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八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0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22 17:06
tags:八年级, 活动记录, 初二数学

-

2020年11月22日发(作者:费政)
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陈家湾中学
活动时间 2015年10月 活动地点
科 目 数学 年级
课题
主持人
参加人员









王艳芳 记录人
327办公室
八年级
最短路径

闫秋亮 主备人 王向荣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轴 对称图形及其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及其性质,角的平分线及其性质。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
角、三角形等几何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本章内容既是已学过的有
关知识的补充和完善,又是进 一步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础,
对于学生的后继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线段的< br>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
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











随着课改的深入,数学更贴近生活,更着眼于解决生产、经
营中的问题 ,于是就出现了为省时、省财力、省物力而希望寻求
最短路径的数学问题。这类问题的解答依据是“两点 之间,线段
最短”或“垂线段最短”,由于所给的条件的不同,解决方法和策
略上又有所差别。 初中数学中路径最短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
生活,并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数学应用性。




















一、由王向主任讲此次活动的意义及目的。
二、有主备课老师讲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及设计:
1、说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材处理)
2、说学生(分析学生知识能力水平)
3、说教法
4、说学法
5、说教学手段
6、说教学过程(包括引入新课、如何进行新课学习、板书设计)。
三、集体评课:
闫秋亮: 本节课引用动画导入新课很好,富有情趣。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王艳芳: 本 节课李老师充分体现了科学课“做中学”的思想,设
计思路简洁明了、教材重组适当合理,充分体现了“ 用教
材教”的新理念。
闫秋亮: 教学中,李老师很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并精心设< br>计富有情趣的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求知欲
极高的学习状态中,同时注重为学生提供丰 富而有结构
的教学课件,重视直观生活经验的情景,把更多的时间
交给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让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
提高。。

王艳芳

1、在导言之后,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激发学生的
思考兴趣。
2、关于“最短路径”可以简单介绍,拓宽学生视野。
3、轴对称的性质,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引出。
王向荣1、给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充分理解。
2、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的过程。
3、教学中预设的教学环节应该丰富
4、合理拓展教才内容。

闫秋亮: 通过讨论,全面把握整节课的教学方向及教学目标、
重难点。利于自己进行个性化设计,使整节课目标落 实更到位、
有效。收到了预想的效果。






集体讨论教学设计(教案)附后。


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随着课改的深入,数学更贴近生活,更着眼于解决生产、经营中
的问题,于是 就出现了为省时、省财力、省物力而希望寻求最短路径的数学问题。
这类问题的解答依据是“两点之间, 线段最短”或“垂线段最短”,由于所给的
条件的不同,解决方法和策略上又有所差别。初中数学中路径 最短问题,体现了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数学应用性。
2、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能利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体会图形的变化 在解决最
值问题中的作用;感悟转化思想.
(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的标志是:学生能讲实 际问题中的“地点”“河”抽象
为数学中的线段和最小问题,能利用轴对称将线段和最小问题转化为“连 点之间,
线段最短”问题;能通过逻辑推理证明所求距离最短;在探索最算路径的过程中,
体会 轴对称的“桥梁”作用,感悟转化思想.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连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线段和最小问题
突破难点的方法:利用轴对 称性质,作任意已知点的对称点,连接对称点和已知
点,得到一条线段,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决.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师:
前面我们研究过一些关于“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
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
段最短”等的问题,我们称它们为 最短路径问题.现实生活
中经常涉及到选择最短路径的问题,本节将利用数学知识探
究数学史中 著名的“将军饮马问题”.
学生活

学生思
考教师
展示问题,并观
察图片,
获得感
性认识.
设计意图
从生活中问
题出发,唤
起学生的学
习兴趣及探
索欲望.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建构新知

追问1:观察思考,抽象为数学问题

这是一个实际问题,你打算首先做什么?
动手画
活动1:思考画图、得出数学问题

A

B
两地抽象为两个点,将河
l
抽象为一条直 线.
直线




B



观察口















追问2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这个问题的意思,

并把它抽象为数学问题吗?
师生活动:学生尝试回答, 并互相补充,最后达成共识:
动手连
线
(1)从
A
地出发,到河边
l
饮马,然后到
B
地;
(2)在河边饮马的地点有无穷多处,把这些地点与
A

B

观察口

接起来的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就是从
A

到饮马地点,再回到
B
地的路程之和;(3)现在的问题是怎

样找出使两条线段长度之和为最短的直线
l
上的点.设
C


直线上的一个动点,上面的问题就转化为:当点
C

l



什么位置时,
AC

CB
的和最小(如图).


B



A



独立思

l


合作交

C




B′





强调:将最短路径问题抽象为“线段和最小问题”


汇报交

流成果,
活动2:尝试解决数学问题
问题2 : 如图,点
A

B
在直线
l
的同侧,点
C
是直线
书写理
由.
上的一个动点,当点
C

l
的什么位置时,
AC

CB
的和

最小?

追问1 你能利用轴对称的有关知识,找到上问中符合条


件的点
B
′吗?




为学生提供
参与数学活
动的生活情
境,培养学
生的把生活
问题转化为
数 学问题的
能力.








经历观察-
画图-说理
等活动,感
受几何的研
究方法,培
养学生的逻
辑思考能
力.









达到轴对称
知识的学以
致用

注意问题解
决方法的小
结:抓对称
性来解决






。A
l


思考感
悟活动1
B
中的将
军饮马
问题,把
刚学过
的方法
经验迁
移过来




问题3 如图,点
A

B
在直线
l
的同侧,点
C
是直线

上的一个动点,当点
C

l
的什么位置时,
AC

CB
的和


最小?
学生独

立完成,

集体订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画图分析,并尝试回答,互相


补充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作法:

(1)作点
B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B
′;

(2)连接
AB
′,与直线
l
相交于点
C
,则点
C
即为所求.


如图所示:




B

A





l


C




B



问题3 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证明
AC
+
BC
最短吗?



教师展示:证明:如图,在直线
l
上任取一点
C
′(与点


C
不重合),连接< br>AC
′,
BC
′,
B

C
′.
学生独
由轴对称的性质知,
立完成,

BC =
B

C

BC
′=
B

C
′.
集体订

AC
+
BC











。A
l
B
A


C
l






及时进行学
法指导,注
重方法规律
的提炼总
结.










学以致用,
及时巩固




























注意问题解
决方法的小
结:抓轴对
称来解决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1-22 17:0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55602.html

八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0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