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考大题数学如何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16 06:48
tags:数学结构

新闻的概念-

2020年11月16日发(作者:平刚)
如何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 作者:
———————————————————————————————— 日期:




2

如何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中学数学论文

如何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滨小学杨月凤
【摘 要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体在经历数学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经验,
是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 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它既
包括经历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本身,也包括经历数学活动 获得经验的过程。
关键词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
30-0116-02
《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四基”,即使学生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 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
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数学教学中,强调数学“ 双基”和“数学思想方法”已成
为共识。
数学教学应致力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下面以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研究
文本,用具体的课例呈现谈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认识。
一、读懂教材,组织好每一个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 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是学
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 据,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数
学教学一定要从多层面入手悉心地钻研教材、读懂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所 蕴藏
的新思想、新理念、人文性和发展性等因素,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
向学生靠近 ,向学生开放,使学生在精心设计、组织的每一个数学活动中,学到
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同时获得系 统的数学活动经验。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3

“轴对称图形”为例:
适当重组教材,感受对称
师:同学们,你们出去旅游过吗?
生:去过。
师:去过哪些地方?
生:苏州乐园、常州恐龙园、春秋园……
师:你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今天这节课,老师也想带大家一起去世界各地看一
看,愿意吗?
生:愿意!
(出示教材P61“你知道吗”世界著名建筑图片,欣赏)
师: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建筑,美吗?
生:美!
师:欣赏了这些名胜,你有什么想说的?
揭示:这些世界著名的建筑之所以这么美丽、奇妙, 那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
的特征:对称。(板书)
讲述:对称是一种美,这种美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看!
(出示教材P60“你知道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数学的眼光来研究——对称。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用教材教学, 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中有很多地方“留白、空
白”,是给教师独创的机会,教师要明确教材是教学的重要 资源,教学离不开教
材,要赋予教材以生命,并灵活掌握教材。在本课的导入环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前后的衔接,适当重组教材,先让学生欣赏了课后“你知道吗?”部分的世界

4

著名建筑,并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大量丰
富的感性材料中,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有了初步体验与建构,新知的学习就更容
易主动纳入已有 的知识体系。
二、读懂学生,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并使之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
要使学生积 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就需要读懂学生,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起
点,积极创设基于学生数学学习需要 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调动他
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 ,引导他们经历数
学“对接”生活的过程。同时,还应提供较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经历参与、交流、内化、反思等数学活动,使之及时激活、总结和提升数学活动经验,努力使浅层
次的活动经验向较高 层次的活动经验转化,并在概括和运用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
中不断丰富、提升数学活动经验。下面以苏教 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
形”一课为例:
唤醒经验,操作中揭示长方形的特征
1.谈话: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同学举举手。闭上眼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
样的?
举例:我们身边有长方形吗?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黑板的面、课桌面、电视柜的面……
2.激趣:看来大家真的已经认识长方形了,但是不是很了解它呢?敢不敢接受下
面的挑战?
游戏:“猜猜信封里的图形是不是长方形”。(课件出示)
(1)图一:


5

提问:这个图形只探出一个角,它是长方形吗?为什么?
生:它不是长方形,因为这个图形的角是锐角,长方形的角是直角。
设疑:长方形的角真的是直角吗,谁能验证给大家看看?
指名上台展示介绍: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就能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
角。
小结方法:比一比(板书)。
揭示:通过验证,你们的结论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板书)。
(2)图二:

(出示直角梯形的一部分)它是长方形吗,理由?
生1:是的,它的角是直角。
生2:信封里还藏着一部分,可能不是长方形。
揭秘:到底是不是?(课件揭示答案)为什么它不是长方形?
生:它的4个角不是直角。 < br>师:对呀,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个图形除了有角,还有边。那么从边的
角度看,它为什么 不是长方形?
生1:它的一条边是斜的。
生2:长方形的边应该是上面和下面的边一样长,左边和右边的边一样长。
介绍并板书:对边、长、宽,长方形对边相等。
自主验证长方形对边相等。
同桌交流,指名上台介绍方法。
教师相机板书方法:量一量、折一折(板书)。

6

(3)小结:观察物体要全面,通过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发现长方形的特
征——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齐读)。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 方形和正方形,对长方形和正方
形的特征有初步感知的前提下展开的,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 ,学生
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了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
三、读懂课堂,让生成的不利经验提升为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是“静态预设”在课堂 中“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
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有时由于教师没有预见到 学生的个别生成,当学
生在课堂上提出不利教学的生成后,教师就难以及时调整,而匆匆予以否定。事< br>实上,学生的不利经验正反映了他们的认知困惑,应成为教学的着力点。因此,
教师要善于捕捉来 自学生生成的不利经验,因势利导地把它提升为有效的教学资
源,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积累有 效的数学活动经验。以苏教版三年级
下册“平移和旋转”一课为例:
1.学生借助形象、直观的动态演示,认识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自主探索数平移格数的方法:
谈话:推箱子的游戏玩过吗?(课件演示)把小房子平移到红色区域就能过关。
(1)提问:现在你来指挥,小房图应该向哪平移?你是怎么知道的?
(2)平移几格?(预设:6格)
尝试:请同学们拿出作业单,先想一想,再数一数,边数边把你的方法画出来。
巡视:大多数 学生数房子中间的空格数,数出了2格、4格的答案。(搜集2格、
4格、6格的作业纸同步呈现)
展示作业,请学生介绍:数了几格,哪几格?

7

引发认知冲突:究竟哪种说法对?
(3)因势利导:动手移一移马上就能揭晓。(用纸做成小房图,请同学上台移一
移)
学生平移一格的时候提问:从哪看出一格?数的时候眼睛盯着哪里?
要求:看准点,一起数。(一一排除2格、4格,得出结论)
分析:为什么你会数出2格、4格的答案?
发现:数中间空格的方法不正确。
小结 :数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要怎么办?(在这个图形上找到一个点,看这个
点平移了几格,那么它所在的 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学生改错。
在课前预设中,教师高估了学生的认知经验,以为都能数 出想要的答案6格,但
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采用数房子中间间隔的方法。这时如果冷眼回避,机< br>械套搬教学预设,就会使教师的教脱离学生的学,学生的困惑也得不到有效解决。
该教师直面问题 ,及时调整预设,展示不同答案,引发认知冲突,学生带着疑惑
主动寻求方法,在操作验证中发现错误原 因,将不利经验提升为有效经验。课堂
中生成的不利经验,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师在教学中只有珍视不 利经验,然后
加以引导,才能引起心灵共鸣、思维共振,让学生在失利中长进,生成精彩的教
学 。
(编辑:朱泽玲)




8



9

科普类文章-


生当作人杰的下一句-


候的拼音-


服务生英文-


九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whereareyoufrom-


动物食物链-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本文更新与2020-11-16 06:4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45647.html

如何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