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qq团购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30 00:27
tags:能源/化工, 工程科技

-

2020年11月30日发(作者:奚曾坫)

第三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
本单元第1~6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有关练习
内容
1、使学生经理把几个相 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乘法
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 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
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教学
2、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
目标
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
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 学
重点
难点
课时
安排
1、重点:使学生初步 建立起长度观念,了解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以及
它们之间的进率。
2、难点:使学生初步感知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
共计4课时。(含单元测试及评价2课时)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这部分内容是在 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
掌握了加、减法的含义和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乘法的知识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一次飞跃。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对进一步学习
乘法口诀和乘法计算以及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这部分内容应让学生在 操作、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和切实掌握。
本单元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两次“试一试”、一 个“想想做做”和一个练习。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难点是: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 的联系
和区别。
1.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 程,初步
认识乘法的含义,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
道算 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简单乘法算式的积。
2.经历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个几相 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并通
提高教
过观察、操作、分析和交流等活动,培养有条理地思考 问题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
学质的
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措施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
的兴趣,增强与同伴合作 的意识。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教学内容


认识乘法
第1-2页。
课 型
新授

共2课
第1 课时

目标
分析
教材
分析
重点
难点
1.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含 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
乘法算式。2.能初步用乘法概念观察现象,在与加法的比较 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
便。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意识。

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
卡片、实物等,学生准
媒体
备20个圆片。
教学再设计 教师活动流程
—、课前检查
1、检查学习
2、梳理新知







二、活动二:自
主学习,引导探
究。
1、新旧联系。
2、引入新课。
3、引导学习新
知,认识“几个
几”。解决问题。
4、指导动手操
作。动手摆几个
几。
5、小结。


课时
★活动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3分钟)
活动目标:预习新知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预习
能力与习惯。
★一测:复习旧知★算一算,想一想
2+8 3+5+6 4+4 3+3+3 5+5+5
★二测:预习新知★解决新问题
1、图上共有多少只兔子?怎样列式?

2、图上共有多少只鸡?怎样列式?

★活动二:自主学习,引导探究
活动目标: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
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几个几”。
(1)、从图中你了解到兔子有几只? 谁能用算式表示兔
子一共有多少只? 这是几个2相加?
(2)(2)谁还能用算式表示出鸡一共有多少只?它表示
有几个几相加?
(3)仔细观察这两个加法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
地方?
2、动手摆几个几。
(1)每堆摆2个圆片,摆4堆。看看你摆了几个2?求一
共摆 了几个圆片,用加法怎样列式?再请每堆摆4个圆片,
摆2堆。看一看是摆了几个4?
(2)请大家任意摆出几个几,然后说给同桌听。
(3)师:老师也摆了一些花片,你知道一 共摆了多少个?
你是怎样看图的?怎样列式?是几个几?
★活动三引导学习完善认知。
3、引探究认识乘法
活动目标: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1)。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三:引导学
习完善认知。
1、指导看图
2、解决问题。
3、理解知识重
点、难点。
4、比较归纳。
5、小结形成方
法。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活动。
2.练中游戏
3、完成“想想做
做”第1题。
4.解决课前难
题。


五、达标检测
1、完成相关练

2、课堂小结
3、作业
28页5、6题及
达标检测习题
学生活动流程

(2)(出示电脑图片)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这是几个2相加?求4个2相加是多 少,还可以用一种新的
运算方法来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乘法(3)认识乘号、
乘法各部 分的名称以及算式读法。
4个2相加用乘法算式可以写成:4×2=8 或 2×4=8
(4)乘法算式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谁知道乘号前面的这
个叫什么?(读作“4乘2”) (读作“2乘4”)
(5)动物学校还有一间稍大点的电脑室,里面一共有多少台
电脑呢? 是几个2?用加法和乘法你会列式吗?
(6)动物学校还有一间特大的电脑教室,里面有30个2台?
你们感觉求30个2用加法算,算式写起来怎样?那可以怎样
写?
★活动四:完善认知内化提升。
活动目标:加强巩固,形成方法,完美认知。
1、课中活动——拍手游戏。先听老师拍,你来数我拍了
几个几,然后列出乘法算式;
2、你们想玩吗?同桌一起玩一玩。用加法和乘法计算,
怎样列式?哪种写法简便?
3、“想想做做” 第1题。。
4、参观完了动物学校,我们该和小动物说再见了,现在
我们再回头看看大门上的这些加法算式,你认为哪些算式可
以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
五、课堂总结与达标检测
1、学到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2、达标检测

有( )把香蕉,每把有( )根,( )个( )相加
得( )。
加法算式:
教学再设计













乘法算式:
×





×



二、你能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
4+4+4+4+4=20< br>□
×





×

=< br>□
7+7+7=21

×



或< br>□
×




6+6+6+6+6+6=36

×




三、填一填。
1、6乘5写作( )×( ),5乘6写作( )×( )。
2、两个乘数都是7,积是49,乘法算式是( )×( )
=( )。













审阅
评价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教学内容


认识乘法
教科书第4,5页第1--6题。
课 型 新授课 共2课时 第2课时
目标
分析
教材
分析
重点
难点
1、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能看图正确地写出乘法算
式,并能说出算式中 各部分的名称。2、使学生在从简单地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
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使学生能根据图意找到求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教学
卡片、实物等
题。 媒体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教师活动流程

—、课前检查
3、检查学习
4、梳理新知







二、活动二:自
主学习,引导探
究。
1、新旧联系。
2、引入新课。
3、引导学习新
知,认识“几个
几”。解决问题。
4、指导动手操
作。动手摆几个
几。
5、小结。


★活动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3分钟)
活动目标:预习新知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预习
能力与习惯。
★一测:复习旧知★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算

式。 、
1、 一共有( )个3。
加法算式:( )+( )+( )+( )=( )
乘法算式:( )×( )=( )或( )×( )=( )
2、照样子画△,再写出乘法算式。
2个3:

×




3个4:

×




4个2:
3、写出乘法算式。
6个2: 5乘3: 3个7: 7乘4:
★活动二:自主学习,引导探究
活动目标:让学生经历几个相 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
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
加法的联系和 区别;。
一、借助生活,激趣引入(播磁带):“小朋友们进行选拔
赛,哪一个小组在规定的 时间内完成闯关的题目做的又快
又好,最遵守纪律,哪个小组就获得胜利,参加游戏”。
二、寓教于乐,乐中求知
第1题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再说一说。
2、出示第2题图。
(1)提问:有几条金鱼?每缸有多少条?求一共有多少条,
是求几个几相加?
(2)学生独立填书,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
交流。
△△△ △△△

×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三:引导学
习完善认知。
6、指导看图
7、解决问题。
8、理解知识重
点、难点。
9、比较归纳。
10、小结形成方
法。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活动。
2.练中游戏
3、完成“想想做
做”第1题。
4.解决课前难
题。


五、达标检测
1、完成相关练

2、课堂小结
3、作业
28页5、6题及
达标检测习题
学生活动流程


★活动三合作交流,发散思维
第3、4题独立完成。先让学生看图列式,集体交流指< br>名说说两道题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是什么?比
较一下这两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强调5乘6写成算
式只能写成5×6,不能写6×5。
第6题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每堆有几个胡萝卜?有
几堆?一共有多少个?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 提出:
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交流时提问:求一共多少个
草莓就是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活动四:完善认知内化提升。
活动目标:加强巩固,形成方法,完美认知。
第 7、8题小题图,指名说说图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
算。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就是求 几个
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独立完成第8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买3只狗一共
用多少元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第10题 提问:图中画了些什么?每种分别有几处?每
处有几个?你能列出多少个乘法算式?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汇报结果,每一道乘法算式都要求学生说
出是求几个几的和。
五、自我评价,激励总结
一、正确写出算式
1、4+4+4+4+4=×8+8+8+8=×
2、5+5+5+5+5+5+5=×
二、、解决问题。看图写乘法算式。
1 、☆☆☆☆ ☆☆☆☆
教学再设计

□□
□□
□□
□○□=□
2 、☆☆ ☆☆ ☆☆ ☆☆
□○□=□
2、
( )个(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三、在○里填上“+”或“×”,在□里填数。

( )朵 ( )朵


□○□=□□○□=□
□○□=□ □○□=□
教学

板书

设计
审阅

反思


评价

教师活动流程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活动三:
自主学习,完善认

教师参与到小组活
动中去,与学生 共
同交流,了解各组
活动情况,进行针
对性指导。





活动四:
巩固练习、内化提

1、引导学生根据图
意,列出不同算式,

2、引导学生理解解
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是什么?




活动五:达标检测
1、完成相关练习,
集体评价。
2、课堂小结:通过
本节课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3、作业布置:完
成相关练习。


1、各小组选择有关活动,在组长带领 下,互相提问,
开展讨论,解答说理。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
与学生共同交流,了解各组活 动情况,进行针对性
指导。
四、汇报交流,应用拓展
1、学生汇报交流 ,相互补充。汇报的内容有时
是无序的,教师通过以下有机的设问帮助学生理清
思路,正确表达 。 我提出的问题是( ),发现
( )条件后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说列式解答的过程及理由,教师板书相
关解法。
(1)烧烤活动。
①学生可能提出:参加烧烤的一共有多少
人?(17人)
根据图意,学生可能列出不同算式,只要能说
出道理,教师都予以鼓励。
②学生可能提出:烧烤中拿着棒子的有多少人?
教师提出:你是怎样想的?
(2)洗菜活动。
①学生可能得出:在河边洗菜的一共有多少人?
(在河边洗菜有3组,每组有2人)
②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个菜篮子? (每组
有4个菜篮子,一共有3组)
(3)给小鸟做窝。
①学生可能提出:一共做了多少个鸟窝? (每棵
树放2个鸟窝,有5棵树)
②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大树?
(4)钓鱼。
①学生可能提出:背鱼竿的同学钓了多少条鱼?
(左边同学说:“我钓了4条鱼。” 背鱼竿的同学说:
“我钓的鱼是你的2倍。)
②学生可能提出:两人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五、达标检测。











审阅评价

第三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
内容
本单元教学 认识多边形。教材27-29页。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四边形、五变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教学
目标
2、通过对图形的折、剪拼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 学
重点
难点
课时
安排

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体会平面图形的特点。


共2课时: 认识多边形 1课时
有趣的七巧板 1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 认识,并结合安排了一次
实践活动《有趣的七巧板》。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
1、 紧密联系学生以有的经验,通过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
中的多边形。教材以学生已经认 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
为起点,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图形边的数量,知道可以以 它们边的数量分类、命名。
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
提高教
2、通过折、剪、拼等活动,突出图形的变换,是学生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
学质的
措施 < br>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折、剪、拼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充分感受图形之间的
联系和变换,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一向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创 新意识
和实行能力,并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意识。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
教科书第26~27页
课 型 新授课 共2课时 第1 课时
目标
分析
教材
分析
重点
难点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四边行、五边行、六边行等平面图形
本节开始在学生认识了 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已经会
正确数出多边形边的数量,知道用边的数量来分类 、命名多边形,会在钉子板上
围出多边形,能根据要求用小棒搭出多边形,并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多 边形。
认识四边行、五边行、六边行等平面图形
学生活动流程

★活动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3分钟)
活动目标:预习新知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预习
能力与习惯。
★一测:复习旧知★算一算,想一想
1.在生活中找找哪些物体的面是四边形、五边形、六
边形的,和爸爸妈妈说说。
2.用12根小棒各摆了几种多边形,都没有剩余。猜一
猜,可能摆了哪几种图形,各摆了多少个?
★二测:预习新知★解决新问题
教学
学生纸。
媒体
教学再设计 教师活动流程
—、课前检查
1、检查学习
2、梳理新知












二、活动二:自
主学习,引导探
究。
1、新旧联系。
2、引入新课。
3、引导学习新
知,认识“几个
几”。解决问题。
4、指导动手操
作。动手摆几个
几。
5、小结。


1. 在右面的图形中,我们学过的图形有
、 、 。
2. 填一填。
( )边形 ( )边形 ( )边形

( )边形 ( )边形 ( )边形

★活动二:自主学习,引导探究
活动目标:初步认识四边行、五边行、六边行等平面图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三、感知四边行
小组活动:请学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学具,摸一摸数一
数有几条边?然后交流,一起数一数。
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四条边,是四边行。
试一试:下面哪些是四边形?是的打√


( ) ( ) ( ) ( )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三:引导学
习完善认知。
1、指导看图
2、解决问题。
3、理解知识重
点、难点。
4、比较归纳。
5、小结形成方
法。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活动。
2.练中游戏
3、完成“想想做
做”第1题。
4.解决课前难
题。


五、达标检测
1、完成相关练

2、课堂小结
3、作业
28页5、6题及
达标检测习题
学生活动流程


★活动三引导学习完善认知。
活动目标:让学生经历理解多边形的特点;
认识五边行

1、出示:
数一数这两个图形各有几条边?是几边行?
2、出示:

数一数这两个图形各有几条边?是几边行?
论:怎样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行?得出;只要数一数有几
条边,就是几边行。
★活动四:完善认知内化提升。
活动目标:加强巩固,形成方法,完美认知。

1、出现钉子班上的图形,说一说是几边行。
2、照样子围出能围出这些图形吗?学生用橡皮筋围。
3、你还能围出不同的四边形?五边行?六边行 四、摆一
摆想一想:搭一个五边行至少要几小棒?六边行呢?学生
猜测。
4、动手摆 一摆验证。生活中有很多四边行、五边行、六边
行。请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看谁找的又多有快?
五、课堂总结与达标检测
1、这节课参观动物学校,你们玩得开心吗?学到了什么知
识?有哪些收获?
2、达标检测
1. 分一分,把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用不同的颜色涂
起来。

2. (1)搭一个六边形,最少要用( )根小棒。
★(2)搭2个六边形,要用几根小棒呢?
( )根 ( )根
3. 数数下面的每个图形各有几条边,照样子写在图形上,
再填表。
教学再设计




4
四边形
( )个







五边形
( )个







六边形
( )个


审阅
评价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教学内容


有趣的七巧板
教科书第28~29页
课 型 新授课 共2课时 第2 课时
目标
分析
教材
分析
重点
难点
1.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已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特点,为拼出有趣的图形打下扎实的
基础。
重点: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
教学
展空间观念。
学生纸。。
媒体
难点:发挥想像,独立拼出自己认识的不同图形。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教师活动流程

—、课前检查
1、检查学习
2、梳理新知












二、活动二:自
主学习,引导探
究。
1、新旧联系。
2、引入新课。
3、引导学习新
知,认识“几个
几”。解决问题。
4、指导动手操
作。动手摆几个
几。
5、小结。



★活动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3分钟)
活动目标:预习新知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预习
能力与习惯。
★一测:复习旧知1. 分一分,把四边形、五边形、六边
形用不同的颜色涂起来。

2. (1)搭一个六边形,最少要用( )根小棒。
(2)搭2个六边形,要用几根小棒呢?
( )根 ( )根
3. 数数下面的每个图形各有几条边,照样子写在图形上,
再填表。

4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 )个 ( )个 ( )个
!★二测:预习新知★解决新问题
书P27页第3~6题
★活动二:自主学习,引导探究
活动目标: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
作意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由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轮流汇报预习成果,按序每人汇报1
题,其他组员注意倾听,有好的建议或 问题及时在组内提
出。
一、2.欣赏图形
1.揭示课题:这些漂亮的图形都是七块 图形拼成的,这七块
图形叫“七巧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七巧板》。
2.板书:《有趣的七巧板》
1.介绍七巧板的来历
出示七巧板,说明:七巧板是 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图形玩
具,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用七巧板可以拼成几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三:引导学
习完善认知。
1、指导看图
2、解决问题。
3、理解知识重
点、难点。
4、比较归纳。
5、小结形成方
法。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活动。
2.练中游戏
3、完成“想想做
做”第1题。
4.解决课前难
题。





五、达标检测
1、完成相关练

2、课堂小结
3、作业
28页5、6题及
达标检测习题
学生活动流程


★活动三引导学习完善认知。
活动目标: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
作意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解 答后小组中进行交
流分享。教师深入组中帮扶弱势群体,收集有效资源,以
便在下一环节中,适 时渗透和利用。
2.全班交流汇报。
3.小结: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摆 放,
可以拼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
不同的图形。
★活动四:完善认知内化提升。
活动目标:加强巩固,形成方法,完美认知。
1.用三块拼
(1)如果用三块,可以拼成哪些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
呢?请你试一试,比比哪 个小组的同学拼的图形种类最多。
(2)分组操作。(3)自由展示。(4)小结。
2.用四、五、六块拼
(1)这一次我们要来难一点的,用七巧板中的四块、
五块或六块,看 能拼出哪些我们认识的图形。
(2)动手操作,拼好后再说说你用哪几块拼出了什么
图形。
3.用七块拼
(1)七巧板不仅能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还能拼出生
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
(2)动手拼,教师巡视,注意发现有创意的拼法。
(3)展示各种拼法。边行。请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
看谁找的又多有快?
五、课堂总结与达标检测
教学再设计

1. 用七巧板中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学过的图形?
( ) ( ) ( )
2. 说说下面用七巧板拼成的是几边形?填一填。
( )边形 ( )边形 ( )
3. 用七巧板中的七块拼成图形,看看拼出的像什么,给它
取个名字。



( ) ( ) ( )
( )

















审阅
评价




第三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
第四单元认识除法,教材第30-41页例题及相关练习。
内容
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
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 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出发算
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
教学
法算式,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的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
目标
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教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具有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与同学合作学
习、学会交流的态 度。。
教 学
重点
难点
课时
安排
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
式各部分的名称。
共7课时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除法,重点是< br>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全单元内容包括分一分和认识
除法两部分。第 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
具体过程。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 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了解除法的含义。
1、加强了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认识出发积累较丰富的感 性经验。出发来源于
日常生活中的平均分活动,把一些物体分成相等的几份是除法的实质含义。教材在< br>提高教
教学除法前先安排了四道例题来组织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
学 质的
措施
程,学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并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对“平均分”获得比较充分
的感性认识,为建立除法的含义积累丰富的经验。
2、结合具体的情景和平均分的活动,让 学生充分认识除法的含义。把一些物体
分得同样多,求可以分成几份,或者求每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 来计算。教材没
有把除法的含义用结语的形式揭示出来,而是结合两道例题和两个试一试所提供的
实例,以及一些分物体的具体过程,出现相应的除法算式,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的
含义。让学生明白把 一些物体分成相等的几份,虽然分的过程可以不同,但结果都

是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从而从整体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认识除法 课 型 新授课 共7课时 第1 课时
教学内容

书本P30~31页的例题、想想做做
目标
分析
教材
分析
重点
难点
1.经历 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
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在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活
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 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
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分东西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比如分蛋糕等,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
遇到过。
初步学 会平均分的方法。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教学
圆片、小棒。挂图、小
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 含义。 媒体 黑板等。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教师活动流程

—、课前检查
1、由组长组织本
组学生轮流汇报
预习成果,按序
每 人汇报1题,
其他组员注意倾
听,有好的建议
或问题及时在组
内提出。
2.全班交流梳理
新知







二、活动二:自
主学习,引导探
究。
1、新旧联系。
2、引入新课。
3、引导学习新
知,认识“几个
几”。解决问题。
4、指导动手操
作。动手摆几个
几。
5、小结。


★活动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3分钟)
活动目标:预习新知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预习
能力与习惯。
★一测:复习旧知★算一算,想一想
1.把6根小棒分一分,你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画一画。
★二测:预习新知★解决新问题
1. 预习书第30页例1,说说什么叫平均分,例1中第
( )种分法和第( )种分法是平均分。
2.从学具袋中拿出8个圆片分一分,再填空。 8个圆片,
每( )个一份,可以分成( )份。 还可以每( )
个一份,可以分成( )份。
3.如果有12个圆片,可以怎样分呢?动手边分边说给爸爸
妈妈听吧。
4.完成P31想想做做。★活动二:自主学习,引导探究
活动目标:经历平均分物体 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
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在活动中培 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自主学习菜单:用圆片代替桃。
(1)把8个圆片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2)动手分一分。
(3)小组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4)每份2个可以分成几份?
(5)完成P31试一试。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三:引导学
习完善认知。
1、指导看图、
2、解决问题。
3、理解知识重
点、难点。
4、比较归纳。
5、小结形成方
法。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
做做”P 31 第
1、2题。

2、★★完成“想
想做做”P 31 第
3题。

3、★★★《学
习之友 》智力冲
浪。
12个小朋友去
划船,可以怎样
租船?
学生独立完
成,集体交流订
正。

五、达标检测
1、完成相关练

2、课堂小结
3、作业
28页5、6题及
达标检测习题
学生活动流程


★活动三引导学习完善认知。
活动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 br>达能力。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 合作学习、相互交
流的态度
1.全班交流汇报
2.追问:每份分得多了,分的份数就( )。
每份分得少了,分的份数就( )。
3.小结。
4.再小组复述。
★活动四:完善认知内化提升。
活动目标:加强巩固,形成方法,完美认知。
先整体练习,再全班校对,错题及时进行纠正,进行强化
巩固。
讲评、交流P31想想做做第1~3题。
1.想想做做第1题。判断完之后,指名学生说说理由,
加深对平均分特点的认识。
2.想想做做第2题。提示:一圈里的就是一份。
3.想想做做第3题。可以用小棒分一分,也可以在图上
圈一圈,再填空。
4.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五、课堂总结与达标检测
1、学到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2. 先圈一圈,再填空。
(1) ○ ○ ○ ○ ○ ○ ○ ○ ○ ○ ○ ○
12个 ○,每6个一份,分成了( )份。
(2)
(3)10个草莓,每2个一份,分成了( )份。
(4)2. 先用8根小棒分一分,再填空。
(5)(1)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6)(2)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6个,每个小朋友2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6个,每个小朋友3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6个,每个小朋友1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4. 妈妈买了12个 ,小玲每天吃( )个,可以吃
( )天。






教学再设计















审阅
评价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认识除法
课 型 新授课 共7课时 第2 课时
教学内容

书本P32~33的例题、想想做做
目标
分析
教材
分析
重点
难点
1.经历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定的
份数平均分物体的方法。2. 在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
的积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
表达能力,以及有条理思考的习惯,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生知道平均分的特点时每份同样多,同时已学会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
分。
能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同样多,并会用
教学
圆片、小棒。挂图、小
不同的方法来 分。体会不同的分法,得到的结果
媒体 黑板等。
是同样的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教师活动流程

—、课前检查
1、由组长组织本
组学生轮流 汇报
预习成果,按序
每人汇报1题,
其他组员注意倾
听,有好的建议
或问题及时在组
内提出。
2.全班交流梳理
新知







二、活动二:自
主学习,引导探
究。
1、新旧联系。
2、引入新课。
3、引导学习新
知,认识“几个
几”。解决问题。
4、指导动手操
作。动手摆几个
几。
5、小结。


★活动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3分钟)
活动目标:预习新知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预习
能力与习惯。
★一测:复习旧知★算一算,想一想
(1)10个气球分给小朋友,每人2个,可以分给( )人。
(2)10个气球分给小朋友,每人5个,可以分给( )人。
★二测:预习新知★解决新问题
1.预习书本P32~33。思考: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
每只小猴分几个? 如果有困难,可以拿出学具袋里的圆片
代替桃子动手分一分。
2.阅读书第32页例题中的三种分法,你的分法和书上的
方法相同吗?
3.从学具袋中拿出12根小棒分一分,再填空。
(1)平均分成2份,每份( )根。 (2)平均分成3份,
每份( )根。 (3)平均分成4份,每份( )根。
活动目标: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
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定的 份数平均分物体的方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拿出预习作业,小组交流,错的订正。
2.全班交流。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自主学习菜单:用圆片代替桃。
1. 今天大猴 想把8个桃分给2只小猴,怎样分最公平
呢?追问:每只小猴分到几个桃?每只小猴分得同样多,
这种分法叫什么?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三:引导学
习完善认知。
1.出示情境图。
2.学生自主学
习,教师巡视,
解答后小组中进
行交流分享。教
师深入组中帮扶
弱势群体,收 集
有效资源,以便
在下一环节中,
适时渗透和利
用。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
做做”
P33第1、2题。
2、★★完成“想
想做做”P33第
3、4题。出示想
想做做第4题。 3、你能用10根
同样长的小棒摆
成3个相同的正
方形吗?把它画
下来。

学生独立完
成,集体交流订
正。

五、达标检测
1、完成相关练

2、课堂小结
3、作业
28页5、6题及
达标检测习题





学生活动流程


★活动三引导学习完善认知。
活动目标: 在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具体、直观的
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乐
1.自主学习菜单:
用圆片代替桃。
(1)把8个圆片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2)动手分一分。(3)小组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4)完成P32试一试。
2.全 班交流汇报小结:他们分的方法有些不同,但是,
分得结果呢?(都是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 只
小猴分得4个。)
3. 追问: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分的越( )。平
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分的越( )。
4.想想,还能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根呢?
5.同桌复述。

★活动四:完善认知内化提升。
活动目标:加强巩固,形成方法,完美认知。
先整体练习,再全班校对,错题及时进行纠正,进行强
化巩固。
讲评、交流P33想想做做第1~4题。
讲评想想做做第1题。
题目要求是什么?你是怎样分的?
讲评想想做做第2、3题。
讲评想想做做第4题。
你是怎么分的?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在小组里说说你
是怎样分的。
4.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题。
五、课堂总结与达标检测
1、学到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2、见达标练习设计(略)










教学再设计










审阅
评价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认识除法
课 型 新授课 共7课时 第3 课时
教学内容

书本P34~P35,例题及“想想做做”的第1~6题。
目标
分析
教材
分析
重点
难点
1、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 以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为几份,
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异,但分的结果每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 上理解平均分的
含义。2、使学生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使学生
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学生已经掌握了每份几个,平均分成几份和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每几个的方法。
重点:根据每份几个或 平均分成几份,用不同的
教学
方法进行平均分。难点:掌握用不同方法进行平
小棒、情 景图
媒体
均分。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教师活动流程

—、课前检查
1、由组长组织本
组学生轮流汇报
预习成果,按序
每 人汇报1题,
其他组员注意倾
听,有好的建议
或问题及时在组
内提出。
2.全班交流梳理
新知







二、活动二:自
主学习,引导探
究。
1、新旧联系。
2、引入新课。
3、引导学习新
知,认识“几个
几”。解决问题。
4、指导动手操
作。动手摆几个
几。
5、小结。


★活动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3分钟)
活动目标:预习新知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预习
能力与习惯。
★一测:复习旧知★算一算,想一想
1.分一分,填一填。 ★游戏一:分硬币。 10枚硬币,每
2枚一份,分成了( )份。
★游戏二:分奶糖。 10块奶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 )
块。 2.把12根小棒(或牙签)平均分,你想怎样分? 把
你的分法边说边演示给爸爸、妈妈看看。聪明的小朋友,
你一共能想出多少种分法?
★二测:预习新知★解决新问题
预习书本P34~P35,试做“想想做做”的第1~6题
活动目标: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几个一
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为几份,分的过 程虽然有所差异,
但分的结果每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
义。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拿出预习作业,小组交流,错的订正。全班交流。
2、揭示课题:《分一分(3)》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自主学习菜单:用圆片代替小朋友。出示情景图。学生根
据自主学习菜单自主学习。。
2、观察情景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把6个小朋友坐滑车进行平均分,你想怎样分?一共能想
出多少种分法?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三:引导学习完
善认知。
1.出示情境图。学生
根据自主学习菜单自
主学习。
2、让学生展示分法和
想法
3、让学生观察8种分
法,议一议 :通过观
察和比较,你发现了
什么?
4、教师总结:
“每几个一份地分”,
或者“平均分成几份”
的结果都是平均分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
考,再组织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 出自己的思
考过程。
2、想想做做第5题让
学生联系具体情景先
想一想合起 来是多
少,再想一想平均分
的两种情况。学生完
成后,教师组织全班
交流。
3、想想做做第6题先
让学生想想兔子和鸡
是怎样分的,再交流。
五、达标检测
1、完成相关练习
2、课堂小结
3、作业
28页5、6题及达标
检测习题
学生活动流程


★活动三引导学习完善认知。
活动目标:使学生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培养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
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分享提炼解法(预设 9
分钟)
教学再设计

1、学生展示8种分法








(1)、12枝铅笔,每份3枝,分成了4份。
(2)、12枝铅笔,平均分成4份,每份3枝。
(3)、12枝铅笔,每份4枝,分成3份。
(4)、12枝铅笔,平均分成3份,每份4枝。
(5)、12枝铅笔,每份2枝,分成6份。
(6)、12枝铅笔,平均分成6份,每份2枝。
(7)、12枝铅笔,每份6枝,分成2份。
(8)、12枝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份6枝。
2、学生独立思考,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活动四:完善认知内化提升。
活动目标:加强巩固,形成方法,完美认知。
1、书本想想做做P 34 第 1~5题。

2、书本想想做做P 35 第 6 题。
把10个圆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怎样分?请画一
画。
有15个三角形可以怎样进行平均分?请画一画。。
五、课堂总结与达标检测
1.看图填空



每串有4个珠子,( )串一共有( )个珠子。
有()个珠子,每( )个珠子一串可以串成()串。
有( )个珠子,平均分成( )串每串( )个珠子。
2、先想一想,再填空。
8根,平均分给4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得( )根。
8根,每只小兔分2根,可以分给( )只小兔。
20朵花,每个花瓶里插4朵,可以插( )瓶。
20朵花,平均插在5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 )朵。
















审阅
评价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认识除法
课 型 新授课 共7课时 第4 课时
教学内容

书本P36~P38,例题及“想想做做”的第1~4题
目标
分析
教材
分析
重点
难点
1、使学生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 程,知道平均分的过程
和结果可以用相应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 br>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已经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和平均分的含义。
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难点:联系平均分的含义教学
情景图、圆片、小棒

并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媒体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教师活动流程

—、课前检查
1、由组长组织本
组学生轮流汇报
预习成果,按序
每人汇报1题,
其他组员注意倾
听,有好的建议
或问题及时在组
内提 出。
2.全班交流梳理
新知







二、活动二:自
主学习,引导探
究。
1、新旧联系。
2、引入新课。
3、引导学习新
知,认识“几个
几”。解决问题。
4、指导动手操
作。动手摆几个
几。
5、小结。


★活动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3分钟)
活动目标:预习新知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预习
能力与习惯。
★一测:复习旧知★看图填一填

1、12个面包,每盒放( )个,可以放( )盒。
2、( )个面包,平均放在( )个盒里,每盒放( )个。
★二测:预习新知★解决新问题
1、阅读课本第36~37页。预习例题
2、 先圈一圈,再填空。


15个,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
15÷□=□
活动目标:使学生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的过程,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相应的除法算式
来表示,初步认识除 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拿出预习作业,小组交流,错的订正。全班交流。
2、揭示课题:《分一分(3)》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自主学习P36例题1
1、这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每辆车只能坐几个小朋
友 ?要坐多少辆车?2、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用圆片分
一分3、除法算式和除号是怎样进行读写的?
1.自主学习P37例题2
1、用小棒进行分一分。2、“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就是平均分成几份?你是怎样进行分的?3、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三:引导学习完
善认知。
1.出示情境图。学生
根据自主学习菜单自
主学习。
2、让学生展示分法和
想法
3、让学生观察8种分
法,议一议 :通过观
察和比较,你发现了
什么?
4、教师总结:
“每几个一份地分”,
或者“平均分成几份”
的结果都是平均分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
考,再组织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 出自己的思
考过程。
2、想想做做第5题让
学生联系具体情景先
想一想合起 来是多
少,再想一想平均分
的两种情况。学生完
成后,教师组织全班
交流。
3、想想做做第6题先
让学生想想兔子和鸡
是怎样分的,再交流。
五、达标检测
1、完成相关练习
2、课堂小结
3、作业
28页5、6题及达标
检测习题





学生活动流程


★活动三引导学习完善认知。
活动目标: 使学生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简单
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相
应的除 法算式来表示,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
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P36例题
1、学生指出可以用除法进行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和除号是读写。
3、做试一试
2、P37例题
1、学生结合操作,说出分的方法。
2、说出算式中每一个数表示的意义
3、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做试一试
★活动四:完善认知内化提升。
活动目标:加强巩固,形成方法,完美认知。
1、书本想想做做P 38 第1、2、4 题。
2、书本想想做做P38 第3 题。
3、爸爸买了16个苹果给小明。
(1)如果小明每天吃2个,()天吃完。
(2)如果小明用4天吃完,平均每天吃()个。
五、课堂总结与达标检测
1. ▲▲ ▲▲ ▲▲ ▲▲ ▲▲
(1)10个▲,每2个一份,分成了( )份。
10÷□=□
(2)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个。
10÷□=□
2.
(1)12根 ,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 )根。
12÷□=□
(2)12根 ,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 )根。
12÷□=□
3. 20÷4=5,读作( ),被除数是
( ),除数是( ),商是( )。
4. 先摆一摆,再写算式。
(1)8个☆,每2个一份,分成了( )份。 8÷□=□
(2)8个☆,每4个一份,分成了( )份。 8÷□=□
(3)12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 )份。 12÷□=□
(4)10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 )个。 10÷□=□


教学再设计










审阅
评价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认识除法
课 型 新授课 共7课时 第5 课时
教学内容

书本P39~P40练习四第1~6题
目标
分析
教材
分析
重点
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 能力、比较能力及求异思维能力。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现实 生活的密切联系。
已经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和平均分的含义。
重点:感受平均分的含义。难点:体会算式的意教学
情景图、圆片、小棒

义。 媒体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教师活动流程

—、课前检查
1、由组长组织本
组学生轮流汇报
预习成果,按序
每人汇报1题,
其 他组员注意倾
听,有好的建议
或问题及时在组
内提出。
2.全班交流梳理
新知







二、活动二:自
主学习,引导探
究。
1、新旧联系。
2、引入新课。
3、引导学习新
知,认识“几个
几”。解决问题。
4、指导动手操
作。动手摆几个
几。
5、小结。


★活动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3分钟)
活动目标:预习新知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预习
能力与习惯。
★一测:复习旧知★算一算,想一想
1.读除法算式,再说出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8÷2=4 18÷6=3
2.圈一圈,填一填。 ☆☆☆ ☆☆☆ ☆☆☆ ☆☆
☆ (1)12颗五角星,每( )颗一份,分成了( )
份。 □÷□=□
(2)12颗五角星,平均分成( )份,每份( )
颗。 □÷□=□
★二测:预习新知
试做书本P39~P40练习四第1~6题
活动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初
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拿出预习作业,小组交流,错的订正。全班交流。
2、揭示课题:《分一分(3)》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尝试练习第1~6题。
2、说出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三:引导学习完
善认知。
1.出示情境图。学生
根据自主学习菜单自
主学习。
2、让学生展示分法和
想法
3、让学生观察8种分
法,议一议 :通过观
察和比较,你发现了
什么?
4、教师总结:
“每几个一份地分”,
或者“平均分成几份”
的结果都是平均分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
考,再组织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 出自己的思
考过程。
2、想想做做第5题让
学生联系具体情景先
想一想合起 来是多
少,再想一想平均分
的两种情况。学生完
成后,教师组织全班
交流。
3、想想做做第6题先
让学生想想兔子和鸡
是怎样分的,再交流。
五、达标检测
1、完成相关练习
2、课堂小结
3、作业
28页5、6题及达标
检测习题





学生活动流程



★活动三引导学习完善认知。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及求异
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1、第1题让学生说出每一道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
教学再设计



2、第2题让学生说出每一道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
3、第3题让学生根据图意从不同角度说说把12
个棉桃平均分的过程
★活动四:完善认知内化提升。
活动目标:加强巩固,形成方法,完美认知。
第4题
讨论图中一共有多少个萝卜,是怎样想出来的。
再说出每个除法算式的含义。
4、第5题
让学生说出每道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
6、第6题
让学生根据抽象的语言写出除法算式。
五、课堂总结与达标检测
一、测基础知识
1.

12个面包,每盒放( )个,可以放( )盒。
□÷□=□
( )个面包平均放在( )个盒里每盒放( )个。
□÷□=□
2. 写出除法算式。
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被除数是20,除数
是5,商是4。
□÷□=□ □÷□=□
二、综合应用
1. 先圈一圈,再写出算式。

12个 ,每( )个一份,分成了( )份。
□÷□=□
2. 妈妈买了12个给芳芳。
(1)如果芳芳每天吃2个,( )天吃完。
(2)芳芳用4天吃完,平均每天吃( )个。











审阅
评价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认识除法
课 型 新授课 共6课时 第6 课时
教学内容

书本P39~P41练习四第7~10题
目标
分析
教材
分析
重点
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算式表示的意 义,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会看图
写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并能说出各个算式的含义。2、培养学 生观察能力、比较
能力及求异思维能力。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4、增强交流的信心,培养良好的数学习惯。
已经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和平均分的含义。
重点:感受平均分的含义,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教学
情景图、圆片、小棒

征难点:体会算式的意义。 媒体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教师活动流程

—、课前检查
1、由组长组织本
组学生轮流汇报
预习成果,按序
每 人汇报1题,
其他组员注意倾
听,有好的建议
或问题及时在组
内提出。
2.全班交流梳理
新知







二、活动二:自
主学习,引导探
究。
1、新旧联系。
2、引入新课。
3、引导学习新
知,认识“几个
几”。解决问题。
4、指导动手操
作。动手摆几个
几。
5、小结。


★活动一:复习旧知,检查预习。(3分钟)
活动目标:预习新知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预习
能力与习惯。
★一测:复习旧知★算一算,想一想






☆☆☆ ☆☆☆ ☆☆☆ ☆☆☆
你能写出几道算式?
2.圈一圈,填一填。
☆☆☆☆ ☆☆☆☆ ☆☆☆☆ ☆☆☆☆
(1)16颗五角星,每( )颗一份,分成了( )
(2)16颗五角星,平均分成( )份,每份( )

份。 □÷□=□
颗。 □÷□=□
★二测:预习新知
试做书本P39~P41练习四第7~10题
活动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初
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会看图写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
并能说出各个算式的含义。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拿出预习作业,小组交流,错的订正。全班交流。
2、揭示课题:《分一分(3)》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尝试练习第7~10题。
2、说出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三:引导学习完
善认知。
1、第7题
让学生说说图意
并说出每道除法
算式的实际含义
2、第8题
让学生说说图意
并说出每一道除法算
式的实际含义。
3、第9题
让学生根据同一
个场景练习说3句话
5、第10题
让学 生根据其中的
一种或几种蔬菜分别
说出相应的乘、除法
算式,并结合图意说
说 这些算式表示的实
际含义

四、达标检测
1、完成相关练习
2、课堂小结
3、作业
28页5、6题及达标
检测习题
学生活动流程



★活动三引导学习完善认知。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及求异
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再设计








1、第7题
说图意并说出每道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
2、第8题
说图意并说出每道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
3、第9题
学生根据同一个场景练习说3句话
4、第10题
根据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蔬菜分别说出相应的乘、除法
算式,并说说这些算式表示的实际含义

四、课堂总结与达标检测
1. 先填一填,再写出算式。

(1)每缸有5条金鱼,4缸一共有( )条金
鱼。列式:
(2)每缸有5条金鱼,20条金鱼放在( )
缸里。列式:
(3)4缸一共有20条金鱼,平均每缸有( )
条。列式:
2、列式解答

(1)每双袜子有2只,4双有多少只? (2)
8只袜子平均分成4双,每双有几只?
3、你能写出哪几道算式?















审阅








评价




第三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1、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
2、运用除法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内容

教学
1、 让学生参与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活动,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
2、 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可运用除法含义解决的简单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数学意识;
教学
能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社会问题,能有条理地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目标
3、 让学生在与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 学
重点
难点
共4课时: 口诀求商 2课时
练习五 2课时
安排

课时
运用除法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除 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是解决的工具。本单元教材改
变了过去的那种先教学计算,再教学相关应用题的编写 模式,从单元教学开始,一
直到最后的练习,都注意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作 为教
学题材,引导学生探求算法,避免单纯的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学
习用乘法 口诀求商的算法。这样编排,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算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确 立正确的数学观。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是鼓励学生“创造”,培养学生自己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因此,教材没有告诉学生可以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而是放
手让学生运用已有 的知识、经验、探索各种算法,交流探索成果。最后联系学生的
各种算法,体会都是用“5个2是10” 这样的事实算出商是5的,从而导出用乘法
口诀求商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安排,促使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 习中得到多方面的发
展。
3、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索交流的学习空间。数学教学的过程应该 留有学生自主
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空间,以此,本单元教材不仅在教学内容的引入时,倡导学
生独立思考,探究各种算法;而且在教学内容的展开中,只编排了一道例题,给学
生学习留有成分的自主 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机会。

提高
教学
质量
的措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目标
分析
教材
分析
五、口诀求商 课 型 新 授 第1课时
使学生初步 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地用
乘法口诀求被除数小于12的表内除法 算式的商,培养联想、推理的能力。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也 初步理解了除法的意义,
知道“平均分”用除法算,并已有“平均分”的感性积累。在这基础上,本单元 教
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里出现的被除数都不超过12
1、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2、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学生活动流程
重点
难点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师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活动一:
课前检测,引入新课
活动目标: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

学习惯的养成。
活动过程:
1、口算。 二( )得八 三( )十二 二
1、创设情景。
( )十二
2×( )=8 ( )×3=12 2×( )

=10

2、从10里面连续减2,减去( )次,正


好全部减完。

3、引入新课:通过刚刚的练习,我们可以看

出利用乘法口诀,真的能帮我们解决不少问


题。



活动目标:
活动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通过成果展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体验

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成果展示来达到目标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展示讨论。

2、小组交流

3、集体展示交流,表扬激励学生。








活动目标:
活动三: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师活动流程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活动四:
巩固练习,理解知识











活动五:达标检测

1、学生完成检测题目,集体
评议。

2、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
获?


板 书
设 计
活动过程:
1、教学例题。
(1)出示插图。
提问:这里面有多少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
么?
说明:10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分
成了几组?
(2)想一想:把10个小朋 友,每2人一组,
实际上怎样分?(平均分),根据题目的意
思,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呢?( 板书:10
÷2=5)
提问:算式中的10表示什么?2呢?
(3)小组讨论:10÷2等于几呢?每位同
学想想办法,小组讨论看哪一组办法多?
(4)指名汇报,老师逐条讲解。
提问: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
最好。最简便?
小结:在计算10÷2时 ,可以先看除数是2,
就想2几得十,这样利用乘法口诀可以很快
的求出商。
(5)指名说说用口诀求商的思路。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8÷4、12÷3
请学生们读一读。
(2)想一想他们的商各是多少,你是怎样解
答的?
(3)指名口述解题思路。
(4)学生们填写课本。
3、小结:这些除法算式在求商时,我们可
以利用学过的乘法口诀,很快的解答出来。

活动过程:





审阅
评价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目标
分析
五、口诀求商 课 型 新 授 共2课时
使学生初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
每份是多 少”的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
教材
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 习,学生已经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也初步理解了除法的意
义,知道“平均分”用除法算,并已有“ 平均分”的感性积累。在这基础上本课教
材为第二段,要求学生用2~6的任意一句乘法口诀求商。
1、熟练用2~6的任意一句乘法口诀求商。
2、掌握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学生活动流程

活动目标:
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学习惯的养
成。
活动过程:
1、先摆一摆,再列式计算。
(1)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
(板书:6÷2=3)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把6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几
份?(板书:6÷3=2)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 br>思。
2、出示:有4只小兔子,如果每只兔子吃5
个萝卜,一共需要多少个萝卜?(1 )学生列
式解答。
(2)说说为什么这题要用乘法算?算式4×
3=12表示什么意思?
活动目标:
通过成果展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体验
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展示讨论。
2、小组交流
3、集体展示交流,表扬激励学生。
活动目标: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过程:
、教学“想想做做”第6题左边一题。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再设计
重点
难点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一:
课前检测,引入新课
1、创设情景。









活动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通过成果展示来达到目标




活动三:
探究新知,形成方法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四:
巩固练习,理解方法




活动五:达标检测

1、学生完成检测题目,集体
评议。

2、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
获?


板 书
设 计
学生活动流程
提问:算式中20表示什么?5呢?20÷5

得多少?你是怎样计算得到的?(板书:=4)
提问:算式中4表示什么?算式20÷5=4
表示什么?
(3)想一想:这题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解决?
2、教学右边一题。
(1)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问:从题中可以知道20个萝卜是怎样分
的?
(2)提问:要求每只兔子吃多少个,就是
求什么?(同桌互说,再指名说一说。)
学生列式解答(板书:20÷4=5)
(3)说说这题是怎样解答的?
提问:算式中20、4、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20÷4=5又表示什么意思?
说一说这题为什么也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3、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
同的地方?都是用什么方法来解答的?每
道题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两题都在平均分一 些萝卜,由于分
的方法不同,所以所求的问题就不同,算式
所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
比一比:这两题在计算时都可以用什么方法
解答?
小结:虽然这两题的被除数比较大,但仍
然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计算。
活动过程:1、看图列式计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比较两题的异同之处,并说说每题列
式的理由。





教学再设计
审阅
评价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目标
分析
五、口诀求商——练习五 课型 练习课 第3课时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用乘法口诀的方法,加深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能正确
地较熟练地口算除法算式。
教材
分析
本课学习45—46页练习五第1~8题。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进一 步巩固用乘法口诀
的方法,加深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较熟练地口算除法算式。
加深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较熟
练地口算除法算式。
学生活动流程
活动过程:


1、看口诀写算式:
三四十二 ( )
( )

四六二十四 ( )
( )

五六三十 ( )
( )

三六十八 ( )
( )

2、直接写出得数。

18 ÷ 3 = ( ) 25 ÷5
= ( )
24 ÷ 4 = ( ) 15 ÷ 3
= ( )
20 ÷ 5 = ( ) 12 ÷ 2
= ( )
3、 这节课我们运用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
看一看谁算得做好、最快。(出示课题)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展示讨论。
2、小组交流
重点
难点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再设计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一:
课前检测,引入新课
1、出示检测题,学生独立完
成。
2、汇报交流。
3、引入新课。









活动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活动三: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四:
巩固练习,深入理解











活动五:达标检测

1、学生完成检测题目,集体
评议。

2、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
获?

1、作业:
完成课后题目。



板 书
设 计
学生活动流程
3)提问:口算除法的商,一般可以用什么

方法来算?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几道有联系
的除法算式?
(4)请学生说出每一组算式中另一道有联
系的除法算式。
(5)小结。
3、看口诀,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四五二十 三四十二 五
六三十
4、完成练习五第三题。
提问:除法算式是根据什么找到家的?计
算除法时可以怎样想?
三、计算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
2、完成练习五第6题。
(1)指导学生先算出一边算式的商,再把
商与另一边的数进行大小比较。
(2)学生练习。
3、完成练习五第5题。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注意对班级准确率、
速度的记录。
4、完成练习五第7题。
四、解决问题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8题。
(1)出示挂图,学生看图。想一想:题中
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该用什么方法
来解决,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说说各自的想法,





教学再设计
审阅
评价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目标
分析
五、口诀求商——练习五 课型 练习课 第4课时
使学生进一步根据乘、除法的含义解决相关问题。

教材
分析
本课教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是鼓励学生“创造”,培养
学生自己解决新问题的意识 。因此,教材没有告诉学生可以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
而是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各种 算法,交流探索成果。
重点
难点
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索交流的学习空间。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再设计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一:
课前检测,引入新课
1、出示检测题,学生独立完
成。
2、汇报交流。
3、引入新课。






活动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通过成果展示来达到目标




活动三: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过程:
1、口算。10÷5= 6×2= 4×3=
4×6=
15÷3= 5÷5= 12÷3=
2×3=
3×6= 5×5= 3×5=
12÷2=
6÷3= 18÷6= 8÷4=
30÷5=
并说说其中几题的计算过程。
2、口答。
(1)3个6是多少?
(2)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3)18里面有几个3?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展示讨论。
2、小组交流
3、集体展示交流,表扬激励学生。
活动过程:
1、揭示课题:根据乘除法的含义,我们
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出示课题)
2、完成练习五第9题。
(1)出示第9题插图。请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解决,指名板演。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四:
巩固练习,深入理解




活动五:达标检测

1、学生完成检测题目,集体
评议。

2、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
获?


板 书
设 计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活动过程:
3、完成练习五第10题。
(1)出示第10题插图。请学生说一说题意。
同步测试1、2、3、
题作为测试题。
(2)独立解决,指名板演。
(3 )集体订正。你是用什么样的算式解决
的?为什么用除法?比较:一个小朋友要把
15盆花平均 排成3行,另一个小朋友要把
15盆花平均排成5行,结果每行排的一样
多吗?组织学生讨论: 排的行数多,每行盆
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完成练习五第11题。
让学生先说说题意,然后独立完成指名板
演,集体订正。
说说是用什么样的算式来解 答的,为什么可
以用除法来计算?说说算式中各个数所表
示的意思?
比较,想一想: 每次抬的个数与抬的次数有
关吗?有什么样的关系?(组织学生讨论,
再指名谈一谈各自的看法 )
5、完成练习五第12题。
出示插图。
提问:商店里都卖了哪几种食品?每种食品
多少钱?
依次完成第1、2、3题,并说 说为什么用乘
法(除法)来计算?小结:通过这3题,你
觉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解决,什 么情
况下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师小结后完成第4题。
6、完成练习五第13题。
请学生按要求,用12个圆片摆一摆。
可以同桌互相配合,完成摆一摆和表格。





审阅
评价



第三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厘米和米,包括与之相关的线段、 度量单位等知识。全单元分四个
部分:线段的认识、认识厘米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认识米和用米作单 位量长度,
内容
以及实践活动“量一量”。
教学
1、使学生经过实际的 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
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和 量长度的长度(限整厘米)。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 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
教学
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目标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知道“米”和“厘米”间的进率。
4、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测量,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发展空间观念。
5、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
的良好意愿, 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 学
重点
认识并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使用厘米和米进行测量。
难点
认识线段 1课时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1课时
课时
共4课时:
安排 认识米 1课时 量一量 1课时
1、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知识。例如,在教学认识线段时,
让学生捏一捏 一根线的两端,然后拉直,使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得对线段的直观
认识。再如,在认识度量单位厘米前 ,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
程,这些方式,既是生活中用得着的,同时又自然地引出统 一度量单位的客观需要。
提高
教学
质量
的措

2、注重 1厘米、1米的长度表象的建立。对1厘米、1米的认识,需要有丰富的表
象支撑。因此,教材注意让学 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使学生
了解1厘米、1米大约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 、米的长度表象。教材根据需
要安排了一定的实践作业,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会 使所学
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
3、注重估测能力的培养,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 广泛,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有关长度单位实际长短的准确观念,有利于增强学生学 习数学
的兴趣。因此,教材中经常要求学生先估测再测量,然后进行比照,积累经验。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目标
分析
认识线段
课 型 新 授 第1课时
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
的线段。
线段是测量长度的对象,它的“有限长度”是可以量的,线段的“直”使测量
长度比较容 易。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从认识线段开始。另外,一年级(上册)认识
“体”,一年级(下册)认识“形 ”,二年级(上册)教学“线”,也体现图形知
识的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
教材
分析
重点
难点
教学媒体 课件
象的建立。
学生活动流程

活动目标:
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学习惯的养
成。
活动过程:
1、两根线、直尺、一张长方形纸。
2、试画一条线段。

活动目标:
通过成果展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体验
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展示讨论。
2、小组交流
3、集体展示交流,表扬激励学生。


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线段。
1、请学生拿出一根白线,随意地放在桌上。
提问:这根线是直的吗?(不是,是弯的)
找一找:这个线有几头?(两头)
说明:这两头也叫两端。(板书)。请学生齐
读。
2、请学生再将一根红线拉直,看一看,这时
线怎么了?(直了)
3、揭示课题:
这时两手之间一段直的线叫线段。这节课我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一:
课前检测,引入新课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汇报。
3、引入新课。


活动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通过设疑,让学生带着疑问去
学习。






活动三:
整理发现,得出结论
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逐步
引导,发现规律,寻找方法。

教师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活动四:
巩固练习,理解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方法,
加深理解,形成技能。



活动五:达标检测

1、学生完成检测题目,集体
评议。

3、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
获?

2、作业:
完成课后题目。

板 书
设 计
②我觉得10加5就是15,10个再添上5

个就是15个。
教师说明:因为1个十5合在一起是15,
所以10加5等于15。 (5)思考:10加3< br>等于多少?为什么?那么10加9呢?(6)
我们已经知道了10加5等于15,你能很快
说出来5加10等于多少吗?为什么?(因
为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同样
道理, 那么3加10等于多少呢? 9加10
呢?教师小结:看来,十加几就等于使几,
几加十也等于 十几。(7)那么15-5等于多
少呢?谁来用小棒摆一摆?
看来1捆零5根减去5根,就剩1捆,就是
10。
讨论:如果没有小棒,该怎么想15减5等
于10?
如果是17-7呢? 18-8呢?小结:看来十
几减几就等于10。(8)小组讨论15-10等
于多少,为什么? 17-10呢? 18-10呢?
小结:看来十几减10就等于几。
二、教学画线段。
1、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点?(说明:我
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画线段)
2、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并借助一些工具,





审阅
评价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目标
分析
认识厘米
课 型 新授课 第2课时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
学生使用的直 尺上都有厘米,接触厘米的机会较多,形成1厘米的观念,
掌握以厘米为单位测量长度或画线段的方法都 比较容易。先认识厘米,然后
教学米,便教利学。
教学重点: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材
分析
重点
难点
教学难点: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了解测量方法
教学媒体 课件
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估测意识。
学生活动流程
活动过程:

教学再设计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一:
课前检测,引入新课
1、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
2、小结:线段必须是直的,而且还要有两个
1、创设情景。
端点
3、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

长度观念。

4、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

宽大约是1厘米?

1、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课桌的宽。

提问:你们觉得这条边有多长?再说说你是

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提问:想一想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

(3)小结:为了更加准确,我们一般情况下

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


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
活动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

活动目标:
通过成果展示来达到目标
通过成果展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体验

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三:
活动过程
探究新知,形成方法
1、学生分组展示讨论。

2、小组交流
3、集体展示交流,表扬激励学生。

活动目标:
教师活动流程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活动四:
巩固练习,,加深理解,形成
技能。



活动五:达标检测



板 书
设 计
出示米尺图,告诉学生:
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又一个的刻
度叫刻度线,刻 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
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声
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 到1是1厘米。从1
到2也是1厘米……每一个这么长就是1
厘米。(板书:1厘米)那么从0 到3的长
度就是3厘米,从0到7的长度就是7厘米。
(2)看刻度回答:“0”在哪里?0 到1的
长度是几厘米?1到2是几厘米?3到4
呢?从刻度0到5是几厘米?从0到10呢?
活动过程:
1、请学生随意
拿出自己的一枝铅
笔,量一量你的铅
笔 有多长。量好后
同桌交流检查。
2、量出下列线
段长度:————
————— ——
(3)请学生用食指、拇指比划一下1厘米有
——
多长。
3、4人小组合
(4)请每位学生观察一下2厘米、5厘米
作,每人分别量出
各有多 长,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
3、教学量一量。
(1)出示一支铅笔。
(2)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将铅笔的一端
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铅笔的右边对着刻度
几就是几厘米。
请学生说一说铅笔的长度。
(3)想一想:在量的时候为什么铅笔的左
边要对准0刻度?不对齐行吗?
(4)打开书第51页,学生看书将例题中括
号填完整。
4、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5、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活动过程: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3厘米、5厘米、7
厘米、10厘米……
给大家看。教师个
别指导。
4、学生自己选
择身边的物品量一
量,如一枝新铅笔
的长,数学本子的
长, 橡皮的长等。

审阅
评价

光辉中心小学“导学+活动”备课模版

课 题
目标
分析
认识米
课 型 新 授 第3课时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
方法与过程: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知道“
1
米=
100
厘米”.情感、
态度、价值观: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 体,培养学生的动
手操作能力.
估量物体长度和实际测量时,要统一长度单位。尺是量长度的工具,量比较短的
教材
分析 < br>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教材设计由形象到
抽象,最后过度 到与厘米的关系即1米=100厘米。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能记住1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学习用米尺较准确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一:
课前检测,引入新课
1、出示检测题,学生独立完
成。
2、汇报交流。
3、引入新课。












活动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通过成果展示来达到目标

活动三:
探究新知,形成方法



教学再设计
教师活动流程

活动过程:
1、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
么知识?
2、请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约有多长?
3
、抛出问题

A.请小组用直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
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告诉大家。
B.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
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小组共同解
决。

4
、教师引导小结:

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
边相距 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
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补充:
米可以用字母“< br>m
”来表示.

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
尺的刻度都是以
10
厘米为单位的)

5
、让小组学生拿着
1
米长的卷尺和
1
米直
尺比一 比,体验不同的尺子上
1
米的长度
是相同的(在这里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展示讨论。
2、小组交流
3、集体展示交流,表扬激励学生。
活动过程:

1
、实际体验.

A
、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卷尺量一量,把两
学生活动流程 教学再设计























活动四:
巩固练习,理解方法




活动五:达标检测

1、学生完成检测题目,集体
评议。

2、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
获?



板 书
设 计
C
、以小组为单位,量出
1
米,
2
米……
2
.填一填

给大家看.

我们的教室长
6


),黑板长
2
、体会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
)初步质疑.
2


).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的认识,同学小明身高
们用两个手指比一下,
1
厘米有多 长呢?
124


),课桌
教师在黑板上
1
米长 的线段的上面画出
1

90


).

厘米.

楼房高
30
师:
1
米有多长呢?同学们可以用两手比(



一块
一下.

橡皮长
4




小组讨论交流: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操作性练习.
3


我的身高是
关系呢?

____米____厘米.

2
)师生互动:来数一数,这把米尺上
有多少厘米.


3

1
米里面是不是也有
100
厘米呢?请
同学们 观察自己的卷尺,再次体会

2
、师生探究:

教师在黑板
1
米长的线段上,以
10
厘米
为单位,分成
10
份,质疑:
1
米等于多
少厘米?

(板书:
1
米=
100
厘米)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教师归纳,再次体会:量比较长的距离,
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
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尺子要拉直,
再看另一端在尺 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
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活动过程:
1、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张开双臂,比
划一下。
2、完成“想想做做”2。学生自己填写。
3、完成“想想做做”3。学生填写,教师提
醒看清单位名称。
4、完成“想想做做”4。(1)分小组完成下





审阅
评价

第三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1-30 00:2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71427.html

二年级数学上册备课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