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梅花易数断卦人教版最新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27 07:28
tags:人教版, 四年级, 四年级数学

趾高气扬的意思-

2020年11月27日发(作者:卜履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四年 级(*)班现有人数为**人,其中男同学**人,女同学**人。
这些学生中有父母离异的,有父母外 出工作,跟着爷爷、奶奶、外公、
外婆的多人。
2、优秀生学习特点和后进生成因:
(1)、优秀生少,根据平时的质量检测,真正成绩稳定,思维灵
活,对应用题能认真而正确地分析的 同学只有10来个。他们对数学
学习兴趣很浓厚,能较好遵守小学生课堂常规,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 br>共同探讨,互相协作,他们思维活跃,发言大胆,对有争议的问题能
大胆争论,上进心强,上课认 真听讲,作业及时认真,不懂问题能大
胆提问,恐怕学习成绩会下降。这些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 较
为重视,大部分的家长能而且有能力配合教师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个别
的辅导。
(2)、 中等生对应用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一般,成绩有回落的
可能。他们学习认真,作业态度好。
(3)、 班中的后进生,大多数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
知识断层,学习的 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
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单 亲家庭,父母
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
过于迁就;有 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
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 生。也有几位学生
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
(4)、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 掌握和能力的差别很大,如
计算速度、参与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课堂中教师
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班中学生数多,个别学生的知识断
层点,无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也没 能充分挖掘出来,无法面面俱到,
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对此我将在培优补差计划中< br>作具体的安排。
二、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 亿”“十亿”“百
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
亿以内和 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
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 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
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
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 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
角,会比较角 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
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
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
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 学问题的意识,
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
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简析:
(教材知识结构体系、重点、难点、德育渗透点等)
这一册教材包括 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 识,复式条
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 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
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 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
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 束后,有关正整数
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
学生学会 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
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 法的学习,对有关数
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
理的数 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
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 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
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 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
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
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
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 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
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 绍了
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
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 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
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 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
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另一方面,安排
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
等活动 ,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
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
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
数 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
合应用数学的综 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 ,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
培养学生的 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材的安排上,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
1、重视口算和简便运算。 如在一个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除数是
三位数的除法中,先学习因数及被除数、除数是整百数的乘除法口算 ,
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时的简便方法计算。学了乘法运算定律和商不
变性质后,用定律和性质 进行简便运算,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各种计
算方法。
2、加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迁移 规律让学生主动获取知
识。在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中,让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基础,把万以
内数 的读写法推广到多位数;也可以加深对对位数的认识。
3、突出整理、概括、提高能力培养。在多位数 的加减法中,引
导学生在积累大量加减计算和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对学过的知识进
行整理概括 ,对加减法进行定义,阐明加法的运算定律及加减法的关
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 思维。
4、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多让学生观察、猜测、分析、综
合、比较、抽象、概括 ,渗透教学思想方法。本册教学内容是学习整
数的最后阶段,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通过
观察、猜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得出整数的计数法和读
写法、四则计算的 关系、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商不变性质等,在
运用中加深了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注意
联系学生的实际,重视引导学生通过 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的应用意
识和应用能力,提高探究能力。
6、突出开放性,注重学生的 个性差异。在计算方法、试商方法
上,允许学生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灵活运用,不做硬性规定,< br>应用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带*号的练习题和思考题,作
为学有余力学生的练习补充, 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
力,拓宽学生思考的空间,增强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 的
发展。
四、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
(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转差)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
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自主 探究,老
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 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
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 解数学,教
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
计富有情趣的习 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
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 性和开放性。在
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
实例,使所 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
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 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 br>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 ,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
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
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
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 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好处
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 ,不同
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
求“下要保底,上不 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
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 展个性结合
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
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 结合多媒体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一部 分教学内容我将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象、
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 体教学
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教学; 改革课堂问答方
式,实施参与性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
一个问题重 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
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我计划 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
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
供广阔 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
研究,去创造。
6、 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须重视 课堂作
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
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 ,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
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针对不 同层面的学
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
现差异发展。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 己的特点和优势。
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 得联系,通过访问学生家庭或开家长会,与
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 取长补
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
生。
五、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我安排了70课时左右的教学时间。各部分教学内容教
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大数的认识(13课时)
1亿有多大?………………………………………………………1课时
二、角的度量(6课时)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8课时左右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8课时)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7课时)
1.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 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六、统计(4课时)
你寄过贺卡吗?………………………………………………… 1课时
七、数学广角(5课时)
八、总复习(6课时)


201*年9月
人教版最新四年级上册
数 学


教学设计


2014年上学期













课时编号


亿以内数的读法(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习惯单位万、十万、百 万、千万、亿以及没相
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新|课 |标| 第 |一| 网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
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重 难 点
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准 备
教学过程
实物投影、计数器、小卡片、表格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
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
老师:这是老师家里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家里有多少存
款? 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
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 5 0 0 0
……万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位 →数位
……万千百十个 →计数单位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 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
实在声国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
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
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
治区的人口数据。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 投影出示:
(2) 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
题需要提的?
3、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
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 和计数单位。现在,我们就先
来学习这些知识点。
(1) 投影出示图例:
老师:3819000这个数有多大呢?
(2) 计数单位的认识:
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 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
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
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满10向前一位
进1,得出结果。)
教师用计数器表示:
② 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
老师: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显示“十万”)
③同样方法认识百万、千万。
④认识亿的计数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
是多少?
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
计数器上显示”亿”。
(3) 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 认识数级.
① 引导学生观察数位及计数单位的排列规律.
学生回答探讨结果,并在自己的数位顺序表中填出新学习的数位
以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② 进一步向学生说明: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死个数位为一
级.最低一级是个级.引导学生 理解掌握个级左边一级是万级,万
级左边一级是亿级,并填写完整.
(5) 认识“数值”
三、巩固练习
w W w .x K b 1.c o M

1、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1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数位顺序表,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的数
级划分的认识.
2. 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3题
四、课堂总评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二)





教学目标
1. 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
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2. 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
展学生的数感。
3.
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数位上出现0的读法。

准 备
教学过程
实物投影、数位顺序表

一、旧知铺垫





1、数位顺序表知识.
让学生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 从和位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几位是千万位?
(2) 个级含哪些数位?万级含哪些数位?
(3) 万级中各个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各是多少?
2、 个级的数的读法.
下面这些数怎么读:
5432 4000 2008 105 120 3025
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2。投影出示数位表: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然后对照数位写上数字.
(1) 个级的数的读法,写出2496.
(2) 万级的数的读法.写出24960000.
① 先让学生尝试读法
新|课 |标| 第 |一| 网

② 比较24960000和2496在数位上的区别。
249600 00含两级的数,其中的”2496”在万级,”0000”在个级,
2496是个级上的数。
③ 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说说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6表示6个万 9表示90个万
4表示400个万 2表示2000个万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并在黑板上写出(或电脑显示)这个
数的读法。
④ 讨论:2496与26960000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二千四百九十六┆
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联系:“2496”不讨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二千四百九十六。
区别: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 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
级上的数表示多少”1”,读数时就不读这个1。
⑤ 即时训练.
读一读:50000 180000 2350000 40000000
⑥ 小结:首先要先明确万级上的饿数(可以缓出分级线);
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3) 两级的数的读法.写出6407000.
① 引导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 都是含两级的数.
不同点 : 6407000个级上有7000;24960000个级上是0.
② 老师;万级,个级上都有具体的数字该怎么读?
③ 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然后有教师总结说明;先读万级上
的数(多少万)再读个级上的数.
w W w .X k b 1. c O m

板书 : 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 万七千.(万级上的数
是”640”,就按照个级来读─六百四十,在添上”万”字,然后再
接 着读个级上的数.)
小结: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着读个级上的数.
④ 即时训练.
读一读:1205000 2358700 18006500 256050
(4) 每级中见有0的数的读法.
写出85000300
① 讨论,尝试读法.
② 要求按读数的步骤进行;
分别:8500┆0300
读万级的数:八千五百万
读个级的数.
启发: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
正确读法:八千五百万零三百.
③ 即时训练.
读一读:2430800 23000050
通过练习,使学生 懂得每级中间有0(不管是连续两个0,或是
3个0)的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有0的不读零.
三、巩固练习.
1、课文第5页的”做一做”
2、课文第8页第2题
3、课文练习一的第3~5题。
四、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课时编号


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重 难 点
教学难点:掌握什么时候写0、写几个0。
教学重点: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






准 备
教学过程
实物投影

一、旧知铺垫
1、亿以内数的读法.
(1)先要求学生读出下面各题的数.
32000 1200000 1050000 30080000
40500000 186400 1086400 10086004
(1)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经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简明概括,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亿以内的
数的读发.
2、万以内的数的写法.
(1)出示9650,学生读:九千六百五十
擦去”9650”,让学生根据”九千六百五十”写数.
(2)出示”7080”,学生读:七千零八十”.
擦去” 7080”,让学生根据” 七千零八十”写数
(3)让学生说一说万以内的数的写法体会.
学生可能回答:
(1) 从高位写起,那一位上是几就写几,那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
有就,就写0占位.
(2) 要注意含有0的数的写法.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 br>老师:刚才我们写的几个数,都是万一内的数的写法.同学们掌握了
这些方法,还谈到了写数的体 会,并总结出一些经验.很好!这对于我们
进一步学习写数很有帮助.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 ─亿以
内数的写法.板书:亿以内数的写法.
2、教学例3.
(1) 投影出示:
语音播出:”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
动.
① 尝试写六千八百五十万.(对照数位顺序表)
② 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写的?
③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含两级的数的写法.如:
六千八百五十万含有几级的数?(两级)
你怎么知道?根据什么?(读数时有”万”字)
万级数位上是多少?个级的数是多少?
④ 写数步骤:
先出示数位顺序表.
千 百 十 万 ┆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
位 位 位 位 ┆ 位 位 位 位
写万级上的数.
问: 六千八百五十万,写在万级上的数字是多少?
生:6850.
板书:(对照数位顺序表)6850
写个级上的数.
问:个级数位上有没有数?(没有)
没有数怎么办?(用0表示或用0占位)
如果不写0,就剩下”6850”性不行?为什么?
板书:(对照数位顺序表)在6850后面写上”0000”,即68500000.
⑤ 读一读.
同样,把68500000分级,在读做:六千八百五十万,然后和原来的读数
(原 题目)进行比较,检验.
(2) 显示: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① 让学生尝试写数;
② 引导启发:含有几级的数;
万级上的数字是多少?个级上的数字是多少?
与上一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要注意什
么?
(同样,这也是含两级的数,万级 上的数字是”3080”,个级上的数字
是”0000”.在写数时要注意:万级上的“零”要用0表示 ,个级数位上要
用0占位.)
(3) 写一写: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
① 同样,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让学生学出这两个数;
②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检验;
③ 提出存在的问题,有同学或来势来讲解;
④ 全班交流,板书正确写法:
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 写作:15693000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 写作:6723112
⑤ 看数读一读.
三、巩固练习
1.课文第7页”做一做”
(1)由学生独立完成,请4位同学上台板演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3)教师奖品,全班校对.
2.课文第7页:“你知道吗?”
介绍有关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发展历史,对学生形成树感,感受数
字的文化内涵提供了素材。
3、练习一的第6题的一、二排
四、总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地,熟练地读,

写亿以内的数.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
问题的策略的意识. 3.通过收集有关大数的信息的活动,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用,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 难 点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末尾含有0的树的读,写法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准 备
教学过程
课件

一、基本练习。
1、 写出下面各数.
六千三百二十 二十三万五千 一百零四万零二十
要求:(1)先说一说写数的方法,步骤(你是怎么写的)
(2)读一读,先明确含有几级的数;
(3)对照数位顺序表写数.
2.练习一中的第12题.
要求:(1)先读一读:13090034,96000000,860100,13909000
(2)写一写:九千六百万 一千三百九十万九千
八十六万零一百 一千三百零九万零三十四
(3)按题目要求连一连
(4)想一想:如果不经过读数,写数,能不能通过推测,判断进行连
线?说出你的策略.
二.专项练习
1.不对照数位顺序表直接写出下面各数.
(1)一百五十万三千
①由学生独立完成;
②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过度到直接写数.
如:第一步,先明确有几级的数.
第二步,划线表示万级,个级万级 个级,最重要的是必须明确每
级含有死个数位.
第三步,分级填上数字:10250600/万级个级
(3)写一写:
一千零八万 二百二十六万三千四百 二百万零六十三
2.课本练习一中的第14题:
要求:(1)教师读数,学生听写
(2)同桌校对,互相交流,检验;
(3)让学生说说体会,介绍自己写数的方法,步骤.
3.课本练习一中第9题.
要求:(1)、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题目特征.
(2)、引导练习.
比如第(1)小题.
提出问题:最高位是什么位?
(对照数位顺序表)百万位上写什么数字?
十万位上写什么数字?
万位上写什么数字?
千位上写什么数字?
期于各个位写什么数字?
(3)、第(2)(3)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4)、学生之间相互校对,教师巡视,检查.
三.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一的第10.12.13.15题.
四、小测:课本练习一的第11题
五、总评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比较大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比较大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地.熟练地比较两(或
两个以上)大数的大小






2.通过探索轰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重 难 点
教学难点:多个(两个以上)大数的比较.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比较大数的大小的方法.

准 备
教学过程
课件

一.旧知铺垫
读出下面各数.
32800 230008 1230080 3200000
二.讲授新课.
1.对照数位顺序表,读数并回答问题.
(1)读一读:400000读作四十万
4000000读坐四百万
(2)回答问题.
十万位上的”4”表示什么?(表示4个十万)
百万位上的”4”表示什么?(表示4个百万)
同样的数字─”4”在不同的数位上所示的大小一样吗?
(3)比一比,这两个数哪个大哪个小?
(4)想一想:如果去掉数位顺序表,你能否一下字看出这两个数谁大
谁小?你怎么想的?
(4) 比一比
(5) 700000和6000000 9999和111111
2.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紧接着出示:
6500000和5600000
问:这两个数都是七位数,那么,又是哪个大哪个小呢?
问:为什么?请说出你的理由. < br>学生读数.根据数位顺序得出六百五十万大雨五百六十万.(两个数
的最高位都在百万位,一个是 6,一个是5,6个百万大于5个百万.)
引导探索:可是5600000中的第2个数字是6.而6 500000的第2个数
字是5,6比5大.我说5600000大雨6500000行不性?为什么?
生:位数相同时,看最高位(学生可能会表达成”第一位”,教师要予
以改正.)最高位数字大 的,这个数就大;最高位数字小的,这个数就
小.
紧接着,教师再出示:
3306558和3380000
问:那个大,那个小?你又是怎么比较的?
3.教学例4
X k B 1 . c o m

出示中国地图册挂图.
(1) 先让学生在地图中找到以下几个省的位置;
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四川,西藏,新疆.
(2)问:你去过这些省吗?看到了什么?给同学做个简单介绍
(3)幻灯出示各地区特点的 形象图片,教师先对这些文化名胜作
简单介绍,然后再呈现各省的面积数.
(4)让学生正确地读出这些数.
(5)随意选取两个省份的面积数进行比较.
如:黑龙江:454800 内蒙古:1100000.
经过以上的基本题练习,学生根据 位数大雨位数少的数,很容易
得出结果.这时再要求学生用”>”号表示,得
1100000>454800
又如比较:西藏:1210000和新疆1660000.
学生根据,位数相同,从最高我诶开始比较,也很容易得出结果.
1210000<1660000
(6)引导归纳大数的比较方法.
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 数比位数少的数大;饿位数相同,就从最高
位开始比较,一位一位地往后看,哪为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 大.
(7)同桌合作,强化练习.
同桌两人合作,在这6个省份中随意选取两个省份,比较 它们的面
积数,一人出问题,一人来比较,解答.
1. 多个数的大小比较.
提出问题:根据面积打下,将这六个省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你会吗?请排一排.
(1)让学生尝试排列
(2)让学生分组交流,校对排列结果,并说说各自的比较方法,过程.
(3)引导概括比较方法.
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
七位数的有:1100000 1210000 1660000
六位数的有:454800 720000 485000
位数相同的:从最高位开始比较,先出现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三个七位数中,那个最大?那个最小?你是怎么比较的?
提问学生回答比较方法,过程,引导全体学生明白比较方法.
①随意选取两个数比较大小;
②将叫大的数再与第三个数比较,得出最大的数;
③然后再比较林外两个数,得出第二与最小的数.
七位数:1660000>1210000>1100000
六位数:720000>485000>454800
正确排列:
1660000>1210000>1100000>720000>485000>454800
三.课堂活动
课文第13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根据每组树的位数情况说一说比较的方
法.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四,巩固练习(课内外作业.)
课文练习二的第1.2题.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大数的改写




教学目标
1.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的改写
整万的数.
2 .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
数的方法.能争取地”略写”非整万 的数.
3.理解,掌握”四舍五入”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4.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教学难点: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做范围的
近似数.
教学重点:大数的”改写”和”略写”

课件

一. 旧知铺垫:基本练习
二、讲授新课
1、)主题图引入教学例5
(1),如图:一小滴血液含有:
红细胞:5000000个 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读一读这两个数.再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教师说明:这两个数都是整万的数.什么是整万的数呢?
(3)明确告诉学生: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为了方便读写,常常将万位后






重 难 点
准 备
教学过程
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来代替数末尾的4个0,这样就
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了以”万”作 单位的数.
(4)改写.板书出示:500┆0000个=500万个
强调:把个级的4个0省略掉,在500后面写上个”万”字.这样照样读
作:五百万个.
(5)即时尝试.把下面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教学例6.
(1)主题图引入
(2)启发学生想到: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比较方便.
(3)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怎样把这两个数改为整万的数?
(4)介绍”四舍五入”法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
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5)即时尝试: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1264008 1328543 1209000 强调写上”≈”
如:1264008≈126万 1328543≈133万
三、巩固练习.
1、课文第14、15页的”做一做”。2、课文练习二的第3~8题。
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比大小、用“万”作单位的数的

改写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3.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
数。
5.引导学 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
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的精神和用数学的
意识。

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
位的数。
难点:学 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
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重 难 点
准 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学了 怎样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谁来说一说比较大小
的方法。(指名1、2个学生回答)
师让学生自己完整的总结: 2.复习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
单位的数。
1100000=110万 1210000=121万 720000=72万
师:要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要把万后面的零去掉,要加上一
个“万”字。
3.做一做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二、复习求近似数的方法
1.让学生表演地球与太阳(课本例6)。
2.师:“大约130万个”是一个什么数?
3.12756≈10000=1万 1389000≈1390000=139万
≈13000=13千 =1389千
① 师:我们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应该怎么做? < br>生:首先找出万位,再看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不满5就四舍,满5
就五入,然后在把万后面的数 改写成零或加一个万字。
② 请同学思考:如果是省略千、百后面的尾数又该怎么办呢?
生总结: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体会,并答解疑难问题。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 ,
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
十进制计数。
教学关键: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
的数位顺序表。







重 难 点
准 备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
新- 课 -标- 第 - 一- 网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1.数的产生。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 、10、11等是自
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师问:你们观察 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
然数的差是几?最小的自然数是谁?最大的呢?
生小组讨论完派代表发言,最后请同学进行总结。
最小的自然数是零,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无限的就是一个一个
地数,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
它多1 的大数。
二、十进制计数法
1.数位顺序表。
2.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 (计
数单位)
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讨论)
三、练习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亿以上数的读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 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
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结合现实,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
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
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读亿级的数。
教学难点: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关键:以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 级、万级读的方法推
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上的数。






个性化修
















重 难 点
准 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课时,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数据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写。再说
说是怎样读或写这些数的。
2、全班交流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二、讲授新课:
(一)亿以上数的读法
1.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
要求:
(1)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样含有三级的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
(2)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
数方法是什么?
3.全班反馈: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前边来读数。
(2)通过学生读,让学生说说读亿以上的数的方法是什么?
方法:
①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
字或“万”字。
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
不读。
4.说读法时,重点处理0的读法:
(1)听录音判断对错:
610 0000 0000 读作:六百一十亿 ?(√)
236 0509 0008 读作:二百三十六亿零五百零九万零零零八。(╳)
100 4000 2000 读作:一千零四亿零二千。(╳)
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出答案来了?”(分级了)
(2)教师出示读数的卡片让学生读:
800 7000 65 0006 1500 8000
3040 0000 70 0000 5000 5080 0060 0000
(教师在这要重点抽问:哪个0读了? ?哪个0没读?为什么?)
5 .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有3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
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读法一 样,数级扩展)
6.下面围绕读法进行练习。做练习一:并填反思表。
练习一
( 1)读出下列各数:(先自己读读,再2人互相读读。1人读1人
判断。再换过来读。有争议的可以举手 。)
8300000000 578000000 20700600
1 62 4600800000
读完六个数可以填写反思表,一共3个题。
反思表
1.六个数,你读对了( )个数?
2.你是怎么读出比亿大的数的?(多选)( )
①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
不读。
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
字或“万”字。
3.亿以上数的读法你是怎么学会的?( )
①自己看书。
② 通过别人帮助学会的。别人是( )。
③利用以前学过的读数方法来读亿以上的数的。
④ 其他。
(设计这个反思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此有意识的反思一下自己的
学习过 程,通过反思让学生关注自己是怎么学,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感受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 系,为下面学习亿以上
数的写法做好知识和方法的准备 )
(2)课本“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三、课堂小结








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亿以上数的写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
确地写出亿以上数。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亿以上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亿级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学关键:以亿以内数的写法为基础,把个级、 万级的写法推广到
亿级,能正确写亿级的数。








重 难 点
准 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让学生看一看数位顺序表,说一说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知道哪些
方 面的知识2.让学生回答亿以上数的读法法则。做练习第28页第
5题。
3.写数练习。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亿以上数的读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
仅仅 会读这些大数目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会写这些数,这节课,
我们就来学习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板书课题:亿以上数的写法
三、教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亿以内数是怎样写的呢?在写
法上要注意什么问题?
1.整亿数的写法。
师总结:整亿的数先写亿级的数,再在后面加8个0。
2.非整亿数的写法。
① 这些数包含几级?(写数时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
② 百万位到个位为什么写0?(哪一个数位上没有单位,就用0占
位)
③ 百亿位到十亿位为什么连续写两个0?
3.在这里教师要重点处理0的写法。
(1)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用0占位。
(2)使学生意识到,不能读几个0就写几个0。
4.组间交流。
5.课本做一做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怎么写亿以上数的?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改写和省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四舍五入省略

“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重 难 点
教学关键:能够把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方法迁移到改写用“亿”

作单位的数。

准 备
教学过程



一、改写:
1.今天,我们全班进行一下信息的交流。(分小组汇报)
2、抓住学生用不同记录方式记录的信息,引导学生观察:
两位同学记录了相同方面的信息,看看一样吗?
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费水资源100000000立方米。
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费水资源1亿立方米。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00000000、1亿两种记录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计数单位不同:个、亿。
数值相同:大小相等。
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为了读、写、算时更方便,我们常常会把这样的大数改写成以亿为
单位的数。
(3)总结改写的方法:
二、省略:
1.出示:全市公交线路776条,年客运量 约47亿人次。你是怎样
理解这句话的?(大约是47亿人次,可以是47亿多也可以不到47
亿,是一个近似数。)
2.小组合作(先把下面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
的 数。再总结你们小组的方法。)
3.汇报,交流:
1170000000≈ 12亿 (五入)
840000000 ≈ 8亿 (四舍)
958000000元 ≈10亿元 (进位)
0元≈1990亿元(进位)
4、小结方法:看千万位四舍五入。
三、总结: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
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关键: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算盘、计算器。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
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 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
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课前同学们
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
具?
(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中国人发明算盘
计算机
二、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1.算盘。
算盘各部分名称
2.计算器。
(1)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认识计算器吗?
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
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 屏键、存储运算键、
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2)让学生看课本自学,边看自己的计算器边看书,然后小组交流。
(3)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
(4)全班看计算器,师生对口令。
三、总结
四、作业:
1.继续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
2.了解计算器的其他功能。










重 难 点
准 备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
算。






教学重点: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 难 点
教学难点: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准 备
教学过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386+179=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自己试试看:
26×39= 312÷8=
l.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2.计算。
54+46= 60×2= 198÷49=
50+30= 38×79= 20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
二、观察发现
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大胆猜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
的答案吗?
9999×5= 9999×7= 9999×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 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
最高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三、练习
做一做。练习30页的第11、12题。
第11题用比赛的方式进行,以巩固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
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1亿有多大(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

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重 难 点
活动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
活动难点: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纸张、书、大米、黄豆等。

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
阶段一:确立问题 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
3.制定活动方案。
(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 程补充记录在
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一亿的大小。
阶段四:表达交流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2.活动小结。A 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B 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准 备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大数的认识复习课 (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复习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2.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略亿、万
后面的数。
3.结合练 习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
面的数。
教学关键:以练习的方式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准 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位顺序表
1.让学生回忆一下亿以内数的数位,并指名同学背诵。
2.复习如何分级
3.师:个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万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亿级表示有几
个什么?
4.师:我们还知道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二、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那么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
么问题?
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3.复习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读法。
①每一级的末尾有零。
如:789 0000 读作:七百八十九万
45 0000 0000 读作:四十五亿
师: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情况。
如:4005 2136 读作: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435 0871 0532 一千四百三十五亿零八百七十一万零五百三十二
师:零放在什么位置要读?
师:中间两个零或多个零要怎样读呢?
4.请同学把读法的法则在总结一遍,然后全班读一遍加深印象。
三、复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那么在写的时
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判断最高位是那一位,从最高位写到最低位。
七千万零五百(7000 0500)
2.师: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该怎么办?谁举一个例子。
生: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应该用零占位。如:五百二十一万(521
0000)
3.师: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写一个零?七千万零五十。(7000 0050)
4.请同学总结写法,个别请,这里比较简单,可以请中等的学生回
答。
四、比较大小
师: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门应该怎么做?第一步?有几种情况?
师:如果数位相同和不同怎么办?
看题目:20 8090>20 0809
师:如果碰到这样的数时,应该怎么办?
生:可以先把2万化成阿拉伯数字。
师:然后在按照比较的方法。
如:3458<123456
生:数位不同,只要看数位多的数,那个数就大。
五、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1.整亿整万的数。
如:470 0000=470万 127 0000 0000=127亿
师:这样的数要怎样省略?
生: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
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
2.求近似数
如:1292 4800≈1292万 2 7200 0000≈3亿 35 0720 0000
≈35亿
师:求近似数要怎么求?
生: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
个万字。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
亿字。
在这里要重点强调整数和近似数是不同的,要注意符号。
六、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回去好好复习。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大数的认识(复习课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
“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
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 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
会将整万、 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
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 的尾数,求出它
的近似数。
3.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
步培养数感。
< br>教学重点: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重 难 点
准 备
教学过程
一、填空。
⑴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 ⑵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第九位是(亿
位),计数单位是(亿),第十 二位是(千亿位),计数单位是(千
亿)。
⑶1702030009是(10)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十亿位)。
⑷十万十万地数,数100次是(一千万)。
⑸一个数是由7个十万、6个万和3个十组成的,这个数写做(76?
0030)。
⑹一个数千万位上是8,万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8005?0000)。
⑺1个百万是(10)个十万,1个千万是(10)个百万,(100)个
百万是一亿。
⑻在4和6之间填上(5)个0,这个数就万为四百万零六。
⑼30300030最高位上的 3表示(3个千万),中间的3表示(3个
十万),最后的3表示(3个十)。
⑽一个六位数 ,最低位上是1,任意两个相邻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6,
这个数写作(515151)。
⑾591000是由(59)个(万)和(1000)个(一)组成。
二、判断对错
⑴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读起或写起。
⑵4321>4320万
⑶9□000≈9万,□里最小填0。
⑷四万零五百写作:40000500
⑸404040读作四十万四千四十。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⑴13500000元=( )。
A、135元 B、1350元 C、1350万 D、1350万元
⑵读5000505这个数时,要读( )个零。
A、1 B、2 C、3 D、4
⑶一个数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是八位数。
A、百万 B、十万 C、千万 D、亿
⑷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375,这个数是( )。
A、207375 B、2070375 C、2073750
⑸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0000的数是( )。
A、19998 B、20003 C、21000
第二关:细答基本(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一、在〇里填上“>”、“<”或“=”。
567765〇576756 3560000〇356万
二、按要求写数。
9吨=900亿吨 810000千克=81万千克
三、求近似数。
74380≈74万(四舍五入到万位)。
1309998572≈13亿(四舍五入到亿位)。
第三关:勇闯万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讲评)
一、根据数的组成填写下面各题。
(500000000)+(2000000)+(700000)=502700000
(3000000)+(800000)+(9)=3800009
二、用2、7、0、3、 1这五个数组成一个五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
(73210),最小的数是(10237),约等于7万 的最小的数是(70123),
约等于3万的最大的数是(32710)。
三、用5、4、7和2个0组成五位数,使这个数:
⑴只读一个零:50047,50074,40057,40075,70045,70054
⑵读两个零:50407,40507,70405,50704,40705,70504
⑶一个零也不读:54700,45700,75400,57400,47500,74500
作业:认真复习,明天检测。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单元检测、试卷讲评




教学目标
重 难 点
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检测,以便查漏补缺。








准 备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公顷和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
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 = 10 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使学生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数学 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
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 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
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 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
体验。

重 难 点
准 备
教学过程
认识1平方千米,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一、联系生活,提炼新知
师:课前,你们收集了很多有关土地面积的资料,我们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
吗?
①我国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②:北京的面积大约2万平方千米,天津的面积大约1万平方千米。
③:秦始皇陵的占地面积为56万平方千米。
④:俄罗斯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约为1710万平方千米。 ⑤:颐和
园占地290公顷,大约3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
⑥:香港最小的郊野公园,占地100公顷,那最大的有多大呢,我真想去看
看。
⑦: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总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
……
师:你们在收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交流,引出课题:认识平方千米
二、 学习新知,建立表象
(一)猜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1、说说你心目中的1平方千米有多大?
生:我觉得比1公顷小。
生:我觉得比整个无锡大
(二)认识1平方千米:
1、师:边长是100 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约从我们学校到新
街那样的长度为边长所围成的一个正方形土地 。
生:哇,太大了!
师:不计算,你觉得1平方千米和1公顷比,谁大? 生:当然是1平方千
米大,因为1平方千米边长是1000米,而1公顷边长是100米。
2、昨天我们大家已经到操场上了解了1公顷的大小,我们知道1公顷是10000
平方米,而1平方 千米是1000000平方米,那么100个昨天我们看到的1公顷
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 。
3、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三)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是5公顷,想一想,多少个藕塘中心小学的面积才是1平
方千米呢?
(四)学习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1平方千米的土地有多少公顷?你能推算出来吗?
学生尝试,说出推算过程。
2、交流,完成板书: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3、同桌交流自己对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认识与掌握情况
三、应用巩固,深化拓展
1、运动场面积、居民小区占地面积、我们无锡市的面积、江苏省面积以及我国
的领土面积用哪 个土地面积单位较合适呢?
2、出示练习十三第7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3、出示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5个省的地图,估计出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大约
是多少万平方千 米?
4、出示你知道吗?
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哪个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洋的面积最大,哪两个洲的
面积差不多。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又有哪些收获呢?
2 、这节课我们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与这些知识相关的生活资料也有所了解,
希望同学们把查到的资料记 在自己的数学日记上。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单元检测、试卷讲评




教学目标
重 难 点
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检测,以便查漏补缺。








准 备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认识垂直和平行






教学目标
重 难 点
准 备
教学过程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
行、垂直。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
谐发展。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与垂直。

铅笔、小棒、量角器、三角板、直尺、手工纸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
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 图形用铅笔摆一摆,小组讨论,
一共有几种摆法?组长做记录,画于纸上。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一小组到投影仪下展示其记录单。
(2)除了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特征
1、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 br>几类?为什么这样分?(生自由发言)
2、师引导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 标
准进行分类。将学生的分类结果画在黑板上。
不相交: 相交:



3、师: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画长一些会怎样?量一量两条相
交直线做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
4、由小组同学在原记录单上动手合作操作,并进行讨论、
汇报。
5、师生共同总结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画长一些仍不相交,
这两条直线叫平行线,也可以说它们相互平行;相交的两条直线形成的四个角,如果都是90度,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互
垂直,其中一条叫另外一条的垂线,这两 条直线的焦点叫做
垂足。
6、生齐读P65平行和垂直概念,并画下来。
7、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揭示课题)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1、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书本面相邻的两
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 的。
2、P64主题图,找一找,图上有哪些平行和垂直的现象?

3、做一做1 找一找、想一想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
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4、做一做2 摆一摆。(请个别同学到投影仪下摆一摆)
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看一看这两根小棒平
行吗?
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垂直。看一看,这两根小棒
有什么关系?
5、P68练习十一第3题:折一折(生动手操作,请个别学
生上台展示)。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 把一张
正方形纸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
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一第一、二题,及练习册相应练习。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过直线上(外)一点画直线


的垂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理解和掌握垂直、互相垂直、垂线等概
念。
2、初步掌握画垂线的方法。
3、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





重 难 点
准 备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1)巩固理解垂直的意义。
①教师演示:教师用两条着色不同的毛线表示两条直线,粘
在黑板上,使它们相交。
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
2
教师标出∠1、∠2、∠3、∠4。
1 3
②教师转动其中一条线,使学生一个角变为直角。
4
提问:与刚才比较,角的个数有没有变化?角的大小有没有
变化?其余3个角是什么角? ③小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外一条的垂线,这两条 直线的交点叫做垂
足。(教师在图上直接标出垂直符号。)
反馈:观察下面向组图形,看哪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哪两
直线是互相垂直的?
问: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是什么?引导学生明确:两条
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是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 条直线就
叫互相垂直,与两条直线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二、新授:
教学垂线的画 法。教师首先说明画垂线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
用,例如工人师傅做门、窗,经常要画垂线。他们用角尺在
工件上画垂线。最后说明画垂线主要有两种情况:
(1)通过直线上的一点画与这条直线垂直 的直线。教师演示:
先横着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点个点,说明要过直线上的这
一点画一条垂线 。画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第二步:沿着
直线向右移动 三角板,使直角顶点与直线上的点重合。第三
步: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所画直线就
是原直线的垂线。
(2)过直线外一点画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
边板演,边讲解 。方法和步骤:第一步:把三角板的一条直
角边与直线重合。第二步:沿着直线向右移动三角板,使另< br>一条直角边与直线外的点重合。第三步:沿另一条直角边通
过直线外的点画一条直线。
所画直线就是原直线的垂线。由学生归纳画垂线的方法。
3、理解垂线的性质,建立距离的概 念。(1)过A点向这条直
线画4条不同长度的线段。(2)测量每条线段的长度。(3)
你所 画的线段之中,哪一条最短?(4)哪条线段是这条直线
的垂线?
学生通过用三角板检测得出:从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
线段中,垂线最短。
教师 指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
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
1、P68练习十一第4题 画一画(1)过A点画直线的垂线。
2、第(3)题:运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正方形。画一
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想一想: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边画边介绍画法。
同学们在本上试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教师巡视指
导。
四、全课小结 1、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什么叫做垂线?两条垂
线的交点叫做什么?2、从直线外的一点 引向这条直线,可
以画多少条垂线?什么样的线段最短? 3、什么叫做距离?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一第6、7、8题及练习册相应练习。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画平行线、画长方形






教学目标
重 难 点
准 备
教学过程
●使学生学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平行线。
●使学生能利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正确画出长方形。
●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学画平行线、画已知长与宽的长方形。



1、回忆一下,什么叫平行线?
2、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我们怎么样才能画出一组平行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
学习画平行线。
板书课题:画平行线
二、探究新知
1.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步骤:1)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
角边紧贴着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2)将三角尺紧贴着直尺移动位置,再画出一条直线,
这条直线与第一步画出的直线平行。
可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平行。
2、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直尺和 三角板自己画一组平行
线,然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检查,对方画的是否平行。
3、小组活 动:在你所画的这组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
行线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 br>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全班汇报。
小结: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4、小组讨论:怎样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
形?
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
的。可以用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来画。
全班汇报组内研究的画法: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再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分别画两条与它垂直的 2厘米
长的线段,最后把两条线段的端点用线连接起来。
三、巩固新知:
1、独立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
2、 利用所学的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自己设计一幅
图画。
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画平行线,你有什么体会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课题

3-2

口算乘法的练习课

课时

1


教学目标
1、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2、让学生感悟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为后面学习“积的变化规律”
埋下伏笔。
3、在估算过程中,学会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4、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通过习题教学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重 难 点
准 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教科书47页的第4题。
1、 教师以口算卡的形式出示算题,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算理、正
确应用算法的基础上,提高 运算的正确性和速度。
2、练习时人人参与,独立口算。
3、 个别答和小组开火车相结合,然后在教科书上填写结果。
(2)教科书48页的第5题。
1、小黑板出示算题,口算得数,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请认真观察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时
间思考,交流讨论。) < br>结合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
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
(教师可利用板书进行简要的说明。)
二、估算练习。教科书48页的第6题。
1、小黑板呈现题目,学生读题,独立思考,口算结果。
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三、创新思维练习。、教科书48页的第7题。
1、读题,理解题意。“买3棵送1棵”是什么意思?(付3棵的钱,
得到4棵小树)
3、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独立思考,交流讨论。
4、反馈讨论结果,教师进行小结。引导学生认真体会,鼓励创新思
维。
5、课堂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课题

3-3

笔算乘法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准 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52×2= 231×4= 321×2= 415×3= 298×3=
523×3=
2、笔算 24×12= 44×59= 63×52=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
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1.李叔叔 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
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
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
145×12=1740
问: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
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
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 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
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1、书后做一做 134×12= 176×47 = 425
×36 = 237×82=
2、练习七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课题

3-4

笔算乘法练习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计算的技能。
3、使学生经历巩固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算理和计算
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重 难 点
准 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
思考: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笔算
322×24= 145×27= 679×13= 286×35=
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判断并改错。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
避免。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2、笔算
124×73= 46×215= 224×36= 28×153= 27×142= 182×47=
思考: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解决问题 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
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 ?
2)一场电影有观众806人,照这样计算,放映32场共有观众多少
人?
3)有8个班做体操,平均每行24人,站了12行,共有多少人?
4)学校要为图书馆增添 两种新书,每种3套,儿童百科每套125元,
数学大全每套18元,一共要花多少钱?
5)书上练习七第8题
四、思维训练:探究一下正确的积是多少。
1、小量做了一 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题,他把乘数18看成了15,
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609,那么正确的积 是多少?
2、练习七第12、13思考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课题

3-5

因数中间 或末尾有0的乘法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
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
和计算的方法 。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重 难 点
准 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口算
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608×5= 40×72= 40×72= 40×72= 20×20= 4
0×90= 502×7= 908×4=
2、笔算 708×6= 790×8= 54×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2、特快列 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
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 或末尾有0的乘法。
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
一试。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1) 160×30= 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4800
160
× 30
—————
4800
2)106×30= 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 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106
× 30
———— < br>(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
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 位的积?
106×30=3180

106
×30
——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 br>师生归纳: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
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 个0。
三、巩固练习:
1、书后第53页做一做
2、练习八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课题

3-6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课时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学会速度的写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
去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 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
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重 难 点
准 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 通工具(陆、海、
空到宇宙方面)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等等
2、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学生展示搜集的信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
1)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我们把人骑自行车1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还可以说成: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千米 。可以写成16
千米/时。(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
2)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
小林每分钟走60米
师:还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叙述?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
师: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
分钟、每秒、每日等等。
3)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
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独立计算并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改变其中一题,求时间或者求速度。
问: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吗?
三、巩固新知
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
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
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
4、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
天大约跑步多少米?
5、练习八第8、9题 。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课题

3-7

积的变化规律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 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
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3、 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
能力。
4、 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
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重 难 点
准 备
教学过程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饿规
律。
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 想一想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
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试试看
6×2= 8×125=
6×20= 24×125=
6×200= 72×125=
组织小组交流。
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
要乘几。
(2)两 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
化?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 什么?
8×4= 25×160=
40×4= 25×40=
20×4= 25×10=
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
积也要除以几。
(3)整体概括规律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2、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 17×12=
26×24= 17×24=
26×12= 17×36=
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3、应用规律
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9的1-——4题。
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积变化的规律“。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完成下列计算,说规律。
18×24= (18÷2)×(24×2)= (18×2)×(24
÷2)=
105×45= (105÷5)×(45×5)= (105×3)×(45
÷3)=
2、组织 全班交流,概括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
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积不 变。
三、巩固新知
1、书上练习九的1、2、3。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到原来的 ,宽
扩大到原来的4倍,这 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
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
五、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课题

3-8

乘法估算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 ,以及应用所学
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学习乘法估算的全过程,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 难 点
准 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我们四年级同学去×× 公园,去那里的费
用是每人49元,包括客票和公园门票,四年级全年级共有104
人,老师大 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呢?
出示图片: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1、师:你们能帮老师估算一下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吗?
1)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
2)小组内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说明理由。
3)全班交流。反馈学生估算结果。
4)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想法。对估算结果进行评价。
师:你认为谁估计得更接近准确的钱数呢?为什么?在估算的时候
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
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瞬时速度-


滚雪球抽样-


向量公式-


坚持英文-


基本国情-


答的多音字组词-


蓝图是什么意思-


回复为盼-



本文更新与2020-11-27 07:2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66097.html

人教版最新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