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华裔数学家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18 19:45
tags:亚太数学建模

不孕有三-神庙逃亡有终点吗

2020年11月18日发(作者:解晓安)



全册备课
教学内容
数学与代数:20以 内的数的含义,大小、顺序、读法和写法;大于号,小于号
和等号;加法和减法的含义;10以内的加减 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求两数和的简
单实际问题,求剩余的简单实际问题。
图形 与几何: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上下、
前后、左右等方位的初步认 识。
统计与概率:按数量、形状或者其他特征把物体分类。
综合与实践:有趣的拼搭,丰收的果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1)结合一个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体会加减法
的含义,能正确计算1 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求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能认识方位,能比较,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球。
2、数学思考: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感知抽象,认识数的含义, 感知数的组成,
体会分与合的意义,在比较过程中感受对应思想。
(2)发展初步的运算能力,体会思考的意义,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形象
思维。
(3)在分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3、问题解决:
(1)能提出简单的问题,初步学会通过简单的数数,比较大小,加减法计算以 及
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体验:
(1)对数学活动有兴趣,对数学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1

(2)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习数
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认识20以内的数,能进行加减法计算,并能解决有关的加减法问题。
2、能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3、能把一些物体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1、了解20以内数的含义,,理解数的组成。
2、在解决问题时能进行有序思考,提出简单的问题。
3、能分清左右等方位。
课时安排
全册共57个课时,另有4个课时复习。各单元的课时安排如下:
一 数一数 1课时
二 比一比 1课时
三 分一分 1课时
四 认位置 1课时
五 认识10以内的数 10课时
六 认识图形(一) 1课时
七 分与合 7课时
八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9课时
九 认识11~20各数 4课时
十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0课时
十一 期末复习 4课时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数一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数活动,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初步学 会口
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2

2、使学生在 数数过程中,初步感受分类,一一对应等数学方法,感受用“数”描
述现实生活问题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
极情感。
教学重点
会数10以内的数,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感知数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数一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P2-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 在数1~
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正确数出图中的物体各数。
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
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数一数,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
教学难点
从具体实物过度到抽象的点子图。
教法
3

直观演示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里玩吗?老师前几天就去了儿童乐园, 还带回来一
张图片呢,你们想看一看吗?(出示图片)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数图上的物体个数
同学们,儿童乐园里非常热闹,在照片中,你能看到什么?能告诉大家吗?
谁能告诉大家,照片中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在表述的时候说清各种物体在图中
的位置。)
总结: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
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 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
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 !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
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
2.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
一种有多少个吗? (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
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师启发:小朋友,你能说出XXX有几个吗?(对说的又快又准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学生 喜欢先数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不要限制先数哪一种,保持学习热情。对于比较
难数的数目,要引导学生 有次序的数,防止重复或遗漏。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
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
3.总结方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2)小结 :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
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 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
4

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 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
明一共有几个物体。我们再来数一数图上物体, 看谁数的最快
4.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
讨论:我们就先用点 子来表示吧!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
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 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
的个数?(出示点子图)
探索:图中什么物体 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
(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 什么?(一个一个让学生完成)
三、联系生活,进行实践
1.送小礼物
说明:只要完成纸上的题目就能得到一个小礼物。
题目: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
2.找数活动
(1)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藏着多少个数?
过渡:不但在我们身边藏着很多很多数,其他地方也到处充满着数学。今天回家
就请小朋 友们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
四、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
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 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五、作业设计
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5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分一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练习生活经验 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长短、高
矮、轻重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之间的长 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通过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轻重的观念,培养 初步
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比较的意义和价值,感受日常生 活现象与生活的联系,初步
培养用数学眼光的数学方式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比较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比长短、高矮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第4页的例题,第5、6、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6

1、知识与技能: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
矮是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2、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 义,了解长短、高矮
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
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3、情感态度: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会用合适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或高矮。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教法
演示法 观察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铅笔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
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长 和短也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
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 ,好吗?)揭示课题。
二、联系生活比一比。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
说说图片里有些什么东西。
(2)、挑出图中的事物自己独立比一比。
(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
7
两根跳绳的长短,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
比较的结果。
(5)、以果树为例,引导学生用谁与谁比长(高)或谁与谁比短(矮)表述两个
物体比较的结 果。
2、通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讲座,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
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
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 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
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拿出自己的铅笔盒你的同桌比一比,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
2、想想做做2
找出小朋友哪条路离家更近?
3、想想做做3
找出最长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4、想想做做4
比较两个小朋友的身高?小熊和梅花鹿的高矮?说一说你的比法。
5、想想做做5
观察图片,在最多的水杯下画对勾。
四、课堂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比较物体的大小或者轻重,你能试着说一说么?
五、作业布置
想想做做第6、7,思考题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8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分一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 会按一定标
准把一些物体进行分类,初步感受分类的好处。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使学生在把一些物体简单分类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类
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感受分类生活活动内在的 逻辑性。
3、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连线、涂色、整理以及相应的交流活动中,初步养成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初步体会与同学合作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积累数学活 动的经验。
教学重点

按一定标准把一些物体进行分类,初步感受分类的好处。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与同学合作的意义,感受分类生活活动内在的逻辑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分一分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第8页例题,第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9

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重点
能按一定标准给物体分类
教学难点
培养有序思考与整理物体的能力。
教法
讲授法 演示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书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样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兰的星期天是
怎样过的。
出示动画,提问:哪些东西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又应该放在学龄盒里呢?
你能把它们分出来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1、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同桌合作把这此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
同?
2、反馈分类的结果。
10

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兰把东西整理好了,你们和她分得一样吗?
3、小结。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 的用途把它们分成学具和文具两类。在日常生活中
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 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
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你能把这些树叶分分类么?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
2、“想想做做”第1题。
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
圈一圈,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
说一说,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
巩固深化,再次体验。
3、想想做做第2题。
小朋友们,这些图片你认识么?哪些是在空中飞的?哪些是陆地上的?哪些是水中
的?
拿出你的彩笔涂一涂颜色。
4、小朋友整理自己的书包,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最后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位同
学的书包最整洁。
四、全课总结,拓展思维。
小朋友你们今天是怎么样分类的?
五、作业布置
想想做做第 3题
六、板书设计







11

课后反思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认位置
教学目标
1、知 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上下、左右、前后等这几种常见的位
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 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物体所在的位置及相
互关系。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 决:使学生在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及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初步
了解现实空间的多样性和有序性,培养初步的 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初步体会与同学合作的意义,< br>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
了解现实空间的多样性和有序性,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课时安排
1课时

12





认位置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第10页的例题,第10-1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
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
问题, 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情感态度: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体会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所在的位置,能分清左右方位。
教法
演示法 观察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观察法 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观察: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调疑:它们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呢?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
13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出示主题―――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里有些什么?
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刚的什么位置?
(2)、小组汇报。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刚的前面,又可以怎
样说?
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
联系教室内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______在______的前面。
______在______的后面。
______在______的上面。
______在______的下面。
简要归纳小结。
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 、拍手(儿歌):上拍手,下拍手,前拍手,后拍手,你拍手,我拍手,上、下、
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做游戏。选出最棒的小朋友。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指指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再让学生转换位 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
后、左、右的小朋友分别是谁。
3、“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图片,苹果的上面是鸡蛋,还可以怎样说。
4、“想想做做”第5题。
拿出自己的数学课本,铅笔盒,尺子,按照老师的要求摆一摆,看哪位同学反映
最快?
14

四、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哪些本领。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4题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15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敬请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
含义, 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使学生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掌握10以内的数的顺序,
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 数和事物的顺序;理解“同样多”和“多”
“少”的实际意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认 识符号 => < ,会使
用这些符号或者语言表示10以内的两个数的大小。在认数、比较数的大小的 过程中,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初步养成数感,具有初步的用数进行交
流 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初步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愿
意和同伴合作交流,初步养成认真书写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0-10各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建立初步的数感,能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课时安排
10课时




16


认识1―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2-1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并通过操作的活动
理解1-5各数的含义,建立初步的数感。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数量 在1-5的物体个数,会认、读、
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指导学生 更规范书写1-5
各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与态度: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会写1―――5各数。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
教法
讲授法 直观演示法
学法

观察法
教学准备

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17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
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5
板书:1、2、3、4、5
18

(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
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个数字宝宝?在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19


几和第几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
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
序,而几个表示事物的多少。
2、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
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
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
教学难点
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法
讲授法 实物观察法
学法
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
20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
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 ?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
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作业布置
书第8页“做一做”的第2题
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
几等?
五、板书设计
21


课后反思




0的认识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7-1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
起点。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2、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
好习惯。
3、情感与态度: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
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学难点
22

体会0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1、三只小猴图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没有桃子的图片
2、实物投影仪,活动灯片二张
学具准备

1―――5的数字卡片和1张空白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
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
么说都可以)
二、揭謎底,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表情?
让我们数数看
1、提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出示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小猴看到2个桃乐呵呵)学生举起数字卡片
2
出示1个桃,问:用几表示?(小猴吃了1个桃,嘴巴鼓鼓的)学生举起数字
卡片1出示空盘子,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0的认识
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
23

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
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
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过跳远吗?0
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
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就注意什么?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
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四、教学书写0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0 在书中第29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
优缺点。
4、在准备好的空白卡片上写0
五、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第30页的第1题
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2)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
2、摆一摆
要求:
24

1)学生分组活动按顺序排列0―――5的数字卡片
2)排好顺序的派代表上台演示
3)鼓励不同的排法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认识“>”、“<”和“=”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第19-2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
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
地比较。
2、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分析能力。
3、情感与态度: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
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
25

教学难点
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法
讲授法 启发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
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26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
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 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
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四、归纳总结 提高认识
同学们,今天你认识了哪些好朋友?学会了哪些本领?
五、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7



认识6---9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3---2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从 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并通过操作活动理解
6—9的各数的含义,建立初步的数感。
2、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
手操作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认真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教学难点
写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主题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1、图上有些什么?
2、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玩游戏的小朋友,各有多少人?学生报得数。
3、你是怎样数人数的?还可以怎样数?
二、新授
1、出示课题
你们都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新朋友6-9,板书课题:6-9的认识。
2、摆一摆
你能拿出表示6的学具吗?你能用它们摆成你喜欢的图形吗?
(生拿学具,师出示点子图或其他磁性教具,生动手摆,师选有创意的表扬,展
28

示)
你知道6是怎么来的吗?5的后面又该是数字几呢?
师出示计数器,演示,5拨上1是6。
6的后面再加1个,又是多少?计数器演示。你能拿出表示4的学具吗?并摆出
你喜欢的图形。
3、比较大小,前面我们认识了5,今天又认识了6-9,那你知道谁大谁小吗?
5和6比谁多谁少?6和7比呢?你还能看出谁比谁少?6比7小反过来可以怎
么说?
4、基序数意义
你能从小到大数到9吗?从9开始从大到小数到0呢?
三、训练写法
1、知道学生写数
2、借助儿歌记忆,练习
四、总结全课,课外延伸
今天你认识了哪些数字?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数字?
五、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9



10的认识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6--- 2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经历10认识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学会10的
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10的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2、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10的组成
教学难点
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法
直观演示法 讲授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器、课件、尺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猜謎引出已认识的数0—9。
同学们,我们来猜猜谜语,好不好?
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
0和6之间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
30

(伸出5指)它添上2是谁?
7的相邻数是谁?8再添上1是几?
2、9再添上1是几?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生活中和10有关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2)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人)
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谁有办法?
学生回答:一个小朋友站进去就可以了。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
人?怎样数?
(3)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实物投影)9有8的后面 ,10
在哪里,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都大。
刚才我们猜了谜底0—9的谜语,你能编谜底是10的谜语吗?先在4人小组里
说一说,再选一个最好的给大家听。
2、比大小
(1)10和一个数比大小,谁能说一说。除了这种,还可以填什么?10○□
9○□,谁来说说。
三、巩固深化 掌握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拿出小棒,先数出10根放在桌子上,再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说一说1捆有几根。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数,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数的。
总结:可以1个1个数,2个2个数,也可以5个5个数。
四、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3、4题
五、板书设计

31


课后反思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第28-2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练习10以内数的意义及比较大小,左右知识的应
用。
2、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在观察情境图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与
他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
趣。
教学重点
10以内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左右的应用,几和第几的区别
教法
讲授法 直观演示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 体会生活中的数
32

让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教师及时鼓励,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二、数的意义
1、第2题
让学生独立数一数,体会同样数量的物体,用不同的单位来计数,结果
是不一样的。
2、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全班交流。重点弄明白正中间的意思。
3、第4题
让学生独立数一数。体会第几盆花和第几盆友几朵花是不一
样的,重点引导学生分清左右。
4、第5题 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观察数轴,找出规律。并能从打到小或者从小到
大数一数。
三、拓展延伸
1、第6题
生独立完成,让学生体会思维的灵活性。
2、第7题
教师创设一个完整的情景,引导学生按顺序数一数,注意数数的方法。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小朋友们又掌握了哪些新知识呢?
五、作业布置
完成第8、9、10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33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辨别实物, 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
这些形状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2、使学生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体会比较、分类等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初步的
观察、操作能力和空间 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形”的角度观察生活现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增强
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知各种形体的特征,再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形,知道各自的名称。
教学难点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课时安排
2课时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苏教一年级上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 通过实物的辨认,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
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 体。引导学生认识相应的图形与名
称,初步认识这些形体的主要特征。
2、数学思考与解决问 题:体会比较、分类等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
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4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感受生活中不同形状的物体,培养他们观察物体的兴趣,并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辨别形体,能对特征有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在辨别过程中有观察、分类等数学方法的应用,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法
讲授法 演示法
学法
观察法
教学准备

积木玩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物体,你能分分类么?
分一分,帮助学生把积木按形状分成四类:
假如学生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在一起,圆柱和球分在一起, 要先肯定是对的,然
后再引导可以细分。
二、认识形体
1、看一看,摸一摸: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在这基础上再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

2、教学各形体的名称。
感知认识:(1)可以由老师说名称,学生拿出相应的形体。
(2)也可以由老师拿出形体,学生说出名称。
(3)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物体,让我们看看在图上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连线,联系生活中的物体,加深对不同形体的认识,并通过举
35

出实例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和它们相似的朋友。
2、“想想做做”第2题。
观察图里的物体可以分成几类,再独立地数一数、填一填,然后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第(1)题,可以填一填,再相互交流。
第(2)题,只要求口答,不必进行书面回答。
四、总结拓展
请说一说这节课你们又知道了哪些新知识?增加了哪些本领?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到生活中找一找类似形体的物品。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36


有趣的拼搭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的特征。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让学生体会平面与曲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观察
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体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
教学难点
区分长方体和长方形,正方体和正方形。
教法
讲授法 直观演示法
学法
观察法 操作法
教学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请四位小朋友表演小猴、小狗、小猪、小熊)
小 猴和小狗分别选择用乒乓板托正方体、长方体奔跑。小猪和小熊分别选择用乒
乓板托圆柱和球奔跑。
提出问题:为什么圆柱、球这么快就掉下来?
揭题板书(有趣的拼搭)
实践操作
37

滚一滚
猜测:如果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这四种物体从同 一高度同时往下滚,哪些
物体滚的快呢?
提出活动要求,请一小组示范,强调从“同一高度”同时“往下滚”。
分组体验
交流验证。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摸一摸
示范摸;2、同桌互摸;3、组织评价。
猜一猜
1、提出要求;2、学生互编互猜;3、师生评出最佳谜面。
二、拓展应用
堆一堆
提出问题:把四种分别向上堆,想想哪一种物体最难堆?
分组体验
交流验证
总结归纳,引入生活
搭一搭
提出问题;
分组体验;
汇报交流
师生评出最佳作品
数一数
在搭的基础上 数一数。左边两图中只含有正方体,容易数;右边一图中含有四种形
体,要让学生认真观察,分别输出四 种形体各用了几个,数好一种填一种。
三、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这些图形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找一找生活中的这些图形。
五、板书设计

38


课后反思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分物体的具体活动,理解并掌握10以内数的分与合,能根据要求
把一个 数分成两个数,或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探索10以内数不同分法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以及发现规律
应用规律的主动性。
3、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
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
7课时
39


2-5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的2、3、4、5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知 识与技能: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比较熟练地掌握数2、3、4、5的组
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 识。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
会分与合 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 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
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合作、操作等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出2、3、4、5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
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教法
启发法 演示法
学法
动手实践 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挂图、小棒、卡片、圆片、盘子、桃子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小明带来了几个桃子和两个盘子,他要分给我们几个最听话的小朋友,但他
看到我们这么多听话 的小朋友不知道该怎样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二、知识探索
出示挂图,结合提问:“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放?”
40

1、学习4的分与合
(1)学生操作
让学生用4根小棒代替4个桃子,把它们分成两部分,看看分的结果怎样。
教师巡视,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
(2)学生说出自己的分法,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然后完成教材上的填空。
(3)提问:4可 以有哪些分法。我们是怎样的出这些分法的?让学生读一读4
的分法,体会排列的顺序。
(4)观察思考
提问:你们能根据4的不同分法说出几和几可以合成4么?同桌之间说一说。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把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4,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
容。
2、学习5的分与合
(1)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4的分与合,那么你们知道5可以分成几和几与几和几可
以合成5么?
(2)学生操作
让学生拿出5个小棒,把它们分成两部分,教师巡视,学生交流5的不同分法。
(3)提问:从5可以分成4和1 中,你们还想到什么分法?从5可以分成3和2 呢?
(4)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半数5的不同分法。
(5)指导学生完成教材34页“试一试”中的填空。用分的方法和经验,继续探
索5的分法。
(6)讨论5的组成。
让学生仔细观察黑板上5的不同分法,提问:你们能根据5可以 分成几和几想到
几和几能合成5么?
(7)让学生自己看着黑板说说5的分与合。
三、巩固练习
1、认识2、3的分与合
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完成教材第35页“想 想做做”第1题。教师根据学生的交
流板书,学生说说2、3的分与合。
2、对数游戏。
3、填数游戏。
41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3题,小车厢上的数还没有填完,你们
会填么?
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教师指导做错的学生订正。
4、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4题。
你们能耐看出每一排里图形排列的规律么?请你们照着画一画。
5、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5题。
先引导学生看懂题目,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四、总结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42


6-7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 能:使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
7的分与合,加深对10以内数的 认识。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使学生在探索6、7的不同分法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
条理性以及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主动性。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动手操作
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
教学难点
体会有序思考的优点。
教法
演示法 讲授法
学法
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
教学准备
小棒 圆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4、5的分与合,同学们掌握了(通过实物学习数的组
成,从数的一种组成能联想出另一种组成等)方法,今天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
习6-7的 组成。
二、教学新知
43

出示挂图,结合提问:“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怎样分?”
1、请同学们拿出6根小棒,自己尝试着摆一摆,摆成2堆。
2、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摆法。
3、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有序地分”。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去看教材中的插图
并按插 图动手操作。如:把6个气球分在两个手里,书上画了几幅图?为什么只画三
幅?从每幅图里得到6的组 成?虚线框里的组成和框左的组成有什么联系?第一组
与第二组有什么联系?第二组与第三组呢?
4、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回答、交流,学生能够在学习6的组成中学会有序的
操作和有序的记忆。
三、活动游戏 巩固练习
1、“试一试”的学习。
7的分 与合让学生一边分圆片,一边想数的组成。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再组
织交流。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操作 是否有序地进行,能不能从7的一种组成在虚线框里
写出相应的另一种组成。
在7的分 与合都找到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能很快记住这些组成,把学生的
注意力再次引到“有序”和“联想 ”上。
让学生自己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分,避免重复和遗
漏,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掌握7的组成。
2、“想想做做”要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可 以让学生以对口令等形式巩固已学
的数组成。在学习8和9的组成时,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
第7、8题都是巩固8和9的组成的练习。练习以后,可以让学生说说,用什么
方法能 记住8和9的组成。对学生说的方法要尽量肯定,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忆。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玩的很高兴,又学到了知识,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现在,你用手势在
背后把6 、7中的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让同桌来猜一猜。
五、作业布置
想想做做第4、5题。
六、板书设计


44


课后反思







8-9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39-4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比较熟练掌握8、9的分与合,加深对8、9的认识。
2、数学思考与 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和联想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活
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经历、探索简单规律的过程,使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激发他 们积极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自主学习并掌握8、9的组成。
教学难点
能进行有序思考解决问题。
教法
演示法 讲授法 启发法
学法
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
教学准备
45

小棒 小红花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生对口令:6、7的分与合。
(1)6可以分成1和几?
(2)6可以分成2和几?
(3)2和几合成几?
(4)几和3合成7?
2、老师手里有一些小红花,你能拿到几朵,就看自己的表现了。今天我们来学
习8、9的组成。
二、合作探索
1、用小棒尝试8的分与合。
(1)数出8根小棒,请你把8根小棒分成两部分。看看你有几种分法,再来比一
比谁分的又对又快。
要求:把小棒放在桌子上,边摆边说。
(2)在摆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检查。
(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说,教师板书。
(4)和自己的同桌交流一下,看你们谁找的多?请全部找着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
的方法。
(5)记一记。用最快的时间记住这些分法。
2、拍手记忆
老师先拍,老师拍的次数和学生合起来正好是8下,请同学们仔细听。
3、打手势记忆。
老师伸出的手指个数和学生的合起来是8个手指。请同学们仔细看,认真思考。
4、小结:刚才我们 借助小棒学习了8的分与合,同学们表现的特别棒,那我们
解析来用同样的方法去找一找9可以分成几和 几。
三、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准备9根小棒,边摆边记录下来,请注意分的方法,有序的。
交流: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46

2、以游戏的方式练习8、9的分与合。
3、想想做做第2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并完成问题。
4、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完成想想做做第6、8题。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47


10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得出并掌握10的不
同组成。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掌握10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3、情感与态度:使 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并在相
互交流中探索简单的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 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0的分与合,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
有序地掌握10的分与合。
教法
演示法 讲授法
学法
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
教学准备
小棒 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前面 我们已经学习了2-9的分与合,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今天我们
一起来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10的分与合。
二、知识探索
教学10的组成, 可以先让学生有序地给珠子涂颜色,再根据每串涂色的结果 ,
有条理地说一说10的组成,并从组成的一种说法,联想出另一种说法。
48

1、涂色时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串已涂了一个红色,思考第二串应涂几个红色,
第三 、四、五串又应涂几个红色,应从哪边涂起。然后独立有序地涂色,并按涂色的
结果依次填写10的组成 ,再联想相应的另一种说法,完整地认识10的组成。
2、通过图中的涂色过程,你还能想到什么?
三、巩固练习
1、通过各种不同 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巩固10的组成,体会分与合的思
路。让学生用不同的话叙述10的组成, 如10可以分成9和1、10去掉9是1、9和
1合起来是10 、9和1组成10等等。
2、“想想做做”的第1、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并通过拍手、伸手势游戏巩固。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掌握了哪些新知识?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49


练习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43页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熟练10以内数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体会有序思考的优点。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感悟数学的用处。
教学重点
能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能有序进行思考。
教法
讲授法 演示法
学法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前面我们已经2——10的分与合,同学们基本掌握了数的组成的学 习方法。今天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玩一玩数的游戏。
二、知识的应用
1、看图提问:把蘑菇放在2个盘子里,可以怎样放?8可以分成几和几?9呢?
7呢?
2、蚂蚁公园建了一些房子,要分给蚂蚁娃娃们住,可他们不知道哪两个能住在
一起,小朋友们你们能不 能帮帮他们?(看图游戏)
3、卡片游戏:一个小朋友拿一张卡片,其他小朋友拿出两张卡片上的数能合成
那张卡片上的数。
50

4、练习有序:先让学生弄清楚叶子的生长顺序,然后再让学生在叶片上填上数。
5、猜一猜 :练习数的组成。游戏时,分两人或三、四人一组,一人心里想好7
的一种组成,另一人或两、三人猜, 直到猜对为止。还可以猜其他数的组成。
6、填数练习。这题最后填写的“7”的组成,答案很多,要 注意发现、鼓励说的
完整、有条理的学生。
三、知识的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又掌握了哪些新的知识?
四、作业布置
43页思考题。
五、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51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熟练计 算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2、数 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使学生经历联系实际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
步体验分与合的思想;初步学 会选择合适的算是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并能简
单说明自己思考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 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运用加、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 形成良好
的计算习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体 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19课时











52



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
苏教一年级上44——4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 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同
时让学生经历结合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的
计算方 法,并能熟练地计算。让学生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
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 力。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强化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领悟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加法的含义、建立数感。
教法

演示法 讲授法
学法

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
教学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开学了,校园里开了很多的花,一群小朋友为了能使这些花开的更鲜艳,拿着水
53

壶前来浇花。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来了哪些小朋友?(出示挂图)
二、知识探索
看图,先让学生表述题意:3个同学在浇水,又走来2人,一共有5人。把学生
的注意力 集中到“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上。
告诉学生,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
教学加号、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例2,让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体验计 算方法,例题是两幅内容连续的图,
要让学生明白图意,体会1位小朋友和2位小朋友走到一起是3位小 朋友,要用1+2
计算。
三、知识巩固
1、“想想做做”要让学生 自己看图,讨论、交流,或者通过学具操作,学习其余
的一些加法算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法 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对于实际问题,
要重视让学生说一说图意,相互交流,并列出算式,培养学生的观察 和理解能力。
2、第1题可以指导学生说说图意,列出算式,并在小组里交流。
3、第2题可以让学生相互合作,摆一摆小棒并算出得数。摆小棒能帮助学生加深
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4、第4题是小兔子采蘑菇的情境是连续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说一说再写
算式, 可以加深理解加法的含义,感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5、第5题是开放题。要引导学生 根据图意,列出不同的算式。只要符合图意,都
要鼓励,使学生体会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要鼓励学生 多列一些算式,培养他们仔
细观察,收集信息的能力。在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说算式求的是什么。如2 个小朋
友甩绳,3个小朋友跳神;2只鸟在树上,又飞来1只鸟;路左边有2朵花,右边有
2朵 花等。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想想做做第6题。
六、板书设计


54

课后反思


5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第46--4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 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减法,体会减法的含义,认识减
号,会读,写减法算式。
2、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
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 的计算。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
程和计算方法,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 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减法计算来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减法的含义,领悟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减法的含义,建立数感。
教法
演示法 讲授法
学法
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
教学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请一位女生站在讲台上,再请2位男生,现在讲台上有几个人?你怎样列算式计算?请女生下去,现在讲台上有多少人?还能用加法计算么?一会我们再来解决这个
55

问题。
昨天我们看到了一些小朋友在校园里浇花,今天他们又来了。你们看……(出示
挂图)
二、知识探索
看挂图,弄清图意。从连续的两幅图中了解原来有5个同学浇花,走掉2人后,
还剩下3人。
1、教学减法的一些知识。对5 – 2 =3的含义,要学生从具体情境里体会、感受。
5 – 2 的计算,让学生自己说说算法,可以联系具体问题想,也可以用分与合的方法
去想。
2、了解记忆减号的含义,减法的算理。可以让学生同桌两人借助小棒演示过程。
3、试一试。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生活中用到减法的例子。
三、知识应用
第1题、第2题要先说一说或摆一摆,再填写算式,并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
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4题先要说一说图意,弄清条件和问题,再写出算式并计算,然后交流自己的
想法, 体验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减法算式的含义。
第5题要让同学之间合作练习。还 要根据班级实际,创设一些学生喜欢的练习形
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巩固2——5的加减法。
四、知识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在什么时候用减法么?

五、作业布置
想想做做第6题。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56





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联 系实际,使学生初步裂解得数是0的减法和
一个加数是0的加法的计算。
2、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让学生初步认识关于0的加减法计算的特性和规律,培
养学生的数感。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让学生感受
到数学 知识和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领悟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教法
演示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动手实践
教学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挂图。
上一次在校园里浇花的几位小朋友还在那儿呢,小朋友们,你们看:(引导
学生看图)这时侯水壶里的水没有了,他们都去灌水了……
57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1。提问:图上刚才是几个人?现在呢?都走掉了,就表示“没有”
了。
2、再让学生讨论一下:没有了该怎样表示?然后列式,得数是多少?
3、理解3 – 3 =0的含义。
4、教学例2。看图、讨论图意,弄清一盆开了“5朵”花。一盆“没有”花, 提
出两盆一共几朵的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用哪两个数相加,相加的结果是几。
5、理解5+0=5的含义。
6、着重讨论得数为什么分别是0和5,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
1、想一想。这两题离开了具体的情境进行有关0的加、减计算。可让学生自己
先计算或在小组讨论,然后再组织交流。
2、想想做做。可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 交流,巩固有关0的加、减计算。其
中第6题让学生填数后互相交流、以认识关于0的加、减的规律。
四、能力检测(小黑板出示)
4 – 4 = 2 – 2 = 3 – 3 =
0 + 4= 0 + 2 = 0 + 3 =
4 + 0 = 2 + 0 = 3 + 0=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58




练习五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5、6、7以内的加、减法,有关0的加、减法;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一方面重视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另一方面注意让学
生正确地进行计算;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对数学的体验更深一些,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逐步培
养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5以内的加减法和有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观察图片提炼数学信息,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小黑板、圆片、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第1题让学生观察图片,独立完成。
第2题从几号 房子里抽出的卡片,算式的得数都是几。根据得数说出其他的加法
算式和减法算式,培养学生逆向思考的 能力。
第3题要注意计算的正确,不宜提速要求。计算后,要了解学生都算对没有,及
时帮助他们改错。
三、解决实际问题
第4题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片,列出算式后要组织学生交流,对自己的算式作简
59

单的解释,并交流算法。
第 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复习5的分与合。感悟分与合与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思考题:让学生观察题目,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符号表示同一个数字。适当提
醒学生。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复习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3 + 4 = 7 – 1 = 2 + 2 = 4
7 – 2 = 6 – 0 = 6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 3 = 0 + 4 =












60
– 3 =





和是6、7的加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第52——5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 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的
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使学生能从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的一副情境图中列出
两道加 法算式,并体会两道形影的加法算式之间的练习,培养他们初步的观察能力,
比较和推理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学
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
教法
启示法 演示法
学法
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
教学准备

学具、挂图、图片、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61

同学们,你们知道么?3月12日式植树节,植树不仅能绿化我们的家园,还能
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朋友植树的情况吧!
二、教学例题
1、观察情境图,要求每个学生用完整的三句话来说说图意。
2、交流:这幅图上画了些什么 ?排队来的有几人?推车来的有几人?整理出图
意:图中的小朋友是来植树的,5人是排队来的,1人是 推着工具车来的。
3、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么?图上一共有几人?
4、谁会列算式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交流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列式板书:5+1=6,学生齐读算式。解析算式。
5、还可以怎样列算式?体会两个算式的合理性。比较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
教师小结: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可以把推车来的1人和排队来的5人合起来,
也可以把排队来的和推 车来的合起来。列出的算式可以是1+5=6,也可以是5+1=6。
6、教学试一试。让学 生看图说图意,理解后,要让学生讨论能列出哪些算式,
计算后讨论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还要交流不同 的算法,如果能从3 + 4 =7想到4+3
也得7,应该表扬。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6题。先通过摆一摆的操作和直观图,让学生学习其余的一
些得数是6、7的加法 ,再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巩固和是6、7的加法计算,
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2、让学生自己摆学具,然后编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2 + 5 = 4 + 3 = 3 +3 = 2 +4 =
5 + 1 = 5 + 2 = 1+ 6= 6 + 1 =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62




6、7的减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体会两道相应的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以及用减法算的实际问题里的数量之间的联系,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使学 生经历联系实际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
步体验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推 理、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 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初步感受到生活中有许多计算
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减法算式,熟练掌握6、7减几的计算。
教学难点
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教法
启发法 演示法
学法
自主探究 观察法
教学准备

挂图、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挂图、板书课题)
2-1= 3-1= 4-1= 3-2= 5-3=
63

二、教学新知
1、教师谈话
同学们都会计算5、4、3、2减几的减法了,大家会算6.7的减法么?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两人一组在桌面上摆6个小棒,先 去掉2个,并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
出减法算式6-2=,然后再从6个小棒中去掉4个,让学生根据摆 的过程写出减法算
式6-4=。
(2)让学生算出两个减法算式的得数。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的方法,并说一说6-2=4和6-4=2这两个算式之间的
联系。
3、探究“试一试”
在看图理解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列出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体会相互之间的联系。
先可以让学生观察并交流一下图意。
7 – 2 = 5 7 – 5 = 2 让学生理解虚线表示什么意思。
第二小题是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列式作 出解释,初步学习
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看图写算式,计算结果,然后交流。
2、第2、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困难的同学借助小
棒摆一摆。
3、想想做做第4题。请学生仔细观察每组算式,观察规律。
4、卡片游戏。随意选择2个数字,让学生进行减法计算,锻炼学生口算能力。
四、课堂总结
学生总结,交流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6、7题。
六、板书设计



64

课后反思

练习六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5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配合和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安排的内容,同时带着练
习前面教学的加、减法,使学生具有必要的计算能力。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巩固6、7有关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能从图片中提出有用信息。
教法
讲授法 演示法
学法
自主探究 观察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投影片、实物图片、学具 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计算练习
1、第1、2题摆卡 片组成算式,重点练习和是6、7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课
前要指导学生制作数字卡片,课上组织小组 合作学习,使每名学生都有较多的练习机
会。)
2、第3、4题通过学生独立计算反馈正确率,要根据学生计算的情况及时调整
65

教学,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第5题在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图意、算式以及列式时是怎
样想的。
2、第6题可以先让学生凭经验说说第5题左图中一共有多少人,再研究怎样列式
计算。如果学生有困难 ,可以通过摆学具帮助理解。
3、第7题请学生观察图片,一一对应,难度不大,请学生说出理由。
4、第8题。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在,找出规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我们的计算能力有所提高,观察能力也有进步,请同学们再接
再厉。
五、布置作业
小黑板出示:( ) + ( )=8 ( ) + ( ) = 9
8 — ( ) = ( ) 9 — ( ) = ( )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66


得数是8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教材第58——5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一图两式的基础上,通过一图四式组织学生学习,使学生学会
和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计算 ;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初步建立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
自己的实 践、探索,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间的联系。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版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获得一些成功体验,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法
启发法 演示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4+2= 7-3= 7-5= 7-4= 2+5= 6-4=
8的组成
二、知识探索及延伸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内容。
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再根据图意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67

四道算式列出后,让学生比较并与同伴交流,体会相互间的联系。
教师说问题,请学生选择算式。
2、“试一试”让学生半独立地看一幅图列四个算式,让学生 联系图意说说各个算
式的具体含义。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学会和是9的加法与相应 的减法计算,加深认识相
应的加、减法算式间的联系。
三、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1、想想做做1、2题
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列出算式,并说出算式的含义,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
系。
2、想想做做第3题。
找朋友游戏。每人一个数字找出和是8的两个数字,为好朋友,握握手。
3、想想做做第4题计算要关注学生是不是全算对了,有没有典型的错例。
第5题可以让学生说图意,说想法,和同伴交流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
表达能力。
4、第6题是开放题,能帮助学生整理得数是8的加法算式以及8减几的减法算
式。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 思考,多说几道算式。
四、知识的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 减法,从一幅图里我们能列出4个有
关系的算式,看见一个算式能推算出另外3个算式。
五、布置作业
(小黑板出示)
1、6 + 2 = 8 – 4 = 7 + 1= 5 + 3 =
4 + 4 = 8 – 7 = 3 + 5= 8 – 5 =
2、( )+ ( )=8 8 -( )=( )
六、板书设计




68

课后反思








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0-6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 学生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的括线和问号表示的
意思,了解用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 ,会用加减法计算来解决问题。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简约化的特点,初步培养
学生的符号感。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反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图中括线和问号的作用,理解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难点

知道图中括线和问号的作用,理解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
过程。
教法
演示法 启发法
学法
69

自主探究 观察法
教学准备

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数学问题,秋天到了,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果园里的水果都成
熟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展示图片,盘子有5个苹果,盘外有3个苹果。
在这幅图里你知道了哪些内容,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二、 感受新知
1、出示情境图
我们虽然不会写出刚才那个问题,但是在数学上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出示括线。
括线是表示把盘子里的苹果核盘子外面的苹果合起来的意思;“?”是问号,括线
下面的“?”连同上面的括线表示要求的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然后回答。
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完整说一说。
你会列算式么?
师板书:5+3=8
2、出示试一试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一共有几个苹果,这个问号在什么地方?是问我们什么问题
呢?
请同学们列出算式,说一说题目的完整意思。
3、比较
观察两幅图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
“?”在括线的下面表示求的在括线的下面,求的是总数,用加法;在括线的上
面表示求总数中的一部分,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三、 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读图、填数字、列算式。教师指名说算式,集体订正。
70

2、教材第61页“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读题,提问:题目中有哪些已知条件?你是怎么知道的?要我们解决什么问
题?指名回答。
3、教材第61页“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使我们明白了他们所表示的问
题。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2题。
五、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71


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 结合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
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让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进一步感知加减法
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 步的观察、比较联想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有条理 地思考核表达,
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探索和讨论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和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简单
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法
演示法 启发法
学法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圆片
教学过程

一、主动探究 获取新知
1、出示小朋友跳高的情境图
问:在这幅图上你发现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2、同桌交流
72

3、集体汇报
一共有几个人?
用符号怎么表示?怎样列算式?
跳高的有几人?符号怎样表示?
怎样列算式?
4、集体交流
同样一幅图片,同学们列出了四个算式,看了这幅算式,你想到了些什么?
二、尝试练习 巩固新知
1、游戏巩固
游戏一:小蜜蜂采蜜
(1)辛勤的小蜜蜂正在四处采蜜呢!小蜜蜂想飞到等于9的花朵上去采花蜜。小朋
友们能帮它们么?
(2)教师选择一位学生进行示范,通过示范明确活动要求。
(3)分组活动
游戏二:小鱼吐泡泡
(1)看到小朋友们帮小蜜蜂采花蜜那么开心,小鱼也吐起了泡泡。
(2)通过示范说明游戏规则。
2、口算练习
3、想想做做第4题。
你能根据分与合的知识,有次序地写出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和9减几的减法算式么?
三、扩展延伸 全科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5、6题。
五、板书设计




73


课后反思





练习七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9以内的加减法,并能用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从图片中发现数学信息,并能处理信息,发现简单
规律。
3、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9以内的加减法 。
教学难点

能发现数学信息,处理数学信息。
教法

讲授法 演示法
学法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 口算练习
74

挑选9以内的数字组成跟9和8有关的算式。
请学生独立思考后独立回答,师进行汇总。
独立完成第2题。
生进行汇报。
二、 计算提升
弄清第3题的含义,请同学独立思考,说一说。并请同学说一说算式的计算方
法。
请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让学生汇报结果,并且观察每组算式,找出规律,请学
生尝试着说一说,教师进行汇总。
三、解决实际问题
请同学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完成填空,尝试着
说一说,让学生领悟观察图片信息的方法。
独立完成算式,并复习加法算式的含义。
第7题,在学生弄清楚题意之后,请学生独立连一连。让学生说一说连线的理由,
教师进行演示。
四、 布置作业
请学生完成第5题。
五、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75

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
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使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列出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
过程, 初步体会四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情感与态度:逐步培养学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会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法
讲授法 演示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圆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小朋友,喜欢足球比赛么?我们学校的足球队每天都在刻苦练习,看他们正在举
行足球比赛呢。
二、观察思考 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
(1)请小朋友们仔 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左边6人,
右边4人,戴帽子的有3人,没戴帽子的有 7人)
76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表达, 并在情境图中用括线,
问号表示出条件和问题)
(3)解决问题
怎样计算一共有多少人呢?
6+4= 4+6=
出示问题2 :一共有10人,左边有6人,右边有几人呢?
10-6=
怎样计算呢?
出示问题3:一共有10人,右边有4人,左边有几人呢?
10-4=
2、刚才有同学发现了图中有戴帽子和没有戴帽子的小朋友,你能按照这个分类列
出不同 的算式,试着列一列。
3、合作探究
(1)我们来做个抛花片的游戏,好么? 老师有10个花片,每一个花片的正面都
印着花的图案,背面则什么也没有。你能根据抛花的结果列出四 个算式么?
(2)请同学们试一试。说出算式的含义和解决的问题。
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三、巩固练习 扩展思维
1、想想做做第1题。
还想做游戏么?老师处8,学生出2,接着老师说8+2=10,学生出2+8=10
2、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说算式,学生口算得数。
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参照格式,先填写算式,再算出得数。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5、6题
六、板书设计
77







课后反思








求未知加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物图出现求未知加数的算式,帮助学生体会求未知加数的含义,并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未知加数。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进 一步巩固10以内的分与合的
知识以及有关10的加减法计算,初步体会数的分与合同求未知数之间的关 系,形成
初步的数感。
3、通过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来理解未知数的含义,探索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78

教学难点
求未知数加数的方法。
教法
启发法 讲授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出示挂图)
二、 知识探索
教学例题,让学生弄清题意。
先让学生看清盒子里如果放满就是1 0个苹果,提出已经放了8个,再放几个就
是10个,并列出8+( )=10,读成:8加几等于10 。学生可以从8和2合成10想
出括号里应该填2,也可以根据图里2个空格直接想填2,还可以用10 – 8 想出括
号里填2。应该让学生讨论、交流,鼓励不同的想法。
试一试。出示两道题让学生试着练习。
三、 知识应用
想想做做的第1题。让同桌 的学生相互说说怎样得到括号里的数,然后在班内
交流。通过这道题,使多数学生掌握想的方法。 想想做做的第2题。(小兔拔萝卜)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地上剩的萝卜和放在篮子
里的萝卜,想每次是 几加几得10。使学生初步体会:( )+( )=10也是一个简单的
数学模型。
想想做做 的第3题。式与数比较大小是第一次出现,它以数与数的大小比较为基
础。所以第3题用上、下两式为一 组题对照出现,既降低了难度,又教给了方法。
四、 知识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 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4、5题。
79

六、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练习八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能求未知数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观察图片找出数学信息,会分析数学信息,能解决实际
问题。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能学会有序思考。
教学重点
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会求未知数,培养初步数感。
教法
任务驱动法 讲授法
80

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 口算练习
独立完成第2、3题。
请学生汇报结果,说一说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计算与分与合的关系。
二、 解决实际问题
第1题,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填写算式。并请学生说出
算式的含义。
第6题。请学生观察图片,计算算式的结果,请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对学生进行
及时评价和鼓励。
第7题,请学生说出图片包含的数学信息,括线的含义,问号的含义,完整的说
出一个问 题,并列出算式,请学生观察两个图片的不同之处,体会问号的不同位置表
达的含义。
第8题。请学生学会有序观察图片,说出数学信息,完成填空,并完成算式。
三、 求未知数的练习
独立完成4、5题,请学生自己的想法,并请其他学生补充,教师适时进行总结。
四、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五、 作业布置
完成第5题和思考题。
六、 板书设计








81

课后反思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2-7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 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熟悉
加、减法的口算,学习解决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并联系 实际情境渗透加减两步计
算的运算顺序。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学会有序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并讲述图意,列出算式。
教法
讲授法 启发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卡片、小黑板、数字卡片等。
82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左边摆3个,右边摆6个,一共有几个小棒?怎样列算式?为什么?
摆9个小棒,去掉6个,还剩下几个?怎样列算式?为什么?
左边摆3个小棒,中间摆2个,右边摆4个,一共有几个小棒?
讨论:在刚才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知识探索
1、教学例1。
引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2、教学“连加”、“连减”的含义。
连加能解决连续两次“合起来”的实际问题。
连减能解决连续两次“去掉一些”的实际问题。
3、教学连加、连减。
让学生理解其意义和运算顺序,要充利用例题插图,尽力把插图改造成连续“合
起来”,连续“去掉一些”的场景,让学生在理解图意 的同时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
结合加、 减法含义列出算式。在计算连加、连减时,仍然要联系实际问题的打算与步
骤,领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把连加、连减算式进行对比,使
学生明白运算顺序。
初学连加、连减两步计算时,可将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写在算式下面的( )里,
再把( )里的数与第 三个数相加或相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计算的顺序,以后
要学生逐步习惯把第一步得数记住,再连贯 地算出第二步得数。
三、知识应用
想想做做的题目,要让学生观察、交流图意, 联系图意列式计算,体会连加、连
减的含义,加深理解运算顺序。
第1题中的虚线框表示“去掉”的意思。
第3题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学生作出符合图意的解释就行。
可以是9 – 2 – 4 =3: 表示9只鸭子先游走4只,还剩3只;也可以是9 – 2 –3 = 4:
表示9只鸭子,先游走2只,岸上留有3只,近处河里还有4只。
第5题学生可能列连加算式,也可能列连减算式。可以让学生交流、讨论,体
83

现多样性。
四、 知识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6题。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第74-7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场景,让学生体会、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体会数学问题的
84

多样性。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与态度:发展学生初步的计算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描述情境中的活动过程。
教法
讲授法 启发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算术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学挂图)谈话导入。
二、教学新知,知识探索。
弄清图意,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和发展。
例题用一幅图 表达汽车上原有7人,到车站下车2人,上车3人。(引导学生理解)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更好。
学生列式。
三、巩固练习,知识延伸。
做做的第1题可以先看左边的图,看懂算式6+2;再看右边的图,接着写算式中
的“— 3”;然后让学生把两幅图连贯地说说加减混合算式的意思。
第2题可以让学生结合图意先说说5 – 2 是什么意思,再写方框里的加数,并
说说为什么。
第3题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可以组织学生交流,每小题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第4题连线题。组织学生练习。
85

第5题可以列出连加、连减或加 减混合的算式,让学生体会生活里数学问题的多
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练习九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复习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安排。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学会有序观察图片、有序思考。
86

情感与态度: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加减混合计算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教法
任务驱动法 讲授法
学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练习九)
二、 计算练习
做第1题,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体会加减法的联系。
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进一步感悟加减混合计算的顺序。
做第3题(小黑板出示)
让学生独立完成,复习大于号,小于号的含义。可以让学生 与同桌说说是怎样想
的,然后独立完成。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这样的口算练习,为学习“凑十法”打好基础 。
做第4题
着重巩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汇报计算
顺序。
三、解决实际问题
做第5题,出示挂图,说出图片含义,列出算式,分组讨论。
交流各人列出的算式,并说出列式的理由。
四、布置作业
完成第6题。
五、课堂小结
87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复习(1)
教学内容

苏教一年级上第77-78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法计算;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整理1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并在表中寻找一些规律;
情感与态度:通过一图四式复习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含义及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法

讲授法 启发法
学法

自主探究 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 明确复习的内容和要求(板书课题)
88

二、 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 br>做第1、2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体会
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
做第3、4题(出示加法表和减法表)组织学生对学过的加法算式进行有序的整理。
提问: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表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每行1、2、3、4……都是加上相同的数?
提问:竖着看,表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同一行里每道题得数都是相同的)
提问: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做第5题
可以组织模拟送信的游戏,仿照前面 整理10以内加法表的方法,对学过的减法算
式进行有序的整理,引导学生发现排列规律。
做第7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复习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三、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 布置作业
第6、8题。
五、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89

复习(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进一步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加减口算速度能力;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整理数学信息,处理数学信息。
情感与态度:通过喜闻乐见的练习,使学生产生学习熟悉的亲切感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
能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发现、整理数学信息。
教法
讲授法 任务驱动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练习法 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 明确复习内容和要求。(板书课题)
二、 应用练习
做第9题。在做这一题时要鼓励学生有序观察图片。尝试说出完整的问题,并 进
行解决,列出算式。
做第10题。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列出算式,并说出算式的含义。
做第11题。在学生能正确计算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从不同的角
度思考问题。
三、 复习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 课堂作业
3 +1+6 8 – 2 – 5 3 + 4 – 2
90

1 +8 – 7 8 – 4 + 3 9 – 1 – 3
思考题
五、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丰收的果园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80-8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复习已经学习的数和计算,以及方位等有关内容。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逐步具有数学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通过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日常生产、生活里
存在着数学问题。
91

教学重点
能从图片中发现数学信息。
教学难点
感受方向不同,位置也不同。
教法
讲授法 启发法
学法
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兔妈妈带着孩子们在果园里种了好多 果树,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到了,让我们
一起和兔宝宝们到果园去看看吧。
二、教学基本内容
(看图)运苹果的车有( )辆,是哪几辆?运梨的车有( )辆,是哪几辆?
茄子:谁在梨树上?谁在梨树下?小猴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
玉米:小猫的前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后面一辆车是谁在推?
白菜:树上有( )只鸟,又飞来( )只,一共有( )只。
引导学生讨论
三、 知识延伸
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小组和班级里交流。
四、 全课总结
生活中还蕴含着很多的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细心观察生活,做个
生活的有心人。
五、 板书设计



92

课后反思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观察、操作鹅交流等活动中,初步感知计数 单位“一”
和“十”,知道10个1是10,初步认识数位,知道个位和十位,会正确读写11-20< br>各数,知道这些书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能正确口算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 程,体会
数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认数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自信
心。
教学重点
会计算10加几的加减法口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了解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
课时安排
4课时
93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第82-8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 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
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通过学 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
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教学难点
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法
讲授法 演示法 启发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动手实践法
教学准备

小棒、尺子、电脑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放录音,歌曲《快乐的星期天》
(同时)师:快乐的周末来到了,老师领着假日小队的同学 去军属李奶奶家帮好
事,这时他们正穿过一条喧闹的马路。(电脑出示主题图)
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有什么?
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各小组讨论,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94

3、师: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想像很丰富,那你们再观察黑板上这些数,你们能
发现什么?
生:这些数都没有超过20。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和11―――20各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数小棒,感知满十
师: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满十根后,捆成一捆放在一边,继续数,又 满十根,
再捆成一捆,明白了吗?(学生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一学生上台跟全班同学一起数。
数完后,师问:通过刚才数小棒,想一想,1捆小棒就是几个十?2捆呢?
2、摆小棒,学习数的组成:
(1)认识15
请小朋友拿出15根小棒摆一摆,看谁摆得又对又快。
(学生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摆法,把不同的摆法指名学生展示在黑板上。
问:这几种摆法你最喜欢哪种摆法?
看你摆好的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是由一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板书:15
教师领读
(2)认识11和20
问:谁能用你喜欢的好方法一下摆出11和20,并悄悄地告诉同桌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操作,并说理由)
反馈汇报,问:11和20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
20)
同时领读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十几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 成的,
并且今后在摆小棒时,就可用较简便的方法摆了。
3、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
1)、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直尺,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读一读。(先学生自由的读,
95

再同桌互读,然后指名读)
2)问:看着尺子上的数,你能提出些数学问题?
三、有趣练习,巩固新知(电脑出示)
1、抓一抓,猜一猜
用小棒摆下面的数:12 16 17 20
(要求:摆每一个数时,指名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先抓一把小棒,再猜你大概抓了几支,看哪位同学猜的最接近正确答案。
2、数一数
看着尺子上的数,从0读到20,感受数的大小,并请学生仔细观察11离10近还是
20?
3、读一读。
独立读一读,再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新朋友?你能说一说这些数是怎样组成的么?
五、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数,你们能找一找,
说一说吗?说给你的同 桌听?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96

数的组成、写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
书写11―――20各 数。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写11-20各数,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认识“十位和个位”
教具准备

小棒若干,计数器
教法
启发法 讲授法 演示法
学法
动手实践法 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拍手数数。
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
(1)一根一根数
(2)先把10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
3、下面每一堆有几个十?几个一?
一捆加一根 一捆加三根 2捆
97

4、揭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
就是十几,我们不仅 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隹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边数
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 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表示这10根。再在右边放
4根,这时一共是几根?
问: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
(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
(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14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出示计数器
观察:从右边起,每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边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边第二档叫十位 ,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十,
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一,合起来就在个位上写几。)
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
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例4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等待我摆小棒现,地写数。
讨论:“20”个位上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表
示个位一个也没有)
三、巩固练习
1、观察计数器,写数。
2、从13写到20,注意把数字写的工整漂亮,写数字注意从高位写起。
3、看数画一画。
98

每个数位上是几,就画几颗珠子。
4、完成填空。
弄清数位的含义和数的组成。
5、完成填空,重点感悟数的大小。
6、比较大小。
请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比较的理由,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方面理解。
7、观察图片,让学生感悟编号的必要性,再按照顺序给小动物的家编号,并完成
填空。
8、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一人说数,另一人说数的组成,接着再换过来。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些新朋友?认识了?学会了写数。回家选择身边的这些数说给
你的爸爸妈妈听。
五、作业布置
完成第四题,并从0写到20,注意书写顺序。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99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8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列出四个算式,并计算结果。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与态 度:使学生体会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
义的启蒙教育,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 中学数学。
教学重点

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口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学生准备小棒数根
教法
启发法 讲授法
学法
动手实践法 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电脑演示卡通人物汤姆:小朋友,我是汤姆,今天是吉利的生日,他邀请我去作
客,不过 ,听说路上要回答他提出的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我,和我一起去吗?学
生回答后出,出示以下复习题 。
复习:1)卡片出示: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
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19
100

带有诗意的网名-角钢理论重量表大全


custo-父亲对女儿的爱


审计报告是什么-纳米技术的应用


161030-广泰数控


国富论txt-易中天语录


美人蛇-墨西哥城天气


丁然-乐器的种类


回到小时候-赵研



本文更新与2020-11-18 19: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47147.html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