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武汉中考数学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20 00:35
tags:精品文档, 新北师大版小学, 二年级

-合体字

2020年11月20日发(作者:俞敏)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
容如下:


第一单元 加与减
第二单元 购物
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化
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
整理与复习
第六单元 测量
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第八单元 6~9的乘法口诀
数学好玩
第九单元 除法
总复习





一、加与减
课题 谁的得分高(第1课时) 总课时 1
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汇总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
教学目标
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
化。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口算练习
50+70= 30+600= 30+300=
90+20= 40+50= 0+500=
2.求38加25的和。
(1)怎样列竖式计算?
(2)得数十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5”?
(3)你觉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回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是什么.
二、导学释疑

1.自学: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研究:小组讨论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
3.展示。
针对研讨内容分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师生共同评价。

交流算法。
三、巩固提升、检测反馈
(1)25+17+31 46+19+12
37+29+19 26+19+41
请4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同桌合作,一人两题。
(2)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四、小结。
谁的得分高
百以内数的连加
24+30+41=(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谁的得分高(第2课时) 总课时 2
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汇总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
力。
教学目标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资料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计算:(6生板演)
37+29+17 42+19+25 36+18+35 29+50+11 32+27+43 39+27+33

二、导学释疑
1.新知:投飞镖比赛。

2.研究:
(1)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看出奇思和妙想谁获胜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3)奇思一共得了多少分?妙想呢?
3.展示:针对研讨内容分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师生共同评价。


三、巩固提升
(1)24+16+27 49+17+32
15+26+44 33+29+25
(2)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

2000年
2004年
2008年
2012年
金牌
28
32
51
38
银牌
16
17
21
27
铜牌
15
14
28
23
2000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
2008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
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四、小结。
谁的得分高
百以内数的连加
24+30+41=(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秋游
1.能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
2.经历探索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进行
教学目标
计算。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出示。
去年秋游我们去了森林动物园。瞧,这些同学们来到了我 们学校附近的老虎滩海洋公园。他们
马上要乘船到海上游览一圈了。
(一)观图,获取信息。
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观图,获取信息。
汇报:1.船上可以坐90人。2.有两队学生,一队有45人,一队有25人。
(二)出示并解决问题1。
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请您帮工作人员算一算 ,这样才能知道还可以上多
少游客。)
总课时 3


二、问题研究。
1.生读问题,独立思考。
2.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在练习本上边列式边说明。
3.学生汇报
思路一:
(1)方法分析:要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用可乘人数依次减去两队的人数, 列式为
90-45-25.
(2)探究90-45-25的计算方法。
二生黑板上列竖式计算,其他学生练习本上试算。
借板演题统一订正:
生1:
.
90 45
—45 —25
45 20
生2:
.
90
—45
45
—25
20
思路二:
(1)方法分析:
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先求出两队的总人数,再用可乘人数减去两队 的总人数,就是船
上还有多少空座位。
45+25=70
90—70=20
三、综合实践。
1.出示并解决问题2(书本第4页)。
乘车返回学校,还有多少人没上车?

师提示:首先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思考解题思路。最后列式计算。
2.鱼18元,胡萝卜15元,张阿姨带了50元,够吗?
(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张阿姨还剩下多少元?
3.笑笑拿着100元去购物,《故事丛书》18元,《手工丛书》32元。
(1)从购物小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应找回笑笑多少元?
4.计算
77-33-25 96-39-45 100-91-8
请3个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5.机灵狗不小心把订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
(书本第5页,统计表略)
(1)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
(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
(3)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
(4)四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多少份《小故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练一练第1题第一幅图;第3题;第4题。
秋游
.
90 45 45+25=70 90—70=20
—45 —25
45 20
.

90
板书设计
—45
45
—25
20









教学反思




课题 星星合唱队(第1课时) 总课时 4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目标 2.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喜欢)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情境图。
师: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
·合唱队的人数变了。
·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
·合唱队加入的人比毕业的人多。
······
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多呀!可是老师就是没有明白,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生1:毕业的人数少,新加入的人数多,所以应该是比原来多了。
生2:新加入的比离开的人数多,当然是现在人多了。


二、自主探索。
1.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 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场解答。“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的问题,学生提不出
来就进入下一个环节, 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参与启发提出。
师:要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算式?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15-9=6(人) 52+6=58(人)
·52-9=43(人) 43+15=58(人)
·52-9+15
在学生列出52-9+15之后,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如:原来有52人,毕业离开了9
人,就是少了9人,所以是52-9,,又加入了15人,就是又多了15人,应该再加上15,所以
就 是52-9+15。如果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并告
诉学 生这样的算式叫作加减混合算式。
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 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一方面,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必要的指导。
另一方面,了解学 生出现的算法以及算法中出现的问题,准备下一步组织学生交流。
师:把你的算法喝结果向大家介绍一下,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
一般方法 是:先算52减9,再加15,结果等于58.如果出现先算52加15再减9的算法,可以
让学生说一 说是怎么想的,并谈谈看法。同时说明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
师: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师:谁愿意把你用的竖式计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多数学生可能会用两个竖式计算,如果学生 出现一个竖式的,就直接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
师就主动介绍。
师: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用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2.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
师:同学们,这道习题你能解答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的习题
学生尝试解答第 一题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关键弄清:叔叔比淘气大29岁,
就是8+29=37( 岁),说明叔叔37岁;阿姨比叔叔小5岁,就是叔叔年龄减去5岁,所以写成一

个算是就是8+29-5,让学生到前面板演竖式计算的过程。
然后再进行第二题的解答并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计算过程。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星星合唱队
52-9+15=58 (人)
5 2
5 2 4 3 — 9
— 9 + 1 5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或 4 3
4 3 5 8 + 1 5
_____________
5 8
板书设计 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










教学反思












课题 星星合唱队(第2课时) 总课时 5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目标 2.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怎样的算式叫作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

二、深入练习。
1.车上原有56人,下来27人,上了19人。
(1)和同伴说一说,现在车上的人数多了还是少了?
(2)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填一填。(接力比赛,书本第7页第2题。)
3.美术课上,同学们一共带来了75个易 拉罐灯笼和向日葵。做灯笼用了35个,做向日葵用了
28个,还剩下多少个易拉罐?
4.淘气有45张画片,笑笑比淘气少16张。机灵狗比笑笑多27张。机灵狗有多少张画片?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作业。
星星合唱队
板书设计 52-9+15=58 (人)
5 2

5 2 4 3 — 9
— 9 + 1 5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或 4 3
4 3 5 8 + 1 5
_____________
5 8
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一(第1课时)
1.能真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2.能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说一说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整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以及计算方法。
二、练习。
总课时 6

1.笑笑做了一只彩色的蝴蝶,用了46个红笔帽,34个黄笔帽,16个蓝笔帽。笑笑一共 用了多
少个彩笔帽?
2.淘气用瓜子做了一只猫头鹰,一共用了80粒葵花子,西瓜子比葵花 子少25粒,南瓜子比西
瓜子少39粒。淘气用了多少粒南瓜子?
3.计算。
56+21+18 48+32-16 39-13+47 96-34-35 57+22-45 100-69+25
师:请6生板演,其余学生选作其中的2题。
4.买玩具。
机器人:45元;飞机:32元;汽车:23元;轮船:85元;娃娃,40元;魔方:15元。
(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给你100元,你想买哪两种玩具?还剩多少元?
(3)买哪两种玩具剩下的钱最多?剩下多少元?
(4)买哪几种玩具正好需要花100元?请你给出一个答案。
5.填一填,算一算。(书本第8页第4题)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作业。





练习一
连加 连减 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设计
56+21+18 48+32-16 39-13+47 96-34-35 57+22-45 100-69+25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一(第2课时)
1.能真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2.能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收玉米。
信息:猴子:36根;松鼠:18根;小熊:45根;小羊:?根。
(1)猴子、松鼠和小熊一共收了多少根玉米?
(2)小羊收的玉米比猴子和松鼠的总数少10根,小羊收了多少根玉米?
2.二(1)班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下面是三个小队上周末收集废电池的情况。
小队
数量/节
第一小队
32
第二小队
36
第三小队

合计
95
总课时 7
(1)第三小队收集了多少节废电池?
(2)第四小队收集废电池的节数比第一小队和第二小 队的总和少23节。第四小队收集了多少
节?
3.
姓名
淘气
笑笑
奇思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总成绩
24
29
26
30
29
30



90
94

(1)淘气第三次跳了多少下?笑笑呢?
(2)奇思获得第二名,他的总成绩可能是多少?他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
4.在空格里填数,使横着、竖着、斜着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30。



12
10



13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作业。
练习一(2)
在空格里填数,使横着、竖着、斜着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30。
板书设计



12
10



13

教学反思


二、购物
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
1、认识小面人民币。
2、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3、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4、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认识元、角、分及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4、在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认识元、角、分及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难点:进行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关键: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 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
的过程。

课时划分:
本单元共计5课时。
买文具(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重点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人民币的功能。
3.培养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人民币、多媒体。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探究法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买过东西吗?今天,老师想带 你们去商店看一看,你们愿意吗?(出示商店情境图)
这个商店是卖什么的?(自由发言,引导学生说完 整的话,准确运用数量词)在商店里你都看到了
什么?(自由说)这么多的文具你想买什么呢?(让一名 学生说)那你用什么买呀?(人民币)你认
识钱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咱们中国通用的钱——人 民币(实物人民币)。
【借助文具商店这一情境,引出本节的主题——人民币,并揭示人民币的功能。】
二、小组合作,获取知识。
1.师:现在,你们想仔细去看一看吗?下面请每个小组拿出信封 内的人民币,大家轮流看一看、摸
一摸,你能发现什么呢?观察时小朋友们要互相谦让,有礼貌。 2.师:你都发现了什么,谁愿意说给同学们听一听?(主要引导学生从人民币的数字、面额、字样
和各种图案说一说。)
3.个别发言,出示教材第68页“认一认”。
【这一步主要是让学 生认识人民币,通过让学生亲自去看、摸,使学生对人民币有初步的了解,同
时,凸现学生的个性思维及 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购物活动。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买东西,看你会不会买?(以小组为单位,开展
购物活动。)

1 .小组合作:组长来当售货员,其他同学用课前准备好的人民币(课本后的彩图)购买自己想买
的文具。
2.师:同学们的收获都不小,你能从你买的文具中选一种介绍一下你是怎么买的吗?(指名说一次购物过程。)
3.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我这里有1张1元钱,我也想去买一些文具,你们愿意 帮我去买吗?下
面就请同学们用1元钱去买文具,你能买些什么呢?(小组继续购物。)
4.反馈,并板书:
1元
2角 找回8角
1角 找回9角
……
运用课件演示元和角之间的关系,以及角和分之间的关系,并板书:
1元=10角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1元=10角,也知道1元钱能买哪些文具,你能独立完成 第69页这些题吗?(学
生独立试做。)
5.师:大家都完成了,现在谁愿意把你的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实物投影反馈。)
6.师:在你的生活中,1元钱还可以买哪些物品呢?(同桌交流。)
【通过购物让学生初步 理解人民币的功能,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解决简单问题。
1.请学生来当售货员,老师拿一张5元的人民币去买一支钢笔,售货员 没有零钱找给老师,由此
创设一个需要兑换人民币的情境,然后让售货员自己去想办法。
【让学生体会到兑换的必要性。】
2.师:你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你现在想 不想让同学们帮你去解决呢?你可以找一
位好朋友去兑换。
3.师:哪一对好朋友想把你们的收获告诉大家。(全班交流,并板书,用实物粘贴。)
5元 能换5张1元
2元 能换2张1元
5角 能换5张1角
……
4.独立完成教材第69页“填一填”第1题。

5.师:谁想把你做的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实物投影反馈。)
【通过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人民 币之间可以兑换,也让他们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应如何
解决,加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
五、练一练。(卡片)
2元=( )角 30角=( )元
4元=( )角 50角=( )元
3角+6角=( )角 2元+2元+1元=( )元
六、说一说。
师:人民币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离不开的,在勤 俭节约方面,爱护人民币方面,你是怎么做的?说给
你身边的小朋友听。
七、实践作业。
访问或调查并记录:你对人民币还知道些什么?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买文具(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让学生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的联系,理解人民币的功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一张。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的天气可真不错。丁丁的妈妈去商店买衣服,我们一块去看看,好吗?
二 、新授课。
1、买衣服。
(用投影仪出示主图)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商店衣服专柜,大家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
师:哪我们用什么来买呢?
生:钱,也就是人民币。但我们认识的人民币太小了。
大家的想法很正确,因此今天我们将继续认识面额比较大的人民币。
2、小组合作,获取知识。
出示人民币。引导学生从人民币的数字、面额、字样和各种图案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学生小组讨论。
(2)反馈。
大家观察好了吗?哪一组小朋友愿意先说说你的观察的结果。
3、说一说。
师:
现在大家又回到了商店,先接受丁丁的挑战。丁丁的问题是“妈妈手里的钱够吗?”
(学生同桌商量,然后反馈。)
三、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们的想法都是正确的, 你们的表现认让三个小朋友都心服口服。现在有一位售货员阿姨
遇到了一个难题,大家愿意帮助她吗?
1、换零钱。(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教材第71页的第1题,最后集体交流,反馈。
2、数数共有多少钱?(练一练的第2题)
学生独立做题后反馈。
3、可以怎样拿。(第3题)
师:现在老师又要考大家了,如果你们的妈妈需要100元钱,你们可以怎么拿?
(1)让同桌之间摆一摆,说一说。
(2)反馈。
(此题有多种答案,教师鼓励孩子多想几种不同的办法。)
4、数学故事。

教师讲述数学故事。
四、小结。
大家今天都表现的不错,老师希望大家以后要爱护人民币这个朋友。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买衣服(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实际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教学重难点:
在实际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 的计算。
教学方法:
探究法、情境教学法等
教学具准备:
投影仪、纸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和酷乐猫最近又开了一家商场。今天,你们愿意和老师一块去逛
逛吗?
二、购物。
1、去商店。
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商场,大家看到的是“儿童专柜”。在专柜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1:看到很多吃的东西……
师:大家观察的很认真,获得的信息也不少。现在你们能利用这 些信息,帮助明明解决问题吗?提
出问题。

(生同桌之间讨论)
生汇报结果。
师:同学说的棒极了。因此,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先算几元和几元相加,再 算几角的相加,如
果满10角,要兑换成元。
2、购物。
大家现在在儿童专柜买东西。
师:那请小朋友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购物。怎样购物呢?我们请 每一组的小组长当营业员,其他小
朋友当顾客 。
(学生小组内进行购物活动)
三、巩固练习。
师:请大家翻开课本72页,找到填一填。
(1)生独立做题。
(2)反馈 。
四 、小结 。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可是越来越厉害了,不但帮助 明明解决了难题,还帮助老师算出买奖品要付的
钱,可真了不得。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小小商店(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统计表来解决购物中找零钱的问题,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找零钱的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在找零钱的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探究法等
教学具准备:
纸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老师想在咱们班开一场趣味的运动会,我们去买点东西吧!
二、找零钱。
师:展示主图,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体育用品商店,大家在柜台里看到了哪些你喜好的体育用品呢?
大家既然这样喜欢这些体育用品,我们就买下它们吧!
1、填表格。
出示表格,从这张表格里,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让学生各抒己见)
(1)让学生独立做题。
(2)反馈。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几元簧几角相减时,我们要从几元中拿出 1元,把
1元当成10角,然后再和几角相减。接下来,我们再请几位小朋友汇报一下你们的结果。
三、麦当劳餐厅。
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将这些体育用品顺利地买了下来。为了 奖励大家,我们一起去
餐厅好吗?
(1)请每一组的同学轮流当顾客和营业员。
(2)每位顾客先选择两样你最喜欢的食品。
(3)想一想,买这两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
(4)付钱时,想想可以怎样拿?有没有多种付钱的方法。
(生小组购物活动)
四、小结。
谁愿意说说,你在今天的活动中,你学会了什么?
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巩固元、角、分的知识。
4、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小小商店(第5课时)
活动目的:
1. 通过小小百货店购物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认识元、角、分及相互关系,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3. 在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 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培
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的能力。
活动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作为一个小小百货店,小组内的学生轮流当售货员, 其余的学生作为顾
客,进行购物活动。
前期准备:
1. 每个学生准备2~3件小物品,标上价钱,并进行分类,组成小小百货店。
2. 顾客用书上附页中的钱,到小小百货店购物。
活动过程:
1. 老师说明活动要求,内容。
2. 布置活动现场,将每个小组布置成一个百货店,并将货物进行分类。
3. 让学生轮流当售货员,记录下自己所售出的物品及收到的钱。
4. 让每个学生都记录下自己所购买的物品及所花去的钱。
5. 让学生汇报活动的收获。
活动效果:

教学后记:


三、数一数与乘法
课题 有多少块糖
学会用群数的方法数数,并用多个相同加数表示数数的结果。
教学设想 引导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提高观察能力。
体验生活与乘法的联系。
重点难点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学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

活动准备
教学过程:
圆片、小图片
促学: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就给大 家出一个谜语,“叫猫不是猫,象熊没熊高,
人人喜爱他,是咱中国宝”
二、问题探究
数一数(一)谈话:今天有许多可爱的熊猫跟我们一起来上课,大家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


1、

2、生数一数共有几个圆片。
3、汇报:你是怎么数的?
4、指导群数:横着看每排5个,5,10,15。竖着看每列3个,3、6、9……15。
三、体验感悟
数一数(二)
1、谈话:同学们表现真出色,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许多漂亮的图片,
一共有多少?列出加法算式。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2、用加法算式表示数的过程。
3、反馈:横着看:6+6+6+6=20
竖着看:4+4+4+4+4+4=24

四、实践应用
数一数(三)1、刚才我们数了熊猫和圆片,下面我们来数一数方格。
2、尝试独立完成“有多少方格”。小组内说一说怎么数的。写出加法算式。
3、根据学生汇报板书,从刚才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五、实践应用
1、谈话:秋天到了,苹果成熟了。看这里有许多又红又大的苹果,一共多少个呢》?列出加法
算式
2、5盘苹果是5个3相加,那么6盘,10盘,15盘呢?你能列式吗?
3、求50盘苹果有多少,你会算吗?能列式吗?
自由数。出示

六、总结谈话:这时候用乘法会比较简单
作业:《课堂作业》第1页
教学反思:



月 日
课题 儿 童 乐 园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体会乘法的意义, 认识乘法各部分间的名称。
教学目标 2、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3、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提问题能力及合作能力。
重点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
难点

活动准备
教学过程:
促学:
幻灯 主题图
师:你们去过游乐园吗?老师带大家到儿童乐园玩一玩。(出示情境图)
二、探索新知:
1、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答吗?
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
3、认识乘号及各部分间的名称。
师:相同的几个数相加,可用另一种表示方法——乘法。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认识它。
①出示乘法算式:2×4=8 4×2=8
②认识乘号“×”,指导书写。
③认识各部分间的名称。
三、巩固应用
1、你还能提哪些数学问题?
2、尝试列式解答。
3、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用什么方法算?
4、质疑: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请提出来?
四、小结归纳
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可用乘法表示的问题?
2、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数感。
重点难点 1.能根据具体情景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2. 通过计算积木的块数,初步体验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教学过程:
复习:用“几个几”说下面的算式。
10+10+10=
7+7+7+7+7=
1+1+1+1+1+1=
一,动手拼搭学具
1, 每行摆4个圆片,摆5行,你是怎样摆的?
2, 每行排5个圆片,摆4列,你是怎样摆的?
(同桌互相检查摆的结果)
二,提出问题
1, 想一想,写在本子上。
2, 全班交流。
三,尝试解答
1, 独立完成。
2, 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乘法算式是……
四,观察积木
1, 说说你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积木的?
同桌交流不同方法:横的看……
竖的看……
圆片,三角片。
有多少点子
学生通过计算积木的块数,初步用乘法解决简单问题,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 你能用乘法式表示出有几块积木吗?
3, 全班交流。
五,动手摆三角片
同桌合作:你说我摆。
根据乘法算式摆出相对应的三角片。
六,深化巩固
1、一共有多少人?注意观察的方法与相对应的算式。
2、小狗送信。
先出示小屋里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思考,它可能会哪个加法算式变的?另一个乘法算式怎么
写?(如4 X2,可能是2+2+2+2变来的,也可能是4+4,它的另一个乘法算式是2X4。)然后现连
线。
七、实践应用 1、谈话:看书7页4题
2、提问:一共有多少人?
3、提问: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组织学生汇报,及时给予评价
教学反思:




课题 动 物 聚 会
1、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
用。
教学目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和热爱集体的意识。
重点难点 1.理解乘法算式在不同情景中所表示的意义。
2.能根据具体的情景提出问题,在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活动准备
教学过程:

聚会图片 小马、桃子、萝卜等片小捧
(一) 创设意境,激发兴趣
动物乐园要开展庆祝活动,小动物们非常高兴从四面八方赶来聚 会,今天,我们也一起去参
加它们的庆祝会。
(二) 观察情境图,小组交流汇报。
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聚会的热闹场面。
2、说说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3、小组交流汇报
(三)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从热闹的聚会上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
2、让学生根据提出的某一个问题,自己列出算式。
3、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还可以怎样列?
4、选择小棒摆一摆,并与同桌说一说。
5、学生自己选择提出的问题中的一个,摆一摆,写算式。
(四) 巩固练习,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连一连: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3个人6和6个3表示的意义不同
说一说:根据4幅图片想一想2*3表示什么?让同学之间说一说
理解2×3在不同的情境中有时表示2个3, 有时表示3个2。
摆一摆:练一练第2题
(五) 本课小结、知识延伸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些问题可用乘法解决,回家给家长或同学说一说。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化
课题:折一折,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 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
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 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
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 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用具:
剪纸艺术作品,绘画颜料,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
1、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
(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
(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如图1)
在图案中,添加彩色(或其他比较明显的颜色)颜色。
(3)把白纸沿原来的折痕对折,并用力按一按,使这个图案印到白纸的另一边上。(如图2)
整个过程,要让全体学生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把它贴在黑板上。说说这图案有什么特点?(沿中线
(对 称轴)左右两边图形是一样的。)
这是图形,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二、认识对称图形
1、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出示课本上剪纸图)
2、学生动手操作。
(1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
(2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
(3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3、认识对称轴。
(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对称有什么功能呢?
(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3)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4、猜一猜,剪一剪。(课本27页的下半页部分)
三、课堂活动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在这样交流中,能进一步感受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2、练一练第1、2和3题。
五、作业设计
1、给对称图形打“√”。
2、找一找哪些字是对称的。


课题:玩一玩,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 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评议或旋转的运动问题。
3、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具准备:
图片、圆形、正方形硬纸板、三角形、火柴棍、竹蜻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棋类商店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 玩一玩,华容道
1、 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 制作了这个游戏棋。了解
故事。
华容道的玩法介绍。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
(1) 分组活动。
(2)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1、 练一练:超级小司机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
2、 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升国旗、缆车
你还知道哪些?
3、 小结:玩一玩的台式,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眼光。

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
1、 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
2、 自己选择图形,制作。
3、 反馈。转一转,发现了什么?
4、 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5、 对比小结。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

活动三、做一做,竹蜻蜓
1、介绍竹蜻蜓。演示玩法。
2、 放飞竹蜻蜓。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
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回家做竹蜻蜓。
3、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在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 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
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






五、2~5的乘法口诀
月 日
课题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和数感。
重点难点
活动准备
教学过程:
一、图片演示,情境引入。
谈话: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情境图)观察情境图,
2、说说情境图中的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3、引导学生数一数: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4、数一数、填一填: 一堆松果有五个,2堆、3堆……9堆呢?

堆 数
松果的个数
1
5
2
10














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棒、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数松果
1、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5的乘法口诀
4、引导整理,得出口诀。
(1)引导学生说出算法。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a.加法:一个五、一个五的加
b.乘法:一个五就是1×5=5,二个五就是2×5=10……
c.小组合作写出5的乘法算式和口诀,师指导。
(2)多媒体呈现与算式的对应关系,加深理解。
三、巩固练习,发展思维。
1课间活动。
规则:每5人一组,分2组跳圆圈舞,音乐停止后,让学生列一个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
2、摆小棒:根据5的乘法口诀,让同桌的学生1位摆小棒,另一位写出乘法口诀。

3、游戏:用“开火车”的形式说出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4、练一练:第11页第1题“对口令”。
四、小结归纳
1、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记一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






月 日
课题 数松果
1、通过摘桃子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目的是让学生区别乘法与加法的含义 ,进一步巩
固5的乘口决。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兴趣。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小组交流的良好习惯和在实际情境中的估算意识。
借助材料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并灵活应用5的乘法口诀.
区别乘法与加法的含义
活动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5的乘法口决。
活动1:让学生说出5的乘法口决。师生对口令,同桌对答活动。
二、摘桃比赛。
活动2:出示比赛图,让两位学生扮两只小猴完成5的乘法式题,从下至上,谁就获胜,式题可
课件

变换,多让几组学生参加比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兴趣。
三、练一练
第1题:先让学对照两幅图,找出不同点,然后再列式,即15×3=15人;23+5=
8人,让学生 说一说第(1)幅图,为什么是5×3,而第2题为什么是3+5,从而加强

对乘法意义的理 解。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订正。
第3题:是一道综合的解实际 问题的习题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编故事,理解题意,再
进行解答,注意“买2张成人票和1张 学生票”的列式有两种即5×2+3×1和5×2+3,
并告诉学生看情境图,根据自己的经验,先自己 估算,然后小组展开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四、你知道吗?
师简单介绍乘法口决产生的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小结归纳
1、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熟背: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






月 日
课题 课间活动
□○□□□○□

-审食其


-数值模拟


-回路


-贾逵


-杨志卖刀


-明仁宗


-merits


-weilai



本文更新与2020-11-20 00: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48429.html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版)的相关文章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版)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