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视频数学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21 02:54
tags:平均数, 小学数学, 数学

-

2020年11月21日发(作者:龙新民)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91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的求法。
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激趣引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口算比赛吗?
2、出示比赛规则:
(1)本次比赛共8道题,限时30秒,算对一题可得20分。
(2)以4人一组为单位,哪个小组的总分最高,哪个小组可以获得优胜小组。
3、出示比赛题:
(1)43 -(23+17) (2)450-0÷450
(3)50+100 ÷2 (4)25 × 4÷25 ×4
(5) (50+90÷2) × 3 (6)82+21-82+21
(7)90+10×5 (8)630÷9+8
师:刚才我们小组之间进行 了比赛,并选出了优胜小组,如果把我们班分为男女两队来
比,又会是哪队赢呢?应该怎么比呢?
预设:生:男队会赢,因为男队人数多,女队人数少
师:这样公平吗?你能想出一个既公平又公正的方法吗?
预设:生:使男女生人数相等再比较。
师:男女生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如何来比较呢?(学生思考)
预设:生:用男生总分除以男生人 数得到男生的平均分,再用女生的总分除以女生人数
得到女生的平均分,再进行比较。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均数。
引出课题并板书:平均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和产生的必要性,使学生对平均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1例,初步理平均数的意义解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师:认真观察主题图,要解决“你们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需要知道哪
些信息?(学生叙述要解决这一问题所需要的条件)
1、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预设学生会想到“移 多补少”和“数据的总
和÷份数”的方法。
2、汇报交流,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1)“移多补少”的方法。
结合学生口述,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教师:这种方法对吗?你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你们是怎样想到这个方法的?
教师:同学 们想到了用多的补给少的这个方法,使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
可以叫“移多补少”法。(板 书:移多补少)
(2)算式法: 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教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结合学生口述,用多煤体课件演示“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过程。
教师;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14+12+11+15)÷4=13(个)
教师:谁看懂这个方法了?能再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吗?
教师:像这样先把 每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数合起来,再除以4,也能算出这个小队平均
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教师: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得出了每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谁再来说
一说,这个1 3表示什么意思?(13就是14、12、11和15这4个数的平均数。)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 中,教师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
求平均数,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论 是直观形象的操作演示,还是运用平均分来计算,
都为学生理解平均数这一概念提供了感性支撑,学生初 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又,把握了求平
均数的基本方法。)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出示例2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后回答)
教师:要比较哪个队的成绩好你想怎么比较呢?
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
思考: 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应如何比较呢?
学生:比较两组队员踢毽个数的平均数。
男女队分组计算后比较
女队:(18+20+19+19)÷4=19(个)
男队:(19+15+15+16+20)÷4=17(个)
19>17
(设 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比较两组数据时,运用平均数更公平合理,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 均数的意义和产生的必要性,使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更为深刻,)
(2)以男队的平均踢毽个数为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出示男队踢毽个数和男队踢毽的平均数,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的个数是 17个,17代表每个人实际踢了17个吗?你是怎么理解17这
个数的?它与19、15、16、20 这几个数比较,处在什么位置?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平均数并不是男生队每人实际的踢毽个 数,它是一个“虚
拟”的数字,可能有的比这个数量多,有的比这个数量少,它处在一个中间水平。平均 数是
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 观察思考平均数是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它不代表个体,使学
生更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4、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平均数吗?(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后师出示搜集到的其他平均数的应用例子
设计意图:练习联系生活
三、巩固练习
1. 下面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 )
(2) 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
160c m。 ( )
(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刚所在小组同学 的平均体重是34kg,小东一
定比小刚重。 ( )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2. 下表是某小组6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情况。
姓 名
身高∕cm
体重∕kg
刘子涵
139
34
李 强
140
38
高 风
135
35
陈 莉
138
34
宋东晓 张思思
139
36
137
33
请你算出这些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各是多少?
学生分男女组进行练习,并集体订正答案
3.选择正确算式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单 位:吨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35

24

16

21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季度


小刚家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 ( )
A.(16+24+35+21)÷4
B.(16+24+35+21)÷12
C.(16+24+35+21)÷365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以及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教育
四、拓展应用
1、球场里有6个人在打球,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5岁,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多少岁?
学生猜测后师出示6个人的年龄:
他们分别是:35岁、5岁、8岁、7岁、9岁、11岁
师:你觉得15能代表这几个数的平均水平吗?这些数据中你认为哪个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
比较 大?
小结: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师:去掉极端数据后,请你算出这5个人的平均年龄。
2、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比如在卡拉OK大赛中选手的得分会去掉一个最高分
和一个最低分,为什么?出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平均数会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要灵活运用平均数。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课堂 总结不仅仅是知识、方法的强化,更是培养数学学习习惯、学习情感态度的
良好契机。一个好的总结,可 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自主评价反思,分享收获和成功,
感受学习的快乐。
六、课后作业
统计并计算男女生口算比赛得分情况,并比一比看哪队获胜?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不仅让学 生强化巩固了统计知识、平均数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养成
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平均数》学情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 用途很广泛。
学生对统计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多次经历统计数据的全过程,但对统计数据的分析
观念不是很强,尤其是用平均数对统计图进行分析是第一次。
所以在教学平均数时,要充分利 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平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
了平均分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平均数 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
全一样的。如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孩子,平均每人分得4块 ,这个“4块”是每个孩子
实际分得的数,如果说3个孩子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4块糖,这 个“4块”就
是平均数。因为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有4块糖。所以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与平均分是不一样的 。
另外,平均数在日常生活照学生也会经常接触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
等, 学生也是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的。
在统计中,平均数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刻画这一组数学 的集中趋势,但
它也有自身的缺点,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针对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影响这一特点, 可
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体会,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特点的认识。
教学过程中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说一说,分一分,议一议,想一想等形式,
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与理 解。

《平均数》效果分析
“平均数”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 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
一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明显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概念上加重了份
量,因此,我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努力通过具体问题情境的呈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 解决
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逐步感受到求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并启发学
生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学生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统计知识,对于 “平均数”这个概念已有所接触,如 “平均分”
等。但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为此,本节课,我力求达到以下几个
效果:
1、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平均数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实际的数);
2、学生能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2)先求总数再平均分等;
3、体现总体与个体的关系。
4、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中,让学生知道平均数有一定的局 限性,有时会受到极端
数据的影响,培养学生能灵活的应用平均数;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1-21 02:5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51499.html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