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20 14:52
tags:人教版, 小学数学, 五年级

-

2020年11月20日发(作者:殷少野)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
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
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套教材关于“数学广角”单元的安排,主要是通过简单的事例渗透一些 重要的数学思想方
法,或者介绍一些比较典型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尝试 从数学的角度
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最重 要的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接触这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激发< br>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就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 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
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时,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 导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
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 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
用。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对例题进行过多的变式、提高问题的难 度,造成教学要求过高。

数学广角......................... ........................................4课时


植树问题(一)。(教材第106页)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 题”的基本解题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与“植
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一种情况:“两端都要种”(即间隔数比株数少1的情况)。

1 / 14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重点:掌握“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掌握已知株距和全长,求株数的方法,以及已知株数和株距求全长的方法。

毛线绳一根。


1.激情引入。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同学们, 你们每年都参加植树造林的活动吗?美化绿化自己的家园,你们可
曾注意到植树中也有很多学问,由于植 树的线路不同,植树的情况也就不同,你们想了解植树中的学
问并学会怎样解决植树问题吗?这个单元我 们共同来研究你们想要解决的问题。
2.小游戏。
师生共同在毛线两端系个扣,然后等距离 每隔一段系个扣,看一看,数一数,一共可以系几个
扣。
学生动手试一试。
小组讨论,看一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集体交流,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后得出系扣的个数比间隔数多1。
3.验证。
学生拿出一根2 0厘米的毛线绳,每隔5厘米系一个扣,绳子两端也要系,数一数,一共系了几个
扣。
指名说说自己系了几个扣。
验证扣的个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4.练习。
同桌两人各拿一张纸条,互提要求在纸上分段,要求两端均画上标志。
相互评价,互提建议。

1.出示教学教材第106页例1。
(1)读题,理解题意。
(2)交流从题目中获取的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3)学生动手试一试。
(4)小组看图讨论,各自交流。

2 / 14
想法一:100÷5=20,所以要准备20棵树苗。
想法二:我用画线段图的方式帮助 思考,如果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两端也要栽树,这样就
可以栽5棵。照此思路,可以推出间隔数比 棵数少1。
(5)猜测。
猜一猜,谁的思路对。
(6)集体反馈,发现规律。
经过集体交流,发现栽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在100米长的小路上共有20个间隔,那么就可
以栽21棵树。
(7)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规律。
因为植树总数比间隔数多1,这样 我们就可以先求出树与树之间一共有多少个间隔,而每个间
隔的长度是已知的,就可以求出一共植树多少 棵。
(8)研究列式的方法。
100÷5=20(段) 20+1=21(棵)
教师表扬能自己正确列式的学生,并请他们阐明思考过程。
2.尝试。
(1)出示例题:在一条18米长的水泥路上,从头开始每隔3米摆一盆花,一共摆多少盆花?
(2)读题,理解题意。
(3)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4)找寻数量间的关系。
同伴探究,并得出结论。
(5)独立列出算式。
(6)集体反馈。
指名板书:18÷3=6(段) 6+1=7(盆)
请学生分别说出每步的意思。

1.有一根绳子,每隔2米挂一盏灯笼,起点和终点都挂,共挂了14盏灯笼。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2.学校领操台前从起点开始每隔2米插一面彩旗。一共需要多少面彩旗?(如右图)



3 / 14



1.新建小区 要在一条长1000米的路两旁安装路灯,每隔8米装一盏(两端都装)。一共需要多
少盏路灯?
2.一个小学生从一楼上到三楼用了40秒。照这样计算,他从三楼上到六楼需要多长时间?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14-1=13(段) 2×13=26(米)
2. 12÷2=6(段) 6+1=7(面)
思维训练
1. 1000÷8=125(段) 125+1=126(盏) 126×2=252(盏)
2.40÷(3-1)=20(秒) 20×(6-3)=60(秒)=1(分)

植树问题(一)
两端都种:株数=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例1:100÷5=20(段) 20+1=21(棵)



1.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教学中,创设游 戏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
体验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与空间。
2.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生生之间的差异是学习的资源,这种资源
应在小组交流的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合理的利用。


例1讨论的是在 校园里的一条小路一边植树,需要多少棵树苗的问题,这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
树问题。小路全长100米 ,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让学生在解
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

4 / 14
教材用四 幅图来呈现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讨论过程。首先由一个男孩儿说出可能会想到的
答案:“100÷5=2 0,所以要准备20棵树苗。”接着一个女孩儿问:“对吗?”来引发学生思考。接
下来呈现了解决问题 常用的方法——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解决复杂的问题。这里采用的是画线段
图的方式,让学生看到把一条线 段平均分成4段,加上两个端点,一共有5个点,也就是要栽5棵
树。使学生发现植树时,准备树苗的问 题并不能简单地用除法来解决。紧接着在第三幅图里提出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启发学生透过现 象发现规律,也就是栽树的棵数要比间隔数多1。最
后教材要求应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前面的植树问题: 100米长的小路,按5米可以平均分成20段,
也就是共有20个间隔,而栽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 因此一共要准备21棵树苗。这样就把整个分
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 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
策略。遇到问题时,可以先给出一个猜测,要判断这个猜测对不对, 可以用比较简单的例子来验证,
并且可以从简单的事例中发现规律,然后应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原来的问 题。最后提出:“你是怎
样想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材在这里呈现的是用画线段图的 方法来探索规律,
比较直观、简洁,学生也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索规律。
“植树问题 ”原本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含量和
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 教师本身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三、
四年级的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 主,但抽象逻辑思维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
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教 学时,可以从实际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的
过程中,逐步发现隐含于不同情形中的规律 ,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
问题中的应用。

设计这 节课时,我主要是运用这样的教学理念: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以认知冲突为诱因,以数学
活动为形式,使 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全过程,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在环节设计上,我主要由 游戏引入,揭示“间隔数”;接着是自主解题,根据要求想出自己的解
决方案并探索和理解间隔数和棵数 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是尝试和拓展,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植树问题(二)。(教材第107页)

1.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解题方 法,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与“植树”有关的问
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二种情况:“两端都不种”(即间隔数比株数多1的情况)。


5 / 14
重点:掌握“两端都不种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掌握已知株数和全长,求株距的方法,以及已知株数和株距,求全长的方法。

不同长度的彩纸条,多媒体课件。


1.回答。
提问:已知全长和株距,怎样求株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株数=全长÷株距+1
那么已知株距和株数,怎样求全长呢?
答后板书:全长=株距×(株数-1)
2.谈话。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另一种植树问题。

1.出示教材第107页例2。
(1)读题,理解题意。
(2)投影出示教材图,帮助理解。
(3)分组看图讨论。
(4)尝试列式计算。
(5)集体交流。
教师板书:60÷3=20(段) 20-1=19(棵) 19×2=38(棵)
(6)质疑。
为什么减1?(因为两端都不种树,所以植树的棵数比 间隔数少1)为什么要乘2?(因为是在两馆
间的路两旁植树,所以要乘2)
(7)比较与例1的不同。
先分组讨论,再集体交流。
例1是两端都要栽树,所以棵数比间隔数多1。
例2是两端都不栽树,所以棵数比间隔数少1。
(8)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讲述: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60米里面有多少个3米,就是多少个间隔。我们知
道大象馆 和猩猩馆在路两端,也就是说两端不栽树,所以间隔数就比植树的棵数多1。
2.小游戏。
这里有一张彩纸条,老师想把它等分成2份,需要用剪刀剪几次?(一次)
请你们拿出彩纸条,分别把它们分成3段、4段、5段,看一看要剪几次。

6 / 14
看一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剪的次数比纸条的段数少1。

1.两根栏杆之间每隔3米放一个障碍物,一共放了8个。这两根栏杆相距多少米?
2.两栋楼之间每隔2米种一棵树,共种了 15棵。这两栋楼相距多少米?
3.甲、乙两地 相距4千米,每隔800米设一个站牌(甲、乙两地各设一个)。甲、乙两地一共
设有多少个站牌?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8+1)×3=27(米) 2. (15+1)×2=32(米) 3. 4千米=4000米 4000÷800+1=6(个)
教材习题
第107页做一做:1. 2km=2000m (2000÷50+1)×2=82(盏) 2. 35÷5=7(棵)

植树问题(二)
两端都是不种:株数=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60÷3=20(段) 20-1=19(棵) 19×2=38(棵)

1.本节 课上得非常顺利,效果也不错。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总觉得有些程序化,在引导学生思考和操作的过程中,对学生规定的有些死。
2.让学生通过观察、 猜测、实验、推理与交流等活动,既学会了一些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
策略,又逐步形成了求实态度和科 学精神。
3.如果在探究植树方法的规律时,再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效果可能会更好些。另 外,
我的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小组合作研究的实效性还有待加强。


教 材给出动物园里绿化队在大象馆和猩猩馆之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在这
条小路的两端都 不栽树。解决这个问题时,教材首先给出一个学生的错误结果:“60÷3=20,每边有
20个间隔, 所以每边要栽21棵树。”但是学生没有考虑到实际的情况,由于小路的两端是大象馆

7 / 14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1-20 14: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49774.html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的相关文章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