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数学全解数学手抄报内容数学家的故事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13 00:25
tags:数学家故事

数学符号勾-拒绝平庸

2020年11月13日发(作者:苗竹贤)
数学家的故事
丘成桐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老家在梅州蕉岭, 在香港长大。父亲曾在香港香让学院及
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崇基学院任教。父教母慈,童年的丘成桐无忧 无虑,成绩优异。但在
他14岁那年,父亲突然辞世,一家人顿时失去经济来源。尽管丘成桐不得不一边 打工一边
学习,却仍然以优异成绩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
他的父亲在他14岁时去 世,家境贫寒。他中学的时候逃学一年,曾经成绩很差,差一点落
榜。19岁的时候来到美国伯克利,“ 21岁毕业时就注定要改变数学的面貌”。这不是我的
话,这是几年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希望把丘教授 聘请过来的时候,系里讨论时一个年纪
很大的几何学家引用陈省身先生说的一句话。他10年之后成为数 学界的一代天骄。从他入
学伯克利到在世界数学家大会做一小时报告还不到10年。当年他只有28岁, 也是在那一
年,陈景润先生被邀请做45分钟的报告。这期间他证明了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开创< br>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几何分析。
1981年,他32岁时,获得了美国数学会的维布伦( Veblen)奖——这是世界微分几何界的最
高奖项之一;1983年,他被授予菲尔兹(Field s)奖章——这是世界数学界的最高荣誉;1994年,
他又荣获了克劳福(Crawford)奖。
除此之外,他还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加利福尼亚州最优秀的科学家的称号,是美国
科学院 院士、哈佛大学名誉博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名誉博士……
大学期间,他以三年 时间修完全部必修课程,还阅读了大量课外资料。他的突出成绩和钻
研精神为当时的美籍教授萨拉夫所赏 识,萨拉夫力荐他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攻读博士研究生。七十年代左右的伯克利分校是世界 微分几何的中心,云集了许多优秀的
几何学家和年轻学者。在这里,丘成桐得到IBM奖学金,并师从著 名微分几何学家陈省身。
命运是公平的,奖章、荣誉,授予了那个在教室中坚持到最后的人。这 ,并没有让丘成桐
止步不前,他继续进行着大量繁杂的研究工作,并不断取得成就。
坚 韧、坚持、锲而不舍,这就是丘成桐的精神。当然,也不是每个有着这样精神的人都能
取得丘成桐一样的 成就的。数学需要勤奋,更需要天才。正如著名数学家尼伦伯格所说,
丘成桐“不仅具备几何学家的直观 能力,而且兼有分析家的才能”。著名数学家郑绍远先生
回忆说,对于许多艰深的数学问题,丘成桐已思 考近20年,虽然仍未解决,他还是没有轻
易放弃思考。
丘成桐对中国的数学事业一直 非常关心。从1984年起,他先后招收了十几名来自中国的博
士研究生,要为中国培养微分几何方面的 人才。他的做法是,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特殊的
技巧,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领会数学的精辟之处。他 的学生田刚,也于1996年获得了
维布伦奖,被公认为世界最杰出的微分几何学家之一。 数学是奇妙的,只有锲而不舍才能探求其中真谛。对于丘成桐这样的数学家来说,这种探
求不但是人 生的意义,也是人生的乐趣。
丘先生绝对不是一个完人,但绝对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你可以不 喜欢这个人,但你不可
能不喜欢他的数学,他证明了许多妙不可言的定理。大家如果学数学,读到研究生 的话你
就会知道他的定理非常美妙,他的卡拉比猜想毫无疑问是数学中最深刻的定理之一,尤其
是在超弦理论中应用之广不可思议,我想当年丘教授自己都没有想到。
他个性坚强,永不服输, 永不言弃,著述等身,得奖无数。这些也带给他许许多多的误解。
因为少年得志,20几岁就功成名就, 有人说他目中无人、傲慢至极。当然,有这样的成就
也让他有傲慢的资本。我把他跟陈省身一比。陈省身 先生,大家跟他相处久了就知道也傲
慢,只是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他们的傲慢,丘成桐是直截了当,数 学和为人是他衡量你
的标准,他看你的话,你数学不好,他不愿意跟你多谈,你做事情不入他的眼,他不 愿意
搭理你。
先生是微笑不语,什么人他都可以很平和地相处,但是这微笑中就蕴含着 尊敬或者是不屑,
你自己可以感觉出来。他们都是真正的君子,都是我最敬佩的伟大的数学家,他们都尊 重
真正的君子和真正的数学家。我想这是他们真正可贵的地方。
30年来,丘先生不仅 时刻把握着数学与物理跳动的脉搏,引导着世界数学发展的潮流,还
一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关心和帮助 着中国数学的进步。他培养了众多的华人数学家。他
的学生和博士后在国外各个重要的大学里都有。
陈景润 (1933—1996)
陈景润不爱玩公园,不爱逛马路,就爱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 ,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
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 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 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
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 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
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 ,忽然想起上
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 br>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
就走了。 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
三十八号?快来理发 !”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
吗?
过了好些 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
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 ,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
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 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
哩。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 了。
陈景润进了图书馆,真好比掉进了蜜糖罐,怎么也舍不得离开。可不,又有一天,陈景润< br>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 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他一直看到中午,
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馒头来, 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 “丁零
零……”下班的铃声响了,管理员大声地喊:“下班了,请大家 离开图书馆!”人家都走了,可
是陈景润根本没听见,还是一个劲地在看书呐。
管理员以为大家都离开图书馆了,就把图书馆的大门锁上,回家去了。
时间悄悄地过去 ,天渐渐地黑下来。陈景润朝窗外一看,心里说:今天的天气真怪!一会儿
阳光灿烂,一会儿天又阴啦。 他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线,又坐下来看书。看着看着,忽然,
他站了起来。原来,他看了一天书,开窍了 。现在,他要赶回宿舍去,把昨天没做完的那
道题目,继续做下去。
陈景润把书收拾好 ,就往外走去。图书馆里静悄俏的,没有一点儿声音。哎,管理员上哪
儿去了呢?来看书的人怎么一个也 没了呢?陈景润看了一下手表,啊,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
了。他推推大门,大门锁着;他朝门外大声喊叫 :“请开门!请开门!”可是没有人回答。 要
是在平时,陈景润就会走回座位,继续看书,一直看 到第二天早上。可是,今天不行啊!他
要赶回宿舍,做那道没有做完的题目呢! 他走到电话机旁边 ,给办公室打电话。可是
没人来接,只有嘟嘟的声音。他又拨了几次号码,还是没有人来接。怎么办呢? 这时候,他
想起了党委书记,马上给党委书记拨了电话。
“陈景润?”党委书记接到电 话,感到很奇怪。他问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高兴得不得了,笑着
说:“陈景润!陈景润!你辛苦了,你真 是个好同志。”
党委书记马上派了几个同志,去找图书馆的管理员。图书馆的大门打开了,陈景 润向管理
员说:“对不起!对不起!谢谢,谢谢!”他一边说一边跑下楼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他
打开灯,马上做起那道题目来。

华罗庚1
华罗庚出生在一个摆 杂货店的家庭,从小体弱多病,但他凭借自己一股坚强的毅力和崇高
的追求,终于成为一代数学宗师.
少年时期的华罗庚就特别爱好数学,但数学成绩并不突出.19岁那年,一篇出色的文章惊动
了 当时著名的数学家熊庆来.从此在熊庆来先生的引导下,走上了研究数学的道路.晚年为
了国家经济建设 ,把纯粹数学推广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为祖国建设事业奋斗终生!华爷爷
悉心栽培年轻一代,让青年数 学家茁壮成儿使他们脱颖而出,工作之余还不忘给青多年朋
友写一些科普读物.下面就是华罗庚爷爷曾经 介绍给同学们的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有位老
师,想辨别他的3个学生谁更聪明.他采用如下的方法:事 先准备好3顶白帽子,2顶黑帽
子,让他们看到,然后,叫他们闭上眼睛,分别给戴上帽子,藏起剩下的 2顶帽子,最后,
叫他们睁开眼,看着别人的帽子,说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
3个学生互相看了看,都踌躇了一会,并异口同声地说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聪明的小读者,想想看,他们是怎么知道帽子颜色的呢?“ 为了解决上面的伺题,我们先考
虑 “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因为,黑帽只有1顶,我戴了,对方立刻会说自己戴的是
白帽.但他 踌躇了一会,可见我戴的是白帽. 这样,“3人2顶黑帽,3顶白帽”的问题也
就容易解决了.假 设我戴的是黑帽子,则他们2人就变成“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他
们可以立刻回答出来,但他 们都踌躇了一会,这就说明,我戴的是白帽子,3人经过同样的
思考,于是,都推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看到这里。同学们可能会拍手称妙吧.后来,华爷爷
还将原来的问题复杂化,“n个人,n-1顶黑帽子 ,若干(不少于n)顶白帽子”的问题怎样解决
呢?运用同样的方法,便可迎刃而解.他并告诫我们:复 杂的问题要善于“退”,足够地“退”,
“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窃 .

华罗庚2
1938年,整个中国已是烽火连天,华罗庚在这一年完成了 在英国预定的进修,他立即
回国。启程时,好友劝他不必冒此风险,留在英伦各大学讲授数理,必受欢迎 。但华罗庚
一定要与自己的同胞共赴国难。于是他回到了西南联大,成了危难中国的一名教授。抗战时期,昆明是日军重点轰炸的城市,有一次,华罗庚就被日军飞机扔下的炸弹活埋在防空
洞里。而那 时的华罗庚正和闵嗣鹤等人讨论数学。当学生挖起华罗庚时,发现他眼镜已经
没有了,长衫的后半截没有 了,咳嗽出来的都是鲜血。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华罗庚仍然陶
醉于数学之美,他写出了《堆垒素数论》, 即使到今天,华罗庚在这样的环境中写成的全部
著作,仍然是世界数学王国里的经典之作。

1946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应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魏尔教授
之 邀赴美进行学术访问。在美国的四年,他拓展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认真研究了应用数学
的情况,特别是电 子计算机,要知道那时候全世界第一台计算机才刚刚诞生。1949年,新
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 的华罗庚的心。此时的华罗庚已经被伊利诺依大学高薪聘为
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 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不少人都认为华
罗庚不会回来了。可是,谁也没想到,此时的华罗庚内心是多 么渴望早点回到自己的祖国。
最终,华罗庚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克服了来自美国政府所带来的种 种困难,携家
人回国。1950年2月,在归国的船上,华罗庚写下了《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信中他 坦
露出了一颗热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我先诸位回去了。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归去
来 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这一年,华罗庚40岁。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
数学家却有自 己的祖国。1950年3月16日,华罗庚和夫人、孩子抵达北京。

华罗庚3
20世纪的中国数学家中,有一位出身于小贩之家,他便是华罗庚。华罗庚出生在江苏
金坛,他的父亲是 学徒出身,经过多年努力,拥有了3家规模不等的商店,一度担任县商
业丝会董事。不料后来一场大火把 大店烧个精光,接着较大的店也倒闭了。等到华罗庚出
世时,华家只剩下一爿经营棉花的小店,以委托代 销为主。

华罗庚在当地读小学时,因为淘气,成绩糟糕,只拿到一张修业证书。做父亲 的重男
轻女,让成绩好的姐姐辍了学,而让华罗庚进入县立初级中学。从第二年开始,数学老师
便对华罗庚另眼相看了,经常把他拉到一边,悄悄地跟他说:“今天的题目太容易,你上街
玩去吧。”上 初中三年级时,华罗庚已在着力简化书上的习题解法。

等到华罗庚初中毕业,父亲又犯 了难:一方面,他希望儿子“学而优则仕”;另一方面又
有所顾虑,如果送他去省城读高中,经济负担太 重。此时有一位亲戚提供了一个信息:教
育家黄炎培等人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费全免,只需要付 食宿和杂费。结果华罗庚
被录取了,进入该校商科就读,相当于现在的中专。

那一年,16岁的华罗庚与同城的一位姑娘结了婚。婚后第二年,妻子生下一个女儿,
不得已华罗庚辍了 学,回家帮助父亲站柜台。可是,华罗庚依然喜欢看数学书和演算习题。
当时与华家的棉花店隔河相望有 家豆腐店,每天天还没亮,豆腐店伙计起来磨豆腐的时候,
华罗庚已点上油灯在看书了。

开店营业以后,若是有顾客来了,华罗庚便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待顾客走
了, 他又埋头看数学书或演算习题。有时看书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父亲知道后气急
败坏,骂儿子念书念 得“呆”了。有一次他甚至把儿子的演算草稿撕碎。直到有一天,罗庚纠
正了账房先生的一处严重错误, 做父亲的终于感到一丝欣慰。

又过了一年,从巴黎大学留学归来的华罗庚中学母校校长 看到华罗庚家庭困难,同时
他又好学,便聘请他担任学校会计兼庶务。后来当校长准备提拔华罗庚,让他 担任初一补
习班数学教员时,不幸却接踵而至。先是华罗庚的母亲因病去世,接着华罗庚患上伤寒症,< br>卧病在床半年,医生都认为没必要治了。最后华罗庚喝了一帖中药以后,竟奇迹般地活下
来,但腿 落下了残疾。

那时候华罗庚尚不满20岁,腿疾更坚定了他钻研数学的决心。当时上海 有一本综合性
杂志《学艺》,刊登了苏家驹撰写的文章《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其内容与一个世纪
前挪威数学天才阿贝尔建立的理论是相悖的。

罗庚当时虽然不知道阿贝尔,却 很认真地拜读并琢磨“苏文”,发现其中有一个12阶行
列式的计算有误,遂撰文陈述理由,否定了这一 结果,并寄给上海另一家杂志——《科学》。
该刊以读者来信的方式发表了华罗庚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 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
理由》。从此他的命运改变了。

清华大学订有《科学 》,读到华罗庚的文章,算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非常高兴。恰好同
事里有个金坛人,对这位老乡有所了解 ,告诉他华罗庚通过自学,数学钻研得已经很深。
熊庆来经与系里同事商议,并获得理学院院长的同意, 邀请华罗庚来清华担任助理员。从
此,华罗庚迈出了成为数学家的关键一步。在清华,他结识了先期抵达 的陈省身,两人共
同翻开了中国数学史的崭新一页。

马其诺防线上的数学家 文森特·多布林是一位年轻的法国士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勇捐躯,但却被誉为数学天
才。这是 因为他在马其诺防线服役时,写下了不朽的数学手稿。

马其诺防线上的数学家多布林出生于 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当反犹浪潮席卷第三帝国时,
他和家人从柏林逃到了法国。1938年,年仅2 3岁的多布林成为巴黎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
的数学博士,不久便担当了整个巴黎地区同龄人的数学导师。 那时他所进行的概率理论的
研究项目,被认为是整个欧洲最前途无量的数学研究项目。他原本是一个前途 无量的数学
家,但希特勒入侵法国,使得他的数学生涯于1940年悲剧性地中断了。面对入侵的德国军
队,多布林决心奋起抗争,而不是苟且偷生,他参加了法国陆军,成为一名普通的士兵。
< br>多布林随身携带着他的研究论文和即将完成的定理上了前线,驻守马其诺防线。在战争最
初的几个 月中,上司特许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继续数学研究。1940年夏,德军粉碎了法军
的抵抗,多布林所在 的步兵团也面临着灭顶之灾。当其他士兵纷纷后撤时,多布林自愿与
两名战友留下,抵抗即将到来的德军 。6月21日,当德军马上就要占领阵地时,多布林开
枪自杀,宁死不当俘虏,年仅25岁。他弟弟克劳 德回忆道:“幸运的是,多布林在德军攻
占阵地之前,焚烧了身上所有的研究论文,以免落入德军之手。 他不能容忍德国人剽窃他
的思想。”

战后,多布林的名字很快便被人们遗忘了。然 而在他英勇捐躯半个世纪后,法国科学院的
一位官员偶然发现多布林早在1940年2月,就依据一种可 追溯到路易十四时期的密藏规
则,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悉心保存了起来。他用一个信封把自己演绎数学理论 的手稿密封,
藏在了科学院的地下室中。按照密藏规则,该信封必须经过作者本人许可方能拆封,万一< br>作者本人辞世,就必须在自收藏之日起100年后方能开启。这样,多布林的论文手稿要到
204 0年才能公之于众。但在法国科学院院士和世界各国数学家多年的游说下,其弟克劳德
终于在2000年 夏天,同意打破这一陈规。

于是,多布林在阿登省作战时所写下的数学手稿,就此重见天日 。这确立了这位年轻士兵
作为现代数学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和当代概率理论的创始人的地位。这在法国知 识界引起
了一场轰动。法国科学院为此出了一期特刊,刊载了多布林手稿的全文,“以示对天才的敬意”。

据法国杰出的数学历史学家伯纳德·布鲁说,多布林的论文弥补了二战前的《数 学分析》和
日本人20世纪50年代在概率理论方面的进展所留下的空白。多布林的研究涉及到应用数< br>学最重要的一个领域,他预见到那些易受无规律干扰的事物的运动规律,例如粒子在诸如
水这样的 流体中的运动等。

约尔教授是第一个见到多布林手稿的人。他说;“我相信多布林知道,他 在这场战争中将在
劫难逃。你会注意到,他尽可能少地留下书面的东西。他清楚地知道,他所从事的是那 个
时代最有前景的数学研究工作,但可惜来日无多,但他记下了自己所思索的尚未完全成形
的数 学方面的成果。”

克劳德说:“我与哥哥在一间屋子中同住了20年,我了解他的梦想和志 向。尽管60年后他
才被人们所承认,但依然使我感到高兴。多布林是一个认真而有天赋的人,他不允许 任何
事情使他分心,即便是上前线打仗也不能转移他的注意力。虽然我对数学一无所知,但我
始 终为我的哥哥骄傲和自豪!”作为一位数学家,多布林无疑是位难得的天才人物,但作为
一名战士,多布 林仅仅是一名战士而已。多布林的遇难,是整个数学界的悲哀!历史也许
会说:数学家多布林,不应该出 现在马其诺防线!

12岁的相对论研究者
雅各布·巴内特(Jacob Bar nett)喜欢坐在起居室的一角,在一块白板和落地窗前涂涂画
画,那些涂画并不是一个12岁男孩的 幻想,而是围绕现代物理学中许多难题的演算。记
者、著名物理学教授蜂拥而至,人们沉浸在发现天才的 狂喜中,但雅各布从不理会这些用
复杂眼神盯着他的陌生人——爸妈会应付他们,他只需考虑是去玩会儿 电子游戏,还是继
续玩眼前的方程。

12岁开始研究相对论雅各布刚出生时,父母 就隐隐觉得他与众不同。他一直不说话,甚至
不看人,直到两岁时被查出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自闭症的 一种温和的表现形式)。患有这
种病的人会讷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一开始,父母担心他在学校会跟不上, 结果恰恰相反,
3岁时他就可以拼出5000块拼图,或者翻出全国公路路线图,背诵出每一条高速公路 的名
字。如果手边有一张纸,他会用各种几何图形和方程填补它的空白。有一天,父母发现他
坐 在门廊边,一两个星期后他们得知,雅各布已经自学了所有高中的微积分、物理和几何
课程。

一次智商测试后,父母被告知:雅各布的IQ为170,比爱因斯坦更高。而高智商带来的副
作 用是,他很难入睡:“一闭上眼睛,我就能看到很多数字在头顶上打转。它们让我保持清
醒,很吓人。” 母亲知道,高智商并不来自于遗传:“我们全家的数学都很烂。”就连雅各布
也发现了这一点:“每次我 试图在饭桌上讨论数学,全家人就会一脸呆滞地望来望去。”

惊慌的母亲给普林斯顿大学的 高级研究所写了封电子邮件,录制了一段儿子阐释物理学的
视频。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司科特·特里梅安( Scott Tremaine)敏锐地发现了这个男孩,他回
复了一封邮件,写道:“我对他在物理学 方面的兴趣以及他迄今为止所掌握的物理学知识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目前所进行的研究已经涉及了天体 物理学与理论物理学中多个最为棘
手的问题,任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人都会获得诺贝尔奖。”

8岁时,他高中毕业,进入了印第安纳大学天体物理学系。和他一起上课的人几乎都比他大10岁以上。“但我们还是得经常向他走去,向他请教。”他的同学说。而教授则说:“他的
问题 永远领先我的课堂内容两步,教室里的每个人,都只有瞠目结舌看着他的份。”

12岁时, 他开始攻读博士。印第安纳大学为他提供了一个研究员的职位,现在,他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相对论和宇宙 大爆炸学说上。印第安纳大学雄心勃勃地表示,已经为他的研究
找来了一些项目基金,希望能够有所突破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26岁,两倍于如今的雅
各布。

他常常面无表情,摄影师 让他笑一下,他挤出来的笑容既羞怯又不自然。他的妈妈在旁边
看着,眼泪突然开始在眼眶里打转:“我 的天哪!他两岁时,我最担心的是他也许永远都不
会属于我们这个世界,现在我最担心的,是他永远失去 了说‘我爱你’的能力。”

拉格朗日
拉格朗日(1736—1813),法国著 名的数学家、力学家、天文学家,变分法的开拓者和分析
力学的奠基人。他曾获得过18世纪“欧洲最大 之希望、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的赞誉。

拉格朗日出生在意大利的都灵。由于是长子,父亲 一心想让他学习法律,然而,拉格朗日
对法律毫无兴趣,偏偏喜爱上文学。

18世 纪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拉格朗日直到16岁时,拉格朗日仍十分偏爱文学,对数
学尚未产生兴趣。1 6岁那年,他偶然读到一篇介绍牛顿微积分的文章《论分析方法的优点》,
使他对牛顿产生了无限崇拜和 敬仰之情,于是,他下决心要成为牛顿式的数学家。

在进入都灵皇家炮兵学院学习后,拉格 朗日开始有计划地自学数学。由于勤奋刻苦,他的
进步很快,尚未毕业就担任了该校的数学教学工作。2 0岁时就被正式聘任为该校的数学副
教授。从这一年起,拉格朗日开始研究“极大和极小”的问题。他采 用的是纯分析的方法。
1758年8月,他把自己的研究方法写信告诉了欧拉,欧拉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 价。从此,
两位大师开始频繁通信,就在这一来一往中,诞生了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变分法。

1759年,在欧拉的推荐下,拉格朗日被提名为柏林科学院的通讯院士。接着,他又当选为
该院的外国院士。

1762年,法国科学院悬赏征解有关月球何以自转,以及自转 时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的难
题。拉格朗日写出一篇出色的论文,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获得了科学 院的大奖。拉
格朗日的名字因此传遍了整个欧洲,引起世人的瞩目。两年之后,法国科学院又提出了木< br>星的4个卫星和太阳之间的摄动问题的所谓“六体问题”。面对这一难题,拉格朗日毫不畏
惧,经 过数个不眠之夜,他终于用近似解法找到了答案,从而再度获奖。这次获奖,使他
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1766年,拉格朗日接替欧拉担任柏林科学院物理数学所所长。在担任所长的20年中,拉
格朗日发表了许多论文,并多次获得法国科学院的大奖:1722年,其论文《论三体问题》
获 奖;1773年,其论文《论月球的长期方程》再次获奖;1779年,拉格朗日又因论文《由
行星活动 的试验来研究彗星的摄动理论》而获得双倍奖金。

在柏林科学院工作期间,拉格朗日对代数 、数论、微分方程、变分法和力学等方面进行了
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是在方程论方 面。他的“用代数运算解一般n次
方程(n>4)是不能的”结论,可以说是伽罗华建立群论的基础。

最值得一提的是,拉格朗日完成了自牛顿以后最伟大的经典著作——《论不定分析》。此书< br>是他历经37个春秋用心血写成的,出版时,他已50多岁。在这部著作中,拉格朗日把宇
宙谱写 成由数字和方程组成的有节奏的旋律,把动力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并把固体
力学和流体力学这两个 分支统一起来。他利用变分原理,建立起了优美而和谐的力学体系,
可以说,这是整个现代力学的基础。 伟大的科学家哈密顿把这本巨著誉为“科学诗篇”。

1813年4月10日,拉格朗日因病 逝世,走完了他光辉灿烂的科学旅程。他那严谨的科学
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影响着每一位科学家。 而他的学术成果也为高斯、阿贝尔等世
界著名数学家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可以说,在此后100多 年的时间里,数学中的很
多重大发现几乎都与他的研究有关。

广西数学竞赛-机械类专业


岳阳中考数学-电脑登陆手机网站


数学对半分-会考成绩


数学竞赛规则-武警警官学院


六年级数学好卷答案数学答案-地图世界地图


高一数学函数的值域-公办三本院校排名


德国haba数学逻辑思维-广州民航技术学院


代数学引论第二版第三章答案-考生身份



本文更新与2020-11-13 00: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43713.html

数学手抄报内容数学家的故事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