 对世界存在的状态的不同回答
C. 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 D. 对世界本质的不同回答(D,1992 年,理科)
6.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意识本质问题 C. 世界本原问题 D. 实践本质
问题 (C,1995 年,理科)
7.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A. 剩余价值论 B. 阶级斗争学说 C.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 科学的实
践观 (D,1995 年,理科)
8.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C,1997年,理科)
9. 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A. 宿命论观点 B. 唯意志论观点 C. 机械唯物论观点 D. 朴素唯物
论观点 (D,1998 年,理科)
10.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D,2003年)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是由于他们
A. 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B. 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摆脱了唯心主义 C. 自觉不自觉
地贯彻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原则
D. 完全依靠个人的天才条件 E. “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
学的基础”(BCE,1988 年,理科)
2.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10


A. 世界统一于存在 B. 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E. 物是感觉的复合
(CD,1994 年,文科)
3.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 我思故我在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物是绝对观念的
外化
D. 万物皆备于我 E.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ABDE,1997 年,文科)
第 2 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复习提示:
(1)从古至今的哲学都要回答世界的本质和状态是什么?这就是哲学史上的本体 论问题。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规律的理论。本章讲述辩 证唯物主义的
世界本质的理论,下一章讲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发展的理论。
(2)本章的世 界本质论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三大观点和物质和意识
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 的物质统一性两大原理,也就是“三观两原理”。
(3)本章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是学懂学会物质、 运动、实践、意识四个概念及物质和意识、物
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主体和客体四对关系,包括概念的 依据、含义、区别、联系及意义。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1√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物质观
(1)唯心主义坚持意识 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错误观点,虽然也承认物质的存在,但又认为物质
是意识的产物和表现,物质依赖 于意识,没有意识也就没有物质。
(2)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 上学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的正确观点,但前者把物质归结某种具体的实物,如水、火、 气等,这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
的猜测;后者把物质归结为近代自然科学发现的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或基 本粒子,这种观点虽有一定
的科学依据,但却犯了把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特殊概念混同于哲学的具有普遍 性的物质范畴的形而上学
错误,不仅经不起原子可以再分的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而且也经不起“物质消 灭了”的唯心主义观点
的攻击。
2√2.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说明
恩格斯指出:“ 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
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 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
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 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
地存在的东西。”
11


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说明:
①“物质本身”或物质的概念的来源 是我们对各种有形存在的物、事物也就是能感觉得到的东西的
抽象;
②物质概念概括的是各种实存事物的共同属性;
③各种实存的物、事物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即我们可以感觉到的东西(客观存在),而物质作
为概念是在人的头脑中、意识中存在。
3.列宁对物质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范畴 ,列宁总结自然科学发展原
子可分的新成果和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经验,在上述恩格斯说明的基础 上进一步指出:3√“物
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 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是说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人 们的意识而存在并能
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4√列宁对物质的科学定义说明:
(1)哲学的物质范畴是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界定的, 物质不是意识、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物
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体现了物质 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
体现了世界的本原、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列宁认为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
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 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
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这是因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反映者同被反映者是相联系的,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物质可以变成精 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毛泽
东语)。
(2)物质定义的内涵是客观实在,那么具有客观实 在属性的自然界、社会存在以及各种事物和现
象都属于物质的范畴、具有物质的属性,如运动、时间、空 间、规律、生产方式、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等,
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
(3)物质是可以 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所认识的,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意识的能动性和世
界的可知论观点。 (4)恩格斯的说明和列宁的定义,都体现了物质和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和其他科学的物质
概 念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总之,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贯彻和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进而
说明 它的重要意义。
5√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
(2)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3)坚持了物质 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克
服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12


(4)坚持了历史唯 物主义观点,反对了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
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 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是彻底
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物质观。
(二)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和时间、空间。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
1. 物质和运动
6√(1)运动的含义:“运动,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 的固有属性这最一般意义来说,
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对恩格斯上述所述的理解是:运动是指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根本属性),包括宇宙间发生
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到复杂的思维活动。思维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产物和反映。
物 质运动形式:从低级简单运动形式到高级复杂运动形式,可分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
的和社会 的五种基本形式,思维、意识的运动同物质运动形式具有同一性。
7√(2) 物质和运动密不 可分,“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它
们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 br>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不表现为一定运动的物
质是不存在的。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精神的运动是 人脑这种高
度发展的物质的运动的表现,客观的物质运动的反映。运动和物质本身一样,是既不能创造, 也不能消
灭。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在这个关系问题上,唯心主 义的错误在于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了物质谈运动;形而上学的错
误在于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脱离 了运动谈物质,或把运动归结为只有机械运动一种形式。
2. 运动和静止
8√(1 )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一是指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
特定的运动;二 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2)承认静止的意义:运动从静止中找到量度; 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区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确定
的分析。
9√(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及 其意义:对立统一关系、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相互渗透的关系。①运动是普遍的、永 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
件的,因而是相对的;②静止是运动的特 殊状态,是不显著的变化,是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稳定状态;③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④任何事物都是绝对 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所以我们要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
止相统一的观点,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 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如说“人不能一次踏进
同一条河流”,万物只是一阵风,瞬息即逝,无 法捉摸,“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
可”;反对只承认静止否认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 不变论观点。
13


10√(4)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物质运动形式 由低到高分为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
等多种形式,它们之间相互区别,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运动 规律,不能相互取代,它们之间相互联系,
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存在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包含 低级运动形式并由低级运动形式演变而来,
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承认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观点的 重要意义是:①提供科学分类的客观依据;
②提供理解和研究物质运动多种形式相互关系的方法。
3. 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
11√(1)时空的含义: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 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即
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即三维性 。
(2)时空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因为物质运动是客观的,所以时空也是客观的。承认时空的< br>客观性是唯物主义观点,否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观点包括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和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r>承认时空的客观性又否认时空同物质运动的联系的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点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的现代科学证明是非欧几何和爱因斯坦相对论。
(3)时空既是绝对的 ,又是相对的。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
离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时 空的相对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时空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的状 态的变化而变化。
(4)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 终、空间上的
无边无际;时空的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上是有始有终、空间上有边有际 。无限性和
有限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无限是绝对的永恒的,是对有限的超越,有限是相对的、暂时的; 无限和有
限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实践观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普遍关注的现实和理论热点。邓小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重新恢复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又快又好
的方向前进。与之相适应我国理论界进行了认真的反思、热烈的讨论、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公认
的 成果。从 2001 年开始,在考研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中,在原来的“辩证唯物论”部分加进了“人对物
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强调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实践的观点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
要的基本观点,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具有认识论、
历史观的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因为物质世界并不是纯粹自然界,也还包含人类的实践活动及
其 结果。但仍坚持物质本体论,反对实践本体论。
(一) 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2√1. 实践的本质含义
(1)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 精神活动,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
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 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一界定包
括两层相互联系的涵义: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具有感 性的即物质性的性质和形式的客
14


观活动。
(2)实践是人的存 在方式。实践是人的生命活动所特有的性质和特殊的运动形式,它不同于动物
的本能活动,更不同于纯粹 自然物质形态的运动形式,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方式。这是
由实践在人类生活中所具有的 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决定的。首先,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的根据,人类的第
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 活本身”,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其次,实践规定和创造了人的基本
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实践“证 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使人
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总之 ,实践使人类超越动物界,规定和创造了人的一切特征。
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 3√(1)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不同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环境的活动,也不同于人的认识的
活动, 不论什么形式的实践都具有某些共同性的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①
客观现实 性即物质性: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活动,这是因为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包括主体、对象、手
段)是客观 的,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实践的水平与发展都要受到客观条件与规律的支配,也是客观的。
这说明,实 践包含着精神活动,而不能归结为精神活动。②自觉能动性即目的性:实践是在一定的意识
或理论指导下 的有目的地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都要贯彻主体的一定的目的、
意志、认识,实 践不是同主观活动无关的盲目的客观活动。这说明,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无目的无思想指
导的本能活动。③ 社会历史性即社会制约性:实践是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的活动,受着社会条件
的制约,并随社会的 变化发展而历史地变化发展。这说明,实践活动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14√(2)实践的基本形 式。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生产
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 础,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由
生产实践决定并对生产实践具有反 作用,也是认识的一个重要来源。科学实验是一种尝试性、探索性、
学习性的实践活动,受前两者的制约 ,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实践的发展。这三种基本形式
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15√(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人通过实践把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自己活动的对 象、改造的对象,即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
人自己相对客体就成为主体。
1. 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的含义
实践由主体、客体、中介构成。
(1)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其社会结构有个人、集团、社会和人类四种形式。
(2)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有自然、社会、精神三种形式。
(3)中介:是指把主 体和客体联系起来的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
和方法。
2.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1) 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是目的和手段、创造者和被创造者、能动
15


者和受动者的关系。在实践中,客体限制主体、主体超越限制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 质。
(2) 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内容和结果看,包括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 的
两个方面,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
①主体客体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 量转化为对象物。人的本质力量包括人的自然力、
智力、意志、情感、创造力等的总和。
②客体主体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存在的对象形式转化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
16√ (三) 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即实践过程。实践活动实质上是一个自然的 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相统一的能
动创造的动态过程。实践过程有三个基本环节:
1. 确立实 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决策必须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所谓合目的性即决
策必须反映实践主 体的需要、意愿,有利于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谓合规律性是指决策必须尽可能正
确全面地反映事物的 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多种属性。对于大规模的重大实践活动,决策必须兼顾实践
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以及对自然界可能造成的后果,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
整体利益的统一。决策 时就要开始制定目标。实践目标是对经过改造以后将要出现的东西的提前反映,
它以对现存事物的认识为 基础,制定有关将要出现事物的具体目标,即制定实践的“观念蓝图”。实践
目标的制定也体现为合目的 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2. 主体依据实践目的方案借助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必须要有科学的组织
管理。其中包括人员安排、物资的分配,协调、控制等等一系列的措施。
3. 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结果,以此修正实践目的、方案,反馈调节实践活动本身。某一实践过< br>程结束形成的实践结果,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需要进行事实与价值两方面的检验,并作出评价和验收结论。一般地说,成功与否要看实践结果是否同预想的目标一致。
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人的实践的运行机制,并通过它们实现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四)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
17√1.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1)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包括人的意识的一切活动过程及其产物。
(2)客观世界:指 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存在,即“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
会存在。自然存在不依赖人 的活动而独立存在,社会存在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而又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
(3)主观 世界和客观世界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通过实践的中介作用,
两者是改造被改 造、认识被认识的关系。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使主观世界的东西转化为客观世界的
现实。在实践改造 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又得到进一步的改造,获得新的思想、意识、认识、理论
等。在人类发展的历 史进程中,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不断上升、不断扩展、不断
深入。
16


18√2.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
(1)自在世界是与人类世界相对 应的哲学范畴。自在世界指天然自然,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
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即人类世 界产生之前的先在世界;第二,指人类尚未认识和改造过的自
然界,即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或尚 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世界是不可穷尽的,因而总有自在世界
的存在。
(2)人类世界指属人世 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化自然
是指经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人 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人类社会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
社会不能脱离自然,人类历史无非 是“自然界对人的生成过程”。人类世界是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
相统一的世界。
(3)自 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的客观存在,其运动和变化完
全是自发的、盲 目的;人类世界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化自然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
量,人的社会关系 则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
(4)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联系:①两者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们是在自在 世界所提供的材料基
础上创造人类世界;人的实践活动可以改变天然自然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其规 律起作用的条件和
方式,但不可能消除自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相反,自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通过实践延 伸到人类世界之
中,并构成了人类世界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②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相互制约,不可分 割。自在世界
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类世界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制约自在世界,不断地 改变自在世
界的界限。在实践中,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 和人类史
就彼此相互制约”。 ③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相互转化。实践使自在世界分化出了包括人化自 然在内的
人类世界,使“自在之物”不断转化为“为我之物”,人化自然、人类社会又不可避免地要参与 到整个
大自然的运动过程之中。
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 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19√1.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一, 人类是物质世界演变进化的结果,自从有了人类,才出现了意识。
第二,人类意识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 程,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从所有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机
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到低级生物的刺 激感应性,再到动物感觉和心理,然后发展到人的意识。(列
宁指出:“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 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2)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的 产生不仅仅是纯粹的自然的生理的过程,它是同人类社会一起出现的。恩格斯指出:“物质
不是精神的产 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劳动
17


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并促进人脑的最终形成;劳动产生了语言,又推动人脑的复杂化和 进一
步完善;劳动促使意识的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日益多样化。而劳动是社会性的活动,所以,意识是社 会
的产物。“狼孩”没有意识从反面证明,意识永远是社会的产物。
20√2. 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
(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因为:
第一,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人脑不是意识 的源泉,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意识不论是正确还是
错误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包括正确的反映和歪 曲的反映,人脑不能自己产生意识,任何意识都有其
客观的“原型”,如神鬼之类,也都有其客观原型。
第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表现为意识形式的主观性、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意识的创造性。
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是在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基础上产生的。
第三,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马克思说 :“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
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 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
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 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
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观点;否 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
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21√3. 意识的作用
(1)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的含义:是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就是说,
它能反映客观事物并形成观念,从而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意识活动
①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②具有高度创造性,能创造出物质世界没有的东西。
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 ④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能动
性 不仅在于通过实践形成正确思想理论,更重要的是以思想、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
现实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打下人类“意志的印记”。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
并且 创造客观世界”。列宁所讲的“创造世界”首先是指在意识中形成新的观念世界,然后通过实践,
把观念 世界变为现实世界即改造过的属于人的世界。这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观点,强调了意识创造性、
能动性 的观点,而不是唯心主义观点。
22√4.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批判的 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
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 物质力量。”
毛泽东:“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
18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我们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概括为三点区别、三点联系:
(1)三点区别: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物质不能代替意
识,意 识不能代替物质。
(2)三点联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
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解决物质和意识关系
问题 的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否认物质决定作用,主张意识决定作用
的观点 是唯心主义观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是形而上学观点,否认意识和物质的同一性是不可知
论,主张 意识就是物质是庸俗唯物主义即唯物主义的庸俗化。
(二) 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3√1. 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不同哲学派别的对立
(1)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一元 论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笛卡儿的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
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又认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实体都是上帝创造的,最终还是倒
向了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一 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
多样性统一于物质;唯心 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精神。(如统一于“心”,
统一于神等)
24√2.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世界是多样的。因为物质运动形式是多样的,各 种运动的形式之间有质的差别。大千世界,
林林总总。“万类霜天竞自由”表现的就是世界的多样性。而 这种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相对的、可变的,
体现了事物的个性。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物质就是客观实
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 批评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中主义观点时,第一次明确指出:
“虽然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 ,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够是统一的,但是世界的统一
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在我们的视野的范 围之外,存在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的真正的统一
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 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
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这说明,客观存在 的现实世界是物质世界,世界上存在的包罗万象的事物和
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意识也不过是物 质的产物和属性,它并不能独立存在,物质是世界上一
切变化、发展的基础。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上除 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能
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25√1.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世界统一于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 而独立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
19


实际、认识 客观实际,使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物质世界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这就
要求我们一切 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使主观符合客观并实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客观实际是变化
发展的,因此, 认识和实践也要从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出发。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认
识规律,尊重规律 ,使认识和实践符合客观规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是既反对思想僵化,
落后于实际,又要反 对思想超越实际。
2.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 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
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 、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
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 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
性的统一,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 统一,也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实事求
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是 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主观和
客观相符合。
[小结与重点]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实践的含义,实践的基本特征和 基本形式,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的含义
及其相互关系。
3.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意识的产生、本质与作用。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已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类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决定性环节:
A. 概念、判断、推理 B.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C. 生物的刺激感应、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D. 客体、主体、客体
(C,1987年,文理科)
2 意识的本质是
A.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B.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感觉的总和 D.逻辑的集
合 (A,1989年,理科)
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
A. 存在 B. 精神 C. 物质 D. 原子 (C,1989 年,理科)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 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B. 多样性的物质统一C. 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
20


的统一 (B,1989 年,文科)
5.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的命题是指:
A. 意识是主体和客体连结和转化的中介 B. 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C. 意识的形式和内容是客观的 D.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D,
1990 年,理科)
6. 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
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 客观唯心
主义观点 (A,1990 年,文科)
7.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
A. 都是辩证法观点 B. 都是诡辩论观点
C. 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 D. 前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
(C,1991 年,文科)
8.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
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C. 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C,1991年,理科)
9. 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A. 意识产生物质 B. 意识转化为物质 C. 意识决定物质 D. 意识创造物质
(B,1991 年,文科)
10.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主观性统一 B.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 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D,1992 年,文科)
11.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A. 本质和派生的关系 B.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形式和内容
的关系 (B,1992 年,文科)
12. “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A. 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 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 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 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B,1993 年,理科)
13.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是通过
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A,1994 年,理科)
14.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21


A. 承认世界多样的统一 B.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C,1995 年,文科)
15.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 曰: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D,1996 年,文科)
16. 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 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 B. 根本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 降低了人在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 D. 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D,
1996 年,理科)
17.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 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A,1999 年,理科)
18.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A. 决定性 B. 预见性 C. 能动性 D. 主动性 (C,2000 年,文科)
19.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段话表
明人的意识具有
A. 客观性 B. 能动性 C. 对象性 D.任意性 (B,2000 年,理科)
20. 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 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 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

C. 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 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A,2000 年,文理科)
21. 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
A. 是人类的主观意识 B. 既非物质,也非意识 C. 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D. 是意识的
客观内容 (C,2001 年,文科)
22.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 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
义观点
C. 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 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
观点 (D,2001 年,理科)
23.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22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A,2002 年,理科)
2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
在的化 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B,
2002年,文科)
25.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C,2003 年)
26.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
含义是
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 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B,2005 年)
27. 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 变是世界的本质 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C,2006 年)
28.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 B,2007 年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
A. 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B. 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
质的一般特征
C. 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D. 没有以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纯
属自发的猜测
E. 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ABCE,理科)
2. 现代科学家运用电子计算机解决了数学运算、工程设计和科学实验中的一些难题,这表明电脑
A. 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B. 具有思维的属性 C. 可以代替人脑的一
部分活动
D. 可以完全取代人脑 E. 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功能
23


(CE,1988 年,文科)
3. 科学的物质范畴是
A. 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B. 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的某一层次的物质形态
C. 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D. 从各种具体事物
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
E. 与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无关的抽象概念 (CD,1989 年,理科)
4. 物质是运动的
A. 形式 B. 主体 C.内容 D.属性 E. 基础 (BCE,1990 年,理科)
5.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命题揭示

A. 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对立统一的 B. 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C.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 观念的东西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E. 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ABDE,1991 年,理科)
6.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命题揭示

A.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 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 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E. 反映者和被反映者是完全同一的
(CD,1991 年,文科)
7. 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A. 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B. 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C. 对客
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D. 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 E. 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ABCDE,1995 年,理科)
8. 《传习 录》记载:“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
物,如此花树在 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
来看此花时,则此 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 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 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C. 认为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 D. 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E. 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 (AB,1996 年,理科)
9. 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 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
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 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
24


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
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E.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
(BDE,1998 年,理科)
10. IBM 公司制造的“深蓝”计算机战胜了世界顶级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这一事实表明
A.电脑具有比人脑更高级的运动形式 B.电脑是人脑的延伸,是人类扩展自己智力的工

C.人脑的运动与电脑一样,归根到底是 电子等物质粒子的运动D.电脑是物化了的人的意识,电脑战
胜人脑,实质上是人类自己战胜自己
E.电脑和机器人也能进行某些实践活动 (BD,1999 年,理科)
11. 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
表达了
A.多元论的思想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
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BCDE,2000 年,文科)
12.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精神不能转
化为物质
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E.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DE,2002 年,理科)
13.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 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
对的。这是因为
A.意识根源于物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
固有属性
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ABE,
2002 年,文科)
14.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
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
反馈调节 (BCD,2006 年)
15.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 br>25


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
到其物质“原型” ( AD,2007 年 )
第 3 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复习提示:本章论述的是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回答世界的状态 、世界怎么样,阐述物质世界的
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规律。要掌握好这部分内容,首先必须从总体上理解辩 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基本概念。
1. 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按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关于辩证法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思想,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
(1)朴素辩证法,亦称古代辩证法,承认万物皆变、万物皆流,具有猜测性、直观性的特点,没
有自然 科学的依据,同朴素唯物主义相结合。
(2)唯心主义辩证法,以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为最高成就,是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基础上的
辩证法。
(3)唯物辩证法、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或本质是物质的基础上的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1√2.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
(1)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本身固有的辩证 运动规律。恩格斯说:“所谓的客观辩证
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
(2)主观辩 证法:亦称“思维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相对。恩格斯指出:“所谓主观辩证法,
即辩证的思维, 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3)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两者的关系实质上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①唯物 辩证法认为: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
反映,主观辩 证法依赖于客观辩证法。作为学说和理论的唯物辩证法,其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辩证法,
其观念形态或理 论形态是主观辩证法。
②唯心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客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客观辩证 法是主观辩证法的
产物和表现。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1)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定义
恩格斯: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 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辩证法被
看作关于一切运动的各个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这就是说,辩证 法的规律无论对自然界中和人类历史中
的运动,或者对思维的运动,都必定是同样适用的。”
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的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
必然灭 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辩证法 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针对黑格尔提出的“凡是现实的都是
26 < /p>


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著名命题,恩格斯指出:“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 规则,凡是
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辩证哲 学推翻了一
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 消灭、无
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 脑中的
反映”。辩证哲学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与正确认识,是 唯物
主义基础之上的辩证法,它既是世界观、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3√(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方法论
① 唯物辩证法坚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与方法。
② 形而上学则坚持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否认矛盾的观点与方法。
承认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 立,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对立,是二者对立的焦点,也是辩证法和
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形而上 学在哲学的演变历史上有两种用法,在黑格尔之前,形而上学(物理学之后)是指研究世界
的本原或存在 的理论即本体论的学说,也就是哲学;从黑格尔开始,形而上学这一概念的第二种用法是
指同辩证法相反 的观点和方法,即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否认矛盾的)观点和方法。恩格斯指出:
形而上学“不能把 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形而上学者“在
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 思维;他们的说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恩格斯指出:
“形而上学的思维 方式,虽然在依对象的性质而展开的各个领域中是合理的,甚至是必要的,可是它每
一次迟早都要达到一 个界限,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
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 个一个的事物,忘记了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存和
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 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上述有关概念列表如下:
客观辩证法第一性
唯物辩证法
辨证法
唯心辩证法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主观辩证法第二性
主观辩证法第一性
客观辩证法第一性

本章要讲的内容是“二、三、四”,即二个基本特征、三大规律 、四对范畴,掌握的重点概念是辩
证法、形而上学、联系、发展、规律,矛盾和矛盾规律是核心内容。
一、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物质世界及其万事万物,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 二者的统一构成了世界的历史演进过程。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学说的总特征。唯物辩证 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4√(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从自然界 、人类历史到人类的精神活动,都是普遍联系的。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
27


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 互作
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从 19 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地 揭示和
证明世界及其一切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 联系的含义: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和互相
依赖。
2.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 br>联系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反映。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把虚幻的联系(如卜卦算命)强加于客观事物,则是唯心主义观点。
3.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联 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
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的,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任何事物都是统一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坚持联系的普
遍性观点是辩证法观点,否认联系和联 系的普遍性观点是形而上学观点。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和其他进步,现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都 证明和进一步证明世界的各个领域之内以及各领域之间的联系是
普遍存在的,没有任何孤立存在和能够孤 立存在的事物。
4. 联系的多样性:(1)是指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直接的间接的 ,偶然的必然的,
本质的非本质的联系等等。(2)各种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作用是不一样的, 所以要求人们在实
践中尽可能地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特别是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才能真正 认识和驾驭事物。
5. 联系的条件性:条件是指同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有关要素的总和;联系的 条件性是指任何
具体联系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条件改变了,联系的性质、方向也随之改变。唯物辩证法 的条件论观点
包括:(1)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2)条件是可以改变的;(3)改变 条件也是要有条件
的,只有有条件这点才是无条件的。
(二)联系与系统
事物的联系不仅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而且具有系统性。
1. 系统的含义: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
机整体。
2. 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
(1)系统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最基本的特征或本质属性是整体性。 5√(2)整体性揭示系统和要素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性的观点是指整体和部分是密切联系、
不可分割的,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部分依赖整体,脱离整体的
部 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整体和部分可以相互渗透、互相转化。
整体性观点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处 理问题时要着眼于有机整体,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和解决问题
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在总览全局的前 提下,认识和处理好局部性的问题,以实现系统的最佳功能。
6√3. 联系观点与系统观点的关系:联系的观点包含系统的观点,系统观点是对联系观点的丰富
28


和深化。
(三) 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不仅揭示一 切事物的普遍联系,而且揭示了普遍联系必然导致运动、变化和发展。恩格
斯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 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相互
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 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所以,唯物辩证法不
仅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而且同时 又是列宁所说的“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
7√1.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运 动、变化、发展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运动说明事物是变动不居
的,标志变化的哲学范畴;变化说明 事物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飞跃;发展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
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性变化或不断 更新的过程。事物的相互联系通过事物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
而相互作用就必然引起事物原有状态或性 质的变化即运动。事物的运动表现了事物的联系。事物的普遍
联系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只能在人 们的认识中而不能在现实中把它们分开。在客观事物中,它
们是不可分割的。由联系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必然得出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2. 发展和运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运动包括宇宙间发生的一切 变化和过程,既包括前进、上升的,
也包括后退、下降的。而发展只是运动中的一种前进、上升的变化。 承认运动即变化的观点并不一定是
辩证法,如机械论、循环论只承认某种变化,只有承认发展才是辩证法 。
(四)发展的实质
8√1.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战胜 旧事物,如毛泽东所概括的“新
陈代谢”、“推陈出新”、“除旧布新”,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 拒的规律。
新事物是指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逐渐 丧失其
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事物。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 符合。
2. 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1)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胎”中孕育成熟,在旧事物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是旧事物无法克服的。 < br>(2)新事物否定旧事物中消极、过时、腐朽的东西,继承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并添加了
一些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丰富的新内容,因而比旧事物更优越,更有远大前途和生命力。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发展的过程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科学巨大进步的基础上,改造了黑格尔哲学,恩格 斯得出“一个伟大的基本
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 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
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生存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 中,前进的发展,不
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
9√1. 发展过程性的内容
过程是指物质运动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是事物 及其事物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形式。唯
物辩证法过程论的主要内容有:
29

< br>(1)克服形而上学观点。形而上学“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其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
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认为世界“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事物集合体”。
(2)世界和一切事物 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就是“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
历史发展中的物质”。 (3)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发生和发展的。在辩证法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
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而已”。
(4) 过程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就一个事物具体过程而言是有始有终,有边有际的,就整个
世界的发展过 程而言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
种过程的这种变 动性是绝对的”(毛泽东语)。
10√2. 发展过程性的意义
(1)坚持运用唯物辩证 法过程论的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与“激
变论”,坚持阶段论,反对超阶 段论。
(2)坚持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观点与方法。
(3)坚持知识、真理的相对性观 点,反对把知识、真理绝对化的观点。恩格斯指出,如果人们在
研究工作中始终从“过程的集合体”这个 “伟大的基本思想”观点出发,“那么关于最终解决和永恒真
理的这个要求就永远不会提出了;人们就始 终会意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必须具有的局限性,意识
到他们在获得知识时所处的环境对这些知识的 制约性;人们对于还在不断流行的旧形而上学所不能克服
的对立,即真理和谬误、善和恶、同一和差别、 必然和偶然之间的对立也不再敬畏了;人们知道,这些
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
(六)规律及其客观性
1. 规律的含义
11√(1)规律即客观规律亦称“法 则”,指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规律
属于事物、现象之间普遍的本质和联系, 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是
“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规律 与本质是同一程度的哲学范畴。但本质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
而规律是就事物的过程而言,指同一类现象 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稳定联系。江泽民指出:“客观规
律指向的历史结局,从总体上来说在其整个演 化过程终结之前是不可能提前出现的,任何客观规律都是
在历史的具体演进中逐渐地和愈来愈深刻地发生 作用的。”
(2)科学规律又称定律,是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来表达的对客观规律 的正确
认识,即对客观规律的科学概括和表述。例如,牛顿力学万有引力定律属于科学规律,就是对宏观 物理
世界的万有引力规律的正确认识。客观规律与科学规律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
12√2. 规律的特点:从规律的定义我们可推出规律应具有以下特点:
(1)既然它是 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所以规律具有本质性的特点。可见规律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
之间的关系”。
30


(2)既然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它具有必然性的特点,是事 物发展确定不移、必然如
此的趋势。
(3)既然规律是稳定的联系,所以它具有稳定性、重复 性、普遍性的特点。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可见,稳定性就是规律 的重复性,而稳定性、重复性也表明了它
的普遍性。
(4)从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可以推 出,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确定不移
的秩序,所以它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具有客观性的特点。
13√3. 人的自觉活动与规律的关系
(1)规律是客观的, 即不以人的意识、意志为转移的。坚持规律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的观
点,既反对了否认规律的存在 和规律的客观性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又反对了承认规律同时又认为规律
是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所支 配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规律是人可以认识的,人可以通过自觉的活动发现和认识事物发展的规 律,也只有通过自觉
活动才能认识规律,科学规律和客观规律具有同一性。这就在规律问题上坚持了辩证 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可知论,反对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3)规律是可以为人所 利用、驾驭的。人类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无能为力的。规律的
必然性内容是人不能改变的,而 规律的偶然性的表现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人们可以按照必然性
的要求,改变或利用规律实现的形 式来为人的目的服务。例如,“水往低处流”是万有引力规律的自发
表现形式,按照万有引力定律的要求 ,人们给水一个比地心吸引力更大的力,水就往高处流。从水力发
电到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都表现 了人类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人们虽然能利用规律,改变规律起
作用的条件、实现的形式,但决不能随心 所欲、为所欲为。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改
造和消灭规律。这就在规律问题上既反对了 形而上学消极被动思想,又反对了主观唯心主义。
规律的必然性、客观性要求人们在实践中不能从事违 反规律要求的活动。但是,人类在自己的历史
发展进程中,难以避免也经常做违背规律的事情,所以就会 在实践中遭受挫折,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人
们通常说的“客观规律不能违背”,只能理解为人们不要去做 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如果违背了客观规
律就一定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而不是说人们不能或不会违背 客观规律。人们要在规律面前增加自觉
性、减少盲目性,就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勤于思考、努力学习、 不断总结,自觉地认识和利用规律。
14√(七)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和反映事物的内在根据和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1. 含 义: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表面特征、外在表现。现象可区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
正面直接表现 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假象不同于主观范
畴的错觉。本质 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这是由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特殊
矛盾所决定的。
2. 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两者的对立表现为,现象是表面的可感知的,本质是内在
31 < /p>


的,只能靠抽象思维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本质是共性的、普遍的 、深刻的;
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稳定的。(2)两者的统一表现为,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 本质决定现
象,现象表现本质,如列宁所说:“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就是说,任何现象都 从不同程度
表现本质。
3. 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现象和本质的对立, 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2)现
象和本质的统一,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3)在实践中要注意 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通过现象去
认识事物的本质。
15√(八)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和偶然是揭示和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的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1. 含义: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br>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是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可以这样出
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偶然性产生于事物次要的和外部的原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
地位,对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使发展的趋势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
2. 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两者的对立如上述含义不同、地位不同、作用不同、稳定持久
的程度不同;(2)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
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受内部必< br>然性的支配;(3)由于事物范围广大,发展无限,所以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掌握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
(2)重视 偶然,利用有利的偶然、机遇,避免不利的偶然,通过偶然掌握必然。宣称“偶然性是
科学的敌人”是形 而上学观点。
(3)坚持辩证决定论,反对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
①决定论是主 张事物和现象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的一种学说。决定论大体经历了自发决
定论、形而上学决定 论、辩证决定论的三种不同历史形态。主张“上帝决定论”、“观念决定论”是伪决
定论。
②非决定论否认事物和现象的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联系,是一种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论。
③辩 证决定论把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具体地统一起来,承认事物发展的普遍制约性,如实地揭示
事物发展过 程中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统一。机械决定论则是把经典力学的思维方式当作哲学上的普遍
思维方式,认 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的结果都是按力学公式产生的,任何结果都是按先决条件
决定的和不可避 免的,把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力学化即简单化了。
(九)原因和结果
16√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32


1.含义: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事物或现 象之间这种
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
因果联系往往与时间的顺序性有直接关系。 在客观事物不断更替的过程中,一般地总是原因在先,
结果在后,因而前因后果是因果联系的特点之一。 但并不是所有前后相继的现象都是因果联系,“在此
之后”并不等于“因此之故”。所以,因果联系不仅 是先后相继的一种联系,而且彼此之间还有一种引
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2.关系:是对立统一 的关系。(1)两者的对立如上述含义不同、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
确定的。同一现象在一种 关系中是原因,而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结果。(2)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正确认识因果联系的这种辩证性质,全面把握原因和结果相互转化的发展链条,
就能有效地利用事物之间 的相互作用去促进事物的发展。
3.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因果联系的 客观性是指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
因果观念只不过是客观因 果关系的反映。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原则。唯
心主义的非决定论否认因果 联系、因果规律的客观性。宿命论、神学目的论虽然承认因果联系,但他们
却把某种客观精神、理性或神 作为决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最终原因。事物的“终极原因”在于物质世界
本身,是物质世界所固有的永恒 运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 联系之中,既没有无因之
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必然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
(3)客观普遍的因果联系,在现实中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在不同的领域,事物的因果联系具有
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因果联系的复杂多样性主要有以下的类型: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
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因果联系的复杂情况要求我们对客观存在的因果联系进行全面的具体的分
析 。
4. 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1)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进行科学研究, 获得
科学认识的前提;(2)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有利于总结实际工作经验;(3)准确地把握因果联 系,能
增强工作中的预见性。
17√(十)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1.含义:现实性是 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现实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它是过去“现
实”发展的结果,又是引 起将来的“现实”的原因。可能性是和现实性相对立的范畴,它指包含在现实
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 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把握可能性这个范畴,要对
可能性的各种情况加以区分: 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两种相反的可能性;
可能性的程度大小。
2. 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3


(1)两者的对立: 可能性是潜在的、还没有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现实 性也不同于可能性,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所以,我们从事一切工作都要从
现实出发,而不能从可能出发 ,不能以可能代替现实。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政策是以现实的东西,
而不是以可能的东西为依据的。 ”在工作中要预计到事物发展有种种的可能性,但却要把自己的活动建
立在现实性这个可靠的基础上。
(2)两者的统一:①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现实性离不开可能性,它是实现了的
可能性,没有可能性的东西是不会变为现实性的;而可能性则是尚未展开、没有实现的现实性。现实性
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由先在的某种可能性发展而来的,同时又孕育着新的可能性。②可能性和现实性
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客观事物的发展,总是在现实性中产生出可能性,而可能性又不断变为现
实性 的转化过程。
3. 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1)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对立,使人 的主观能动性具
有发挥的必要;(2)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3)可能性转化
为现实性需要一定的条件,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好的可能性。
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恩格斯说:“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 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辩证法的规律无非是历史
发展的这两个阶段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 律。它们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下面三个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
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 定的否定的规律。”
18√(一)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1 质及其认识意义:质是一事 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一事物的质和该事物具有直
接同一性,即事物总是一定质的事物, 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质和属性不可分割,属性是事物的质的外
在表现,是一物与他物在相互关系中表现 出来的质。质和属性都是多样的。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
起点和区分量的前提。
2 量 及其认识意义:量是事物所固有的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不具有直接同一性。认
识事物的量是 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获得对事物质的清晰准确的认识,对实践进行准确的指导。
科学研究中,定 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
3 度及其认识意义: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是质 和量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
一体。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做到“胸中有数”, 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
与“不及”,避免“左”与右的错误。
(二)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9√质量互变规律,亦称“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
的规律”。这一规律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 状态与形式。
1.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与形式
(1)量变的含义和基本形式:量变是指事 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表现为微小
34


的不显著的变化, 体现事物的连续性。量变的基本形式包括单纯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的结构变
化。
(2 )质变的含义和基本形式: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表现为
根本性的、 显著的突变,这是对原有度的突破与超越,是事物连续和渐进的中断。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
爆发式飞跃和 非爆发式飞跃。
2.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 发展的两种状态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转
化和相互渗透。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 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①相互转化:其一:由量变到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 要准备,即量变不仅是质变的前提、基础,而
且决定质变的性质和方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即量变 达到一定程度即超越度必然引起质变。其二:
由质变到量变,质变体现在巩固量变的成果并进一步引起新 的量变。质变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只有质变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体现和巩固量变成果, 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②相互渗透:量变和质变都不是纯粹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包括阶段性部分质 变(事物根本性质
未变,比较次要性质发生变化)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事物全局性质未变,个别部分性质 发生变化),质
变中有量的扩张。
(2)这一辩证关系原理或量变质变规律的重要意义 ①在理论上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反对把量变和质变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激变论”
和 庸俗进化论的形而上学观点。
②在实践上既要重视量变又要重视质变。因为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 变和质变的统一。“千里
之行,始于足下”,“防微杜渐”,反对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现代化建设分三 步走,发展是硬道理,这
些都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20√(三)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事物发展过程的肯定因素(方面)和否定因素(方面)
1 含义: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 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当肯定方
面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 时,事物保持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一旦否定方面取得
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达到 自我否定,实现质的飞跃、矛盾的转化和解决。
2 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相互对立 、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肯定中
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 ,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肯定。马克思指出: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有事物的否定的理 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21√(四)辩证的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原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
节 ,是扬弃即克服和保留的统一、非连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
2.意义:(1) 坚持辩证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形而上学否定观从否定矛盾出发,认为否定
35


是外力强加的外部否定,不承认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要么肯
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2)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有科学分析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
不能否定一切,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应采取批判继承创新的态度,不能全盘继承和全盘抛弃。
22√3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变化发展的 方向和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
前进过程。这一规律从内容上是自己发展自己、 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事物变化发展是波
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一规律揭示事物 发展的特点是上升性或前进性、周期性或曲折性、回
复性或回归性的统一。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变化发 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是前进的,道
路是曲折的,在曲折中前进。
(2)意义: ①坚持事物变化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法,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的两种形而上
学观点。②在革命和 建设事业中,要坚定信心,准备走曲折的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三、对立统一规律
在中 国哲学史上和欧洲哲学史上都有对立统一规律的研究和对立统一思想的表述,古代是朴素的猜
测与阐述, 如中国的“相反相成”,古希腊的“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而组成的”等。近代德国哲学家第
一次以唯心的 形式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也创立了对立统一规律
的科学形态。列 宁、毛泽东高度重视对立统一规律与学说。毛泽东在他的《矛盾论》著名哲学论文一开
头就指出:“事物 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
义讲,辩证法是研 究对象的本质自身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
核心。
当前,中国许多哲学原理教材,主要以毛泽东的观点和阐述为依据来编写与讲述。
23√(一)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列宁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 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
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这段话的意思极为清楚,是说对 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理
由如下: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彻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 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二)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24√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 矛盾的含义:矛盾在语言学上有多种用法,矛和盾是古代两种作用不同的武器,矛盾辞源在
中国最早出自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 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来,“矛盾”
36


连用,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矛盾一词是泛指事物相互抵触与排 斥,既可作名
词解,也可当动词解。在形式逻辑中,矛盾是人们在使用概念、判断时,发生了两个概念、 两个判断之
间不合逻辑规则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这是不允许的,应当排除的。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 是客观矛
盾、辩证矛盾,思维中的矛盾是对客观矛盾的反映和认识。不要把唯物辩证法所界定的矛盾同其 他的说
法相混同。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指不同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面之间) 既相
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的关系,简言之,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哲学中讲概念 或
范畴(基本概念)主要有三种:实体、属性、关系,矛盾属于关系范畴。
(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①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 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与矛盾的同一性相对应。唯物辩证
法所讲的“斗争”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哲学范畴 ,它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无限
多样的表现形式。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 的一切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趋向,如无机界的排斥,
生物界中的生存竞争,社会领域的阶级斗争,人民 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理论领域不同意见的争
论,等等,都是矛盾斗争的不同表现形式。不能把矛 盾斗争仅仅归结为政治斗争、敌我斗争。②矛盾的
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贯通。 与矛盾的斗争性相对应。在辩证法中,“辩证同
一性”(或统一性),亦称“矛盾同一性”、“具体同一 性”,具体体现了对立面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
相贯通、互相渗透和互相转化的关系。毛泽东在《矛盾 论》中把矛盾同一性概括为两种情形:“第一,
事物发展过程中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 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
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着其相反 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在唯
物辩证法中,同一与统一是一样的,但有多种用法、多种含义 。(①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②抽象的
同一性,是指每一个事物都与自身同一,一切都是永恒的,即 a=a,这是形而上学同一性,无差别、无
矛盾和凝固不变的绝对等同。③指符合、一致,如思维和存在 的同一性。④指共同性,与特殊性、多样
性对称,如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⑤直接同一性,是辩证同 一性的一种具体形式,指矛盾双方在一
定条件下,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的直接重合或 融为一体。如马克思说生产和消费具
有直接同一性,这是有差别、有条件的同一,再如一事物的质和该事 物具有直接同一性。⑥密切联系、
不可分割,如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等。)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区别
列宁说 :“对立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
对立的斗争 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从事物的量变状态即相对静止状 态和质变状态即显著地变动状态为依据做出
解释,认为量变状态体现对立的统一,而矛盾的斗争贯串于从 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由此得出结论:“对
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互相排斥的 斗争是绝对的。”
①同一性是相对的,是指同一性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为矛盾的对立双方是 在一定条件下
37


相互依存,如果相互依存的条件改变了或不存在了,那么双 方的依存关系就会破裂,旧的同一性就会转
化为新的同一性。如果同一性是无条件的、永恒的,那么事物 就不可能有变化发展,永远的处于静止状
态。
②斗争性是绝对的,是指斗争性的存在是无条件 的、不间断的、永恒的。因为运动和发展是绝对的,
而运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来自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斗 争性,这说明,矛盾斗争性虽然也受条件限制,但
是它能打破这种限制,把发展的趋势贯彻到底。(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列宁指出:“在(客
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 客观的辩证法来说,相对之中有绝对。对于主观
主义和诡辩论来说,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 这说明同一性和斗争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①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 一性,因为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
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② 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因
为斗争存在于相互依存和联结中。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矛盾的观点,坚持相对与绝对 相统一的观点,就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反
对把斗争性和同一性相割裂的形而上学观 点:要么只在绝对同一中思维,认为事物只有和自身同一,永
久不变;要么只在绝对对立中思维,脱离了 同一看对立,认为对立就是势不两立、绝对分明、绝对否定、
排斥一切。
25√(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的理由与根据
矛 盾就是对立统一,它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内在依据,矛盾着的双方又同一、又斗争,双
方力量此 消彼长,不断变化。一旦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双方地位便发生转化,于是新矛盾取代旧矛
盾,新事物 战胜旧事物,这就是由事物内在矛盾引起事物发展的实在过程。也就是列宁所说的对立统一
规律“提供理 解一切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钥匙”的理由。
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表现
(1)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面相互依存,在相互依存 的统一体中得到存在和发展;使对立面相互作
用,相互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 展;使对立面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
本趋势——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推动事物量变,推动事物的质变。
毛泽东指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 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
动。”
26√3.矛盾转化及其条件
(1)矛盾转化的含义:是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是事 物具体矛盾的解决,新矛盾代替旧
矛盾,既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确证,又是矛盾运动的最重要 表现。
(2)矛盾转化是有条件的,任何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自然界的矛盾转化及其条件 是
38


自发的,而在人类世界中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解决 事物矛盾的转化,都需要研究矛
盾转化的条件并创造一定的条件。
(3)否认矛盾转化及其条件都是错误的观点。
27√4.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地位和作用
(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
①内因是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部原因,即事物自身的矛盾。
②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原因,是指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
(2)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毛泽东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 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观点说明任何
具体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规定事物发展
方向的第一位的根本原因;所谓事物的外部联系则是第 二位的原因,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
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根据是指决定事物存 在、发展的内部原因,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根本
矛盾,事物运动的根源;条件是指制约和影响事物存在、发 展的外部因素。
(3)这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理论上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统一的观点,坚持内因论,反对外因论,也要反对忽视外因的片面观点。
②实践上坚持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统一。
28√(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
(1)含义:毛泽东说:“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
一切 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就是说,
矛盾无 处不在处处在,无时不有时时有。毛泽东还认为“差异就是矛盾”,差异、矛盾激化、对抗是矛
盾发展的 不同状态。
(2)意义:坚持矛盾普遍性观点的意义是①坚持矛盾的客观性、普遍性就是坚持联系的客 观性、
普遍性,反对在此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观点。②坚持联系的普遍性是科学认识的前提,人 们在
改造世界、认识世界过程中,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根据毛泽东的阐述,把矛盾特殊性概括为矛盾之间或矛盾诸方 面之间相互区别的特点
和特殊本质。
(2)矛盾特殊性的主要表现:
①矛盾性质的特殊性。如自然界矛盾与社会矛盾的不同,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不同。
② 矛盾的地位与作用的特殊性。事物发展进程中有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
主要矛 盾与非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等的区分。
③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39


第一,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例如自然界中物种的优胜劣汰。
第二,矛盾双 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取代,例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两大对抗阶级的矛盾 ,其矛盾的最终解决是两大对抗阶级的“同归于尽”。
第三,矛盾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而“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如城乡矛盾、脑体矛盾的最终解决。
3.坚持矛盾特殊性观点的重要意义
列宁、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为了批判教条主义和克服教条 主义的不良影响,在理论上重视矛盾特殊
性观点的阐述和应用。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
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区分 不同科学的根据、解决矛盾的前提。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毛泽东指 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
性、绝对相对 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矛盾的普遍
性和矛盾的特殊 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即绝对的,矛盾的特 殊性是事物的个性,
它的存在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即相对的;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2)相互联系: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存在于)个性之中,一般只在个别
中存 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列宁语,都是一般就是含有一般的意思);个性体
现共性 ,都同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3)在一定条件下(场合的不同)可以相互转化。
(4)个别 、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关于一般(普遍)、特殊、个别三者的辩证关系,黑格尔在他的《逻
辑学》中首先 作为一组范畴进行了阐释,他指出:“个别-特殊-普遍,是规定的推论的普遍格式。个别
通过特殊,把 自己和普遍联系在一起。个别的东西不直接是普遍的,而要通过特殊;反之,普遍的东西
同样不直接是个 别的,也是要通过特殊才使自己下降到个别”。上述列宁在他的《谈谈辩证法问题》一
文中、毛泽东在《 矛盾论》中正确说明了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
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在理论上坚持辩证法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反对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形而上学观
点,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观点,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2)在认识上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3)在政治上这一原理是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哲学基础。中国特色是个性,社
会主义是共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社 会主义共性和中国的个性的统一,是这一原理的具体运用。

(五)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29√毛泽东指出:“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 来加以分析,就是主要
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40


事物存在 的矛盾以及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
面之分,这称之 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1.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含义、关系和意义:主要矛盾是指在事 物多种矛盾所构成的体系中对
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非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则
是处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区别、 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转化。这一辩证关系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学会抓中心、抓 重点、抓关键并兼顾其
他。这一原理是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系列“两手 抓”的重要理论依据。
2.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含义、关系和意义:矛盾的主要方面是 指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
用的方面,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指处于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 质“主要地是由取得
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
互转化。这一辩证关系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 支流。这一原理
是分析一对矛盾(不是多种矛盾关系)如改革中的成绩与失误,科学发展的正面作用和负 面影响,伟人
的功与过等的理论依据。
3.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的意义:坚持唯物辩 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坚
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贯彻
和体现了这一观点和方法。
30√(六)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1.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中国 传统哲学中有着丰富的关于矛盾的辩证法思想。概言之,主要
有以下几方面:(1)肯定事物普遍地存在 着矛盾,如史墨的“物生有两”说,王安石的万物“皆各有耦”
说,以及程颢的“万物莫不有对”说。( 2)论述矛盾双方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如史伯的“和
实生物,同而不继”的思想,老子的“ 相反相成、物及必反”说,“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的矛盾
转化思想,孙子的“奇正相生”说,王夫 之的“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思想。(3)提出正确对待和处
理矛盾的态度和方法,如孔子提出“和而 不同”的为人处事的态度,《中庸》中提出“执两用中”的方
法论原则。
2. 中国传统哲 学中矛盾观的现代意义。(1)中国传统哲学的矛盾观与唯物辩证法思想有许多相似、
相通之处,这是马 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以及中国化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2)中国传统哲学中和谐
统一的矛盾观和中 庸之道,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稳定、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和平共
处,以及促进人际关 系的和谐有序、家庭的和睦相处都有积极的意义。
(七)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辨证法
31√1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
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基本 特别是人民群众的观点、生产力观点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矛盾的观点。
[小结与重点]
41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以及客观辩证法 与主观辩证法的区别和联系;
2.联系以及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系统性;
3.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意义,联系的观点与系统观点的关系;
4.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5.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过程、发展的规律以及同人的活动的关系;
6.现象与本质、必然性与偶然性、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等四对范畴的含义、关系与意义;
7.质、量、度的含义与意义,量变与质变的含义、关系及其意义;
8.肯定、否定的含义与关系,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9.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的关系与意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及意义;
10.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内因与外因的含义、关系及其意义;
11.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含义、关系及其意义;
12.事物矛盾力量(矛盾发展) 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
含关系及其意义;
13.中国传统哲学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已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总量没有增减的条件下,事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是
A. 形而上学观点 B. 诡辩论观点 C. 唯心主义观点 D. 唯物辩证法观点
(D,1989 年,理科)
2.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A. 观察实验方法 B. 逻辑推理方法 C. 矛盾分析法 D. 归纳演绎法
(C,1989 年,文科)
3.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A. 量和质的相互转化 B. 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
C.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 D. 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C,1989 年,理科)
4. “一切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是
A. 机械论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D. 外因论的观点
(C,1990 年,理科)
5. 区分事物质的依据是
A. 事物的本质属性 B. 事物各方面属性的总和 C. 事物量的规定性 D. 人的直觉
(A,1990 年,理科)
6. 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
A 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B 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
42


C 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D 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D,1990年,文
科)
7. 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同一性和斗争性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D. 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B,1991 年,理科)
8.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论点是
A. 唯心主义 B. 辩证法观点 C. 相对主义观点 D. 机械论观点
(B,1992 年,理科)
9.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是
A. 根本性的质变 B. 单纯的量变 C. 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D. 质变过程中
的量的扩张 (C,1992 年,理科)
10. 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 事物的变化过程是否有部分质变
C.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C,1992 年,文科)
11. 事物发展过程的“度”是指
A. 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B. 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C. 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D. 事物保持一定量的限度 (C,1993 年,文科)
12. 唯物辩证法认为
A. 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 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
识的
C. 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 D. 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
然的 (D,1994 年,理科)
13.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方向和道路 B. 形式和状态 C. 结构和功能 D. 源泉和动力 (A,
1995 年,文科)
1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 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C,1996
年,文科)
15. 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A.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 认识事物的量 C. 确定事物的质 D. 把握事物的
度 (D,1997 年,理科)
16. 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43


A .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 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C,1998年,
理科)
17. 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 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
展,这一事实说明
A. 矛盾一方促使另一方事物发展 B. 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 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 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C,1999 年,理科)
18.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 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A,2000
年,理科)
19. “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 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
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 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A. 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 非决定论的观点 D. 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D,2001 年,文理科)
20.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
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 是
A. 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 要把握事物的度
C. 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 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B,2001 年,理科)
21.“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 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
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语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二者的区别在于( )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
和条件是否充分 ( C,2007 年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论的关系是
A. 系统论代替了辩证法 B. 唯物辩证蕴含着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C. 唯物
辩证法排斥系统论
D. 系统论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E. 系统论深化了唯物辩证法 (BDE,
1989 年,理科)
2. 人的活动与规律的关系是
A. 人不能创造规律 B. 人不能消灭规律 C. 人可以完善规律
D. 人可以认识规律 E. 人可以利用规律 (ABDE,1989 年,
44


理科)
3. 下列例子中属于否定之否定的现象的有
A. 冰—水—汽 B. 麦株—麦粒—麦株 C. 团结—批评—团结
D. 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象说 E. 生产粮食—粮食被人消费—生产
粮食 (CDE,1991 年,理科)
4.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一事实表明
A. 事物的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 B. 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
C.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依据发生了改变 D. 历史有时会向后作巨大的跳

E. 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 (ABDE,1992年,理科)
5.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
A.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状态和形式
D.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 E. 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BDE,1992 年,文科)
6.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A.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E.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ABDE,1993 年,文科)
7.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
A. 整体由部分所构成 B. 整体是各部分之和 C. 整体具有各部
分所不具有的新的性质
D. 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E. 整体和部分可以互相转化
(ACDE,1995 年,理科)
8.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
A. 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B.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 C.
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D. 一切质变都优于量变 E. 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ACE,1996 年,文科)
9.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 认为凡是现有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

C. 认为事物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D.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
45


物的否定理解
E.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ABD,1997 年,理科)
10.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 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
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 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 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ABD,1998 年,文科)
11. 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道之大
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 “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E. “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ABDE,
1998 年,文科)
12. 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 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E.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ADE,1998 年,
理科)
13. 每一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 DNA 都包含了该
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
A. 整体等于各部分的总和 B. 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C. 整体的所
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
D.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 E. 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生成和转化
(BDE,2001 年,理科)
14. 1999 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 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A. 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 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 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 D.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E. 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ABDE,2001 年,文理科)
15. 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
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
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ABCE,2003年)
46


16. 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
子邮件的 6 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 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AC,2005
年)
17.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 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认识。这“三大规律”
A. 是有层次的 B. 都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C. 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规律 D. 存在着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ABD, 2005 年)
18.某地 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
果农们说,这是 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
捉果树上的虫子, 从面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 ABD ,2007 年)
19.2006年7 月12 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 110 米栏比赛中,以 12 秒
88 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 13 年之久的 12 秒 91 的世界记录。科林杰克逊在
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记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 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
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
A.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C.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D.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
( ABCD ,2007 年)
(三)分析题
1. 一些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凡物必有合,?? 有合各有阴阳”。“天地万
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 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
后相随”。
简析上述论点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阐明马克思主义 哲学在这方面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
导意义。(12 分)(1997 年,文科)
答案要点:
上述观点指出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相互联系、包含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 一,相反相成,
不可分割。但这些辩证思想是朴素的、零散的,并带有一定神秘色彩。(4 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揭示客观规律事物自身固有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特别是毛泽东系统
4 7


地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学说,科学地阐明了关于矛盾普遍性以及矛盾的同一 性和斗争性的相互
关系的原理。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 程的始终。矛盾
双方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矛 盾同一性和斗
争性对立统一,不可分割,二者的辩证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6 分)(阐明对实
际工作的指导意义,2 分)
2. 1997 年,我国经济在总体上出现由 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某鞋厂
实行一些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取得了明显的 效果。其材料如下:(1999年,文科)
材料 1
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他们认为,现在 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需求
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 ,才是对当前市场供给状况的准确把握。在供过于求的大
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明智的企业家就在 于创造出这种产品。于是他们着力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
实行产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 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
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 高了该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
旺季更旺。
材料 2
在市场开 拓上下功夫。他们认为,生产出好产品是开拓市场的基础,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好市场,但
是光有好产品, 还不定有好市场,有了好产品以后,还要加强企业的市场建设。他们从柜台形象的树立、
户外广告的设置 和强化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大力进行市场建设,使生产(产品)与销售(市场)比翼齐
飞,鹏程万里。
实行一区一策。他们认为,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特点
表现出来的。他们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来的 5 家分
公司裂变为 28 家分公司,一个公司只管一个省份的销售,每个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销售策略。 这种小
公司大市场和一区一策战略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请回答:
① 在上述三个材料中,某鞋厂分别处理的主要矛盾关系是什么?(2 分)
② 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 1 中所讲到的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关系。(4 分)
③通过材料 3,说明该企业是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来增强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的?(4 分)
答案要点:
①上述三个材料中,分别处理了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矛盾(或无效供给与有效供 给的矛盾)、生
产与销售的矛盾、统一大市场与地区差异的矛盾。(2 分)
②矛盾同一性是 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当前我国的商
品市场中,同时存在着 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两个方面,在无效供
给过多中包含着有效供给 不足,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促使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转化。(4 分)
48


③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特殊性表现出来,它要求在承认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研究矛盾的前提下着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该企业具体地分析了统一大市场中的区域差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实行一区一策,从而大大
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4 分)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
某些负面效应。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学说,阐述你对这个问 题的认识。(2000 年,文科)
答案要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的,存在于一 切事物及其全部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
存在的条件。改革措施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不 可避免地会产生某些负面效应,付出一定的代价,它
与改革措施发挥的正面效应是相伴而生的。(4 分)
矛盾双方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其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我们必须首先看到改革措施取得巨大成就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分发挥它的正面效应,同时也不要忽< br>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尽量减少负面效应,促使负面效应向正面效应转化。(4 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 br>力。负面效应是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它的出现和解决能够促使我们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纵深层次,使社会主义事业获得新的发展。(2 分)
4 以下是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2002 年,文理科)
材料 1
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世界的 7%,全国年人均淡水量 2400 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
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 80%,长江以北占 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20。1999
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 606 亿立方米,其 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
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1998 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
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蓄水保 水作用减弱所致。摘自《光明日报》2001 年5 月21日
材料 2
当人类改造自然 能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
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 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甚至
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 自然界的报复。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围垦河湖滩地导致洪水泛滥;不注意
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保 护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摘
自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国水 利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 3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把 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
用。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有约 20 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目前世
界淡化水日产量已达到 2700 万立方米,并以 10%~30%的年增长率攀升。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
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 、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其中美国有一家反渗透淡化厂规
49


模就达到日产 38 万吨。大型海水淡化吨成本一般在 1 美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
价格相差无几或接近持平。
相比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 40 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跨一步都要经历 10 年之久。
1958 年起步,1965 年开始研究反渗透技术,1986 年建设日产 3000 吨的海水淡化装置,1997 年建成
舟山日产 500 吨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 。造成我国海水淡化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是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海水淡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等。
摘自《中国化工报》2001 年3 月10日
材料 4
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 ,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
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 。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
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 多万 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
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 ,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
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 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 5
月 22 日
请回答:
① 结合材料1、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原理,分析我 国水资源问题的
产生原因。(4 分)
② 根据材料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原理。(3 分)
③ 结合材料4,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3 分)
答案要点:
①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
谐关系。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直接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在利用自然资
源时没有同时关爱自然界;而深层原因则是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导致 各个利益群体
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② 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在材料 3 中,就
是努力将 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而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必须充
分发挥能动 作用,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既要创造技术条件,又要创造社会条件,如降低成本、改
变观念等等。 ③ 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水资源严
重短缺的挑战 ,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实践活动方式,以最少的
水资源耗费达到 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在数月前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 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
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 “保护环境的是谁?”开门,里面各是一
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2005年)
50


请回答: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 < br>(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
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答案要点: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之 间具有内在的联
系,都直指人类自身。
(2)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 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
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 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辨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 掌握适度原则。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 资料,但不能
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 的全面发展。
第 4 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复习提示:(1)认 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在哲学发展史上有各种
哲学派别的认识论。什么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从广义的角度看,马克思主
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也是认识论;从狭义的角度看,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贯彻
于认识论中,阐述认识的本质 、来源和发展的规律,就构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本部分所讲的是狭
义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马克思 主义对认识论的突出贡献(或鲜明特点):①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
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②把 唯物辩证法贯彻到认识领域。由此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成为以实践为基
础的能动反映论。
毛泽 东同志的《实践论》论证了认识和实践即知和行的关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科学
地总结了我 国哲学史关于知行先后、知行分合、知行轻重、知行难易等问题的论争。本部分内容以《实
践论》为基础 进行阐述。
(2)本章的主要原理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发展的规律、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 价值的
关系。
(3)本章重点是学懂、学会实践、认识、真理、价值四个概念及实践和认识、 真理和价值的两个
辩证关系的内容与意义。
在认识论问题上不同哲学派别的对立和区别:辩证 唯物主义认识论既不同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
论更不同于唯心主义认识论。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 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
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 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
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 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
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 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
51


这段话主要说明实践的重要,形 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不到实践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唯心主义夸
大主观能动性,也认识不到实践的 重要性。
(一)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1.前提或基础即世界观不同,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
2.核心或本质不同,前 者是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后者是先验论,认为认
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 东西,如“理念论”、“回忆说”、“生而知之”、“天赋观念”、“理性为世
界立法”等。
3.认识路线(顺序)不同,前者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后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1.可知论,它的含义是承认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认识客观对 象,即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主
张可知论的哲学家包括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如费尔巴 哈和黑格尔。
2.不可知论,它的含义是否认人能够认识并正确认识客观对象,怀疑人类认识世界的能 力,怀疑
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即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不可知论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休谟和 康德。
3.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彻底的科学的可知论,认为世界上只有未知之物,没有不可知之物 ,
人的认识能力没有原则上不可逾越的界限,只要勇于实践和勤于探索,任何客观事物的奥秘终究可以被
认识。对不可知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 和发扬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反对了唯
心主义先验论,彻底坚持了科学的 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同时又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的
缺陷,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的 原则区别是:
1.它是彻底的科学的反映论,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狭隘性、机械性和被动直观性。 2.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指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
体 的能动反映,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实践作用,把人的认识生物化、自然化的缺陷,即离开人
的社 会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3.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人认识发展 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克服了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认识直观化、凝固化、片面化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1√(一)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人的认识是怎样发生的,也就是人的认识能力是怎样来的?这 是认识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认识的
发生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着重从 劳动实践出发考察认识的发生,认
为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了决定作用。首先,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 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
性和可能性;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 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
52


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 ;再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
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 传的社会遗传方式。所以人的认识能力主要是在后天的社
会实践中形成的。
(二)认识的本质与结构
对认识的本质问题,以往的不同哲学派别有着不同观点,马克思主义 哲学继承以往哲学的合理思想,
以实践为基础,从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界定认 识的本质。
2√1.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认识是主
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2. 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解:首先,实 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
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 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正如恩格斯所说:
“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 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其次,
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 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
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 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
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在认识活 动中反映和创造不可分,反映是有选择有重构的反映,即在创造性过程中实现的。创造是
在反映基础上的 有根据的创造,是受反映对象的客观本性制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规定与
理解,同唯心主义 观点、不可知论观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划清了界限。
3. 认识的结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 具有同构性,其基本结构都是由主体、客体和中介所构成的,
都是主体借助中介作用于客体,表现为主体 和客体按一定方式实现的相互作用。认识主体是指从事社会
实践和进行认识的人;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 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认识中
介是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手段及其操作程序和 方法。
3√(三)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 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主体
是具有复杂结构和进行活动的社会性的人,它在反映客体的 过程中,必然会动用其内部结构的所有功能,
对所反映对象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猜想等 等。因此人的认识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
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作出抽象和概括的反映;不仅能 反映事物当下的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
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 “摹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
图”,这就是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
(四)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4√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并加工、处理客 体信息的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
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选择、 重构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的具体环节,
它不是否定反映,而是进一步说明了如何进行反映。
5√(五)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53


辩 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在人类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实践和认识是密切联系的,不可
分割的, 既没有离开认识的实践,也没有离开实践的认识,人们只是在思维领域把它们分开,现实中是
分不开的。 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因而实
践的观点是马 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毛泽东说:“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
思主义的一个最 基本的原则。”
1. 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 需要。第二,认识形成的可能性与现实性都是
由实践提供和决定的。第三,正确理解认识源于实践要注意 以下两方面的关系:首先是直接经验和间接
经验的关系(它们之间是源和流的关系);其次是社会实践与 生理素质的关系,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
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 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为认识提供新课题(恩格斯说: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 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实
践不断增强人们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 自然界而发展的”)。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 的真理性,这并不是
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 自己思维的现实性
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人 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必须回
到实践中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对客 观世界的改造。
一切真知都是源于实践,都是从直接经验中发源的,但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不需要也不 可能事事都
亲自参加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多数知识属于间接经验的东西,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 “流”的
关系,间接经验由直接经验转化而来。就知识的总体而言或一切知识归根到底都是源于实践。毛 泽东说:
“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个人知识的大多数是间接经验,因此 就个人
而言既要重视参加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检验和丰富间接经验,又要重视向书本和他人学习,获得间 接经
验,使直接经济和间接经验相互促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个人的知识。
2.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1)这是由实践的本性决定的,实践是能动的、受意识支配的,这决定实践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 < br>(2)这是由认识的特性决定的,认识的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
于实践。
(3)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基本的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使实践达 到预
期的效果,促进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二是落后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 甚
至破坏的作用,破坏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4)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还表现在许多方面: 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规律去从事实践活动;对实践活
动作出预测和规划;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 整实践活动并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使主
54


体依据自我认识(对主体自身的认识)自觉进行实践活动以适应主体改造客体的需要。
(5)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上。首先,科学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实践活动
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再次,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
们 在实践中创新, 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六)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6√1.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
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讲的知与行的关系相当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之辩,重点
是讨 论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但其中也包含着对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从孔夫子到孙中
山,众 多哲学家对知行关系都进行过探讨,比较集中地讨论了知行先后、知行难易、知行分合等问题。
讨论中提 出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先于知,由行致知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
实践是认识 的基础和源泉;第二,知之明也,因知进行的思想,肯定了认识对实践(知对行)的指导作
用;第三,注 重实效,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第四,知行并 进,相资为用的思想,这是对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一种独特表述,
在一定意义上揭 示了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2. 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观的现代意义
(1 )中国传统哲学把实践看作是道德践履固然是狭隘的,但它把道德生活看作是“行”的重要内
容,这对于 今天的道德建设具有现实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2)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国化 的中介因素,应汲取其合理成分,去建设
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现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系。
(3)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观的理论成果对于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7√1.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它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 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认识,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 段。
(2)理性认识:它是在人们感性认识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
点,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主要形式, 另有理论、假说等,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从现象上
看超脱了对象,但从实质内容上看则是更深刻,更完整地反映了对象。
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低级和高级的关系
(1)两者的对立:含义、特点、形式 、地位不同,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
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2) 两者的统一:首先,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或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
55


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因为认识的真正任务是 达到对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再次,两者是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包含理 性认
识,这是因为感性认识要用概念等理性认识的形式来表达和在理性认识参与下进行,现代科学哲学中 所
谓“观察渗透理论”的命题,也说明人总是以历史的文化为背景进行观察的。理性认识含有感性认识,
这是因为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就是说它要以感性材料为基< br>础并以语言这种具有一定声响或文字的感性形式来表达。感性认识是否丰富影响对事物理解的深度。第四,两者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在理论上批判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
夸大 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经验论”则否认理性认
识的重 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可靠的,不必上升到理性认识。唯理论
和经验论 都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
(2)在实际工作中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者夸大书本 作用,轻视感性经验,把马克
思主义当作僵化的教条,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者片面夸大 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
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这两种主观主义的 错误既是唯心主义又是形而
上学。
(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8√1. 认识的真正任务是达到理性认识
毛泽东指出:“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 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
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达到理论的认 识。重复地说,理论的认识
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 联系的东西,理论的认识
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 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
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把握周围世界的 发展。”就是说,感性
认识解决的是现象问题,理性认识解决的是本质问题。
9√2.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要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 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
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选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2)要 经过辩证思维的加工。“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
性,就必须经 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
作工夫,造成概 念的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三)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0√1.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认识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
56


(2)实践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指导实践、服 务于实践,实现改造世界
的目的。
11√2.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或尽可能是正确的。
(2)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 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要将理性认识同关于人的需要、
利益的价值认识相结合,并具体化为实践观 念即指导实践的计划、方案、措施等。
(4)理论回到实践中,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5)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四)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2√1.含义:理性因素是指认识的和逻辑的因素,包括主体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非理性
因素是指人的非认识、非逻辑的因素,如情感、意志、幻想、灵感等。
2.作用:(1)理性因素在 人的认识过程中起主要的、主导的作用,因为人是一种有理性的社会动物。
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指导作用 、以科学理论对现象做系统说明的解释作用、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预见作
用。(2)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 发动与停止、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认识运动的飞跃上升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动 力作用。人总是在一定情感、意志影响下从事实践活动的,积极的情感
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 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
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意志 对人的认识的进行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第二,诱导
作用。它是指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 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极可
贵的品质。第三,激发作用。在情感、 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发下会导致直觉和灵感,激发人的创造力,
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
3.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相互补充,共同促成认识的发展。非理性因素必须以一定的理性因素为基
础; 认识运动是理性的、逻辑的循序渐进过程和非理性的、非逻辑的跳跃上升过程的统一;马克思主义
哲学承 认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但反对非理性主义。
(五)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3√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1)含义:认识运动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反复的 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
过多次反复,以达到预期的结果为标志,才算完成。
(2) 理由:一是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是指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人们的认识
也受到一定条 件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二是认识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包括认识主体的精神肉体状
态和能力(如观 点、方法、知识水平等方面)、努力程度的限制。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
(1)含义:认识运动是无限发展、没有终点的。
(2)理由:作为实践和认识的对象的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实践是无限的, 主体认识能
57


力的提高是无限的,因而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对象)的认识也是无限的。
人类的认识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六)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含义:是指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 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
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 静止的、抽象的看待二者的统一。
2.理由: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发展过程的无限性,人的 认识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
特别是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正如毛泽东总结的认识发展的基本 规律:14√“通过实践而发现真
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 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
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
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 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3.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重要意义
(1)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 史的统一,反对割裂两者统一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
的错误。
(2)坚持尊重群众的实践,坚持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路线。认识辩证
运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的群众路线的重要 哲学基础。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
认识在实践中产生、检验、丰富、发展并指 导和服务于实践,就是认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所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是 一致的。
15√(七)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1.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总结概括,是对以前 理论的超越。理论创新要以实践创新为基础和目的。
因为理论创新总是和实践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联 系在一起,而且要最终服务于实践创新。
2.理论创新在实践创新基础上也有前瞻性,可以指导和推动 实践创新。毕竟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正
确的理论创新帮助人们认识规律,端正实践方向,指导实践进程。
三、真理与价值
16√(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1.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符合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认识。
2. 真理的根本属 性是客观性。真理同任何认识、意识一样,都是内容的客观性和形式的主观性的
统一,但真理的根本属性 是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即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
的,真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 的、正确地揭示了客体的客观内容,不含有同客观实际相违背的主观成分,
具有真实的客观内容;其次是 指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说明只
有客观真理,没有阶级真理。真 理不因人而异,也不因阶级而异。
3.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唯心主义以各种 不同方式宣扬主观真理论,否认认
识和真理的客观内容,如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有用就是真理、圣人之言是真
58


理等。
17√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 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 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
义有三个方面:一是任何真理都有其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 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真理
的客观性。二是指人类的认识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 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
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世 界的可知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 ,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
认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的含义是指 正确认识的有限性,有三个方面:一是从认识广度上说,
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 ;二是从深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
的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 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
有待发展。
2.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任何客观真
理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就其 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
其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而言,它 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它们的统一表现为:
(1)相互联结、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 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
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 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
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辩证转化,真理是 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
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这是 真理发展的又一个规律。
3. 这一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树立坚持和发展马列 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
的统一,因此对它的科学态度就是 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就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 坚持和发展。江泽民指出:“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
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 导新的实践。”
其次,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 真理的相对
性,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绝对主义的表现。相对主义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夸大真理的相对性 ,把真理
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陷入唯心主义的诡辩论。
(二) 真理的具体性
18√1. 列宁指出: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真理是具体的是
由真理的客观性所决定的,是指任何真理即主观同客观的一致都是在特定条件、范围的限定下,主体的< br>认识同特定对象的一致或符合。如果超出了这些具体限定,正如列宁所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59


2. 真理是具体的原理的内容和要求是:
(1)真理是有条件的,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抽象地谈论真理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真理是全面的,是事物多方面本质规定的综合,片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3)真理是历史的,是一个过程,静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观点。
(4)真理是具体的, 和真理是一元的是一个意思,即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
物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 不因人而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四)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19√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优点决定的。第一,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同客观相 符合,认识不能检验认
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能回答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把认识和客观事物联系起 来进行对照的社会实
践才能作为标准。第二,实践不仅同理论一样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 性的优点。直接现
实性的特点就是指实践本身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是直接的现实,实践能把认识变成直接 的现实,产生客
观的物质结果,从而就可以检验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一般情况下,认识在转变为 现实中,达到
了预期的结果的就是真理。
20√2.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1)实践标准是绝对的、确定的。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最终一定能检
验认识的真理性;凡经实践证实的一切认识 都是客观真理,都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2)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因为:①实践是历史的 、发展着的实践,具体的实践有其
局限性。任何一个时代的实践往往又不能充分证实或驳倒人类认识的一 切理论和观点。②实践检验真理
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③已被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经受实践的 检验。
(3)承认实践标准是绝对和相对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实践标准 的
辩证法。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或不可知论;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把知
识绝对化,阻碍科学的发展,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21√(五)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
1. 价值是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
2. 价 值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是价值的现实基础;主体的需要必然受社会实
践和历史条件 的制约。
3. 价值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有何种价值要以主体 的需要为
基准;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往往会有不同的价值即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价值关系不是自然、 现成的
关系,也不是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22√(六)价值评价及其尺度
1. 价值评价
60


价值评价即价值认识或称为评价性认识,它是主体对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实践改造客体后的意义、
成果 等等进行的评价,简言之,即对事物价值的评价,它有别于对事物事实的评价。
2. 价值评价的尺度
价值评价以主体及其需要为尺度,它要判明客体对主体的利害、好坏、有无价值以及价 值的大小。
一个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既要符合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又要符合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前者是形
成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后者则是必要条件。
23√(七)价值选择及其实现
1. 价值选择要注意定向和定位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价值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基本的价值目标,这是价值取向(定向)问题。首先,不同层次和境
界的 个体主体的价值选择在基本取向上要与社会基本的价值目标相统一;其次,个体主体的价值取向要
符合代 表价值本质的、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方向。
第二,个体进行价值选择要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这是价 值选择的定位问题。正确定位在于:①个
体性必须与社会的价值取向一致;②个体的价值定位是一个变化 发展过程;③自觉提高定位的起点、目
标和境界。
2. 价值选择的实现
实现价 值选择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另外,实现价值选择还要具备一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其中
包括把握合理 的价值取向、确定崇高的价值目标、提高个体实现价值的能力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政治及
思想环境等等。
(八)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24√1. 真理和价值的区别
两者的含义或规定不同 ,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主观同客观的一致;价值是
在实践基础上客体满足主体需 要的关系属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客观同主观的一致。两者的侧重点
不同,真理侧重于客体性、条件 性、统一性原则,价值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原则。
2.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内容,两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真理原则和价
值原则是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二者是统一的。人类认识世界的直接目的是达到对世界的真理性认
识,人类追 求真理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改造世界,实现世界满足人类的需要包括自身生存、发展、享受
的需要,即创 造价值的需要。
(2)真理和价值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真理引导价值:是指真理的不断发展引导着人 们提出新的
相关的价值追求,真理本身也具有价值并推动价值发展;价值引导真理:是价值追求引导人们 去探索相
关的真理性的认识。在实践中实现二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5√(九)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1. 党的思想路线根据中央文件有两种概< br>括:一是“一切从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是“解放61


思想,实事求是”。党的十六大报告表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 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党的思< br>想路线则是认识论的具体运用,是党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 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素。
四、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26√(一) 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1. 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思维方法比思维结果更为重要,因为方法是普遍的、长远的,
而思维结 果是特殊的、暂时的。
2.辩证思维即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 形式表述的思维过程
和发展的辩证法,是基本的、科学的思维和认识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的中介。 < br>3.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
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
27√(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1. 归纳和演绎: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特点是从个别到一般,< br>从特殊到普遍。演绎是指从一般的概念、原理推理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和补充,演绎是归纳的前导和补充。
2. 分析和综 合:分析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
维方法,特点是从整 体到部分。综合是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
特点是从部分到整体。 分析和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
综合是分析的前导,在 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互相过渡。
3.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抽象是指思维对客观事物某种属性的反 映,是抽取和撇开的统一。具体是
指思维的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由实践到认识的过 程就是认识从感性具体——理性
抽象——思维具体的过程。
4.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历史 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以及人对此的认识过程。逻辑是指上述过程
在思维中的反映,即对历史的概括和 总结。两者的统一是指理论的认识的逻辑进程同客观现实的历史发
展进程相一致。
28√(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的关系
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是适应现代实践 活动方式和现代科技革命而创立的方法体系,它与辩证思维方
法一起,构成现代思维方法的主要内容。现 代科学思维方法一般归纳为: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
法、模型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等等。
62


1. 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 系。前者是研究普遍规律的方
法,后者是研究特殊规律的方法。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
(1)辩证思维方法是科学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方法贯彻于现代科学思维之中。
(2) 科学方法不仅证实和丰富辩证思维方法,而且将进一步促进辩证思维方法的具体化、深入
化。
2. 辩证思维方法与思想方法的关系。思想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的具体化,把哲学观点运用到思考< br>中去就转化为思想方法。
3. 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的关系的意义:不能把两 种思维方法对立起来或相互取代,
而是要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发挥各自的功能,自觉地推动哲学和现 代科学的研究,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事业作出贡献。
[小结与重点]
1.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 认识发展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 前进,以至无穷(包括感性认
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3.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4. 真理与价值及其辩证关系。
5.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已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
A. 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 B. 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C. 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D. 对客体的
选择和重构 (C,1990 年,文理科)
2. 承认“人类的一切认识都具有相对性”是
A. 相对主义的观点 B. 诡辩论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 怀疑论的观
点 (C,1990 年,理科)
3.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D.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1991年,文科)
4. 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A. 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 B. 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
C. 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经过多次反复 D. 对该事物的理论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取得
预期效果 (D,1991 年,理科)
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63


A.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 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B,1992 年,文科)
6.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
A. 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 B. 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
C. 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D. 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
一 (D,1992 年,理科)
7.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 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 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 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D,1993 年,理科)
8. 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A. 熟知即真知 B. 熟知不等于真知 C. 熟知起源于真知 D. 熟知必然转化为
真知 (B,1995 年,文科)
9.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 普遍性 B. 绝对性 C. 客观实在性 D. 直接现实性
(D,1995 年,理科)
10.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 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 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 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1999年,文科)
11. 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 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
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B,2002
年,理科)
12. “当一个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 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
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 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
又有相对性 (D,2005年)
13. 未来科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来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64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
合一的 (C,2005年)
14.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
表明
A. 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 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

C. 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A,2006年)
15.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 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D,2006年)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感觉在认识中的地位,表现在它是
A. 认识的来源 B. 唯一可靠的认识 C. 认识的深化
D. 认识的起点 E. 认识的初级阶段
(DE,1987 年,文理科)
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是
A. 人的主观意识 B. 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 一定
的社会集团和社会
D. 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 E. 一般的人
(BCD,1988 年,文理科)
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
A.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 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C. 社会意识和社会
存在的关系
D. 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E. 理论指导实践的关系 (BD,1988 年,
理科)
4. 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承认
A. 相对真理不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 B.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具有近似的性质,认识有待于
深化
C. 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认识有待于扩展 D. 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 E. 真理本身包
含着错误 (BCD,1988 文理科)
65


5. “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A. 唯心主义经验论观点 B. 唯物主义观点 C. 唯我主义者
D. 反理性主义观点 E. 承认主观能动性和辩证观点
(ACD,1990 年,文理科)
6. 真理和谬误是
A. 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B. 相比较而存在的 C. 相斗争而发展的
D. 没有本质区别的 E.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ABCE,1990 年,理科)
7.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
A. 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 B.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 真理和
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D.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E. 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
界限 (BD,1991 年,理科)
8.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 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 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 实践—认识—
实践的无限循环
D. 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E.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ACE,1994 年,文科)
9. 真理具有
A. 具体性 B. 全面性 C. 过程性 D. 客观性 E. 普遍性 (ABCDE,
1994 年,理科)
10. 科学对1994 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
事实表明
A.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 人类已经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C. 人类对宇
宙的认识正不断深化
D.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E. 现代科学手段在认识宇宙中有着巨大作用
(ACDE,1995 年,文科)
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A. 实践关系 B. 认识关系 C. 价值关系 D. 审美关系 E. 主从关系
(ABCD,1997 年,文科)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 世界的可知性 B.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 认识起源于经验
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66


(BD,2000 年,理科)
13. 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 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
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 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 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 理性认识是感性认
识的基础
D. 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 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ABD,2000 年,理科)
14. 孙中山先 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
“因其已知而更进 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
A. 知行不可分割 B 知行合一 C 知行相互促进 D. 行先知后 E 行难知易
(ACD,2002 年,理科)
(三)分析题
1. 结合科学史实例,论真理问题上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关 系。(注,原为论述题)
(1987 年,理科)
答案要点:
实践标准是确定的、绝对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
实践标准又是不确定的、 相对的,因为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的,任何一个时代的实践都有相对性,
它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 一切理论、观点。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真理终将被证实,谬误终将被驳倒,这又是绝对的。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紧密联系的,否定它的不确定性,就会把知识绝对化,阻碍科学的
发展 ;否定它的确定性,就陷入唯心主义或不可知论。(结合科学史部分酌情给分。)
2. 试述认识发展辩证过程的原理及其对自然科学的意义。(注,原为论述题)(1989年,理科)
答案要点:
认识发展过程包括: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在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中, 认识经过了由感
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由认识到实践,就是用理论指导 实践,改造世
界,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一次意义更重大的飞跃。只有实现了第二次飞跃,才能 达到改造世
界的目的,并使理性认识得到检验和发展。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和认 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
环往复,无限发展,是认识运动的规律。自然 科学的发展也是符合这一规律的。自然科学理论源于实践,
又反作用于实践。自然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在 科学理论指导下,实验、观察和搜集材料,运用辩证思维
方法分析、整理材料,揭示事物的规律性,并抽 象上升为理论。如此不断反复进行,以验证、丰富、发
展自然科学。离开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3. 试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原理,说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
67


(注,原为论述题)(1989年,文科)
答案要点:
人的认识是 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由于客观事物的发展和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人的认识也受到实 践水平和认识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因而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总是要经历由感
性到理性,再由理性 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客观世界的运动发展是没有终结的,反映这个过程的人的认识运动也是永 无止境的,表现为“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无限发展过程。
认识的辩证运动,决定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的认识如果脱离了
实践发 展的一定具体历史阶段,就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 过程。科学社会主义从学说到实践,从一国实践
到多国实践,再到当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践,都是社 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扩展和深化。关于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就 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曲折反复,付出了沉痛的
代价,直到中共十三大,才达到一个初步的比较完整的认识。 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远未完结,仍然需
要随着今后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联系实际部分,可根据中共 十三大文件精神,酌情给分)
4. 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从认识论上阐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 的一致性。(注,原为论述题)
(1993 年,文科)
答案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论。人的认识来自实践,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通过实践与认识的 矛盾运动,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原理是解放思想
和实事求是的共同的 理论基础。(3 分)
解放思想就是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去开拓进取。 实事求是是从客观
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解放思想必须 以实事求是为基
础,又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实践是二者一 致性的共同的
现实基础。(3 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 了巨大成就,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
伟大成果。(1 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要求进一步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原先长期束缚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和模式中解放出来,树立 起适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观
念,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3 分)
5. 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评析下述观点:(1996 年,文科)在科学活动中,为 了客
观公正地观察和分析事实材料,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应当排除头脑中已有的理论认识和哲 学
的指导,使人们在观察中对一切已有的理论持“中立态度”。(12 分)
答案要点: < br>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能动地指导实践。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
68


总是受一定思想的支配,带着头脑中已有的思想开始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 界观,是对实践具有
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和方法。人们的哲学观点决定着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也决定人们 实践活动的方式和
水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活动的结果。(4 分)
科学活动是人们有目的 探索客观规律的实践过程,必须以正确的哲学理论为先导,并根据一定的理
论来制订计划、设计方案、分 析结果、总结经验,得出新的结论。科学活动如果脱离理论的指导,只能
是盲目的实践,不可能取得成功 。(4 分)
理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用来指导科学活动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论。“带着有色眼镜看 问题”一
般是指带着某种错误认识或先入之见去歪曲客观事实的做法,它与以尊重客观事实为前提,以正 确的理
论和方法为指导的科学活动不能混为一谈。以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来否定科学理论的指导 意义
是错误的,在实践中完全排除已有的理论认识也是不可能的。(4 分)
6. 试从认 识主体的含义和特征,阐述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怎样不断增强
主体认识能力。( 12 分)(注,原为论述题)(1998 年,理科)
答案要点:
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 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具有自然性、社
会性和意识性的特征。(4 分)
认识主体是社会地、历史地形成的。当代社会生活的急速变化,使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日益突出出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场新的革命,迫切需要增强主体认识能力,
同时也为主体认识能力的增强提供了广阔的社会条件。(3 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断
增强主体能力,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展自己实践活动的< br>广度和深度;全面改善人的素质,充分调动发挥人的各方面潜能;以恰当的方式把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结合起来,使个人主体上升为社会主体,突破个体的局限性;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5 分)
7.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有何现实意义?(10 分)
(注,原为论述题)(1999 年,理科)
答案要点: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
相符合,单从主观方面或客 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2 分)
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 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
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 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 分)
②坚持实践标准,对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深 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坚持实践标
准,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束缚改革的旧 的思想观念和条条框框,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2 分)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敢闯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
69


各种有利 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把改革推向
前进。(2 分)
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改革不断完善。(1 分)
8. 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
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 3 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 3 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
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 3 种夸克,因为 3 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
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 ,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 年到1974 年
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 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
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 3 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 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
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见2000 年5 月 2日《人民日报》)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
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注,原为论 述题,符合分析题形式)(2001年,文理科)
答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 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构模
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 验。(2 分)实践标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3 夸克模型”是
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 理性认识,然而实践标准本身又是不断发展的,丁肇中博士进行的新的
实验,提出了由 4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3 分)
(2)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4 夸克理
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 5 夸克、6夸克等等新理论。(2 分)
(3 )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
践所束缚, 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3 分)
9. 秦 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
找马,三月后 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
取马人回报说 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
不清,怎能鉴别 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
其所见,不见其 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
马。伯乐之子把伯 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
摞起的酒曲块。他按 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
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外何在?
(2) 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2003 年)
答案要点:
(1) 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事
70


物的本质;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
(2) 这是一种“按图索骥”的方法,把《相马经》当作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
套。
(3) 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
果更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10 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
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
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
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
致 、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
画面 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
2+5 =10000吗?”
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下列问题:
① 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
的?
② ②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2004 年)
答案要点:
①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的作用外,还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 因素是指人的情
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能 起到动力、诱
导、激发等作用。在艺术活动中,由于人的认识活动中的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使 2+5=10000
成为可能。(4分)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 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
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 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 际问题进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还
要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力,敢于想象,用于探索,打破陈规,突
破前人的成果及思维模式。(5分)
注:如考生回答第 1 个问题时谈到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可给1分;如考生回答第2个问题时指出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是片面的可给2分;如考生按自己的理解,较好地谈了理性和非理性对科
学创新的意义和作用,第2个问题可给4分。
11. 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 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
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 一时无计可施,待到 10 年后募金重修山门,
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 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
71


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 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
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 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
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 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
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 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
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 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
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 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
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 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
石兽。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4分)
(2 )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的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
(6 分)(2006年)
答案要点:
(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 性分析其失当之处。(4分)任何真理都
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 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
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 、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
意义的。河水东流,石兽顺流东下,这是常理,但它是在一定条件下 才是有效的。庙僧的失当之处在于
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抽象的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4 分) < br>(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
(6 分)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 br>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思维定势的束缚,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 br>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解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的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3分)举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关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一个事例(故事亦可),说明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特征。(3 分)(注:如果考生从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加以分析,言之有
理并举例得当,可酌情给分,不超过 4分。)
第 5 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复习提示:
(1)什么是历史 唯物主义?历史,从广义上说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也泛指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
过程;从狭义上说是指人 类社会已发生的事件、经历的过程,也称“社会历史”或“人类历史”。人类
社会的历史是整个物质世界 变化发展过程的组成部分和特殊形式。历史观或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人类
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 等基本问题的观点,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历史唯物论是马克
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 规律或普遍规律的科学。历史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
(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 观、辩证的历史唯物论都是相同概念的不同表述。列宁认为,“马克思
72


加 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使它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
社会 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的最大成果”。
(2)第 5、6、7 章主要讲述唯物主 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列宁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一书序中作了周密说明。
马克 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即同他们 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有法律的 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
产方式制约着 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
人们的社会存在 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
生产关系或财产关 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
成生产力的桎梏。那 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
快地发生变革。??无 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
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 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
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 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
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 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3)唯物史观部分重点掌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物质生产的生 产方式作用;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 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的
历史作用六个基本原理以及相关概念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4) 本章重点是在了解人类社会和基本结构基础上掌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生产方
式在社会发展中 的作用原理以及有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一、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1.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思维和存在这一全部哲学的基本
问题在历史观中的贯彻和表现。这是因为:
①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问题谁是第一性、第二性的不同 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的唯一标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 社会意识第二性即社会存在决定杜会意
识。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 二性即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②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正确解决,是认识社会生活和社会 历史、解决社会历史观其他
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物质生活制约着社会的 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同
时社会意识、社会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反作用。
2√2. 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关系
它们是相互区别的,是不同领域的根本 观点,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世界观、
73


历史观包括 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历史观的组成部分。整体决定部分,世界观、历史观在极大程度
上决定人生观 ,人生观影响历史观、世界观。
3√3.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观、历史理论都是唯心主义的
(1)主要缺点:一是只考察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考察思想动机的物质动因和根源,也就是
夸大社会意识的作用,否认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二是只看到个别人物的作用,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
动,也就是夸大个别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一种典型的说法是:“王者,
一 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2)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唯意志论,这是历史观上 的主观唯心主义,把人们的
思想动机、主观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二是宿命论,这是历史观上的 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类社
会之外的某种神秘精神当作社会发展、人的命运的决定和支配力量。
4√4.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的伟大革命变革
(1)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 的革命变革,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结束了唯心主义对社会历
史领域的长期统治,自然观和历史观 第一次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实现了统一。
(2)它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之一,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二)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包括以生 产方式(生产活动)为主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这些基本
要素的总和。
5√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1)作用:第一,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 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和前提;第二,地理环境的优
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第三,地理环境对 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因为它不能决定社会的
性质、社会制度的更替,它的作用及影响大小要受到社会 条件包括生产发展水平、社会的性质和制度的
制约。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2)意义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自然资源不
断得到充分的开发 和广泛的利用,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界本身是一个生态平衡系统,因
此,一个国家、地区 乃至人类在制订计划时,要有计划、合理地利用资源,按照自然规律与人的需要的
和谐统一去改造自然, 确定人和自然的恰当关系,还应考虑到人口数量、劳动资源以及实行的状况,实
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6√(1)作用:第一,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 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和前提;第二,人口因素的
合理与否对社会发展可以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第三,人 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它
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社会制度的更替,它本身及其作用要 受到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74


(2)意义:第一,控制人口数 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是因为当代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口 素质,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而现在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人
口过多、增长过快、素质不高,不利于社 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二,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
悲观的,错误的。
7√(三) 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劳动实践或生产实践的具体化就是生产方式, 是指人类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在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下
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作用:第一,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具体样式。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和社会有机
体的物质担当者,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第二,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决定社会结构、
性质和面貌,它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第三,生产方式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
会 活动的基础。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 四,生产方式制约和决定着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影响作用及其大小。
2.意义:掌握 这一原理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解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
8√(四)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1.原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
(1)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有本质的不同
①客观规律起作用的情况不同: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 目的力量起作用,无需人的参与,与人的活
动无关;社会规律是人的自觉活动的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 实现和表现出来。
②运动形式不同:自然界是物质世界中低级的运动形式;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中最高 级的运动形式,
是物质世界发展中的一次巨大飞跃。
(2)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密切联系
①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②人类社会永远不能离开自然界,不能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2.意义:上述原理告诉我们,要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①人类社会与自然 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系。人类社会所面临的 一系列生态环境资源问题,直接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没有同 时关爱自然界;而深层原因则是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导致
各个利益群体对自然资源的 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②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人与 自然关系的冲突
现状,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9√(五)社会的实践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不论是宗教神学、唯心主义哲学,还 是唯物主义哲学,从认识论上之
75


所以不能正确认识社会本质的根本原因在 于:不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用实践的观
点来看待社会,而马克思的结论是“全部社 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由:
1.实践是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实践首先是人在改造自然界的活 动中必然产生人与人的一定的联
系和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相互制约,共生于生产 实践的过程中。在人与人的生
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政治的、观念的等各种社会关系。
2.实践 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基本领域包括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
系的实践以及创 造精神文化的实践。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又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实践是人的活动的根
本内容。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的发展主要是人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这种
发展 是在实践的推动下发生的,特别是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
决定力 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
10√(六)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
1.社会有机体
(1)含义:社会有机体是指作为人类个体之间交往关系的产物的社会,是由 社会诸要素相互依存、
相互联系所构成的统一整体。
(2)特征:社会有机体不同于生物有机 体,一是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只中;二
是社会有机体是以人为主体的有自我意识的有机 体;三是社会有机体的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
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 3)构成:社会有机体既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三大社会生活领域,
又包括其 他社会要素,如家庭、氏族、阶级、民族等人们的共同体。
(4)意义:坚持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观 点,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有机体的变化发展及其内
在根据和外部条件,有利于我们从整体理解部分和 从部分理解整体,有利于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历
史观,反对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观。科学发展 观中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社
会有机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2.社会结构
(1)含义:构成社会有机体的诸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社
会关系。
(2)基本结构:人类在三大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三 者密切
联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11√(一) 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
1. 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76


恩格斯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的关系,
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 结构”。
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各种生产关系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经 济结构
的性质。社会经济结构又称为社会经济形态或社会经济基础。
2. 社会经济结构的 功能。(1)它以一定的形式把人与物相结合,使生产力从可能成为现实。(2)
它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 结构和文化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现实基础。因此,马克思又把作为
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 结构称为经济基础。
12√(二)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
1. 内涵:生产力是 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能力,
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 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属于人和自然的关系。
2. 构成要素:生产力构成包括两类:一类是劳动对 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者这类
独立实体性要素,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水平的标志, 劳动者是最活跃的主导因素。另一类是非独
立的附着性、渗透性因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生产管 理、智力资本等。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3. 特性: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1) 物质性即客观性:生产力的运动、变化、发展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物质力量,这 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物质的关系;
对于新一代人来说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不能自由地 加以选择;生产力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
的复杂系统。(2)社会性和历史性:社会性是指生产力处在一 定社会关系之中并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
约,历史性是指它随着人们社会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迄今为 止,生产力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
形态:手工生产、大机器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三)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1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和时代特征,在 1978
年、1988年提出的论断。在 1988年,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 明这话
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 中体
现和主要标志”。
1. 理由: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第一,科学技 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经验和理论
概括,是人类智慧的积累和结晶。第二,科学技术作为知识形态,是源于 生产实践又指导生产实践,是
可能的潜在的又称为一般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一旦应用和渗透到生产实践中 ,就同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
相结合,转化为劳动者的技能和智慧,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进生产工具,采 用新工艺,扩大劳动对象,
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它就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第三,现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技
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从科学向技术和生产转化的周期大大缩短了,以至 可以把科学技术看作是
直接的生产力,在现代生产和经济增长中占有首要的地位,它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 发展的首要的强大动
力,成为现代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第四,当代科技 革命必然会把生产
的社会化推向更高水平,它必然推动社会结构、人们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及观念形态 的演变,特别是
77


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 意义:上 述理论告诉我们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1)坚持
把科技工作摆在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重视科技、发展科技;(2)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
坚持教育为本, 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3)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
实生产力,贯彻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14√(四)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1 生产关系的本质: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属于人与人的关系。物质性即客观性: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这是因为:生产关系实质
上是物质利益的关系;对于每一代人来说生产关系是由既定的生产力所决定的,既不能自由选择,也不
能随意改变。
2. 构成:从生产和再生产的运转过程看,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 个环节。从划
分阶级的经济基础和客观标准看,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在生 产过程中的
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 :生产资
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们根本利益的关系;是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是划分阶级的基础;是 区分经
济形态性质的标准。
三、社会的政治结构
15√(一)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构成要素
1.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特点
(1) 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实体性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
筑)。政治上 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它构成了社会的政治结构。
思想上层建筑即 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社会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政治上层建筑的显著特点。政治上层建筑是 “思想的物质附属物”,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
定的,它是通过人的思想而建立的社会关系,因而是派 生的、第二性的。它的显著特点:①凭借于暴力
的强制性来发挥作用即以暴力为后盾来发挥作用。政治上 层建筑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其基本职能就是通
过暴力等强制性的力量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并维护统治 阶级的统治和正常的社会秩序。这是政治上
层建筑的根本特点。②在整个上层建筑中起着主导的作用。经 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
治上层建筑是在特定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 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它一旦形成,
就对思想上层建筑起着支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上层建筑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整个上层建筑中
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各阶级进行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中心问题 就是争夺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政治上
层建筑的控制权。
2.政治上层建筑的构成要素
政治上层建筑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政治法律制度,包括国家制度、司法制度和社会
管 理体制;(2)政治组织,指同政治法律制度相联系的政党组织和社会组织等;(3)政治法律设施,包
78


括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国家机器。其中的国家政权居于核心地位 ,对其他要素起着支
配作用。
16√(二)国家的本质及其职能
1. 国家的本 质。国家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其本质是一
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 级的工具。国家不是一个地域概念,它在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政治范畴。国家政权
在政治结构中处于核心 地位,政治结构是整个社会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部分,而国家政权则是它的控制
中心。
2. 国家的职能。国家的职能是国家阶级本质的体现,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对内职能包括政
治、经济和 社会职能,主要有统治和管理两个部分。对外职能一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
抵御外来的侵 略;二是根据本国的利益调整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进行国际交流,参与国际事务。这两类
职能密切联系,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后盾,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
国家同阶级一样,也是历史的范畴,它将随着阶 级的消灭而消亡。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新型国家,
它是从有阶级社会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四、社会的文化结构
(一)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
马克思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 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存在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社会 存在就是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
素。意识和存在相对应,社会意识和社 会存在相对应。
1.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意识是和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它总括了人 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的全部
精神现象及过程。
2.社会意识的构成
(1)从社会意识的主体角度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2)从社会意识的高低不同层次 角度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一种低水平的
社会意识,是对日常社会生活的一种直接 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自发的反映形式,表现为感情、风
俗、成见、自发的倾向和信念等,以感性因 素为主。社会意识形式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
的系统的、自觉的、理论化的间接反映。 < br>(3)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把社会意识形式划分为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意识形
态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非社会意识形态,后者包括自然科学、思维科学、语言学、逻辑
学 、某些管理科学。
17√3.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1)二者的
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 会意识即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主要表现在: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
79


会存在;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的某些形式具有阶级性。②社会意
识 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即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落后 的或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方法论意义:①它有助于我们揭示各种社会 意识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阶级实质。②在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既要坚持社 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
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是互为手段,物质文明建设为 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
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现在, 中央文件的提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18√4. 意识形态是指那些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社会意识形式
在同一阶级社会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 意识形态:①反映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并为其服务的
意识形态;②反映已被消灭和正在被消灭的 旧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即旧社会的意识形态;③反映现存社
会中正在成长着的新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其 中,反映和维护现存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意识形态占据
统治地位。意识形态的产生、发展、内容以及是 否有阶级性都根源于、依赖于社会存在。
19√5. 文化结构
(1)文化结构的含义 :文化结构就是指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的结构,它包括政治
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 哲学等系统化的社会观念及其联结方式。
(2)文化结构诸形式的特点:其中的政治法律思想直接为维 护某种生产关系或改变某种生产关系
服务;道德从伦理角度反映个人、家庭、阶层、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关 系;艺术从审美角度反映人们的物
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宗教和哲学都是从总体上反映人与世界的关系。它 们同经济结构的联系密切程度不
同,政治法律思想直接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保持着本身的传统,而艺术、
宗教、哲学往往要通过许多中间环节,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决策、政 策等等,才同经济结构相联系。
上述各种意识形态的形式既各有特点,又相互影响、渗透和制约,由此构 成了文化结构的整体,成为推
动或阻碍社会进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20√(二)意识形态的本质、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1. 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意识形态的本质是根源于社会存在。它的产生、发展、内容以及是否有阶级性都依赖于社会存在。
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其具体表现是:(1)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不同,意识形态
就不同,因此意识形态是具体的,抽象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2) 意识形态是历史的,它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永恒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3)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和阶级利益不同,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或同一种社会关系中都会形成不同的甚至
根本相反的意识形态。毛泽东说:“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有多少阶级就有多少主义,甚至一个阶级的
各个集团中还各有各的主义。现在封建阶级有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有资本主义。”
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 ,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根本对立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
80

< br>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种思想上的对立和斗争以及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 br>是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体现,也是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的生动而有力的证明。
21√2.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对社会存在有相对独立性,即意识形态在依赖和反映社会存 在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其
表现有: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同社会经济发展水 平的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意识形
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性;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性,这是意识形态 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形
态反作用有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反作用的质就是对社会历史发展是促进 还是延缓;反作用的量就是对社
会发展影响的大小、深浅,主要取决于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掌握群众 越多,反作用就越大。
22√3 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1) 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的表现
①反映社会存在的功能。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具有社会意识的认识功能。
②维护或批判现实的功能。是指它维护、肯定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现实性与合理性,
并回击同自己的性质相反的、敌对的意识形态的攻击。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现实的维护和批判的功能是< br>辩证统一的。
③调控社会和人的功能。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导向作用,影响人们的活动。 < br>④创新功能。是指能超越社会现实的局限而创造出新的观念,并且能在新观念指导下通过社会实践,
实际地改变社会现实,创建新的社会形态,这是意识形态功能的最高表现。
(2)道德和法律的区别、联系及其意义
①道德和法律既区别又联系,二者的区别表现在: 道德是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的自我
约束力量存在并实现其对社会的作用;而法律则是通过成文 的条例、条文而存在,并通过强制的手段实
现其对社会的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比法律的社会作用更广 泛。道德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不仅可以使
个人自我节制,还可以使人们为某种理想、信念自觉献身。 道 德与人类社会并存始终,而法律作为一
种政治制度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国家的消亡而消亡。道德和法 律都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约束人的行
为的规范,二者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一是道德和法律都是经济基 础的反映,都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
础;二是在阶级社会中它们都有阶级性,所以,统治阶级的道德和法律 是相辅相成的。
②意义:在治理国家和社会中,重视发挥道德和法律的社会功能。当前在我国就要坚持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事
业服务。
23√(三)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1.文化及其本质
(1) 文化的涵义: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可以理解为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财富。人们
往往把广义的文化称为“大文化”,把狭义的文化称为“小文化”,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中文化”。“中81


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主要是指人们改造主观 世界的能力和成果,与其
对应的是经济和政治。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有人才有文化,有文 化才成其为人。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记录着文化产
生的经历;社会从古以今的演变,镌刻着文化进步的 印记。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生命迁衍和岁月推移
的历史,更是文化进步和文明传承的历史。
(2)文化的本质:毛泽东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
念形 态上的反映。”这就是说,观念形态的文化其本质是“反映”,即一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反映。
任 何精神文化都是具体历史的,并呈现为复杂多样,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对一定历史时代的社会存在的
观念 把握,都是人类以一定社会实践为基础的精神活动本身及其成果。
2.文化的社会功能
主要 包括(1)信息功能,即文化实施着传递社会经验从而维持社会历史持续性的功能;(2)教化、
培育功 能,即人创造的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人、塑造人的功能;(3)社会发展动力功能,即文化作为人与
自然、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中介形式推动社会前进发展的功能;(4)认识功能,是指文化在提供人的认识
背景时 ,它作为各民族既得的思维传统制约着人的思维过程,因此,文化也成为各民族自我认识的重要
途径。
24√(四)文明和文明形态
文明与文明是不可分的,文明是文化的积极成果,文化是文 明的精神动力和支撑。二者又有不同
点,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社会结构的概念,它与经济、政治相结合 构成一个具体的社会,而文明是社
会进步的尺度,是与人类的野蛮状态相区别的。文明具有多种形态,包 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
明,此外还有生态文明。
1. 文明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 方面来理解。广义的文明与文化基本一致,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
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 和。狭义的文明主要表现为文化中的积极成果。
2. 文明有两种基本形态: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 生产力属物质文明,科学、艺术、哲学等属精神
文明,而政治文明实质上也是精神形态的文明。马克思和 恩格斯指出,生产力是文明的果实;科学和艺
术是文明中的精品,而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25√ (五)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人类社会的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
密联系,又有各自 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
坚实基础;构建和谐 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因此,在新世
纪新阶段,我们要通过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 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
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 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
社会条件。
82


[小结与重点]
1.社会存在的含义、因素、作用,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3.生产力的内涵、要素、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4.生产关系的本质、结构。
5.社会政治上层建筑及构成要素。
6.社会观念结构的含义、特点、功能,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7.文化的本质、功能,文明与文明形态。
8.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已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经济基础是指
A. 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 一定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
C. 一定社会生产和分配关系的总和 D. 一定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A,1989年,理科)
2. 道德是指
A. 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B. 经济基础是集中、最直接的反映
C. 上层建筑的核心 D. 最抽象的意识形式(A,1989 年,理科)
3.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的物质标志是:
A. 劳动者的技术水平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科学技术
(C,1991 年,理科)
4. 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
A.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
C.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D. 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善(C,1991 年,理科)
5.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 劳动工具的状况 B. 劳动者的素质
C.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A,1996 年,理科)
6. 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A. 传统意识 B. 阶级关系 C. 生产方式 D. 政治制度 (C,
1999 年,理科)
7.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C. 管理与被管理的体系 D. 分工协
作关系 (B,1999 年,理科)
83


8. 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 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 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2000年,文科)
9.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 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C,
2002 年,文理科)
10.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B,2004 年)
11. 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 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
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 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
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 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
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
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
质变换 (D,2004 年)
12. “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
为天’”。这段话表明
A.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B. 人的
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 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D. 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
动力 (A,2006年)
13. 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
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 br>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

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 B,2007 年 )
(二)不定项选择题
84


1. 生产关系的客观性的含义包括
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 B.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不能随意选择
C.人们不能干预生产关系的变化
D.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 E. 生产关系的三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ABDE,1988,理科)
2.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 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性 B. 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
C. 社会意识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E.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ACDE,
1988 年,文科)
3. 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意识理解为
A. 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 B. 社会存在的反映 C. 个体意识和群众意识的
统一
D. 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统一 E.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统一 (ABCE,
1989 年,文科)
4.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
A. 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过程 B. 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过程
C. 人的本质活动
D. 形成人们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E. 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ABCDE,1991 年,文科)
5.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 实践是社会历
史的本体
D.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E.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DE,1992 年,文科)
6.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 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 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 人们
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 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E. 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ABD,2001 年,文科)
7. 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 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
1日正式实施。1982年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 送办法》同时被废止。这一变化体现了
A.政治文明的进步 B.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 C.对人权的
85


尊重和保护
D.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 E.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ABCD,2004 年)
8. 有一幅广告幽默画 ,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
你我都得挨饿。”这幅广告画 的寓意有
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 B.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C.
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D.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 E.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ABDE,2004 年)
9. 据报载,北京市 XX 区开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动, 通过文化资源孕育文明、群众文化哺育文明,
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这是因为
A. 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 B. 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
C. 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D.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
(BCD,2006 年)
(三)分析题
1. 下列是有关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问题的材料:(1997年,理科)
材料 1
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
热带民 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
这是自然的原 因所产生的后果。
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 ,近海的人则
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 2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
胜利, 在每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
影响,常 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当地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 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
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摘自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材料 3
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 br>的需要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必需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
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综
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摘自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
86


请回答:
① 对材料 1 中观点加以评析。(2 分)
② 比较材料 1 和 2,指出恩格斯不同于孟德斯鸠之处,并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
们对自 然界的胜利”。(4分)
③根据材料 2 和3,阐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4 分)
答案要点:
①孟德斯鸠用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等物质因素去解释民族的差别和社会制度 的差别有一定的积极
意义;但这种观点不是从社会内部而是从社会外部的自然条件去说明的,是非科学的 地理环境决定论。
(2 分)
②恩格斯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在肯定人 类改造自然的胜利的同时,着重强
调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持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2 分)恩格斯认为 ,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是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盲目地征服自然,破坏生态系统,必将受到自 然规律的惩罚。(2 分)
③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 境必须协调发展。我国
人口众多并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只有实行可持
续发展战略,才能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的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4分)
2. 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只要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br>试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评析上述观点,阐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12 分)(原为论述题,可作为分析题的一种形式)(1998 年,文
科)
答案要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 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
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的 进步和发展,而落后反动的社会意识
则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3 分)
社会的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密切相关的范畴,但不是完全对等的。物质文
明与精神文明是社会主 义建设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
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 文明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3 分)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那种认为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就自然 而然上去了的观点,在理论上是否
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反作用的自发论;在实践上否认加强精神文 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是十分错
误和有害的,是造成实际工作中“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重要原因 之一。(3 分)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在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 心的同时,着
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 力和智力支
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战略性方针,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只有两个
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 分)
87


3 以下是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2002 年,文理科)
材料 1
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世界的 7%,全国年人均淡水量 2400 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
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 80%,长江以北占 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20。1999
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 606 亿立方米,其 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
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1998 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
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蓄水保 水作用减弱所致。摘自《光明日报》2001 年5 月21日
材料 2
当人类改造自然能 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
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 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甚至
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自 然界的报复。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围垦河湖滩地导致洪水泛滥;不注意
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保护 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摘
自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国水利 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 3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把海水转化为淡 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
用。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有约 20 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目前世
界淡化水日产量已达到 2700 万立方米,并以 10%~30%的年增长率攀升。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
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 、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其中美国有一家反渗透淡化厂规
模就达到日产 38 万吨。大型海水淡化吨成本一般在 1 美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
价格相差无几或接 近持平。相比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 40 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跨一
步都要经历 10 年之久。1958 年起步,1965 年开始研究反渗透技术,1986 年建设日产 3000 吨的海
水淡化装置,1997 年建成舟山日产 500 吨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 。造成我国海水
淡化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海水淡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等。摘 自《中国化工
报》2001 年3 月10日
材料 4
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 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
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 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
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 多万张 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
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 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
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 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 5
月 22 日
请回答:
① 结合材料1、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原理,分析我 国水资源问题的
产生原因。(4 分)
88


② 根据材料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原理。(3 分)
③ 结合材料4,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3 分)
答案要点:
①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
谐关系。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直接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在利用自然资
源时没有同时关爱自然界;而深层原因则是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导致 各个利益群体
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② 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在材料 3 中,就
是努力将 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而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必须充
分发挥能动 作用,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既要创造技术条件,又要创造社会条件,如降低成本、改
变观念等等。
③ 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实践活动方式,以最少的水资源耗
费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 6 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复习提示: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社会规律体现为社会基本矛盾 的运动规律。社
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 生产力的主体、
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一)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1. 社会规律的涵义
恩格斯说,社会规律是“人 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可见,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
它是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本质 必然的联系,即社会发展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 社会规律的特点
同自然规律 相比,社会规律的主要特点有:(1)它形成于实践过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之
中;(2)它主 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统计学规律揭示的是一种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所以人们不可 能准确地预见社会事件的发生,而只能预见社会发展的大概趋势;(3)它的存在和发生作
用的条件是人 的有意识的活动,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和发挥作用。社会规律仍然是
客观的,其客观 性表现为它是由无数创造历史的个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合力”,这种“合力”是不以
任何个人、阶级以 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支配人们的活动,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社会规律虽然与人的有理性 和意志的活动有关,但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上同自然规律
一样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人的 思想、动机、目的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其实现的程度,
89


取 决了是否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只能加速或延缓历史过程,不能改变历史
发展 的总趋势,但可顺应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形式和发展。生产力的状况(包括生产力的性
质、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 关系的状况:①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
体形式,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 么样的生产关系。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②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变化,生产关系或迟或早也会发展变化。马 克思说:“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
系,是随着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 展而变化和改变的。”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 有力地推动生产力
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新旧生 产关系的交替过
程中,当不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的 表现最突出。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两者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之间由基
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构
成了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这些内容构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的规律。这 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
的反作用归根 到底取决于、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规律既是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规律,也
是贯穿于人类社 会发展始终的根本规律。
3.意义:这一原理为社会历史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为树立共产主 义人生观提供理论前
提,是制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战略、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3√(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上层建筑一定 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1.经济基础的含义与理解
(1)含义: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2)理解:经济基础属于社会的物质关系,不包括生产力,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
总 和,不是所有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不包括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而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
方面 内容的总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和地位、产品的分配等方面的总和)。
2.上层建筑的含义、构成、关系
(1)含义: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 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
设施的总和。
90


(2)构 成:分为两大部分,意识形态即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称为
政治上层建筑或 实体性上层建筑。自然科学、思维科学、语言学、逻辑学、某些管理科学无阶级性,不
属于上层建筑的意 识形态,即非意识形态或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3)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第一,政治上层建筑是
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建立 起来的,两者都根源于经济。就是说,经济是政
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即它决定社会的 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第二,政治上层建筑一
旦形成就成为既定的现实力量,对经济生活起指导和限制作 用,并影响人们的思想。两者都是经济的反
映,政治上层建筑是经济的最直接的集中反映,思想上层建筑 既反映经济又反映政治并反作用于、服务
于政治和经济。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辩证关系原理: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 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
系。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 变化发展。其次是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集中表现为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社 会发展起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
质: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当它为不适合生产力发
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阻碍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形成两者的矛
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 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
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这些内容构成上 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其主
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服务于
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
(2)意义:能够全面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规律;是制定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依
据之一;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依据。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
4√(一)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间的矛盾
2 理由:首先,这两对矛盾所涉 及的三个方面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
基本结构;其次,这两对矛盾贯穿人类社 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第三,正是这
两对矛盾运动过程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成为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 人 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整个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从生产力发展到
生产力解放的循 环,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层层决定作用和层层反作用,
由适合到不适合 ,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形成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
断进化和变革的历 史。
91


4. 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状况和特点
(1)我 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
术文化还不发达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
主义的制度尚不成 熟和完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还存在着旧社会的影响。
(2)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
基本矛盾的运动和不断解决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源泉 和根本动力。
(3)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与以往社会的基本矛盾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第一,从性 质上看,
它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相一致情况下的矛盾。第二,从状况上看 ,我国
社会的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生产关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和多党合 作的
政治协商制度的上层建筑同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 展,
同时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又存在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因素、问题和弊端。第三,从解决方式 上
看,这些问题和弊端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不断调整、改革和自我完善来解决。
5√(二)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其意义
1. 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集中 体现。列宁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
最高标准”。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 标准的进一步深化。
2. 生产力发展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其依据是:(1)生产力的发 展决定经济、政治、思
想文化及人的能力的进步和发展;(2)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如 列宁所说,生产力状况
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3.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
生产方式 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所以,生产力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2)生产力的变化发
展决定生 产关系进而决定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发展,可见,人类社
会的发展是 一个由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
量。
4 意义:坚持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实践原则,也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前提;坚< br>持生产力标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 的根本内容;生产力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条件;生产力发展是社
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文 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这就要求我们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
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坚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判断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归
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 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生产力标准在新时期的具
体运用。
6√(三)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斗争的含义
92


阶级斗争是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包括经济、政治、思想三种形式,阶级斗
争根源于经济关系的冲突,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2.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br>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作用不仅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内
部的量变过程,而且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
3.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就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指导下,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社会历
史现象 的方法,坚持以经济为基础,同时进行政治、思想的分析。
7√(四)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及改革
1.社会革命及其根源、条件、形式和作用
(1)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是阶级斗 争的最高表现,它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
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社会 革命与“工业革命”、“技术革命”、“思想革命”
等不同,后者只是对社会生活某一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所作的概括,而前者则是指实现整个社会形态的根
本变革。
(2)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马克思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
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 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
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 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
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社会革命的任务 就是要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社会生产力。一切革命的根
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政治革命是社 会革命中的决定性环节。
(3)革命的爆发和胜利必须具备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包括经济条件,主要 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
的矛盾状况;社会政治条件,首先是阶级矛盾的发展和阶级力量的对比。主观条件就 是革命阶级的觉悟
程度和组织程度大大提高,能够发动摧毁旧政权的革命行动。
(4)社会革 命的形式有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但前者是最基本的革命形式,迄今为止社会主义革
命都是通过暴力革命 取得成功的。
(5)社会革命对社会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①它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 定性手段;
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马克思说:“革 命是历史
的火车头。”
2.社会改革及其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1)社会改 革是对同一社会形态内某些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进行调节,它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
性质,属于社会发展 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它的作用主要有:①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社会制度
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 度的发展,因此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②为新社会制度诞生作量
变及部分质变的准备。
(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不同于阶级社会的改革,它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自觉、主
93


动的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它以广大人 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
和归宿,其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五)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
(1)科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就最一般的意义而言,科学是知识体系 ,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关
于事物规律的知识。科学的社会功能是解决世界“是什么”、“为什么”的问 题,目的是认识世界。科学
的重要成果是“发现”。
(2)技术的本质与社会功能。①技术的 本质:技术既包括知识及能力形态的技术知识、构思、技
能、方法,又包括物质形态的手段、工具、机器 等。②技术的社会功能是解决人们在实践中“做什么”、
“怎么做”的问题,目的是改造世界。技术的重 要成果是“发明”。
2. 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 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
革命力量”。从总体上看,主要 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变革来推动社
会的发展。
9√(六)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强烈推动现 代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
巨大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造福 于人类作出了贡献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问题,如人口激 增、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影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问题,称之谓“全球问题”。“全球问题” 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
与价值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取决人类对科学技术应用的合理 控制,也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
展。解决“全球问题”不仅是一个自然问题、科技问题,也是一个社 会问题。
10√(七)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含义:交往又称交往活动,是指一 定历史时代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包括人
与人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交际、交换或 交换物品,劳动及其他活动,以及信息、观念、情感等的
活动。唯物史观所使用的交往概念,一般是指在 生产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和
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中介,包 括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
总和。
2.作用:交往在社会发展中具有 重要的作用:(1)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
和改善;(3)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 展的重要途径;(4)促进人身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所取
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交往对社 会发展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历史的创造者
(一)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1. 社会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94


( 1)社会发展是由人的活动所构成,是人的活动所构成的过程和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
目的的自 觉的活动。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另一方面社会发展
过程又 是受着不以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支配的。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
结果总是 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
才成为它 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
个总的结果 ,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就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
的产物。”恩 格斯所说创造历史的“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是属于人的自觉活动,“整体的、不自
觉地和不自主 地起着作用的力量”是属于社会发展规律。因此,社会发展是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觉活
动的统一。
2. 人的自觉活动的含义与作用
(1)含义:人的自觉活动是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指导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或活动,既有
物质的活动,又有精神活动。这也是同自然界动物只有感觉和适 应自然界的活动不同的。
(2)作用:“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说明人的自觉活动创造社会历史, 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
史的发展。但是人们创造历史是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的,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 创造历史。人们创造
历史的活动,既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精神的等条件的限制,又 要不断地突破这些
条件的限制。
11√3. 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1)原理: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和表现 的;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是不能创造、消灭、改变、完善、发明的,所以要尊重 社会规律。社会规律是可以认识、发现、
反映的;社会规律是可以利用、驾驭的。
(2)意义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因此,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历
史创造作用,只有 在认识并遵循社会规律基础上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索当代
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认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
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反对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12√(二)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人民是人民群
众的主体。
2.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指: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是< br>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3.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能随心所欲,要受到所遇到 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创
造历史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13√(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历史人物、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95


(1)历史人物是指历史上起过显著的作用的个人,包括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
(2)杰出人物是在社会的某一领域有着突出贡献,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促进影响的人。杰出人物
的产 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是时势造英雄,是人民群众造就了英雄。
(3)历史人物特别 是杰出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历史进程的影响者,能
够影响甚至决定历史事件, 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但不能超越人民群众的作用,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
基本趋势。
要承认杰出人物和权威的作用,反对个人崇拜。
2.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的原则
(1)历史主义原则要 求坚持历史的客观性,将历史人物置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中评价其功过是非。
正如列宁所说:“判断历史 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
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
(2)阶级分析的原则要求将历史人物同他们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评价,看其所属的阶级在当
时所处的社会地位,其活动代表所属阶级的何种倾向。
14√(四)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1. 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人 民负责的观点;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工 作方法,它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
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理论依据是人民群众 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
论的原理,也是群众观点的体现和应用。
[小结与重点]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4. “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和意义。
5.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已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 国家政治权力 B. 天才人物的创造力 C. 社会生产 D. 阶级斗争
(C,1989 年,文科)
2. 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96


A.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B,1994 年,文科)
3. 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 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B. 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C. 剩余产品的出现 D.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D,1996 年,文科)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有
A. 人类社会是自然历史过程 B.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E.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
存在 (ABCE,1989 年,理科)
2.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作用是
A. 生产力发展的动因 B. 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的重要手段 C.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E. 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
(BDE,1991 年,文科)
3.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命题表明
A. 人是社会的主体 B. 历史是由追求着自己的目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C. 历
史发展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
D. 历史规律实现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 E. 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ABD,1992 年,理科)
4.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
A. 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 B. 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C. 论证了阶级的存
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 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E. 说明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
阶级社会的过渡(CDE,1996 理科)
5.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人人创造历史 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
的 (BCDE,2003 年)
6. 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 能用
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97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
觉的
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ACD,2006 年)
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A.具体的、现实的人 B.广大人民群众 C.作为个体的个人 D.社会全体成员
( ABD,2007 年 )
(三)分析题
1.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 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阐明改革是社会主义
社会发展的动力。(12 分1995理科)
答案要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 矛盾,是人类社
会发展和变革最深刻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辩证运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 动力,推动着
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3 分)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
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 ,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解决。我国原有
的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的作 用。但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这一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只有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教
育、科技、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解放被旧体制束缚的生 产力。所以说,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
本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6 分)
十多年来,经过从农村到城市的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推动
了我国社会的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改革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3 分)
2. 以下是有关我国所有制结构问题的材料:(2000 年,理科)
材料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情况:
在工业经济领域(以产值计算),国有经济由 1978 年的 78%下降到 1997 年的 26.5%,集体经济
由 21.8%上升到 40.5%,非公有制经济由 0.2%上升到 33%。在商业领域(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计算),
国有商业由 1978 年的 54.6%下降到 1997 年的24.3%,集体商业由 43.3%下降到 18.2%,非公有制经
济由 2.1%上升为 57.5%。
1997 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公有制经济占 67%,个体工商业占 15.9%。到 1997 年底,个体工商
业固定资产投资达 3426.8 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13.5%;私营企业 96 万户,从业人员
98


1399 万人。1979~1997年,外商实际投资 2201 亿美元。摘自国家体改委研究所组编《中国所有
制改革 20 年》
材料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所有制结构条文的修改情况:1982 年宪法 1988 年宪法修正案
1999 年宪法修正案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 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 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
配的原则。”第六条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 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 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十一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第十一条修改为:“在法
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
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材料 3最新统计数据表明,1999 年上半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 2264亿元,增长 10.1%,其中国
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 1~7月总产值的综合增长速度同比为 16.4%,国有
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当月增速同比也达到 14.5%,非国有企业的当月同比增速超过 25%。该省省长说:“没
有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就 不可能有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浙江省的“共同发展”所形成
的所有制结构是:国家、集体、 个体私营、“三资”的比重是 11.5%、40.3%、42.5%、5.7%。摘自 1999
年 10 月10 日《光明日报》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① 分析材料 1,说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② 结合材料 1与 2,说明我国宪法修改的理论依据。
③ 分析材料 2,指出我国宪法第六条修改前后所保留的共同内容及其原因。
④结合材料 2 与3,说明我国宪法修改的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
①经过 20 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所 有制结构已由原来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其 原因是我国原有单一的所有制结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我
们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客观规 律,对其进行了改革,以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分)
②材料 1 反映了我国经济基础的变化,材料 2 反映了作为我国政治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宪法
的修改。其理 论依据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客观规律。(2 分)
99


③保留的共同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消灭 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其原因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宪法必
须反映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根本性质。(2分)
④我国宪法的修改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的客观事实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
上升为国家意志,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的改革和发展提 供根本的法律保证,从而极大地调
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形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 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
义社会的生产力。(3 分)
第 7 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复习提示:本章的主要内容为人类社会发展是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统一性与 多样性、前进性
与曲折性的统一;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本质 和人的价值、
人的自由也日益充分实现。
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一) 社会形态及其更替
1. 社会形态的含义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即
经济制度)、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2. 社会形态的演化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
社会形态范畴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揭 示了人类社会演化的主要内容,就是社会形
态存在和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
第一,社会形 态标志着社会所独有的特征,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因而它比社会更具体。在社
会形态中,既包括了 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两者不可缺少,如“骨骼”和“血肉”,体现了社会
形态的内容的全面性。 第二,每一社会形态都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人类社会就是
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 态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
2√(二)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1. 含义:( 1)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运动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也就是社会发
展是一个自然历史 过程。(2)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是指历史主体以一定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
的地指向确定对象 的创造性活动。
2. 关系:历史主体选择性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
( 1)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主体选择的特征。在一个具体民族现实生活中,在可能性空间的自觉选
择。它是 历史主体创造活动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一个民族跨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通过不同的道路
向较高级的 社会形态迈进。
(2)主体选择又是在历史活动规律性、必然性制约下的选择。第一,这种选择的前提 是由生产力
决定的,即选择的可能性空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决定的。第二,通过选择而实现 对某种社
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感谢法-丑的英文


四字好词10000个-踟躇不前


心腹是什么意思-sometime是什么意思


话匣子的意思-幼儿园教学反思案例


亩怎么读-指点的意思


行所当行什么意思-mox


主簿是什么官-五年级英语期末试卷


月朗卫生巾-静的反义词是什么



本文更新与2020-10-21 06:1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15456.html

2019年考研政治经典复习宝典(完整版)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