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24 11:12
tags: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研究

-

2020年11月24日发(作者:洪诚)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1.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1.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的判定: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事斜边的一半.

1.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从边: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从角: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义:有一个角的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定理1:矩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判定: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定理1:菱形的4边都相等.
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判定: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4条边都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即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1 / 7

1.4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
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定理1: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
定理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判定:1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1.5 中位线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的一半.
中点四边形:依次连接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 所得到的四边形称为中点四边形(中点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原四边形对角线
相等
互相垂直
相等且互相垂直


中点四边形
菱形
矩形
正方形
第二章 数据的离散程度
2.1 极差:
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极差.计算公式: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极差是刻画 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变化范围.一般说,极差越小,则说明数据的波
动幅度 越小.

2.2 方差
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记作S
2
.
巧用方差公式:
1
[(X
1
-9(—),X))
2
+(X
2
-9(—),X))
2
+……+(X
n
-9(— ),X))
2
]
n
1
2、简化公式:S
2
=[( X
1
2
+X
2
2
+……+X
n
2
)-n9(—),X)
2
]
n
1
也可写成:S
2
=(X
1
2
+X
2
2
+……+X
n
2)-9(—),X)
2

n
1
3、简化②:S
2
=[(X’
1
2
+X’
2
2
+……+X’
n2
)-n9(—),X)
2
]
n
1
也可写成: S
2
=(X’
1
2
+X’
2
2
+……+X ’
n
2
)-9(—),X)
2
n
1、基本公式:S
2
=
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记作S.
意义:
1、极差、方差和标准 差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特征,常用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我们通常
研究的是这组数据 的个数相等、平均数相等或比较接近的情况.
2、方差较大的波动较大,方差较小的波动较小.
3、方差大,标准差就大,方差小,标准差就小.因此标准差同样反映数据的波动大小.
注意 :
对两组数据来说,极差大的那一组不一定方差大,反过来,方差大的极差也不一定大.


2 / 7

第三章 二次根式
3.1 二次根式
定义:一般地,式子(a≧0)叫做二次根式,a叫做被开方数.
有意义条件:当a≧0时,有意义;当a≦0时,无意义.
性质:1、≧0(a≧0)
2、()
2
=a(a≧0)
3、
2
=∣a∣= a(a≧0)
a(a<0)

3.2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法则:√a·√b=√ab(a≧0,b≧0)

=√
(a≧0,b>0)
化简:①
√ab=√a·√b(a≧0,b≧0)


√=(a≧0,b>0)


==
(a≧0,b>0)
第四章 一元二次方程
4.1 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形式是aX
2
+bX+c=0(a、b、c是常数,a≠0),其中aX
2
称为二次项, a称为二次项系数,bX称为一次项,
b称为一次项系数,c称为常数项.

4.2 解法:
1、直接开平方
2、配方法:先把一元二次方程变形为(X+h)
2
=k的形式(其中h,k都是常数),如果k≧0,再通过直接开
平方法求出方程的解
2
3、公式法(求根公式):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c=0 (a≠0),当b-4ac≧0时,它的根是(≧0)
4、因式分解法
根的判别式
22
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c=0 (a≠0)的根的情况可由b-4ac来判定,因此b-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
式.
2
当b-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
当b-4ac=0时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
1
=X
2
=
2
当b-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反之,也成立.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步骤:“设、找、列、解、验、答”

第五章 中心对称图形(二)
5.1 圆
定义: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其中,定点叫做圆心,定长叫做半径.
与圆有关的概念:

3 / 7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1-24 11:1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60341.html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总结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