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v是几: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背诵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12 00:57
tags:勒温公式

郭文韬蒲熠星-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

2020年11月12日发(作者:葛启)
社会心理学
第一单元 社会心理学定义和研究范围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注意理论流派
1、勒温社会行为的公式
2、社会心理学发展三阶段中个别知识点
3、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社会学习论、精神分析论)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 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历史学乃至
哲学都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
1908年两本书的先后出版:
—罗斯(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英国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定义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关注个体)
F.H.奥尔波特: 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G.W.奥尔波特:试图揭示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 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
含的存在所影响。主张实验研究。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关注群体和社会)
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 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研究
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 社会环境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现象 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所处情景的状况。
勒温(,1936)公式:B=f(P,E)
B:behaver——行为
P:pesernnal——个体
E:environment——个体所处的情境
F:fax——函数关系
勒温(1890—1947),德国心理学家,场理论的创始人,社会心理学的先驱,“ 社会
心理学之 父”,以研究人类动机和团体动力学而著名。他试图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来解决社
会实际问题,这一理论 对以后的社会心理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社会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 社会学习
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
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
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霍兰德(der,1976)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分三个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一、哲学思辨阶段
时间:古希腊-19C上半叶
特点:依据哲学思辨、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表现: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论—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苏格拉底、柏拉图(古希腊)
康德(德国)、卢梭(法国)
孔子、孟子(春秋战国) 人性本善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人性本恶
马基雅维里、霍布斯
荀子
告子(春秋战国) 人性无善恶
二、经验描述阶段
时间:19C中叶-20C初
特点:观察—描述
表现: 达尔文进化论;德国民族心理学;法国群众心理学;英国麦独孤的本能心理
学;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其中,麦独孤指出“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 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并提出求食、拒绝、斗争、性与繁衍、亲和、控制、服从、12种本能,认为 这些本能衍生
出全部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麦独孤用本能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三、实证分析阶段
时间:20C20年代至今
特点:从描述到实证,从定性到定量,从理论到实用
表现: F.H.奥尔波特: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
《社会心理学》-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
墨菲夫妇:《实验社会心理学》
瑟斯顿、李科特:前者编制了第一个态度量表,后者将其简化。
谢里夫:通过“游动效应”研究群体社会规范的形成和变化。
莫里诺:创办《社会测量学》杂志。
勒温:群体动力学研究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价值中立原则
研究者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测;要客观地描述和分
析问题的 资料,无论其是否与自己的期待或价值观冲突。
价值中立原则同样适用于心理咨询过程中,当然,如 果遇到反社会的价值观引起心理
障碍的价值观,咨询师应给予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二)系统性原则
将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现象存于一个系统之中,遵循动态原则、整体原则 、有序原则
机及馈原则等进行研究。
(三)伦理性原则
研究中如需采用一些手段 控制情景或被试者,要特别注意欺瞒、恐吓等不良身心刺激对
被试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参与观察
调查法:访谈法与问卷法
档案法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习论
二、社会交换理论
三、符号互动论
四、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分析论的主要概念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三)新精神分析论:霍妮、沙利文
一、社会学习论
一)简史(行为主义 → 社会学习论)
巴甫洛夫(俄国)
华生(美国) 米勒、多拉德班杜拉、沃尔特斯(社会学习论)
斯金纳(美国)
行为主义代表
米勒和多拉德用学系的原则研究社会行为,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了社会学系理论.
二)学习的机制
三种机制:
联想(巴甫洛夫的狗)—经典条件反射( S—R)
强化(斯金纳的白鼠)—操作条件反射( R—S)
正强化:奖励,eg,发奖金、发小红旗
负强化:撤销原来的不好的事件,eg,成绩好不再洗碗
惩罚与消退
模仿(儿童的学习)
(三)观察学习的过程
观察学习指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
的行为 模式加以修正。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和动机四个过程
二、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的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
该理论创始人为霍曼斯,霍曼斯交换理论的五个基本命题 :
(一)成功命题(个人的某种行为越是经常的得到相应的报酬,他就越可能重复这一行
动)
(二)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三)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
动。)
(四)剥夺--满足命题(个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五)侵犯--赞同命题(当个人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报酬或者受到了没有预料到的惩
罚时就 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并有攻击的行为;当个人的行为得到预期的报酬,甚至超过预
期值时,或者没有得 到预期的惩罚时,他会感到高兴,并产生赞同的行为。)
三、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 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个人行为和活动,它构
成了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 分。
代表人物:布鲁默
基本假设:
①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以该事物对个体的意义为基础;
②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事物本身;
③个体可通过主观解释对事物赋以意义或修改其意义。
四、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
1、意识与潜意识
2、“力比多”,即性本能
—精神分析论的核心概念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4、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5、生本能与死本能
生本能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死本能指向毁灭,代表恨与破坏的力量。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瑞士精神病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
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
他说:“心理治疗的主要 目的,并不是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帮
助他们树立一种面对苦难的,哲学式的耐心和坚 定。”
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也为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三)新精神分析论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认为行为与人格发展的动力不 是本能驱力,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映,人格由环境和教
育决定;后天因素在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中起 主要作用;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文化因素
决定的;而且她对焦虑也有深刻的见解。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格就是那些经常发生于 人与人关系中的相对
持久的行为模型。
人际关系会给给体带来焦虑或者安全的心理反应,这会极大的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不 安全感引起的焦虑就其本质来讲源于人际关系,它往往不利与人的自尊的形成。
与焦虑相反,安全是一种 自信、乐观的情绪状态,它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建立。
第一单元 社会化
一、概述
社会化: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视角: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个体视角: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现在学术界主张终身社会化的观点。
早期社会化 儿童青少年
继续社会化 成人到老年
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个体未取得合格成员资格,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
程。Eg:移民、入伍、出家劳教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产与生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三)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立人生理想
(四)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条件
(一)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个体从出生到独立生活,有一个比较长 的对父母或监护人的生活依附期。这个依附期受
文化传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每个人略有不同 ,13-25年不等,现在生活依附期
有变长的趋势。
(二)较好的遗传素质(脑神经细胞)
人脑的神经网络不仅使人能掌握语言,进行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而且使人具有抽象
思维能力 ,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使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没有人脑的智作为基础,个体的社会化是很难顺利完成的如:脑瘫或智力落后的人
四、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一)家庭 童年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二)学校 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
(三)大众传播影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信息。
(四)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是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与自我评价提
供比较和参照标志的群体(个体可能不是群体成员)。
五、社会化的分类
(一)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语言社会化是全部社会化的前提。
(二)性别角色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
男女之间的差异:
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方面的差异(男性特质、女性特质)。
性别角色:表示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三)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 会化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它有三个方面:
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 德情感、道德行为。
(四)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会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 制度的规范,并且掌握相应的态度和
行为方式的过程,目的是将个体培养成合格的公民,使之效力于本社 会制度。
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
爱国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
一、什么是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 理状态。是对在特定
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一)按获得方式:
先赋角色: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如父母的角色
成就角色: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如老师的角色
(二)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
规定性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较小,如公务员、军警察。
开放性角色:规范化程度教底,个体自由度较大,如:朋友等。
(三)按角色的功能:
功利性角色: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如企业家、商人等主要追求效率。
表现性 角色: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目标的角色,如
学者、教授等主要发挥社会公平的 作用。
(四)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
自觉角色: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如演员。
不自觉角色: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比如性别角色。大
多数时候是不自觉的。
农民属于功利性角色、成就角色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三个阶段:角色期待 角色领悟 角色实践
四、角色失调
个体在角色扮演中常常会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这就是角色失调。
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
一)角色冲突
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他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
个体在心理上就会感 到角色冲突。
角色间冲突:同一主体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
如:老师既是权威者的角色,又是学生的朋友角色
角色内冲突:对同一角色有不同的期待所引起的冲突。
如:老师——国家:提高素质;学校、家长:提高成绩
二)角色不清
个体对其 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
还未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 期待,都会造成角色不清。个体在角色不清时会产生应激反应,
出现焦虑和不满足感。
(三)角色中断
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Eg离职。
(四)角色失败
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如:官员由
于渎职下台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
一、自我
(一)自我的概念
自我,亦称 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
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 社会角色的认知。
主我: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
客我: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包括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和信念。“吾日三省吾身”
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个体的自我概念很大成都上取决于“镜我”。
(二)自我的结构
物质自我: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是其它自我的载体。
心理自我 : 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
理世界的层面。
社会自我 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
是自我概念的核心 ,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又被其意识到)的层面;
理想自我 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即 在其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人。理想自我与
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原因。
反思自我 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内在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怎样稳定地认识自己(
稳定的自我意识)。
2、解释经验
某种经验对个体的意义是由其自我概念决定的。
3、决定期待
在不同情境中,个体对事物的期待、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自我期待均取决于个
体的自我概念。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五)自我概念的测量
二、身份
(一)身份的定义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地位身份:是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相对稳定,是身份的主体。
处境身份:是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易变。
身份与角色: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
(二)身份的特点
1.客观性: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他人与公众认可的,因而是客观的;
2.主观性:身份以自我概念为表现形式,因为自我概念可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身份的
意识;
3.多重性 :个体在社会中往往具有许多身份,因为每一个体都有一个以上的社会地位;
至于 个体的处境的多重性更是显而易见的;
4.稳定性 :某些身份如出身、民族、性别等是终生不变的;有些社会身份在一定时期
也是相对稳定的。
5.契约性:现代社会,特别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身份是一种社会契约,它所规
定的权利、义务个 体应予履行。
三、自尊
(一)自尊的定义
自尊: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是对其扮演的各种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
综合。
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包括对成就、优势、自信欲望和对名誉、支配地位、欣赏的欲望。
自尊 需要满足会导致自信,个体就会觉得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如果受挫就会感到
无能与渺小、产生自卑 、丧失自信。
自尊公式(詹姆斯,1890):
自尊=成功抱负
根据这个公式,增大成功和减小抱负都可以获得高的自尊。
pl: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二)影响自尊的因素
1.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
对孩子表现出慈爱、有兴趣、接受与卷入;对孩子的要求,前 后一致,双亲一致;
尊重孩子,给予一定的自由;说服而不是体罚孩子。
2.行动表现的反馈
特别是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自尊水平。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4.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
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地位、身份相似的人与之比较,将使个体处于恰当的位置,
会增加自尊。
三)自尊的测量(123页)
罗森伯格发展了一个自尊量表。作为对自尊的单维测验它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知觉包括物知觉和社会知觉
物知觉即基础心理学里面讲的“知觉”,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只是知觉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自我知觉、人际知觉和对行为原因的知觉。
社会知觉其实包括了知觉、 推理、判断的过程,实际上是社会认知的过程。(与普
通心理学中的“知觉”不同)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者的经验
个体的经验—图式
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 起
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
图式的主要作用1、影 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2、影响记忆3、影响自我知觉4、影响个体对
他人的知觉。
(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个体往往忽略他不感兴趣的事情,集中于他感兴趣的事情。
能满足个体需要、符合其动机的事物往往成为注意的中心与认知对象。
(三)认知者的情绪
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眼光”
知觉他人;反之则用消极“ 眼光”去知觉他人。
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印象:是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 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
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 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初次印象,也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印象形成中,信 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系列位置效应)。最初获得的
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称 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称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陌生人)
近因效应:对亲密的人起作用(熟悉和亲密的人,eg:夫妻)
(二)光环效应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
这叫光环效应 。
eg: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会对他的人格品质倾向于肯定评价-“爱屋及乌”。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
(三)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版印象。
基于性别、种族、外貌等特质对人进行分类,认为一类人具有比较相似的人格特质、
态度和行为方式等。
刻板印象简化社会知觉过程,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
三、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所获得的信息总是认知对象的各种具体特征,但个体
最终形成的印象并不是停留在各个具体特征上面,而是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
辑一致性和情 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印象形成的模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肯定特征越多强度越大,给人印象越好.
加权模式:特征的重要性
中心品质模式:积极:真诚、热情 消极:虚伪、冷酷
更接近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的实际。
四、印象管理
(一)定义:也称印象 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
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 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
自我的期待。
印象形成:输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印象管理:输出,管理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二)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eg注重外表修饰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戴面具;承认小的不足,以抬高其他方面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4、投人所好
第三单元 归因
一、归因的定义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指向:内因与外因:个人与情境
稳定性: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人格、工作性质与情绪、天气
可控性: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原因:努力程度与任务难度
Pl: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性归因,更可能做
出准确的预测。

三、控制点理论
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
内控者:事情结果取决于个体的努力程度。
外控者:事情结果由个人不能控制的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
四、归因原则
归因原则: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 、协变原则
一)不变性原则
海德(归因思想的创始人)认为人们归因时,常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之间的不
变联系。
eg,一系列的失窃案显示,不论什么情况下失窃,总有那个男人的踪影,而他不出现
时,就平安无事 。
二)折扣原则
凯利认为,如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
打折扣。
eg:防范措施严密的大楼晚上失窃,如晚上楼里只有一个人,则其嫌疑大。如有三人,
则假 定最大嫌疑人困难。
(三)协变原则
凯利认为,要进行正确的归因,需要多次观察归因三因素(三维理论):
特异性:是否只对该刺激客体这样反应。
共同性:不同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是否反应相同。
一致性:在不同情境反应是否一致。
凯利指出,人们的归因所涉及的因素包括(ABC )。(2014年5月)
(A)刺激客体 (B)背景 (C)行为主体 (D)社会视角
按照归因的协变原则,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情况下,人们往往将行为的原因
归于( B )。(2014年11月)
(A)情境 (B)行为主体 (C)时间 (D)刺激客体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一)社会视角
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归因就不一样。比如,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
人)对行动者行为原因的解释会有差别。
(二)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自己成功—内归因;自己失败—外归因
他人成功—外归因;他人失败—内归因
(三)观察位置
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
(四)时间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把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
一、社会动机的定义
社会动机: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产生的动机。
二、动机的过程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与调节功能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一般说 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
活动效率最高。
每种活动都有最佳的动机水平,比较简单任务的中,活动效率随动机强度的提高而上升;
随着任务难度的 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亲和动机
(一)亲合的定义和起源
亲合即合群,起源于依恋,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
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亲和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喜欢是人际吸引的中等层次;爱情是最高层次。)
二)亲合的作用
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eg尊重和爱的需要。
2、获得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
4、避免窘境。
(三)影响亲合的因素
情境因素:外界压力越大亲合动机越强,悲惨的情景也能加强人们的亲和动机
情绪因素:高焦虑低亲合,高恐惧高亲合
出生顺序:沙赫特发现长子长女恐惧时合群更明显,同一家庭中,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
二、成就动机
(一)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重要性:成就动机促进个体的发展,使个体取得较高水平的成就;同时也促进社会经
济的发展。
(二)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
1、成就动机的强弱决定抱负水平高低。动机强抱负水平高,反之则低。
2、成败经验决定抱负水平的高低。成功经验提高抱负水平,失败则降低。
(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目标吸引力:吸引大,动机高
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风险太高或太低,动机都低

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机会多,动机强。
(四)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1、家庭教养方式:自律训练;和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劝告式的引导。
2、强调成就、追求就的社会氛围
三、权利动机
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温特(,1973)认为存在两种权力动机:
积极的权力动机:常常表现为竭力去谋求领导职位或在“组织社会中的权利”;
消极的权力动机:通常表现为“害怕失去权利”,通过酗酒、斗殴
和展示已有的权利等行为来满足这方面的需要。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大致有两个:社会控制的需求和对无能的恐惧
四、侵犯动机
侵犯动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以使自己获得平衡和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侵犯行为,也称侵犯攻击行为暴力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侵犯是
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一)侵犯行为构成的三要素
侵犯行为
侵犯动机
社会评价
(二)侵犯行为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弗洛伊德:侵犯是死本能对内的劈坏程度转向外部,以社会不认可
的方式表现出来。(竞技、冒险属于社会认可的方式)
洛伦兹: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意义。
2、挫折—侵犯解释
提出者: 多拉德 侵犯行为是个体受挫的后果,攻击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必
然前提.
伯克威兹 挫折并不直接导致攻击,只是创造了一种唤醒状态或准备状态
2、挫折—侵犯学说
最初:由多拉德等人提出,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要点:
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成正比
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成正比
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后来修正:米勒认为挫折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伯 克威兹认为挫折导致的事侵犯准备状
态,侵犯的还与侵犯线索有关。
3、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
社会学习论认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犯的重要决定因素,个体通过学习
学会 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
学习的机制:联想、强化和模仿。
无论挫折后引起侵犯、还是个体冷漠与畏惧,都是后天习得的。
三)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1、情绪的唤起水平:恶劣心境、愤怒、焦虑、性唤起 。
2、道德发展水平:越高侵犯越低。
3、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意识、自我控制水平高,侵犯低。
4、社会角色与群体:社会对社会角色容忍度也高,侵犯性越高。
5、大众传媒的影响:存在暴力内容,会增加侵犯性。
去个性化与侵犯行为
去个性化是 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去个性化与侵
犯行为呈正相关。去个性化的人 ,群体活动中的侵犯行为增加。
五、利他动机
利他动机是个体不顾自身,增进他人的价值和利益的一种心理倾向。
(一)利他行为的性质
利他行为 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以人为对象,由利他动机引起。
(二)利他行为的原因
1、社会生物学观点:
利他是个体以“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本能。
2、社会规范的观点
交互性规范:人应该帮助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
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三)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时间压力利他对象特点
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心境好内疚人格
利他技能
1、外部因素
(1)自然环境:气候好,利他多;噪音大,利他少;
(2)
社会环境:

①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因为他人在场导致去个性化,个体责任
意识 丧失,责任分散。
但是,如果情境中有助人榜样,会产生示范效应;增加利他行为。


②情境的社会性意义:是否紧急、情境是否明确。紧急、明确会促进利他行为的
产生。

(3)时间压力:时间紧难以利他。
(4)利他对象的特点:与利他者相似(态度价值观)、未伤害过利他者和有吸引力的人。
2、利他着的心理特征
(1)心境:心情愉悦,对事物有积极看法,容易出现利他行为。
(2)内疚:个体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做好事弥补。
(3)人格:社会责任感、移情能力、自我监控能力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
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应。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一)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二)嫉妒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
一种由羞 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
嫉妒的特点:
①针对性 ②持续性
③对抗性 ④普遍性
(三)羞耻
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 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
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羞耻有适应功能,但过多过少都不利健康。
公开的情境会易化(在某种条件下兴奋从一细胞向另一细 胞传递变得容易)羞耻感,
减少羞耻最容易的办法是自我孤立。
(四)内疚 是个 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
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第一单元 态度概述
一、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情绪。
(一)态度的特点:
内在性
对象性
稳定性
(二)态度的成分- 态度的ABC模型
认知成分(C):个体对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
情感成分(A):在评价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
行为倾向成分(B) :个体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一般情况下,三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他们不协调的 时候,情感成分占主导地位,决
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和行为取向。
(三)态度与行为
一致:喜欢就接近、不喜欢就远离。
不一致:不喜欢也得接近。
个体采用什么行为,受到态度、情境、认知因素、过去经验的影响。
(四)态度与价值观
个体对对象的主观价值决定了对象的价值。
二、态度的功能
(一)工具性功能(能否给自己带来利益)
(二)自我防御功能(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
(三)价值表现功能(个体主动表现自己)
(四)认知功能(影响个体对新的情境的认识)
三、态度的维度
(一)方向(即态度的指向,赞同?反对?)
(二)强度(倾向于某一方向的程度)
(三)深度(个体对对象的卷入水平)
(四)向中度(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五)外显度(行为方向与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四、态度形成的阶段:服从 (表面) 认同(自愿,不稳定) 内化(心服口服)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就是说服被说服的过程。
一、态度转变模型
霍夫兰德等人提出态度转变的模型:
二、态度的转变影响因素
传递者、沟通信息、接受者、情境
一)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1、传递者的威信: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相似性越大,说服力越好。
2、传递者的立场:自我服务的立场不利于说服,中立的立场较好。
3、说服的意图:太刻意会影响说服效果.
4、说服者的吸引力:明星代言
二)沟通信息方面
1、信息差异:权威高的传递者提供的信息差异越大越好,威信低 的传递着提供的
信息信息差异适度较好。
2、畏惧: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3、信息倾向性:一般公众、个体卷入浅,单一;文化高、个体卷入深,双向。
4、提供方式:口头传递比书面效果好,面对面比大众传媒好。
三)接受者方面
1 、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内化的态度、自己的直接经验证明的既定事实,与个体
需求密切关联的态度不 易转变。
2、人格:依懒性强容易说服,高自尊不容易转变态度,高社会赞许动机容易被说服。
3、心理倾向:逆反心理、留面子心理影响其态度转变。
四)情境方面
1、预先警告:原有态度不坚定、卷入程度低,预先警告可以促进态度转变,否则是
阻碍。
2、分心:分散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分散对说服本身注意力↓
3、重复: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
三、态度转变理论
一)海德平衡理论
海德(),认为在人们的态度体系中,存在着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
之间趋于一致 的压力,如果出现不平衡,就会倾向于朝着平衡转化。
海德用P-O-X模型来说明他的观点。 P代表个体,O代表他人,X是另外一个对象,
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事物。
平衡状态:三种关系都是肯定,或者两种是否定,一种是肯定。
不平衡状态:三种关系都是否定,或者两种是肯定,一种是否定
在P-O-X模型中,P-O 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O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P-O为肯定时
的不平衡为强不平衡。
人在转变态度的时候,遵循费力最小原则。
二)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认为,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
素出 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使
之处于不愉快的紧 张状态。个体为了缓解紧张,就需要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以达到认
知协调的平衡。
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可能原因 逻辑矛盾 文化价值冲突 观念的矛盾新旧经验相悖
消除途径: 改变或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
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
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各方的强度。
三)社会交换论
这种理论从个 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
的形成与转变。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 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
逆反心理
三种典型的逆反心理:
超限逆反:机体过度地接受某种刺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
自我价值保护逆反:在 外在的劝导或影响威胁到人的自我价值的时候,人们就会有
意、无意地进行自我价值保护,对外在的影响 起对抗的反应。
禁果逆反:理由不重复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
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目前无法直接测量,所以态度一般 使用间接方法,如
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
量表法:一般测量态度的方向和强度两个维度,但也有单维量表与多维量表之分。
投射法:假定 个体会将自己的需要、情感或观念投射到其他对象上,知觉成对象的
实际上为自己所具有的特征。著名的 投射测验有主题统觉测验和墨迹测验。
行为反馈测量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定义
沟通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直接)和大众沟通(间接)。
二、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个要素构成。
三、沟通的功能
1、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2、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
3、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5、沟通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一)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四)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五)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 br>两者区分的关键不在于沟通渠道,即不在于是否是面对面或者网络,而在于双方是否名
曲对方的角 色和身份。
五、沟通网络
一)正式沟通网络
在正式群体中,成员之间 的信息交流的结构称正式沟通网络。一般有五种形式。
即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和Y式。全通道 式网络沟通效果最佳。
二)非正式沟通网络—“小道消息”
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三种典型形式:
流言式、集束式和偶然式。
第二单元 身体语言沟通
一、目光与面部表情
(一)目光
眼睛是非常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因为人们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
眼睛是内心情感的灵敏指示器。欢喜时瞳孔变大,厌恶时,瞳孔缩小。
(二)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以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身体语言形式。每一种面部表情都
是面部肌肉整体协同变化的 结果。一般情况下,人们的目光与面部表情是一直的,但在特别
情况下,也会出现分离,,此时表达个体 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而非表情。
二、身体运动与触摸
身体运动时最易为人发现的一种身体语言。手势语占有重要位置。
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 体验最为深刻,身体接触是表达某些强烈情感的方式,
比如父母抚摸婴儿、恋爱中的男女拥吻。

三、姿势与装饰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
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也都能透露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感、态度、社会
角色 等多方面的信息,在人际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物理距离)。
四种人际距离(数据不要求记忆)
亲密距离:(0-0.45米)亲人、夫妻
个人距离: (0.45-1.2米)朋友、熟人
社交距离: (1.2-3.6米)商业交往(咨询师与求助者、医生与患者)
公众距离: (3.6-7.6米) 演讲
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人际关系的特点:
个体性:人际关系中,社会角色退居次要地位,个人喜好成主要问题。
直接性:面对面的交往产生人际关系,个体可切实体会到它的存在。
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的情感,或者相互吸引或者相互排斥。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定向 情感探索 情感交流 稳定交往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课分为四个水平:
情趣爱好:饮食习惯、偏好等
态度:对人的态度、对政府实事的评价等
自我概念与人际关系状况:自己的自卑情结、家庭关系等
隐私方面:性经验
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深刻。但网络聊天的时候除外。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相互重视与支持。
2、交换性原则:交往中得大于失或得等于失,得失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认同和接纳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
4、平等原则:地位可以不平等,但心态要平等。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心理学家舒茨一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来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主要观点:
(一)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1、包容需要(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的需要)
2、支配需要(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
3、情感需要(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
(二)人际关系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 不能满足,那么就可能导致心
理障碍或者其他严重心理问题。
(三)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形式。
两种形式+三种需要=6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
(四)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 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
系有决定性影响。
1、包容需要
亲子交往少 → 低社会行为,与他人保持距离;
过分依赖父母 → 高社会行为,要求给予注意;
亲子适宜沟通、融合 → 理想社会行为,人际关系良好。
2、支配需要
双亲民主 → 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
双亲过分控制 → 儿童控制他人,易独断专行儿童不愿负责,顺从
,拒绝支配他人焦虑过重,防御倾向明显。
3、感情需要
双亲冷淡与训斥 → 孩子低个人行为,避免亲切;
双亲溺爱 → 孩子高个人行为,强烈寻求爱;
双亲适当关爱 → 孩子理想的个人行为,恰当对待自己。
(五)群体整合原则
群体形成:包容→控制→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形成群体。
群体分解:感情→失控→包容,导致群体分解。
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定义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
式。
人际吸引按吸引程度分为:亲和、喜欢和爱情。
二、影响喜欢的因素
一)熟悉与邻近
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此外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人们会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
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二)相似性与互补
相似性:
1、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
2、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
3、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
4、年龄、经验的相似
实际的相似性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
互补:
1、需要的互补
2、社会角色的互补
3、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
(三)外貌
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等个人外在因素在人际情感中的作用也是很大 的。尤
其在交往的初期,会形成首因效应和光环效应。

(四)才能
才 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但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会增
加他们的吸引力,因 为这样会减少对别人构成的社会比较的压力。
(五)人格品质
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 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包括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
实、可信等等。其中最受人欢迎的品质是真 诚
人际互动就是人际相互作用。人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
也可能是行为动作的交流。
自我互动
人际互动
社会互动
二、人际互动的形式:合作与竞争
(一)合作的基本条件
1、目标的一致;2、共识与规范;3、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二)竞争的基本条件
1、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2、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
3、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双赢是比较理论的人际互动形式。
(三)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的一种解释竞争与合作行为的理论。
不同个体之间的目标与手段存在积极的、肯定的关系—合作,eg同一球队的队员。
不同个体之间的目标与手段存在消极的、否他的关系—竞争,eg拳击比赛。

一、从众的定义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 愿的与群体中的
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
群体压力:真实存在想象的 意识到未被意识到
自愿:被动服从,不符合本意,但却是自愿行为
二、从众的功能
(一)积极方面:
社会角度来看,从众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
个体角度来看,人在许多方面与社会主导保持一致,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二)消极方面
从众是被动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如果凡事从众,则缺乏独立思考,也会失去自主性、缺乏
个性。
正确的做法:从众但不盲从,考虑社会规范,但也要发展自己的个性。
三、从众的类型
真从众:从众行为与内在认知不存在冲突。
权宜从众: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持怀疑态度。
—最普通的一种从众形式。
反从众:内心倾向一致,但外在行为不一致。
四、从众行为的原因
寻求行为参照:在情境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最有参考价值。
对偏离的恐惧:偏离群里会面临群体压力,甚至受到惩罚。
群体的凝聚力:凝聚力高的群体,其成员有对群体做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自我要求。
五、影响从众的因素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
一、社会促进和优势反应强化说
个体的社会活动会受到他人在场的影响。
(一) 他人在场:实际在场
想象在场
隐含在场
(二)影响
社会促进:他人在场提高了工作效率
社会抑制:他人在场降低了工作效率 优势反应强化学说

其中,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
结伴效应:伙伴同时在从事活动。
观众效应:自己在从事活动,观众在观看。
二、社会懈怠
社会懈怠也称社会逍遥,指群 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
时偏少的现象。Eg“磨洋工”“三个和尚没水喝 ”。
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努力水平都会下降,而且群体规模越大,个体努力水平越
低。
出现原因: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
如何消除:加强考核,使每个人的努力量化。
一、模仿
(一)模仿的定义
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是自己与他人相同
或相似的现象。
(二)模仿的意义
模仿是学习的基础;适应作用;促进群体的形成。
(三)模仿的发展
无意模仿→有意模仿
游戏模仿→生活实践模仿
模仿外部特征→模仿内部实质内容
(四)塔尔德的模仿率
塔尔德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些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
模仿率:
1、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上层人士的倾向。
2、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滚雪
球一样迅速增长。(时尚)
3、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总是优先于对外
域文化及其行为的模仿。
二、暗示
(一)暗示的定义
暗示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 通过语言、表情、姿势、动作等对他人的心理、行为发生影
响,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见、观点,或按所暗 示的方式去活动。
暗示涉及三要数:暗示者、暗示信息和被暗示者
(二)暗示的分类
1、按信息的来源可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2、暗示者的目的可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
3、暗示双方的接触关系可分为直接暗示与间接暗示
4、暗示效果可分为暗示及反暗示
三、社会感染
(一)社会感染的定义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 传递过程,即通过语音、表情、动作以及
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特点:
双向性
爆发性
接受的迅速性
(二)感染的分类
1、个体间的感染
2、大众传媒的感染
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
爱情
一、爱情的定义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 有
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其特点是:
1、相异性
2、成熟性(幼儿没有爱情体验)
3、高级性
4、生理性
5、利他性
二、爱情与喜欢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鲁宾,1970)
依恋:高度寻求对方的陪伴和安慰
利他: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
亲密:有身体接触的需求
三、爱情的发展阶段
取样与评估→互惠→承诺→制度化
四、爱情的形式
1、浪漫式: 一见钟情
2、好朋友式 :爱情是深情厚谊,是长时间培养出来的。
3、游戏式:爱情像游戏
4、占有式 :“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就紧张。”
5、实用式 : 找能满足自己的基本或实际需求的人
6、利他式 :“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我爱的人受苦。”
这六种爱情形式并不互相排斥,比如任何一种爱情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占有成分。
只不过,一定时期或者情境下,人们的爱情可能会以某种形式为主。
另一种对爱情的分类是哈特菲尔德(ld,1998)等人做出的。 他们认为爱情主要
有激情爱和伙伴爱两种。
激情爱:个体希望和对方融为一体的强烈情感状态。
伙伴爱:对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伴侣的一种深刻的卷入感,彼此理解、尊重,互相
依赖,像亲人一样。
恋爱初期激情爱的成分多一些,随着彼此关系的稳定,特别是结婚以后,双方的情
感会转变为伙伴爱。
五、爱情的三角形理论
亲密、激情、承诺
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理论”,情绪=刺激×生理唤起×认知标签。
eg,英雄救美女容易演绎出爱情佳话。
第二单元 婚姻
一、婚姻的定义
定义: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
婚姻的动机:经济、繁衍、爱情
动机排序:
上古时代:经济、繁衍、爱情
中古时代:繁衍、经济、爱情
现代:爱情、繁衍、经济(现代女性的追求)
二、夫妻关系的类型
爱情型:美貌与性吸引结合;人格相似性互补性结合
功利型:以爱情之外的出身、学历、财产、社会关系等条件为基础的结合
平等合作与分工型:平等的分担家务,根据各自特点料理家政。
建设型:双方在共同目标下勤勤恳恳地生活和工作。
惰性型:不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进行尝试,对婚姻失去热情。
失望型:对婚姻期待很高,但不久发现没那么美好。
一体型:双方在较长的共同生活中相互提提、合 作,在性格、爱好、习惯上荣威一体。
把对方看成自己的一部分,相敬如宾、心心相印。
第三单元 离婚
一、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
(一)需求不满
自我价值得不到对方承认,自尊受损
性需求不满
感情需求不满
经济需求不满
兴趣差异
(二)价值观念不一致
(三)远离的“自我”
各趋己利:各追求各的。
婚姻动机:爱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是对对方做贡献。
分歧处理: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安慰功能丧失
双方心理调适过慢
(四)夫妻的性差异
二、离婚的原因
低龄结婚 未婚先孕 闪婚 父母离异史 婚前性经历
夫妻不平等 性生活不和谐
第四单元 家庭
一、家庭的定义
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即社会 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
关系及收养关系构成的。其特点是:
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
初级社会群体
在人际关系中,家庭关系最为密切、深刻
二、家庭的结构与功能
(一)家庭的结构
1、结构要素(成员人数、代际层次、夫妻数量)
2、结构模式
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
联合家庭
其他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
(二)家庭的功能
经济功能 性功能 生育功能 抚养与赡养功能
教育功能 感情交流功能 休闲与娱乐功能
(三)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
社会与环境
家庭成员的素质
人际距离
三、家庭生命周期

江西专科分数线-给你的情书


湖北省二本分数线-兼职可以做什么


是谁推翻了清朝-自学100种技能


设问和反问的区别-表白的诗句


二本录取分数线-锋面


夸女人的话-摄影师学习


评论怎么写-井冈山大学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的见是什么意思-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本文更新与2020-11-12 00: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42936.html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背诵版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