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高国富数学三年级《有多重》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27 13:03
tags:精品文档, 三年级, 三年级数学

-

2020年11月27日发(作者:劳郭)
《有多重》教案
南安市美林镇中心小学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多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
千克和1克有多重。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对数
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教材安< br>排先认识千克和克,再认识吨。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
轻重的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 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
那样直观、具体,所以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使学生获得克 、
千克的明确概念,我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如:每
个小组一个台秤、天平和 一个体重计,还有许多盐、水果等物品。在
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 来,以
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再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开展各种实际操作活
动,让学生在猜一猜 、掂一掂、称一称、算一算、比一比等实践活动
中去体验、去感受。
本节课的教学以实践 活动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
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 的,使
学生体会1克、1千克有多重。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异质分组,为成员之 间互相帮助提供了条件,组内设有组长、汇报员、
记录员来组织和调控整个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通 过动手“做数
学”亲自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同时养成学生乐于与同学交流想法的
习惯。
〖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结合实际为学生提供有趣 的、丰富的情境,使学生感到
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数学价值;同时让学
生在情境中发现矛盾,引起思考,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发现的
问题。
2.构建新知。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
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以“自主探索”为核心,将“合作交流”贯穿整
个教学过程。
充分利用学 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
活动,如猜盒子、称物体、称体重等,让学生在这种 情境中学习数学、
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3.应用拓展。
使学生体会到“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利用学
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以 及学习数学的必
要性。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教师自制两个相同的盒子,其中一个是空的,另一个里面装满砝
码,将每个盒子系上细绳。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哪一个盒子能将绳子拉断?(学生争先恐后说
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 将绳子向上拉,装砝码的绳子被拉断。)
师:同样的盒子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猜到一轻 一重,之
后让学生掂一掂这两个盒子,感受它们的轻重。)
(给孩子创造了猜测和判断的机会,让他们在判断中树立自信心。)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做游 戏,现在我们做“背一背”的游戏好
吗?(教师选择三名学生,一位同学背另两位同学,并说一说背的感 受。)
(这一富有情趣的、生活中常见的活动,让学生感知物体的轻重,
并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愿望。)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
师: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呢?
生1:用手去掂一掂。
生2:用秤去称一称。
师:谁能介绍一下你都见过哪些秤?(让学生将课前搜集的图片展
示给大家。教师也准备一些图片,如:玻璃体重计)
2.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称一称。
师:今天我们要用台秤和天平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你们认识
台秤吗? (主要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向大家进行简单介绍,教师补充。)
师:你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大家对台秤有了初步的了解,下
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小组人数不宜太多,< br>2~4人学习效果比较好,要求小组长监督每一位学生读出台秤上的
数字。) 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给予指导和
帮助。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先说一说这两袋盐有多重啊?
生1:我们小组称的两袋盐是1千克。
生2:我们小组的盐差一点点到1千克。
师:也许是我们在调秤的时候有点误差,总之它是非常接近1千
克对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千克。
师:在台秤上你们看到“千克”的字样了吗?
生:没有,我们看到了“kg”。
师:“kg”就是……
生:是千克的英文名字。
教师在千克的下面板书:kg。
(2)掂一掂。
师:请同学们把两袋 盐放在一只手上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有
多重。教师边说边示范,然后学生开始活动。
教师与学生一起活动,同时搜集来自学生的信息。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1-27 13:0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66744.html

数学三年级《有多重》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