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秋兴八首其一答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03 08:55
tags:刀心

late是什么意思-潺潺的拼音怎么写

2020年11月3日发(作者:邬昆)


秋兴八首其一答案


【篇一:《秋兴八首(其一)》诗歌鉴赏】

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
暮砧。

注释

1.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
思念故园的心情。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
使草木凋落衰败。

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萧瑟
阴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接地阴: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

5.丛菊两开:杜甫去年秋天在云 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
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 br>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7.催刀尺:指赶裁冬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8.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 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
对。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9.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 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
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 像是要压到地
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
到两年未曾回家 ,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
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 寒的衣服了,
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
故乡的思念也愈 加凝重,愈加深沉??

赏析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 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
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
回 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
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
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
杜律的特有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用
阴沉萧瑟、动荡 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
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
草木摇落,白露为霜。“ 巫山巫峡”,诗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
“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 全诗感情
基调。

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江间”承“巫峡”, “塞上”
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
之间风云波浪,极 言阴晦萧森之状。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
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 时事。当时土
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此联景物描绘
之中,形象地表 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
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 、个人身世、
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

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 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
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 ”句。“他日”
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
开”,“丛菊 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
两开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 流两回,见丛菊而流
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故园心”,
实即 思念长安之心。“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
念长安,系于故园。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 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
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诗人《客社》一诗亦
云: “南菊再逢人病卧”,《九日》又云:“系舟身万里”,均可参读。
此处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身在 夔州,心系故园,为下七首张
目。

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西风凛冽,傍晚时 分天气更是萧瑟寒
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
上,晚风中 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
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砧杵声是妇女 制裁棉衣时,槌
捣衣服的声音。砧即捣衣之石。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回到景物,

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故能结上生下,下
面接着写夔州孤城,一气蝉联。钱 注杜诗称:“以节则杪秋,以地则
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

作者 杜甫

杜甫像(712 -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
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 阳(今属湖北)迁
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
民,人格高 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 为“诗圣”,他的诗也
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
与 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篇二: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 滞留夔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
七言律诗。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当时蜀地战乱不息,诗人晚年多病,
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飒之时,
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这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
乐章,命意蝉联而又各首自别,时代苦难,羁旅之感,故园之思,
君 国之慨,杂然其中,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沉实高华的艺术
精品。清代黄生《杜诗说》就说:“杜公 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
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
“怀乡恋阙,吊古伤今,杜老生平俱于见此。其才气之大,笔才之高,
天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 到。”

这里所选的第一首,是领起的序曲。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
秦川与巴 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
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 感。诗中那无所不
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
言地昭示着 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句解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 呈现出一片
萧森景象。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
色彩的秋色、秋气 ,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集千家注分类杜工
部诗》引刘辰翁评语说:“露曰玉露,树曰枫林,凋伤之 中仍有富丽
之致,自是大方家数。”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评价这一联:


“气象足以笼罩,而复有开拓之余地,是绝好开端。”“玉露”,秋天
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巫
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萧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 ,仿佛和地
面贴近。清代杨伦《杜诗镜铨》评论说:“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风云
在天而曰接地, 极言阴晦萧森之状。”这就将眼前景和心中景连成一
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 阴晦惨淡的气
氛笼罩四野,分明是阴沉压抑、动荡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写照。“江
间”,即巫峡 :“塞上”,即巫山。“兼”、“接”二字,写出浑莽之象。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一叶孤 舟靠岸系绳,
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丛菊两开”,
指诗人于永 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
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 还未出峡。故对菊掉
泪。“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孤舟本来只能系
住自己 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
引出故园之思。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 处,是那么
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
服。“催刀尺”, 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
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 分捣衣的砧声很
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
衣料放在砧 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
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 声,往往会增添
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
独、忧伤之感 。 评解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说:“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
含兴 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作为八首诗的开场白,这第一首诗
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秋景秋意的形 象描

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寄寓着诗人自伤漂泊、
忧国思乡的 心情。其气概和风韵,堪称压卷。

起笔两句,最称警挺,已摄秋景之神。前两联极写绝塞萧 森秋景,
有笼盖八章之势。江间塞上,状其悲壮;丛菊孤舟,写其凄紧。从


眼前 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
的砧声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府到长安,又从 长安到夔府的往复。
《秋兴八首》赏析

玉露凋伤枫树林①,巫山巫峡气萧森②。

江间波浪兼天涌③,塞上风云接地阴④。

丛菊两开他日泪⑤,孤舟一系故园心⑥。

寒衣处处催刀尺⑦,白帝城高急暮砧⑧。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也。上四因秋托兴,下四触 景伤情。【钱笺】
首章,秋兴之发端也。江间塞上,状其悲壮。丛菊孤舟,写其凄紧。
末二句结 上生下,故即以夔府孤城次之。工维桢曰:江间承峡,塞
上承山,菊开山际,舟系江中,四句错综相应。 【顾注】波浪在地
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极言阴晦萧森之状。【钱笺】丛菊
两开,即公 《客舍》诗“南菊再逢人病卧”。孤舟一系,即公《九日》
诗“系舟身万里”。【朱注】公至夔已经二秋 ,时舣舟以俟出峡,故
再见菊开,仍陨他日之泪,而孤舟乍系,辄动故园之心。他日,言
往时。 故园,指樊川。《杜臆》:丛菊孤舟,目所见。刀尺暮砧,
耳所闻。【顾注】催刀尺,制新衣。急暮砧, 捣旧衣。曰催曰急,
见御寒者有备,客子无衣。可胜凄绝。【钱笺】以节则抄秋,以地
则高城, 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
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范梈曰:作诗 实字多则健,虚字
多则弱,如此诗“丛菊”“孤舟”一联,语亦何尝不健。)

①李 密《感秋》诗:“金风荡佳节,玉露凋晚林。”沈约诗:“暮节易
凋伤。”阮籍诗:“湛湛长江水,上有 枫树林。”

②梁元帝诗:“巫山巫峡长。”《水经注》:江水历峡,东径新崩滩,
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
其间首尾一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 山为名也。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张协诗:“荒楚郁
萧森。” ③虞炎诗:“三山波浪高。”《庄子》:“道兼于天。”

④【陈泽州注】塞上, 即指夔州,《夔府书怀》诗“绝塞乌蛮北”,
《白帝城楼》诗“城高绝塞楼”可证。蔡琰《胡笳》:“塞 上黄蒿兮,
枝枯叶干。”庾信诗:“秋气风云高。”汉武帝《论淮南王书》:“际
天接地。”< br>
⑤张协诗:“轻露栖丛菊。”

⑥陶潜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虞炎诗:“方掩故园扉。”


⑦《子夜歌》:“寒衣尚未了。”王台卿诗:“处处动春心。”《古诗
为焦仲卿妻》:“左手持刀尺。” ⑧庾信诗,“秋砧调急节。”

王嗣奭曰:《秋兴》八章,以第一起兴,而后章俱发隐衷,或 起下、
或承上、或互发、或遥应,总是一篇文字。又云:首章发兴四句,
便影时事,见丧乱凋残 景象。后四句、乃其悲秋心事。此一首便包
括后七首。而故园心。乃画龙点睛处。至四章故国思,读者当 另着
眼,易家为国,其意甚远。后面四章,又包括于其中。如人主之荒
淫,盛衰倚伏,景物之繁 华,人情之佚豫,皆能召乱。平居思之,
已非一日,今漂泊于此,止有头白低垂而已。此中情事,不忍明 言,
不能尽言,人当自得于言外也。

黄生曰: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 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
也。八首之中,难为轩轻,长安一幸,乃文章之过渡。

这是组诗的第三首,因昭君村的古迹而怀昭君,寄托着诗人身世之感。

【篇三: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txt>张玉亚 文院免师班 2012010157

一、教学设想

《秋兴八首(其一)》是《秋兴 八首》中的第一首,其基本格调是
悲秋,抒羁旅之愁,悲国家之事,这也是杜甫诗中的特色。教学时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把握诗作的深刻含义。
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意象意境的分 析发掘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品古
诗之精华。

二、教学目的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参照课下注释及课后题,疏通文意。?进一
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诵读、讨论交流发挥想象力,理解诗歌
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
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与诗歌情感之间的联系,体会杜诗“沉郁顿挫”的诗风。
四、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悲秋,当然
也出现了颂秋的作品。同学们能说出哪些关于秋天的诗句,我们一< br>起感受一下。(学生会结合已学的知识和课外阅读的知识回答问题)
我们今天再欣赏一首关于秋天 的诗《秋兴八首(其一)》。


(二)诗人简介 1、生平(根据课下注释及学过的知识请学生来介
绍杜甫,教师补充)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唐代三大诗人(李白、
杜甫、白居易)之一,我 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
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在内容主旨上,杜甫大胆揭 露当时社会
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善于选择具有普 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
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 代由开元、
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杜 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他的诗歌创作继 承和发展《诗经》
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
往开来的重 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 别》、《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
较浓厚的“忠 君”思想。

2、作品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收集 在《杜工部集》里。
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 《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登岳阳楼》
等。

(三)创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 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
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杜甫自唐肃宗乾 元二年(759)
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
风萧飒之时 ,不免触景生情。于是写下这组诗。

(四)初读诗歌,把握字音、节奏,体会情感

1、教师播放名家朗读,展示朗读节奏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分小组诵读,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小组代表评价

3、全班齐读,读出气势,老师评价

(五)再读诗歌,解析诗歌


1、 理解词语(课前预习)

①玉露:白露。

②凋伤:使草木凋零衰败。

③萧森:萧瑟阴森。

④兼天:连天。“兼”,连的意思。

⑤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

⑥两 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
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 两秋。“开”字双关,一谓
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

⑦接地阴:风云盖地。

⑧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⑩寒衣:冬天的衣服。

⑾催刀尺:赶裁新冬衣。

2、翻译全诗(课前预习)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

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他日再流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

白帝城高急暮砧。——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急促的捶布声。

3、解析诗歌(把全班学生分为四 个小组,每个小组解析一联,先找
出意象,再说明这些意象组成了怎样的意境。教师总结)

参考: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意象:“露”、“枫
树”、“巫山”、“ 巫峡”。意境: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
象。首联短短14个字,满目萧瑟的秋景,森森逼人 的寒气,使人悲
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
以枫叶凋零 、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意象:“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意境:写出了巫峡骇浪滔天,阴云匝地的景象。承上
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
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 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意象:“菊”、“孤舟”、
“故园”。意境:写出了诗人离 开故乡两年,孤独一人在外漂零的景
象。“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 的
漂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倾
诉思乡衷曲,“丛菊两 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
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 首联“玉露凋
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
涌”生发二 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
针线绵密;“孤舟一系故园心”是诗眼。

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意象:“寒衣”、“白帝
城”。意象:写出 了在寒冷的冬天,千家万户都在为游子赶制寒衣,
傍晚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布声的景象。风霜凄紧,严冬 将至,那千
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
旅无依的伤感 !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游子无家
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 目,绾结全诗。

(六)总结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点拨)

诗歌主 题: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悲自然之秋,更是
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 世之感和家国之秋,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
流落他乡 、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
忧。

(七)课后作业

1、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写一篇鉴赏短文,可以 就你感兴趣的方面,如写景、抒情、对偶、
布局谋篇、炼字炼句等,做一些比较分析。

五、板书设计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首联 露、枫树、巫山巫峡

悲自然之秋

颔联 江间、波浪、塞上风云 颈联 菊、孤舟、故园悲人生之秋

尾联 寒衣、白帝城 悲国家之秋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首诗的教学,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给我提的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我的
语速适当的 加快了。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并且注重阅读,
经过多次诵读,加深学生对此诗的印象。生生互 评,使师生之间都
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学生鉴赏
诗歌的能力 。

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对象以及教学环境确定的,因为这一课的教学
对象是普通高 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杜甫及其诗歌特色都有一定
的了解,所以我的教学内容主要结合他们的特征,而 没有结合当时
的教学环境。

七、 附录

这首诗的艺术技巧:

?情景相生,融汇无间,情因景生,景因情活。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
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 、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全
诗,首联写秋色秋气,颔颈两联托秋起兴,感世伤己,尾联绾合景
色人事,缝合之细密,结构之谨严,无以复加。

?语言练达,句法奇异,对偶工稳,文气流荡。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
该诗更是如此,如: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
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
的深长余韵。最为突出的是颈联 之遣词造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
舟一系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 已两
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盼东归故园,然而心
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 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不仅如此,上、下两
句还一语双关:“丛菊两开”既谓花开有时,又见出时光流走 ;“一系”
既伤归乡无期;又见出人迹滞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
两句诗词语平 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
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似水
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日期英文缩写-倾销什么意思


朱羽-part是什么意思


迪士尼英语视频-隽永的读音


rule是什么意思-city什么意思


scans-would用法


一锤定音的意思-7295


陪伴英语怎么说-书籍的拼音


炒更网-失眠是什么



本文更新与2020-11-03 08:5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37625.html

秋兴八首其一答案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