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传说中的七店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27 12:33
tags:一年级, 人教版, 数学全册教案

-

2020年11月27日发(作者:费雪)
第一单元 准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准备课(第2——8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 的教学内容是第2——8页的内容,第2、3页
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 房,人和物
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
展到20,而 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
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中,注意采
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
不要求 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予及时正确
的评价即可。6——7页为比多少的内容, 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比多
少,同时还体现了比较方法多样化的特点,鼓励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
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使学生会比多少、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
4、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
5、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学会比多少。
3、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4、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
1、认数………………………………1课时
2、比多少………………………………1课时


1

第一课时 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
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
兴趣。
3. 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 今后的日子里你们
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
好多问题 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
教师: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那你能从1数到10
吗?数数看。
(二)探索新知
1. 激发观察兴趣
教师(多媒体课件显示):这是一所漂亮的小 学校。今天是开学的
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
么呢? 自己先看一看。
教师: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

教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 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1~10的人和物
教师:大家都会数啊!真不错!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 ,先
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
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里有几面国旗?( 配合学生回答,课
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
教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同时在图右边对应
贴出数字卡片“1”。)
教师: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一位老师、一栋教学楼、 一个足球……)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告诉学生,它们都可以
用数字“1” 来表示。(注意此时要帮助学生梳理语言,培养学生说完
整话的好习惯。)
(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呢?( 配合
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4~5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数量是3以上 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
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 可以让数出
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
说说他数得对不 对。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吗?
教师:如果以后让你数数,你打算怎么数?(适时渗透小学生应
3

遵守的行为规范)
3. 认读1~10各数
(1)教师领读各数,同桌互相读一读。
(2)教师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为 了了解学生认
识这10个数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可安排一些游戏:如接龙数数游戏、
跳数10个 数等。)
4. 数身边的数
教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周围或生
活中有没有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的事物呢?
学生不会说的话教师启发:数教室里的数(如教室 里有几扇门?
几扇窗?几盏灯?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一行有几个课桌……);数
自己身上的数 (如你有几只手?你有几只眼睛……)。
5. 课后延伸
教师:下课后数一数校园里的事物 ,看看有多少。放学后,再数
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
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三)全课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数了漂亮的小学 校里的人呀、花呀、树呀、
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善
于观察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4

第二课时 比多少
教学内容:比多少(第6―――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
情。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
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 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
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怎么说 ?(放录音:小朋友,我和小
免正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呢!)小朋友,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B:问:小免去搬砖 ,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
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
5

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 4=4 学生书写并齐读
老师介绍等号
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A:问: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C: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师:小免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3
老师介绍大于号,学生书空
问:你能读这个算式吗?
师:小免比小猪多还可以怎么说?
板书:3<5 介绍小于号
学生书空,再齐读,
4、小于号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5、现在,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
三、巩固
说一说 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人小组
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谁先 站起来谁就先说)
猜一猜
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 是几,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
止。
B:指名一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看谁猜得对
3、填一填:
A:7○3 4○9 3○3 5○8 10○1
B:2>□ 6>□ 6=□ □=8 □<9
(学生抢答)
6

4、试一试
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
一猜 ,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5、学生完成第11页的1――――4题。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位置
单元教学内容:位置 (第9―――13页)
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
7

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 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
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 br>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
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 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
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 牌、
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
观察、感知、猜测、感 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
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 学生把空
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
新意识,培养学生 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 ”、“前”、“后”、“左”、
“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
位置。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曰常生活的联系。
单元重、难点:
1、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
其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1、上、下、前、后………………………………1课时
2、左右………………………………1课时

第一课时 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主题图以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
8

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 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
空间位置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
课件,交通情景挂图,十二生肖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现在交通便捷,而 且有序,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
一看呢?请看画面。(画面一: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 等待;画面
二: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
(1)观察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他们的左右可真大。
时: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里的红、黄、绿灯时怎么摆的呢?与同
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 br>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清楚,
(板书:上下)再看看,我 们教室里有这样的上、下位置关系吗?我
们的身体上呢?
(2)练习
把数学书放在 课桌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你的双
手压在文具盒上面。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 你的双手下面是什
么?
2、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
(1)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下面,请小朋友们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 这时,画
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又是什么位置关
9

系?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他的位置。
(2)练习
A出示十二生肖图, 让学生说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谁排
在谁的前面,谁排在谁的后面。
B教室里的座 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
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 ,在另一个同学的 (被
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还可以问:从前往后数,他的前面有几个人?
后面呢?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师生一起玩“做一做“的游戏。然后同桌两人出座位玩边说方向
边拍手的游戏。
(2)做“说反话”游戏。
四、质疑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师指着板书)上 下、前后在生活总我们经常
碰到,你能向老师这样举几个例子说说吗?学会了上下、前后的位置
指示,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将它们进行应用。请小朋友们回家后给
爸爸妈妈说一说生活中的上下、前后 。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左、右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主题图以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左、右”的相对
性。
2、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10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正确确定“左、右”的位置。在
具体情境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铅笔、橡皮、铅笔盒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学生自由发言)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
越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 看
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回答)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
11

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 右)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同桌合作,像电脑上一样的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
(计算机演示:按顺序摆好:铅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五样
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
而完成电脑中的填空题)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
(计算机演示印证)
相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体验“相对”,加强理解
1、找一找 (计算机演示图意)
2、师:星期天,小江想到小明家去玩,可他只记得小明家住在三楼的
左 边,你们能告诉他小明家住几号房吗?(展开讨论,计算机学示结
果)
2、想一想
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
手吗?
12

师:(老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
是不是右手。 (老师又举起右手)学生讨论
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
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
这几个。
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
体会一下)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
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 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
保证安全。
3、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总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左右)对!是表示方向的左和右。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行走时,人注意靠右走。

教学反思:

13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3页)
单元教材分析: < br>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
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
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 中最
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
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 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
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 学生写数
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14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
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 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 >”“<”“=”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
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 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
加减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5 、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
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 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 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
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第一课时:1~5的认识
教学内容:p14~16;练习二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
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 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1~5的基数意义和写法。
15

难点是1~5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1~5数字卡片;投影仪;计数器;小木棒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
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
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 好。(板书)
二、教学1~5的认识:
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图上画了什么?
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 ?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
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 1根小棒,摆在数字“1”
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
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 来演示)(“3”、“4”、“5”类同)
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三、教学数序
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
1)
2、(计 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
2)(3、4、5类同)
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
班回答)
四、教学书写
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
16

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
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4)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同上)
4、教学4、5的写法。(同上)
五、练习
p21练习二 1、2、3、4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比多少
教学内容:P17-P18;练习二 5、6、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学会比较大小,使学生认识 ,
号。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大小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学。
教具、学具准备:
椅 子若干张、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10组(每组四个人)、学生的全
家福照片(没有的可自己画一张)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7

一、复习:
1、说一说:指名读一读前面学的5个数字,说说我们教室里能用数字
表示的事物。
2、动一动:听老师说数字,小朋友用小棒摆出个图形,并在草稿本上
写出你用几根棒摆的?
3、写一写:指名小朋友上黑板写数字。
二、过渡:
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但能说出这些数字,而且还能把它们写出来,
有的小朋友还写得很好看!
三、新授:
(一)比多少:
1、动一动:小朋友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动手贴一贴 ,把三角形纸片
贴在圆形纸片上,把纸片都贴完。(教师有意给的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
片数量不 同)
2、说一说:小组汇报情况,说说通过动手贴纸片,你发现了什么?或
在这过程中有什么想法?
3、比一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如圆形纸片(5个)比三角形多(4
个),所以5大4小,( 今天我们就来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比大小)
4、看图,和同桌或小组里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想想他们在说些什
么呢?从图直接看出数字, 说说哪种水果多,哪种最少。 教师伺机
板书
4、认一认:同时让学生认识比较数字的三种符号。 让学生自己说
说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来表示他们的关系,说一说
5、联系生活中的数学:教室里什么东西有几个,那么是哪个大? 比
一比(教师可适当板书)
6、做一做:p18 第1题 让学生先观察图,在说一说,最后再填写。
(二)课中休息,玩游戏:
玩抢凳子的游戏,其实其中也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凳子少,
人多,所以也有比大小的知识含于其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知
道。
18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呀?或是你有什么想法呀?
(四)练习:
1、课本P17 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写。
2、P19第7题 教师指导完成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第几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
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
如果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聪聪后面的解放军
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
d.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 br>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
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19


2.动画展示:
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二、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多媒体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20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要
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三、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 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
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 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四、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
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
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 队列中的位置。
小结:
3、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第几的例子。

教学反思:









20














第四课时 分与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培养学生有序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渗透相对性的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圆片、小棒、幻灯机、纽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老师手里有4颗纽扣, 把4颗纽扣
分成两份,猜一猜,左手里有几颗?教师把右手放在身后。
学生猜,猜对的回答是根据什么猜的。那么为什么猜不对呢?
(二)新授:
1、质 疑:那么有什么方法玩这个游戏才能正确知道答案一定是正确的
呢?(学生讨论,说自己的想法)
从而引入要把数分解。
21

2、动手分一分:教师出示4个圆片,把4 个圆片作为一个整体,把它
分成两份,每份都有圆片,有哪些分法呢?(学生动手分一分,并在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分法)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学生上来摆一摆
学生边摆边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
4、动动脑:说说自己还有什么方法来分数(如用手势、用事物表示等)
5、引导学生将图片抽象成数字,4可以由几和几组成?
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6、再一次玩刚才的游戏,指名回答。(答案有多种,体现学法多样化)
7、读一读:4的分解式,边读边做手势
(想一想,如果先说部分,再说整体应该怎么说?)
8、玩猜一猜游戏:教师两只手分别拿纽扣,让学 生看见其中一只手里
的数目,并告诉学生总数,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几颗纽扣?并说说你
是怎么 想的?
9、自学5的分解式: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按照学习4的分解过程,
可按照: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的学习方法学习。
10、汇报学习情况:要求每组都要说一说
(三)练习:
1、师生拍手说数的组成,同桌两人做这样的拍手练习
2、做课本做一做及的练习,再指名回答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22












第五课时 加法
教学内容:
p23~24,练习三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
式 ;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实践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 力、语言表达能力;培
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数字卡片、每个学生准备三个圆纸片和2个三角形,5根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倒数到1。
2、看图填数字:
3、出示数字卡片,读数(排火车读、个人读、小组读等形式)
23

4、按顺序填数: 1()3()5
5、抢答:看卡片说数,复习数的组成。
二、新授
1、教师在黑板上先贴1张圆纸片,然后在贴2张圆纸片,指名上来在
图下 写数字,合起来是几?
(同样请小朋友上来也可以)
2、从图象抽象出数字,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表
书, 板书“”3、引导 学生1+2是多少,用数字表示是多少?边说边
写“?”4、我们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板书课题:加法)
5、读一读加法算式(可跟教师读、小组内互相检查读、指名读等)
可边读边做手势。
6、教师引导学生,这幅图还可以怎么列式?让学生看图说一句话,并
列式。
7、再举个例子,学生自学
8、小组内学习,动手摆摆,边说边做手势,全组一起说等于几,并把
式子写下来
(要求每人都摆一次:1+2,2+1,1+3,3+1)
9、我当小老师:举个例子,给大家出加法算式题。
三、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认识了什么新朋友?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24










第六课时: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号,会读减法
算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读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
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学具准备:
红花、小圆片、小棒、学具、
教学过程:
(1)复习:
1、每个小朋友拿出圆纸片摆一摆,说数的组成。
2玩拍手接力的游戏。(如:可小组之间玩,师生玩等形式)
3、复习加法,学生拿出铅笔,左手2只,右手3只,合起来是几只?
用算式表示。
(3)过渡:
逆向思维:教师做动作,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老师所做,把5支铅笔
拿 走2支,还剩下3只,可以用什么数学知识表示?
25

(教师按照学生回答,伺机板书:减法)
(4)新授:
1、教师一共有5支铅笔用 5表示,拿走了2只铅笔用“-2”表示,3
剩下3支铅笔用“=3”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来,并认识减号“-”)
2、说一说:学生看老师动作,说一说老师做了什么?能用什么方法计
算?并列出式子
3、小组内学习:学生观察课本纸鹤图和气球图,小组内每个小朋友任
选自己喜欢的一幅图来说说图的 意思,并用算式表示出来。互相检查
列式真确了没有。
4、汇报学习情况:每组请一个小朋友说图意和算式。
5、巩固练习:贴红花图2,拿走1朵 ,列式计算;接着出示三朵,指
名上来任拿红花,列式计算,接着下去贴四朵、五朵红花,说说有几种拿法和算法。
6、我当小老师:小组内一人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出用减法计算的图,
考 考大家,其它人说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要求每人都要摆一次)
7、指名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5)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认识了什么新朋友?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26








第七课时 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29 0的认识和加减法及练习四的1、2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规范“0”的
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地书写“0” 。
2、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
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圆纸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看卡片口算5以内加、减法)
2、看数画图(用图形 表示5、4、3、1)
二、新授:
1、认识0,“0”的两种含义:
(1)用0表示没有
①(出示3张白纸)第一张纸上放2根粉笔,第二张纸上放1根粉笔,
第三张纸上是空白的。
② 问:第一张纸上有几根粉笔?用几表示?(板书:2)
第二张纸上有几根粉笔?用几表示?(板书:1)
第三张纸上有几根粉笔?(一根粉笔都没有)
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用0表示)
27

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没有就用0表示。
③谁能说说“一个也没有”要用0表示的例子?
如:我有5根粉笔,全用完了,现在1根也没有了,可以用0表示。
④看课本P29猴子吃桃图,说一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2)用0表示起点
①(请 学生拿出尺子)观察尺子,1的前面是几?量东西的长度时,
要从0开始数起,0在这里表示起点。
②看直尺数数。
(3)小结0的两个含义:一是表示没有,二是表示起点(开始)。
2、教写0:
(1)让学生用手指书空0,说说0像什么?书写时要注意笔顺,从右
上角起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写得圆滑,不能写得一头圆,一头
尖,不能有棱角。
(2)课本上描红,练习写。
3、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
(1)看课本P29小鸟图,指名说图意,适当进行爱鸟教育。
“窝里有3只小鸟,全飞走了,还有0只小鸟。3-3=0”
(2)看青蛙图,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左边有4只青蛙,右边有0只青蛙,一共有几只青蛙?”
列式:4+0=4
(3)说说“5-0”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联系:
1、口算P29做一做
2、练习计算所有带0的算式。
3、总结带0式子的特点:
(1)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等于0
(2)任何数和0加减都等于这个数;0和任何数相加都等于这个数。
四、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板书设计:
28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长方 体、
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
步认识。由于在现实中 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
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 。立体图
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
知识的教学――― 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
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 。在这部分知
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
程,所以对于 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
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 出身边哪些物体的
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
的生活空 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
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 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
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
计具 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
形、正方 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
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
29

立空间观念。
教法:直观教学、快乐教学、合作交流、联想迁移。
学法: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想像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1、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
2、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物体
教学内容:p34 ~ p38认识物体
教学目标: < br>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识别这
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 相关概念的意义。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实物图到一般模型的抽象过程。
教学难点: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具准备:
1、每小组自备形状各异的实物、积木等。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立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小叮当图,问“小朋友们看,这是谁?”
“小朋友们喜欢小叮当吗?小叮当有许多小宝贝,你们都认识吗?”
(教师出示几样物体,学生辨认)
二、操作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一分:可是这些小宝贝太乱了,小叮当想让能干的小朋友们帮帮
忙,每个小组都有一篮子小宝贝, 它们都混在一起了,有铁做的、塑
料做的,大的小的,花的绿的等等。和小组小朋友讨论,你们认为哪< br>30

些是相同的分成一堆,看看能分成几堆?一堆堆整理放好。
2、议一议:小组里的小朋友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3、指名汇报讨论情况:“其它组小朋友要注意听他们是怎么分的,待
会给他们提点建议。”
“你们同意他们的分发吗?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4、 再分一次:这组小朋友把小宝贝分 得很清楚,他们把形状相同的
分在了一起,分成了4堆,你们也会和这组小朋友一样,按形状来分
吗?现在请小朋友们再分一次,分完的小组可邀请别组小朋友参观,
介绍一下你们怎么分的。
5、 再指名几个小组汇报。
6、 出示课题:小朋友们真厉害,把原来乱七八糟的物体都分好拉。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
教师板题:认识物体
7、起名字:才小朋友们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分成了4堆,可是他们都还< br>没有名字呢!小朋友们都有好听的名字,小叮当的小宝贝也想有个名
字。谁能根据他们的形状,给 每一堆物体起个名字呢?
(教师用展示出平面图,并配以名字)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球
8、认一认:大家起的名字真好!现在请小 朋友们在小脑袋里记下这些
图形和名字。每个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拿在手上,仔细看清它们
的样子。
拿了正方体的请举起来,是长方体的请举起来,你认为是圆柱的举起
来,拿到球的小 朋友举高点!
9、操作感知各形状物体的特征:好啦!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这些物体的
形状,现 在请小朋友拿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摸一摸它们的面、
边,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和小组小朋友 说一说 (指名汇报,如果
有必要可伺机让学生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兄弟长得太像了,老
师都把他们两搞混了,哪个小朋友能干!有什么好办法能认出他们
呀?”教师拿出模型让学生区分两者)
再拿出一个圆柱和球,玩一玩,摸一摸,滚一滚,和小组小朋友说说
31

你又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
10、教师举物体,全班一起说是什么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 。(好!现在
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把东西放回篮子里)
11、游戏: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游戏的名字叫“瞎子摸鱼”,教
师找个学生示范,请一个小朋友蒙上眼睛,教师拿出一个物体,学生摸摸后并说出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小组内玩这个游戏)
“小朋友们太聪明拉,一下子就猜对拉 ,现在我们换个玩法,这回是
老师说物体形状的名字,请你摸出一个这个形状的物体来!”(小组内再一次玩“瞎子摸鱼”的游戏)
12、联系生活:游戏好玩吗?下课以后小朋友们再继续玩好吗?
(教师出示室内图)现在请大家看,这里有幅图,画的是哪里呀?(家
里) 那有什么东西是今天我们学过的形状?(指名回答)
那么你们在家里、教室、学校、大街上还看到过什 么东西是这些形状
的啊?(先指名说,在和小组小朋友说)
四、课中休息:
小朋友 们真能干!帮小叮当整理了百宝袋!小叮当高兴得唱起了《小
叮当歌》,我们一起唱好吗?(教师放歌, 学生跟着边唱边跳)
五、巩固练习:
1、搭一搭:小朋友,你们当过设计师吗?那我们现在 就来当当小小设
计师,用桌子上的物体搭一搭,摆一摆你自己喜欢的东西。
2、指名汇报:“说说你用什么图形摆了什么?”
3、思考题:说说下图由几个正方体搭起来的?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图形?
小朋友们真能干,认识了那么多种图形!回到家里把今天学到的告诉
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32


第二课时
教 学目标:通过触摸、拼摆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本单元所
学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和球)的认识,初步体会图形的
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和学生各准备一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教师还要准备几个其他形状的实物,如棱柱形铅笔,三棱柱积木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介绍“找物品”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把课前准备好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的实
物拿出来,同桌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收集的实物的形状。
同桌学生互相介绍完后,让 他们把自己的每种形状的实物各选一个,
集中起来放在一个大桌子上或地上。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4组, 每组
同学各管一种形状的实物,把这些实物分一分类。管正方体的要把正
方体的实物归为一类。 分好类后,各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本组那类
实物的形状,再选两个代表在班里说一说实物的形状。对于 非本单元
所学形状的实物,可以归为一类,交给教师,教师告诉学生:这些物
体的形体不是我们 这一单元所学的,但是它们也是一种立体图形,以
后我们在中学会学到。
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分好类的物体收拾好,以便在下面的活动中使用。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做“摸实物”、“搭积木”、“随意拼”
三种游戏。
二、介绍“摸实物”的方法
1.准备实物
教师从“找物品”的活动收集起来的 实物中,选一些形状稍大的便于
确定形状的实物(包括棱柱形实物,如棱柱形铅笔,三棱柱积木)放在地上。
2.摸实物
把做“摸实物”活动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33

教师请一小组作示范说明游戏规则:先让一个同学拿出一个立体图形
(如圆柱)给另外两个同学看,看 清后把这两个同学的眼睛蒙上,然
后让他们从桌子上摸出这种图形,其他同学进行判断。如果摸错了,< br>可以让他们继续摸,直到摸对为止。然后再给蒙上眼睛的同学各拿一
个立体图形,让他们摸一摸, 说出拿出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这样做
两次后,让进行判断的同学来出题摸实物。
三、介绍“拼积木”的方法
1.教师示范
教师用积木边拼边说:“我用4个大小 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一个大的正
方体,还可以用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
2.学生拼积木
师:请同学们自己拼一拼,看能不能用几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
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能不能用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拼一个大的正方体
或长方体?
学生拼的 时候,教师注意巡视。集体订正时,从用几个长方体拼成一
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用几个正方体拼一个长方 体或正方体的拼法中各
选一种展示出来,让学生说一说拼成后的立体图形各用了几个什么形
状的 积木。
四、介绍“随意拼”的方法
1.带着拼
教师边拼边说:这里老师用一 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和两个圆柱拼了
一辆汽车,同学们,你们也能拼一辆汽车吗?
让学生 自己拼,教师巡视,如果学生拼的汽车的形状、大小和教师拼
的不一样,只要能看出是汽车就行。
2.随意拼
师:同学们除了拼汽车,还会拼其他东西吗?
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 随意拼摆一些东西,拼摆用的实物可以是积木,
也可以是其它东西,例如拼坦克,可以用长方体的饮料盒 作车身,用
易拉罐作车轮,用圆柱形的积木作炮筒。学生拼好后,教师选几件有
趣的东西展示给 全班同学,让拼的同学告诉大家拼的是什么东西,各
34

用了什么形状的物品。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
35
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
“加减混合”等内容构 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
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 法计算最直
接的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
教学中占有非常 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可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高
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 摆,引导学生亲
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6-10的数概
念和加减 法计算的知识表象,让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通
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学数 学、用数学的乐趣。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 数,并会用这
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
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
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 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
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 、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单元教学重点:
6―――10的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难点:
1、数概念的形成
2、6―――10的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约21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36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
5、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一课时:6、7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39—40 6、7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熟练地 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6、7,
掌握6、7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及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及迁移类推能力。
3、结合主题图、插图对学生进行爱劳动、关心集体的思想教育。
教学具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小棒、教学挂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数数
2、填数: 0 1 ( ) 3 ( ) 5
二、导入:
1、说说生活中的数:“我今年7岁了,我家有3口人”等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数中的6和7”
(教师板题:6、7的认识)
三、新授:
1、认识6、7:
(1)看挂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我们要向他们学
习什么?
(2)图上画了几个学生?(板书:6)
(3)请小老师教写6,写6要注意什么?大家一起书空6。
(4)说说图上还有什么可以用数字“6”表示的?
(5)教室里有几个人?(7个人)他们都在做什么?教师适当进行热
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37

(6)图上还有什么可以用“7”表示的?教写7,书空7。
(7)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用6、7表示的?
(8)动手摆小棒,用6根摆自己喜欢的图形 ,加一根是几?你用7
根小棒又能摆出什么?比一比谁摆的图形多。
2、教学8、7的顺序:
(1)看计数器,一个一个拨,学生说是几,拨到5再拨一颗珠子表示
几?再拨一呢?
看计数器,6和7比,你发现了什么?
(2)看尺子上的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摆数字卡片,1—7按顺序摆,再读一读,正数倒数各一遍。
(4)玩猜数游戏,6前面是谁?7前面是谁?5后面是谁?
3、比较数的大小
4、看金鱼图,观察并回答问题,再动手填一填。
5、做一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6、7的组成
教学内容:教科书p41 6、7的组成
教学目标:
1、掌握6、7的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及迁移类推能力。
38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复习:
1、按顺序数1—7,倒数1—7
2、填数: 0 1 ( ) 3 ( ) 5 ( ) ( )
3、猜数游戏:5后面是谁?6后面是谁?……
4、比一比,填一填:
3 2 5 7 7 6
1 0 6 4 5 5
4 7 1 6 6 3
二、 新授:
1、学习6的组成:
(1)给P44圆片图涂颜色。
(2)汇报不同的涂色方法, 指名说表示什么?即把6分成几和几?大
家都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说说6的组成,齐读一遍。
6 6 6 6 6
5 1 4 2 3 3 2 4 1 5
(4)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6的组成?
① 6 6 6 6 6
1 5 2 4 3 3 4 2 5 1
② 6 6 6
1 5 2 4 3 3
5 1 4 2
(5)动手用你喜欢的方法(摆小棒、数字卡片、小花等)
来表示6的组成。
2、学习7的组成:
(1)你试试用学习6的组成的方法来学习7的组成。(学生自己摆学
具)
(2)指名说说“你是把7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7?(教师板书7
39

的组成)
7 7 7 7 7 7
1 6 2 5 3 4 4 3 5 2 6 1
(3)用自己的好方法记住7的组成。
三、巩固练习:
1、找好朋友:
师:“我们来找6的组成。”
师:“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伸出5个手指)对:“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5组成
6。”
(7也用同样方法来巩固练习)
2、做一做
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板书设计:
6、7的组成
① 6 6 6 6 6
1 5 2 4 3 3 4 2 5 1
② 6 6 6
1 5 2 4 3 3
5 1 4 2
7 7 7 7 7 7
1 6 2 5 3 4 4 3 5 2 6 1
第三课时6、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41—4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 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
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 事实。
2、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
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40

3、利用“一图两式”的练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具准备:学生准备7根小棒、7朵小花;教师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1—5加减法),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5-1= 5-2= 5-3= 5-4=
4-2= 4-3= 4-1= 3-3=
二、导入:
前面我们已 经认识了6和7及6、7的组成,而且小朋友们都会计算得
数是5以内的加减了,那6、7的加减法那么 会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6、7的加减法(教师板题)
三、新授:
1、6和7的加法:
(1)学生按要求摆小棒(两人一组)
摆:左边的小朋友摆4根,右边的小朋友摆2根
说:同桌互相说说这幅小棒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并写下来。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板书:4+2=6 2+4=6)
(3)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6和7的减法:
(1)学生按要求摆小棒(两人一组)
摆:先摆出7朵小花,去掉4朵小花,同桌说说这幅图 表示什么意思?
并写出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说:如果是先去掉3朵小花又怎么列式计算?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板书:7-4=3 7-3=4)
(3)你是怎样想才会那么快就算出得数的?
四、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
(1)你还能摆出得数是6、7的加法吗?用你喜欢的学具摆一摆,并
41

和同桌说说表示什么意思。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比比看哪一对同桌
合作最好,列得有快又多!(指名 说算是,教师板书)
(2)刚才我们已经会列7-4=3,7-3=4,你还会其他7减几和6减几< br>的减法算式吗?写在练习本上。
(3)齐读黑板上的算式。
2、游戏:“找好朋友”
把算式和得数卡片发给学生,先请拿算式的学生上来排成一列,一
个一个找好朋友“我的好 朋友在哪里?”下面手拿相应答案的学生跑
上来组合成完整的算式。
如“6-1=5,你的朋友在这里。”全班齐读算式。
3、摘智慧星:看算式马上说出得数,最快的小朋友智慧星就归他。
3+4= 6-5= 4+3= 3+3= 7-4=
1+5= 5+2= 6-3= 7-5= 2+5=
7-2= 6-3= 6+1= 6-1= 7-3=
4、做P46 想一想和做一做,并练习写算式。指名学生对答案,并说
说你是怎么想的。
5、说说我们生活中的数。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板书设计:
6、7的加减法
6的加法 6减几 7的加法 7减几
1+5=6 6-1=5 1+6=7 7-1=6
2+4=6 6-2=4 2+5=7 7-2=5
教学反思:





42





















第四课时 用 数 学
教学内容:教科书p46—p47看图列算式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知道图 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
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热爱我们的生活。
教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43

一、 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
3+4= 1+6= 7-3= 4+2= 1+5=
7-5= 5+2= 6-2= 6-3= 7-1=
2、看图填算式: 3+2=5 6-3=3 2+3=5
二、导入:
小朋友们看,这幅图美丽吗?图上画的是哪里?
三、新授:
1、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如:草地上原来有4个小朋友在捉蝴蝶,旁边有2个小朋友在玩。
教师用手势表示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出示大括号,学生认识,并说表示什么意思?问号又表示什么意思?
2、谁能完整的把这幅图的意思说一遍?(多指几个学生说图意)
3、那谁会列式计算?算式里的2、4和6分别指什么?
4、下面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教师 在此过程中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
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44



















第五课时 8和9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
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
道8、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手机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课前收集8和9的有关数据,计数器、直尺、
数字卡片,各种实物卡片。
45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利用南宁市正在大力发展城市建 设,大规模的进行亮化工程,力争把
广西首府美丽的现代化花园城市,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入8、9的 认
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师: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学生自由说。教师把学生凌乱、 无序的数物体逐渐引导向按一定的方
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等)。
学生 展示课前收集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4人小组内向同伴交流;
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交流、评议。 最后全班同学把自己收集的
数据张贴在教师四周,全班同学自由交流。
让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学具摆一摆8和9,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
图形,教师巡视。
三、教学8、9的顺序
让学生到用计算器逐一拨出1、2……7,边拨边让其他学生一起数数。
当学生拨到7时,问:现在有7颗珠子,再添一颗是几颗?
当学生拨到8时,问:8颗珠子再拨一颗是几颗?
拨珠练习让学生明白8、9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直尺,观 察直尺上的“8”和“9”在哪,并完成课
本的填空。填好后在学生顺着数一遍,倒着再数一遍。
最后让学生在4人小组内看着直尺上的数,互相提问题。
四、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出示7、8、9的点子图,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让学生从7、8、9中任意选两个数,用学过的“>”“<”来表示它们的
大小。
教师随意拿出0—9的数字卡片,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
系。

教学反思:
46

















第六课时 8的组成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8个物体的实践活动,认识8,会写8。
2.通过数、分的实践活动,掌握8的组成,培养操作技能。
3.知道8以内数的顺序,会比 较8以内数的大小,能准确区分8个和
第8个,培养初步的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8的组成,会比较8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创设情境。
(1)回忆已经认识的几个数。
(2)引出8。(多媒体或实投显 示l~7和0的活泼可爱的八个数字娃
娃)比一比,这几个数谁最小,谁最大?(电脑讲话并动态显示: 数
47

字娃7跳出来得意地说,“我最大!”还指着0说,“尤其是你,没头没< br>脑,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你最小!”0的脸涨得通红,圆圆的眼睛里
流下一滴又大又圆的眼泪, 恰巧挂在0圆圆的眼睛下边。7惊讶地发
现身旁多了一个比自己大的数字8。)
2.出示课题。
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8,而且还学会了8的写法。这节课就让
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了解8是怎样组成的。(板书:8的组成)
二、教学8的组成
(1) 每四人一组,把8个○分成两堆,想一想有几种分法。(注意小
组协作及分法的函数思考水平。) (2)讨论:从这四种分法中你有什么发现?看到每一组你还有什么想
法?(注意讨论的充分性和反 馈的广泛性。)
(3)课中1分游戏,师生拍手组成8。(要关注准确和敏捷,培养注
意力品质。)
三、教学8的写法
(1)(多媒体或实投、板贴放大的课本小动物图)互相说一说。小兔排第几?谁排第三?小猴排第几?共有几个小动物?谁排第八?
(2)指导写8,练习写8。(注意写字姿势和书写方法)
四、巩固练习
1.目标检测。
(1)在○里填上“>”、“<”或“=”,在□里填数。
7○8 8○8 8○6 □○8
(2)○ ◇ ● □ ○ ◆ ★ ☆
一共有( )个图形,( )排第几。
五、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2)带“8”字说一句话。
教学板书:


48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8、9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
教学目标
1.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
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能熟练的计算8、9的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棒,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尝试计算8的加减法
出示挂图,让学生自由发挥看图说话,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上的内容写
算式。
指名汇报,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二、动手操作,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师:先在左边摆7根小棒,再右边摆2根小棒。请根据下面的问题写
49

出算式。
小黑板出示问题:7根小棒添上2根是几根?
2根小棒添上7根是几根?
从9根小棒里面去掉2根还剩几根?
从9根小棒里面去掉7根还剩几根?
学生写出算式,并汇报结果。
师:上面这么多的算式的得数,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自由发表
意见)
教师可向 学生提出如“7+2=9,那么2+7就一定等于9吗?”“你怎么
知道:7+2=9,那么9-2就等 于7吗?”这类问题,来激发、引导学生
归纳加减法间关系的欲望。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7+1=8 8-7=( )
让学生进行抢答,问: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指明说,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懂得用加法来计算减法。
教师抓住时机,与学生进行谈话:这节 课你们又有了一个新的收获,
用加法来计算减法能用在哪?使学生加深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50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1-27 12: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66719.html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