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学习五年级数学新课程数学能力培养答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21 17:30
tags:销售/营销, 经管营销, 专业资料

-

2020年11月21日发(作者:汪应铨)
新课程数学能力培养答案


【篇一: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txt>一、填空。

1、数学是研究( 空间形势)和( 数量)的科学。

2、(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
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促 进学生会全面发展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 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
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
(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 培养公民素质 )的基础课程。数
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 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
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促进
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4、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 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
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
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5、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 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
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
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
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 )、(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
重视( 过程)处理好( 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 ),处
理好( 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要重视直接经验 ),
处理好(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
( 层次性)和( 多样性)。

6、教学活动是师生( 积极参与)、(交往互动 )、( 共同发展)
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7、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鼓励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 );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
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

8、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主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 )、( 积极思考)(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 合作交流 )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
间和空间经历(观察 )、(实验 )、( 猜测)、(计算 )、( 推
理)、(验证 )等活动过程。

9、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和(已有的经验 )为
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

发式 )和(因材施教 )。教师要发挥(主导 )作用,处理好(讲
授 )与( 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 主动探
索)、( 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基本的数学知识
与技能),体会和运用( 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
活动经念 )。

10、评价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
激励(学生学习 )和改进(教师教学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
学习接结果 ),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

1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 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四个方
面加以阐述,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对学生的( 全面)、(持续 )、
( 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2、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 )、( 符号意识)、
( 空间观念)、( 几何直观)、( 数学分析观念 )、( 运算能
力)、( 推理能力)和( 模型思想 )。

13、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
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 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 )
和(相互之间 )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
言的描述( 画出图形)等。

14、几何直观主要是指( 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

15、(推理 )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
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 )和(演绎推理 )。演
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
包括 (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
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 用于(探索思路,发现
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16、( 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
的始终

17、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 )转化为自己的教学
行为,处理好(讲授 )与( 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
积极思考;发扬教学( 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
者 )、( 引领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潜能),鼓 励学生
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
(教学资源),为学生 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
(个体差异)

18、为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
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 ),而且要 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

目标。

21、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 )的统一,应
体现( 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 定性)与( 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第
一学期的评价应当以(描述性评价 )为主,第二学期采用( 描述性
评价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第三学期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与等
级或100分制)相结合的方式。
24、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
技术),要注意( 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开发并向
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
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 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
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25、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 (“综合与实践”)
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
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 生的
(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选择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d )。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 d )。

a、组织者 b、引导者 c、传授者 d、合作者

3、这次课程改革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方式,
构建( d )结构。

a、文科课程b、理科课程c、综合课程d、分析课程与综合课程

4、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
解决( a )等四个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a、情感与态度b、合作与交流c、经历与体验d、技能与操作

5、评价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 b )、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a、评价过程系统化 b、评价方法多元化

c、评价过程简单化 d、评价方法优化法

6、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 c )是现代文明的
重要组成部分。

a、数据与整理b、推理和证明c、方法和语言d、计算与估算

7、在各个学科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a )四个学习领域。

a、实践与综合应用 b、分析与综合应用

c、推理与综合应用 d、操作与综合应用

8、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通过观察、( b )、归纳、类比等获得数
学猜想。

a、技能 b、试验 c、操作 d、交流

9、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是
( a )学段中的目标要求。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10、第一学段中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
常见的量、( d )

a、式与方程 b、数与式 c、图形与位置 d、探索规律

11、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 c ),设计生动、有趣、
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a、生活习惯 b、学习习惯 c、生活经验 d、分析习惯

12、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a )
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学科之间 c、分析思考 d、合作交流

13、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b )。

a、重要途径 b、重要方式 c、重要手段 d、重要过程

14、( c )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
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a、教案 b课标 c、教材 d、教具

15、教材编写应以( c )为基本依据。

a、学生 b、教师 c《标准》 d、师生

16、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 b )进行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
流等活动。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d、师生

17、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式,他能反应
出学生( a )的历程。

a、发展与进步b、分析与应用c、成长与提高d、探索与创新

18、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材应反应各部分内在之间的联
系与综合,这将有利于学 生对数学的( c )。

a、整体提高 b、整体进步 c、整体认识 d、整体发展

19、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 c )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
力的差异。

a、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 b、分析方式与综合能力

c、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 d、探索方式与合作能力

20、在第二学段中,教学时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 c )。

a、学法多样化b、教法多样化c、算法多样化d、作业多样化

21、学校可以开展课外数学小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 b ),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

a、操作能力 b、实践能力 c、应用能力 d、分析能力

22、几何与图形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 a )持续、和谐地发展。

a、全面 b、片面 c、能力 d、智力

23、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适用教材,设计适合
学生发展的( d )。

a、教学方法b、分析过程c、评价过程d、教学过程

24、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 a )、好玩、新奇的事物。

a、有趣 b、直观 c、形象 d、好奇

25、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广泛的应用,培养
学生的( a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a、估算意识 b、计算意识 c、笔算意识 d、口算意识

26、教学过程促进了( d )本身的成长。

a、学生 b、教育 c、教学 d教师

三:简答题(自选2题回答)

【篇二:《数学课程标准》考核试卷参考答案】


共 30 分)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
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3、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
(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4、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 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
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
知识技能、(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方面具体阐
述。力求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 所
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 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 )的能
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 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
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数学的基本思想” 主要指:数学(抽
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学生在积极
参与教学活 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
思想。

8、创新意识的培养 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
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 础;(独
立思考、学会思考)是

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
的重要方法。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
机现象)。 10、数学教学过程中 恰当的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将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

11、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
结 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
分学生采取(延迟评价)的方式,提供再 次评价的机会,使他们看
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第二学段可以采用(描述性)
评 价和(等级评价)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2、“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 综合运用有关的
(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
识和创新意识 ,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
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教师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c),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
的机会。 a、探究式 b、自主式 c、启发式 d、合作式 2、《数学
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 b)(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a、空间图形b、图形与几何c、几何与直观 d、图形与直观 3、推
理一般包括( c )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
绎推理 d、合情推理和逻辑推理

4、“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a )次。 a、一
b、二 c、三 d、四

5、在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速度要
求(b)

a、3-4 题/分 b、1-2 题/分 c、2-3 题/分 d、8-10 题/分

6、在第二学段知识技能方面要求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 、百分数的意义;了解(c)的意
义。

a、分数 b、小数c、负数d、万以上的 数7、在第二学段情感态度
目标中要求学生初步养成(d)、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a、克服困难b、解决问题 c、相信自己 d、乐于思考8、(b)的
含义是从具体实 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
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a、理解 b、了解c、掌握d、经历9、在设计一些新知识的学习活
动时,教材可以展现(c)的过程。

a、“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 b、“经历收集数据——
查阅资料——独立思考”

c、“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 d、“合作交流——实践
检验——推理论证”

10、(d)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
图像等,并能灵活选择 与呈现。

a、文本资源b、社会教育资源 c、生成性资源 d、信息技术 三、
简答题。 (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1-21 17:3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53431.html

新课程数学能力培养答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