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抗震等级划分2019~2020年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2-01 05:21
tags:六年级, 数学, 教案

帅气游戏名字-稀罕是什么意思

2020年12月1日发(作者:喻坦之)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改版后)
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二单元 比例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第四单元 正比例与反比例
数学好玩
整理与复习
总复习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面的旋转
1、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
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
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 部分名称。
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
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各种面、圆柱和圆锥模型。
集体备课
一、温故互查:
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在后车车条
上系上彩带。转动后车轮,观察并思考
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
么?




学生根据发现的现象(彩带随着车
轮的转 动形成了圆)说明自己的想法,
并体验:点动成线
二、合作探究:
(1)观察课本P2各图,你发现了什
么?
(2)如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的旋状小棒,观察并想象
旋转后形成的图形,再连一连。

新授课
1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二度备课



三、汇报点评:
(1)风筝的每一个节连起来看,形成了
一条线;雨刷器扫过后形成一个半圆形
学生体验:线动成面
(2)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然后根据想象
的图形连线
学生体验:线动成面
(3)介绍:圆柱、圆锥、球的名称。




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这几个立
体图形的特点。
指名请学生说。
小结
四、巩固练习:
判断。
(1)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一个圆锥也
有无数条高。
(2)圆锥的表面有两个面(侧面和底
面)。
(3)圆柱的底面是面积相等的两个圆。
面的旋转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2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圆柱的表面积(一)
1、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
学习目标
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 柱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
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使学生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
学生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
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课件 教学圆规
集体备课
一、自学感悟:
拿出圆柱体茶叶罐 ,谁能说说圆柱
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工人叔叔做
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学生会说< br>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那
么大家猜猜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说

二度备课




说自己的猜想)
二、合作探究:
研究圆柱侧面积
1、独立操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2、观察对比:观察展开的图形各部
分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3、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
它的面积吗?



三、汇报点评:
小组汇报。 (选出一个学生已经展
开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
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里要强调沿着高
剪)这个长方形与 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
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
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小组总结圆柱侧面积的公式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 == C × h
四、巩固练习:
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可能是( )
形,也可能是( )形。第二种情况是
因为( )
五、拓展延伸:
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
面直径为4分米,高为5分米,至少需
要多大面积的铁皮?

圆柱体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高 → S侧=ch
↓ ↑ ↑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课
3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圆柱的表面积(二)
通过圆柱切分和拼合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圆柱的特
征认识,掌握圆柱体表面积变化的规律。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提高空间的想象能力。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课件、圆柱体的瓶子、剪子。
集体备课
一、温故互查:
观察圆柱的展开图,思考:
在这个图中,长方形的长等于多少?
宽等于多少? 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
圆柱的底面积应该怎样求?”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二、自主尝试:
完成“试一试”。
三、合作交流:

这个水桶是没有盖的,说明了什么?如
果把做这个水桶的铁皮展开,会有哪几
部分?



要计算做这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

应该分哪几步?
四、汇报点评:
指名学生回答,注意要使学生弄清
每一步计算运用什么公式(如圆的周长
公式和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等等)。
然后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




注意察看学生计算结果的计量单位
是否正确。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6页“练一练”第1题,
灵活运用公式求圆柱的表面积。
完成课本第6页“练一练”第2、3

六、拓展延伸:
完成课本第6页“练一练”第4、5
题,搞清楚问题的关键,
注意单位的换算

圆柱体的表面积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课
4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圆柱的表面积(三)
1、进一步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学习目标
2、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
问题。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
决问题。
圆柱表面积的实际应用。
圆柱体
集体备课
一、自主尝试:
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怎样求侧面
积?
2、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怎样求侧面
积?
3、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怎样求侧面

二度备课




积?

同桌互相说一说,并举例完成

全班总结:求侧面积,可以运用公
式S侧=ch或S侧=2∏rh或S侧=∏dh
二、合作交流:
1、判断
把一个圆柱形钢材截成2段圆柱,
这时圆柱的面积之和与原来圆柱的表面
积相等。



2、一根圆柱形排水管,底面半径是
3厘米,高是1米,求这根圆柱形排水
管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三、汇报点评:
误区警示:
第一题,将圆柱截成若干个小圆柱
后,表面积一定增加。
第二题,求圆柱的表面积时,并不




是所有的圆柱都包括两个底面、一个侧
面,要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
地去求表面积。
四、巩固练习:
一 间大厅里有2根同样的支撑顶棚
的圆柱,圆柱高6米,底面直径1米,
要在圆柱表面涂上红色油 漆,则涂油漆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拓展延伸:
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积是1 57平
方厘米,如果把它平均截成2个小圆柱,
表面积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设计
S侧=ch
S侧=2∏rh
S侧=∏dh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圆柱的体积(一)
1、 通过切割圆柱体,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
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学习目标
2、通过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
计算圆柱的体积。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圆柱体学具、课件。
集体备课
一、温故互查:
1、想一想:学习计算圆的面积时,
是怎样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2、提问: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


二度备课




单位有哪些?
3、已知长方体的底面积s和高h,
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二、合作交流:
怎样 计算圆柱的体积呢?我们能不
能根据圆柱的底面可以像上面说的转化
成一个长方形,通过切、拼 的方法,把
圆柱转化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
汇报点评:


(1)请同学指出圆柱体的底面积和

高。
(2)回顾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切拼
转化)
(3)探索求圆柱体积的公式。
圆柱体通过切拼,圆柱体转化成近
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




柱体的底面积相等,这个长方体的高与
圆柱体的高相等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
于底面积乘以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
计算公式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 ×高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板书:V=Sh)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9页的“练一练”第1

四、拓展延伸:



已知一根柱子的底面半径为0.4
米,高为5米。你能算出它的体积吗?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V = sh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课
6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圆柱的体积(二)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到实际解决
学习目标
问题中。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转化”的
思考方法。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课件
集体备课
一、温故互查:
出示“练一练”第2题
同桌口头说说每道题的解题思路,
并列式完成。
全班订正,并总结圆柱体的体积计
算公式。

二度备课




二、自主尝试:
完成“练一练”第3、6题
提示:第3题注意单位的换算。第
6题可以利用公式分别求出正方体和圆
柱的体积,再进行比 较;也可以通过比
较底面积的大小来决定体积大小。
独立完成,小组订正,全班订正。




三、合作探究:
“练一练”第5、7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提示:第5题,要想求出稻谷的重
量必须先求出它的体积。
第7题,小铁块的体积相当于液面
上升部分的体积。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4题
五、拓展延伸:
寻找日常生活中的三个粗细不同的
圆柱形物体。
(1)分别估计它们的体积。
(2)测量相关数据,计算它们的体
积。
(3)比较估计值与计算值,哪一种
圆柱体的体积你容易估计错?



圆柱的体积
板书设计

V = sh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课时
练习课
7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圆柱的体积(三)
1、进一步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
圆柱的体积。
2、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
作的能力。
3、进一步熟悉圆柱的体积计算。
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课件、投影
集体备课
一、温故互查:
圆柱体积公式的运用
1、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怎样求
体积?
2、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怎样
求体积?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3、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怎样
求体积?
4、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怎样
求体积?
同桌互相说一说,并举例完成
全班总结:求体积,可以运用公式
V体=Sh或V体=∏r
2
h或V体=∏(d/2 )
2
h
或V体=∏(C÷2∏)
2
h
二、合作探究:



判断
1、圆柱的底面积越大,它的体积越
大。
2、如果两个圆柱体积相等,它们一
定等底等高。
三、汇报点评:
1、在高一定的情况下,圆柱的底面
积越大,它的体积越大;底面积越小,
体积越小。




2、如果两个圆柱等底等高,那么两
个圆 柱的体积一定相等。但如果两个圆
柱体积相等,它们不一定是等底等高。
四、巩固练习: < br>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
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这个
圆柱的高是多 少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
厘米?
五、拓展延伸:
挖一个圆柱形蓄水池,从里面 量,
底面周长是25.12米,深2.4米,池内水
面距底面0.8米.蓄水池内现有水多少< br>吨?(1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吨)
圆柱的体积
板书设计 V =Sh V =∏r
2
h
V =∏(d/2)
2
h V =∏(C÷2∏)
2
h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课时
新授课
8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圆锥的体积(一)
1、使学生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学习目标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转化”的
思考方法。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课件 实验用具。
集体备课
一、温故互查:
1、提问: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
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导入: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

二度备课




二、合作探究:
1、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圆锥体容器,两个圆柱体容器和一些沙
土.实验时,先往圆柱体(或圆锥体)
容器里装满沙土 (用直尺将多余的沙土
刮掉),倒人圆锥体(或圆柱体)容器
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两个容器 比一
比、量一量,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并想一想,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
三、汇报点评:
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
圆锥体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
1
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3





四、巩固练习:
1、如果近似圆锥形小麦堆的底面半
径为2米,高为1.5米。
你能计算出小麦堆的体积吗?
2、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10厘米,
高是9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课
9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圆锥的体积(二)
1、进一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圆
锥的体积。
学习目标
2、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
的能力。
3、进一步熟悉圆锥的体积计算。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圆锥的体积计算。
圆锥的体积计算。
投影 课件。
集体备课

一、温故互查:
出示“练一练”第2题
同桌口头说说每道题的解题思路,
并列式完成。

二度备课




全班订正,并总结圆锥体的体积计
算公式。
二、自主尝试:
完成“练一练”第3、4、5题
提示:第3题注意利用圆锥与等底
等高的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计
算。第4题和第5题都是运用圆锥的体
积计算公式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全班订
正。
三、合作探究:
“练一练”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本题关键是弄清圆锥体积是与它等
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3倍。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6题
讨论:
(1)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
相等时,它们的高有什么关系?
(2)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高相等
时,它们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课
10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圆锥的体积(三)
1、进一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圆
锥的体积。
学习目标
2、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
的能力。
3、进一步熟悉圆锥的体积计算。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圆锥的体积计算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投影
集体备课
一、温故互查:
圆锥体积公式的运用
1、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怎样求
体积?
2、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怎

二度备课




样求体积?
3、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怎样
求体积?
4、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高,怎样
求体积?
同桌互相说一说,并举例完成
全班总结:求体积,可以运用公式
V=1/3Sh或V =1/3∏r
2
h或V =1/3∏
(d/2)
2
h或V =1/3∏(C÷2∏)
2
h



二、合作探究:
判断
1、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
2、圆锥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
它就变成了圆柱。
三、汇报点评:
误区警示
1、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
圆柱体积的1/3,如果没有等底等高这个




条件,说法就不成立。
2、无论圆锥的体积如何扩大,它的
形状是不会改变的。
四、巩固练习:
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高4厘
米的长方体的体积与一个圆锥的体积相
等,圆锥高15厘米, 它的底面积是多少
平方厘米?
五、拓展延伸:
一个圆锥形的沙滩,它的占地面积< br>为12平方米,高是1.5米。每立方米沙
重1.7吨。用载重为2吨的汽车把这堆
沙运 走,几次能运完?

圆锥的体积
板书设计
11
V=Sh V =∏r
2
h
33
11
V =∏(d/2)
2
h V =∏(C÷2∏)
2
h
33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课
11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练习一(一)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能判断一个物体或立体
学习目标
图形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容积)计算
方法,并提高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
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
投影
集体备课
一、温故互查:
1、复习特征。
(1)同时出示圆柱和圆锥的图形。
指名学生说出各图的名称。(板书:
圆柱、圆锥)

二度备课




(2)提问:谁能拿出圆柱和圆锥,说
出各部分的名称?(在图中板书)圆锥的
高怎样测量,试着量一量你手里圆锥的
高。
(3)提问:圆柱有什么特征?说说圆
锥有什么特征?
2、复习圆柱表面积和体积、圆锥体
积公式。
二、自主尝试:



完成“练习一”第1、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订正。
三、合作探究:
“练习一”第3题
本题是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首先要复习体积、容积单位有哪些,进
率分别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一”第4题
仔细审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步骤,
再列式计算。
完成“练习一”第6题
提示:题中单位不同,要注意换算。
五、拓展延伸:
“练习一”第7题




练习一
板书设计
V柱=Sh
1
V锥=Sh
3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课
12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练习一(二)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能判断一个物体或立体
图形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学习目标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
计算方法,并提高 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
力。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进一步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
提高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投影
集体备课

一、温故互查: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怎样计算?(板
书时出示相应图形)为什么正方体体积
等于边长a的立方?

二度备课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这个
公式怎 样得到的?圆锥的体积公式是怎
1
样的?为什么要乘以?
3
二、自主尝试:
独立完成“练习一”第8、9题
三、合作交流:
小组内交流解题过程






四、汇报点评:
第8题:由于等 底等高的圆锥和圆
柱体积比是1:3,当把圆锥形容器盛满
水倒入圆柱形容器中,只能占到圆柱 容
积的1/3,所以12×1/3=4厘米




第9题:“长方体钢坯铸造成圆柱形
钢柱”只是形状变了,但体积没有变化。
五、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一”第10、11题
六、拓展延伸
小组合作完成第15页“实践活动”







练习一
板书设计
V柱=Sh
V锥=1/3Sh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比例的认识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 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
成比例,认识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 、比较、计算、讨论、推理、概括、归纳等方式,使
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存在,并在实际生活中感受
数学的趣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 性。
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
例。
通过对比和比例的比较,使学生深刻体会比例的意义。
课件
集体备课
一、温故互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
比的知识,现在我们先来复习比的知识。
(1)什么叫做比?
(2)什么叫做比值?




(3)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2.7∶4.5 6∶10
二、自学感悟:
阅读课本P16主题图,联系比的知
识,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 ,怎样
的两张图片不像呢?
三、合作探究:

二度备课
新授课
13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1.请分别写出每张照片的长和宽的比,
并把这两个比化简或算出比值,然后看一 看
有什么发现?
2.阅读课本第16页认一认
3.交流:说一说什么是比例?除此之外,
你还学到了什么?
四、汇报点评:
(1)什么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不




同?
(2)尝试写一个比例,并说出它的各部
分名称。
(3)观察我们写出的比例,你还有什么
发现?
指名请学生说。
小结
五、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第17页“练一练”第1--6题
六、拓展延伸
课本第18页第7题

比例的认识
板书设计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12:6=8:4
12×4=6×8
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比例的应用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学习目标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会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
泛应用。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件
集体备课
一、温故互查:
1、请写出一个比例,并说说它的各
部分名称。
2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二、自学感悟:




阅读课本第19页,并尝试解答其中
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
1、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
人书?你是怎样解答的?在组内交流你
的想法吧!
2、说说书中用比例解答的方法,4:
10=14:x,为什么可以这样列?

二度备课
练习课
14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四、汇报点评:
1、4:10=14:x,怎样解这个比例?
请同学板演解比例的过程,并弄清
根据是什么?
2、你还能列出其他的比例来解这个
问题吗?





五、巩固练习:
1、解比例:
24:0.3=x:0.4
x:4=3.5:7
2、写出比例,并求出未知数
(1)40和x的比等于5和8的比
(2)等号左边的比是3.6:4.8,
等号右 边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1.5
和x。




比例的应用
板书设计
4:10=14:x
解:4x=10×14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x=35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15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比例尺(一)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
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学习目标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
学会解 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
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课件
集体备课
一、温故互查:
(出示主题图)二人小组互相说一
说:
图中有哪些信息?
淘气和笑笑画的合理吗?

二度备课




二、自学感悟:
阅读课本第21页“认一认”
1.想一想什么是比例尺?
2 .比例尺有两种形式,你能说说吗
3.结合淘气和笑笑画的图想想为什
么要有比例尺?



三、合作交流:
1、什么是比例尺?
2、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比例
尺?四人大组讨论解决
四、汇报点评:
分小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的
学习成果: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五、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P22页“练一练”第1,2

(注意单位换算)
拓展延伸
课下收集“比例尺”



图上距离
板书设计
比例尺
= --------------
实际距离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课
16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比例尺(二)
1、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
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学习目标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
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
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投影
集体备课
一、温故互查:
1、小组交流课前调查到的比例尺。
2、选择其中两个比例尺说说它的意
义。
3、小结比例尺的书写形式:

二度备课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二、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完成“试一试”
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讨论如何尽
可能地减小误差。
提示:结合地图求实际距离时,由



于1毫米代表的实际 距离较大,所以在
测量中的一点很小的误差也会导致最后
的结果有较大的出入。
三、汇报点评:
小组汇报自己的方法
(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34000000
(2)1/34000000=图上距离/实际距





四、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练一练”第3,4,5,6

完成后学生进行交流和反思。
2、读一读:课本23页“你知道吗”。
五、拓展延伸:
“实践活动”
量一量你的卧室的长和宽,以及一
些家具的 长和宽,然后以1:100的比例
尺画出你卧室的平面图。


图上距离
板书设计

比例尺
= --------------
实际距离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17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通过观察和操作,体会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实际意
义;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及动手操作的能 力。
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课件
集体备课
一、自学感悟:
“巨人”的身高与普通人的身高的
比是4: 1.六年兴趣小组准备为“巨人”
设计一间教室,按相同的比放大,该如
何设计呢?
想一想,说一说
二、自主尝试: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你能根据图中我们教师的大小,在方格
纸上画出巨人的教室的大小吗?
三、合作交流:
在组内相互看看大家画的“巨人”教室
一样吗?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如果有人画的不同,要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四、
汇报点评:
1、按4:1放大是什么意思?



2、放大后的图形大小变化了,形状不

变。
五、巩固练习:
( 一)根据“巨人”用的三角尺按
1:4缩小,在第24页方格纸上画出我
们用的三角尺。
小结:通过我们的探究,初步掌握
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大家来总结
一下吧:




1、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
小,就是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达到
或缩小。
2、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
小后,图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
变。 3、只有长和宽按照相同的比来画,
或者所画的图形的各边与原图各边的比
相同,才能画的 像。
(二)完成课本第25页第1,2,3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板书设计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
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二
1、对比例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清知识之间的结构,主动建构知识网络,学会整理知识的
方法。
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和区分,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地图等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练习课
18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一、自主尝试:
我们在第二单元《比和比例》中学习
了哪些知识?整理一下吧!
二、合作交流:
1、交流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使之系
统化,便于以后复习时能一目了然。




2、举例说明比例的意义。
3、举例说明什么叫比?比和比例之
间有什么区别?
4、举例说明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
质?
5、怎样解比例?
6、什么是比例尺?它有哪些分类?
7、怎样才能使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与原图形像?


三、汇报点评:
以组汇报以上问题
四、巩固练习:
一、选择:




红关小学新建一个长方形游泳池,
长50米,宽30米,选用比例尺( )
画出的平面图最大,选用比例尺( )
画出的平面图最小。
A 1:1000 B 1:1500 C 1:500
二、解比例
25:7=X:35 17.5:35=4:X
三、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8毫米,
在设计图上用4厘米表示,这幅图的比




例尺是多少?
五、拓展延伸:
一根木料,锯成3段需要12分钟,
如果锯成5段需要多少分钟?

比和比例
比例的意义
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比例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新授课
19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图形的旋转(一)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
在方格纸上将线段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并能画出旋
转后的线段。
课件
集体备课
一、温故互查:
1、在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
有一 台特殊的舞蹈,在这个舞蹈中的有
些动作还用到了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
呢,请大家再次欣赏《千 手观音》

二度备课




2、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
象?
二、自学感悟:
认识运动方向:
观察钟面,说说时针、分针、秒针
是怎样旋转的。
你能说说什么是顺时针方向,什么
是逆时针方向吗?



三、合作探究:
认识按角度旋转:
1、分针从“12”指向“1”,想想怎
样用一句话描述这个旋转过程?
2、分针从“1”指向“3”,想想怎
样用一句话描述这个旋转过程?
3、分针从“3”指向“6”,想想怎
样用一句话描述这个旋转过程?
4、如果分针从“6”继续绕点O顺




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
四、汇报点评:
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
说哪些方面?
五、巩固练习:
如果把指针看作一 条线段,用AB表
示,想想看,线段能旋转吗?可以怎么
旋转?完成第28页“画一画”。
六、拓展延伸:
课本第29页第4题
完成后思考,绕线段上某一点旋转
和绕线段的两个端点旋转有什么不同?

图形的旋转(一)
顺时针方向
逆时针方向
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
点 方向 角度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课
20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图形的旋转(二)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理解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
转9 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后的图
学习目标
形。
2、 让学生进一步积累旋转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
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 空间观念,发展
形象思维。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掌握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在方格纸上画出将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课件、风车、水彩笔等。
集体备课
一、温故互查:
观察风车图案,想想它是有哪个简
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得来的。
二、自学感悟:
小旗旋转

二度备课




打开课本第30页,在方格纸上画出
图中小旗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
形。
三、合作交流:


在组内交流:
你是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的?



四、汇报点评:
首先要确定旋转点M。
第二 根据前面学习的线段的旋转方
法,找到旗杆,在旗杆绕点M顺时针旋
转90°后的位置画出这条 线段。
最后根据小旗中旗杆与旗面的位置
关系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五、巩固练习 :
三角形的旋转:
教材第30页第2个问题。(画出三




角形ABC旋转90°后的图形)
完成后在组内交流画图的过程
1、先确定旋转点,再画出线段AB、
AC旋转后的图形,最后连接线段BC。
2、先确定旋转点,再画线段BA,
BC旋转后的图形,最后连接线段AC。
小结:
旋转后的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
1 、旋转点的位置没有变,图形的
位置发生了变化。
2、图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对应
线段的长度也没有变。

图形的旋转(二)
画出三角形旋转后图形的方法:
确定旋转点,找出关键边旋转后的位置,再连接。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图形的运动
1、通过观察实例,了解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得到新图形的过
学习目标
程。
2、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图形平移和旋转后得到的图
形。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经历用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建立空间观念。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图形平移和旋转后得到的图形。
课件、七巧板
集体备课
一、温故互查:
1、老师收集了一些美丽的图案,你
们想看吗?在这些美 丽的图案中还隐藏
着数学的奥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
看谁能发现?




2、这些图形都是由一个图形经过平
移、旋转而形成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
要研究的问题 ----图形的运动。
二、自学感悟:
(出示课本第32页七巧板图)
独立将图1和图2移入七巧板相应
的位置。
三、合作交流:
1、在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平移的


二度备课
新授课
21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2、(课件出示第32页第2个问题)
小组合作完 成,将图形A绕点O顺
时针旋转90°,然后再将得到的图形向
右平移5格。并说出自己的画法 。
四、汇报点评:
1、旋转的关键是什么?
2、平移的关键是什么?




3、一个图形经过旋转或平移后有什
么变化?

五、巩固练习:
课本第33页“试一试”以及“练一练”


六、拓展延伸:
用七巧板玩一玩旋转和平移,让同
桌说说你是怎样旋转和平移的?



图形的运动
板书设计 平移:对应点,方向,几格
旋转:旋转点,方向,角度
结果:形状,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欣赏与设计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轴对称、平
移、旋 转等现象,学会应用轴对称、平移或旋转设计图案。
学习目标
2、经历图案的欣赏与设计过程,体验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操作
实践的动手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图形变换创造的美,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学会应用轴对称、平移或旋转设计美丽的图案。
能利用轴对称、平移或旋转设计美丽的图案。
课件
集体备课
一、温故互查:
在优美的旋律中,教师一一展示各
种美丽的图案,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欣
赏。
你有什么感受?




二、自学感悟:
出示教材第35页主题图:
1、第一幅图:这个图案是有哪个图
案经过怎样的变化设计出来的?
2、第二幅和第三幅图呢?

二度备课
新授课
22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三、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利用基本图形平移或旋
转,或轴对称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
四、汇报点评:
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美丽图案,集
体点评。




归纳总结:
要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我们应该
按照怎样的步骤来操作呢?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36页“练一练”第1、2、

六、拓展延伸:


完成课本36页“练一练”第3题


欣赏与设计
设计步骤:
确定要设计的图案
板书设计
确定基本图形
确定变换方法
将要设计的图案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练习三
1、对有关图形的运动进行回顾与整理,加强知识的对比分析,
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
学习目标
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3、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
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图形的旋转与平移变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如何有序整理知识。
课件
集体备课

一、合作交流: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 们发现了
生活中很多美丽的图案,并且明白了这
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得到的。下面我们




来回忆一下这单元主要学习了什么内
容?
小组讨论交流


二、汇报点评:
根据学生的回答形成网络图:



练习课
23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二度备课



图形的运动:
1、旋转:
旋转点、方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
针方向)、角度
2、平移
对应点、方向、几格
3、欣赏与设计




设计步骤:
确定要设计的图案
确定基本图形
确定变换方法
将要设计的图案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37-- 38页第1—5题
四、拓展延伸:
完成课本第38页第6题


练习三

板书设计 图形的运动:
旋转、平移、轴对称

欣赏与设计


导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变化的量
1、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
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课件
集体备课


1、观察表中所反映的内容,搞清楚


表中所涉及的量是哪两个量?

2、上表中哪些量在发生变化?

3、说一说妙想6周岁前的体重是


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4、体重一直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吗?这说明了什么?

教育学生要合理饮食,适当控制自


己的体重。


二、合作交流: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


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一、温故互查:

新授课
24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学习目标
二度备课



艺术家的故事-医生的天职


网络搞笑名字-轮廓的拼音


前门大碗茶-面试常用英语


室内设计师助理-朱婧佳


山大录取分数线-口头表达能力训练


歌曲五星红旗-天使也一样


彩妆的步骤-豆子的种类


北京高考录取分数线-轻柔的反义词



本文更新与2020-12-01 05: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75112.html

2019~2020年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