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毛竹加工小学数学计算专题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30 15:11
tags:数学, 小学教育

-

2020年11月30日发(作者:左丰美)
小学数学计算专题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 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
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就 一改以往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
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 气息。计算教学不但要关注计算能
力,还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更要关注与人合作的意识,学 生的情感体验……那么,计算教学
应该如何做才能扎实而不失灵活,我们一线教师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克服 计算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从
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呢?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计算教学中注重开 放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重组教材,开放计算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而对 于需要经过艰难曲折的思维过程才能获得的结论,教材往往以很简单的过程予以
呈现,或以“容易看出” 等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教材是静态的,而课堂是流动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执
行教材,而应作为教材 的开发者,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基础和思维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努力
展现其丰富的过程,使 教材真正成为学生进行有效探究的载体,将静态的被动式学习转化为动态的主动探
究式学习。
1.变通书本例题
针对书本例题枯燥、呆板、单一的特点,抓住切入点变通,使之具有较强的 开放性,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
主性。例如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可改变教材上的直接将分数通分化 成同分母相加减的模式,先让
学生计算可约分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接着将其约分,让学生思考异分母分 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例如:
先计算可约分数+ = ,再将其约分相加 + = + =。由于学生从 没约分前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受到启发,容易
发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这样教学,使学生 们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并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法
的算理与方法,在进行异分母分数减法的教学时就比较自然 了,这是一种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放的教学方法。
2.改造书本练习题
课本中的计算题,往往 是纯粹的只计算,而且答案唯一,没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与多角度思考问题
的能力。针对此类问题 ,教师要善于抓住问题的特点,改造其结构方式,使之具有开放性。培养学生从多
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用最小的时间,做最小量的题,又能掌握较多的
知识,发展一定的思维 能力。如“小数乘法中有一道1.4×0.9= . ,教师将此题改为 . ×0.8= .,这样一变,学< br>生的思路就开放了,有的想到1.6×0.9,积是1.44,也有的想到5.5×0.9……这样一来, 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
当被乘数是9.9时,积是8.91最大,所以被乘数的范围是1.2-9.9之 间的一位小数。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计
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掌握了解决 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无论是在选
例还是选题时,不要局限于精讲多练,而要注重选题的开性,才能 真正培养学生的计算创新能力。
3.改常规题为非常规题
教师可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 造成给出条件,先猜出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也可以改造成给出多个
条件,需要整理,筛选以后才能 求解的题目;还可以改造成要求运用多种或得出多个结论的题目,以加强发
散式思维的训练;此外,将题 目条件,结论拓广,使其演变成一个发展性的问题,只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
说法,换一个层面去研究, 是不难发现的。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是缺少开放性的题目,而是缺少开放
性的眼光。例如第九册的“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一节课,教师设计了以下一些题目:7.2÷1.8,1.3+3.16,
51. 2×0.8,4.7-2.47,让学生先自己组合,组成四则混合运算的式题再计算。学生会组合成
( 1)7.2÷1.8+(1.3+3.16);(2)(1.3+3.16)÷(4.7-2.47);(3)5 1.2×0.8+7.2÷1.8;(4)(1.3+3.16)÷(7.2÷1.8)……如此一改动,
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得到了激发,各抒已见,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组合方式,将书本中死板的一道题改为有
多种组合方法的多道式题。
二.多样教学,开放计算教学过程
多样教学,就是通过教师改 变教学方式和策略,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最佳境界,以便较好地完成教学任
务。多样教学的目的是为了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给学生的大脑以刺激,维持长久的注意力,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提 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小学数学计算课知识点较多,思维含量相对较大,如果一
直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做好每一个细
节来进行多样教学,从而开 放教学过程。
1.开放教学信息呈现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 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随着社会
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学条件在不断的改善,越来 越多的教学辅助设备被应用到教学一线。但并不是先进设
备完全取代了传统的教学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更 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利用身边的所有教学资
源,使得教学信息呈现方式得以开放。
(1)教学信息呈现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
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这是为数学教学指明方向,告诉我们 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密不可
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那么我们的计算教学也 应该紧密联系生活,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搬进数学课堂,进入学生视野,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 诱发学生内在的知识潜能,主动探索知识的
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
例如,教学《小数乘 以整数》,先让学生出示课前调查的水果价格:葡萄4.5每千克,苹果2.4元每千克,
香蕉3.8元 每千克等等,根据学生的调查结果,让学生各买2千克,求各需多少元?如此设计,不但能使学
生感到生 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切实的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
学魔力, 还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教学信息呈现灵活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内容的 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突
破教材在内容呈现方式上的局 限性,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
教学中信息的呈现重在提供给 学生适量的信息,而不一定是完整的题目,促使学生对已有信息进行分析,
建构联系,得出某种结论或提 出某些问题,信息的呈现不一定是教师一步到位的呈现,可分步呈现,或让
学生自主呈现,应该使每个学 生都成为提供信息的主体,变以往学生坐等信息为主动地提供、获取信息,
提高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多 样化的需求。
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提供给学生材料,请你任写几个小数,如1.4,2.37,4. 89,15.3,21.325,并把他们
组成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如组成1.4+2.37,4.8 9-1.4,15.3+2.37,21.325-4.89,然后试着研究一下小数加
减法的法则。这 些材料由于条件的不确定,学生自主选择、获取自己喜欢的信息,进行相关组合,产生了
多种多样的加法 算式和减法算式,教师教得灵活,学生亦学得灵活,导致结论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
的计算能力。
2.开放计算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所 说的开放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对
学生开放,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际需要开放,教师要打破传统计算教 学模式的束缚,要根据教学内容,
教学对象,大胆创造适合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放手让学生 探究问题,获取知识。
(1)自主探索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 有数学的发展。”以往的计算教学教师指令性要求太多,
学生自主性机会较少,很多要求仅仅是为了达到 计算过程的完整和规范,计算速度与正确性,而他们并不
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的学习缺乏探究味, 思维含量不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
并无多少实质性的价值。把自主探索学习引入教 学中,教学结构将发生质的变化,教学的发展功能也将得
到充分的落实。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数学知 识,逐步获得探索与创造的感性经验,理解和掌握数学的
思想方法,从而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 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小数乘以整数”这节课时,设计了两个教学案例,在两班 级进行实验。案例1:出示1.8×4,
今天我们要用竖式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然后讲解列竖式的方法 ,再接着讲解计算方法,案例2:出示1.8×4,
问:你要知道1.8×4积,有什么方法?学生各抒 己见,然后出示2.7×8,,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比一比,哪一种方法又快又正确,从中 得出计算方法。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像案例1那样只会束缚学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1-30 15:1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73594.html

小学数学计算专题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