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urk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套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27 10:01
tags:一年级, 英语, 小学教育

-

2020年11月27日发(作者:崔文)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全册教学理念: 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分 类
与整理,
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找规律。
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
以内的加 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
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
,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
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 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
以内的加
减法,分为口算和 笔算两部分。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
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教养目标:
1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
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 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 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 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
、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 整十数,经历与他
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
3
、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
、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 的物征,初步感知
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10
角,
1

=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
、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7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
、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
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100
以内数的认识,
20
以内退位减法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 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的认识。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
2

3
页,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 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 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
对数学的兴趣。
3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图形等活动中,

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 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 (长 方形、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圆) 。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梳理回顾
(1)
么。
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 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你们准备搭什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 哪些是自己认识
的?
(2)
在学生活动后, 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 并介绍它们的形状, 相机也 让其他学生找
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
(1) 引导认识长方形。
① 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 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 这是长方体的另一 个面,这也是长
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
6
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 摸。
② 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想一想,该怎么画 呢?让我们来动手
试一试吧。
③ 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 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 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画的长
方体的一个面,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


的……,
④ 揭示名称。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作 长方形。

手中的长方体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是长方形的?找到后看一看、
(2) 自主认识正方形。
找一找。你们
摸一摸。
① 谈话启发方法。 刚才我们用了“先看一看长方体一个面的形状, 再摸一摸, 然后把它 画下来”的方
法认识了长方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正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 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个正方体,用刚才
认识长方形的方法去认识正方体每个面的形状。
② 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③ 交流后概括。 让学生将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再选择一部分学生画出的正方形在投影仪上 展
示。
提问:咱们画下来的这种图形叫作什么呢?
概括:这些图形都是正方形
④ 再看一看,正方体的其他面是什么形状的?
(3)
放手认识圆。
① 引导回顾方法。刚才我们从长方体上认识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认识了正方形,那从
圆柱上又能认识什么图形呢?请小朋友拿出一个圆柱来, 找到圆柱的这个面 (底面)。想 想刚才我们是用
什么方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去认识圆柱底面 的形状。
② 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③ 集体交流。


交流方法: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个面的形状的。 交流图形:互相看一看画出的图形。
揭示概念:我们画的这种图形又叫作什么呢?(圆)
④ 找一找圆柱上还有哪个面也是圆,指给同桌看一看。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P3
做一做)
(1)
在平面图中找学过的图形。
其实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就藏在日常的生活中。瞧,这是小红家的客 厅(出示小红家客厅
图) .里面就有许多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 比如凳子的面是长方形的。 谁也来这样找一找、说一说?
(2)
在自己身边找学过的图形。 在我们的身边、周围有这样的图形吗?谁发现了?请你指一指、说一
说。

3
) 回忆生活中见到的所学图形。
这样的图形生活中也有,谁来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今天所学的这几种图形? 像这样的图形生活中还有很
多,小朋友课后可以继续去找一找。
四、操作中体验深化

1
)提问: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全班交流。

2
)提问: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请大家猜一猜,再动手围一围。

3
)讨论:为什么在钉子板上能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围成圆?(让学生体会长 方形和正方形的边
是直的,能围出来,而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来)
五、总结延伸: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很多的数学活动.你学得开心吗?在这些活动中你有什 么
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二)
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第二课时: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预习要求:看教科书第
2

3
页,做一做练习一第
1

3
题。 教学目
标:
1.
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 这两个图形的名
称; 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
能力
3.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教学用具:
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他介绍得对吗?”接着 出示第二个图形
(正方形) ,问:“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再出示圆: “它叫什么名字? 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
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 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


吗?
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
1
.认识三角形

1
)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生答: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对了,这就是三角形。出示并贴上三角 形。
板书:三角形
(2)
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 先在小组里交流。学生回答。
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
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 更多的发现。
2
.认识平行四边形

1
)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演示长方形纸)怎样折一下,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 样的三角形?

2
)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教师巡视

3
)交流。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

4
)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 有什么办法?(把
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



5
)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 用它们拼一拼, 看看能拼出什么图 形?学生分组
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探讨。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每 出现一种拼法,请一
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
师: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
平行四边形。 (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 (板书) 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这个
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老师 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提
问:“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 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 其实只要把它稍微变一变, 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 你看:(演示
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 。对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 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
如: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三、体验深化

P3
做一做
2
)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三、练习巩固
(1)
练习一第
1
题。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练习一第
1
题图,学生分组找学过的平面图 形并涂一涂,
最后全班交流;
(2)
练习一第
2

3
题。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二)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第三课时:拼一拼
预习要求:
看一看教材第
3
页的“拼一拼”内容,做一做练习一第
4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 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使学生初步感
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 一些特征;感知所
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 学活动,培养学生
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 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 我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到底是什么呢? (播放少儿节目
《大风车》的主题歌,播放完时适时提问:你们喜欢风车吗?)其实, 风车是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折
成的。不仅这样,生活中还有很多由平面图形组成 的干变万化的图案呢。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神奇的
魔术师吗?好,今天我们就一 同来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 (板书课
题)
二、折一折
(1)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 (请看幻灯)


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 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了,对边重合,即对
边相 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看屏幕演示。再来
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 (幻灯出示) 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 再对边折, 你们发现正方
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
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 相等;
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剪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 明理由吗?
(2)
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 我们在课前说过,纸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们会做风
车吗?(幻 灯出示风车图案)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请注意看(播放视频) 。 通过视频,我
们可以按如下步骤做: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根据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 征,我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再
裁下, (幻灯片演示制作步骤) 然后我们将正方形的对 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但中心部分要留有
余地,之后我们将出现的八个角每隔 一个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铁丝串好并固定,纸风车就可以在风中转动
了。
问:风车的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图形?怎样让一张纸变成风车呢?动手做一做, 再玩一玩自己的风
车。
小组互评,展示学生作品。 好了,我们先把纸风车放一边,看看还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摆出来。请看这辆
小汽车 (幻灯出示),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三、拼一拼
刚才大家表现得非常好,那你们想玩拼图吗?
(1)
下面,就请用你手中的
2
个长方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拼出什么图形。 (学生完成后
幻灯展示答案)
(2)
再来用
4
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
7
问:至少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 形可以拼成一个大
正方形?


(3)
大家都这么聪明,那你们能摆出六边形吗?
(4)
好,接下来就请大家用手中的
9
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 快又好,开始!
(幻灯展示答案)
(5)
现在,老师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请注意看(幻灯出 示用小棒拼成的平
面图形) 。
① 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
② 用
12
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
③ 你能用老师给的
4
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
(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四、拼图大比赛
(1)
教师指导学生拿出学具袋, 让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去发挥想象拼图, 可以自 己拼,也可以和
组员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比一比, 看谁拼得又好又快, 且有创意。
(2)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己评价或者互相评价。
(3) 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一第
4
题,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教师相机指导。
五、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拼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当了一回小魔术师哦!希望同学们回 家后,能
够继续发挥你神奇的魔力,拼出更多美丽的图案来。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
长方形
对边相等
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
第四课时:七巧板
预习要求:
拿出自己的七巧板,看一看教材第
4
页的内容,并根据课本内容拼一拼。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 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和平行
四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 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 边形。通过摆给出
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 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
拼指定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谈话:同生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播放动画片《打乒乓球》 )
(2)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① 从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想知道这段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吗?
(课件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打乒乓球”的图形)
(3)
引导观察,导入新课。 图中共有几种物体?仔细观察每种物体,它们有什么特点?
成,用一套七巧板拼成)
(板书:七巧板)
二、认识七巧板

(都由七块拼

七巧板制作过程: 谈话:想知道七巧板是如何制作的吗?
(演示七巧板制作过程) 引导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关系。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何不同?(颜色、大
小、形 状均有不同)见附页
1
(1)
从大小上比较。
①哪些图形最大?
② 两块最大的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展示验证过程)
③ 哪些图形最小?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同位交流验证过程)
(2)
从形状上比较。
谈话:除颜色和大小外还有何不同?
哪种图形最多?有几个?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形状)
5
这儿有个图形很有意思,它被三角形团团包围着,
说说你是怎么判断它是正方形的。 (四条边相等)
(指出)它叫什么呀?(正方形)
这个图形很有意思(指平行四边形),你觉得它漂不漂亮?为什么? (课件闪动平
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告诉学生这个图形的名称是“平行 四边形”)
(3)
数一数,算一算。
一起数一数,这里有几个三角形?几个平行四边形?几个正方形?
! _ 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师接着板书:△ -------------

1


5 +1 + 1=7
(块)
三、拼一拼,练一练
(1)
师示范拼。
取两个大三角形拼一个正方形。(用展示台展示拼摆过程)
(2)
生用两个大三角形自由拼图。
可以拼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均展示。
⑶拼指定图形 谁能拼出大一点的三角形?七巧板中的拼图想用几块就用几块。
学生自由拼,师巡回指导 展示不同拼法,计学生口述“用了几块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三角形”。
(4) 分组比赛:拼第
4
页“你知道吗”中的四个图案。
① 自由拼。学生操作,组内交流。
② 集体展示。
四、总结延伸
(1)
这节课你觉得有趣吗?为什么?
(2)
回家用七巧板拼摆出有趣的图形,并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七巧板

5 + 1 + 1 =7
(块)
第五课时: 图形的认识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练习一(教科书
6

7

5

8
题)




教学目标:
1
、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
、 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3
、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观察图形,想象不能看到的面: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知识点是长方体的前面和后


面一样,左边和右边一样,上面和下面一样。左边不知道,可以看右边。
教学难点:
补砖块问题。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二、 完成练习一第五题
出示完整的一面墙(图片)
1
学生观察。
2
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每块完整砖块的长度是一样的;每行的砖块数是一样
的;单数行和单数行摆的一样,双数行和双数行摆的一样
14 / 111
3
出示不完整的一面墙,“补砖块”

1
) 这儿缺了几块?你能用刚才的发现来猜一猜吗?

2
) 验证猜想。
方法一:学生可能会用画一画,补一补的方法。 师可以提问:你想怎么补?来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画的时
候,引导学生用行之间的关系来画砖缝。 方法二:学生直接用数砖块的方法,那就不用补了。 师:一行有
几块砖块?第一行缺了几块?
师总结方法:数出每一行缺的砖块数,再加一加。 老师对于这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予以肯定及表扬。
(3
)练一练。
完成
P6
补砖块练习。
1
、提问: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2
、小组交流,全班反
馈。
3
、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三、独立完成练习一第
6
题。


四、 完成教科书练习一
P7

7
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
右之间的关系,然 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五、 完成教科书
P7

8
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
字,教师直 观演示。用后面书上提供的卡片。

1
) 学生想象。这个卡片要做成正方体。数字
要往哪边折?

2
) 直观演示,边讲解。
4
旁边的数学在
4
的左边和右边,剩下一个数字在
4
的后面。

3
)观察。先提问,
4
的对面是?(
3,
师引导:和
4
隔着一个数字)
3
的对面是
4
,和
3
隔着一个数
字。那
1
的对面是几?

4
)总结。对面的那个数总是与原来的数隔着一个位置。

5
)应用规律。
6
的对面是?(隔着一个数字,是
5

2
的对面是几?
六、 拓展延伸
4
对着自己,
1
要往左边折,
2
要往右边 折,
3
1
、 出示长方形模型,提问: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
2
、 请学生拿出若干张长方形,实际动手剪一剪
3
、进一步启发,激励学生,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并再一次让学生实践剪一剪,结果
有学生发现了新的剪法


七、单元小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组整理与复习
第二单元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一课时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
8

9
页,然后试着算一算:
6+9= 7+4= 6+8= 15-9= 13-9=
12-9=
14-9= 16-9=
教学内容:第
8

10
页的内容(十几减
9
的减法) 教学目标:
A
:知识技能性目标:
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 方法;通
9
的各种
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理解十几减
9
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 教学重、难
9
的计算。
点:
1
、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
、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
9
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
9

3 9

7 9

4 9

6 9

9 9

2 9

5 9

8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

()
=
12
9

()
=
16
9

()
=
13
9

()
=
17
二、新授
9

()
=
14 9

()
=
15


1
.出示教科书
P10
的图。

1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

1 5
个气球,买了
9
个,还
有几个
?)

2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
该怎样列式
?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
15

9

3
) 提
问:如果没有图,要算
1 5

9
等于几,该怎样想
?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 互相商量。 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4

(1)9

6

15

15

9
等于
65
(3) 10

9
等于
1

l

5
等于
6

(2)15
可以分成
9

6

15

9
等于
6

(4) 15

5
等于
10
,再减
4
等于
6


5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 提问:这么多的想
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
?(
鼓励学生用想加算 减的方法:想
9
加几得
1 5

1 5

9

6)
同时板书得数“
6
”。
2
.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
14
个圈,有
9
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
提问:
(1)
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
?(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4

9
=
) (2)
得多少


怎样想

?
教师板书得数“
5
”。
3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十几减
9)
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


师指题, 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 同时也鼓励学生可 选择自
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教科书
P10“
做一做”第
1
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 框里填上数。
2
.完成教科书
P10“
做一做”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
.完成教科书
P10“
做一做”第
3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作业设计:
I
.完成教科书
P11
练习二第
1

2
题。
板书:十几减
9 15-9= 6
17-9= 8
16-9= 7
12-9= 3
13-9= 4 14-9= 5
11-9= 2 18-9= 9
第二课时:十几减
9
练习课(
1

复习目标:
1
、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
9
的各种方法; 通过 比较,使学生
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十几减
9
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
9
的计算。
复习重难点:十几减
9
的思维过程。
、基础练习


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三、小结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课时:十几减
9
练习课(
2

教学要求:
1
、 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
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9
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
2
、 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
、 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 方法解决问题的能
力。
教学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口算卡片多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
1)9+( )
=
15 (2)9+()


18 15-9
=
( )
17
14-9
=
( ) 17-9
18-9
=
( ) (3)9+( )
=
14 (4)9+()
=
()
二、课堂练习
1
.完成
P11
页练习一的第
4
题。
(
1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
2
)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
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
.完成
P11
页练习一的第
3
题。
教师将
10

14

13

17
……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
9
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
(
不必按顺

)
,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
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 学生做题的兴趣,
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
.完成
P12
页练习一的第
6
题。
(1)
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
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
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 算过程


4
.完成
P12
页练习一的第
8
题。
(1)
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
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
完成。
(3)
学生任意选择独立
三、作业设计
1
.完成
P11
页练习一的第
5
题。
2
.完成
P12
页练习一的第
7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小结。
第四课时:十几减
8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
13
页,在课堂练习本试做“做一做”的习题。
教学内容:十几减
8
(第
13
页 例
2
) 教学目标:
1
、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 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的题
目。
2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
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
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
8+3= 9+5= 7+6= 8+5=
9+2= 9+8=

7+4= 8+7= 2

多少。
9

(
)
=
16
8

( )
=
13
9

(
)
=
15
8

( )
=
17

正确计算“十几减几”
.看卡片,说出
( )
里应填

3
.
12

9
=
3
,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
.出示例
2

(1)
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
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 (3)
学生汇报讨论结 果,列出算式。
12

8
=
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
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 一种方法比较快,它
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 用这种思考方法。
2
.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
8
个红圆片,再摆出
5
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提问:
(1)
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
?(8
个红圆片,
5
个黄圆片,一共有
13
个圆片。
)
(2)
再用虚线套住
7
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
?
该怎样列式
?(13

8
=
5

1 3

5=8)
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
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
P13
页的“做一做”第
1
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
.完成
P15
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第五课时 :十几减
7

6
预习要求:
看一看课本第
14
页图中的内容,与小朋友说一说看懂了什么,试练习做一做的

1



2
题。
教学目标
1
、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
7

6
2
、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十几减
7

6
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
7

6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



11-8 14-9
12-8 16-8 2

13-8 15-9 11-9 17-9

.看卡片,说出
( )
里应填多少。
=
12
6


( )
8

()
=
13 5


)
=
11 7

( )
=
14
9

()
=
16 6

()
=
13
3
.
12

8
=
4
,说一说
想的过程
二、新授
1
.出示例
3
(1)
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
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
隐藏到水草后
)
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
己的想法
)(
3)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3

)(
移动画面,黑金鱼
?(
学生分组讨论, 说一说自
13

7
=
6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
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
改变题意:一共有
13
条金鱼,
6
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
? (6)
学生独立列 式,并说一说思考


的过程。
l3

6
=
7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
P14
页的“做一做”第
1
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
.做一做第
2
题。
3
、完成
P14
页“做一做”的第
3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四、布置作业。
第六课时: 十几减
8

7

6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
8

7

6
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 减法。
2
.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 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科书
Pl5

4

二.课堂练习
1
.完成
P16
页的第
7
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 现问题及时指导,


提醒学生不要漏写。
2
.完成
P 16
页的第
8
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 思考过程。
3
.完成
P16
页的第
9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数学游戏
教科书
P16
页的第
6
题。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 一套写上
14

8

12

5
、 < br>12

4

16

9

15

8

ll

3

14

9

14

8

13

6

13

8
等算式卡片;一套写上
5

6

7

8
等数字卡
片。开始“找朋友”游戏。
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拿数字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比如:
5
。这名学生 手举卡片问全班
学生:“
5

5
,你的朋友在哪里
?
”下面拿“
14

9
”、“
13

8
”卡片的 学生接着说:“
5
的朋友在
这里。”边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
5
卡片的学生的两旁, 再齐问台下的学生:“我们算得对吗
?
”全班
学生齐答:“对、对、对。”紧接着热烈鼓 掌。
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
四、布置作业。
五、小结:
第七课时: 练习课
教学要求:
1
、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 正确熟练地计
算。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
、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
、听算
12
2 15

7
17

8 15

9
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
11

2 15

7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7 12

4 12

3 14

8 16

9 8+9 13

6 14

5 11

2
、说得数,再写算式
书中第
15
页的第
3
题: 要求:每一个四人小组先在组里互相说出算式、得数,最后写出算式。 (全
班齐练,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游戏提高练习
1
、找座位

1
)给每个学生一个算式卡片,同时出示
5
把贴有
3

4

6

7

9
卡片的椅子,让 学生把卡片放
到相的椅子上去,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放得又对又快。

2
)还有没有送出去的卡片吗? 那你们想不想也他们找个家呢?请你们想个办法给它找个家。 (学生


活动)
2
、找朋友
(书中第
16
页的第
6
题)
活动要求:教师先将书中的题目出示在黑板上,然后请
8
个小朋友分两组比赛,看
哪一个组的小朋友找的又对又快。 (集体订正,对于做的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
三、全课小结:
(略)
四、完成作业
P16

7
第八课时:十几减
5

4

3

2
预习要求:看课本第
17
页,试着做一做。
教学要求:
1
、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地进行计
算。
2
、鼓励学生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
、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并能够正确熟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
11-8
14-6 13-8 15-6
12-7 16-8
3
( )
=
14
想的过程。
二、新授
11-7 17-9

2

( )
.看卡片,说出
=
12
( )
里应填多少。
)
=
13 2
=
12 4

( )
=
13

( )
=
11
5

(
5

4

( ) 3

12

6
=
6
,说一说
1
.出示例
4

(1)
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
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
小结。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
P17
页的“做一做”
7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
.做一做思考题。
3
、完成练习四的第
2
题。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5
=
6
+
8
=
13 7
+
6
=
13 13

5
=
8 13

7
13

8
=
5 13

6
=
7
第九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
1
)


教学要求:
1
、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并能够正确熟练 地进行计算。
2
、鼓励学生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
、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基础练习。
1
、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谁。
2
、按要求做题。


二、加强练习。
1
、师问生答。
3
、综合练习。

1
)算一算,填一填。

2
)认真计算。

3
)画线计算。
三、解决问题。
四、教师小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十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
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
.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 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一、复习
教科书
Pl8

3
题 二.课堂练习
1
.完成
P18
页的第
4
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


2
.完成
P18
页的第
5
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
.完成
P19
页的第
6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第十一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
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
.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 点的启蒙教
育。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 课堂练习。
1
.完成
P19
页的第
7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
.完成
P19
页的第
8
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
.完成
P19
页的第
9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四、小结。


第十二课时:解决问题(一)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
20
页,然后提出二到三个问题,让你的同桌解答。
教学内容:
用数学(
P20:

5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要求:
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
、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4
、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
12

8 7+9 17

8 l6

7 15

5 11+2
?????
★和 ?一共有多少个
? 3
、 △△△△△△△△ △△△
还剩多少个△
?
二、新授
1
.出示教科书
P 20
页的图。
(
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画面的内 容。让学生自由结
合,互述画面内容。
)
2
.板书:有
16
人来踢球,现在来了
9
人,我们队踢进了
4
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
题是什么
?

16
人来踢球,现在来了
9
人,还有几 人没来
? 3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
是什么
?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

什么这样列式
?
4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有 一个信息“我们
队踢进了
4
个。”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
5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 条件和问题,比
如:第
(1)
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
(2)

(3)
两题 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
部分数, 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
(
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 师再进行总结
)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教科书
P20
的“做一做”
0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
?
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十三课时:解决问题(二)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
21
页,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看懂了什么。完成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及能力;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
.比多少。
比比
教师: 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新授:
教学例
6

1
.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
.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
8
个,小华套中
12
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
行摆小华的个数。学生 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
生摆得是否正确, 再指定一、 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 然后, 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
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 了几个。
4
.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
4
根小棒,就表示小华 比小雪多套了
4
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 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
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
.请学生列式:
12-7=4
(朵)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
4
个。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
P21
页的“做一做”。
2
.方民家收了
8
棵大白菜,
15
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 个数比较
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 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
的,用减法计算。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12-7=5
(个)
第十四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应用题


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1
、完成教科书
P22

2

2
、完成教科书
P22

4
题 让学生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全班订正。
3
、完成教科书
P22

1

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进行编题。

小红和小丽每人要写
15
个大字,小红已经写了
7
个,还要写几

?
小丽还要写
6
个字,她已经写了几个字
?)
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条 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全班
核对。
4
、完成教科书
P21

3

全班同时开始,在指定的时间内检查学生的计算质量,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给予 表扬。
5
、完成教科书
P23

6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教师任意指一两题,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6
、完成教科书
P23

8

7
、课堂练习
完成教科书
P23

5

7
题。
第十五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要求: 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
20
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 初 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


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
20
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

20
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
、想一想
20
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
、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
36
道题?
二、探索规律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
、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
)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

2
)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
得出:
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1
,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
1
。引导学生
2
、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
)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
)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
1
,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
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
下吗?
五、口算练习


1
、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
、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
、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
、做练习六第
3
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
5
、完成练习六第
1
题。
6
、完成练习六第
2
题。
六、小结。
第十六课时: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学要求:
1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并 能够正确迅速地进
行解答。
2
、熟练地掌握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15-8 13-5 12-6 15-7 9+8 11-7
14-6 14-8 16-7 18-9
二、复习应用题
1
.出示教科书
P25
的第四题。

1)
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 (3)
列式计算。


2
.独立练习教科书
P25
的第
5
题。
3
.出示教科书
P26
的第
8
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
4
.独立练习教科书
P26
的第
7
题。

提醒学生 注意运算的顺序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
P26

6
题。
第十七课时: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学要求:
1
、学会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能够根据图意写出算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2

7 12

4 12

3 14

8
16

9 6

8 13

6 14

5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
16
-
9
=?你是怎样想的?
二、计算
17
-
8
-
3 9

4
-
6 11
-
6

7 5

9
-
8 5

4

6

7
-
9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比一比。
夺红旗,比一比,看哪个组能够最先夺到红旗
要求:选出
8
个同学分成二组,进行接力赛。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组给予鼓励。

8

1

11
-
8 12
-
6 13
-
7 14
-
9 2

12
-
7 13
-
8 11
-
6
15
-
9
四、看图
P26
的第六题图。
1
)让学生看图,同桌互说图意
2
)指名说图意
3
)学生列式解答,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再指名说
五、用数学
看第
P26

8
题图
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你解决图中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试一试
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想法。
六、思考:
我们一队有
12
个男生, 老师让每两个之间插进一个女生的话, 可插进多少个女生?

2
)根据题意进行实际的演示。
第三单元:分类与第一课时:单一标准
教学目标:
1
、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
、学生通过分一分, 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 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1
)学生讨论 (

3
、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
、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探究新知
1
、感知分类
出示例
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 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
、巩固发展 体验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还可以怎么分?
二、巩固提升 发散创新
1
、课件出示练习七
1

2

3
题,学生集体完成。
2
、开放练习 拓宽思路(分正方体) 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 些物品分类。

学生

小组活动(
4
分钟) 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第二课时:不同标准
教学目标:
1
.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点: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25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
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二、 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
.出示例
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
.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教学难

3
?指导看书。
a
?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
?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 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
?分图形(第
30
页第
4
题)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
?分图片。(第
31
页的第
5
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
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3
?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 不同标准分类。接
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
?混合练习。(第
31
页的第
6
题)


四、应用练习
1
.给公园中的人分类。 (第
32
页第
7
题)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 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
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
.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
学的想法。
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a.
小组活动。
b.
集体反馈交流。
c
.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五、总结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 的关键是找到
不同的地方。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第一课时:数数,数的组成
预习要求:
1
、看课本第
34
页,然后数一数,你是怎样数的?
2
、准备:十根小棒捆一捆,捆十捆。
教学目标:
1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 以内的物体
个数。
100

2
、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弄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回答问题:
1
个十和
2
个一组成
( ) 20

( )
个十组成的
5
个一和
1
个十组成
( ) ( )
个十和
( )
个一组成
17
2
.投影出示第
31
页图。
提出问题:
(1)
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
?(4

) (2)

他们在干什么
?(
数一共有几只羊

100
只,有的说比
20
只多得多
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
有的说大概有
他们回答对吗
?
这些羊大概有几只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
(3)

教师:
1
.教学例
1


1
)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
l0
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

学生动手
操作


10
个一是多少,
(10
个一是一十
)(
板书

是几捆
?(
一捆

继续数出
10
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
9
根,现在一共是几根
?(29


教师:大家数到
29
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
?(30



10
根又要捆一捆, 现在一共
有几捆
?(3


(2)
教师拿出一排木块, 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
?(10



3
排木块是多少块
?(30


再加
2
块呢
?(32


接着再加
3
块现在一共是几块
?(35


(3)
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
30
根小棒是几捆
?(3


如果加入
7
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 捆
(10

)?10
捆是几根小棒呢
?(100

)10
个十是一百。

板书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
1

1
个地数,还可以
10
10
个地数,
10
个十是多少

(10
个十是
100)


2
.教学例
2

(1)
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
35
根小棒,看谁拿得快
(3
捆又
5


,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 数到四十
二。

强调数到三十九根再数一根是多少

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
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3)
做课本第
35
页例
2
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
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
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教师出示
3
捆又
5
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35
根小棒

引导学生认真 观察。
35
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5
根小棒是由
3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
)3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多
少呢

(3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
35)
三、巩固练习。
1
.做课本第
35
页 例
2
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的. 独立完成后, 把你的想法告
诉同桌的同学.
2
.再投影出示第
33
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
15
号。十五是由
1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
50
号.五十是由
5
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
32
号.三十二是由
3
个十和
2
十一组成的。
四、小结。
第二课时:读数、写数

这些羊有几只

3
、两人一组,互相


预习要求:
看看课本第
36
页的内容,试着读一读,写一写这些数。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
、能正确地读、写出
100
以内的各数。
教学重点:
读数与写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读、写出
100
以内的各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
1
个、小棒
100
根、铅笔
24
枝、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l
、数数。
(1)
一个一个地数,从
27
数到
50
,从
85
数到
l00
(2)
十个十个地数,从
30
数到
60
,从
20
数到
100

2
.看题口答。
(1) ( )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 )
个一。
(2) ( )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 )
个十。
(3) 6
个十和
2
十一组成
( )

(4) 2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
( )

(5) 75
里面有
( )
个十和
( )
个一。



3
.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
二、新授。

25

50

68

(1)
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
位”、“个位”。
(2)
教师出示
2
捆铅笔和
4
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
?(

24

)
,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
(2
个十枝和
4
个一枝
)
学生回答后,教
师分别把
2
捆铅笔和
4
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 接着问:“计 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 个数写作“
24
”。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这个数读作二十
四,学生跟读两遍。
1
.教学例
3

(1)
第一行
3
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
第二行第
1
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
4
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 这个数 该怎么
写呢
?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 “这个数十位上是
4
,就写
4
,个位上一个也没有, 就写
0
”。因此写
作:“
40
”读作“四十”。
(3)
第二行第
2

3
题让学生尝试, 说给同桌的同学听。 教师提问个别同学, 集体订正。 教师强
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
0

占位,如
30

40

50
……个位上都写“
0
”。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
0
”行吗

为什么

2
.教学例
4

(1)
出示
10
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

几个
10

10
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
10
拥小棒捆成一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1-27 10:0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66451.html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