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舞自定义图片-中层培训

大班数学按群数数教案
【篇一:幼儿园教案-数学按群计数】
按群计数
活动目标
1、学习1—20按群计数,两个两个数;
2、建立数群概念。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学具。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
教师和幼儿玩数单双数的游戏,从1到10,再到20。
活动过程:
1、请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两个红棋子,再插两个黄棋子,
两个蓝棋子,两个绿棋子, 2个黑棋子,一共10个棋子。
2、教师提问:
一共插了几种颜色的棋子?每种颜色共有几个棋子?数一数一共有
多少棋子? 先让幼儿按个数数,再按颜色数——2、4、6、8、10。
3、请幼儿照第一行的样子插 同样的棋子,同时说出12个棋子,14
个棋子,16个棋子,18个棋子,20个棋子。
4、请幼儿说说怎么数速度快?为什么?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两个两个数的练习,让幼儿借助颜色的区别进
一步感知双数递进的规律。
5、游戏“听声音拿棋子。”
教师拍一下手,请小朋友拿掉2个棋子,同时让幼儿练习两个两个
数,直至把棋子全部拿掉。
活动延伸:
户外体育活动的报数游戏,数字表的点数游戏。
活动反思:
【篇二:幼儿园教案-数学 按群计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按数群计数
桑月
活动目标:
1、尝试按数群整5、整10数数,并说出总数。
2、能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操作过程。
3、乐于参加数数活动,体验用不同的方法数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猴子捞月”挂图,音乐磁带等
2、学具准备:金色珠子
3、操作册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教师幼儿互相问候游戏:小鸟飞。幼儿念儿 歌学小鸟
飞,听音乐站圈,音乐停时就站到写有数字的圆圈中,如写的数学
是“10”,就只能 有10个幼儿站到圈中,剩下的幼儿再去找其他的圆
圈。
二、集体活动
1、创设情境:看谁数得快又准。
今天我们来举行数数比赛。老师今天要给你们 讲个猴子捞月的故事。
老师一边出示挂图,一边讲故事:有一天,一只小猴到河边玩,看
到水里 有个黄黄的月亮,打叫:“月亮掉进水里了。月亮掉进水里
了。”于是,很多小猴来捞月亮,你看,先来 了几只小猴,又来了几
只小猴,一共来了多少只小猴子?
2、 引导幼儿说出总数 ,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出来的。如:我是
一个一个数的;我是先数先来的5只,再接着数后面的。
3、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数的饿更快呢?引导幼儿用5个一数或10
个一数的方法数出总数。
4、教师依次出示学具“猴子捞月”若干组,引导幼儿用最快的方法说
出总数。
三、分组活动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不同的物品,我们来分组比赛吧。
1、数花生。5个5个地数或10个10个地数花生,记录总数。
2、数手指。完成操作册作业。
3、数珠子。10个10个地数,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珠子的总数。
四、游戏活动比赛结束了,我们来玩个游戏庆祝一下。
游戏“拍花巴掌”。幼儿两人一组相对站立,一边有节奏的念儿歌,
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篇三: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数小本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数小本领
设计思路:
一日,翻看超市广告册,无意间发现广告册上商品排列的方式非常
有意思,有的是散点状排列 ,有的向不同方向有序排列,有的重叠
排列,有的部分遮挡排列,还有的将商品藏在盒子里。当时我就想 :
如果让幼儿数数这些东西,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于是,按我自己的
理解,把广告册上的物品 分成四个层次,做成区角游戏材料,投放
进区角,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幼儿数数时 的
方法、速度、能力等都存有异同,这即成为我此次高结构活动的基
点。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推理中,尝试借助材料上的提示发现可以将物品
数正确的方法。
2.倾听同伴的想法,乐意分享观察方式。
活动准备:
ppt、操作纸、垫板、夹子、笔、照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了解幼儿数数的能力
1.幼儿说出自己能数到的最大的数字。
提问:老师经常听小朋友数数,你最大能数到几?
(此问题不仅和活动内容本身 相呼应,还考量大班幼儿对自己能力的
估计或肯定。在很多幼儿的心目中,数到100是很了不起的事, 教
师可以快速观察,用问题“谁和他一样”,寻找能数到100的幼儿。
这样也能节约时间,进 入下一环节。)
2.幼儿倾听教师的“接数”要求,按要求数数字。
(教师请能数到100的幼儿起立。)
(1)提问:我说一个数字,请你接着往下数4个数字。 98,预备——
开始!
(教师一方面关注幼儿数得是否正确,另一方面关注幼儿从十位数数
到百位数的数数能力。同时,观察其 他幼儿,聆听每个幼儿的数数
情况,可以及时了解与鼓励幼儿。)
(2)教师:你 们能数到很大的数字,真了不起,不知道你们数数的正
确性怎么样?我们来玩数数游戏,看谁能数正确。
【设计意图:此环节看上去比较简单,背后挑战的却是大班幼儿的
倾听、理解以 及对自己水平的认同能力。引导幼儿关注倾听,也为
后面环节的顺利开展作准备。教师与每个幼儿互动, 体现了对每个
幼儿的关注。】
魔化末日审判者-客车广告
免费空间装扮-关于女性健康
给老师新年祝福语-户外运动分类
新护士日记-重庆骂人顺口溜
外国电影歌曲-新疆阿克苏红枣
一叶障目的寓意-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喝彩的近义词是什么-致爱丽丝的钢琴谱
历史考研学校排名-暴走漫画qq表情包
本文更新与2020-11-27 19:1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67378.html
-
上一篇:数学教案-《比较》
下一篇:【K12学习】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