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数学排序教案视频
【篇一: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规律排序》】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按规律排序》
教学目标:
1、能按照物体规律进行推理,并能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
1、各类水果图片。
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
教学过程:
(一)感知规律
1、出示水果图片,如一个苹果、一个桃子、一个苹果、一个桃子、
一个苹果、一个桃子。
2、请小朋友说说下面应该放苹果还是桃子。
3、在按两个西瓜、一个草莓的规律,请小朋友上来摆放后面应该
排列的水果卡片。
(二)穿玩具,感知各种规律
1、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穿起小玩具串。 2、集体交流自己运
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符号形式。 3、引导幼儿分析与提炼规律
的主要特点。 (三)运用规律1、排队:我们小朋友可以排排队,
排出规律。 2、编动作:用动作表现规律。 (四)列队游戏 1、按
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规律列队。 2、按两个男孩、两个女孩的规
律列队。
【篇二: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排序》】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排序》
组织:邹丽琼
内容分析:
本次教学内容是排序活动,排序是将由两个以上组成一组的物体排
出序列。幼儿可
根据大小、形状、颜色、数量、名称等排列物体,探索和发现各种
不同规律的排序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数学认知目标提出:初步感知生活
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在5-6岁具体表现为: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
的排列规律。根据大
班幼儿思维特点,我在设计中突出让幼儿感知发现、亲身体验和实
际操作,以故事“绿
毛龟”为主线,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幼儿从发现规律——模仿规律
——创新规律——
生活运用,层层递进。
活动重点为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尝试用有规律的方法进行操作;
活动难点是创造
新的排列规律。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有可能不能很好地协调个体与
小组、个体与集体之
间的关系,我将采取语言引导、动作提示、同伴互助等方式进行指
导,使活动达到预期
的目的和效果。
教学目标:
1.发现和体会事物间的排列规律。
2.尝试创造性地按某种规律进行拼摆活动,发展思维能力。
3.感受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教具:ppt课件、青蛙、乌龟图片各四张
2.幼儿操作材料:操作板、各色吸管若干
教学过程:
一、发现规律
(一)听故事,找规律。
1.在《绿毛龟》这个故事中,当听到“绿毛龟”三个字的时候马上坐
下。
介绍玩法:绿毛龟有个最大的爱好:收集小朋友的凳子。如果你听
到我的故事里出
现了“绿毛龟”三个字就马上坐下,不然它会把你的凳子收走。
2.出示青蛙和乌龟的图片:小朋友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3.小结:像绿青蛙和绿毛龟这样一个接着一个重复的排列,我们就
叫它有规律的
排列。
(二)观察ppt,讨论,分析,推理,发现按物体名称、数量、方位
的差异 进行排序的规律,并想象续排。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1-30 01:3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71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