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5寸照片规格人教版数学教参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26 11:05
tags:人教版, 数学, 小学教育

李字组词-

2020年11月26日发(作者:祁寯藻)

第二册
一、本册教材的编排风格和主要教学内容。
1.这册教材沿袭 了上册教材的风格,也是全套教材的风格,教材图文并茂,编排形式活泼
多样,“编者的话”和“目录” 都以学生喜欢的方式编排。
但编者的话与第一册略有不同,从第二册开始采取了图文的形式,用对话 表示所学的主要数
学内容。并介绍二位数学王国的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它们的作用很大,当学生遇到困 难、
困惑,需要鼓励、提醒时,它们就会出来帮忙,这一点老师们在教学时就会体会到。
2.有很丰富的内容:
本册教材一共有9个单元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以《标准》为依据, 按照整套教材的总体知
识结构以及阶段性目标来设计的。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空间与图形、数与计算 、渗透数
学思想方法以及联系实际的内容。这些内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使学生从更广泛的角度观察数学、学习数学,对数学有更全面、更丰富的认识。如数与计算一共有三个单元,都相隔
一单元, 这样从总体上有所变化,并且每一个单元的内容都考虑到容量要合适,这样学生学
起来,既轻松又不觉枯 燥。
二、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 位 置
一、教材内容:“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 (用两个数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是从空间方位的角度引入的。
?这些内容以前是作 为常识性的知识,没有作为小学数学的正式的教学内容。现在为了加强
空间观念的培养,改变过去少“空 间”少“图形”,多计算的做法,拓展几何知识的范围,把这
些内容纳入到几何教学的范畴。
? “上、下”“前、后” “左、右”这三对方位,正好对应着三维空间的三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 右”的基本含义,初步
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这一单元教学内容比较新,在教学方式上 需要老师们进行有益的探索,我认为,在教学中要
注意:
1、 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
“上、下”“前、后” “左、右”这三对方位,由于“ 上、下”“前、后”学生已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
来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6岁能完全正确地辨别“ 上、下”“前、后”),所以教材结合
一些情境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让学生去进行两个物体、或三个 物体之间的比较。对于“左、
右”方位的建立,儿童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有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判断 左、右的根据是
身体的左、右两半,后来有人证明在左、右分化中起绝对优势作用的不是身体,而是手。 也
就是说,儿童建立左、右的过程是:先将左、右同自己的左、右手建立起联系,然后再与自
己 身体的两边对应起来,最后以自身为标准来进行判断。教材教学左、右概念时,就是按这
样的顺序来编排 的。①让老师背对着学生,学生模仿老师举右手,观察自己的左、右手,再
让学生说明左、右两只手的习 惯性分工,将左、右与自己的左、右手对应起来,②再通过“做
一做”第1题,初步感知身体的左、右, ③再通过“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以自身为中心确
定物体的位置,逐步建立左、右的概念。
对于左、右的相对性,儿童也有自己的认知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6岁左右有儿童在判断
物体的位置 时,是由以自身为标准逐步过渡到以他人为标准来进行判断的。由于左、右的相
对性比较难以理解,所以 在教学时,要由具体到抽象,通过一些活动,如●先让两个学生面
对面,伸出右手握一握,引起认知冲突 ,为什么同是右手,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对面同学的右
手和自己的右手不在同一方向?这时还可以转到对方 同学的位置感受一下,以此体会左右的
相对性。●两个学生面对面,判断两人中间的学具在对面同学的哪 一边等,帮助学生体会左、
右的相对性。
学习左、右的相对性,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判断 方位时,到底以谁为标准?我认为以谁为
标准,不是绝对的,要看具体情况。如当我们要给他人指明方位 ,就要以对方为标准。如要
让对面的人把在他左手边的东西递给我,这时就以对方为标准。而当我们看一 幅图片时,往
往是以自身为标准,来说明图片中物体的方位,当然“要以图片中的物体为标准”,也未尝 不
可。考试时,为了明确可以注明以谁为标准。
2、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方位感。
用两个数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学 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一些感性认识,因此,教材注意联系学
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座位引出位置,使学 生认识到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非常简


明,从另一个角度感受数学的作用。
这部分内容,教学的重点应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的平面位置,因此教师
在设 计活动时重点就应放在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上。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多种活动(正、反
两方面的活动都应 设计,如指定一个物体,用行、列说出它的位置,或给出行、列去找对应
的物体),如●先让学生用前后 、左右说明同学的位置。再按教室的座位介绍好朋友的位置。
接着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的位置。再打乱座位 卡,重新找座位。然后按照教材设计的活动,帮
助小朋友在电影院找座位,在方格纸上找位置,结合生活 实际解决问题。每一项活动都紧紧
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逐步深入。●对教材上的有些活动可以加以改进 ,如9页第7题,
老师可以将这个活动改造得非常巧妙,把活动设计成送信游戏,将其中几人先遮起来( 用纸
做了两扇窗户),让学生根据信上的指令送信如“把信送给第二门第三层的老奶奶”,送到后,让学生打开窗户看一看送对了没有。这题这样一改,就活了,学生争先恐后地想参与。因此
老师们在 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适当把握教学要求。(如对左、右的相对 性只要求学生通过活动初步感知,不要求进行
抽象的判断,而对位置只要求学生能够用行、列来确定物体 的位置,不要求用数对来描述。)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20以内的退位加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表:
义务教材是按照十几减9、十几减8……的顺序编排的,在算法上主要教学“ 想加算减”的方
法。实验教材将此部分教学内容简化为:十几减9、十几减几两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教学 解
决问题。这部分内容编排同20以内的进位加类似。
1.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计算方法。
首先,应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计算教 学,可以从两方面来体现。一要注意从具体情境中引出计
算内容,二要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 仅可以巩固计算知识,而且使学生体会到计
算不只是写在纸上的一个个算式,而是蕴藏在生活中的一个个 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意识。
如:十几减9。(主题图10~11页)。从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
呈现了学生喜闻乐见的 游乐园情境,有四个小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
决问题。教材以“卖气球”为例,提 出15-9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教材呈现了点数结
果、想加算减两种计算方法。
这幅 主题图还为学生学习十几减9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套圈游戏”通过学生的对话引出了条
件和问题,引导 学生独立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初步参与14-9的学习。“卖风车”“猜字
谜”提供了背景资料,为 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计算问题,探讨计算方法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其次,要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帮助 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
点,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 掌握计算方法。
2.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提倡算法多样化,其目的是鼓励学生进 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潜能。所以教
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 提出自己的算法。
例1。(P12)教学十几减9的算理和算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法很多,这里呈现了两种 “想
加算减 ”和“破十法”。其他方法通过学生问:“还可以怎样计算?”来呈现。以此体现允许学生
采用多种方法 进行计算的编写意图。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算法,并允许学生用他
们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教 材重点教学“想加算减”和“破十法”。先利用实物图,通过让学生
摆一摆、算一算,加深对两种方法算 理的理解。与义务教材相比,降低了说理要求,不再给
出“想”思考的过程。例1应与主题图结合起来教 学,不要单独讲操作,应使学生在生活中学
习数学。
例2。(P15)教学十几减几。由“ 小猫观鱼图”,从不同角度观察,引出13-8,13-5两个
算式,让学生将“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 ,迁移、类推到这里。教材呈现了两种方法,还通过
“你还可以怎样算?”启发学生想出其他的算法。
由于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已比较熟练,前面又有了“想加算减”的基础,再加上“想加
算减”比较快捷,又能同时算出两道算式的结果,所以教材在保证学生自主选择的前提下,
重视引导学 生学生“想加算减”的方法。这一编排意图在“做一做”和综合练习中都有明显的体


现。
本单元教学,如果让学生展开思路,可能会出现“破十法”“想加算减”甚至“连续减 ”“点数”等方
法,虽然有些方法不很简捷,但是都是学生思考的结果,都应给以肯定,保护学生思维的 火
花。但学习还有社会性的一面,应通过交流、比较,吸取别人的“长处”,不断完善自己的想
法。因此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体验,反思,不断地优化自己
的方法。
3.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按《课程标 准》P56评价建议中提出的相关目标,
到学期末学生应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 分钟做8~10题。这个目
标不是轻易而举就能达到了,需要老师们想办法,挤时间,组织有计划、有效 的练习才有可
能达到。
4、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会用数学的头脑解决问题。 < br>“用数学”是本单元安排的解决问题的内容。这是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 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又一重点。和前面有所不同 ,前面解决问题所需要的
信息一般都是直观呈现的,也就是说都是可以数出来的,所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 数来解决。
在这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有的没有直观呈现,只通过文字来给出(举例),因此对于< br>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通过数来解决,只能通过分析数量关系,结合加、减法的意义来解答。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观察,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一要培养学生获取相关
信息的能力, 二要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解决相关问题,三要培养问题意识,学会提出相关问题,
四要学会怎样用自己掌握 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 图形的拼组
一、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 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
让学生体会平面图形的 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 会所学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
正方形边的特征。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三、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1.引导操作与探索,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例1.(P27) 要放手让学生操作(折、拼、摆、剪、做),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知道正方
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 的对边相等,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等。
2.通过大量活动,感知各种图形间的关系。
( 1)平面图形间的关系。例2(P27)、做一做(P28)、折纸这一单元有一些手工活动,
如做风车 、折飞机,教材把折的每一步都画了出来,让学生照着折,从中体会平面图形之间
的转化关系。
(2)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例3(P28)
(3)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用长方形的纸让学生一卷就做成一个圆柱。做
一做(P28)
3、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
这一单元的内容比较简单,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简单重复,又不能拔高教学要求。
上 学期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些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
图形的认识,从 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如,在拼搭活动中,学
生一般不怎么用球,因为球容 易滚动呆不住,长方体、正方体不容易滚动等。而本单元“图
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 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
形间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在这里长方形、正方形角的特 征、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
的特征不要求掌握。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




由于数的范围扩大,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但学生要准


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容易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 br>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算单位“十”(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个”
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
有一 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再有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涉及了
数概念的基本内 容(如数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100以内数的 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2. 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 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 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 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三、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1.加强数感的培养,使学生对100从整体上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
培养数感是课程标准 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在上一册教材和本册都得以充分体现。教学中要
继续重视数感的培养。除了用足用 好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一
些活动。如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举实例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等等。
·本单元开始的第1页是一幅美丽的百羊图,让学生观察并估一估有多少只 羊,使学生感知
它们比20只多得多,对100有个大概的感受。这幅图既可以在开始教学时做引入用, 也
可以放后面进行练习。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处理。
·通过数多种数量是100的物体, 如花生、方木块、小棒,使学生一方面了解100以内数
的顺序,知道100里有10个10,同时充分 感受100究竟有多少。
·安排了生活中的数这个版块,加强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爱国情 操,使学生从小
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抱负。
2.通过猜测、估计让学生感受数量,培养估计意识。
·P36第2题呈矩阵排列的百球图,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数一数,不仅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

鲁滨逊漂流记精彩片段-


闻名遐迩是什么意思-


冯虚-


欧洲野兔-


1英尺多少厘米-


务组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谁的名言-


则的组词-



本文更新与2020-11-26 11: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64425.html

人教版数学教参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