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辞-旁边用英语怎么说
 
剑桥BEC中级考试之经验分享篇
得咋说,反正要理解能力和对文章通篇思
 
路的把握。 
 
阅读是考试的第一部分。对于阅读,我只能
说,非常需要练习、坚持同技巧! 
 
既然试题是改编从报纸杂志上摘录下来的
文章,那我们在备考阶段要做的就是:每天 
阅读一个外文报道。媒体推介:The
Economist
(《经济学家》)、Newsweek《新闻周刊》 
、NewYorkTimes《纽约时代》、The
Times《泰晤
士报》、Management Today、 
 
People
Management。除了《经济学家》是时评
外,其他都是新闻。后面木有中文名字的, 
是我在真题集后面的acknowledge看到试题出
处。 
个人偏好于《经济学家》,因为:1.时评难
度较高;2.语言风趣幽默、有感情色彩; 
3.有意思的句子很多;4.观点鲜明、独到。但是
如果水平不高的话,建议先看《纽约时代
 
》的新闻,较简单,易理解。 
 
秘诀:看的时候,第一遍限时速读;第二遍
细读,把生词、短语记下,地道的句子也 
抄了吧;最后是坚持。 
 
为何一直推崇这样的方法呢,是因为对比四
六级各部分的成绩,我发现就是六级阅读 
比四级阅读高了20分,是这个方法带出来的结
果~当然也还需要些技巧的,但是读多了,
 
理解能力和速度肯定会提高,不信你试试。 
 
  应试技巧:
 
1.审题,关键词划横线。BEC是一个问题对
应一段,非常分明。 
 
2.速读完文章,心里大概有个mainidea。
又不是特别重要的生词直接忽略。 
  3.根据文章意思,对选项做排除选择。 
 
4.切忌添加任何个人想法,不能直接选就排
除法。 
 
  5.特别注意转折词,如
BUTHOWEVERUNFORTUNATELYALTHOUGH等,因
为中心意思就在
 
这里 
 
 
 
7.段落的MainIdea在第一句或最后一句。  
6.注意因果关系:
THEREFORESOBECAUSEINCASESINCE等
 B.写作 
 
写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0分钟,写办
公室Memo、Email;第二部分15分钟,写
Report、Proposal。我是考前一个晚上才弄明白
第二部分该怎么去写的。
 
考前需要研究答案。练习真题,然后看参考
答案的文章,对比自己的和两个参考的区 
别(因为参考会给两个,一个高分一个低分版本,
自己衡量自己的值多少吧)。研究什么
 
呢?写作语气、句型、结构、语言组织、用词。
这些都是根据评分标准来研究的。
 
第一部分的memo和email需要根据对象、
事件来确定语气和句型。例如,某人迟到, 
你要警告他。句型【A:I‘ve noticed that you 
have been
late for work recently.】【B: 
Someone told me that you have
been```】你
会选哪个?我会用A。第二个听起来就是说:有
人 
给我打小报告说你经常迟到喔~。A的话会更正
式。之前我也会犯一个错误,就是什么都用
 
【I am glad to inform you
that```】,后来才
发现不是全部事情都是glad的~ 
 
结构的话对于两部分写作都很重要。一定要
规范,写够字数。 
 
重点讲讲那种要分析两个表格的数据,又要
结合笔记写report和proposal的第二部分
。其实,有笔记(note)的就是要写的部分!不
要看到那么多数据就慌,圈圈笔记里面的
 
一般会有【explain、say
why、recommend】的
字眼,理清楚两个表格的关系,就好写了。 
(可以参考第二辑TEST1、3第二部分)  
 
C.听力 
 
听力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记笔记,写单词
的,全部字母大写;第二部分匹配,根据 
录音选择与录音意思相符的字母,共10个题;
第三部分听长篇文章,选择最佳答案。每个
录音都是有一个话题的,而且第三部分录音虽然
长,但是每个问题的答案是顺着来的,所
 
以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只是精神需要集中。 
 
秘诀:听第一遍理解,把听到的关键信息速
记,例如写单词前3个字母等,把握中心 
思想。第二遍听录音对照自己的答案是否与录音
意思相符。一般不怎么会简单地写年份、
 
数量等,思路是很清楚,但是需要听者很大的理
解能力和把握中心意
思的能力。所以第一 
遍听懂了很重要,就算落下没听清楚不要紧,别
急,还有第二遍。 
 
感觉题目读的时候有意慢,所以在开始读题
就审题,连选项也不放过。平时多听,把 
录音稿子都弄明白了,听多了就有感觉啦。一般
是做题以后每天听,考前那个晚上听一下
 
。早上起来不需要听,因为听力第三部分的话,
状态是完全有的啦。 
  D.口语 
 
  口语是三部分:
interview→mini-
presentation→discussion。
限时。具体怎样的我 
就不说了,我只说一下考试流程。 
 
一进去考官有两个,一个记分,一个提问。
记分的坐在较后。除了第二部分有机会做 
笔记,其他两部分不能动笔。在第一部分,考官
会说,“A,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 
问完A,接着问B。如果时间允许,会再接着问
AB各一个问题。顺序是,A-B-
B-A(即第一 
 
轮先回答的第二轮后回答)。全部问题都是同一
个话题的。
 
第二部分会各分一个试题册,上面有3个选
择,要求思路清晰,有开始有结尾有论点 
。A讲完后,B根据A所讲的内容提问。第三部
分是两个一起的讨论环节,两人在5分钟内讨
 
论完后,考官问问题,形式同第一部分。 
 
考BEC之前,最好找好搭档。木有的话就倒
现场找。通常不认为搭档会影响自己的表
现,因为前两部分都是自己讲,如果第三部分搭
档讲得不好,考官也能分辨出来;若讨论
 
环节旗鼓相当,考官会根据follow-up
question
衡量两人表现。所以淡定! 
 
口语心得最多!我们把书本看了85%。后期
因为时间不够所以挑了看起来较重要的话 
题练习。口语的话,也不是考你知道多少商务知
识,而是考你的应变能力和口语技巧,包
 
括语音、语调、与别人的交流、听力(要根据对
方的presentation提问
)。我们主张,看 
到题目,自由应用所学的知识自圆其说。这种方
法,在前期是很痛苦的,特别是对于基础
较差的同学,像我搭档,语音有点差,语法老错
结构老乱。但是如果前期准备得好,到了
考试的时候,你就根本不会担心出的题目是不是
你练习过的,因为你已经把那些观点套路
都运用得滚瓜烂熟了。刚开始考试我也很紧张,
怕被考官喊停,超时,但是我们一直木有
 
被喊停,而且看到第三部分的时候,只用了10
秒钟看题就对了眼神,跟考官说
 
【Can I start now?】,她有点吃惊。然后我在
follow-
up question那部分第二个问题回答 
了【NO】,她有吃惊了一次。然后我就觉得我完
全赢了。  
刚开始练习,我看着题目能说出很多与书上截然
不同的好观点,听得她们俩忙在那做笔记
 
。因为: 
 
1.我把BEC学生用书的和每个话题的背景
介绍的内容加以组织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了。
 
2.坚持自己思考+书本观点相结合。(考虑到
考官听来听去都是那些回答,偶尔听到 
不用的回答,例如NO,TA们会有印象分的) 
 
3.做笔记。把Mainpoint、句型记下,方便
复习。也可以买个小本子,可随身带的那
种,把问题+Mainpoint记下,偶尔拿出来自己
练习,这个方法意在熟悉话题。
 
4.后期的复习方法:模拟考场,一人当考官
一人当学生,限时,随抽书本的话题。这 
个方法有利于发现不牢固的知识点和熟悉考试
流程。 
 
5.这样锻炼,有很多好处:不用背书、能把
书本知识运用自如、应变能力提高,真正 
地提高了口语能力。 
 
  注意事项: 
 
1.准考证是一张A4纸大的东西,到考场才
发的。只需带身份证、文具、纸巾、眼镜、 
水、巧克力(或其他携带便利饱肚子的零食)。 
 
2.考试流程:笔试早上,口语下午或第二天
下午。笔试每个环节时间到就收卷,有5 
分钟上厕所时间。 
 
3.笔试部分答题注意:听力、阅读填涂用铅
笔,写作用黑色钢笔或黑色水笔。听力的 
单词全部字母大写,两个单词之间隔一个空格。 
 
4.老师会在发答题卡后引导考生填写答题
卡的考生信息。考场号、学生姓名(中文) 
 
p>
、准考证号。注意老师的指示,因为毕竟跟四六
级或者其他国内英语考试的答题卡填
写不 
 
一样的规范。 
 
5.最好做完一个部分就把那部分的答案填
到答题卡里,不然阅读部分到最好不够时间 
填就亏大了。 
 
6.口语考试要排队的话,就带书过去练习,
但别太紧张。我在长时间的等待中,不仅 
斗志被磨灭鸟,连紧张感也了个去了~有空就练
习自己木有把握的话题,消磨时间也好~
 
  7.注意口语的时候要有礼貌,例如进去问
【May I come
in?】;与考官和搭档有眼神交 
 
流。 
 
  结论:
 
今天的考试其实我还是挺满意的。对得起在
HJ上课的钱和报名费~ 
 
1.基础很重要。 
 
  2.坚持更重要。 
 
  3.淡定也重要。
 
  3.努力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 
 
起初的近义词-拗口怎么读
骡子的意思-娼妇
observed-缜
掠的成语-聊胜于无
跨省地铁-高贵的意思
大娘的拼音-戏谑的拼音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什么意思-油酸钠
amplitude-humidity
- 
                       上一篇:2010年下半年度BEC中级考试注意事项 
                       
 
下一篇:商务英语(初级,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