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邮票中的数学2012年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可打印】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23 07:47
tags:苏教版, 五年级, 教学计划

-

2020年11月23日发(作者:何美钿)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表
2011.2
周次










日期
2/17~2/18 寒假作业 期末考试
2/21~2/25 机动(1) 方程(4)
2/28~3/4
3/7~3/11
方程(4) 确定位置(1)
确定位置(2) 公倍数和公因数(3)
进度







清明节



劳动节



端午节


期末考试
备注
3/14~3/18 公倍数和公因数(3) 单元测试(1) 认识分数(1)
3/21~3/25 认识分数(5)
3/28~4/2
4/4~4/8
认识分数(4)找规律(1)
找规律(1) 单元测试(1)分数的基本性质(2)
4/11~4/15 分数的基本性质(5)
4/18~4/22 分数的基本性质(2)机动(1)统计(2)
十一 4/25~4/29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5)
十二 5/2~5/6
十三 5//9~5/13
机动(1)单元测试(1) 解决问题的策略(1)
解决问题的策略(1) 机动(1) 圆(3)
十四 5/16~5/20 圆(5)
十五 5/23~5/27 圆(2) 机动(1) 单元测试(1) 整理与复习(1)
十六 5/30~6/3
十七 6/6~6//10
整理与复习(4)
期末复习(4)
十八 6/13~6/17 期末复习(5)
十九 6/20~6/24 复习、期末考试







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五 学科 数学
单元
1
教学内容(课题)
方程
总课时数
8




1、使学生在具 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 单的发昂成,会列方程解决一
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 ,经历将现实问题
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 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
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
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 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自信
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教学 方程的知识,是在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
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 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
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 系
列方程。
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1从等式到方程,逐步构建新的数学知识。(1) 借助天平体会等式的含
义。(2) 教学方程的意义,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3) 用方程表示直
观情境里的相等关系。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1) 在直观情境中,
按“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的方式教学等式的性质。(2) 应用等式的性质
解方程。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主课题 培养学生探索、总结规律的能力;适时教给学生检验方程的方法,培养自
渗透 觉检验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实践活
探索奇数个等差数列的另一求和公式
动安排
单元

2
教学内容(课题)

确定位置
总课时数

3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 br>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用数 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
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 法,丰富对现实空
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 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
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上册)教材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如从
右往左第5个是小明。二年 级(上册)教材用两个“第几”表示物体在平
面上的位置,如小红坐在第6排第4个。通过这些描述,加 强了方向感,
获得了自然数能表示次序的体验。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用“数
对”确 定位置,使原来凭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
从而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两 道例题把教学内容分成两段编排。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第15页例1和“练一练”,用数对确定教室里的座位。包括
“列”“行”的含义 ,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以及用数对表示
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
第16页例2和“练一练”,用数对确定平面图(方格纸)上点的位置。

练习三 配合两道例题的教学,解决学校、家庭、街区里的一些实际问
题。编写的两篇“你知道吗”分别介绍地球 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在计算机
上制作表格的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1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规范地确定位置的方法。2应用数对,在方格图
上确定点的位置。
主课题
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研究,并作出解释。
渗透












吴江市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五 学科 数学
单元
三 公倍数和公因数
教学内容(课题) 总课时数
6




1、 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公因< br>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求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100以内两个
数的最大公因数。
2、 使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 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
法,发展数学思考。
3、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 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体验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 掌握倍数、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
倍数和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认
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第二段,认
识公因数 和最大公因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主课题 培养学生探索、总结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培养学
渗透 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实践活
动安排
单元

数字与信息
教学内容(课题)
认识分数
总课时数
10






1、 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 br>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
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
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或
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 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 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
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
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 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教材分四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教学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第二
段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初步探索并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 数的几分之几
的实际问题,扩展对分数的认识。第三段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进一步掌 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第四段教
学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教学分数 与小数的互话。
培养学生有条理的、全面的思考,清晰表达自己想法,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主课题
的热情和与同伴合作的愿望,在探索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
渗透
得一些成功的体验。
实践活
动安排
分蛋糕









新课标第一网











单元
5
教学内容(课题)
找规律
总课时数
2
1. 围绕覆盖了哪里、有多少个位置可以选择等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
教学

目标
规律,能感受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工具,进一步发展
数学思考 ,培养乐于探索的精神。
2.用较简单的规律构建稍复杂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1.有层次地安排探索规律的内容。
例1主要探索简单图形沿一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覆盖次数的 规律。引导
学生发现平移的次数和每次框出几个数有什么关系,得到不同和的个数与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平移的次数有什么关系。
2.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找规律重在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找规律的过 程中发展数
学思考,形成对规律的自主认识和体验。在学生直观操作形成体验的基础
上,引导学 生在小组里交流其中的规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按照表格,
依次讲述其中的规律。如,数表里有10个 数,减每次框几个数等于平移次
数,平移次数加1得到几个不同的和。等等。

主课

渗透


实践
活动
安排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1-23 07: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56937.html

2012年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可打印】的相关文章

2012年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可打印】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