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陈文灯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20 00:33
tags:北师大版, 二年级, 教学设计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20年11月20日发(作者:韩说)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谁的得分高。(教材第2、3页)

1.掌握连加运算的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养成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3.养成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
难点: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老师告诉你们,淘气和笑笑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
一天他们 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想知道他们的比赛成绩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
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观察这张表,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第三次得41分。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
·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有两次得分超过了笑笑。
……
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不少。还有同学们看出了淘气有两次的得分超过了笑笑,真
细心!
【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套圈比赛)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 表格描述数学信息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式,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读表,了解、收集数
学信息的能力 。】

1.进行估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他们谁说得对?”对话情境。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要好 的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得对呢?
为什么?
生1:淘气说得不对。 虽然他的确是有两次都比笑笑得分高,但不能因此就说淘气肯定获
胜。因为淘气的总分不一定比笑笑的总 分高。
生2:笑笑说得很有道理。像笑笑说得那样,淘气两次比笑笑共多2分,而笑笑却一次就多出了3分,当然总成绩是笑笑的高,所以应该是笑笑获胜。
【设计意图:估算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 知识,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是需要经常训练的。估算
方法本身就是个性化的,通过交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 验,分享他人的快乐,学习更好的估算方
法。】
2.尝试计算。
师:刚才我们用自 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
了。那么到底谁获胜呢?让我们来 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先计算淘气的总得分吧!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出现的多种算法:
(1)20+30+40=90
4+1=5
90+5=95
(2)
2 4
+ 3 0
5 4

5 4
+ 4 1
9 5
(3)

2 4
3 0
+ 4 1
9 5
(4)
2 4
+ 3 0
5 4
+ 4 1
9 5
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算式的基本方法,教师 都应给予肯定。三个数连加的竖式
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时计算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提示 学生观察:由于这三个数
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取竖式计算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 < br>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计算一下笑笑三次
一共得了 多少分?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把你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和同桌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通过实际计算和比较发现:笑笑多一分,笑笑获胜。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 功的平台,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方式。让学
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 和能力。体验算法多样化。】

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 赛的问题。现在,老师提一
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2人、3人都可以),也进行一次套圈 比赛。把比赛的情况
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

谁的得分高
24+30+41=95(分)
2 4
3 0
+ 4 1
9 5

23+44+29=96(分)
2 3
4 4
+ 2 9
9 6
答:淘气共得了95分,笑笑共得了96分,笑笑获胜。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算法多样化是学生学习个性化的必然反映。提倡算法多样化不
是标新立异、无中生有,而是还计算教学 于本来面目。算法多样化带来的另一个现实要求是
适时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规 律,最终能够实现算法的优化。
2.对于多种算法,不应急于做出选择优化,应该适时引导学生自我选 择,实现算法的优化。
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 表达能力和
思维逻辑的条理性。

A类

填空。
4
+ 2
(
+ 1
(

8
4
)
8
)
3 7
+ 2 6
(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2 5
( )

3 2
+ 1 5
( )
+ 2 7
( )
(考查知识点:连加运算;能力要求:会正确进行连加计算。)
B类

笔算下面各题。

(考查知识点:连加运算;能力要求:能正确进行连加计算。)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4 8
+ 2 4
(72)
+ 1 8
(90)

3 7
+ 2 6
(63)
+ 2 5
(88)

3 2
+ 1 5
(47)
+ 2 7
(74)
B类:78 99 78
教材习题
第3页“练一练”:
1.(1)第一次奇思比妙想得分少,或妙想的得分两次超过了奇思。(答案不唯一)
(2) 奇思获胜。因为第1次妙想比奇思多5分,第2次妙想比奇思多3分,两次一共比奇思多8
分,而奇思第 3次比妙想多10分,这样奇思就比妙想多2分,奇思获胜。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3)奇思:35+23+30=88(分)
妙想:40+26+20=86(分)
2. 17+36+11=64(人)
3. 67 98 85 87
4.(1)28+16+15=59(枚) (2)51+21+28=100(枚)
(3)2012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38+27+23=88(枚)(答案不唯一)




秋游。(教材第4、5页)

1.通过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问题,学习连减计算的过程。
2.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减计算。
3.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连减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进行100以内的连减计算。

课件。


师:秋天到了,天高云淡,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同学们喜欢秋游吗?(喜欢)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看!同学们出去秋游的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这条船可以坐90人。
·有两队,一队有45人,一队有25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准确。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1:一共有多少人?
生2:船上能坐得下这两队人吗?
生3: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梳理,并组织学生探究有价
值的问题。如果没有出现教材中探究的问题,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用学生生活中喜欢 秋游的话题引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数学信息 ,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准备。】

1.乘船问题。
师:是啊,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呢?你们觉得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1 :可以从90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就是船上剩下的
空座位数。 生2:可以先求出两队一共有多少人,再从90个座位中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剩下
的空座位 数。
师: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现在就请同学们尝试自己列式,算一算。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算法。
师:哪位同学愿意汇报一下自己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
·我是从90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
数:90-45=45(个),45 -25=20(个),所以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
·我也是从90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 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但是我的算式是
90-25=65(个),65-45=20(个),所以船上还 有20个空座位。
·我是先算出两队的总人数,然后用90一次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的空座位
数:45+25=70(人),90-70=20(个),所以船上也是还有20个空座位。
师:刚才大家用不同的算法得出了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这些算法都是正确的。现在请
大家交流一下用 竖式计算的过程。
请不同算法的同学到黑板上板书。
师:从90中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 去另一个队的人数,可以写成一个算式为
90-45-25=20(个)或90-25-45=20(个 ),这样的算式叫连减算式,计算连减算式一般从左往右
计算,竖式的写法:
9 0
- 4 5
4 5
- 2 5
2 0

9 0
- 2 5
6 5
- 4 5
2 0
【设计意图:不同算法的交流,使学生认识算法的多样化。竖式计算是大数计算的基本方
法,也是学生 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2.乘车问题。
师:同学们之前的表现非常棒!解决了乘船时的问 题。如今啊,同学们的秋游就要结束了,
要乘车返回学校。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乘车返回学校”情境图。
师: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你能算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吗?自己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尝试解答后小组内交流解法,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的写法。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连减的意义, 及时巩固连减算式的计算的方法。培
养学生整理与归纳的学习习惯和意识。】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结束时,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 教学的收获,有助于学生逐步养成及
时归纳总结的好习惯,体会收获的成功和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

秋 游
90-45-25=20(个) 90-25-45=20(个)

9 0
- 4 5
4 5
- 2 5
2 0

9 0
- 2 5
6 5
- 4 5
2 0
答: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

笔算下面各题。

A类


(考查知识点:连减运算;能力要求:掌握连减算式的竖式计算方法。)
B类

看懂图意后,解决问题。
有85个西瓜。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考查知识点:连减运算;能力要求:能正确运用连减计算解决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43 7 0
B类:85-40-27=18(个)
教材习题
第5页“练一练”:
1.左面:(1)张阿姨带了50元;买鱼用去28元;买蔬菜用去15元。(答案不唯一)
(2)50-28-15=7(元)
右面:(1)《故事丛书》18元;《手工丛书》32元。(答案不唯一)
(2)100-18-32=50(元)
2. 19 12 1
3.(1)26+32+39=97(份) 97<98<99<100 一班订的报刊最少。
(2)98-40-37=21(份) (3)99-45-28=26(份) (4)34份《小画报》;32本《小故事》。
4. 略



星星合唱队。(教材第6、7页)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算式。
难点: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算式。

课件。



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喜欢)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情境图。
师:谁能看着情境图说一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回答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
·合唱队的人数变了。
·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
·合唱队加入的人比毕业的人多。
……
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多呀!可是老师就是没弄明白,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
少了?
生1:毕业的人数少,新加入的人数多,所以应该是比原来多了。
生2:新加入的比离开的人数多,当然是现在人多了。
师:同学们不仅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还讲出了道理,真棒!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形式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自然
而然进入新课。】

1.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 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场解答。“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的问题,学
生提不出来就进入下一个环节, 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参与启发提出。
师:要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算式?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15-9=6(人) 52+6=58(人)
·52-9=43(人) 43+15=58(人)
·52-9+15
在学生 列出52-9+15之后,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如原来有52人,毕业离开
了9人,就是少 了9人,所以是52-9;又加入了15人,就是又多了15人,应该再加上15,所以就
是52-9+ 15。如果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并告
诉学生这样的算式 叫作加减混合算式。
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 及时巡视。一方面,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必要的
指导。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出现的算 法以及算法中出现的问题,准备下一步组织学生交流。
师:把你的算法和结果向大家介绍一下,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
一般方法 :先算52减9,再加15,结果等于58。如果出现先算52加15再减9的算法,
可以让学生说一说 是怎样想的,并谈谈看法。同时说明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
师: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师:谁愿意把你用的竖式计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多数学生可能会用两个竖式计算,如果学生 出现用一个竖式的,就直接指导;如果没有出
现,教师就主动介绍。
师: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用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结果的交流, 既是计算的检查,也是同学间相互学习的平台,更
是教师进行学习指导的机会。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 是数学计算的基本技能,教师要重视
指导。】
2.先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
师:同学们,你们能解答这两道习题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最下面的情境图。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 说说是怎样想的。关键弄清:叔叔比淘气大
29岁,就是8+29=37(岁),说明叔叔37岁;阿姨 比叔叔小5岁,就是叔叔的年龄减去5岁,所以
写成一个算式就是8+29-5。让学生到前面板演竖式 计算的过程。
然后进行第二题的解答并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 经历知识的建构、形成过程,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技能。通过解决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星星合唱队
52-9+15=58(人)
5 2
- 9
4 3

4 3
+ 1 5
5 8

5 2
-
4
+ 1
5
9
3
5
8
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

A类



里填上正确的数。

(考查知识点:加减混合运算;能力要求: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算式。)
B类

操场上有26名同学在跳绳,36名同学在拍球。刚刚走了45名同学,还剩多少名同学?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考查知识点:加减混合运算;能力要求:会解决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84 26 11 64
B类:26+36-45=17(名)
教材习题
第7页“练一练”:
1. (1)车上的人数少了。 (2)56-27+19=48(人)
2. 94 52 79 60
3. 75-35-28=12(个)
4. 45-16+27=56(张)
5. 89-35+18=72(台)






练习一。(教材第8、9页)

1.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3.培养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
难点:利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算式。

课件。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100以内的两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你们学会了吗?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导学生开始整理相关的知识点。】

师:先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一下,把意见梳理好了请一个代表汇报,与大家分享。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
组织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时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
·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并且比较简便。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
师: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有什么想法呢?
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 实际问题时,有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有时
却完全运用连减就能解决问题。
师:说得非常好,就应该把我们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现在我们就试
试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1题右面的习题)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你们了解了什么?
生1:做成这只猫头鹰用了三种瓜子。
生2:一共用了80粒葵花子,西瓜子比葵花子少25粒,南瓜子比西瓜子少39粒。
师: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呢?
生:淘气用了多少粒南瓜子?
师:是啊,用了多少粒南瓜子呢?试一试: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不同的算法后,组织学生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
·80-25-39=16(粒)。我是想葵花子80粒,西瓜子比葵花子少25粒,就要减去25得到西瓜子的粒数;南瓜子比西瓜子少39粒,就要再从西瓜子的粒数里面减去39才是南瓜子的粒数。
·我觉得因为“西瓜子比葵花子少25粒”“南瓜子比西瓜子少39粒”,就说明南瓜子最
少,实际就是 比葵花子少25+39=64(粒),所以可以从80里面减去64得出用了16粒南瓜子。
如果学生没有提出第二种方法,教师可以适当介绍。
【设计意图:在学生讨论得出规律后,要 适时进行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能够学以致用,体
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A类

想一想,算一算。
小东家有母鸡22只,公鸡比母鸡少9只,小东家一共养了多少只鸡? < br>(考查知识点: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能力要求:能正确分析题意,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
B类

购物满100元就能获奖。

(1)买一本、一件和一个应付多少元?能获奖吗?
(2)买一件和一个应付多少元?
(3)你还想买些什么?大约需要多少元?
(考查知识点:100以内的加法、连加运算;能 力要求: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加法及连加
算式并解决相关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22-9+22=35(只)
B类:(1)28+49+22=99(元) 99<100 不能获奖
(2)49+50=99(元)
(3)答案不唯一,略。
教材习题
第8、第9页“练习一”:
1. 46+34+16=96(个) 80-25-39=16(粒)
2.(1)玩具机器人的价钱是45元。(答案不唯一)
(2)买玩具机器人和玩具小汽车。100-45-23=32(元)(答案不唯一)
(3)买玩具小汽车和魔方剩下的钱最多。100-23-15=62(元)
(4)买玩具轮船和魔方正好需要花100元。(答案不唯一)
3. 95 64 73 27 34 56
4. 89 52 24 88 22 100
5. (1)36+18+45=99(根) (2)36+18-10=44(根)
6. (1)95-32-36=27(节) (2)32+36-23=45(节)
7.(1)90-30-24=36(下) 94-29-29=36(下)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可能是91下;91-26-30=35(下)(答案不唯一)
8.
7 12 11
14 10 6
9 8 13







买文具。(教材第10、11页)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重点: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件、人民币票样。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呀,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 也来了,他们也想和我们一起去商店买
文具。你们高兴吗?(高兴)
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购物时要用到人民币,我们都要爱护人民币。但是我们也不可以
盲目地崇拜金钱,因为“金钱不是万能 的”。
【设计意图:教学之初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并能正确看
待金钱,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

1.认一认,填一填。
师:要想购物就离不开人民币,你认识图中的人民币吗?能完成填空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插图。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能够认出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不同面值的
人民 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从哪看出人民币的面值的。
结合生活经验及图片,完成填空,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师:瞧,淘气和笑笑跟我们一起来到了文具商店。同学们已经 认识了10元以内不同面值
的人民币,能自己买文具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最上面的插图。
师: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用你手中的人民币票样,演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可能会说:
·我想直接给售货员一枚1元的硬币或一张1元的纸币,这样比较简单。
·我可以给售货员2张5角的。
·我可以给售货员10张1角的,因为1元=10角。
·我可以给售货员1张5角、1张2角和3张1角,这样加起来也正好是10角,就是1元。
……
师:同学们的付钱方式真多。实际生活中,我们这些付钱的方法都是可以的。
3.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师: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没有正好足够的零钱,就需 要付整钱后再由售货员找回零钱。这
样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如果用1元钱买1把尺子,应 找回多少钱?同学们算一算,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好吗?
生1:1把尺子8角,1元等于10角,减去买尺子的8角,还剩2角,所以就应该找回2角。
生2:算应找回的钱数,就是计算剩下的钱数,应该用减法计算,所以1元-8角=2角。
师 :是啊,就是这样用减法计算应找回的钱数,或者说找回的钱数与买东西用去的钱数和
正好是付出的钱数 。
4.和同伴说一说: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
师:如果你有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呢?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然后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
·我可以买1把尺子和1个练习本。
·我可以买2块橡皮和1把尺子。
·我可以买2支铅笔。
·我可以买1支铅笔,2个练习本和1块橡皮。
……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多啊!只 要你们所用的钱正好是1元,不能多不能少,就说明你们的想
法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在创 设的实际购买文具的情境中,使学生体会到购买同一种物品可以有不同
的付钱方式,同样多的钱也可以买 到不同的物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解决简单实际
问题的能力,加深记忆1元=10角。】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买 文 具
1元=10角 1角=10分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1.通过创设购物这个具体情境, 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学会计算的思考过程和如何付钱的
方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 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
是学生学习 数学的重要方式。

A类

填空。
3张+2张=( )元
+++=( )元( )角
(考查知识点:购物;能力要求: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面值的计算。)
B类

回答问题。
(1)买一个文具盒可以怎样付钱?
(2)5元可以买哪些物品?
(考查知识点:购物;能力要求:能正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4元 6元3角
B类:(1)3张1元和1张5角。(答案不唯一)
(2)可以买1个文具盒和1个练习本。(答案不唯一)
教材习题

第11页“练一练”:
1. (1)2 (2)5 (3)10 (4)20 (5)5 10
2. 6元7角 2元5角 4元1角 8元 11元 4元3角
3.(1)1张1元1张5角。(答案不唯一) (2)5角 (3)可以买2瓶酱油。(答案不唯一)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买衣服。(教材第12、13页)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3.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件、人民币票样。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去哪转转吗?今天我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长袖上衣的价钱是26元,短袖上衣的价钱是31元。
·我知道了一套连体衣的价钱是41元。
·我知道一条裙子的价钱是23元。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信息真不少!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买衣服情 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学习较大面值
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1.认一认。
师:你认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教师依次出示 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样张,让学生回答问题,介绍自
己能认出这些人民币的 依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为下一环节探究不同的付钱方式奠定基
础。】
2.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
师:如果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呢?用你手中的人民币票样摆一摆,然后说一
说。
学生在小组内用人民币票样讨论付钱的方式,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付钱方式后,组织交
流汇报 。
学生可能会说: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我拿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一共是31元。
·我拿1张20元,2张5元和2张5角,一共是31元。
·我拿3张10元和5张2角,一共是31元。
……
只要学生说的符合生活实际、是正确的,教师就要予以肯定。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师:你还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回答;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解决,
或给予适当的提 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富有现实性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促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师:学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说给大家听听。

买 衣 服
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一共是31元。
1张20元,2张5元和2张5角,一共是31元。
3张10元和5张2角,一共是31元。
……

1.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 ,培养了学生的
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2.本节课能很好地把握新课程理念,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
出发 ,精心设计形式新颖、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A类

填空。
=( )张+( )张+( )张
=( )张
+( )张
+( )张=( )张
(考查知识点:换钱;能力要求: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B类

说一说。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1)买一件,可以怎样付钱?
(2)100元能买哪两件商品?
(考查知识点:购物;能力要求:能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计算。)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 2 1(答案不唯一) 2 1 1 3
B类:(1)2张20元、1张5元和2张2元,共49元。(答案不唯一)
(2)可以买裙子和闹钟。(答案不唯一)
教材习题
第13页“练一练”:
1.(1)可以付4张10元、1张5元和3张1元,共48元。(答案不唯一)
(2)15+45=60(元) 可以付1张50元和1张10元,共60元。
2. 33 50
3.5 10 5 2 2 4(后两个空答案不唯一)
4.方法一:1张50元、2张20元和1张10元。
方法二:1张50元、1张20元和3张10元。
5.略





小小商店。(教材第14、15页)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
难点: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课件。


师: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逛商店,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文具等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4~15页情境图。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小小商店,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
·我喜欢的玩具坦克的价钱是9元。
·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15元。
·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
……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交流各自的发现,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 br>1.师:现在咱们注意看第一幅情境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多
少元 ?
生:1架玩具飞机12元,1辆玩具坦克9元,一共就是12+9=21(元)。
师:回答得非常准确,真棒!
2.师:看第二幅情境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生:1盒水彩笔15元,那么20-15=5(元),应该找回5元。
3.师:说得真好!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再组织汇报。
学生所选物品只要是两样且总价没有超过30元都可以,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
4. 师:淘气想买一个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以怎样付钱?在小组里说说你的
想法。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及时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有两种:
·3张1元和1张2元,正好就是皮球的价钱5元。
·我可以付1张1元和2张2元,也正好是5元。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说得很好。
5.师: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就是计算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用减法计算,72-68=4(元)。
师:思路很清楚,说得非常正确,真棒!继续努力哟!
6.师: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小组交流后,请小组代表汇报提出的不同 问题,请其他同学解答,并组织交流想法及
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引 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
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 小 商 店
共需要多少钱? 用加法
应找回多少钱? 用减法
如何付钱? 凑钱数

1.这节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把购物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 br>学生面前,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2. 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他们选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
多样。学生积极主动 、充满自信,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心理上得到了满足。

A类

说一说。
(1)哪两种玩具的价格最接近?
(2)用100元可以买三件玩具吗?如果可以的话,可以买哪三件?
(考查知识点:购物;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B类

1.用100元去买一套衣服,可以怎样买?应付多少钱?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说一说。

你来到这家商店想买什么?怎么付钱?
(考查知识点:购物;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小猴和大象的价格最接近,只相差1元。
(2)100元可以买三件玩具,可以买公鸡、小熊和熊猫。(答案不唯一)
B类:1.可以 买:①+④应付46+53=99(元);①+⑤应付46+41=87(元);②+⑤应付
52+41 =93(元);③+⑤应付34+41=75(元);③+④应付34+53=87(元)。
2.略






有多少块糖。(教材第16、17页)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 加运算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
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 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道
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重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 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能相应地列
出两道不同的连加算式。
难点:学会通过多方位思考来解决问题。

课件、糖块。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糖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块糖。如果数得又对又快,
老师就会奖励你一块糖哟。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出现的数数方法:
·1块1块地数:1、2、3……
·2块2块地数:2、4、6、8……
·5块5块地数:5、10、15、20……
……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有道理就应当给予肯定,尤其是学 生说出根据数目的多少选择不同
数法的时候,更应该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由学生已经具备 的跳着数数的方法和技能引入新课,既为新课的教学做了铺
垫,又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数一数,填一填。
师:自由数的时候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现在老师要求同 学们看图数一数,填一填,你们
能做到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插图。
学生自己数一数,完成填空后,汇报交流。
生1:每行有7块,有2行,一共有14块。
生2:每列有4块,有3列,一共有12块。
师:你能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第一幅图应该是7+7=14(块);第二幅图应该是4+4+4=12(块)。
师:现 在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一数,把第二幅图中的糖块按行数一数。
然后交流。
生1:第一幅图中如果按列数,每列有2块,有7列,一共有14块。
生2:第二幅图中如果按行数,每行有3块,有4行,一共有12块。
师:用算式又该怎样表示呢?
生:第一幅图是2+2+2+2+2+2+2=14(块);第二幅图是3+3+3+3=12(块)。
2.说一说,算一算。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师:现在我们重点来研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
·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算式是5+5+5=15(块)。
·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算式是3+3+3+3+3=15(块)。
·横着看时,有3行,就是有3个5相加。
·竖着看时,有5列,就是有5个3相加。
·无论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
……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引 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并相应地列
出两道不同的连加算式,为学习加数相同的连加 算式改写乘法算式奠定基础。】

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有多少块糖
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5+5+5=15(块)
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3+3+3+3+3=15(块)

1.情境教学法。 让学生在情境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
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 为小学
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
教学,更能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
能。

A类

数一数,填一填。

+++=( )
(考查知识点:连加运算;能力要求:会正确进行连加计算。)
B类

看图填空。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1)横着看,每行有( )朵花,有( )行,一共有( )朵,列式是( )。
(2)竖着看,每列有( )朵花,有( )列,一共有( )朵,列式是( )。
(考查知识点:连加;能力要求:能正确进行连加计算。)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6+6+6+6=24(个)
B类:(1)5 4 20 5+5+5+5=20(朵) (2)4 5 20 4+4+4+4+4=20(朵)
教材习题
第17页“练一练”:
1. 25个
2. 4 5 20
3.(1)10 3 30 (2)3 10 30
4. (1)5 3 15 5+5+5=15(格) (2)3 4 12 3+3+3+3=12(格)





儿童乐园。(教材第18、19页)

1.结合“儿童乐园” 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逐步发展并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结 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
的意义,体会乘法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读法, 并运用
加法计算得出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重点:乘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课件。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数学王国中有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那就是“儿童乐园”。
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情境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有乘小飞机的、划船的,还有坐小火车的。
·我发现每架小飞机上的人数同样多,每节车厢里的人数也同样多。
·有4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上有2人。
·每条船上有3人,有3条船。
…… < br>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说得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起
解答, 好不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发现的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把根据这幅图提出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交流,并列式计算。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有多少人坐小飞机?2+2+2+2=8(人)
·有多少人坐小火车?4+4+4+4+4+4=24(人)
·划船的有多少人?3+3+3=9(人)
……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意识地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板书在一起。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算式中的加数是相同的。
【设计意 图: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所以要充分利用主题图,结合问
题情境,帮助学生发现并 逐步理解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含义,为理解乘法的意义做好铺垫。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 化地让学生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的情况在生活中处处存
在。】
师: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加法算 式还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与加法
有关的乘法的知识。
(1)针对2+2+2+2=8(人)进行教学。
师:这道算式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
生:相同的加数是2,有4个这样的加数。
师: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
边说边板书2×4=8或4×2=8,并结合所写的乘法算式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和算式的读法。
(2)根据“儿童乐园”的其他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先写一道连加算式,再改写为
乘法算式 ,并说一说改写的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
·我数了数有6个4,就是6×4=24或4×6=24。
·有3个3,所以就是3×3=9。
……
师:4+4+4+4+4+4=4×6, 6是从哪来的?3+3+3=3×3,两个乘数“3”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由相同加数的连加算 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学会把加数相同
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谈论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表示的 不同含义,引起学生的关注,使
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计算相同加数的连加问题,列乘法 算式比较简便。】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儿 童 乐 园
2+2+2+2=8(人)2×4=8(人)或4×2=8(人)
2 × 4 = 8 读作:2乘4等于8
= 读作:4乘2等于8
6×4=24(人)或4×6=24(人) 4+4+4+4+4+4=24(人)
3+3+3=9(人)3×3=9(人)

1 .创设问题情境,把乘法的学习与生活密切结合。教师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主题图,使学生
感受到生活中有 相同加数求和的数学问题,从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 成过程。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发现相同加数连 加与乘法的联系。

A类


每盆有( )朵花,共有( )盆,一共有( )朵花。
用加法算:+++=
像这样相同加数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
用乘法算:×=
(考查知识点:乘法算 式的读、写;能力要求: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
算式。)
B类

看图填空,写出加法算式,并改写为乘法算式。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考查知识点: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能力要求: 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
改写成乘法算式。)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3 4 12 3+3+3+3=12 3×4=12或4×3=12
B类:24 32 40 48 56 64 8+8+8+8+8+8+8+8=64 8×8=64
教材习题
第19页“练一练”:
1.(1)3+3+3+3=12(只) (2)7+7=14(个)
3×4=12(只)或4×3=12(只) 7×2=14(个)或2×7=14(个)
2. 5×4=20(个)或4×5=20(个) 3×5=15(块)或5×3=15(块) 6×3=18(盆)或
3×6=18(盆)
3.(1)4×3=12或3×4=12 (2)2×6=12或6×2=12
4.4 6 8 10 2×5=10(格)或5×2=10(格) 10 15 20 5×4=20(格)或
4×5=20(格)
5.16页:5×3=15(个)或3×5=15(个)
17页:5×3=15(格)或3×5=15(格)
3×4=12(格)或4×3=12(格)





有多少点子。(教材第20、21页)

1.通过计算点子的个数,初步用乘法解决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同一个乘法算
式。
3.在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

重点: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课件、点子图。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请大家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情境图。
师:请仔细看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1:淘气第一次摆的点子图上是每 行2个,共3行,2+2+2=6。笑笑说乘法算式是3×2=6
或2×3=6。
生2:淘气 第二次摆的点子图上是每列4个,共5列,4+4+4+4+4=20。笑笑说乘法算式
是4×5=20 或5×4=20。
师:你觉得淘气第一次摆的点子图还可以怎样说?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加数?
生:每列3个,有2列,3+3=6,相同加数是3,有2个3;乘法算式是3×2=6或2×3=6。
师:那么淘气第二次摆的点子图又可以怎样说呢?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加数?
生:每行 5个,有4行,5+5+5+5=20,相同加数是5,有4个5;乘法算式是4×5=20或
5×4= 20。
【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体会对于“有多少点子”这一问题,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可以看成3个2或2个3,所以
乘法 算式也就有两道。】

1.想一想,摆一摆。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能根据 点子图说清每行有几个,有几行,或是每列有几个,有几
列;并能说出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和乘法算式, 真是学到了不少知识。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在
点子图上表示出乘法算式4×7。能行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师:你是怎么摆的?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生1:我露出了7行,4列。也就是每行有4个,7行就是7个4,所以就是4×7。
生2:我露出了4行,7列。也就是每行有7个,4行就是4个7,也是4×7。
师:同学们说得都对。这是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横着看,也可以竖着看。
2.圈一圈,在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3×8。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尝试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3×8。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的办法,教师巡视了解。
组织学生交流:
·可以是3行8列。
·可以是8行3列。
师:请同学们自己在小组内自由选择一道算式,表示给小组内的同学们看一看。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出题,并在点子图上表示出来。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点 子图来表示乘法算式,根据点子图列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学
会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以加深对乘法意义 的理解。】

师:让学生感受这节课的学习有所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谈感受、收获。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有多少点子
每行有4个,7行就是7个4,所以就是4×7。
每行有7个,4行就是4个7,也是4×7。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
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 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2.在课堂上,应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和他们一起思考,一起游戏,一起探 索,共同遨游
于知识的海洋中。和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看法,创造良好的师生合作 、
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A类

你知道每只青蛙是哪只蝌蚪变成的吗?用线连一连。

(考查知识点:乘法的含义;能力要求:掌握乘法的含义并能运用乘法的知识解决问题。)
B类

摆一摆,填一填。

摆一个五边形用5根小棒,摆两个用( )根,摆三个用( )根,摆四个用( )根,摆五
个用( )根。
(考查知识点:乘法运算;能力要求:掌握乘法运算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B类:10 15 20 25
教材习题
第21页“练一练”:
1.2列7行或7列2行,14
3列9行或9列3行,27
2.略
3.(1)4+4+4=12(人) 3×4=12(人)或4×3=12(人)
(2)7+7+7+7=28(瓶) 4×7=28(瓶)或7×4=28(瓶)
4.一共有多少人?3×5=15(人)
一共有多少条桌子腿?4×3=12(条) (答案不唯一)




动物聚会。(教材第22、23页)

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与运用数学的意识。
2.会运用 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
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在生动的“动物聚会”情境中提出问题,进一步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难点: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件。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动物王国里今天特别的热闹,因为小动物们在聚会。你们想去看
看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有3只小猴子端着桃子来了,还有3只小兔子抱着萝卜来了。
·有6只小松鼠端着松果来了,树上的3根树枝上,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
·有6篮松果,每篮有3个。
·有3盘桃子,每盘有6个。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细心,收集的数学信息真多啊!由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
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简单可以当场引导学生解答,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乘法计算的问
题,并重 点说清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喜爱的童话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 学习
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读图,了解、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老师这儿也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答。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插图。
1.想一想,连一连。
师:你能看懂图意吗?该怎么做呢?先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后,组织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
·松果每篮3个,有 6篮。就是6个3,写成加法算式是3+3+3+3+3+3,改写为乘法算式
就是3×6或6×3。
·桃子每盘6个,有3盘。就是3个6,写成加法算式是6+6+6,改写为乘法算式就是3×6
或6×3。
师:解释得真清楚,你们听明白了吗?
2.看一看,说一说你能想到哪些算式。
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插图(逐一出示并解答)。
师:说一说从每幅图中你想到了哪些算式,是怎么想的。
生1:从第一幅图中,我看出每只小 松鼠都端着一个篮子,共有6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3
个松果,这样就是6个3,所以“一共有多少个松 果”就是3×6或6×3。
生2:从第二幅图中,我看到每只小兔子都抱着4个萝卜,有3只小兔子, 这样就是3个4,
所以求“一共有多少个萝卜”就是3×4或4×3。
生3:从第三幅图中, 我看到有3组小鸟,每组有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就是求3个3
是多少,可以列加法算式3+3+ 3,也可以列乘法算式3×3。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说得也非常有条理,要继续努力哦!
3.想一想:由3×6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师:大家想一想,用3×6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说:
·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求摆6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就可以用3×6来解决。
·一本书6元,求买3本这样的书要花多少元。也可以用3×6来解决。
·我们小组的6个同 学,每人有3支铅笔,求我们小组的同学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也可以用
3×6来解决。
……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棒,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可以用这个算式解答,只要你细心观察、认真
思考 ,一定能把数学学得更好。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 中到乘法问题
的解决上。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义,由情境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有关乘 法
的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并能根据乘法算式找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师:在“动物聚会”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动 物 聚 会
3+3+3+3+3+3 6+6+6

6个3 3个6

3×6或6×3

1 .以学生喜爱的童话形式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到本节课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
提出问题,列出 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2.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组织学生看图提问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列 出算式,调动学生发现问
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A类

按要求写算式。
7个4是多少?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考查知识点:连加运算;乘法能力要求:会正确进行连加和乘法计算。)
B类

根据下面的图形列式,看谁列出的算式多。

(考查知识点:乘法的意义;能力要求:能正确理解乘法的意义。)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4+4+4+4+4+4+4=28 4×7=28或7×4=28
B类:左图:3+3+3+3+3=15 3×5=15 5×3=15
右图:5+5+5=15 3×5=15 5×3=15
教材习题
第23页“练一练”: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1.左图连:7×3 7+7+7 3个7 3×7
右图连:3+3+3+3+3+3+3 7×3 3×7 7个3
2.第一个房子连:3×2 3+3
第二个房子连:6+6+6+6 4×6
第三个房子连:7+7+7+7+7 7×5 5×7
第四个房子连:3+3+3+3+3 5×3 3个5
3.(1)4×3=12(根)
(2)摆小房子一共用了多少根?6×2=12(根)(答案不唯一)
4.

5.(答案不唯一)
(1)两只手有几个手指?
(2)一个笔记本2元,5个笔记本多少元?





练习二。(教材第24、25页)

1.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2.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难点:正确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乘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检验一下自己
的学习 成果。你们有信心顺利过关吗?
【设计意图:借助谈话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激励学生要有 信心,相信自己能
学好,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师:先告诉大家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好吗?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我知道乘法算式怎样读,怎样写。
·我认识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乘数、乘号、积。
……
师:说得非常棒!下面就看看你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
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第8题。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买了2把香蕉,每把有5根。
生2:买了4捆胡萝卜,每捆有4根。
生3:买了6行鸡蛋,每行有4个。
师:你能用乘法算出每样东西各买了多少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香蕉有5×2=10(根)或2×5=10(根)
胡萝卜有4×4=16(根)
鸡蛋有6×4=24(个)或4×6=24(个)
对于回答问题积极并且解答正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师:能看图列式计算,同学们 表现得都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图表示乘
法算式。
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第6题。
学生尝试画图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一道乘法算式可以用两种图形来对应地表示。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提高学生运用乘法算式解决问
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好乘法的信心。 】

师:让学生感受到这节课的学习有所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谈感受、收获。

练 习 二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乘数×乘数=积
1.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帮助学生了解乘法的含义和乘法与加法的联系。结合具体情境
练习,使学 生感受到可以用加法或者乘法来解决问题,同时感受到在加数相同时用乘法计算更
简便。引导学生对知识 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评价别
人。
2.学生在画图操 作、观察思考的活动中列出了不同的算式,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
得到新发现,获取新知识,感受成 功的喜悦,体会成长的快乐。

A类

看图列出乘法算式。

(考查知识点:乘法的意义;能力要求:能根据图形列出乘法算式解决问题。)
B类

看一看,填一填。

加法算式: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乘法算式:
(考查知识点:乘法的意义;能力要求:理解乘法算式与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的联系。)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5×3=15或5×3=15
B类:2+2+2=6 4+4+4+4+4=20
2×3=6 4×5=20
教材习题
第24、第25页“练习二”:
1. 6 9 18

2. 4+4+4+4+4=20,5个4相加得20。5×4=20或4×5=20
3.5+5+5+5+5=25 5×5=25
3+3+3+3+3+3+3+3=24 3×8=24或8×3=24
4.3×5=15或5×3=15 3×5=15或5×3=15 2×9=18或9×2=18
7×3=21或3×7=21 6×4=24或4×6=24 8×3=24或3×8=24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5.
6.

3×4 5×6
3×4=12 5×6=30
7. 3×5=15(个) 5×3=15(个)
8.香蕉有5×2=10(根)或2×5=10(根)
胡萝卜有4×4=16(根)
鸡蛋有6×4=24(个)或4×6=24(个)
9. (1)6 3 (2)4 2





折一折,做一做。(教材第26、27页)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通过 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难点: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课件、纸、剪刀。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手工课吗?都会做些什么手工呢?
学生汇报交流。
师:今天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淘气和笑笑在手工课上剪的一些漂亮的图案。看一看你们发
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图。
学生可能会说:
·这些图案都是把纸对折后剪出来的。
·这些图案都沿着一条线对折,并且线两边的部分一定能完全重合。
……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说得非常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图案,体会图形的轴对称特征,为本节课的教学做铺垫。】

1.剪背心。
师:同学们,你们想亲自动手试一试,剪出这样漂亮的图案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步骤图。
师:要想剪出一件小背心,该怎么做呢?说给大家听。 < br>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对折;然后用笔在纸上画好背心对折后一半的图形;画好后,用剪刀
沿着 画好的线剪,先从背心的侧面剪起;再剪好背心的领口,最后打开,一件漂亮的小背心就剪
好了。
师: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画图形的时候要注意背心的短袖不能画在纸对折的一条边那儿,对 折的线应该是背心
竖着正中间的线,所以领口应该画在对折的这边。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那 就开始动手试一试吧!剪好后在小组里展示给同学们看,每小组再
选出最好的,给全班同学看。
学生尝试自己剪纸,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展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同学。
展示交流学生的成果。
2.想办法得到上面的几个图案。
师:你有办法剪出上面其他的几个图案吗?说说你的剪法。
学生可能会说:
·我能 剪出“王”字:先把长方形纸对折,然后画出“王”字竖着对折后一半的图形,注意用
纸对折的一边做“ 王”字的一竖,最后按画好的样子剪下来就可以了。
·我会剪五角星:先把长方形纸对折,然后从纸对 折的一边开始画五角星对折后的一半的
图形,也就是两个半角,注意把半个角画在对折的一边,最后沿着 画好的线剪下来,展开就好了。
·我有办法剪出枫叶:同样,先把纸对折,从对折的一边画枫叶的一半 ,跟画五角星时相似,就
是要在对折的这边画好叶柄,再剪下来展开就好了。
师: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在小组里试试,剪出这些图案吧!
学生尝试在小组内动手操作,展示交流结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组织全班展示交流结果。
师: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对称现象,你知道哪些呢?
学生可能会说: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蜻蜓、蝴蝶就是对称的。
·我们的左手和右手也能完全重合,是对称的。
……
3.说一说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师:在刚才的动手操作中,你觉得要想成功,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生1:对折一定要对齐。
生2:描线描得像不像很重要。
生3:剪的时候要小心,既不能受伤,又要剪出流畅的线条。
……
【设计意图:个 性化方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方式。让学
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 养学生优化自己想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师:这节课同学们剪出了许多漂亮的图案,真棒!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折一折,做一做
对齐、描线、剪

1.让学生在折、剪等活动中体会图形 的特征,感受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发现一些
有趣的几何现象或问题,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兴趣。
2.这些操作活动的本质是借助直观表象重现那些已经认识的图形,进一 步了解轴对称图
形的特征。组织这种操作不仅有利于唤起学生对有关图形特征的感知和记忆,而且有利于 激
发富有个性的尝试和探索。重要的是活动本身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以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
的 收获。

A类

怎样剪出下面的图案?说一说,做一做。

(考查知识点:折一折,做一做;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剪出轴对称图形。)
B类

把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然后对折成三角形,画好图案后动手剪下来。

(考查知识点:折一折,做一做;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剪出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略
B类:略
教材习题
第27页“练一练”:
1.略
2.略
3. 51 90 76
4.
5.略







玩一玩,做一做。(教材第28、29页)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

重点: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难点:运用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华容道游戏板,正方形、圆、三角形硬纸板,火柴棍,课件。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种好玩的游戏,想试试吗?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认识平移。
师:你们听说过“华容道”游戏吗?
如果学生知道,就请学生介绍 这款游戏的相关知识;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简单介绍:华
容道游戏取自著名的三国故事。曹操被刘备 和孙权打败,逃到华容道,遇上关羽的伏兵。关羽
为了报答曹操对他的恩情,放走了曹操。
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华容道”游戏。
师:想一想,怎样移动图中的人物,才能让曹操从华容道出来?在小组里讨论,试一试。
学生在小组内做游戏,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能让曹操从华容道出来吗?你发现了什么?
生1: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生2:曹操先向下走2格,遇到关羽走不动了;就要移 动赵云、关羽和兵,目的就是给曹操让
出路来,这样移动几次才能让曹操从华容道出来。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与游戏类似的平移现象,你能说出几种吗?
学生可能会说:
·电梯的升降。
·抽屉的拉出与推进。
……
2.认识旋转。
师:生活中有平移的现象,还有旋转的现象。如我们喜欢玩的陀螺。现在拿出我们准备好
的硬纸板和火柴 棍,试着制作陀螺。
师:在制作之前,你们想到了什么问题?
生1:火柴棍扎在什么位置时,陀螺转得最稳?
生2:哪种形状的陀螺转得最稳?
……
师:是啊。有这么多问题需要考虑呢,先说火柴棍扎在什么位置时,陀螺转得最稳。
生:应该扎在硬纸板的正中间。这样比较容易平衡,转起来才会稳。
师:那么哪种形状的陀螺转得最稳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圆形的。因为圆形没有棱角,容易滚动。
师:同学们的猜测对吗?让我们自己动手来验证一下吧!
学生尝试动手制作,并在小组里比一比,验证猜测是否正确。
组织交流,形成结论:火柴棍应该扎在图形的正中心,圆形的陀螺转得最稳。
师: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旋转的现象呢?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电扇的扇叶的转动是旋转现象。
·风车的转动是旋转现象。
·钟表的表针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在游戏活动中培 养学生的猜测意识,养成合理猜测的习惯。促使学生理解验
证猜测的最好方法就是实践,养成动手操作实 践的习惯,帮助解决问题。】

师:在两种游戏中你有什么收获呢?认识到了什么现象?

玩一玩,做一做
平移
旋转

1.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让学生做游戏的目的是在游戏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 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在自主
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建立了平移和旋转的表象,丰富了感性认识,发展了空间观 念。
2.给学生创设自由度较大的学习空间与时间。
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 进度,尤其是动手环节,为学生提供判断思维的空
间,有猜测,有验证,一层紧扣一层,层层都体现出学 生的自主参与。

A类

说一说:下面哪些现象是平移?哪些现象是旋转?

(考查知识点:平移、旋转;能力要求:能正确辨别平移、旋转现象。)
B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和平移现象?分别举例说明。
(考查知识点:平移、旋转;能力要求:能正确举例说出平移、旋转现象。)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3)(5)是平移;(2)(4)(6)是旋转。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B类:平移现象有电梯的升降;旋转现象有钟的表针的转动。(答案不唯一)
教材习题
第29页“练一练”:
1.左图:③号汽车移到最下边,这样目标汽车就能直接向前开出出口。
右图:首先①号汽车 向右直到不能前进为止;②号、③号汽车依次向上倒退1格;⑤号汽车向左
倒退2格;⑥号汽车倒退3格 ;④号汽车向下前进2格;⑦号汽车向下前进3格;这样目标汽车
就能直接开出出口。
2.略
3. 84 28 17
4.略




数松果。(教材第30、31页)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会运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
难点:学会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

课件、圆片、5的乘法口诀卡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松鼠喜欢吃什么吗?
师:小松鼠喜欢吃松果,所以经常采集很多的松 果。你瞧,小松鼠们正在忙着收集采到的松
果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两只小松鼠在数采集了多少个松果。
生2:它们是5个5个地数的。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卡通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初步感知5个5个地
数,为编制5的乘法口诀奠定基础。】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1.数一数,填一填。
师:是啊,这些松果有多少个呢?1堆有几个松果?2堆呢?…让我们边数边整理数据填在表
格中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表格。
学生汇报,教师填写,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2.算一算,说一说。
师:这些松果,小松鼠是几个摆成了1堆?
生:5个。 < br>师:好。请同学们拿出5个小圆片摆好,表示1堆有5个松果。我们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出来吗?
生:乘法算式应该是1×5=5。
师:现在我们继续摆圆片,表示出2堆松果的数量,然后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生:2×5=10。
师:一直这样摆下去,直到摆好9堆,你能用乘法算式依次表示出来吗? 在小组内分工合作,
摆好小圆片,做好记录。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摆小圆片活动,并把相应的乘法算式记录下来。
组织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应的乘法算式。
师:看着这些乘法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生:算式和得数都有一定的规律。
师:你能 记住这些算式吗?动脑筋想一想,然后小组里商量一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算
式和得数。
学生讨论。
生1:多读几遍就记住了。
生2:想着图记。1排有5个,2排就有10个……
生3:记住1个5是5,2个5就是10……
师补充:这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记的。
生4:记住每个乘法算式中都有乘数5,积一个比一个大5,就好记了。
生5:用口诀来记方便。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五九四十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铅笔盒上有。
师:利用口诀顺口、方便。1个5是5, 为了记起来顺口,编成口诀是“一五得五”。你们
能编出下面的乘法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先看图数 一数有几个5,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
应的乘法口诀,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制口诀,组织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刚才我 们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是谁编出来的?(我们自己!)你们真棒!大家编的口诀中
还有很多对我们有帮助 的规律,你们愿意把它们找出来吗?
生1:我们组发现上下两句口诀之间的积都相差5。
生2:口诀都是四五个字,这样顺口、好记。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有道理,我们可以利用自己 发现的规律来记住这些口诀。5的口诀有
几句?如果记住“五五二十五”,忘记“四五”是多少怎么办? 谁能教教老师?如果忘记“五六”
是多少呢?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生:“五五二十五”,那么“四五”比“五五 ”少1排,就是少1个5,25减5是20,所以
“四五二十”。同样道理,“五六”就是比“五五”多 1个5,25加5就是30,所以“五六三
十”。
师:说得非常棒,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规律帮 助我们记住口诀。说说你是怎样记住5的乘法
口诀的。
学生可能会说:
·只要记住“五六三十”,再加1个5,就是“五七三十五”了。
·口诀的最后一个字不是五就是十。
……
【设计意图:乘法口诀在以后的计算过程 中用处非常广泛,所以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
理解并熟记,为以后的计算打好基础。】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进步?
能把5的乘法口诀背下来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背一背。

数 松 果
5的乘法口诀
51045
1×5=5 一五得五 2×5=10 二五一十
3×5=15 三五十五 4×5=20 四五二十
五六三十 5×5=25 五五二十五 5×6=30
5×9=45 五九四十五


5×7=35 五七三十五 5×8=40 五八四十
A类

我会填。
一只手有( )个手指,
两只手有( )个手指,
三只手有( )个手指,
四只手有( )个手指,
五只手有( )个手指。
(考查知识点:5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熟记5的乘法口诀。)
B类

先把口诀补完整,再根据每句口诀分别写出两道算式。
( )二十 三五(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考查知识点:5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完成相关的计算。)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5 10 15 20 25
B类:四五 5×4=20 4×5=20 十五 5×3=15 3×5=15
教材习题
第31页“练一练”:
1. (1)5×3=15(个) (2)5×4=20(个)
2. 15 20 25 30 35 40 45
3.略
4. 5 15 25 35 45 10 20 30 40
5.略





做家务。(教材第32、33页)

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 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
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2的乘法口诀。
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课件、小棒。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现在跟老师做一个对口令的练习,好吗?
师生进行对口令练习,复习5的乘法口诀。
师:谁能说说“二五一十”这句口诀是怎样得来的?能写出哪几道算式?
学生回忆后回答。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师:老师想知道,同 学们在家帮助家长做过家务吗?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做家务中的数
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 过对口令复习5的乘法口诀,加深学生对口诀含义的理解,同时为继续学
习乘法口诀做准备。】

1.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
师:你们摆过筷子吗?拿出我们的学具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并完成表格。
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表格。
学生自己摆筷子,填写表格;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汇报表格填写情况。
师:结合自己刚才摆筷子的过程,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1双筷子有2根,所以每增加1双筷子其实就是增加了2根。
·从表格中我们能看出,筷子的根数是连续加2。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学具 的实际操作,探索筷子的“双”数与筷子的“根”数之间的对
应关系,并把探索的结果填入表格中,为编 制2的乘法口诀做准备。】
2.编口诀。
师:如果我们摆1双筷子,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能结合5的乘法口诀编出口诀吗?
生:1双筷子就是1个2,乘法算式是1×2=2,口诀应该是“一二得二”。
师:你是怎么想到“一二得二”呢?
生:1×5=5的口诀是“一五得五”,那么我想1×2=2的口诀就应该是“一二得二”。
师:说得不错,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分工合作,继续写出有关2的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
口诀。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写乘法算式,编口诀;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汇报交流,共同总结2的乘法口诀。
3.记口诀。
师:想一想,怎样记住2的乘法口诀呢?
生1:后一句口诀中的结果总比前一句多2。
生2:知道了“二五一十”,再加一个2,就知道了“二六十二”。
【设计意图:2的乘法口 诀是在学生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如何编制
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只要适当 引导,学生可以尝试自己编出2的乘法口诀,这样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类推能力。通过交流记忆口 诀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探索方法的多样
化,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师:同学们学会了2的乘法口诀,谁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一下呢?
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强化记忆效果。

做 家 务
2的乘法口诀
1×2=2 一二得二 2×2=4 二二得四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3=6 二三得六 2×4=8 二四得八
2×5=10 二五一十 2×6=12 二六十二
2×7=14 二七十四 2×8=16 二八十六
2×9=18 二九十八


A类

看图列式。

×=(只)
(考查知识点:2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会运用2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B类

算一算,说一说你用了哪句口诀。
3×2= 2×2= 2×4=
(考查知识点:2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熟记2的乘法口诀并能进行乘法运算。)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2×3=6(只)
B类:6 4 8 说口诀略。
教材习题
第33页“练一练”:
1.



2. 分别圈:6、8、10、12、14、16、18。
3.略
4.6 10 35 12 14 20 18 16 15 40 8 45
5.略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课间活动。(教材第34、35页)

1.使学生会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道乘法算式
可以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
2.初步接触乘加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重点:会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并掌握乘加运算的计算方法。

课件。


师:课间活动时操场上真热闹!老师拍了一张照片给大家,说说从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
信息。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情境图。
学生可能会说:
·操场上有两组同学在拔河,每组5人。
·操场的四个角上各有5棵树。
·操场两边分别升起了5面旗子。
·操场上还有3组同学在打乒乓球,每组2人。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学生熟悉 的课间活动场景把学生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
察情境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说一说:5×2能解决操场上的什么问题? 师:同学们在发现这么多的数学信息之后,能说说5×2这个乘法算式可以解决操场上的
哪些问题吗 ?
生1:可以表示操场两边一共有多少面红旗。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生2:也可以表示有多少名同学在拔河。
2.说一说,算一算。
师:这是其中的一部分,你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吗?怎样解决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打乒乓球图。
生:我知道了图中有3组同学在打乒乓球,每组有2人 。这样我们就可以解决“一共有多
少人在打乒乓球?”的问题。2×3=6(人),有6人在打乒乓球。
师:思路很清晰,说得很完整。下面的这幅图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套圈图。
生:图中有3组同学在做套圈的游戏,每组有5人。根据这两个条件,我们可以计算出一共
有多少人在 做套圈游戏。列式是5×3=15(人)。
师:回答得真好!
3.一共有多少盆花?
师:操场上除了有同学们在玩耍,还有彩旗、大树和鲜花呢!在图中找一找,哪里摆着花?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主题图。
学生认真观察,找出哪里有花。
生1:最下面有2组花,每组有5盆;最上面也有2组,但是一组是5盆,另一组是3盆。
生2:是啊,图中的鲜花有3组是每组5盆的,还有1组有3盆。
师:那该怎么计算一共有多少盆花呢?
生1:用连加计算,5+5+5+3=18(盆)。
生2:我们可以先计算出3组都是5盆的有多少盆,5×3=15(盆);再加上另一组的3
盆 ,15+3=18(盆)。
如果学生没有出现第二种方法,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进行启发引导;如果出 现了,教师就
予以表扬鼓励。可以引导学生写出综合的乘加算式,明确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从图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答?
生:一共有多少棵树?5×4=20(棵)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点评、鼓励。
【设计意图:个 性化见解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方式。让学
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 养学生优化自己思路的意识和能力。】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在你的课间活动中找一找 ,有没有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收集起
来,下一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课 间 活 动
5×2:表示操场两边一共有多少面红旗。
表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在拔河。
5+5+5+3=18(盆)
5×3+3=18(盆)

A类

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4+2= 2×4+4= 5×4+5=

-玻色子


-久久时间


-谖


-计算机的发展史


-小开


-菊花的种类


-保护水资源


-收官之年



本文更新与2020-11-20 00: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48423.html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