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学翻译该怎么办--峰(我只是分享)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0-26 18:56
tags:扯淡的英文

金华市在哪个省-英语语感的培养

2020年10月26日发(作者:王媞)


学翻译该怎么办?(上)
——批判的精神

大学士按:我这微信公 号,虽然订阅者多,但多数是看吆喝的,主动投稿,这
算是破天荒第一回。本文来自我的同行、北外的武 峰老师。听听他对学翻译
(而不是翻译学)的看法吧。

这篇东西一直不敢去写,没 把称为文章,是因为这是我心里想说的话,而并非
是一种体系。写点东西也是受到文冤阁大学士《英文系 怎么办》的启发而写。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用一种丧心病狂的方法把所有能得罪的人都杀 死,让你
再也不想看下去,既得利益者慎入。

我和大学士年纪相仿,基本经历相似 ,只是他在南方读书,我在北方读书,他
一直钻研英文本身,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令人称赞,后拜在陆老神 仙门下研习词
典编纂,实在令我敬佩的五体投地。

但是我却走了一条令人看上去不 太一样的路,走过翻译的路,一直从事于实践
工作,然后从翻译中研究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对西方国际 关系文献的翻译产
生了巨大的兴趣。只可惜我这种看似高(chou)大(sha)上(bi)的东西, 让
别人看来就是so what?但是人就是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在一条看似
less traveled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和各种行业、和世间也越走越远。


在同辈人中,我是个落后的典型,基本没有任何圈子知道我,除了干了一点培
训。每次全国有啥翻译 会议的时候肯定找不了我,因为我是研究政治学的;每
次政治学有会议的时候也不找我,因为我是研究翻 译的,所以“翻译与政治”就
这样地被边缘化了。


提到这个概念,没有多少人 知道,是因为即使赛义德在世,他也会认为你是搞
非文学的,而“东方学”却只适用于文学研究,就连一 帮搞后殖民研究的也把自
己归在了文学研究中,非文学中的因素全部忽略了,我在其中苦苦地呐喊,所< br>有人都劝我要be practical。

就如当年我拜在梅仁毅先生门下,他认为 ,搞个美国政府研究,或是美国社会
问题研究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在国际问题研究所,我是边缘的 ,在东亚
学系,我更是边缘,还好美国各研究机构都有一个interdisciplinary center,我
就姑且把自己归在这类当中吧。

有人说,你这都是什么扯闲篇的 东西,和翻译有点关系吗?必须有关系,因为
我是真正搞翻译研究的,有人说你发过文章吗?没有,因为 谁都不让我发,我
找Foreign Affairs,他们说你这是语言问题;我找《中国翻译》,他 们说自己
早已经被几个学霸给占领了,要不就是自己的编辑霸占了。记得前一阵有个中
国的学者 统计,中国英语系的教师要在北大核心上发一篇文章平均要等大约
253年,僧多粥少,又要教学,又要 评职称,这就很扯淡了。所以教学搞不
好,这其中有大的原因。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 来看,英文系的女老师太多,女博士毕业后到大学,一周8
小时课,其余时间里,由于年纪要立即结婚, 生子,持家,有些可能还要负担
房贷、车贷等,所以既无心思教学,也无心思研究,到头来就是中年妇女 了,
混到退休前弄个副教授,人五人六地弄个高级职称退休,称心如意,“女子无才
便是德”。

我擦!既然无才,何必耽误我们一帮学英语的,甚至是学翻译的?男老师,我
就更不 提了,房贷压身,解决个户口,还得和学校签多少年合同,若离开,连
户口都没有,房就别提了,更别提 买车,北上广买车是要特权的,那就摇号。

扯远了,为什么呢?学好语言,甚至学好翻译,重要的指标在于几点。


第一是教师,刚才我在论述教师的过程中,已经用几近灭绝的方式把他们都毁
了,所以再指望他们, 估计这是一件难事。有人说,那怎么就指望培训吧,我
擦!这更是惨绝人寰的论述!你见过多少培训学校 有搞翻译培训的?

分两类来说,综合型的培训学校,翻译师资可能不错,但是大多是包装宣 传所
用,上课放个录音,放个自己做翻译的宣传片,学生一片惊呼,然后迷倒众
生,钱挣着了, 上完课回去你自己还得慢慢练去!

专业型培训翻译学校,几乎不存在,一般都是寄生在翻译 公司之上的,自己公
司的译员可以做翻译,还可以教员,一举两得,在廉价的劳动力当中寻找更加
廉价的劳动力,人生终将辉煌——这是那翻译公司的老板。然后给你的许诺是
考过某某证,或是报了某 某班就能在这个公司立足了,或在行业立足了。其
实,基本培训学校走的这个模式。

好了,基本批判了所有的模式,哦!还有一个忘了说,MTI,不是MIT,那是
麻省理工学院,这个 专业有点狗血,搞了有几年了,帮助不少不是英语专业
的,或是英语专业学的不怎么的样的学子圆了一个 几乎和翻译有关的梦,毕竟
翻译听上去要比英语稍稍强一点,所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现在是趋之若鹜,毕
业之后的现状非常堪忧,做了和翻译有关工作的人少之又少。

这就像是个怪胎一般 ,没有扎实的英语的基础,没看过什么原著,没有工作实
践的经验,而靠学校教育就能教成翻译,要是这 样的话,翻译的社会价值早就
没有了。要是能靠两年制的学习就能圆你一个翻译梦,那蓝翔技校一定是中 国
最强的。

这个专业确实和法律专业确实不一样,法硕不用接触那么多外国文化和 精神,
零基础也是可以学,当然没有说法律专业的门槛低,最低的是我学的政治学,

从楼下修车的大爷到政治局领导都可以谈中美关系,连张将军都可以,你们也
可以!但是和英文有关 的翻译真的不是培养出来的。

还有一种出国的模式。先说欧洲,一年制的硕士(10个月) ,刚去开学就等着
毕业,还臭不要脸说自己的硕士,说出来不怕有种吃屎的感觉,学到啥了只有
自己知道,还没有把欧洲转一圈就该回来了。

再说美国,有几个学校是学翻译的,太搞笑了 ,美国大学的英文系只有研究翻
译理论的,而且不太主流,英文系研究文学和语言学的较多,而且定量研 究占
主导地位,中国搞得那一套citation确实不太得到承认。

教授翻译实 践的学校很少,即使是教翻译实践的,也是一帮大陆人、香港人或
是台湾人,总之吧,中国人居多,想象 外国人能用流利的中文来教你汉译英,
基本是做梦,就以你的水平,你也学不下去,天天paper,q uiz,essay,
middle,final,不知道多少孩子在学期末都是在图书馆扎帐篷不回家 的。

所以,真想学点东西,上欧洲上美国弄个英语专业的博士,扎实扎实学个七八
年,那时不做翻译,你也得道成仙了。有人说,武哥,这不就耽误时间了?对
啊,英文这个东西就是耽误 时间,翻译这个东西更是耽误时间,可不是娱乐节
目让你开心的。这也就是中国硕士和博士的悲哀了,包 括我在内,其实真不太
知道什么是学习,还谈什么科研,论文无非是抄抄而已,翻译翻译国外文献
的,那算是高档的——我们只是知网的搬运工!

写到这里,基本写不下去了,因为确实都 是吐槽,把所有的途径都堵死了,而
且我们清楚地知道,社会对翻译的需求量不是那么大,英语系的孩子 都想当翻
译。说到底,要是把中国大学三分之二的英文系都砍掉,英文系的翻译水平就
能提高很 多。再说一句,要是都学会了,搞培训的、高校的英语系也都关门
了。

好吧,上篇就先写到这里吧。实写了很久,因为要作全方位立体式的批判,还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 是好在我在各种体制里都混过,所以看得还算全面。按
照论文的写法,这部分是literature review,只是热个场,重点在后面,因为论
文都有创新点,我还签了原创性声明,遗憾的是没有c itation和quotation了。

学翻译该怎么办?(中)
——传统的继承
大学士按:武峰老师文章的后续,其实很早发给我了,而我就是要等大家充分
消化吸收了上篇,再刊发,哇哈哈——希望没让各位等太久。

写完上篇之后,无论 在微博上还是微信上,引起了一些反响。与其说是说翻
译,还不如说是在吐槽中国翻译教学及其体制。

由于最近确实琐事缠身,所以无奈拖欠很久。以下言论只代表我的意见,偏颇
之处, 多望谅解。本篇要在批判和糟粕中寻找到一些精华,并提出创新之处。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 中国翻译教学和翻译行业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不论是研
究生还是本科生。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第一、本科生的翻译教与学。

中国素来有“八大”外国语院校 ,90年代有翻译专业的还不多,一般只有北外和
上外有此专业,而且也以研究生居多,本科较少。

北外大约是在21世纪头几年才有了翻译专业本科,若我没有记错,翻译专业的
博士 点是在2010年才有的。北大、武大和浙大都是研究理论出名的,翻译实
践的教学一直不在北外和上外 之上。若拿专业院校的翻译专业来说,口笔译、
听译、视译课程一般都有。


北外英语专业一直尝试在本科三四年级分科教学,分为语言学、翻译、国家社
会问题研究和文学 方向,毫无疑问,一般翻译方向能有不错的实践机会,这一
点十分值得借鉴,但是大量的师资和丰富的人 文底蕴才可以做到这一点。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确实有很多不便多说的地方,北外也确 实存在很大的
断层问题,不知别的外语类院校是否也有此问题。老教授仍然工作在第一线,
虽然 有很高的水平,但是某些教学思路和方法确实和时代有些脱节,年青一代
的教师积淀差得很远。

教精读必须得有点底蕴,靠一帮刚毕业的博士生这活估计很难干好,再说现在
博士的 质量,只能用呵呵来形容。所以老教授们经常用“一代不如一代”来形容
我们外语学科的发展与继承。

记得我二外学西班牙语时,最早的老师叫武沪信,可能有人知道,年岁很大
了,是董 燕生的学生,后来又跟随董燕生学了,才知道原来董老师才是西语的
鼻祖,曾经获得过唐·吉诃德勋章。 董老师上课曾说他的老师是国民政府第一任
驻秘鲁大使,后来国府迁台了,才回到北外来教书。

50年代那会儿,他们的老师只有四个,三个是外教,一句中文不会,上课靠比
划, 这样语言也就学好了。董燕生老师编写的《新编西班牙语教程》,相信只
要学西语的孩子都一定都知道吧 。所以,拿西语系的老师来做例子,是想说:
我们的翻译本科教学太缺乏这样的大师,也缺乏如此修养深 厚的老师。

我们现在翻译教学的模式,根据我在一些学校听课的经验,笔译基本是三年开< br>设的课程,分汉译英和英译汉,这是师资力量比较强的。不强的,只有笔译。
这些老师大多数没有 任何翻译经验,即使有一点也只是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
经历较少,甚至大多数二三本院校的老师都是教 精读出身的。


都是千年的狐狸,谁都别玩聊斋。真当了老师才知道,不是你 想上什么课就上
什么课的,这得和系主任及各方面的因素相结合。系里老师分很多种,以后有
机 会专门写一篇来说这事。我曾经在一个学校代课,还是个211的学校,英语
系笔译课是系主任上,口译 课是听力老师上,一直这样过了两年,原因是这个
系主任以前是教文学的,教翻译的老师走了,为了体现 自己的高大上就去教了
翻译,结果你们懂的……

最要命的是,这个系主任还好色… …又说多了。笔译课程的模式基本上沦为找
本教材,从第一章读起,读一个学期,找几篇文章,放个PP T,翻半个小时,
读读答案,结束。他不想教,主要是因为肚子里没货;你不想学,是觉得他不
是个玩意儿——教学相毁的典型。

再说说口译。口译基本四年级第一学期开的多,教的老师 五花八门,就我知道
的还有教“英美国家概况”的去教口译,结果这一学期,嚯,全是英美国家了!但是教听力的居多。谁都会教听力。拿着光盘,放录音,天天放,月月放,听
不懂再来放,最后出答 案。后来当了老师,一琢磨才知道听力是最好教的,口
译也是最好教的。口译为什么没学好?是因为听力 太差。听力为什么没学好?
你自己没听好。所有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最后,口译专业成了没专业。打心底
说,我佩服那些能把听力教好、讲明白的老师,除了段子之外。

有人说,这是不是 又在吐槽,没有解决的方法呢?实际上不是。因为在这些奇
葩当中,确实有值得我们学习和领悟的精华, 要不怎么他们在高校教了翻译专
业,当了老师,而你没有去成呢?

实际上,对于本 科的翻译教学来说,选择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但要看是什
么书。张培基的书太老,李长栓的书太难, 单其昌的书看不懂,曹明伦的书就
是在骂街等等吧,还有那么些博士们论文出的书,恐怕都不是正道。


多为学生想想,才是正道。一个本科生毕业之后,从事翻译工作的可能性很< br>小。所以,多从了解翻译的角度出发可能会更加合适,教师若能从实际的角
度,为学生讲讲考试, 或是实际的翻译运用,特别是从语法、词汇、语言差异
等方面来做,可能会更好一些。
而学生自身,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学习,或者说更加功利的角度学习会更好。参
加一次考试,可能会强 化学习的动力。现在学生的学习动力,真是不如我们那
个年代。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还谈论过康德、维特 根斯坦、休谟、斯宾塞等
等,至于现在……

别天天上课都是文学翻译,搞一些让学 生听不懂的东西,那是文学老师的事,
和翻译老师联系不大,除了你想成为许渊冲。我还想成为程镇球、 过家鼎呢!
可这不是想成什么就是什么的。作为学生,一方面要明确一点:再烂的老师也
有比你 强的地方,人家能博士毕业,你要能博士毕业,那也可以。不论人家研
究什么,总归学了那么点,别谁谁 都看不起,“这老师也不行,那老师也不
行”,这都是培训学校惯出来的臭毛病。

大学里可不惯着你了。你受不了了,仔细一想,大学课程也不便宜吧?所以,
别人讲得再差,也有你值得 学的地方(就如我的文章写得再差,也有你值得骂
的地方)。所以,传统不能丢,高校要博士当老师是有 一定道理的。一学期一
个博士讲一种翻译理论,一个博士讲一本著作,也是成功,至少让你知道了有翻译理论这个东西,让你知道了文学可以这么研究。本科生要吸取这些老师身
上的优点。都是缺点, 他也上不来。

再说口译中的精华。有人说,老师不讲方法,就是放片子。对啊,我们当年也
是这么学的,老师放,你来练,好像连培训学校也是这么弄的。要是有方法,
口译书为什么后面 都有光盘呢?还不是让你练吗?


所以,没有捷径可走,先把他发的那点教材 搞明白。听不懂首先是自己的问
题。一个湖南人站你面前,一个句子说一万遍,该没听懂,还是没听懂。 这和
次数无关。听说系统与读写系统完全不一样,一种声音没有出现在脑海里就不
可能成为一个 你能够识记的符号。老师只有先把这些音节的连读、强读、弱
读、略读等等都揉碎了,讲明白了,你才能 知道。

哦!美国人、英国人或是澳大利亚人原来是这么读的,连起来是这么读的,遇
到这种环境是这么读的,以后再出现这些读音便发现不是问题了。老师和学生
若能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下 互动,则是浑然天成、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而现
在……我忍住不骂街,所以学生嫌弃教师,教师嫌弃学 生,课程的形成基本处
于崩溃的边缘,培训班却挣了无数的钱。从现有体制当中能捡到的不错的东
西,就是要灌输给你一个概念——练!这是唯一的捷径,也是唯一的途径。

俗话说,艺多 不压身。但是学翻译本来就是个挺下三滥的专业,本科学翻译你
再不好好练,以后出路何在?博士们都失 业,更何况本科,所以别磨叽了,好
好练吧!说一句假大空的话,博士们站上讲台,也别再祸祸孩子们了 ,其实都
挺不容易的。

第二、研究生的翻译教与学。

很多人 问我,学文学、学语言学的、学英语教学法的、学翻译的和学商务英语
的到底在研究生毕业后有什么不同 呢?

我不知道不同,但是我知道相同点,就是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只给颁发两个学
位 ,一个是英语语言文学,另一个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翻译学,那是高大上的翻译研 究,都是北大、武大的同志们弄的,和一般外语
院校的翻译专业没什么关系。


由于学科建设的不清晰,而导致了教师随便教,学生随便学,硕士就成了混个
学历的东西。为 什么要上硕士?是因为你本科毕业没工作。为什么读博士?是
因为硕士毕业你没工作。小学毕业你要有份 五千一万的工作,你还上中学吗?
研究生给你三千就给你脸了。以为天天刷微博,上微信,看着大学士晒 饭局,
知识就来了?

靠考试前一点时间做的事,永远不牢固。靠学历想去挣钱,更 是扯淡。婊子长
得难看还和别人说心灵美,拉皮条的估计都不会找你。所以,英语这个大范畴
之 下,学什么都是一样的。

我们那时候学澳大利亚研究的、英国社会问题研究的、语言学的, 都去当了翻
译,而学翻译的最后干了公务员,天天看外电外媒的东西了。

从运用的 角度来看,研究生本身就要有一定的创新和研究能力,再结合翻译实
践这个角度来看,MTI(翻译硕士 )初衷是好的,结果好心办了坏事。一帮不
伦不类的人上了讲台,一帮不三不四的人进了教室。这就是我 经常说的“低效率
两性循环”。一旦高效率,这些人统统死光光。

由于中国人多而导致很多人能不死不活地活着。要在西方社会,估计早已退化
成蟑螂了。

所以,学什么不重要的,学好什么才重要。

既然办任何专业的初衷都是好的,那么进去的学生也必然是想学好的。

到了研究生 阶段,基本上靠自己了,其实学英语的有多少不是靠自己的?依靠
老师,我基本不信。所以,翻译专业的 学生应该基本具备的素质就是多实践,
把专业和行业相结合,做一些定向的翻译实践。


先别提钱,先把事做了,做好了,你才有资格提钱。还没出道就想红,估计永
远也难 红。多向老师讨教,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翻译的。

从个人角度而言,我一直觉得翻译是个口传 心教的行业,并不是一两本书就能
说明白的行业,更不是一两种资格考试就能替代的行业。所以,这些传 统中的
精华我们一直要继承下去。一个行业的兴旺发达需要有人努力,有人牺牲,光
想着挣钱买 房买车,那迟早所有的行业都要灭亡。(未完待续)


学翻译该怎么办?(下)
——革命的创新
距离上面写的东西已经过去快十天,实在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希望大家
能够原谅。

作为一个从事于翻译行业和翻译教学的工作者,其实有很多话想说,但是说多
了,所 有人会觉得啰嗦,所以,只能用这样三篇的文章来解释自己心中的苦
闷。

第一篇对 翻译教学提出了质疑,第二篇对翻译教学提出了继承,而这一篇才是
本文的核心——革命的创新。

根据我在培训行业和高校行业的一点点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心得,和朱大学士
《英文 系怎么办》实在不能相提并论,因为他提出的是学英语的问题,而且从
中说出了从大一到大四的各种学习 模式以及推荐用书。

但是从翻译行业的实际特点来看,若注重文学素养的提高,可能还是不 够的,
因为当今社会懂文学、懂语言学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我们只需要少数就够
了。所以在翻 译教与学的模式中,实践与练习将成为主题,而如何练将成为本
篇文章的重要内容,而且笔译和口译也是 两个不同的命题。



第一、笔译学习的练习与修养。

作 为一个翻译专业的学生,从上大学第一天起你就要知道,这是一个实践性极
强的行业,而且是对语言要求 极高的工种,所以,高考语文都没学好,那么就
不好说了。

说翻译是涉及到两门语 言的一门学科,这一点都不为过。从笔译的角度而言,
一定要从经典著作下手,在本科的前一两年多看多 读经典原著,这些原著将帮
助你了解中英文两种语言,我将在后面列表呈现这些著作。精读这门课在传统
的语言教学中有多么的重要,从来都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若能在大一大二两年
专攻语言本身,那 么到大三大四语言的提高对于翻译的学习将有极大的促进作
用。

关于精读的学习, 我一直秉承paraphrase和summary的传统。这两件事做不
好,上课尽是扯些文化和背景 ,要么放几部电影,那么这课本身的价值也就基
本不存在了。

市面上《现代大学英 语》一至六册,包括张汉熙的《高级英语》都是提高英语
本身功力的佳作,每一本书的每一个句子,每一 个单词都必须要in depth地分
析和强记。单词和句型的使用不光是识记,更重要的是使用,可能 有些单词永
远只停留在知道什么意思,而不是使用的层面上。

只有在一二年级老师 让学生做好了这些功课,或是学生自己做好了功课才有可
能在三四年级从事于专业的英语学习。至于《新 概念英语》之类的书籍,则是
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读物。


除了在一二 年级需要有精读扎实自身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明白泛读的必要性,
因为广泛的阅读,让单词和句型,以及 各种类型的文化背景交织在一起才能有
total immersion的学习氛围。
记得冷战时代,苏联在西伯利亚建过美国城,里面所有的街道都是按美国人的
方式来建的,里面的生 活、工作和学习全是英语,这确实为KGB培养了不少人
才。最近的美剧The Americans正 是讲述了两个在美国潜伏的KGB的生活。
若我们的教与学也能提高到这样的水准上来,那么学科本身的 建设将大大提
高。

泛读作为英语读写系统的重要补充工具,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从 Time、
Newsweek、Reader's Digest等等入手,三四年级可以从The Economist入
手,至于网络上流传英语专业学生读懂The Economist不容易的谣言,我想是
这是基础读物吧,连这也读不懂,四年你是不是白学了?

作为支撑笔译的精读和泛读之外,更重要的是写作能力的提高,除了专业四八
级的要 求,托福和GRE的写作是更能提高英语逻辑思维的两个考试,当然除
了背模板为了提高分数之外。文科 学生普遍的问题是没有逻辑,这一点在西方
国家非常吃亏。现在文科的研究在英美也是讲究逻辑严密,其 实写作的提高便
是逻辑思维的提高,而这种逻辑思维是需要训练的,不是天生就有的,所以教
师 的作用在其中就凸显了。当然,我们大部分的教师没有逻辑思维,当年的博
士论文就是不知道怎么糊弄完 的。有老师好好讲的,你就好好听;没有好好讲
的,可以参阅英美国家的相关逻辑学丛书,写作方面我比 较推崇最近几年外研
社引进的《美国大学英语写作》一书。

在一二年级若能将语言 基础打好,那么三四年级的学习可能就会更加专业一
些。特别是在笔译方面,若能有相关有经验的教师进 行逐人分配,那么就会好
很多,也就是所谓的“个人导师制”,而且这个翻译的导师最好能有相当的翻译


经验,其实从社会上来请这些人也未尝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翻译本身就是实
践 ,所以在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工作者之前更需要有专业的翻译来指导。

三年级是非常重要的 转型年,决定了你今后未来的走向,是去研究生,还是去
国外,还是去工作,这将是重要的一年。所以, 若真的选择了翻译,那么这一
年将是读书的一年,读翻译方面的著作。我经常说,学笔译,先看书,再实
践,看哪些书,主要是翻译实践学科中,前人为我们总结出来的方法与规律。
任何学科都有规律 ,违反客观规律必然受到惩罚。有多少学生想成为翻译时,
却无从下手,这是因为有一个重要环节的缺陷 :没有看过前人总结的东西,这
些都是精髓,这些书我也将在后面的附录中列出。

到了四年级就是大展拳脚的日子,拿起非文学的作品,把前三年沉淀的知识全
面地使用在一篇文本当中, 让中英文两者之间能相互交融。非常必要的是中西
方文化的交融,在这一年中必修课是西方文化的经典书 目,我在后面也列出了
一些。当然这其中少不了我刚才提到的“导师”,学翻译需要练习和实践,但是< br>纠正起来却是一件难事。六十年代北外搞过高年级帮助低年级学生的形式,说
起来很多人是师徒的 关系,其实大家也都只差几岁,但是就是这样的传统才能
让教与学相互促进。

作为 普通学校的学生,能找到一个研究生相互帮助,或是找到一位老师为你修
改译文,这在翻译学习的过程中 十分十分重要。而且,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从
事的笔译活动中,一定要以非文学作品为主,文学作品欣赏 为主。若能这样的
过程持续两到三年,能在研究生阶段一直持续下去,那么到了毕业时,极为功
利地把人事部笔译二三级全部拿下,找工作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

第二、口译学习的练习和修养。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大陆从事口译的工作者是笔译 工作者的三倍,文学笔译大
约是非文学笔译的十分之一左右,其实这其中根深蒂固的原因的是“钱”。口 译


明显比笔译挣的多,非文学也明显比文学挣的多,所以学口译的人趋之若鹜,
但是成功者寥寥无几,原因很简单,学的时候都被忽悠了,以为只要是个学英
语的都能当同传,都能去外 交部或是欧盟口译司。

现实一点吧,北外高翻学院一年培养六十个口译(所谓“同声传译专 业”),最
后能做同传的不超过五个,一小时挣六千的梦想瞬间灰飞烟灭。榜样的力量就
是让你 在一条永远没有尽头的路上不停地徘徊。

要想成为一名基本合格的口译译员,不是幻想天天 跟着领导后面当跟班的,而
是要不停地练。再说一句废话,怎么学外语的都想当跟班的,怎么就不想站在
前面当发话的,给人拎个包还出来显摆啥,领导不说话,你还该敢放个屁?所
以要树立站在前面 的意识。至于现在的年轻人,刚刚才走入社会确实需要这个
来谋生,记住“翻译只是经历,不是事业”, 你见过80岁的老同传?我只见过
80岁的老中医。

刚才的全面开场把不少人打回 了冷宫,因为要想学好,首先要脚踏实地,先冷
静冷静再好好学。同理可得,学口译也需要相同的语言功 底,除了精读、泛读
和写作读写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听说方面的提高,所以听力的提高是口译学
习的根本,没有好的听力,啥啥听不懂,也就不存在口译了。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口 译和笔译的本质性区别在于,笔译是需要读书的,
而且需要读大量的书,为了以后而积淀,但是口译可能 要花九成的精力在练习
上。根据现在比较成熟的口译训练体系来看,“五步训练法”是比较适合本科和< br>研究生使用的。

本科口译专业在经历了一二年的基础学习后,在三四年级重点开设高 级听力、
听译、视译和基础口译比较合适,实际上也就是将五步训练法溶于课程体系
中,辅之以 听力材料,那么提高能力指日可待。所谓五步听力法就是:“裸听—


—听写——视译—— 笔译——口译”的五步练习方法,其中重要的是“听写”的环
节。

近几年以来看到 过无数批判“听写”的呼声,但是我想说至少我是这么锻炼出来
了,而且听写非常讲究,不能从难的材料 开始,需要从易到难,遵循的顺序可
以是VOA Special——VOA Standard——C NN——BBC,从美音开始逐渐向英
音过渡,这样可能会容易一些,从慢速向快速过渡。我在前面说过 ,没有在你
脑海中印过的声音,你永远也不知道是怎么发出的,所以只有从基本的发音开
始才能 把听力提高。

听力提高了这是第一步,然后对于不同题材和文体的把握就更加重要,和笔译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你遇到的客户一般不会是外交部的,所以看那些高大上的
政府工作报告或是 十八大报告真的不好用。专业对口非常重要。

我又要提到刚才笔译的教学,就是需要有专业 的分类,特别是对本科生来说,
社会分工的细化才是正道,而不是搞大而全。很多学生说我想搞经济,我 想搞
政治的,这都是扯淡,这些专业的翻译用不上咱们。就我个人而言,我一般只
接四类活:桥 梁、化妆品、中医和船舶,影视剧翻译那是我的爱好,不是安身
立命的本钱。

从开 始走这条路,你就要有一个意识,刚开始可是什么活都干,也可以给翻译
公司干,但是干了五六年只能盯 着几个行业,甚至我知道的是盯着一个行业
干,最好是你喜欢的行业,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为什么那么 多外行都可以干
翻译,而咱们学英语的最后都废了,原因很明显,就是别人有专业,而学英语
的 ,甚至是学翻译的,连一个专业名词也不会,等你再补的时候,别人已经开
始挣钱了。
所谓“革命的创新”,可能会引来无数的骂声,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从翻译的
角度而言,就是要功 利,就是要挣钱。有人说这学术怎么办,事业还怎么传


承,唉!还是先想着生存吧,只有 让这些学英语的孩子和学翻译的孩子有条活
路,然后从里面拔出一些愿意传承的人,这个行业才能多出几 个张培基、杨宪
益、许渊冲。

所以,就创新而言,我个人提出五点看法:

第一、英语专业或是翻译专业应该多和考试这种功利的东西挂钩,以考代练。
口笔译 的学生以上海中高级口译、人事部翻译考试或是北外开考的翻译考试为
基本目标,在四年的学习中通过初 级或中级翻译考试,有证在手,找工作也是
一件容易的事了。我经常说,英语专业的学生不考一次GRE 人生不完整,因
为GRE作为英语国家学生研究生入学考试,对逻辑思维的全面考察是从根本
上 从西方思维出发的,所以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西方思维中成长有一定的好
处。这一点是我在培训机构多年 来的一点小小看法。

第二、能力的提高不是从看书上能根本解决的。翻译是具体的实践性行 业,光
看书,不动手,迟早的结果就是死在书本上,input与output的关系不言而
喻 。特别是口译行业,没有几千小时的反复锤炼,没有五步听力法把你折磨到
疯癫,你怎么就能听懂了。不 论是听力课还是口译课,老师听懂是因为老师有
答案,而你是靠这个来生存的,所以提高动手能力,拳不 离手,曲不离口才是
学翻译的人的根本之道。

第三、学翻译需要有一位好师傅。所 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没有人
领进门确实问题就很大了。看马祖毅先生的《中国翻译史》中提 到,玄奘当年
在长安设讲坛,外有四大弟子,弟子的外面还有弟子,团团围坐,玄奘居中而
坐, 提出问题之后,大家纷纷解答,这样的师承关系非常重要。所以在英语系
或是翻译系若能在高年级,或是 在研究生阶段就能“个人导师制”,那么哪怕导
师把自己的一点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也是起到了传承的作 用。传统不能丢,老
祖宗的玩意儿是好东西。


第四、需要引入社会 培养的机制。现在的社会翻译机构和翻译公司很多,美国
对于医学翻译、法律翻译和社区服务翻译的需求 有不少,大陆在这方面有一定
的欠缺。若能把专业翻译公司的译员或是技术翻译人员引进到大学,和大学 生
的就业本身相联系,那么翻译行业的出路指日可待。若要能再能在某些专业学
科中设立英语或 翻译专业,那么会更好。多年前,我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过科技英语,他们所学的大学物理与高等数 学全部是英文教材,西北政法学院
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法律英语专业,若把这些专业扩大,并和翻译相 结合,
那么翻译培养也能有更好的方式。

最后,翻译学生本身专业化的选择。一个 译员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在出道积
累经验的同时,着重需要培养方向感,不能有什么干什么,要有选择 的进入某
些领域。在做翻译活的同时需要有意识地接触感兴趣的行业,把某个行业知识
学好,才 能把翻译实践做的更加扎实。我认识一些老译员,至少是三十五六岁
的,大部分已经转行,从事于翻译这 个行业的人,最后的出路一般是要么开翻
译公司,要么从事于管理(这占大多数),要么从事培训业,要 么多读书留高
校教师搞研究(这占少数),真正在六七十岁还活跃在翻译第一线的,一定是
家里 有钱。从事于文学翻译的,这些人是玩,不是搞翻译。所以记住,咱们这
些穷逼二代出来的,挣点钱,岁 数大了,有了合适的行业和事业做点别的,这
不是长久之计。

结语
< br>从第一篇算起到这篇大约都有一万多字,洋洋洒洒,其实没什么正经玩意,就
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最重要的想表达的是对现行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不满和自
己的一点看法,也十分感谢能耐心看到这里,最 后送给大家的是比较功利的书
单,我没有朱大学士的深度,所以可能更加会让大家看一些比较适合于提高 能
力的书。

大一大二打基础:


?
精读:北外 编《现代大学英语》和张汉熙编《高级英语》逐字逐句弄
懂,做paraphrase,做summar y。
?
泛读:Time、Newsweek、Washington Post等简单读物,每天阅读
3000字左右。
?
?
听力:精听:Step by Step、Listen to This 做dictation。
泛听:VOA Special(大一)、VOA Standard(大二),每天不少于1
小时。
?
?
?
?
语音:《简明英语语音》北外朱鑫茂编
词汇:《词汇的奥秘》蒋争编、《英语词汇学》武汉大学张维友编
语法:《英语语法手册》薄冰 (不要把语法放在最关键的位置上)
写作:《美国大学英语写作》外研社、《英语写作手册》外研社
大三进阶翻译专业(特别是笔译专业):
?
张培基、喻云根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年版。
?
?
?
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吕瑞昌、喻云根,《汉英翻译教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版。
?
陆殿扬,《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上下册)。北京:时代出版社,
1958年版。
?
?
杨莉藜,《英汉互译教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版。
?
?
?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申雨平,《实用英汉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年版。
?
古今明,《英汉翻译基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
王恩冕、李正中,《大学英汉翻译教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
版社,1998年版。
?
?
?
?
?
?
?
李长拴,《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姜桂华,《中式英语之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北京:外研社。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何善芬等,《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曾蕙兰,《进出口实用英语》,外文出版社。《汉英中华文化词典》,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1949-1983)。《翻译通讯》编辑
部。
?
?
《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文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by Eugene A. Nida.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中文语法:
?
?
?
?
?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辽宁教育出版社。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
王力:《中国古代语法》,商务印书馆。
高名凯:《汉语语法理论》,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语法学习》,复旦大学出版社。
翻译史:
?
?
?
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方文华:《中国翻译史》,西北大学出版社。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
大四中西方文化的积淀:
?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年版。


?
柏拉图:《理想国》,候皓元、程岚编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
?
?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读》,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年版。
?
?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马基雅维利:《论李维》,冯克利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版。
?
?
格劳思修:《战争与国际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霍布斯:《利维坦》,吴福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版。
?
?
?
?
?
?
洛克:《政府论》,刘晓根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卢梭:《爱弥尔》,冯国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版。
康德:《永久和评论》,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版。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答普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北京:人民出
版社1961年版。
?
?
罗素:《西方哲学史》,张作成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波普尔:《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陆衡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9年版。
?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等译,杭州:中国
美术学院出 版社2003年版。

0英语怎么读-软流层


蕴藏-芒针


老于世故的意思-学前教育实习总结


椿的意思-工程师英文怎么读


施舍的拼音-倩丽


畑怎么读音-蛋白质英语


oece-午饭英语怎么说


宾语从句语序-给怎么写



本文更新与2020-10-26 18:5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28512.html

学翻译该怎么办--峰(我只是分享)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