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数学压轴题认识和实践习题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12 15:07
tags: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湖南大众传媒学院

2020年11月12日发(作者:孙美兰)

1、实践是
A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 B人们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C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D 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
2、人类世界从根本上说
A自然界的产物 B脱离自在世界而存在
C自在之物 D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3、人化自然是指
A自在之物 B 被人完全占有的自然
C人本身 D被打上社会烙印的自然
4、实践具有高于理论的品格,是因为实践具有
A自觉能动性 B社会制约性 C直接现实性 D客观实在性
5、“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6、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B 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C农民收割庄稼 D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
7、一切唯物论在认识论上都坚持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应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 认识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8、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A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 B人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C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 D实践的成功可以证明人们对客体的认识是正确的
9、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一切认识论都是非科学的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认识是一个辩证过程 B否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10、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11、“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是指
A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D 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标准
12、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
A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是朴素唯物论的观点
C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D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14、“人的智力是按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根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地能力
15、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

4

A实事求是 B 阶级斗争理论 C社会发展理论 D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理论
16、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包括对客体信息的选择,这种选择是
A自由选择 B收到被反映客体的制约
C主观任意的选择 D无意识无目的的选择
1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观精神的产物 B客观精神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客体是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B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C在人的活动之外存在的一切事物 D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指向的对象
1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2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客观世界 B感觉 C思维 D实践
21、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全面性 D 真理具有相对性
22、感觉、知觉、表象是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23、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A伟人之言 B吾人之心 C众人意见 D 社会实践
24、真理一元论认为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A只能有一种认识 B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C正确认识只能一次获得 D正确的认识只能用一种方法获得
25、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6、“感觉到了的东西, 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这一观点说明
A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结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28、“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 一切科学的抽象,
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C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9、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轻视理论的指导。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A类似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主观主义的错误 D 类似经验主义的错误
30、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上,如果否认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这在认识论

4

中犯的错误是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经验主义 D形而上学
31、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是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
反映
3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地,理性认识不可靠
B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想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33、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
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 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
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
A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践标准不可靠
C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D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34、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上,如果否认感性认识必 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在认
识论上犯的错误是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 D唯理主义
3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想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3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知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37、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
A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抽象的不变的统一
C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D必然和偶然的统一
38、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
A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D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作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3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其中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
A本质 B 基础 C动力 D升华
40、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就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可以防止科学发展收到阻碍
C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D必然归结为相对主义
41、对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
A唯物主义承认,唯心主义不承认 B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承认
C唯心主义承认,唯物主义不承认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
42、从信息的角度看,放映的发生就是

4

A信息的传播过程 B信息的产生过程
C接受和保留信息的过程 D信息的刺激过程
43、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优良传统是
A知行并进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B知难行易
C强调行是知行统一的基础 D因知以进行
44、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
A主观性原则 B主体决定客体原则
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D客体依赖主体的原则
45、在真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相符合 B真理的客观性
C真理的辩证法 D 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46、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经验论性质的论断是
A必须事事直接经验 B只有经验事实而无客观事实
C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D亲身经验比抽象理论可靠
47、在阶级社会里真理的根本属性是
A真理的阶级性 B真理的客观性 C真理的可变性 D真理的具体性
48、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真理观的辩证法表现在
A承认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 B承认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C承认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 D承认终极真理和永恒真理
4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答案:BDDCC CADCB BDCBA BDDCD DCDBC BABDA DBDCB
DCCCC BBBB

CAABB
4

高一数学数列裂项相消-2019高考成绩查询


六下数学白皮试卷答案-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华罗庚关于数学的名言-就像一样造句


2014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预赛-广州华夏职业技术学院


最复杂的数学知乎-参辰卯酉


小学四年级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表达技巧


货物配送问题 数学建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中山大学数学 校区-生物医学工程排名



本文更新与2020-11-12 15: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43466.html

认识和实践习题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