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_全册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18 18:57
tags:数学题的英文

天空套怎么合-小道理

2020年11月18日发(作者:包崇让)

教学进度计划表
( 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___数学____ __四___年级
周 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时 间
8.24—8.28
8.31—9.4
9.7—9.11
9.14—9.18
9.21—9.25
9.28—10.2
10.5—10.9
10.12—10.16
10.19—10.23
10.26—10.30
11.2—11.6
内 容 安 排
大数的认识
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
1亿有多大
公顷和平方千米
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
期中测查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数学广角---优化
总复习
调整进度
复习
备注


















第十二周 11.9—11.13
第十三周 11.16—11.20
第十四周 11.23—11.27
第十五周 11.30—12.4
第十六周 12.7—12.11
第十七周 12.14—12.18
第十八周 12.21—12.25


总课时:1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2015.8.21 上课时间 8月25日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知道数级、数位。
3.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
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4.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
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多媒体课件 计数器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
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
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
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
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
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学生自由谈

以小组为单位
按要求数数




学生自由汇报,
课前收集的数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3
自学

探究
交流

展示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观察图片,
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试着读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10个一千是一万
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
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拨回去,在万位上拨一个珠
千是多少? 子。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10个一万是十万
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子。
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同桌互相数数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10个十万是一百万
个一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十万是多少? 全班交流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是十进关系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师:个、十、百、千、万、十
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思考
之间是什么关系?
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
列起来
亿级 万级 个数级
说出数位顺序表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数位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位

1 3 8 1 9 0

0 0
学生说出数位上的数表示

什么。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

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
4个数位是一级。
17
10
指导

释疑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
示多少?

1.做一做第 1 题: 数数
2.做一做第2 题: 说一说生
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
数。
3.⑴10个一千是
( ),( )个一
万是是十万,一亿是10个
( )。
⑵一个数从右边起第八位是
( )位,第九位是
( )位。
⑶8900500是( )位数,
最高位是( )。
⑷845680是一个( )位
数,这里的5在( )位,
表示( )。
判断
1.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
那么这个数一定是八位数。
( )
2.一个数字占的数位不同,它
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
3.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
千位四个数位。( )
4.万位右边的数位是十万位,
左边的数位是千位。( )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
会?



学生两人一组,按要求数
数,互相检查。

5


学生举例说
3
师生共同小结
2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
4 9 6 0 0 0 0
6 4 0 7 0 0 0
8 5 0 0 0 3 0 0
读数
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概括出读的方
法。
板书

设计

亿以内数的读法



2 4 9 6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
2 4 9 6 0 0 0 0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6 4 0 7 0 0 0 读作: 六百四十万七千
8 5 0 0 0 3 0 0 读作:八千五百万零三百
8 5 0 0 0 3 0 4 读作:八千五百万零三百零

本节课,对于 “计数单位”、“数位”、“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先试后讲的教学 方法,一半学生掌
握得较好,但有一半学生从课后作业反馈来看,对“计数单位”和“数
位”不 能很好区分,课下要让学生多练,特别要多接触数位顺序表。
教学

反思
总课时:2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亿以内数的读法
2015年8月22日 上课时间 8月26日
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概括出读的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
3.根据以有的知识,通过合作、讨论探究,学会读亿以内的数。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亿以内数的读法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一:复习引入 读数说组成
1.看卡片,读数,说组成
3564、407、1000、570、603、总结读数方法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3
导入
自学

探究
7216、
10000、3003、5400、4009、
5800、
6040、5708、40009
读数的方法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亿以内数
的读法(板书课题)
1.例2读出下面各数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独立完成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学生自己试读,讨论怎么
2 4 9 6
读?
2 4 9 6 0 0 0 0
308 00 0 0
40 5 0 0 0 0 0
读作:_______
问:1)含两级的数怎么读?
2)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
读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数位上出现0有该怎么
读?
师归纳: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
少“个”,万级的数表示多少
“万”
4)问:怎么读亿以内的数?
例3
读数54621、6407000、
10030040

17
交流

展示
指导

释疑
独立完成 5
训练
含有两级的数怎么读?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
数要按照个级的 数的读法来
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
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
都不读,其他数 位有一个0
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
0
6页做一做
学生总结 10
练习 3
拓展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亿以内数的写法
五千零四万 八千九百万 六千三百
四十三万、八千零六十八万,九千零
一万

亿以内数的写法,概括出写的方法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
会?
总结 2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亿以内数的读法
2496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
24960000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3080000读作:三百零八万
40500000 读作:四千五十万
一部分学生通过预习已经会读亿以内的数,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读完万
级上 的数以后容易漏掉“万”这个字,还有个别学生在读完比如
6407000这样的数时读成六百四十万零 七千,在这一个地方我讲了一
遍,说分级后,在每一级的末尾的“0”不读,以“级”为单位来读
数。不过,在练习时还是有个别学生读错,还需要及时给他们梯度,
让他们及时改正。
总课时:3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2015.8.23
亿以内数的写法
上课时间 8月27日
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概括出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
3.根据以有的知识,通过合作、讨论探究,学会写亿以内的
数。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计数器上显示数,学生写
出来。
五千零四 八千九百 六千
三百四十三、八千零六十八,
九千零一
写数的方法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亿以内数
的写法(板书课题)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学生试着写数
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
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
三百零二万六千
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
讨论:含有两级的数怎么写?
先写哪一级,什么时候写0?
完成做一做写数




在练习本上写数
说出写数的方法

学生讨论写数的方法
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
下写哪一位上是几就写几。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
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独立完成,互相检查。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5
自学
探究
10
交流

展示
指导
释疑
训练
拓展
全课
讨论、交流
10
7页做一做、
练习一4、5
独立完成
5
9页8题、9题、11题、12

独立完成,互相检查。
5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复述写数的方法
体会? 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
5
总结


预习
作业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下写哪一位上是几就写几。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
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练习

读数、写数
进一步练习读数、写数
亿以内数的写法
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
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
三百零二万六千
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
本节课我让学生独立写数,两人板演。我先让学生试写,在试写过程中我 不断
的去观察,发现有问题的,在黑板上板演,学生看板演找问题,得出写亿以内
的数的方法是 :先写万级,多少万就在万级上写多少,再写个级,如果遇到某
个数位上一个单位都没有时,我们就用0 来占位,在学生掌握方法后,我及时
让学生针对性地对写数进行练习,加深巩固了知识的形成。从而掌握 了所学知
识。
总课时:4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练习
2015.8.24 上课时间 8月28日
1.通过练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写数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
地读写数。
2.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数1感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巩固亿以内读数和写数方法的过程,提高学生
正确读写数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课件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一、创设情景: (×)
1.你们都想当小老师吧!今天读作:四千八百七十二
我们就比一比谁是“优秀小教(√)
师”。 读作:三千一百六十八万
每人发一张学生课前做的练(√)
习卡。 读作:八千六百万零零九十
2.内容:判断题: (×)
(1)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读作:五百三十万零一千
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
(2)读出下面数 读作:一千二百万六百零五
4872 5301000 31680000 (×)。
86000090 12000605
(3)写出下面各数 写作:42700000(√)
四千二百七十万 写作:1007000 (√)
一百万七千 写作:7090 (×)
七万零九十 写作:1050030
一千零五十万零三十
二、判断反思:
(1)请小老师判断第一题。 读作:四千八百七十二
①第一题涉及哪些数学概 (√)
念? 读作:三千一百六十八万
② 谈谈你对数位的认识。 (√)
③谈谈你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读作:八千六百万零零九十
④ 谈谈你对数级的认识。 (×)
(四位一分级,分为个级、万 读作:五百三十万零一千
级、亿级) (×)。
⑤你对这三个数学概念还有 读作:一千二百万六百零五
什么疑问吗? (×)。
⑥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 写作:42700000(√)
之间有什么关系? 写作:1007000 (√)
(2)请小老师判断第二题。 写作:7090 (×)
①观察第一、二小题你有什么写作:1050030
想法吗? ①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②观察第三、四小题你觉得应②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
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
③谁能对亿以内数的读法进置,叫做数位;所学的数位
行总结? 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3)请小老师判断第三题。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5
自学

探究
15
①想一想怎样写出亿以内
数?
②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注意
的地方吗?
(4)就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你
有什么 建设性的意见?也就
是怎样能迅速、快捷、避免错
误。
交流

展示
指导

释疑
训练

拓展
要 想当一个好老师光给别人
挑出问题是不够的,自己必须
概念清晰。下面请你们自己测
试 一下自己。
1.从个位起往左数,第八位是
()。
2.10个十万是()。
3.、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万位等都是()。
4.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
位是()
5. 850476是()位数,最高
位是(),8表示(),5表示
(),4表示(),7表示() ,
6表示()。
6. 14082000中的8在()位
上,它的计数单位是(), 表
示();4在百万位上,它的
计数单位是(),表示()。
通过这组练习请你为自己打
分。来读
判断下面那些说法不合理。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我今天卖出二千万根冰棍;
我们学校有500多人;
我们学校有十万人。
用0、0、0、1、2、3、4这七
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读两个0;读一个0;所有的
0都不读;读三个0。
万位③所学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
百万、千万;计数单位与数
位的字面的区别是没有
“ 位”字
亿以内数的读法与万以内
数的读法相同,只是多加一
个级称
学生自己评价
判断说出原因
练习

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
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



亿以内数每级末尾的零不
读,数中间的零只读一个

零占位的问题


读、写法注意四位一分级;
做完回查
5
教师讲解 5
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
5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讨论、总结 5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美国:2116100
日本:3658200
泰国:608000
俄罗斯:2536300
印度:606500
韩国:4185400
预习 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数方法的形成过
问题点 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练习
末尾的0都不读:1234000 、1002340、1203400…
读一个0: 1023400、1000034、1000340…
读两个0: 1023040、10002034、1030420…
读三个0: 1020304、3020401、1040203
本课练习巩固了之前所学的读写知识,大部分同学 掌握得都比较
好,但有些同学容易出错,特别在写数上。
总课时:5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2015.8.25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上课时间 8月29日
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
小。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数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
方法
4.通过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数之间的内在
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能正确地比较数的大小
多媒体课件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情境导入:
1.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大数的
信息,请你把收集到的数和同
学说一说?
2.引入新课
你们知道这些数中哪个大?
哪个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
一起探 讨比较这些数大小的
方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

例4、2011年几个国家到我国
旅游的人数
美国:2116100
日本:3658200
泰国:608000
俄罗斯:2536300
印度:606500
韩国:4185400

师:你会比较每两个国家到我
国旅游的人数吗?试一试
练习:比较数的大小
92504〇103600 50140〇
63140
28906〇28890 620300〇
307300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
小。
98965〇100000
208808〇99999
70060〇70201
30500000〇3050000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
面各数。
50500 500500 55000
40005
学生展示


收集的数据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5
自学

探究
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
的?
问;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是什么?师归纳概括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
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
大的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
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
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
自己组的比较方法
15
交流

展示
指导

释疑
5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说出比较大小的方法

5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板书

设计
写出几个大于99987的五位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数?
小窗后面躲着谁?
526﹤52□ 10000﹥□9999
你知道比最大的五位数大,而
且比最小的七位数小的数共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有多少个吗?
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生总结
5
5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大数的改写
红细胞:5000000个
白细胞:10000个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
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
为止。
教学
反思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011年几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
美国:2116100
日本:3658200
泰国:608000
俄罗斯:2536300
印度:606500
韩国:4185400
比较亿以内数是大小方法: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
大小为止。
本节 课是在学生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任务将比较千
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迁移到万以内数的大 小上来,进一步锻炼学生归
纳整理的能力。学生掌握得很好,都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不足 ,
个别学生不会。
总课时:6
课 题
备课时间 8月26日
大数的改写
上课时间 9月1日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
确的改写整万的数.
2 .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
位的近似数的方法.能争取地”略写”非整万 的数.
3.理解,掌握”四舍五入”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4.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
视野.
教学难点: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
做范围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大数的”改写”和”略写”
课件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自学

探究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一. 旧知铺垫:基本练习

学生口述 5
交流

展示
1、主题图引入教学例5 教师说明:这两个数都是整
(1),如图:一小滴血液含有: 万的数.什么是整万的数
红细胞:5000000个 呢?
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读一读这两个数.强调:把个级的4个0省略
再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掉,在500后面写上个”万”
(4)改写.板书出示:500┆字.这样照样读作:五百万
0000个=500万个 个.
(5)即时尝试.把下面的数改
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教学例6. 启发学生
(1)主题图引入
(2)想到:用”万”作单位的数
进行比较会比较方便.
(3)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
征?怎样把这两个数改为整万
的数?
(4)介绍”四舍五入”法及如
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
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
数.
10
10
指导

释疑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5)即时尝试: 1264008
1328543 1209000 强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
调写上”≈” 万”作单位的数.
如:1264008≈126万
1328543≈133万
第14、15页的”做一做明确练习
告诉学生:在生产,生活中人
们为了方便读写, 常常将万位
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
个”万”字来代替数末尾的4
个0,这样就把 整万的数改写
成了以”万”作单位的数.
练习二的第3~8题。 学生练习
5
5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 5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比大小、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
复习课
1100000=110万
1210000=121万
720000=72万
让学生理解“四舍五入”
求近似数
500 0000=500万 1 0000=1万
12756≈10000=1万 1389000≈1390000=139万
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的最高位小于5,把它和它右边的数舍去,改
写成0;等于或大于5,向 前进1.,再把它和它右边的数舍去,改写
成0。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们很快得
出方法。课上,我让学生通过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交
流省略的方法及要注 意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学交流求大数的
近似数的方法。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学习,自由思考,交
流合作,整理归纳。学生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不足之处:在进行练习时发现有的同学求大数的近似数掌握
的还不是很好。
总课时:7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比大小、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复习课
8月27日 上课时间 9月2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3.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
它的近似数。
5.引导学 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
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的
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
位的数。
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
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课件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1.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学了怎样比较亿
以内数的大小,谁来说一 说比
较大小的方法。(指名1、2
个学生回答)
2. 1100000=110万
1210000=121万
720000=72万
师:要写成以“万”作单位的
数就要把万后面的零去掉,要
加上一个“万”字。
3.做一做练习
复习求近似数的方法
1.让学生表演地球与太阳(课
本例6)。
2.师:“大约130万个”是一
个什么数?
复习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
“万”作单位的数。



师让学生自己完整的总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① 师:我们要省略万后面
的尾数应该怎么做?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5
自学

10
探究
交流
展示
指导

释疑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总课时:8
课 题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通过练习,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方法运用得更熟练。不足,个别学
生学不会指导。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体会,并
答解疑难问题。
学生总结
如果是省略千、百后面的尾数生:首先找出万位,再看千
又该怎么办呢? 位上的数是否满5, 不满5
就四舍,满5就五入,然后
在把万后面的数改写成零
或加一个万字。
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的最高教师讲解
位小于5,把它和它右边的数
舍去,改写成0 ;等于或大于
5,向前进1.,再把它和它右
边的数舍去,改写成0。
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10
5
5
5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
6、7、8、9、10、11等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
自然数。
求近似数
500 0000=500万 1 0000=1万
12756≈10000=1万 1389000≈1390000=139万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8月28日 上课时间 9月6日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 “十亿”、“百亿”、“千
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
计数。
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
数位顺序表。
课件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自学

探究
一、数的产生
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
13 6。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
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1.数的产生。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
生。
3、师问:你们观察一下,这
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


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
几?最小的自然数是谁?最
大的呢?

十进制计数法
1.数位顺序表。
2.个、十、百、千、万……
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
么?
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5
交流

展示
指导
释疑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
3、4、5、6、7、8、9、10、
11等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
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
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零,自然数
的个数是无限的。无限的就
是一 个一个地数,总也数不
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
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
多1的大数 。
生小组讨论完派代表发言,
最后请同学进行总结。
10
5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齐读
进率是十,所以这种计数法叫
做十进制计数法。
5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预习
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计数单位?
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小组讨论
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
10
5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亿以上数的读法
练习题

①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
作业
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或“万”字。

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
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板书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所以这种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
数法。

表示物体个数用的1,2,3,叫做自然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自然
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设计
教学
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习“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贯穿 在数学发展历史的背
景中,从而使学生自主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
学生深刻理解。

总课时:9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8月29日
亿以上数的读法
上课时间 9月7日 1.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
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 规律。
2.结合现实,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
感。
3.让学生 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 探
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读亿级的数、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以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万级读的方法推广到
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上的数。
课件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自学

探究
交流

展示
1、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样含有
三级的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
读。
2.全班反馈:
方法:①从高位读起,一级一
级往下读。
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
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
一个“亿”字或“万”字。
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
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
末尾的零都不读。
说读法时,重点处理0的读
法:
(1)听录音判断对错:
610 0000 0000 读作:六
百一十亿 ?(√)
236 0509 0008 读作:二
百三十六亿零五百零九万零
零零八。(╳)
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试
着说说读数方法是什么?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前
边来读数。
通过学生读,让学生说说读
亿以上的数的方法是什
么?









10
1、上课时,请同学们把搜集全班交流亿以内数的读、写
的数据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方法。
写。再说说是怎样读或写这些
数的。
亿以上数的读法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
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5
10
指导

释疑
5
100 4000 2000 读作:一
千零四亿零二千。(╳)
(2)教师出示读数的卡片让
学生读:
800 7000 65 0006
1500 8000
3040 0000 70 0000
5000 5080 0060 0000
5.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
数和含有3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
同的地方?
训练

拓展
下面围绕读法进行练习。做练
习一:并填反思表。
练习一
(1)读出下列 各数:(先自己
读读,再2人互相读读。1人
读1人判断。再换过来读。有
争议的可以 举手。)
8300000000
578000000
20700600
1
62
4600800000
读完六个数可以填写反思表,
一共3个题。反思表
1.六个数,你读对了( )
个数?
2.你是怎么读出比亿大的数
的?(多选)( )
3.亿以上数的读法你是怎么
学会的?( )
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
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
全课
总结


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出
答案来了?”(分级了)






教师在这要重点抽问:哪个
0读了? ?哪个0没读?
为什么?

(读法一样,数级扩展)
(设计这个反思表的目的
是让学生能在此有意识的
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过
程, )

①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
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
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
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
照个级的读法 读,再在后面
加上一个“亿”字或“万”
字。



①自己看书。
② 通过别人帮助学会的。
别人是( )。
③利用以前学过的读数方
法来读亿以上的数的。
提问质疑。
5
5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亿以上数的写法
三亿 写作:
三十亿九千万 写作: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 写作:
预习
作业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预习

问题点
复习写数
亿以上数的认识
61 0000 0000 读作:
100 40000 20000 读作:
4003 0500 0000 读作:
3 0000 0000 =3亿
1276270000≈13亿
2≈209亿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亿以内数 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
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掌握起来难度不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完全< br>放手让学生尝探究。教学效果较好。
总课时:10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8月31日
亿以上数的写法
上课时间 9月8日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能根
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上数。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教学亿以上数的写法、亿级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以亿以内数的写法为基础,把个级、万级的写法推广到亿级,
能正确写亿级的数
课件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复习旧知 让 学生回答亿以上数的读
说一说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法法则。做练习第28页第5
知道哪些方面的 知识2.。 题
写数练习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5
自学

探究
交流

展示
指导

释疑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 了
亿以上数的读法,但是在日常
生活中仅仅会读这些大数目
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会 写
这些数。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
学过的亿以内数是怎样写的
呢?在 写法上要注意什么问
题?



1.整亿数的写法。
2.非整亿数的写法。
3.在这里教师要重点处理0
的写法。
(1)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
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用0
占位。
(2)使学生意识到,不能读
几个0就写几个0。
课本做一做练习1,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亿以
上的数的写法。
板书课题:亿以上数的写法
10
师总结:整亿的数先写亿级
的数,再在后面加8个0。
① 这些数包含几级?(写
数时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
级?)
② 百万位到个位为什么写
0?(哪一个数位上没有单
位,就用0占位)
③ 百亿位到十亿位为什么
连续写两个0?
组间交流。



10
5
学生独立完成 5
怎么写亿以上数的? 学生总结 5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改写和省略
练习题

改写的方法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亿以上数的写法
本节课,学生在写数时写的比 较好。但有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前
面学过的万以内数的写法掌握不好,因此在写数时出现困难。

总课时:11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改写:
1.今天,我们全班进行一下
信息的交流。(分小组汇报)
2、抓住学生用不同记录方式
记录的信息,引导学生观察:
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费水资源

两位同学记录了相同方面
的信息,看看一样吗?
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费水资
源100000000立方米。

改写和省略
9月1日 上课时间 9月9日
1.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四舍五< br>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
的相同与不同。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乐
趣。
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能够把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方法迁移到改写用“亿”
作单位的数。
课件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5
自学
探究
交流

展示
指导

释疑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1亿立方米。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100000000、1亿两种记录形
式你有什么发现? 计数单位
不同:个、亿。
数值相同:大小相等。
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
么?
省略:
出示:全市公交线路776条,
年客运量约47亿人次。你是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 br>小组合作(先把下面的数省略
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
单位的数。再总结你们小组的
方法。)



为了读、写、算时更方便,
我们常常会把这样的大数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总结改写的方法:
大约是47亿人次,可以是
47亿多也可以不到47亿,
是一个近似数。
汇报,交流:

10
10
1170000000≈ 12亿
(五入)
840000000 ≈ 8亿
(四舍)
练习 5
958000000元 ≈10亿元 看千万位四舍五入。
(进位)
0元≈1990亿元
(进位)
5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 5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计算工具的认识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改写和省略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改写和省略,难点是 亿以上数的省略。课中学生
会利用知识迁移,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尝试完
成,轻松地掌握了用“亿”作单位改写的方法和省略 “亿”后面的
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总课时:12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9月2日
计算工具的认识
上课时间 9月10日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
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算盘、计算器。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自学

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
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 计算工
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
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
绍计算工具)
(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
况 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
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
会出现数 的计算,为了计算
方便.
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
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
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
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
算工具?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5
10
探究
交流
展示
指导

释疑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历史
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中国人发明算盘
二、算盘认识与使用.

算盘各部分名称

5
计算器。
让学生看课本自学,边看自己
的计算器边看书,然后小组交
流。
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
什么优势?
1.继续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
资料。
2.了解计算器的其他功能。
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
你认识计算器吗?
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
每个键的功能吗?

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
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
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
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5
5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 5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
9999×1=9999
9999×2=19998
9999×3=29997
9999×4=39996

熟悉计算器

预习

问题点
板书

设计
教学
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盘
在本节课中,最大 限度的营造了数学氛围,让学生充分的在学习活动
中体会到了数学的文化价值。 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
反思
总课时:13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9月4日
用计算器计算
上课时间 9月11日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
数进行口算。
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课件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自学

探究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
386+179=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
除)
自己试试看:
26×39=
312÷8=
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
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
前要清0。
计算。
54+46= 60×2= 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
198÷49= 这么快?
50+30= 38×79=
201+99=
观察发现 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
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快。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5
10
交流

展示
指导
释疑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板书

设计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
现什么规律?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大胆猜
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
下面各题的答案吗?9999×5< br>=
9999×7= 9999×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
的自 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
五位数,最高位和个位就是自
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
都 是9。
做一做。练习30页的第11、
12题。
第11题用比赛的方式进行,
以巩固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
第12题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0

5
讲规律


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学生总结
5
5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1亿有多大(活动课)
查找相关内容

了解1亿有多大
教学
反思
用计算机计算
用计算机计算
9999×1=9999
9999×2=19998
9999×3=29997
9999×4=39996
找规律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学生气氛太活跃,课堂有些乱,能熟练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大数乘法。
不足,个别学生计算不准。
总课时:14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9月5日
1亿有多大(活动课)
上课时间 9月14日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
具 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
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
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纸张、书、大米、黄豆等。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自学

探究
交流

展示
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
动手实际──获得结论──
表达交流
阶段一:确立问题 设计方案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
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
高?
学生交流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5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
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
胞?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
伐多少棵大树?
制定活动方案。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
(1)活动步骤。 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表中。
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
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 程补
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
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
10
5
指导
释疑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导、帮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
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一亿的
大小。
表达交流 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价。
2.活动小结。A 进一步想象
一亿有多大。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
10
5
5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大数的认识复习课 (一)

练习题
继续复习大数
一亿有多大
1000张呢?——10厘米
10000张呢?——100厘米——1米
100000张呢?——10米
1000000张呢?——100米
10000000张呢?——1000米
100000000张呢?——10000米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理解了本节课内容。
总课时:15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大数的认识复习课 (一)
9月6日 上课时间 9月15日
1.进一步复习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2.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
略亿、万后面的数。
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
数。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以练习的方式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课件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自学

探究
复习数位顺序表
1.让学生回忆一下亿以内数
的数位,并指名同学背诵。
2.复习如何分级
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
内数的读法,那么在读的时候
要注意什么问题?
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
有什么不同。

3.复习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读
法。
①每一级的末尾有零。
如:789 0000
读作:七百八十九万
45 0000 0000
读作:四十五亿
师: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情况。
如:4005 2136 读作:
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435 0871 0532 一千四百三
十五亿零八百七十一万零五
百三十二
复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1.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
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那么
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
题?
生:第一步要判断最高位是那
师:个级表示有几个什么?
万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亿级表示有几个什么?
师:我们还知道每两个相邻
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请同学把读法的法则在总
结一遍,然后全班读一遍加
深印象。







零放在什么位置要读?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5
10
交流

展示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师: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
时该怎么办?谁举一个例
5
指导

释疑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一位,从最高位写到最低位。 子。
七千万零五百(7000 0500) 生: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
2.如:五百二十一万(521 时应该用零占位。
0000)
3.师: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请同学总结写法,个别请,
写一个零?七千万零五十。这里比较简 单,可以请中等
(7000 0050)。 的学生回答
比较大小
师: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门
应该怎么做?第一步?有几
种情况?
师:如果数位相同和不同怎么
办?
看题目:20 8090>20 0809
师:如果碰到这样的数时,应
该怎么办? 数位不同,只要看数位多的
生:可以先把2万化成阿拉伯数,那个数就大。
数字。
师:然后在按照比较的方法。
如:3458<123456
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这样的数要怎样省略?
1.整亿整万的数。
如:470 0000=470万
127 0000 0000=127亿
生: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
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生: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
省略亿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千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
亿字。 的数,加一个万字。
2.求近似数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
如:1292 4800≈1292万 万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
2 7200 0000≈3亿 35 的数,加一个亿字。
0720 0000≈35亿 在这里要重点强调整数和
师:求近似数要怎么求? 近似数是不同的,要注意符
生: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号。
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
数,加一个万字。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回去
好好复习
5
10
5
内容
预习题

大数的认识(复习课二)
⑴10个一千是( ),( )个百万
是一千万。
预习
作业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⑵从个位起,第五位是( ),计数单
位是( ),第九位是( ),计数单
位是( ),第十二位是( ),计数单
位是( )。
掌握大数的计数单位
大数的认识
通过复习学生掌握了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不足,个
别学生掌握不好。
总课时:16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大数的认识(复习课二)
9月7日 上课时间 9月16日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
“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
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 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
数的大小。
3.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课件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填空。 细答基本(先让学生独立完
⑴10个一千是(一万),(10)成,集体讲评)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5
导入
自学

探究
交流

展示
指导
释疑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个百万是一千万。
⑵ 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
位),计数单位是(万),第九
位是(亿位),计数单位是
( 亿),第十二位是(千亿位),
计数单位是(千亿)。
按要求写数。
9吨=900亿吨
810000千克=81万千克
判断对错 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
⑴⑵4321>4320万 读起或写起。
⑶9□000≈9万,□里最小填
0。
⑷四万零五百写作:40000500
⑸404040读作四十万四千四
十。
用5、4、7和2个0组成五位
数,使这个数:
⑴只读一个零:50047,50074,
40057,40075,70045,70054
⑵读两个零:50407,40507,
70405,50704,40705,70504
⑶一个零也不读:54700,
45700,75400,57400,47500,
74500
求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讲
74380≈74万(四舍五入到万评)
位)。
1309998572≈13亿(四舍五
入到亿位)。
用2、7、0、3、1这五个数组
成一个五位数,其中最大的数
是(73210), 最小的数是
(10237),约等于7万的最小
的数是(70123),约等于3
万的 最大的数是(32710)。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
5
10
10
5
5
内容
预习题

公顷和平方千米
1公顷 = 10 000平方米,

预习
作业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复习
⑴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
⑵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位),计数 单位是(万),第九位是(亿位),
计数单位是(亿),第十二位是(千亿位),计数单位是(千亿)。
大部分学生会准确地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
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 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
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但是,个别同学在省略尾数时还是会出 错,
说明知识掌握得不够熟练。
总课时:17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9月8日
公顷和平方千米
上课时间 9月17日
1. 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 = 10 000
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使学生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 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
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
数学思考。
3. 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
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认识1平方千米,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认识1平方千米,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课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一、师:课前,你们收集了很
多有关土地面积的资料,我们
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
联系生活,提炼新知 5
自学

探究
吗?
猜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生:我觉得比1公顷小。 15
1、说说你心目中的1平方千 生:我觉得比整个依安县大
米有多大? 认识1平方千米:
1、师: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生:当然是1平方千米大,
形土地,面积 是1平方千米。因为1平方千米边长是
约从我们学校到新街那样的1000米,而1公顷边长是
长度为边长所围成的一个正100米。
方形土地。
生:哇,太大了!
师:不计算,你觉得1平方千
米和1公顷比,谁大?
2、昨天我们大家已经到操场
上了解了1公顷的大小,我们
知道1公顷是10000平方米,
而1平方千米是1000000平方、闭上眼睛想一想,1 平方
米,那么100个昨天我们看到千米有多大?
的1公顷的正方形土地的面
积就是1平方千米。
(三)结合实际,进行
①我国土地面积960万平方
公里。
②:北京的面积大约2万平方
千米,天津的面积大约1万平
方千米。
③:秦始皇陵的占地面积为
56万平方千米。
④:俄罗斯是世界上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最大的国家约为1710万平方1、1平方千米的土地有多少
千米。 ⑤:颐和园占地290公顷?你能推算出来吗?
公顷,大约3平方千米,其中学生尝试,说出推算过程。
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
⑥:香港最小的郊野公园,占
地100公顷,那最大的有多大你们在收集这些资料的过
呢,我真想去看看。 程中发现了什么?
交流
展示
指导

释疑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⑦: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交流,引出课题:认识平方
总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 千米 学习土地面积
1平方千米=100公顷交流,完成板书:同桌交流
=1000000平方米 自己对土地面积单位之间
的进率的认识与掌握情况
1、运动场面积、居民小区占
地 面积、我们无锡市的面积、
江苏省面积以及我国的领土
面积用哪个土地面积单位较
合适 呢?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
单位


出示练习十三第7题
5
5
1、出示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
来的5个省的地图,估计出其让学生 读一读,看一看,哪
他四个省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个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洋的
万平方千米? 面积最大,哪两个洲的面积
2、出示你知道吗? 差不多。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
到了什么?又有哪些收获
呢?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学生总结
5
5
直线、射线和角
预习直线、射线和角
知道三个图形的区别
公顷和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场地,如教室的面积一般是50平方米2 ,
200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通过学生的想像,加深学生对“公
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 的认识。


总课时:18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自学

探究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你们用过手电筒吗?其实
手电筒的灯光也有数学知 识,
你们相信吗?我们来感受一
下吧!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出示课件:学生观察情景
图,并说一说。
师:如果我们把灯泡和遮光板
上的亮点看作 两个点的话,那
么这条光线可以看成我们学
过什么图形?
生:线段
师:画线段
师:线段有什么特征?
生: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板
书)
师:如果灯光穿过小孔,穿过
导入
直线、射线和角
9月9日 上课时间 9月18日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学会
认识角。
2.让学生去发现探索规律,且能够主动构建新知体系。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认识角并掌握表示方法
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5
像手电筒射出的光线,我们10
可以近似地看成射线, 与线
段相比,射线只有一个端
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出示课件)画射线(板书)


学生回答

交流

展示
指导

释疑
的光线我们又叫什么呢?
生:射线
师:师:像手电筒射出来的光
线看作是射线,你还能举出一
些射线的例子吗?
展示射线
师:同桌交流射线有什么特
征?
生;一个端点,一端可以无限
延长(板书)
师:像这样的线你能画一画
吗?
生:学生画射线并相互检查
出示课件:直线
师:仔细观察有什么特征?
生: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
限延长
师:与线段和射线比一比,你
能自己画几条直线吗?
师:我们学习了直线,射线和
线段,我们来量一量她们的长
度吧!(出示课件) 师: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
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
同点呢?小组讨论,填写下表
名图相不同点
称 形 同

线


线

线
师:我们知道了它们的相同点
和不同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
系呢?(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
师:我们从一点引两条射线所
组成的图形,我们叫什么呢?
生:角
出示课件
看一看角的组成部分
师:生活中为了书写方便,我
10

学生汇报

学生画直线,并同桌相互检

5









师:射线和线段是直线的一
部分。
出示课件:哪些是直线,哪
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
生解答并汇报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们通常用一个符号表示角∠
(板书)
师:为了区分不同的角,我们
还要给角编上号,如∠1、∠
2 …
师纠正学生的错误:
1、符号写成小于号
2、对符号大小没有概念
比一比,教学比较角的大小。
出示: 并说一说是怎样比
的?
小组讨论: 怎样比较出两个角
的大小,看谁的方法多?找学
生说出重叠法的要点并配以
动画。
游戏活动:
各小组同学比一比,看哪一组
的同学,手快、眼快、口快!
请把手中的两个三角板,像老
师这样放在桌面上:
教师说出其中两个角,学生动
手比一比哪个大?哪个小?
1.判一判(课件)
1)小明画了一条长4厘米的
线段。( )
2)射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 )
3)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
端无限延伸。( )
4)射线的长度是直线的一半。
( )
2.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
( )条直线
3.从一点出发能画多少条射
线?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拿起手中角,想一想,怎样
使它慢慢变大?一齐动动
手,那怎样使它变小呢?请
你说说角的大小变化,主要
看角的 什么部分?生用手
示意并作答。(看两条边叉
开的部分)。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出观
察法、重叠、度量三种方法)


一、二位同学在演示台上演
示,给答得快的小组同学加
分。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0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5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认识量角器
角的度量
预习
作业

板书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熟悉量角器
直线、射线和角
名称 图形 联系 区别
线段 都是直的 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线段是直线
射线 一个端无限
的一部分
点 长
直线 没有端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在学生比较三线的区别与联系时没有给予充分的 讨论时间。虽然在三
线的区别上学生能较好的说明,但对于联系很多学生就感到模糊。我
采用了 从线段---射线---直线的顺序进行引导,先画一条线段,把线段
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两 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从
而说明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教学

反思


总课时:19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9月11日
角的度量
上课时间 9月21日
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
向 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
“度”认识的角的大小。
2、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量角器 三角板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1.口算。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3.引入课题。也许有的同学
会 说我们可以用尺子进行测
量线段的长度,如果能像量线
段那样,能用一种单位去量一
量 ,知道一个角的大小,那该
多好啊。那么,究竟用什么去
量呢?量出的结果用什么做单
位呢?怎样去量角呢?这些就
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角的度量。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提问: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
我们来看这个半圆,从0开始
到180为止。这个半圆被平均
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
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
度的角。也就是说,计量角的
单位是“度”。(板书:度)写< br>“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
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
写。
追问:计量角 的单位是什
么?1°的角有多大?指出:计
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
“°”表示。
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
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
对的角是10度的角,这样的
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
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 90
度的角。
(2)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量角
器上这个小圆点叫做量角器
的 中心。再仔细观察,量角器

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
算得数。








(板书课题)
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
量角器。这就是一个量角
器。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量角
器。










(板书:)领学生读“1°”。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5
自学

探究
10
交流

展示
5
指导

释疑
上有几圈刻度?外圈的刻度
0~180°是按怎样排列的?内
圈呢?
指出: (3)外圈的刻度线,从
左边起看到o°刻度线了吗?
拉出10、30、90、120、180,
让学生说出是多少度。
提问:谁能从左边 起找出外圈
50的刻度线,请你拉这根线
来表示。谁再来找出90的刻
度线?
再请哪位同学来找出外圈
125的刻度线?180呢?外圈的
刻度会找到吗?
(4)从右边起,内圈的刻度怎
样找呢?现在谁用线来拉一
拉,表示出内圈0的刻度
线?45呢?80?)90呢?
再指名学生用拉线的方法找
出140、180的刻度线。内圈
的刻度会找了吗?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
器。与老师这里的一样吗?你
的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
大家一起来找量角器上的刻
度。从左边起,找0刻度线、
10刻度线、135刻度线、 180
颗度线。再从右边起,找0、
10、135、180 刻度线。
教学角的量法
1.自学课本。我们已经认识
了量角器,能指出量角器上的
度数。怎样用量角器量一个 角
的度数呢?请大家看课本。从
111页倒数第二行看起,到例
1完。看完后告诉老师 ,量角
要分几步,哪几步?
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进行?
哪两步?指出:可以把量 角的
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
数”。
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
刻度数。




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外圈
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
向从0~180°,内圈刻度从
右 往左按逆时针方向从0~
180°。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老师巡视)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两重
合:量角器中 心和角的顶点
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
边重合。

10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板书

设计
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量这个
角的度数。 先要把量角器放
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两重
合”。
再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你有什么收获?
现在知道这个角多少度吗?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为什么
要看内圈?
5
5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角的分类
量角的度数

熟悉角
角的度量
计量单位 度
1度记作

教学
反思


本堂课我预设的效果和实际达到的效果不一样,大 部分孩子都能
掌握量角的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不能得心应手甚至无从下手,
所以在量角时 ,出现了度数五花八门的现象,从而使课堂变得很乱。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

总课时:20
课 题
备课时间 9月12日
角的分类
上课时间 9月22日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
角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
度数的角。
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
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
课件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自学

探究
一、复习旧知
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投
影出示)
提问:谁来说说量角的方法是
哪几步?
上面哪个角是90?哪个角小
于90?哪个角大于90?
2.引入新课。
我们看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的度数。
(1)提问:你还能说一说见过
的哪些角是直角吗?(板书:直
角)
(2)请你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
角。
直角是多少度呢?请大家用量
角器量一 量三角尺上的直角,
然后告诉老师,你量出直角是
多少度。
直角是多少度?(板书:直角是
90)
(3)画出下列图形。
提问:这 个角多少度?为什么?
那么,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
把它们分成几类呢?可以不
可以根据 角的大小把它画
出来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
的角的分类和画法。(板书
课题)
5




提问:数学书封面的一个角
是多少度 ?课桌面的一个角
是多少度?黑板面的一个角
是多少度?为什么这些角都
是90?
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每一个角都是多少度吗?为
什么?

指出:我们已经学过,凡是
标有这个符号“∟”的角就
10
你是怎样知道它是直角的? 是直角。












请同学们每人拿出准备的
一张纸,先对着折一下,再
对着折一下,使刚才折出的
边重合。
提问:现在折出的这个角是
什么角?它是多少度?
现在我们把第二次折的打
开,现在以折痕相交的点作
为顶点,这是一个什么角?
它由几个什么角组成?





你能想出一个平角的度数
等于几个直角的度数吗?
提问:1平角等于几个直
角?(板书:1平角=2直角)
请大家把周角的度数与直< br>角、平角的度数比一比,一
个周角等于几个平角?等于
几个直角?




提问:你把这里的角分成几
类?你是怎样分的?


5
交流

展示
指导

释疑
认识平角。
(1)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
的图形叫做角?
请看老师来画一个角。先点一
个点,再用直尺,从这点出发
向相反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提问: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
么?(边提问边在上面表示出)
(2)谁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
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
这个角与以前看到过的角比
较,你能看出它的两条边有什
么特点?
现在请大 家看一看,这个小木
条组成的角,(把两条小木条
旋转成一个平角)它的两条边
也有什 么特点?
像这样,两条边在一条直
线上的角,就叫做平角。(板
书:平角)
(3)一个平角是多少度可以怎
样知道呢?
请大家一起来量黑板上的平
角,看看是多少度。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平
角,再量一量自己画的平角是
多少度。
提问:你们量得平角的度数都
是180吗?
指出:平角是180。
3.认识锐角和钝角。
(1)我们已经知道了直角和平
角,还知道了直角是90,平
角是180。请同学们仔细比较
下面角的大小,你能不能根据
这些角的大小,把它们分 成几
类呢?
小黑板出示图:
(2)同学们分得很好。现在来
看一下,∠1、∠5是什么角?
∠2、∠6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3、∠4有什么特点?那么,
10
像∠ 2、∠6这样小于90°的
角叫做什么角呢?像∠3、∠4
这样的角,不光大于90,而
且小于180,它们又叫做什么
角呢?
(3)提问:谁来说一说,看书
后你知道了 什么?小黑板出示
锐角、钝角的定义,让学生读
一读。
4.认识周角。
( 1)如果把这一条边继续按这
样的方向旋转,这是不是一个
角?这个角从哪条边到哪条
边?
把这一条边继续按这样的方
向旋转,(演示)当两条边重合
时,这还是一个角。 (用手势
指示:o);提问:想一想,从
刚才开始到旋转成现在的角,
这一边绕端点旋 转了多少?
(2)现在我们用这里的两根
小木条的角来旋转,如果把每
根小木条都 看作一条射线,看
看每次得到怎样的角。
我们继续把这条射线绕着端
点旋转,(演示 )当这条射线绕
着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
做什么角?
(3)根据刚才用小木条角旋转
成的周角,周角可以这样画出
来。(画图)
(4)说明:周角是360。(板
书:周角是360)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请同学们自己看课本第113
页最后两节。先量一量 这里
每个角的度数,再看一看各
叫什么角。







指着图说明:一条射线绕着
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这个
角,是周角。



(板书:锐角钝角)
依次演示出直角、平角,分
别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
角。
指出:这一条边绕 它的端点
旋转了一周,所成的也是一
个角。这样的角,我们把它
叫做周角。
如果把这条射线继续旋转,
(演示)这是不是一个
角?(用手势指示:)为什么? < br>每个同学自己说一说,什么
样的角叫做周角,再看一看
书上怎样说的,然后告诉老
师。
出示周角定义。
用小木条组成的活动角演示,练习
从锐角起,旋转出锐角 、直角、
钝角、平角、周角,让学生说
明每次是什么角,为什么。
5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 5


预习
作业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画角
画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
进一步了解角。
角的分类
周角 360°
平角 180°
钝角 大于90°而小于180°
直角 90°
锐角 小于90°
根据以往上课时的经验,我担心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但学
生的思维很活跃,提出了各 种各样分类的方法和理由我想,教师只要
搭好学生自由发挥的平台,学生就会创造出智慧的火花。

总课时:21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9月13日
画角
上课时间 9月23日
1.在学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会
用量角器正确地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
观念。
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
角。
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
角。
实物投影,量角器,三角板、课件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自学

探究
1.说说一副三角板上的角
各是多少? 创设情境
2.把下面各角填入适当的
括号内: 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说
56° 135° 180° 说画的是什么角?有几度?
91° 360° 90° 89°

周角( ),平角( ),
直角( ),钝角(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画
锐角( )。 角”。
谈话引出课题:
我们 已经学过量角的方法,
会量一个角的度数,反过
来,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
数,要你画这 个角,你会不
会?
画一个60°的角。请问可用然后出示:
什么工具来画? 1.画一条射线;
1.笑笑说:我用三角尺画2.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射线
(课件) 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与射线
谁来说说用三角尺画角的重合;
方法: 3.在量角器上找到60°刻度
然后出示:(1.画一条射线;线的地方记一个点;
2.把三 角尺60°角的一边4.把射线的端点和记号点相
与射线重合,60°角的顶点连(从射线的端点出发, 通过
与射线的端点重合;3.从射新记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线的端点出发沿60°角的简单说就是:一画射线;二重
另一边画一条射线。) 合;三找点;四连线。
简单的记就是:一画射线;5.试一试:画一个150°的
二重合;三画射线。 角。用你喜欢的方法画。
2.你能用三角尺画几度的
角?
3.试一试:请你用三角尺画
一个45°的角(指一人板
演) 学生独立画,并说说你画角的
4.看淘气说,我用量角器画方法
的。
请看淘气是怎样画的,你能
学着画吗,请试一试。 再指名板演。
5.谁能说说用量角器画角
5
10
交流
展示
指导

释疑
的步骤:
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可以用什么工具?为什
么?
1.量红领巾三个角的度数,
然后画出其中一个角
2.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利用一副三角板能画出哪些
面各角 。30°、80°、105°、度数的角
160°、小结:画角的方法,
再指名说一说怎么画的,应
注意什么?
(摆一摆,算一算)。
练习 画角 教师巡视指导
5
10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5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
5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
24×12= 44×59= 63×52=
152×20= 231×14= 321×12=
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
什么?

画角
从课堂的效果 来看,还是比较好的,但是有些同学也出现问题,主要
是画不准,有的学生甚至把钝角画成了锐角,锐角 画成了钝角等。
总课时:22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9月14日 上课时间 9月24日
1.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
方法。
3.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一、 复习引入
国庆节长假期间很多人都外出旅游了,
王叔叔 和李叔叔也去旅游了,他们乘车
所用的时间都是12小时。但是他们乘坐
的交通工具是不一样的 ,请看
王叔叔 旅游大平均每小时78千
巴 米
李叔叔 火车 平均每小时145千

从提供的信息来看,他们去的是一个地
方吗?那么根据信息王 叔叔一共行驶了
多少千米呢?
指名学生列出算式:78×12
你能不能先估计一下,王叔叔乘坐
的车大约行了多少千米呢》?
学生估算后请他说说为什么这样
算?
如果想知道准确的结果怎么办?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两名学生板

讲解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
学生思考列式






指名学生列出算


学生估算并说问
什么这样做

学生在练习本上
计算,两名学生
板演

5分
自学

探究
交流

展示
指导

释疑
1、基本算法的探究
呈现问题:根据上面的信息,李叔
叔乘火车又行了多少千米呢?如何算
呢?
引导学生先列出算式:145×12
师:解决问题的算式有了,我们先
来估计一下李叔叔乘坐火车大约行了多
少千米?
根据学生的估算情况,请其说说这
样估算的结果会怎么样?
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能不能用
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
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
板演请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的算理
板书:145×12=1740
1 4 5
× 1 2
------------------
2 9 0 表示2小时行的
路程 290个1
1 4 5 表示10
小时行的路程145个10
------------------
1 7 4 0
学生讨论计算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怎
样知道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呢?学
生互相补充
1、估算检验 2、用计算器验算3、重
新算
学生计算45×12与例题比较,你发
现了什么相同点?
师生归纳 :两位数乘法笔算的方
法是什么?
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


学生先列出算式



学生说说这样估
算的结果会怎么






学生独立计
算选择不同层次
的学生板演请学
生说一说每一步
的算理


5分
5分


学生讨论计算
时候 应该注意什
么?怎样知道自
己的计算结果是
否正确呢?学生
互相补充


8分
训练
拓展
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 和个
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
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
最后 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1.P47 做一做
学生练习
2、选择

计算234×35的时候2×5表示( )
A、2×5 B、20×5C、500×5 D、200
15分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50
不计算选择答案
A.3825 B 8020 C 8075 D46325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2分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复习笔算方法
在进行笔算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竖式的书写要求是什么?
板书

设计
笔算乘法
板书:145×12=1740
1 4 5
× 1 2
------------------
3 9 0 表示2小时行的路程 290个1
1 4 5 表示10小时行的路程145个10
------------------
1 7 4 0


教学

反思

总课时:23
课 题
备课时间
9月16日
笔算乘法习题课
上课时间
9月日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计算的技能。
3、使学生经历巩固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算
理和计算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受所学知识的应
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课件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自学

探究
1、口算

28×3= 16`×8= 36×2=
学生口答结果
46×20= 4×160= 3×150=

150×6= 26×7= 20×19=

200×73= 900×24= 430×8=

15×6= 190×5=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
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完成。
2、笔算

322×24= 145×27= 679×13=

286×35
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
么?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练习

1、判断并改错。 找出错因并及时改正
134 152 246
× 16 × 23 × 34

---—— ———— ———



804 156 964
独立计算后全班订正
134 104 638
———— ———— ——
——
938 1196 7344
6分
5分
交流

展示
指导

释疑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
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
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2、笔算
124×73= 46×215= 224×
36=
28×153= 27×142= 182×
47=
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解决问题
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
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
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
买多少本?
2)一场电影有观众806人,
照这样计算,放映32场共有
观众多少人
3)有8个班做体操,平均每
行24人,站了12行,共有多
少人?
4)学 校要为图书馆增添两种
新书,每种3套,儿童百科每
套125元,数学大全每套18
元 ,一共要花多少钱?
5)书上练习八第8题

探究一下正确的积是多少。
1、小量做了一道乘数是两位
数的乘法题,他把乘数18看
成了15,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609,那么正确的积
是多少?
2、练习七第12、13思考题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
么收获?


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


8分
10分
独立分析题中给出的信息
数据和问题,独立解决问题


读懂题意,独立分析解答,
全班汇报。


全班讨论交流


全班讨论交流

8分
学生谈收获 3分
内容
预习题
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因数末尾含零的数怎样列竖式比较简
便?

预习
作业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一个因数末尾含零的题列竖式时怎样
书写?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笔算乘法练习课
总课时:24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9月17日 上课时间 9月日
1. 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
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 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
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课件

学 习 过 程
教学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环节
复习
导入
1、. 口算

40×72= 600×300= 30×

23=

53×30= 20×700= 40×

22=
学生口算比赛
40×72= 40×72= 40×

72=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三
20×20= 40×90= 502× 7=
名学生板演
608×5= 908× 4= 400×

50=
2笔算并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


么?
708×6= 790×8= 54×27
8=
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教学内容:笔算乘法
1、出示例2 怎样计算160×30=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来解决,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
进行计算。
说口算的过程。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

过程。

总结:可以用口算计算先算160

×3=480,再在积的末尾再添1

个0;或16×3=48,再在积的末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
尾添写2个0
在本上完成。)
(2)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

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

的末尾0的个数?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完
成。)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 用自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
己的话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程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计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因数
算的过程
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160×30=4800

1 6 0 1 6

0

× 3 0 × 3

0

0 0 0 4 8

0 0

安排

自学

探究

交流

展示
4分
指导

释疑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4 8 0
4 8 0 0
2、独立计算106×30=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完
成。)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 用自
己的话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106×30=3180
1 0 6
× 3 0
3 1 8 0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
算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
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
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教材P48 做一做1、2 独立完
成 指名板演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
在本上完成。)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
过程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计算的过程?



8分
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

12分
学生谈收获 3分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笔算乘法练习课
因数末尾含零的笔算乘法,怎样算简
便?

列竖式时注意什么?
板书

笔算乘法
160×30=4800 106×30=3180
1 6 0 1 0 6
× 3 0 × 3 0
4 8 0 0 3 1 8 0

设计
教学

反思
总课时:25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笔算乘法练习课

9月19日 上课时间 9月日
1、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准确熟练地进行三
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
准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
准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
课件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自学
探究
交流
展示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计
算方法以及竖式书写的要求。 学习回顾计算方法

1、49页的口算题比赛形式完
学生抢答
成集体订正


6题比大小同座完成。
学生独立计算

一人一道进行比较,集体订

正。
2分
3分
5分
指导
释疑
训练
拓展
独立寻找第八题错误之
学生练习

处。指名板演正确的

应用题49页的5题9题、10
题、1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讲解出现的问题
50页的12题学生可以研究进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学生独立分析应用题
7分
20分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3分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积的变化规律
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不断变
大,积会有什么变化?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不断变小,
积会怎样变化?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笔算乘法练习课
总课时:26
课 题
积的变化规律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9月21日 上课时间 9月日
1. 理解积的变化规律,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
的过程。
3.在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
性。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课件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自学

探究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
想发现了什么?
6×2= 6×20= 6×
200=
1、组织小组交流
2、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
几时,积也要乘几。
3、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
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20×4= 10×4= 5
×4=
4、组织小组交流
引导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
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
时,积也要除以几。
5、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
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 17×12= 26×24
=

学生完成计算发现规律

学生计算




2分
5分
交流

展示
讨论交流

观察算式。
学生将发现的规律说给自
己的同伴听。
全班汇报交流发现的规律,
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8分
指导

释疑
训练
拓展
17×24= 26×12= 17×36
=
观察算式。
学生将发现的规律说给自己
的同伴听。
全班汇报交流发现的规律,并
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6、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
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
也要乘(或除以)几。

、两个数的乘积是120,其中
一个因数乘4,另一个因数不
变,这时积应该是( ),如
果另一个因数也乘4,这时的
积应该是( )
2、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除
以5,要是积不变,另一个因
数应该( ) < br>3、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
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8
后,积变成424,原来的积是
( )
4、P51 做一做第1题 独立完
成后指名汇报 5、P51 做一做
第2题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教师指导: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先求出长200÷8=25
(米)再用25×24=600(平
方米) 方法二:因为宽扩大了3倍,
在长不变的情况下,面积也扩
大3倍,200×3=600( 平方米)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4分



学生练习




18分
全课
总结


3分
内容
预习题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你知道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
吗?
预习
作业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积的变化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
除以)几。

总课时:27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9月22日 上课时间 10月日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
的含义,在 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认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
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
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 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
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 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
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复习
导入
自学

探究
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
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
学生看教材主题图
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

示教材P52 例4)
教学例4
(1)篮球每个80元,买3
个要多少钱?
(2)鱼每千克10元,买4
千克要多少钱?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
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
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
什么的问题?
总 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
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
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
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
(板书:单价),买3个、买
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
( 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
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
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
的单价。
师:说一说第(1) 题中篮球
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
怎样求总价?(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
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
括并板书
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
样求单价呢?生汇报
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
样求数量呢?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
组 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
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
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2、教学例5 出示例题,独立
解答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
报并板书。










学生回答问题




3分
10分
交流

展示

生概括

生汇报

生汇报


8分
指导


7分

释疑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
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
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
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
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
什么的问题?
总 结:两道题都是讲的行程
问题,题中每小时行70千米、
每分钟行225米,这样的在一
个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是速
度(板书:速度),所用的4
小时、10分钟是行走的时间(板书:时间),求出的280
千米、2250米,这样的一共
行的路是路程(板书:路程 )。
师:说一说第(1)题中汽车
的速度、时间、路程各是多少,
怎样求路程?( 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速度、时
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吗?
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如果求速度,又该知
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
式?生汇报
如果求时间,又该知道哪两个
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 br>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速
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
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就能想出“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教材P52-P53 做一做,指名汇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
报并板书。












学生概括

学生汇报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学生独立计算并汇报 10分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2分


预习
作业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单元复习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总价÷数量=单价 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


总课时:28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单元习题课
9月23日 上课时间 10月日
1、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积变化的规律。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 能力。能准确熟练地进行三
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的数量关系解决问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
准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
准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
题卡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自学

探究
交流

展示
指导

释疑
学生说明注意事项
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55页的8题教师指导:注

意20×3 =60(元),因此
全选择第二种套餐显然
不行。可以是两份第一种
套餐,一份第二种 套餐;
可以是两份第二种套餐,
一份第一种套餐;还可以
是3份第一种套餐。

9题教师指导:此题有两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解题
问,要先求路程,再用路
程÷时间=速度
学生独立完成10题

本单元的内容你还有什么不
第二题中第一横行
懂的地方?
10分
3、7题判断题学生独立解题
汇报说明判断原因



6分
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内容?

1.54页的第一题学生做于书
上集体订正
2、4题6题独立计算,同座
检查

学生独立计算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
安排
3分
7分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11分
3分
内容
平行与垂直

预习
作业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任意画两条直线,会有几种情况?

什么叫做平行线?
垂直的两条线相交所成的角是多少
度?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单元习题课


总课时:
29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平行和垂直
10月12日 上课时间 10月22日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
行线、垂线。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
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位置关系的界定的前提是在同一
平面内,且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教学准备
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自学

探究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安

回忆直线有什么特点?


生回忆相关知识

2分
想一想在任意画两条直线可

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独立思考,动手操作
9分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

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画一
画,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
现的图形汇总。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
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
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
示板。
组内交流




补充说明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
观察并分类
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4 、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
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
展示,并编上序号。这些图形,
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
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
么这样分?
交流

展示
学生用铅笔摆图形,分组讨
论。学生在全班汇报,补充说

明。
5、尝试把画出的图形进行分
类。(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
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6、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
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
分类。(重点讨论第3幅图,< br>直线向两头无限延伸,因此应
该是相交的)
总结: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
直线 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
交和不相交。相交又有成直角
和不成直角的情况。
7、我们把在同一平面内不相
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
小组讨论





倾听







8分
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举例说明
(这里我们要强调一定是在
同一 平面内,举出反例异面直
线也不相交的反例,但不是平
行的关系。)
8、你能说一说生活当
中在哪里见过平行的位置关
系吗?
指导

释疑
1、师黑板上把毛线拉,表示

直一条直线,再拿出另一条毛
观察并思考有几个角?
线拉直,表示另一条直线,并

与第一条相交。想一想两条直
线相交成几个角?各是什么
角?
2、如果教师转动其中一条直
线,使∠1变成直角,那么这
其余三个角会变成什么角?
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
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
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
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记作a





倾听老师讲解




举例说明见过的垂直关系
8分
⊥b,读作a垂直于b。
(这里要再次强调是在同一
平面内,举出异面垂直的关
系)
4、你能说一说生活当
中在哪里见过垂直的位置关
系吗?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板书

设计


平行:a∥b 垂直:a⊥b
平行与垂直(在同一平面内)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几条
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垂线的画法
怎样用三角尺画垂线?

教材P57 做一做
P61 1、2题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汇报
3分
10分
教学

反思
在教学中,化抽象为直观,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在
活动中学习数学 ,通过画一画、说一说、评一评等活动,理解什么是
互相平行,什么是互相垂直。使学生置身于亲身体验 与感受中,不仅
能很好的把握、理解概念的本质,而且初步形成了对其创造性发展至
关重要的空 间观念。
总课时:30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垂线的画法
10月13日 上课时间 10月23日
1、使学生明 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
的距离垂线最短。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2、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
生的作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准确的画出垂线。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
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教学准备
三角板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安

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
回顾所学知识
2分
导入
垂线吗?
2、怎样画垂线呢?这
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板书
教学内容:垂线的画法


自学

探究
1、先思考:画垂线需要用到
思考
什么工具呢?(三角板或量角

器)
2、阅读教材P58内容,想一
想怎样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
直线的垂线。
3、独立完成做一做第一幅图
独立思考

独立操作
6分
交流

展示
4、先小组内交流画法,再指
组内交流
名展示。

7分
教师总结:过直线上一点画这
倾听
条直线的垂线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
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
边画 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
线的垂线(直角的顶点是垂
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
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



指导

5、怎样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
独立思考后操作
直线的垂线呢?独立思考后

在P58上例2练一练。
10分
释疑
6、先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展

示。
全班汇报
7、教师总结画法。强调不要

忘记标垂足。
8、仔细观察,过直线外一点
到这条直线的线段可以画几
条,看P59页内容,自己再
尝试画出几条线段,再比一比
这些线段,哪一条最短?你怎
样知道的?这条垂直的线段
有几条?
我们说从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
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
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
离。(点到 直线的距离)
9、自读P59页例3(2)的
内容,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
现。
生: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段长
度是相等的。
10、教师总结:同一平
面内,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
处相等。



观察





小组讨论



训练
拓展
1、P58做一做剩余的内容(投
影展示,学生演示画法)
2、P59做一做1 独立完成
后,教师指导:求的最短距离
就是垂线段
3、P59做一做2 独立完成
后,教师总结:这就是人眼的
误差,实际上是两条平行线。
独立操作


汇报
12分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3分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长方形的画法
想画长方形,需要知道长方形的什么?

画长方形的步骤是什么?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垂线的画法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
到直线的距离。
这节课的知识是在学生认识了平行线和垂线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
课内容不仅是让学生会画垂线 ,理解垂线的特征,还引导学生会判断、
检验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体会垂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 生观
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总课时:31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长方形的画法
10月14日 上课时间 10月24日
1、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长方形的全过程,培养学
生作图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
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巩固对垂线的认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画出长方形。
三角板、直尺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安

1、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什

回顾旧知
么是垂线?怎样过直线外一

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怎样
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 直线的
垂线?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
离?怎样判断两条直线相互
3分
平行?
2、今天将利用所学知
识画长方形。(板书课题)
自学

探究
1、思考:画长方形首先知道
思考要画长方形需要知道
长方形的什么信息?(长和宽< br>长和宽的长度
的长度)
2、请你独立思考怎样画一个
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


交流

展示
3、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指名展示。(投影)

组内交流 8分

考虑怎样画长方形

6分
4、教师总结:因为长方形相

邻两边互相垂直,可以利用画
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
(1)先画一条长10厘米的
生边看边消化如何画长方
线段,作为长方形的长。

8分 指导

释疑
(2)过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

分别作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线
段,使它们的长度都是8厘
米。
(3)把这两条8厘米线段另
外的端点连接起来。
5、修改自己的图形。
指名汇报长方形的画法。

训练
拓展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1、完成P60做一做 1、2 指
名汇报画法。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独立作图
全班汇报

12分
3分
练习课
什么是平行线与垂线?


画长方形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

设计
长方形的画法
1、画一条线段作为长方形的长,并且长度为10cm。
2、过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做与线段垂直的线段,并且长度为
8cm。
3、把这两条线段另外的端点连起来。
教学

反思
本节课主要 是介绍直观图——长方形的画法,我大胆放手让学
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此只起到引导和 点拨的作用。
可以通过设问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通过教师的鼓励能大
大调动其他学 生的积极性和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教学效果较
好。

总课时:32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10月17日
平行与垂直练习课
上课时间 10月27、28日
1、通过练习,巩固对平行与垂直的认识,巩固画平行线、
垂线的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实作图基本技能,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实作图基本技能,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自学

探究
画两条互相平行和垂直的线。 复习学过的知识
画一个长方形。

1、P61——1 独立完成后相
独立完成
互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8分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安

4分
教师指导:利用三角板测量直

角,可以判断是否垂直;利用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判
断是否平行。

动手操作

2、P61——2独立摆完后相

互说一说你的发现。

教师指导:平行同一条直线的

两直线平行
垂直于同一条直
线的两直线平行。
3、P61——3 独立完成后说
一说你是怎样折的?
教师指导:利用的是平行同一
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的原理。
4、P61——4 独立完成说一
说你是怎么画的。
教师指导:利用三角板测量直
角,可以判断是否垂直 ;利用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判
断是否平行。
交流

展示
5、P61——5 独立判断后说
独立完成
一说你的理由。

7分
自己动手操作


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
教师指导:利用的是平行同一

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的原理。
6、P62——6独立思考后互
相说一说你的方法。
教师指导:利用点到直线的距
离来测量。
独立思考

同桌交流
7、P62——7独立思考后互
相说一说你的方法。
教师指导:利用平行线间的距
离处处相等。
指导

释疑
1、P63——11独立完成后互
独立完成
相说一说你的方法。

6分
教师指导:点到直线的距离,

以及平行线间的垂线段最短。
2、P63——12(1)独立完
成后互相说一说你的方法。
教师指导:先测量。长方形的
长和宽再补充剩余部分即可。
独立完成第(2)幅图,指名
说一说画法。
3、P63——13 独立思考后
互相说一说你的发现。
教师总结:两直线平行,同位
角相等。
独立再画出几组同位角,看一
看是否相等。
4、P63——15独立完成后互
相说一说你的方法。
自己动手画图






交流,总结规律
教师指导:利用垂直 于
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再延
长线段,看哪两条直线不相
交。
训练
拓展
1、P62——8
2、P62——9
3、P62——10
4、P63——14
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导,并订
正练习。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板书

设计
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但巩固了所学的平行 与垂直的知识,
而且又发现了以下规律:平行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平行线间的
平行与垂直 练习课
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3分
独立完成

全班订正
12分
反思 距离处处相等。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但是,个别
同学在作图是存在一些问题,需个别指导。
总课时:33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认识平行四边形
10月18日 上课时间 10月29、30日
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并会画高。
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全过程,
掌握它的特征。
3、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
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并会画高。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并会画高。
三角板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安

三年级时我们认识过平
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哪里有
平行四边形
行四边形,请你说一说生活中

哪些地方有平行四边形?
(出示教材P64)你能指出哪
里有平行四边形吗?同桌互
相说一说。
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是平


3分
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
么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认
识。
自学

探究
1、出示教材的平行四边形
自己观察并研究平行四边
P64,自己借助 三角板和直尺
形的边的特点
动手研究,看看平行四边形的

边有什么特点。
2、小组内交流后,指名汇报。
3、教师总结:平行四边形的
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我们把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
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
书概念)
交流

展示
4、那么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
独立思考如何画平行四边
高, 怎样画高呢?自学P64
形的高
教材后,独立在例1的第一个

平行四边形上画高。
5、画好后小组内交流
画法,指名上台汇报。
指导

释疑
6、教师总结画法及平行四边
学生自己修改
形高的定义。学生修改自己的

练习。
7、过一点能做平行四边形的
几条高呢?(两条)



8分
组内交流
6分

倾听
5分
8、教学例2

(1)用吸管做一个长方形,
发现长方形的特点
然后用手拉动这个图形,说一
说你有什么发现?
(2)总结:平行四边形容易
变形,具有不稳定性。
(3)思考利用这一特性,可< br>以做什么呢?(教材P65图)
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实例?

训练
拓展
1、P64 做一做 选出平行四
独立完成
边形后,过指定的点做平行四

边形的高。(展台展示)
2、P65 做一做1 摆完后
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小组
内交流
指导:平行四边形具有不
稳定性,易变形。
拓展延伸:三个小棒摆三
角形又会 出现几种图形?你
又有什么发现?(三角形具有
稳定性)
3、P65 做一做2 独立完

组内讨论


发现三角形的特性


独立完成
15分
成后同桌互相检查,说一说你
是怎样检查的?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板书

设计
认识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对边相等
不稳定性


教学

反思
本节课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给他们充分的独立空间,增强小
组合 作意识,在课堂中,我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展示所
学内容,从而达到高效课堂。
总课时:34
课 题
认识梯形
梯形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认识梯形
什么是梯形?梯形的分类?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3分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10月21日 上课时间 10月31日
1、使学生理解梯形的概念及特征,认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
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 梯形的高。知道什么叫等腰梯形以及等
腰梯形和梯形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
图表示。
3、通过动手操 作,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
画高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理解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
形的高。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
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理 解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
的高。
教学准备
三角板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安

1、回忆学过的平行四边形,

回忆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内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它有什


么特征?怎样画平行四边形

知道梯形是特殊的平行四
的高?(指名回答)
边形
2、今天我们认识另一
种特殊的四边形。(板书课题)
4分
自学

探究
1、出示主题图P66 你见过

这样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
观察,发现相同点
共同点?(指名汇报)
2、总结:我们把只有一组对
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你会画梯形的高吗?自己
动手尝试。(P66例3 主题图
第二个)指名汇报画法。

动手尝试操作




8分
4、教师介绍梯形的上底、下

底、腰、高
5、 生活中会有特殊的梯形,
自己动手尝试画直角梯形
如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自学
的高
书本P66
6、思考:直角梯形的高怎样
画,自己动手画一画后你发现
了什 么?(直角梯形中的成直
角的腰就是高)
交流

展示

7、思考并总结平行四边形和
梯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四边形,都
有平行的对边
不同点:平行四边形的两
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只有
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

自己总结平行四边形和梯
形的异同



组内讨论学过的四边形的
8分
8、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四
特征
边形?(小组交流总结,并说
一说每一种四边形的特征)

指导

释疑
(1)指名汇报学过的四边形

(2)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
独立思考
有什么关系。
(3)思考:长方形、正方形
以及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4)教师总结:正方形是特
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5)那么四边形怎样分类
呢?像长方形、正方形、平行
四边形、梯形都是特殊的平行
四边形,而另一类是不规则四
边形。
(6)在特殊的四边形里按照
对边平行 的情况分成两类:两
组对边分别平行(长方形、正
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只有一
组对边 平行(梯形)
(7)出示P66 例4图




了解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



明确特殊四边形的分类
7分

训练
拓展
1、 P66 做一做,想一想 一
个梯形里可以画出几条高。
2、P67 4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板书

设计
认识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上底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腰 高 腰
下底
教学

反思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 梯形,包括认识梯
形的基本特征,梯形的底和高以及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学生通过
“想办法 做一个梯形”进一步感知梯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与
平行四边形的比较,发现并总结梯形的基本特 征。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课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各部分名称是什
么?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有什么特性?
3分
独立完成并思考 10分
总课时:35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课
10月25日 上课时间 11月2、3日
1、掌握四边形分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理解平行
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
2、通过练习,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熟练说出梯形
的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四边形分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会画平行四边
形及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
掌握四边形分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认识到平
行四边形对角相等、会画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的高 。
教学准备
三角板、长方形纸、剪刀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入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安

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组成回顾所学知识
部分是什么?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有什

么特征?

1、P67——1 独立思考后
独立思考问题
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2分
自学

探究
8分
教师总结:利用的是两组对边

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

四边形。
组内讨论
2、P67——2 独立尝试后

同桌交流,指名上台演示。
教师总结:利用的是两组对边
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
四边形。
3、P69——11 独立尝试后
同桌交流剪法,指名上台演
示。
4、P67——5
教师总结:梯形要求只有一组
对边平行,且不相等。
交流

展示
1、P69——12
教师总结:利用的是平行四边

形的特性: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且相等。教师同时总结,一组
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
平行四边形。
2、P67——6 独立画出剪
法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总结:利用平行四边形及
梯形的特征。


自己动手操作


独立测量
汇报自己的发现
独立尝试后指名汇报。 8分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3、P67——3 独立测量后
说一说发现。
教师总结:平行的四边形对角
相等。

指导

释疑
1、P69——14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后小组内交流,再指名订正。

教师总结:平行四边形两个,

梯形9个

8分
思考: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哪

些。(对边相等且平行、对角
相等)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1、P68——10

(1)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发
现。
(2)自己任意画一个四边形
验证结论。
(3)教师总结:任意一个四
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训练
拓展
1、P67——4 独立完成后
同桌检查
2、P68——7 独立观察后
指名汇报
3、P68——9 独立观察后
独立完成后同桌检查


独立观察后指名汇报

12分
指名汇报
4、P68——8 独立完成后
指名订正,强调第(2)(3)
题,梯形与平行四边 形不相
交。动手剪一剪长方形即可。
活动:P69——13
以小组为单位按书中要求拼
摆图形,教师组内巡视并予以
指导。最后展台交流。

独立观察后指名汇报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小组合作拼一拼
全课
总结


预习
作业

你有什么收获?
2分
内容
预习题

设计
预习

问题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80÷20可以怎样计算?

83÷20≈?可以怎样计算?
板书

设计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课

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任意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教学

反思
本课的思路是重视学 生的动手操作,通过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
画一画等,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数学概念,促使思维 的发展,从
而感受数学。
总课时:36
课 题
备课时间
学习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10月28日 上课时间 11月5、6日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
口算、估算方法。
2、培 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观察,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学 习 过 程
教学
环节
复习
导 学 内 容 学 习 路 径 时间安

20×3= 7×50= 6×3口算练习
= 20×5=
24÷6= 8÷2= 12÷3
3分
导入
自学

探究
= 42÷6=

5分
学校要最近举行数学节,打算
看例题并分析
装扮学校。
(1)有80面彩旗,每班分

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2)有150面彩旗,每班

5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提出问题并列式
根据每小题的两条信息,你能
提出数学的问题,并列出算式
吗?
引出意义:为什么这两道题都
用除法计算?(都是把一些物
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交流

展示
探索口算方法。
1、80÷20=
(1)让学生自己先想一想,
组内合作
再把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2)生汇报交流,重点说一
汇报
说怎么想的。 学

生可能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20×4=80 80÷

20=4
方法二:8÷2=4 80÷20
=4
方法三:80÷2=40 80÷

20=4

方法四:8个十除以2个十等
于4,80÷20=4。
(3)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在后面的练习中,大家可以有
意识的运用这几种不同 的算
法来试试,比一比到底哪一种
才是最简便的。
8分
指导

2、150÷50=
独立解答后小组讨论
(1)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
内互相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

法算出来的?
9分
释疑
(2)集体汇报方法,适时表
扬。
3、总结,揭题。
总结:上面两题,和我们以前
学过的口算除法有相同的地
方?(都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解
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除
数是两位数而且是整十数的
除法)得出课题:除数是两位
数的口算除法
(三)探索估算方法。
集体汇报


总结算法


1、运用80÷20=4,尝试解
尝试计算
决83÷20≈

80÷19≈
学生尝试计算,说出方法。

2、运用120÷30=4,尝试解

决122÷30≈
120÷28≈
3、拓展:由120÷30=4你能
总结估算方法
联想到哪几道估算的题目
呢?这些题目的想法都一样
吗?
4、总结估算方法。
训练
拓展
1、 教科书P71相关的“做一
做”。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
计算方法。
2、 2、计算问题。(练习十二
的第1、2题)
3、 让学生独立解答,师巡视
指导,集体订正,重点让
学生说说算法。
4、 3、乘船问题。(练习十二
的第5题)
5、 师分析题意,让学生独立
解答,集体订正,重点让
学生说说算法。
6、 4、估算。(练习十二的第
6题) 生独立完成。
自由练习

汇报,说明算理


全班订正
12分

中国核弹头数量-氯化铵合剂


心情卡片-周庄在哪


泰州桃园-英语感谢信范文


雅思口语考试评分标准-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另类套词-寄宿生


如何制作葡萄酒-我读懂了


那年冬天-爱情是什么颜色的


王嘉诚-父爱的名言



本文更新与2020-11-18 18: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47101.html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_全册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