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集合高中数学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20 00:16
tags:二年级, 数学全册教案, 数学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020年11月20日发(作者:游国恩)
第4单元 图形的变化
折一折,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
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 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
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 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
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情感与态度: 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用具:剪纸艺术作品,绘画颜料,白纸,剪刀等。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
1.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
(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
(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如图1)
在图案中,添加彩色(或其他比较明显的颜色)颜色。
(3)把白纸沿原来的折痕对折,并用力按一按,使这个图案印到白纸的另一边上。
整个过程 ,要让全体学生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把它贴在黑板上。说说这图案有什
么特点?(沿中线(对称轴)左右 两边图形是一样的。)
这是图形,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二、认识对称图形
1.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出示课本上剪纸图)
2.学生动手操作。
(1)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
(2)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
(3)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3.认识对称轴。
(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对称有什么功能呢?
(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3)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4.猜一猜,剪一剪。(课本27页的下半页部分)
三、课堂活动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在这样交流中,能进一步感受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
泛的应用。
2.练一练第1.2和3题。
五、作业设计
1.给对称图形打“√”。
2.找一找哪些字是对称的。
6 8 H M 责 文 育
教学反思:





玩一玩,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平移或旋转的运动问题。
过程与方法: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情感与态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平移或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具准备:课件、圆形、正方形硬纸板、三角形、火柴棍、竹蜻蜓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棋类商店看看,知
道这是什么棋吗?
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 玩一玩,华容道
1.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 容道的启发,制作了
这个游戏棋。了解故事。
华容道的玩法介绍。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
(1) 分组活动。
(2)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2.练一练:超级小司机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
3.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升国旗、缆车
你还知道哪些?
4.小结:玩一玩的台式,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
眼光。
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
1.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
2.自己选择图形,制作。
3.反馈。转一转,发现了什么?
4.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5.对比小结。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
活动三、做一做,竹蜻蜓
1.介绍竹蜻蜓。演示玩法。
2.放飞竹蜻蜓。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
3.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回家做竹蜻蜓。
三、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 习,在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
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 。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
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编制5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初步体会口诀的优越性。
2.过程与方法: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
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出示下面各题,指名口算,并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3+3+3 = 2+2+2+2+2= 4+4+4+4= 7+7=
二、学习新知。
1.创创设数松果情境,导入新课。
2.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1)看着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2)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可以怎样数呢?
①1,2,3,4,…1个1个地数。
②5+5,10+5,15+5,20+5,……连续加5算出得数。
③5,10,15,20,…5个5个地数。
(3)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
(4)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生答师板书:1×5=5 2×5=10 3×5=15 4×5=20
5×5=25 6×5=30 7×5=35 8×5=40 9×5=45
(5)你知道这些算式表示的意义吗?
(6)刚才我们根据松果的排数,写出了这些乘法算式。看 着这些算式,你有
什么想法?(算式和得数都有一定的规律。)
(7)你能记住这些算式 吗?动脑筋想想,然后4人小组商量一下,看谁有好
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学生讨论。)
(8)利用口诀顺口、方便。1个5是5,为了记起来顺口,编成口诀是:“一
五得五”。 你们能编出下面的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先看图数一数有几个5,
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 诀,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制口诀,组织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
板上。)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和学生对口令记口诀。
(2)任意两小组“开火车”背口诀。
(3)同桌一人说口诀,另一人口答相对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4)自由读口诀,比一比,谁能最先背出口诀。
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进步?
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问题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 一步
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 学重点: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
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投影仪出示主题图)
2.星期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
过来帮着做家 务活,你们看小明在做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2的乘 法口诀。(板
书课题:做家务)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说一说。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
互相说说,再汇报。)
(2)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
好吗?
2.摆一摆,数一数。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 (9次)要求
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2)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
(3)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1,2,3,4,…,18根;有的学生两根两根跳着
数:2,4,6,8, …,18根。)
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小组内说,
个别说。
3.填一填。(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
几双筷子 1 2 3 4 5 6 7 8 9
几根筷子 2 4
(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3)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
4.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①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 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
们会吗?(同桌交流、汇报。老师板书:1×2=2。)
②2双筷子呢?(2个2)2个2是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
(交流、汇报。老师板书:2×2=4。)
③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
算式吗? < br>(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
想一想,5的 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
乘法口诀吗?(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 作的方式完成。)
(3)交流订正。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同学补充,根据学生的回< br>答按顺序写出乘法口诀。
(4)学生齐读乘法口诀。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2的乘法口 诀”;仔细观
察,同桌讨论“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老师用彩色
粉笔圈注。)
5.读一读、记一记。
(1)按顺序齐背。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游戏(对口令)。两道乘法算式与一句口诀对。如,2×3,3×2,对口诀二三得
六。
2.圈一圈。观察这些圈起来的数,你发现了什么?没有圈起来的数呢?
3.比一比,看看谁最棒!每一个同学先独立完成第15页第3题。
4.综合拓展题(15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间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5的乘法口诀,能够用5、2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比较算
式与 数或算式与算式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结合“课间活动”的具体情境,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活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巩固5的乘法口诀,能够用5、2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比较算式
与 数或算式与算式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
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绘声绘色地讲童话故事。
2.出示主题图。比赛前,先带领学生复习5的乘法口诀。
二、摘桃比赛。
1.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大毛和二毛到台前比赛。其余学生在书上写得数, 跟同桌分
别从两边算起,进行比赛。
2.每位同学与同桌交换“登山位置” ,再比赛一次。
三、介绍乘法口诀。
让学生谈谈比赛的体会。师介绍:“乘法口决”是我们的祖先传 下来的,已有
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读起来很顺口,使乘法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自由读教材第35页”的内容,相互交流体会。
学生由此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从中领略到数字的美,同时进行民族自
尊、自强的教育。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3.4题。
1.第1题。
(1)读懂题目要求,看懂两幅图的图意。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集体交流与订正答案。
2.第3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口头解答或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3)交流。
3.第4题。
(1)读懂题意。
(2)独立思考。
(3)小组内讨论。
(4)统一认识。
五、 小结:学生在小组内谈体会和收获。
六、作业。
第35页第2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 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体会记忆的策略,培养
数感。
情感与态度: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教学重点:巩固3的乘法口诀,能够用3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比较算式与 数
或算式与算式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
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坐过三轮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 之间的数量关系,
学习“3的乘法口诀”好吗?
2.板书:3的乘法口诀。
3.1 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3辆呢?……9辆三轮车有
几个轮子呢?
二、直观操作,解决问题。
1.画一画、说一说。
(1)你们能在这张草稿纸 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一个方格表示
一辆三轮车,在一个方格里,你准备画几个小圆圈代表 它的轮子呢?请同学们来
画一画。(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2)同学们,同桌能互相说一说“2辆车有几个轮子吗?3辆车呢?……9辆
车呢?”
2.填一填,议一议。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每个同学都动笔把“填一填”下面的表 格填完整。
(学生动手填,教师加强巡视。)
(2) “需要几个轮子”的答案,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究竟需要几个
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
(3)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4)小结: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增加3个轮子。
三、利用表格,编制口诀。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利用“表格”,独立完成口诀编制。
(1)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
(2)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
2.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 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你是怎样记住3
的乘法口诀的,有什么好办法?
四、加强练习,熟练口诀。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2.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同桌进行“过河”比赛。
五、总结收获,体验成功。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熊请客(4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 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
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活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
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吧!
2.课件出示: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那一天,我想请大家
吃果子串。可是我一 个人忙不过来,你们能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帮帮忙?我想给每
桌小朋友串9串果子,每串请串4颗。
二、探究新知。
1.小熊想把4个红果串成一串,那么2串有多少个红果呢?3串、4串 ……9串分
别有多少个呢?你能用所学的方法列式解答,并编出乘法算式吗?
(1)独立思考,填写表格。
红果有几串 1 2 3 4 5 6 7 8 9
红果有几个
(2)小组交流填表结果和自己的思路。
(3)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
2.板书算式和口诀。
3.帮助了小熊,你感到开心吗?
4.请仔细观察你们串的果子,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5.你们会看着果子提问了吗?能不能把问题解决了?请四人小组试一试!
6.请2个四人小组来汇报活动成果。
7.谁来评一评,他俩说得怎么样?如果你们四人小组 说得跟他们一样棒,请你
送给自己一些掌声!你们小组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你帮助了别人,你感觉
怎么样?
8.你有信心把个表格填对吗?给你3分钟时间。填好的小朋友,请你想一想,你是怎样知道答案的?(用数的,用加法,用乘法。)
9.你们都很棒!看到这个表格,你能猜到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什么吗?(板
书:4的乘法口诀)有没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编出4的乘法口 诀?请打开书
20页动手试一试。
1 × 4= 一四得四
2 × 4= 二四得八
3 × 4= 三四十二
4 × 4= 四四十六
4 × 5= 四五二十
4 × 6= 四六二十四
4 × 7= 四七二十八
4 × 8= 四八三十二
4 × 9= 四九三十六
10.小熊也把口诀写出来了,你们写的跟它一样吗?请你大声读出来。
11.谁来说说,编这些口诀时,你是怎样想的?
12.请你把4的口诀读给同桌听,看谁能最快把乘法口诀背出来。
13.谁记得这些乘法口诀?然后抽2至3人背一背。
14.小朋友,你们观察这些口诀,相邻两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联系?
相邻两个口诀之间相差4。
15.你打算怎样记住这些口诀?(让学生讨论并汇报)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记忆口诀。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一试。背好 了请同桌互背;师生对口令;小组选代
表比赛对口令,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2.说一说。请你想一想,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
3.“练一练”第1题。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4.“练一练”第4题。
此题也应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再独立填写算式,说说自己列算式的思路和算式
的含义。
5.“走迷宫”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小组合作找出规律,按规律走出迷宫。
四、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1.看图,想一想,填空。
一辆汽车有( )个轮子,乘法算式:______或_____。口诀:_________
二辆汽车有( )个轮子,乘法算式:______或_____。口诀:_________
三辆汽车有( )个轮子,乘法算式:______或_____。口诀:_________
四辆汽车有( )个轮子,乘法算式:______或_____。口诀:_________
2.实际应用
有4条船,每条船只能坐4人,有15名学生能坐下吗?
□×□=□(人)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家路上(2~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
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活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熟练掌握口诀。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展现信息。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学校去看一看(出示主题图)。真 巧,正好
赶上小动物们放学。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蹦蹦跳跳地往家走。
1.仔细看图,你能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2.自己在下面练习说一说。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
二、利用信息 提出问题。
1.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小组合作写出所提的问题看哪一小组提的问题最 多,同时找一组学生到黑板
上书写所提问题。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 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 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3×3=9(只)
3.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会解答吗?
三、运用信息 解决问题。
1.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
2.你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3.有没有不会解决的问题?
4.同桌合作,你问我答。
四、联系生活 拓展应用。
1.基本应用。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1~3题。
(第2题组织学生交流时,让学生讲清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
列出算式。)
2.拓展应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室,你能否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请你喜欢
的同学帮你解答 问题。
(引导学生应用口诀解决现实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也便于让
学生更好 地理解乘法口诀,自觉地记忆口诀。)
五、走出课堂,感受数学的价值。
1.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在商店中你留心看就会发现很多的乘法问题。
2.出示一箱酸奶,谁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下课后,请同学们走出教室,到我们的教 学楼内找一找、到操场上找一找;
放学后,我们走出校园到大街上找一找、到商场中找一找……你一定会 有许多欣
喜地发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练 习 三(复习2~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通过1~5的乘法口诀和1~5乘法口诀以内两个数相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
算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能发现其中积相同的部分,培养学生分析、
综合能力。
3.创设情境,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竞争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发现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能发现其中积相同的部分,培养学生分析、
综合能力。
课堂类型:练习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2~5的乘法口诀。
1.口算。
2.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提供数学信息。
(1)老师星期天去超市,观察了 一些商品的价格,请同学们看。(老师边往黑板
上贴图片,边让学生说出图片上商品的名称和价钱。)
(2)这样贴,好不好?为什么?那应该怎么办呢?谁能帮帮我?
(把它们整理整理,归归类。)
(3)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对贴在黑板上的图片进行整理。
2.提出数学问题。
(1)看着黑板,同学们能提乘法问题吗?
(2)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二、游戏。(采用比赛形式)
1.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检查。
2.集体交流、反馈。
3.评一评:哪个小组完成最好,并给这个小组一颗星星。
4.请小朋友说说怎样读表内乘法。
5.对口令,同桌相互提问。
6.卡片抢答。(完成练习一第2题)
三、数学活动。
1.出示卡片,用“开火车”的形式,说出乘法口诀。
2.找朋友,用数学语言描述题中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汇
报成果。(完成第3题)
四、游戏。
1.谁能说说青蛙的形状。
2.播放歌曲《数数歌》片断。
3.独立填写第4题。
4.小组相互检查。
5.集体交流反馈。(完成练习一第4题)
五、找座位。
1.“找新家”活动,将算式写在卡片后,让学生扮演小动物上台“找新家”。
2.对号入座。悄悄的坐上,然后说明原因。
六、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
纳总结与反思。
教学重点:复习本阶段所学的知识的技能。
教学难点:对本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课堂类型:复习课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大家学会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看
看你都学会了什么。好吗?
二、解释运用,建立模型
1.你学到了什么?(出示44页主图)
师;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去果园游玩,找找看果园里有没有我们学过的
知识,好吗?
⑴让学生观察图,明确图意
师;来到果园里,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3排果树,每排有8棵。
生2:……
师:大家观察得 很仔细,那么,你们能根据这幅图,提出哪些问题呢?请小
朋友们小组讨论一下,提完后想一想,哪些问 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
用除法解决?
⑵生小组讨论。
⑶反馈。
2.我的成长足迹。
师:在这段时间里,小朋友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吗?如果是,你愿 意和大家说
一说,在数学方面,你觉得最骄傲的自豪的事吗?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也可以将自己最满意的作业、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三、解释运用,巩固练习
1.乘车游戏。(练一练第1题)
师;今天,老师准备带着大家乘车去森林公园游玩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一张
车票,小朋友们要找对车才能去游玩 。
师:车票老师都藏在课本的第一题中,找到的小朋友就可以开始了,我们比
一比,看谁先上车?
(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2.运木头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 厉害!都很快地上车了。我们的目的地——森林公
园到了。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一头大象和一头小象。
生2……
师:既然大家观察得这么仔细,老师就要提一个问题了,你知道“大象一次
运几根木头吗?”
生:大象一次运10根木头,因为2×5=10(根)
3.可爱的昆虫。(练一练第2题)
师:接着我们一起去昆虫园看看有什么可爱的昆虫好吗?
师:我们来到了昆虫园,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4只蝴蝶。
生:……
师:真棒!大家也能学着老师这样提问题吗?(能)
(生小组讨论,后反馈)
四、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老师很满意,大家不 但在课上找到了很多的数学
问题,而且还将自己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说给其他小朋友听,真不错。
五、作业
完成书本知识。
教学反思:






巩固应用

教学目标:
让学生 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教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
归纳总结与反思,并在具体的情境中 轻松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对本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统一的复习。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轻松地解决问题。
课堂类型:复习课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是小冰的生日,我们一起去看看他是怎样过生日的好吗?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商店购物。(练一练第4题)
师:小冰生 日这天,他请了好多的小朋友来做客。这不,一大清早,他就和
妈妈和来到商店购物了,我们一起去瞧瞧 ,商店里有什么呢?
生1:我看到商店里有苹果汁、有饼干、有生日蛋糕、有汽水和面包。
生2:……
师:两位同学都观察得很认真。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我有12元钱,可以
买几饼汽水呢?
生:可以买6饼。因为12÷2=6(饼)
师:那买3饼苹果汁够吗?
生:够。因为12÷3=4(元)/12÷4=3(瓶)或34=12(元)/4×3=12(元)。
师:除了这些外,12元钱我还能买哪些食品呢?买多少?请大家小组交流一
下,看看哪一组买的食品样 式又多,数量又多?
(小组讨论,后反馈)
2.排座位。(练一练第5题)
师:小冰和妈妈接受了小朋友们的提议,他们很快买完东西回家了,我们再
到小冰的家 去看看,接着发生了什么事,好吗?
师:妈妈和小冰回家后不久,客人们就到了,于是他们准 备给客人排位子。
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图,看看他们是怎样安排的?
师: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第一幅图,他们是怎样排的?
生:有两绛张桌子,每张坐4个小朋友。
师:那第二幅图呢?
生:把2张桌子并成一张桌子,就坐6个小朋友。
师:从1张桌子并成1张大桌子,人数有什么变化?
生;增加了2人。
师:老师现在就要提个高难度的问题。如果把3张桌子并起来能坐几个人呢?
4张呢?5 张呢?……请小组之间讨论这个问题,然后再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
(生互动活动,后反馈)
3.智力测验。
⑴按规律写数。
师:他们玩的第一个游戏是按规律写数。 先请同学们观察数的规律,可以小
组讨论。然后试一试,填写一填。(学生讨论,后反馈)
⑵机灵狗探险。
师:他们玩的第二个游戏是机灵狗探险。也请小朋友观察图中画了什 么,说
了什么。然后试一试。走一走。(学生讨论,后反馈)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看了小冰过生日,小朋友们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
四、作业
复习本单元的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试卷测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试卷讲评)


期中复习计划
一、 复习各单元知识点,对知识进行归类总结。
第一单元: 100以内连加连减口算、列竖式计算方法。
第二单元:1.人民币的分类。
2.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3.购物方法。
4.人民币加减法。
第三单元:1.乘法的意义。
2.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3.用乘法解决问题时数数的方法。
4.用乘法解决问题。
第四单元:1.轴对称图形。
2.平移和旋转。
第五单元:1.2~5的乘法口诀。
2.乘法口诀编制。
3.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计划课时:2课时
二、 试卷测评及讲评(2份试卷)
计划课时:4课时

















第六单元 测量
教室有多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会用尺子中的厘米作单位测量
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所得长度不同的过程,体会建立统
一长度单位的必要 性。
情感与态度: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用自
己的活动建 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难点:在活动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上学时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你知道我 们的教室有多长吗?
我们应该怎样测量我们教室的长度呢?
学生可能会说:
看一看有几把尺子长。
看看有几本书长。
看看有多少个脚印长。
……
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呀!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测量工具,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49页表格。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一下各小组测量过程及结果。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正确、切实
可行就给予肯定。
2.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师:你觉得测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使测量的结果比较准确
呢?
师生总结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呢?到底是不是只有使用 相同的测量工具,
测量的结果才有可能相同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作业设计:测量自己卧室的长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桌有多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会使用 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
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 :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用自
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 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难点:能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情境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测量的相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51页第一幅图。
师:为什么同样长度的课桌,这两个同学测量的结果却不相同呢?
学生思考,汇报。
二、自主探究
1.认识刻度尺。
师: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请大家都拿出尺子,认
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
师:尺子上的 “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cm”
来表示。1厘米有多长呢?直尺上从0到 1的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你还能再直
尺上找到哪段1厘米的长度呢?
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如直尺上从3到4这段长度就是1厘米等。
师:请同学们找出几种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品。
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的长度等。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2厘米有多长呢? 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找出2厘米
的长度,然后用手比一比。
学生观察直尺,交流。如直尺上从0到2的长度是2厘米,从3到5的长度
是2厘米。
2.用厘米测量。
师:请仔细观察图中铅笔的长是多少?它们这样测量对吗?说一说测量物体
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51页第三幅图。
生交流汇报。
3.量一量、画一画。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直尺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请大家用直尺 测量
教材第51页最下面的线段,量一量它有多长。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师:你能不能借助直尺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呢?注意线段有两个端点哦。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画图结果,可以与同桌比比看画的是否正确。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大约有一个手指那么宽,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做单位,还学会了
测量物体的长度,注 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练习设计:教材第52页
1. 估一估,量一量。先估计,再测量。
2. 画一条长8厘米。
3. 说一说各是几厘米。
4. 思考:怎样用下面的“断尺子”画出一条长6厘米的线?
教学反思;






1米有多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长 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使学生知道
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
度。
情 感与态度: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用自
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 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用米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看看长颈鹿和小乌龟子在游乐园的门口遇
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53页情境图。
生观察汇报。
二、自主探究
1.认一认,想一想。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我们食指的宽度大 约是1
厘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给同桌看。
学生找出1厘米的长度,展示给同桌看。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100段这样的1厘米接 起来就是1米。看(出示米
尺),这就是米尺,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注意看,自己数一数是不是有 100
厘米。
学生自己数,明确:1米就是100厘米。我们可以写成:1米=100厘米。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我们用“厘米”作单位。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
离时,通常用“米” 作单位,“米”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
用字母“m”表示。
2.比一比,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
对于学生的多种回答,只要合理都要给予鼓励。
学生用米尺进行测量,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演示自己伸开手臂比划1米长。
3.小组合作,用尺子量一量。
师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测量,从教室的一头到另一头大约有
多长?教室里的黑板大约有多长 ?
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测量教室的长、黑板的长。
4.巩固练习。
师:“厘米”和“米”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下面的填空。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最下面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室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自己是通过怎样对比确定填写什么单位的。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桌的长
度大约有1米,并且知道了测 量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做单位,测量较长的物
体要用“米”做单位,要记住1米=100厘米。还学 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注意测
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
练习设计:教材54、55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练习四
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对长 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估计测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巧技能。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估测的技能技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生:米和厘米。
师:一般情况下,“厘米 ”用来表示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距离,“米”用来表示
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你能举出例子吗?
生举例,师评价。
课件出示:教材53页情境图。
二、自主探究
师:看下面的物体,比1米长的画“√”,比1米短的画“×”。说说你是怎
么想的。
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第4题。
学生判断,说理由。
教师讲解:当选择合适的单 位时,就应该这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
熟悉的事物作比较,进行判断区分,才能选出合适的。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的同学,解决问题时说得有理有据,真棒!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运用我们所学习的
知识解决生活在的实 际问题。
练习设计:教材56.57页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分物游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的活动,体会在分的
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着重理解“平均分”,为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与态度: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教学难点: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挂图、每人20个圆片或者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谈话: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摘桃子,俩人合作摘了8个桃子,回
来后,开始分桃子。
2.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1.同学们帮他们想一想,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每 只小猴吃几个好呢?(猴哥哥
吃几个?猴弟弟吃几个?)
2.磁性黑板并贴上8个桃子图片。
师听汇报后根据学生说的板书
3.评价:同学们的分法都有道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分东西时常 会碰到分得一样多和
不一样多的事物。刚才分的这几种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公平呢?
板书:同样多
4.请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指导。
5.出示“小猫分鱼”,要求分得同样多,
6.出示小狗分骨头,老师相机指导,平均分分的同样多.
三、体验感悟
1.角师问:
一个奥运会标志须要几个圆环。这些圆环可以拼几个五环。
2.师出示 8本本子奖给近阶段表现好的同学4位,第二次9本本子奖给上课积极
思考、大胆 发言的同学(4名)请全班同学帮老师想想平均每人可以分几本?还剩
几本?
针对(2)题,问:剩下的1本还能不能再分?
四、实践应用
1.试一试第5题,飞走了一半后,还剩几只?
一半是什么意思。一共有几只,这里的一半是几只,还剩的一半是 几只。
2.下课后,请同学们
细心观察,找一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事物,和你的家人,朋友说一说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分桃子

一样多、同样多、平均分
1.8个桃子分给2个猴子,每个猴子分(4)个桃子
2.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3.每只小狗分到(6)根骨头
教学反思:


分苹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分苹果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情感与态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领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挂图、20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谈话: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拿出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
2.板书
二、问题探究
1.出示12个苹果图片和4个盘子图片贴在磁力板上。
2.问:看到了什么,能帮淘气分一分吗?
3.老师收走盘子,问:现在没有盘子了,还可以怎样把这些苹果平均分呢?
A老师巡视,指导。
B老师边听汇报边板书:
12个苹果,每个盘放()个,需要 个盘子。
三、体验感悟
尝试第1题
你还发现了什么?
基本练习
试一试第2题,帮助学生弄清题意
四、实践应用
第4题
1.出示做操图
2.还可以怎样排?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龙零


-不解之缘


-光能表


-物以类聚


-酸性食物


-大学专业分类


-一色


-csrss



本文更新与2020-11-20 00:1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48395.html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的相关文章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