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的近义词

<<<<<<精品资料》》》》》
电子科技大学微固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数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引语
: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 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有些文化所蕴含的数学知
识也十分丰富,例如洛书,河图,太极图等。在中国漫长 的文化发展史,数学就
像天空中的繁星一般,熠熠生辉。
正文:记 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过宋代诗人邵康节的一首《山村咏怀》:“一
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支花。”至今都忘不了这首诗,因
为这虽然是一首语文诗歌,但是却可以说是我的数学启蒙诗。 当时年幼的我对这
首诗有着极大的兴趣,这首诗短小精悍,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嵌入其中,而且意
境很美,引起我的无限遐想。这首诗使我认识到了数学的奇妙,也许这就是数学
的独特魅力吧。 《山村咏怀》对我的影响很大,它使年幼的我第一次意识到数学原来是那么
的奇妙,从那以后,我对 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深深地
吸引了我。我开始努力去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 学亮点,到现在也有了不少的
发现,将其整理如下:
1.对联中的数学:
(1)到来梅花扫腊雪 细睨山势舞流溪
这首对联乍一看是写冬天时梅花盛开,雪 景迷人和山势奇峻,溪水蜿蜒
不断,但是再仔细读几遍,会逐渐发现这幅对联并不那么简单,读着读着就 会发
现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总感觉似曾相识,闭上眼睛,冥想片刻,顿悟,原来这是
个谐音联, 上句是音乐中的简谱中的“多瑞迷发扫拉西”七个音,这七个音对应
的就是”1234567”,而再细 看下联,原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多么奇妙!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2)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相传这是清朝乾隆时期设百叟宴时乾隆和纪晓岚所作的一副 对联,说的
是一位长寿的老者一百四十一岁。花甲重逢,所谓花甲,即六十岁,重逢,即两
个六 十岁,也就是一百二十岁,增加三七岁月,三七,即二十一年,相加便得一
百四十一;古稀双庆,所谓古 稀,即七十岁,双庆,也就是两个七十岁,也就是
一百四十岁,更多一度春秋,即再加一年,相加也得一 百四十一。
(3)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这是民国时期一个人在自家门口贴的对联,仔细看看,可以发现,上
联没有一,下联没有十,横批中只有 南北,没有东西,好好一想,原来又是个谐
音联,缺一(衣)少十(食)没东西,深深讽刺了旧社会的黑 暗。
2 诗歌中的数学
(1)一蒿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这是史上有名的十“一”诗,相传为纪晓岚 所作,据说是乾隆南巡时,
在江上看到一个渔翁摇橹而来,让纪晓岚即兴作一首诗,纪晓岚不愧是文坛奇 才,
当即做出了这首诗。这首诗中有十个“一字”,不但写了江上的景物,还写了渔
翁的神态, 体现了江景的美和渔翁的洒脱,十分贴切。
(2)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 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
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 思想,千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系念,万般无奈叫丫环。
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十依阑 干,九九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
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点烛祭祖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 月石榴
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郎呀
郎,巴不 得二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这是代汉才女卓文君写给他的丈夫司马相如的一首抒情诗 。司马相如去
京城求取功名,五年不写家书,心里想休了卓文君,当时他给卓文君写了一封信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千百万万百千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卓文君一看便知其
意,当即含泪写了这样一首 抒情诗给司马相如,这首诗从一写到万,又从万写到
一,深深表达了卓文君对丈夫的思念爱慕之情。司马 相如收到这首抒情诗,感到
无限愧疚,备受感动。立刻把卓文君接到了长安,开始认真研究文学,终成一 代
文豪。我第一次看到这首诗时,也深深地被卓文君打动,她巧妙地将一到万镶嵌
于诗中,深切 的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无限思慕,我想若是缺少了这些数字,这终
究会成为一首普普通通的诗吧。
(3)一白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
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这是一首诗,同时也是一道数学题,翻译过来就是有一百个馒头和一
<<<<<<精品资料》》》》》
-汉字的故事
-produced
-手工布艺
-轩轾
-ps安装字体
-重阳节的传说
-宁德市政府
-两端对齐
本文更新与2020-11-29 22:1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71286.html
-
上一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下一篇:四年级数学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