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练习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0-27 19:44
tags:wto的意思

deficiencies-非限制性从句

2020年10月27日发(作者:吉雪萍)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的绝对性 B、发展的规律性
C、客观实在性 D、本质的可知性
2、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
A、形而上学观点 B、不可知论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一元论观点
3、关于物质、运动、静止的正确提法是( )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同时也是运动的存在形式
B.凡物质皆运动,没有相对静止的东西
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统,运动其实也是相对的
D.人不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4、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 ),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C、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D、朴素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
A、一种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B、一种实验、一种科学
C、人的精神创造活动 D、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6、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看作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7、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否认意识物质的依赖性 D、片面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8、承认人的意念、情绪等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这是( )
A、符合实际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意志论的观点
C、机械的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9、自在世界是指( )
A、自然界 B、客观的世界
C、天然世界 D、主观想象的世界
10、“我们周围是一个人化了的世界”,这个命题的意思是( )
A、我们生存的环境是实践改造过的世界 B、意识是人化世界的决定性因素
C、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可以创造出任何东西
D、社会与自然界完全没有联系
1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 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
题表明( )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2、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
A、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错误的意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来自人类思维的创造
D、意识是人脑分泌出的特殊的物质
13、旧哲学的主要缺陷在于( )
A、不承认世界是物质的 B、没有把握实践的本质
C、在物质概念上的局限性
D、没有把实践从世界观的高度来把握,没有把实践贯穿于整个哲学的全部
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顶峰 B、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的真理体系的形成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15、意识的本质是( )
A、人脑的机能和对外界客观存在的反映 B、大脑一种特殊的生理感应过程
C、用于指导实践的精神理念 D、与“物质”概念相对立的哲学范畴
16、科学证明,人脑是( )
A、思维的源泉 B、思维的产物 C、思维的器官 D、思维的对象
17、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因为静止是( )
A、运动的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18、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 B、根本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降低了人在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
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它物质运动形式的同一性
19、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根本要求是( )
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20、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 )
A、都有的共同点 B、都是统一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C、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中 D、没有确定的界限
21、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是( )
A、事物的永恒运动 B、新事物的不断产生,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C、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 D、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
22、系统论的出现证明了( )
A、联系的可能性 B、联系的现实性
C、联系的间接性 D、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23、系统最基本的原则是( )
A、整体性 B、区别性 C、最优化 D、合理性
24、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一元论和二元论
25、对一切事物都要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这是由(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决定
B、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决定
C、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决定的 D、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决定

二、多项选择题
1、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包括 (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火 C、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D、近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是原子 E、物质可以通过人的感觉来感知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这意味着( )
A、感觉、表象、概念等是人特有的精神现象 B、对同一对象人们可能形成不同的认识
C、人们认识可能会歪曲对象的本来面目 D、人们永远认识不了世界的真相
E、人们可能在思想申创造出世界上本没有的东西
3、下列哪些说法反映了意识的能动性( )
A、不可以无根据地胡思乱想 B、审时度势 C、量体裁衣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E、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4、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 )
A、同二元论划清界限 B、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划清界限
C、同机械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划清界限 D、同各种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E、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5、实践的特点包括( )
A、客观性 B、目的性 C、自主性 D、社会制约性 E、对象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体现了( )
A、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 B、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统一
D、物质存在形式之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E、一元论与多元论的统一
7、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如下( )形态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近代主观唯物主义 E、德国古典唯物主义
8、所有的唯物主义都主张( )
A、世界是可知的 B、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世界是不可知的 E、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9、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是( )
A、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B、机械性 C、形而上学性
D、不彻底性 E、否认自燃规律的客观性
10、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它( )
A、不能科学地说明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B、不懂得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
C、误把人类对原子层次的认识当作最终的认识


D、割裂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E、不能科学地驳倒唯心主义
11、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是( )
A、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以出反映的特性 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D、意识是纯生理结构发展的产物
12、实践的作用包括( )
A、主体和客体互相作用的中介 B、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C、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分化的根源
E、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13、劳动是( )
A、一种物质实践 B、专属于人类社会的范畴 C、社会关系的产生基础
D、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E、人和人类 社会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14、联系的多样性有( )
A、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B、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C、真实联系和虚假联系
D、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E、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15、“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承认条件的( )
A、客观性 B、可变性 C、多样性
D、可选择性 E、可创造性
16、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论的关系是( )
A、系统论代替了唯物辩证法 B、唯物辩证法蕴含着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C、唯物辩证法排斥系统论 D、系统论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E、系统论深化了唯物辩证法
1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 )
A、事物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
B、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向前运动变化的趋势
C、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D、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E、一个量变过程
18、“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哲学寓意是( )
A、物质决定意识 B、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E、静止是绝对的
19、19 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人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这在辩证法上的 启示是( )
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E、矛盾双方可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20、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在于( )
A、生产力的发展永远不会停止 B、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
C、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D、它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E、阶级斗争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
21、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22、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23、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 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
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 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
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
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24、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三、辨析题
1、正确的意识来自于物质世界,而错误的意识则源自于人的头脑。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己”。
4、“世界统一于存在”。
5、“意识是大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6、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后又回到出发点。
7、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8、运动与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9、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
10、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集中表现在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对地理环境的的依赖。
11、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具有完全相同的特点。

四、问答题
1、哲学物质观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成就与缺陷?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如何?承认相对静止有何重要意义?
4、如何理解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5、如何理解实践的本质?实践的特点有哪些?
6、意识的本质是什么?意识有哪些作用?
7、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
9、什么是矛盾?矛盾有哪些属性及其关系如何?
12、如何认识认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五、材料题:
1、以下是关于物质的材料
材料1:王充说:“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天地和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和气,子自生矣。”。
赫拉克利特说:“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

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
定的分寸 上熄灭。” “一切转为火,火又转为一切,有如黄金换成货物,货物叉换成黄金。”
材料2:霍布斯 说:“物体的定义可以这样下,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
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 袤。”
材料3:恩格斯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宁总 和中
抽象出来的”。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 的,它不
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请回答:
1、简析材料1,说明其物质观的性质及特点。
2、简析材料2,说明其物质观的性质及特点。
3、谈谈对材料3的理解。
2、马 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 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
是从它的暂时的方面去理解。辩证 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请回答:(1)什么是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和否定的理解。
(2)简要分析辩证法的否定观的批判性和革命性。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1、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B、前者是可知论,后者坚持不可知论
C、前者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后者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
D、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3、客观真理或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A、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B、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C、真理是人的感觉的复合 D、真理是指客观事物本身
4、概念、判断、推理是( )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唯物主义的三种形式 D、辩证法的三种形式
5、在真理观上相对主义的错误在于( )
A、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
B、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
C、只讲真理和谬误的转化,不讲真理和谬误的对立
D、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


6、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 )
A、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 B、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
C、实践的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
D、世界上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
7、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 )
A.人们纯思维的理性活动 B、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照镜子式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是( )
A、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统一
C、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特点的统一
9、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
A、直接认识 B、全面认识 C、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
10、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
A、正确反映 B、歪曲反映 C、颠倒反映 D、否定反映
11、谬误和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谬误是( )
A、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真理
C、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
12、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
A、实践的历史性和不确定性决定的 B、实践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决定的
C、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决定的
13、认识的客体是( )
A、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人的主观自由创造物
C、整个客观物质世界 D、现代科学知识尚未达到的领域
14、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性的优点 B、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D、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特点
15、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是因为( )
A、真理和谬误本身没有严格的界限 B、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是主观错误造成的
C、谬误中包含着真理的因素 D、真理和谬误具有同一性
16、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B、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D、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17、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
A、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
18、“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真理”,这是( )


A、彻底的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B、唯物主义给真理下的定义
C、混淆真理和谬误界限的错误观点 D、承认真理相对性的辩证观点
19、在认识过程中更具有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B、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20、在近代哲学史上,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笛卡儿和贝克莱 B、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C、休谟和康德 D、培根和洛克
21、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 )
A、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B、认识论上的唯理论
C、认识论上的唯物论 D、认识论上的经验论
22、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
A、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一个过程 B、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
C、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D、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23、“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说法的实质是( )
A、主张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相对的 B、否认真理是发展的
C、主张真理是绝对的 D、主张真理是具体的
24、在真理问题上,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 )
A、唯物论 B、辩证法 C、诡辩论 D、二元论
25、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 )
A、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B、归纳与演绎的统一
C、可能与现实的统一 D、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6、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真正的自由在于( )
A、摆脱必然性的奴役,自由地支配自然界、社会和思维
B、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冲破一切束缚,自由自在、为所欲为地生存
D、在思想中对现存的一切事物、现象进行否定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显著特征是( )
A、把科学的实践观应用于认识论 B、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批判不可知论当作一项重要任务 C、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E、把客观事物看作是认识的对象
2、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
A、生产实践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C、文化创造实践 D、科学实验 E、阶级斗争
3、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基本关系是( )
A、体现和被体现的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C、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D、可知与被可知的关系
E、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A、正确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
B、使反映论原则与能动原则有机结合起来
C、从根本上驳斥了唯心主义认识论 D、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
E、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消极直观性
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对象的客观性 D、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E、理性认识的正确性
6、感性认识是( )
A、认识的初级阶段 B、对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
C、唯一可靠的认识 D、认识的高级阶段
E、主体在实践中通过自身的感官对客体的反映
7、理性认识的形式( )
A、感觉 B、表象 C、概念 D、判断 E、推理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表现在( )
A、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的认识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E、感性因素中渗透着理性的成分
9、违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原理,社会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犯( )错误
A、经验论 B、经验主义 C、唯理论
D、诡辩论 E、教条主义
10、“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 每一
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个论断揭
示了( )
A、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 B、认识是一个辩证的无限发展过程
C、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E、认识过程的总规律
11、唯心主义认识论( )
A、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的
C、把认识看成是先于实践经验的 D、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E、把认识看成是人头脑中固有的
12、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
A、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过程 B、揭示了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C、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D、创立了彻底的可知论
E、创立了彻底的唯物主义


1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 )
A、它是客观的 B、它是多样的
C、它是唯一的 D、它是相对的 E、它是固定不变的
1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由于人的认识( )
A、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B、不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C、受主体认识能力、知识水平的限制 D、不受人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E、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
15、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 )
A、它是不完全可靠的真理 B、它是已经过时了的真理
C、任何真理都有一定条件和限度 D、任何真理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E、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错误成分
16、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会导致( )
A、绝对主义 B、唯理论 C、经验论
D、相对主义 E、均衡论
17、真理和谬误是( )
A、相比较而存在 B、相斗争而发展
C、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D、无确定界限和严格区别
E、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18、任何真理都是( )
A、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B、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
C、具体真理 D、客观真理
E、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谬误
19、真理是具体性的是指( )
A、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
B、真理是由一系列概念、原理构成的理论体系
C、真理是全面的 D、真理是历史的 E、真理是有条件的
20、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是( )
A、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两个基本尺度。
B、两者是相统一的 C、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的区别
D、前者体现了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多样性,后者体现了社会历史中的统一性
E、真理尺度应当服从价值尺度
21、必然王国作为历史范畴( )
A、泛指客观必然性 B、指人们的思想活动受客观必然性的支配
C、实际上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状态 D、指物支配人而不是人支配物
E、指人们受到盲目必然性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的社会
22、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是( )
A、泛指人的自由
B、指人们完全认识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获得了自由


C、指人们摆脱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必然性的制约而实现了自由
D、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
E、指共产主义社会

三、辨析题
1、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科学理论。
2、实践出真知,一个人要想获得科学知识就必须事事经过实践。
3、被社会公认的思想就是真理。
4、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的即真理。
5、人们愈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受到的约束就愈大,行动也就愈不自由。
6、认识是有限的,因而世界是不可知的。
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8、“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9、真理具有相对性,所以真理是多元的。
10、价值具有主体性,因而价值因人而异,无所谓正确的价值观。

四、问答题

1、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2、为什么说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简述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4、怎样理解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简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6、为什么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 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说明实际工作中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
错误和危害。
8、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态度。
9、如何认识价值评价的特点和功能
10、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辨证统一关系?

五、材料题:
1、材料1:
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 正我
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是更换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谬的历史。”
材料2:波普尔认为:
“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
种更好 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 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
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 批判,并且还
往往可以及时纠正。”


材料3:
正当相对论得到全世 界的称誉时;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
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 ”“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
的,它就必须被抛弃。”
请回答:
(1)材料1、2、3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中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比较材料1和2,指出恩格斯和波普尔对科学发展的不同认识。
(3)参照材料2,简要评析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2 、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
的。一年暴雨成灾, 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
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 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
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 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
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 制成,它们不会
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 br>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
水急石重而 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
“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 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
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 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
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 ”众人听后,无不服
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 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
(2) 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并举一例说明之。


sparetime-迪斯尼英语官网


水田的拼音-些许


枏怎么读-通常的英文


踵的意思-literature


坐骑的读音-顺反义词


almost什么意思中文-心灰


debut-荆棘的意思


context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瓠犀



本文更新与2020-10-27 19:4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29721.html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练习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