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数学第三模拟数学的故事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21 01:05
tags:教学反思/汇报, 教学研究

黄苹果-羽翼深蓝

2020年11月21日发(作者:靳文然)

数学的故事,解题的领悟



陕西师范大学数学教学论博士导师

惠州市华罗庚中学数学教育总指
导 罗增儒

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我将通过数学解题的简单故事(案例)来说明数学学习
的有关道理.

事实表明,学生解了大量的题但还“不开窍”的一个基本原因是:
这些学生没有分析过所解的题,也没 有分析过典型的习题,解题常常
只是为了得个答案.因此

●我们应当学会这样一种对 待习题的态度,即把习题看做是精密
研究的对象,而把解答问题看做是设计和发明的目标.
< br>●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念,没有任何一道题是可以解决得十全十
美的,总剩下些工作要做,经过充 分的探讨总结,总会有点滴的发现,
总能改进这个解答的理解水平.

●我们应把解答 问题发展为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过
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的巩固)

●我们 的解题实践表明:分析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是学会解题的
有效途径,至少在没有找到更好的途径之前,这 是一个无以替代的好
主意.因而,解题学习要经历:简单模仿、变式练习、自发领悟、自
觉领悟 .

考虑到在这个报告厅里既有学生又有老师,既有初中未毕业的学
生,又有比我中学 教龄更长的高级教师,为了不辜负这个美好的下午,
使每一个人都有所思考、都有所获,我将采用低起点 的故事和高落点
的分析来进行.首先,让我们从一个传颂千古的故事开始。

故事1:反思“曹冲称象”.

第1、曹冲称象的故事.

曹操获得 一头大象,与大家一边看一边议论,“大象到底有多重
呢?”由于当时没有这么大的秤杆,没有先进的仪 器,这就成了一个
问题,一个非常规应用问题.

存在不同水平的“问题解决”.有人 提议把大象宰了,一块一块
地称,这是一种“化整为零”的策略,重量虽然出来了,但珍贵的大
象却不复存在了.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他提出一个聪明的办法:
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 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
画一条线.然后,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直至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最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
多重了.

理 解曹冲方案需要物理知识(没有物理知识作保证,不能保证石
头与大象等重,难保不会出现“刻舟求剑” 的错误),下面的分析不
涉及物理定律,纯粹数学教育的视角.

第2、问题解决的分析.

我们从数学上分析曹冲的“问题解决”过程主要有两个步骤:(解
题过程的结构分析)

(1)把“整体”的大象对应为等价物:“零散”的石头(映射
--化整为零);

(2)称一小块一小块石头,得出大象的重量(逆映射--集零为
整).

一头大象————一堆石块

?↓

大象重量————称出石块总重量

图1

请 注意,曹冲先“化整为零”、再“集零为整”的做法,与愚蠢
的“宰象”方案有思想方法上的共同性,曹 冲的聪明之处在于,既从
别人的不成功想法中吸取了合理成分,又用等价物代替大象.(思维
亮 点:通过物理知识找出等价物)

第3、反思曹冲方案.

曹冲方案的大前提 是“把大象赶上船、再赶上岸”,这当中若有
一次大象不愿走动,那么抬大象的困难与称大象的困难是类 似的.大
象自已走上走下对我们抬石头、称石头能带来什么启示呢?

就此,笔者与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了如下的对话.

教师:假如我们这块地方是个 平原,一马平川全是黄土,没有石
头,你怎么办?(把等价物从“石头”的传统认识中突破出来——不< br>是唯一的)

学生:那我就把黄土挑上船,直至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然后称黄
土 的重量.(用水也可以)

教师:挑黄土上船、下船,既费工又费时,有没有既省工又省时的更简单办法?(寻找更方便的等价物)

学生:用电子秤直接称大象.

教师:这不行,不能改变当时的技术条件.

学生:组织围观的人代替黄土,让人自己 走上船、自己走下船过
秤,既省工又省时,要不,赶一群羊上船也可以.

第4、反思的启示.

这个办法确实比曹冲的强.由此,可以得出3个结论:

(1)即使是“智慧典范”的解题过程也有创新的空间.

(2)即使是对小学生作解题过程的分析与启引,也能开发出解
题智慧来.

(3)找回被浪费的重要信息是解题分析获得进展的一个有效途
径.在曹冲方案中,“大象自己上船、下 船”本已存在,只不过是在
使用石头等价物时被浪费了,“小学二年级学生”无非是“找回被浪
费的重要信息”.

(罗增儒:从“曹冲称象”的解题愚蠢说起——例说解题过程的
改 进,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0,9)

故事2:看图说事.

第1、事实的陈述.


例1如图2,表示某人从家出发任一时 刻到家的距离(s)与所花时
间(t)之间的关系
编一个故事.

(每人编一
,请根据图象
个故
事)

(图2)

(1)在新疆的一次听课中(2004年 ),同学们说的故事很多,
也得到教师的完全认可,但抽象出来的运动特征基本上都是:

①在OP上匀速直线运动;

②在PQ上静止;

③在QR上匀速直线运动.

课后与教师交流时,我问为什么“在PQ上静止?”,教 师认为,
到家的距离不变,所以是静止.我说,到家(定点)的距离不变(定
长)就是“到定点 (家)的距离为定长(不变)”,这样的点一定是定
点吗?教师立即反应过来.这里的认识封闭在于,面 临“到一定点的
距离为定长”的数学情景时,只想到静止、想不到运动(轨迹!圆周
运动,空间 为球),数与形的双向流动不够通畅.从知识上看,可能
还有“距离”与“路程”的混淆:随着时间的推 移而路程不变,当然是静
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距离不变,则可能是静止也可能是运动.
< br>(2)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认识封闭现象”(被一
些教师称为“可能会封闭一辈子 ”的问题),我们在杭州骨干教师培
训班(2005年)、本科生(选修课上)、中学生中进行过多次测 试,
能回答圆周运动(空间为球)的极为个别,每一次都“几乎全军覆
没”.(认识封闭1)< br>
并且,当我们进一步问会有多少种运动方式时,也存在认识封闭
现象,也经常“几乎全 军覆没”,普遍没考虑到在圆周上既可以运动又
可以静止,既可以前进又可以来回走动,既可以原路返回 又可以另路
返回.(认识封闭2)

第2、案例的初步分析.

(1 )题目自然涉及“圆”的概念和逻辑“或”,触及“明确知
识的认识封闭现象”(顺便提起:以
为判别式的二次方程有条),并
且在PQ上有明显的3个层次.

①一种情况:在PQ 上静止.有静无动,能背熟圆的定义,面临圆
(或球)的情景时看不见圆(或球).

②两种情况:看到PQ静止时全静止,看到PQ运动时全运动.有
进无退,逻辑“或”对PQ的全程.< br>
③无数种情况.看到PQ静止或圆周运动,可以前进也可以后
退.有静有动,有进有退 ,逻辑“或”对PQ的每一点.

(2)考察了数学的核心知识——函数,广泛涉及:

①函数的概念,包括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

②函数的表示方法,突出了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与图象这两种表示
法.

③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与图象形状的关系.

④通过生活情景和图象很自然的出现分段定义函数.

⑤考察学生分析实际情景,认识函数变化规律的基本能力.

(3)设计为开放题.

①需要学生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赋予实际意义,而学生根 据
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编拟出来的实际情节将是不惟
一的.

②每个学生都可以回答问题,但不同的水平到达不同的层次

(罗增儒.教育叙事:圆的遭遇.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版),
2007,3)

故事3:什么是数学解题

例2有两个圆,一个的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另一 个的半径
等于一枚硬币的半径.现将两圆向外膨胀(相
当于作同心圆),使周长都增加 1米,问哪
个圆的半径伸长得较多?

解直观上想,相对于地球赤道而言,增加1米实 在微不足道;而
硬币的周长增加1米其膨胀肯定更加显著.答案应是小圆的半径伸长
得较
多.


这是一个常数,因而,大小不等两圆的半径伸长是相同的.

感悟直观情景给了我们一个错觉, 而数学的理性思维恢复了它的
原貌.这就是数学解题,通过推理、论证得出一个符合事实的结论.数学解题可以促进数学的理解.

例3 请阅读下面的事实:某校高中一年级有两个班,教导 处工
作人员统计期末数学考试成绩时,计算出每一个班中男生的及格率都
比女生的及格率高(计 算没有错误),于是得出全年级男生及格率比
女生及格率高的结论.校长听完他的汇报后,根据同样的成 绩表却得
出全年级女生及格率比男生及格率高的相反结论.事实证明校长是对
的,工作人员感到 费解.

请通过数学方法说服工作人员.

方法1:举反例

班级

男女人


男25


甲班

女30


男29


乙班

女24


及格人
23



及格率


27

17

14

92%

90%

58.
6%

58.
3%





感悟这也是数学解题,通过推理、论证推翻一个不符合事实的
结论.
数学解题,就是消除已知与未知之间的障碍,就是解决现有认识
与客观需要之间的矛盾.数学解题, 既有证实又有证伪.

数学解题既有确认又有理解和发现的功能.是三大功能

故事4:即使我很笨,我也能学会聪明

例4已知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整瓶汽水.现 有10整瓶汽水.若
不添钱,问最多还可喝几瓶汽水?(整瓶汽水指瓶子带盖装好的汽水)

第1.解法l可作3次对换:

第1次,用原有的10个空瓶去换3整瓶汽水,剩1个空瓶.

第2次,用4个空瓶去换l整瓶汽水,剩1个空瓶.

第3次,2个空瓶换不来1整瓶,但可先借1个空瓶,换一整瓶,
喝完后,还空瓶.

最多共可喝

3+1+1=5
瓶.

第2.反思分析这个解 法分3步完成对换,每步都重复着“3空
换1整”的要求.其中最富于智慧的应是第3步,对其作正面思 考:
第3步的聪明就在于“借一还一”吗?(是不是?)它的实质是什么?
(谁来说)我们通过 下图的直观启发


学生立即透过“借一还一”的技术表象而领悟到实质:2个空瓶< br>可以换来一瓶里的“汽水”(不包括瓶子).

可见,第3步隐含着问题的本质,已知条 件中“3个空汽水瓶可
以换1整瓶汽水”等价于“2个空瓶子”可以换1个瓶里的“汽水”.于
是分三步完成可以合并为1步(整体处理):

解法2依题意,2个“空瓶”可以换1个瓶里的“汽水”,现有
10个空瓶,最多可换

瓶里的“汽水”.

第3.感悟也许,我们一开始并不能抓住已知条件的“本质”,< br>但解法1是可以做到的,通过对“初步解法”的分析,就有机会找回
被浪费了的重要信息,获得更 接近问题深层结构的解法——即使我很
笨,我也能学会聪明.并且,一旦抓住了题目的本质,推广立即就 成
为可能:

例4-1已知
a
个空汽水瓶可以换
c
整瓶汽水.现有
b
整瓶汽水.若
不添钱,则最多还可喝
bc/a-c
瓶汽水.(
a,b,c

为正整数,
a
>
c




例5已知
a,b,c
为互不相等的实数,且
,求
(1951年高考数学第4题)

x+y+z



第1.由于直接对三个比例式用等比定理会出现分母为0的问题





所以,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此题不能用等比定理.我的老师当学生的时候人们这样说,到了我的学生也当老师的时候,人们还是这样
说.设比例系数

是一个经典的处理(当年高考题的标准答案),并被
认为是最关键的步骤:

解法1设,③

则有












=0.



第2.反思分析整体分解这个解题过程我们看到三个步骤(解题
过程的结构分析):

第1步,引进参数
k
,把三个外形不同而比值相等的代数




用同一个符号
k

来表示,可以有效防止“形异”对“ 值同”的干扰.(体
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和“换元法”的应用)

第2步,把
x,y,z

a,b,c
分离,以便于计算
x+y+z
的值 .(方法就是
变形)

第3步,计算
x+y+z
的值,这是实质性的 运算,其最基本的想
法是转化为
a,b,c
有关式的计算,关键步骤是第⑤式.(有“ 转换化
归的思想”)

根据这个分析,可见设比例系数
k

的作用有两个:

第一,有效防止“形异”对“值同”的干扰;

第 二,把
x,y,z

a,b,c
分离以便于计算
x+y+z
的值.

但这都只是辅助步骤,前两步并未开始
x,y,z
的求和,真正产生
解题实质性进展、并反映问题深层结构的是第3步,抓住实质性的第
3步提出问题:

(1)(正面思考)有与
k

功能类似的替代式吗?

(2)(反面思考)不用
k

还能计算
x
+
y+
z
吗?
回应1如果对
很清楚,那就可以把第③式直接代入式⑤,取代< br>k




“等值”看得

马顺清-四大皆空是什么意思


云的诗句-江山此夜


潘季驯-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500字


thunderstruck-俞洪敏简介


化学肥料-avoid是什么意思


我得到了表扬-灰色的世界


工作表现证明-怎么做贺卡视频


青春的诗-半推半就txt



本文更新与2020-11-21 01: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51126.html

数学的故事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