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中庸四书五经全文翻译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0-31 18:18
tags:5368

伟岸的意思-猪英语

2020年10月31日发(作者:奚涛)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 于孔子的孙子子
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
子名叫 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
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 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
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
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
“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 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
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
是撮取文章的 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
有《 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
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 《中庸》与《大学》、《论语》、
《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 br>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
挈 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
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 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
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
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
“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
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 。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
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是偶然的。
------------------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

天命之谓性

1 20



(1),性之谓道
(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
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3)。故君子xx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4);发而皆中节
(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
(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1章)

【注释】

(1)天命:
天赋。xx解释说:



“天 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
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 )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
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
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
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
显现,明显。乎:
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

2 20



符合。
(5)节:
节度xx。
(6)致,达到。【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
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
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 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
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 方越
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
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 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 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
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 心诚意地
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
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
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 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
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 平静淡
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
必然要表现出来。表 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
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 境界,大家
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十章(2-11)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
开。

3 20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 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
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



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 br>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
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 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
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 以有
“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
的《中庸》,已经经过 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
久。
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 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
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 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
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
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
《孟子》合在一起, 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
名的阶梯。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 “历选前圣之
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
句·序》) 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
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 卷之则退藏于密”,其
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
受用 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
“中庸”作为儒 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
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 》被推崇为“实



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是偶然的。
------------------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原文】

xx曰

4 20



(1):
“君于中庸
(2),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
(3),小人而无忌惮
(4)也。?(第2xx)

【注释】

(1)xx:
即xx,名丘,字xx。
(2)中庸:
即中和。庸,“常”的意思。
(3)小人之中庸也:
应为“小人之反中庸也”。
(4)忌惮:
xx和畏惧。

【译文】




xx说:
“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 君子随时做到
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
走极端。”

【读解】

xx的学生xx曾经问xx:
“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

5 20



“xxxx过分;xx不够。”xx问:
“那么是子xx一些吗?”xx说:
“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论语·先进》) < br>这一段话是对“君子而时中”的生动说明。也就是说,过分与不够貌
似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 ,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中庸的要求是
恰到好处,如宋玉笔下的大美人东家之子:
“增之一 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登徒子好色赋》)所以,中庸就是恰到好 处
------------------
最高的xx标准

【原文】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1)!”(第3xx)



【注释】

①鲜:
少,不多。

【译文】

xx说:
“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读解】

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
家、集体、个人利
6 20



益三兼顾”,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难以做
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小康”,这就比较容易做到了。
这样说来 ,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而加以提
倡呢?----------------- -
谁能食而知其味?

【原文】

子曰:
“道
(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
(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



(3)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第4章)

【注释】

(1)道:
即中庸之道。
(2)知者:
即智者,与愚者相对,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
(3)不肖者:
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

【译文】

xx说:

7 20



“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
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 我知道了:
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
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
正品尝滋味。”

【读解】

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而无论是过还是不及,无论是智还是愚,或者说,无
论是贤还是不肖,都是因为缺乏 对“道”的自觉性,正如人们每天都



在吃吃喝喝,但却很少有人真 正品味一样,人们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
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 头
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
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 一环。
------------------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原文】

子日: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1),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xx以为舜乎
(2)!”(第6xx)

【注释】

(1)迩言,浅近的话。迩,近。

8 20



(2)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其,语气词,
表示推测。斯, 这。“舜”字的本义是仁义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叹。

【译文】

xx说:
“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
浅近 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



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
地方吧!”

【读解】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既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杰出的领导艺术。
要真正做到,当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xx。
困难之一在于,要做到执两用中,不仅要有对于 中庸之道的自觉意识,
而且得有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识见。
困难之二在于,要做到隐恶扬善 ,更得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
对于一般人来说,不隐你的善扬你的恶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岂敢奢望
他隐你的恶而扬你的善!
如此看来,仅有大智慧都还不一定做得到隐恶扬善,还得有大仁义才
行啊。
大智大 仁的舜帝毕竟只有一个,不然的话,孔圣人又怎么会感叹又感
叹呢?---------------- --
聪明反被聪明误

【原文】

子日:

9 20



“人皆日:
‘予



(1)知。'驱而xx罟擭陷阶之中
(2),而xx知辟也
(3)。人皆曰:
‘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
(4)守也。”(第7xx)

【注释】

(1)予:
我。
(2)罟(gu):
捕兽的网。擭(huo):
装有机关的捕兽的木笼。
(3)辟(bi):
同“避”。
(4)期月:
一整月。

【译文】

xx说:
“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
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 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10 20



【读解】



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以为聪明失好走极端,走偏锋,不知适可而止,不合中庸之道,所
以往往自投罗网而自己却还 不知道。
另一方面,虽然知道适可而止的好处,知道选择中庸之道作为立身处
世原则的意义 。但好胜心难以满足,欲壑难填,结果是越走越远,不
知不觉间又放弃了适可而止的初衷,背离了中庸之 道。就像孔子所惋
惜的那样,连一个月都不能坚持住。
赌博也好,炒股票也好,贪污受贿也好,这类现象不都是常见的吗?
------------------
牢牢抓住不要放弃

【原文】

子日:
“回
(1)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
(2)而xx矣。”(第8xx)

【注释】

(1)回:
指xx的学生xx。
(2)拳拳服膺:
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但不舍的样子,引申为恳切。服,著,
放置。膺,胸口。【译文】

11 20





xx说:
“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
牢地 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读解】

这是针对前一章所说的那些不能坚持中庸之道的人而言的。
作为孔门的高足,颜回经常被老师推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在中庸之
道方面也不例外。
一旦认定,就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这是颜回的作为,也是孔圣人“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的
风范。
------------------
xx可蹈,中庸难得

【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
(1),爵禄可辞也
(2),xx可蹈
(3)也,中庸不可能也。”(第9xx)

【注释】

(1)均:
即平,指治理。
(2)爵,爵值,xx:



官吏的薪俸。辞:

12 20



放弃。
(3)蹈:
踏。

【译文】

xx说:
“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
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读解】

孔子对中庸之道持高扬和捍卫态度。事实上,一般人对中庸的 理解往
往过于肤浅,看得比较容易。孔子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有感而发,所以
把它推到了比赴汤蹈 火,治国平天下还难的境地。其目的还是在于引
起人们对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视。
------------------
什么是真正的强?

【原文】

子路问强
(1)。子曰:
“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2)宽柔以教,不报无道



(3),南方之强也,君子xx
(4)。衽金革
(5),死而不厌

13 20



(6),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
(7),强哉xx
(8)!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
(9),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10章)

【注释】

(1)子路:
名仲由,xx的学生。
(2)抑:
选择性连词,意为“还是”。而:
代词,你。
与:
疑问语气词。
(3)报:
报复。
(4)居:
处。
(5)衽:



卧席,此处用为动词。xx:
指铁制的兵器。革:
指皮革制成的甲盾。
(6)死而不厌:

14 20



死而后已的意思。
(7)和而不流:
性情平和又不随波逐流。
(8)xx:
坚强的样子。
(9)不变塞:
不改变志向。

【译文】

子路问什么是强。xx说:
“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容柔和的 精
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
的人具有这种强。 < br>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
这种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 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
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 这
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读解】

子路性情鲁莽,勇武好斗,所以孔子教导他:
有体力的强,有精神力量的强,但真正的强不是体力的强,而是精神
力量的强。精神力量的强体 现为和而不流,柔中有刚;体现为中庸之
道;体现为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宁死不改变志向和操守。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就是孔子所
推崇的强。

15 20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这就是孔
子所推崇的强。
说起来,还是崇高的英雄主义,献身的理想主义。
不过,回到《中庸》本章来,孔子在这里 所强调的,还是“中立而不
倚”的中庸之道,儒学中最为高深的道行。
------------------
正道直行,默默无闻也不后悔

【原文】

子曰:
“素隐行怪
(1),后世有述焉
(2),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3 11(第章)【注释】(4),



唯圣者能之。” 1)素:( 。隐:“xx”据《汉书》,应为 隐僻。怪:
怪异。 2()述: 记述。 )已:(3
16 20


止,停止。
(4)见知:
被知。见,被。

【译文】

xx说:
“寻找隐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有
人来 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
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 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
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
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读解】

钻牛角尖,行为怪诞,这 些出风头、走极端欺世盗名的搞法根本不合
中庸之道的规范,自然是圣人所不齿的。
找到正确的道路,走到一半又停止了下来,这也是圣人所不欣赏的。
唯有正道直行,一条大路走到底,这才是圣人所赞赏并身体力行的。
所以,“路漫漫其修远 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这是圣人所赞
赏的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这也是 圣人所赞赏的
精神。
以上几章从各个方面引述孔子的言论反复申说第一章所提出的“中和”



(中庸)这一概念,弘扬中庸之道,是全篇的第一大部分。
------------------
君子之道费而隐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
(1)。夫妇

17 20



(2)之愚,可以与知焉
(3),及其至也,虽圣人亦 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
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 君子
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4)。《诗》xx:
“鸢飞戾天,xxxx
(5)。”言其上下察也
(6)。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7),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12章)

【注释】

(1)费:
广大。隐:
精微。
(2)夫妇:



匹夫匹妇,指普通男女。
(3)与:
动词,参与。
(4)破:
分开。
(5)鸢飞戾天,xxxx:
引自《诗经·大雅·旱麓》。鸢,老鹰。戾,到达。

18 20



(6)察:
昭著,明显。
(7)造端:
开始。

【译文】

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
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 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
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 也有
做不到的地方。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
子说到“大”,就大得 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
连一点儿也分不开。
《诗经》说:
“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这是说上下分明。君子的道,开



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读解】

这一章另起炉灶,回到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进行阐发,以下八章
(13一20)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的。
正因为道不可须臾离开,所以,道就应该有普 遍的可适应性,应该“放
之四海而皆准”,连匹夫匹妇,普通男女都可以知道,可以学习,也
可 以实践。
不过,知道是一回事,一般性地实践是一回事,要进入其高深境界又
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道又必须有精微奥妙的一方面,供德行高,修
养深的学者进行深造,进行创造性的实践。

19 20



如此两方面的性质结合起来 ,使道既广大又精微,既有普及性又有提
高性,既下里巴人又阳春白雪,说到底,是一个开放的、兼容的 、可
发展的体系。
道是如此,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也都是如此。说到唱歌,卡拉0K谁都可以来上几句,但要唱出歌星级水平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说用电脑打字,坐下来一两个小时,一 个完全的外行也可以打出一串
字来,可要成为电脑专家就是另一回事了。说到下棋,知道下棋规则,棋瘾大得不可思议的人满街都是,可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棋手就是另外
一回事了。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凡事都有一知半解与精通的区别,匹夫匹妇与
“圣人”的分别也就在这里。

20 20

file是什么意思中文-不荤不素


浪费的反义词-餐怎么读


virtuous-bec考试流程


钳子的拼音-昂开头的成语


率尔操觚-9511


职场小故事-奇怪的英文


chunks-水池的英文


class是什么意思中文-入画堂



本文更新与2020-10-31 18:1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35608.html

中庸四书五经全文翻译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