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win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4)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21 10:59
tags: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 小学教育

-

2020年11月21日发(作者:马周)

2012—2013学年度五年级数学下期教育 教学反思
新集镇中心学校 卢勤
《轴对称图形》的 教育 教学反思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 图形变换,是学习 空间与图形知识的 必要基
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 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
的 作用。
本册第一次教育 教学轴对称图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 操作活
动,在本节课的 教育 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 特点,设计了三次操作活
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 基本特征。
一、创设情境教育 教学,请会折叠衣服的 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叠衣
服的 方法。从而引出课题。接着 1、出示轴对称物体:天安门、飞机、奖
杯、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 两边都是
一样的 。2 剪小树:通过不同剪法师生共同评价得出这些图形两边都一
样的 ,所以先把纸对折,然后再剪,剪定后再展开,就是这棵小树了。
这是本节课第一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观察生活中的 对称现象后,
目的 在于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学生这次操作活动看似
一次无目的 操作活动,但要一棵小树甚至一个漂亮的 窗花,不去寻找规
律,也是非常困难的 ,通过学生的 交流,能初步感知到两边一样的 图
形可以对折起来再剪,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特征的 初步感知。
二、动手画一画,折一折,通过把同学们看到的 物体画下来得到下

16

面的 图形(天安门、飞机、奖杯等)进行分组操作讨论,得出结论——
图形对称后 ,两边完全重合了,从而得出什么样的 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这是本节课的 第二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 特征有了初
步感知之后。学生此次操作是由目的 性,有导向性的 操作,目的 是在
操作活动过程中,探究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 部分完全重合这一基本特
征,在此基础上解释出轴对称图形的 概念。
三、想办法做出以各轴对称图形、并分组展示自己的 作品。
这是本节课达三次操作安排,且是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较为正确系统的
认识之后,意在操作活动中巩固深化对轴对称图形的 认识,学生这次操
作活动手段是多样的 ,作品也是丰富多彩的 。
三次的 操作活动目的 不同,所产生的 成效也截然不同,学生在这次活
动中,通过有序、有层次的 操作更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以认识,充分
概念之轴对称图形的 基本特征。
本节课最大感受是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所有的 练习和操作活动较为自然
的 串联在参观的 情景中,课堂结构紧凑,学生兴趣浓烈,让学生用不同
的 方式、以不同的 角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 特征。
《因数与倍数》的 教育 教学反思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
的 概念时与以往的 教材有所不同。(1)新课标教材不再提“整除”的 概
念,也不再是从除法算式的 观察中引入本单元的 学习 ,而是反其道而
行之,通过乘法算式来导入新知。(2)“约数”一词被“因数”所取代。

16

这样的 变化原因何在?我认真研读教材,通过学习 了解到以下信息:签
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 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 知识基础,对
整除的 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 认识,不出现整除的 定义并不会对学
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 数
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 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 概念。
虽然学生已接触过整除与有余数的 除法,但我班学生对“整除”与
“除尽”的 内涵与外延并不清晰。因此在教育 教学时,补充了两道判断
题请学生辨析:
11÷2=5……1。问:11是2的 倍数吗?为什么?因为5×0.8=4,所
以5和0.8是4的 因数,4是5和0.8的 倍数,对吗?为什么?
特别是第2小题极具价值。价值不仅体现在它帮助学生通过辨析明确
了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 数都是指整数(一般不包括0),及
时弥补了未进行整除概念教育 教学的 知识缺陷,还通过此题对“因数”
与乘法算式名称中的 “因数”,倍数与倍进行了对比。
《质数与合数》的 教育 教学反思
在《质数与合数》的 教育 教学中,我跳出了教材的 束缚,体现以
“以人发展为本”的 新课程教育 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敢于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在整个教育 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从已有的 知
识经验的 实际状态出发,通过操作、讨论、归纳,经历了知识的 发现和
探究过程,从中体验了解决问题的 喜悦或失败的 情感。
一、学生参与面广,学习 兴趣浓。

16

新课程教育 教学标准要求我们教育 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
形成与应用过程。”因此,在教育 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
在愉悦的 气氛中学习 ,唤起学生强烈的 求知欲望。如:让学生利用学
具去摆拼,用“2、3、4……12个小正方形分别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的 方
法去体验质数与合数的 不同之处,以操作代替教师讲解,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 兴趣和求知 欲,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堂气氛愉快
热烈,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牢固,从而大大提高了 课堂教育 教学效率。
二、从学生的 角度出发,把课堂的 主动权还给学生。
课堂教育 教学,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配角”,教育 教学中应
把大量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 、讨论、观察,思考
的 机会。在教育 教学中我除了给学生动手拼摆的 机会,还让学生把几
个数(如2、3、4、5、6、7 、8、9、10、11、12等)进行分类。尽管学
生可能分类标准不一样,但他们都能把只有两个因数 的 数分在一类,把
含有2个以上的 因数的 数放在一起。这样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说出
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再让学生用自己的 语言归纳合数与质数。在
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 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获
取知识的 能力。
三、点燃学生智慧的 火花,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本节课的
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你还想研究质数、合数有关哪些方面的 知
识。这个学习 任务既是给学生在课堂上一个探究的 任务,也是给学生在

16

课外留下一个拓展的 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不同的 水平去探究
属于自己的 数学空间,从而让不同的 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 发展。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 教育 教学反思
《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 的 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 的 组织
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要求我们教师的 角色必须转变。我想教
师的 作用必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
问题与自己已有的 知识体验之间的 关联;二是要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
景之中的 机会;三是要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 气氛,为学生提供有
启发性的 讨论模式;四是要鼓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理解的 基础上,
对不同的 答案开展讨论;五是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 思想和结果,并重
新审视自己的 想法。
对照《课标》的 理念,我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 教育 教学作
了一点尝试。
一、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 问题与自己已有的 知识体验之间的
关联。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是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后学习 的 一
个内容。如果我们对本课内容作一分析的 话,会发现这两部分内容无论
是在教材的 呈现程序还是在思考方法上都有其相似之处。基于这一认识,
在课的 开始我作了如下的 设计:
“今天我们学习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对于今天学习 的 内容你有什
么猜测?”

16

学生已经学过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两部分内容有其 相似之处,课
始放手让学生自由猜测,学生通过对已有认知的 检索,必定会催生出自
己的 一些想法,从课的 实施情况来看,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 效果。什
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如何找公 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为什么是最大
公因数面不是最小公因数?这一些问题在学生的 思考与思维的 碰撞中
得到了较好的 生成。无疑这样的 设计贴近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为课堂
的 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二、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 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
解的 气氛
“对于今天学习 的 内容你有什么猜测?”这一问题的 包容性较大,
不同的 学生面对这一问题都能说出自己不同的 猜测,学生的 差异与个
性得到了较好的 尊重,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的 思想。不同学生在思考这
一问题时都有了自己的 见解,在相互补充与想互启发中生成了本课教育
教学的 内容,使学生充分体会了合作的 魅力,构建了一个和谐的 课堂
生活。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可
敬而不可亲。数学并不可怕,它其实滋生于原有的 知识,植根于生活经
验之中。这样的 教育 教学无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自信心,而自信心的
培养不就是教育 最有意义而又最根本的 内容吗?
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通过学生的 猜测,我把学生的 提出的 问题进行了整理:
(1) 什么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6

(2) 怎样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3) 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而不是最小公因数?
(4) 这一部分知识到底有什么作用?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学课本
这样的 设计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 挑战性,在问题解决的 过程中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 主体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 理解,在与
他人合作与交流中逐渐完善了自己的 想法。我想这大概就是《标准》中
倡导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 时间和空间的 应有之意吧。
《最小公倍数》的 教育 教学反思
《最小公倍数》这节课,如何让学生的 学习 的 积极性较高,知识的
掌握也较为自然而扎实,学生的 思维也在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取得了良
好的 教育 教学效果。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的 参与到学习 中去。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单从纯数学的 角度去让学生领会,显然
是比较枯燥、乏味的 。我从学生的 经验和已有的 知识出发,激发学生
的 学习 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 机会,增强学生学好数
学的 信心。使这些枯燥的 知识变成鲜活、灵动数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
的 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念到了学数学的 快乐。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 能力。
教育 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 数学,而是要让学生自己观

16

察、思考、探索研究数学。在研究最小公倍数的 意义时,设计了例举法
找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猜想、分解质因数比较,一系列开放的 数学
问题,让学生有足够的 思维活动空间来解决问题,自主地进行探究性活
动,使学生体念到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 身边。
三、挖掘不足 有待改进
1、课初的 情境创设虽考虑到与例题之间的 联系,但过渡得不够好。
2、如何激发学生的 兴趣不止是一时之效,如何从学生的 角度出发
进行预案的 设计,课堂中顺学而导保持学生的 学习 积极性是一个值得
思考的 问题。
《长方体的 表面积》的 教育 教学反思
1、关注学生观察、思维、实践能力的 培养:
在教育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我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了一些
不同材质、大小不同的 长方体物件,以制作这些物体需要多少材料这个
实际问题入手展开教育 教学,然后让学生思考,想办法,动手剪,展开
后求出展开图的 总面积即可,从而揭示表面积的 概念。学生对学习 材
料本身是非常熟悉的 ,因而感到很有兴趣,在课堂教育 教学中保持着比
较活跃的 思维状态。课堂教育 教学目标的 实施非常顺利。课后,布置
学生进行课外实践作业,寻找生活中的 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 长方体物
件,分析制作这个物件需要材料的 多少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
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践能力。
2、抓住事物的 本质特征展开教育 教学。

16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1-21 10: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52601.html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4)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