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考研英语数学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20 00:28
tags:精品文档, 二年级, 数学

-佩雷尔曼

2020年11月20日发(作者:包琮)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加与减
第一课时:谁的得分高
教学内容 :
课本第2、3页。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和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
难点: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套圈游戏吗?老师告诉你们,淘气和笑笑是一对非常< br>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玩套圈比赛,想知道他们的比赛成绩吗?下面我们就
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
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
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第三次得41分。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
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
·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两次得分超过了笑笑。 ······
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不少。还有同学们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
过了笑笑,真细心!
(二)自主探究
1、进行估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他们谁说得对”对话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要好的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
得他们谁说的对呢?为什么?
生1:淘气说得不对。虽然他的确两次都比笑笑得分高,但不能因此就说淘
气肯定获胜 。因为淘气的总分不一定比笑笑的总分高。
生2:笑笑说的很有道理。像笑笑说得那样, 淘气两次多2分,而笑笑一次
就多出了3分,当然总成绩是笑笑的高,所以应该是笑笑获胜。
2、尝试计算。
老师: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
可能是笑笑获 胜了。那么到底谁获胜呢?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


计算淘气的总分吧!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思考,并把算的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2)小组合作,学生把想法和算法在组内交流,和其他孩子一起分享,并探
讨不同的算法。
(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汇报算法。
(4)优化算法
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的基本方法,教师应该给以肯定。三个数连加的
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如 果交流是计算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 95分,现在大家再来
计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 通过实际计算和比较发现:笑笑多一分,
获胜。
(三)总结提升
师:这 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
现在,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 们自由组合(2人、3人都可以),也进行
一次套圈比赛。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 。
板书设计:
谁的得分高
24+30+41=95(分) 23+44+29=96(分)
答:淘气共得了95分,笑笑共得了96分,笑笑获胜。



第二课时:秋游
教学内容:
课本第4、5页。
教学目标:
(1)能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
(2)经历探索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方法,并能够准
确地进行计算。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
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
难点:列竖式计算连减法。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一、开放导入
师:去年秋游我们去了森林动物园… 瞧,这些同学 们来到了我们学校附
近的老虎滩海洋公园。他们马
上要乘船到海上游览一圈了。
二、新授
(1)观图,获取信息。 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出示并解决问题1。 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请您
帮工作人员算一算,这样才能

知道还可以上多少游客。)
生观图,获取信息。
汇报:1.船上可以坐90人。2.有两队学生,一队有45人,一队有25人。
1.生读问题,独立思考。
2.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在练习本上列式,请尝试用竖式计算。
3.学生汇报
思路一:
(1)方法分析:要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用可乘人数依次减去两 队
的人数,列式为90-45-25. (2)探究90-45-25的计算方法。
二生黑板上列竖式计算,其他学生练习本上试算。 借板演题统一订正:
9 0 4 5
-4 5
——
4 5
思路二:
(1)方法分析: 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先求出两队的总人数,再用可乘人数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还有多少空座位。
(2)45+25=70(人) 90—70=20(人)
师:追问各个数字表示什么.“先求什么,再求什

么?”训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较完整的表示。
三、开放延伸
(1)我能行
出示并解决问题2。乘车返回学校,还有多少人没上车?师提示:
1.首先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然后思考解题思路。
3.最后列式计算。
(2)第5页练一练第2题和第1题。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有什收获?
板书设计:


秋 游
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2 5
——
2 0
9 0 4 5 45+25=70(人)
-4 5
——
4 5
-2 5 90-70=20(人)
——
2 0
答: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




第三课时:星星合唱队
教学内容:
课本第6、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难点: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教具、学具 :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喜欢)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情境图。
师: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时,
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合唱队的人数变了。

·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
·合唱队加入的人比毕业的人多。 ······
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多呀!可是老师就是没有明白,合唱队人数
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生1:毕业的人数少,新加入的人数多,所以应该是比原来多了。
生2:新加入的比离开的人数多,当然是现在人多了。 师:同学们不仅回
答了老师的问题,还讲出了道理,真棒!
(二)自主探索
1.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场解答。“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的问题, 学生提不出来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参与启发提出。
师:要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算式?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15-9=6(人) 52+6=58(人)
·52-9=43(人) 43+15=58(人)
·52-9+15 在学生列出52-9+15之后,启发学生说一说自 己是怎么想的。
如:原来有52人,毕业离开了9人,就是少了9人,所以是52-9,,又加入了15

人,就是又多了15人,应该再加上15,所以就是52-9+15。如果学生的 答案没
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并告诉学生这样的算
式叫作加减 混合算式。
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
及时巡视。
师:把你的算法喝结果向大家介绍一下,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
果是多少。
一般方法是:先算52减9,再加15,结果等于58.如果出现先算52加15
再减9的算法,可以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并谈谈看法。同时说明一般情
况下的计算方法。
师: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从左往右依次计

算。 师:谁愿意把你用的竖式计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多数学生可能会用两
个竖式计算,如果学生出现一 个竖式的,就直接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就
主动介绍。 师: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用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2.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
师:同学们,这两道习题你能解答吗?
课件出示:课本第5习题 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
说说是怎样想的。
关键弄清:叔叔比淘气大29 岁,就是8+29=37(岁),说明叔叔37岁;阿姨
比叔叔小5岁,就是叔叔年龄减

去5岁,所以写成一个算是就是8+29-5.让学生到前面板演竖式计算的过程。 然
后再进行第二题的解答并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计算过程。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是按从左往右的
顺序计算)
板书设计: 星星合唱队

52-9+15= 58(人)
52 43 52
- 9 +15 - 9
—— —— 或 ——
43 58 43
+15
——
58
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

第四课时:练习一(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8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综合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并巩固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算术题,提高
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2+3-5= 18-3+10= 20-10-3=
7+8-10= 5+9-4= 10-2+7=
16-6+9= 18-7-1= 8+7-5=
17-6-8= 20-9-4= 6+4+2=
2.竖式计算的练习
56+21+21= 96-34-35=
48+32-16= 81-32+45=
(1)请四名同学上讲台进行板演比赛,其余的同学自由选择练习题。
(2)对黑板上的板演进行点评,好在哪里?还有那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3)这样的题,你喜欢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做?
二、巩固练习
(1)填一填,算一算。
独立完成课本第8页的第4题。
(2)完成课本第8页的第3题。
选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
(3)投影出示课本第8页的第1题。

先让学生说图意,在独立完成。
(4)投影出示课本第8页的第2题。
回答问题:
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给你100元,你想买哪两种玩具?还剩多少钱?
3.买哪那两种玩具 剩下的钱最多?剩下多少元?
4.买哪两种玩具正好需要花100元,请你给出一个答案。

第五课时:练习一(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9页。
教学目标:
1.学会看懂图表,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体验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44+36+18= 93-26-35=
37+48-68= 90-66+38=
二、通过问题情境,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件出示课本第9页的第5题。
庄稼地里的玉米熟了,小动物来帮忙收玉米。
问:有哪些小动物?各收了多少根玉米?
(2)课件出示课本第9页的第6题。
学生说一说表格表示的是什么。
独立解决问题,集体交流。
(3)课件出示课本第9页的第7题.
利用情境图,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这道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哪几个人参加了比赛
3.填空。

a.前两次比赛结束时,淘气共跳( )下,笑笑共跳( )下,奇思共跳( )
下。
b.第三次比赛,淘气跳( )下,笑笑跳( )下。
c. 奇思获得第2名,大家猜一猜,他三次跳的总数可能是多少?他第三次
可能是多少下?
(4)课件出示课本第9页的第8题.
想一想,先填哪一个数?为什么?

第二单元:购物
第一课时:买文具
教学内容:
课本10、1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的情境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认识小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小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会用小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小面额人民币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学期开学了,你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买书包,买文具。 板书:
买文具 哪些东西是文具呢?学生回答,老师出示主题图。
1 角 8角 5角 1元2角 2角
橡 皮 尺子 铅 笔 转 笔 刀 练 习 本

6元5角 1元 9元8角
铅 笔 盒 元珠笔 水彩笔
二、组织学生活动
1、说一说购买以上这些文具需要哪些面额的人民币。出示价钱,学生认
读。
2、认识人民币。 出示图
纸 币



硬 币






3、说一说你的学习文具的价格。
4、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兑换人民币的游戏。
老师举例:
5个2分硬币可以换1角
5、在小组说的基础上,归纳小结
1元=( )角 1角=( )分

三、课堂练习:
1、1元钱可以买哪些学习用品?
(1)可以买 块橡皮
(2)如果买一把尺子,应找回
(3)要买一个转笔刀,还差
(4)想买一块橡皮、两把尺子、一本练习本,钱够吗?
2、填一填
伍元
伍角
贰元
贰角
壹元
壹 角
1元
5 角
1


5 分
2分
1 分
(1)伍元能换 张壹元
贰元能换 张壹角
伍角能换 张贰角和 张壹角
(2)1张壹元+1张贰元+一张伍元= 元
3张贰元+1张伍元= 元
2张贰元+3张壹角= 元 角
四、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我们怎样爱护人民币
板书设计:
买 文 具
单位: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第二课时:买衣服
教学内容:
课本12、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2、在购物活动中,能灵活地选择不同币值的人民币。
3、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难点:大面额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及灵活选择付款方式。
教学准备:
课件、大面额的人民币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 笑笑要过生日了,妈妈想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于是带她来到了服
装店打算给她买新衣服。我们一起去 服装店看看吧。(板书:买衣服)请同学
们看大屏幕。
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谁来试一试?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指名发言。
二、认识大额人民币
1、出示新版10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模型。





拾元
100元 50元 10元
20元 壹佰元 伍拾元
2、拿出自己手中的学具分别说说面值是多少?
3、小组讨论:
(1)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
(2)如果你想买件毛衣,怎样付钱?
(3)如果你想买一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需要多少钱, 可以怎样付钱?
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5、说一说这节课与上节用钱买东西有什么不同?

什么时候需用面额大的人民币?
三、巩固练习
能换 张
拾 圆 贰 圆
拾 圆

100元
能换 张

100 元
能换 张
20元

100元
能换 张
伍拾圆


拾 圆 壹 圆 贰 圆
能换 张 和 张

2、


拾 圆
壹 圆
20 元
贰 圆
=( )元




20元
20 元
贰 圆
贰 圆
伍 圆
壹 圆
=( )元
3、小组讨论:

拾 圆 20 元 伍拾圆
有一些
妈妈需要100元钱可以怎么拿?

4、小组汇报
5、数学故事:
通过这个数学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储蓄的功能,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
好习惯。
过年时小红得到 了50元的压岁钱,于是她去银行存钱,走在路上碰见了小
明,小明问她干什么去?她告诉小明到银行存 钱去,那么一年之后你们猜猜小
红从银

行取出的钱怎么多了?
第三课时:小小商店
教学内容:
课本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
难点: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
(一)问题情境
师: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

逛商店,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文具等等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
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
·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

·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15元。
·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究
1、师:现在 咋们注意看第一幅情境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
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
生:1架玩具飞机12元,1辆玩具坦克9元,一共就是12+9=21(元)。
师:回答得非常准确,真棒!
2、师:看第二幅情境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1盒水彩笔,找回
多少元?
生:1盒水彩笔15元,那么20-15=5(元),应该找回5元。
3、师:说得真好!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

物品呢?
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的情
况,在组织汇报。 学生所选物品只要是两样且总价没有超过30元都可以,对
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
4 、师: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以怎么付
钱?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即使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有两种:
·3张1元和1张2元,正好是花皮球的价钱5元。
·我可以付1张1元和2张2元,也正好是5元。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说得很好。
5、师: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算足球比篮球贵多 少元,就是计算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用减法计算,
72-68=4(元)。
师:思路很清楚,说得非常正确,真棒!继续努力哦!
6、师: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后,请小组代表汇报提出的不同问题,请其他同学解答,并组织
交流想法及计算结果。

三、总结:
师: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
共需要多少钱? 用加法
应找回多少钱? 用减法
如何付钱? 凑钱数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第一课时:有多少块糖
教学内容:
课本第16、17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
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 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 br>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
础。
教学重、难点 :
重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
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

式。
难点:学会通过多方位思考来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糖块
教学过程:
(一)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糖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块
糖。如果数 得又对又快,老师就会奖励你一块糖哦!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
法数一

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出现的数数方法
有:
·一块一块地数:1、2、3
·两块两块地数:2、4、6、8
·五块五块地数:5、10、15、20 ······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有道理就应
当给予肯定,尤其 是学生说出根据数目的多少选择不同的数法的时候,更应该
给予表扬。
(二)自主探究
1、数一数,填一填。 师:自由数的时候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现在老
师要求同学们看图数一数,填一填,能做到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插图。
学生自己数一数,完成填空后,汇报交流。
生1:每行有7块,有2行,一共有14块。

生2:每列有4块,有3列,一共有12块。
师:你能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第一幅图应该是7+7=14(块);
第二幅图应该是4+4+4=12(块)。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一数,把第二幅图中的
糖块按行数一数。然后交流。
生1:第一幅图中如果按列数,每列有2块,有2

列,一共是14块。
生2:第二幅图中如果按行数,每行有3块,有4行,一共是12块。
师:用算式又该怎样表示呢?
生:第一幅是2+2+2+2+2+2+2=14(块),第二幅是3+3+3+3=12(块)。
2、说一说,算一算。 师:现在咋们重点来研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
着看,竖着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
·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算式是:5+5+5=15(块)。
·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算式是:3+3+3+3+3=15(块)。
·横着看时,有3行就是3个5相加。 ·竖着看时,有5列就是5个3
相加。
·无论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

的。 ······
三、总结
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
有多少块糖
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5+5+5=15(块)
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3+3+3+3+3=15(块)

第二课时:儿童乐园
教学内容:
课本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逐步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和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
步体 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知道它们各部分的名称、读
法,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乘法算式的写法和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充满欢笑的地方,那就是“儿童
乐园”。
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情境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看见了些什么?
1、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数学信息。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试着解决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
师: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交流,并列式计算。 学生进行小组
活动,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
有多少人坐小飞机?2+2+2+2=8(人)
有多少人坐小火车?4+4+4+4+4+4=24(人)
划船的有多少人?3+3+3=9(人) …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意识地把相同加
数连加的算式板书在一起。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算式中的加数是相同的。
师 :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今天我们一
起来研究与加法相关的乘法知识。 1、针对2+2+2+2=8(人)进行教学。
师:这个算式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生:相同的加数是2,有4个这样的加数。 师: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
法表示。 边说边板书2×4=8或4×2=8,并结合所写的乘法算式介绍各部分的
名称和算式的读法。 < br>2、根据“儿童乐园”的其他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先写一道连加算式,
再改写成乘法算 ,并说一说改写的理由。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了
解情

况。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儿童乐园
2+2+2+2=8(人)
2 × 4 = 8(人)或4×2=8(人)
乘 乘 乘 积
数 号 数

第三课时:有多少点子
教学内容:
课本20、2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点子的个数,初步用乘法解决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同一个乘法算式。
3、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请大家一起做游戏,高兴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20
页情境图
师:仔细看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1:淘气第一次摆的点子是每 行2个,共3行,2+2+2=6。笑笑说用乘法
算式是2×3=6或3×2=6。
生2 :淘气第二次摆的点子图上是每列4个,共5列,4+4+4+4+4=20.淘气
说用乘法算式是4× 5=20或5×4=20。 师:你觉得淘气第一次摆的点子图还可
以怎样说?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抽生答,教师评价。
二、自主探究
1、想一想,摆一摆。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

真,能根据点子图说清每行有几个,有几行;或者是每列有几个,有几列。并
能说出 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和乘法算式,真是学到了不少知识。现在老师想同
学们在点子图上表示出乘法算式4 ×7。行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2、圈一圈,在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3×8.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教师巡
视。

3、学生在小组内出题,在点子图上圈一圈。
三、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有多少点子
4+4+4+4+4+4+4=28 4×7=28
7+7+7+7=28 或7×4=28
第四课时:动物聚会
教学内容:
课本第22、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与应用数学的意识。
2、会运用乘法解决生 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
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教学重、难点:
能提出问题,进一步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出的问题如
果简单,可以当场引 导学生解答,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乘法计算的问题,并
重点说清解题思路。
二、自主探究
师:老师这儿也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答。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
插图 。
1、想一想,连一连。
师:你能看懂图意吗?该怎么做呢?先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
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后,组织汇报。
2、看一看,说一说,你能想到哪些算式?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情境图 师:说说从每幅图中你想到了哪些算式?
是怎么想的?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抽生汇报。

3、想一想,3×6还能解决生活在的哪些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
抽生汇报。
三、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动物聚会
树上有几只小鸟? 3×3=9(只)

一共有多少个胡萝卜? 4×3=12(个)
猴子一共端来多少个桃子?6×3=18(个)

第五课时:练习二
教学内容:
课本24~26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2、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正确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
二、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告诉大家,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改写成

乘法算式。
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知道乘法算式怎样读,怎样写。 ??
师:说得真好,下面就看看你对这些知识掌握了没有。
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第8题
师: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买了2把香蕉,每把有5根。
生2:买了4捆萝卜,每捆有4根。
生1:买了5行馒头,每行有4个。
师:你能用乘法算式算出每样东西各买了多少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
师:能看图列式计算。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图表示乘法算
式。
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第6题

学生尝试画图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每个乘法算式可以有两种图形来对应地表示。
三、总结
引导学生谈感受、收获。
让学生感受这节课的学习有所提高,增强学生学习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第一课时:折一折 做一做
教学内容:
课本26、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
数学美。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难点: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纸、剪刀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上手工课吗?都会做什么手工呢?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淘气 和笑笑在手工课上剪的一些漂亮的图案。看
看,你发现了什么?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二、动手操作

1、剪背心
同学们,你们想亲自动手试一试,剪出这样漂亮的图案吗?
先看看要想剪出一件小背心,该怎么做呢?说给大家听。
2、想办法得到上面的几个图案。
你有办法剪出上面其他几个图案吗?说说你的剪法。
小组内尝试讨论,全班交流。
小组内试着剪出这些图案。
3、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对称现象,你知道哪些呢?
三、巩固应用:
(1) 课本第27页第1题.
照样子做一做。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课本第27页第2题.

说一说,做一做。
看图案,你打算怎么做?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折一折、做一做
剪的步骤:折---画---剪

第二课时:玩一玩 做一做
教学内容:
课本28、2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
数学美。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平
移和旋转。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难点:运用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正方形、圆、三角形硬纸板
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移

1、你们听说过游戏“华容道”吗?
2、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曹操从华容道逃走?在小组里讨论,试一试。
3、能让曹操从华容道逃走吗?你发现了什么?
4、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与游戏类似的平移现象,你能说出几种吗?
二、认识旋转

1、生活中有平移的现象,还有旋转的现象,比如我们喜欢玩的陀螺。现在
拿出我们准备好的硬 纸板和火柴棍,试着制作陀螺。在制作之前,你想到了什
么问题?
2、小组内讨论研究,班级交流。
3、动手制作陀螺。
4、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旋转的现象呢?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课本29页第1题。
怎样才能把汽车开出来。
(2)课本29页第2题。
指导学生了解做竹蜻蜓的过程。
(3)课本29页第2题。
你会玩得风车吗?做一个玩玩,试一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玩一玩、做一做
火柴棍扎在图形的中点陀螺转得最稳。
形状为圆形的陀螺转得最稳。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数松果
教学内容:
课本30~3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2.培养孩子迁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
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
二、问题探究
师: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

1.你打算怎样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2.五个五个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3.提问:指着第一堆松果提问,这堆松果有五个,是1个5,一共是5个松
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4.提问:指着第一堆和第二堆松果提问,这两堆松果有两个五个松果,是2
个5,一共 是10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5.谈话: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三、体验感悟
1.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1×5=5 一五得五
2×5=10 二五一十
3×5=15 三五十五
4×5=20 四五二十
5×5=25 五五二十五
5×6=30 五六三十
5×7=35 五七三十五
5×8=40 五八四十
5×9=45 五九四十五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四、实践应用 .
对口令.
1.老师说“四五”,同学说“二十”。
2.老师说“四五二十”同学说“4×5”或“5×4”。
3.同桌对口令,男生女生选代表对口令。 练一练:完成书本31页练习
题。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数松果
1×5=5 一五得五
2×5=10 二五一十
3×5=15 三五十五
4×5=20 四五二十
5×5=25 五五二十五
5×6=30 五六三十
5×7=35 五七三十五
5×8=40 五八四十
5×9=45 五九四十五





第二课时:做家务
教学内容:
课本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放筷子的真实情景,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 诀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
学在于生活中,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使学生理 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学习编、记、用2的乘法口诀,理解2的
乘法口诀相邻两句之间的关系,

掌握并能够熟练地运用。
3、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用2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编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诀。
难点:用学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小棒、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吗?都做哪些家务活呢?

看来, 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爸爸妈妈的得力小助手。今天,老师带同
学们到小明家去做客,小明非常喜欢劳 动,他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面
老师带同学们到他家里看一看,他在做什么?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课件演示:小明摆筷子,边摆边数)
1.说一说。先在小组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个别汇报。 (引
导学生观察,并找出有效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一共有多少人吃饭?
需要多少

双筷子?一共有多少根筷子呢?)
2.摆一摆,数一数。学生用小棒代替 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
要边摆边说:一双筷子2根,2双筷子4根
3、 看一看。仔细观察小明是怎样摆的?说说看。(通过观察,学生快发现
是2根2根摆的,这时教师抓住知 识的生长点,做到旧知识的复习,促进新知
识的迁移。)
4、比一比。
(1)学生用小 子,动手摆一摆。边摆边数出一共用了多少根筷子。再摆一
遍,这时要求边摆边把数 的过程填写在表格中。
(2)名汇报,集体订正。
(3)每次加得的结果读一读。

5、试一试。
(1)根据表格尝试编制2的乘法口诀。
(2)学法指导:说一说怎样编制乘法口诀。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
完成。
(3)小组研究编写。如果有困难,可以看一看书中的算式,在编口诀。你
能编几句就几句。
(4)全班交流,集体订正。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编了几句口诀?请你
任选一句说说看.学生口述 ,教师出示相应的口诀卡片.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纠
正,共

同整理出系统的乘法口诀.
6、记一记。
(1)先按顺序齐读2的乘法口诀.
(2)观察:同桌讨论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教师用彩
色粉笔圈注.
(3)请大家读读记记自己编出的2的乘法口诀.
(4)交流你认为”2的乘法口诀”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一些?你用什么方
法记呢?
(5)记忆:按顺序齐背、看卡片把口诀补充完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
口令。教师指表格中筷子 的根数,学生说出口诀.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游戏。请9个小朋友站在黑板前一个接一个火车,一个接一个的背出2
的口诀。再调换这9个学生的

位置再做开火车背口诀的游戏。
2、完练一练第1-4题.
3、件出示适当的练习巩固题。
四、课堂总结。
请小朋友谈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做家务
一共有多少只手?
1个2 1×2=2 一二得二
2个2 2×2=4 二二得四
3个2 3 ×2=6 二三得六
4个2 4 ×2=8 二四得八
5个2 5×2=10 二五一十
6个2 6×2=12 二六十二
7个2 7×2=14 二七十四
8个2 8×2=16 二八十六
9个2 9 ×2=18 二九十八




第三课时:课间活动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
同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
2、初步接触乘加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
样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会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乘加计算的计
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出示:教材第34页情境图
师: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究
1、说一说,5×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
师:在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后,能 说说5×2这个乘法算式能解
决操场上的哪些问题吗?

生1:可以表示一共有多少面彩旗。
生2:也可以表示有多少名同学在拔河。
2、说一说,算一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套圈图
师:你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吗?抽生答
3、一共有多少盆花?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情境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找出哪里有花。怎么计算一共有多少盆花呢?
小组讨论完成,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写出综合的乘加算式,明确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从从中你还发现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答?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点评、
鼓励。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后“练一练”的第2题。
2、课后“练一练”的第3 题
3、在课间活动中找一找,有哪些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把它用算式的形
式写下来。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课间活动
有多少人打乒乓球?2×3=6(人)或3×2=6(人)
玩套圈的一共有多少人?5×3=15(人)或3×5=15(人)
操场上一共有多少盆花?5×3+3=18(页)或3×5+3=18(页)


第四课时:需要几个轮子
教学内容:
课本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力。
2、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解决生活中简单
的乘法问题。
教学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师:淘气制作的三轮车,一辆车需要几个轮子?

两辆车呢?抽生答。
二、自主探究
1、用圆片摆一摆,填一填。
师:现在请同桌合作,用圆片代替三轮车的轮子摆一摆,完成下面的表
格。
学生同桌合作动手摆、填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2、编口诀。
师:现在结合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以及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列出乘法 算
式,编出3的乘法口诀吗?咱们来试试。1辆车需要几个轮子?
生:1×3=3,口诀应该是一三得三。
师:那么2辆三轮车需要几个轮子?3辆呢? ……9辆呢?大家依次这样
写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写乘法算式,编口诀;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
学生。
组织汇报交流,共同总结3的乘法口诀。
3、记口诀。
师:想一想,我们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
抽生答
三、巩固应用
1.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把3的口诀读一遍,好吗?

2.课后“练一练”的第2、3题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进步?能把3的乘法口诀背下
来吗?
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
1个3 1×3=3 一三得三
2个3 2×3=6 二三得六
3个3 3×3=9 三三得九
4个3 4×3=12 三四十二
5个3 5×3=15 三五十五
6个3 6×3=18 三六十八
7个3 7×3=21 三七二十一
8个3 8×3=24 三八二十四
9个3 9×3=27 三九二十七


第五课时:小熊请客
教学内容:
课本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掌握4的乘法口诀, 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
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4的乘法口诀以及口诀的编制。
教学准备:

课件、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出示:教材第38页情境图
师:小熊把几个红果串成一串?
生:4个。
师:那2串有几个红果?3串呢?……你能完成下面的表格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表格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后,组织交流汇报。
二、自主探究
1、编口诀。
师: 咱们之前学习过5、2和3的乘法口诀,都是同学们根据乘法算式自
己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到的,今天咱 们仍然自己试试编写4的乘法口诀,有信
心吗?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编写4的乘法口诀,教师巡视,

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师生共同完成得出4的乘法口诀。
2、记口诀。
师:你觉得哪句乘法口诀不太好记呢?请同学们帮你想个好办法吧!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又快又好地记住4的乘法口诀。
三、应用拓展

(1)练一练的第1题。
(2)练一练的第2题。
(3)数学游戏。
(4)课后延伸。寻找生活中能用4的口诀解决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进步?能把4的乘法口诀背下
来吗?
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个红果?
1×4=4 一四得四
2×4=8 二四得八
3×4=12 三四十二
4×4=16 四四十六
4×5=20 四五二十
4×6=24 四六二十四

4×7=28 四七二十八
4×8=32 四八三十二
4×9=36 四九三十六


第六课时:回家路上
教学内容:
课本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 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
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教学重、难点:
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出示:教材第40页情境图
师: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数 学问题?该怎样解决?子小组
里交流,然后咱们再汇报每个小组

的问题,让不同小组的同学进行解答。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整理各自发现的问题,在同组内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

决。
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如:船上一共有多少只
小猫?
重点引 导学生弄清船上的小猫有4排,每排有4只,所以是4+4+4+4=16
(只)。也可以理解成4个4 ,用乘法算式4×4=16(只)。
2、说一说,算式2×6=12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师:谁能告诉老师“算式2×6=12”可以解决这幅图中的哪些问题?
生1:每组有2只猴子,6组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可以用这个算式解决。
生2:桥上每队有6只小狐狸,2队有多少只狐狸?可以用这个算式解决。
……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就予以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三、巩固应用
(1)第41页第1题。
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自己的想法。
(2)填一填。
第41页第2、3题。
(3)解决问题。

第41页第4题。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进步了?
板书设计:
回家的路上
船上一共有几只小猫?
4+4+4+4=16(只)
4×4=16(只)

第七课时:练习三
教学内容:
课本第42、4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2、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学校了《乘法口诀 (一)》,今天我们就一
起来检验一下自己学习的成果。
二、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先告诉大家这单元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2---5的乘法口诀。
我能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我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
师:下面就看看你们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
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第4题。
师:你能独立完成这张关于2、3、4、5乘法口诀的表格吗?先告诉大家
你看懂了什么?
抽生答
如果个别学生不明白,教师就个别讲解;如果有部分学生不明白,教师
可以结合具体例子讲解。
学生尝试独立填表,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

的学生,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学过的乘法口诀背过了。具体解决问题怎么样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第6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三、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第8课时: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4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对前面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2、熟记2--- 5的乘法口诀,并且能运用口诀熟练计算。
3、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
教学重、难点:

-有心人


-阿倍仲麻吕


-得道多助


-不敢苟同


-开模


-whitesmoke


-鹅毛笔


-生命的起源



本文更新与2020-11-20 00:2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48417.html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