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鸡肋什么意思:北宋苏轼的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解析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2-01 07:48
tags:簌簌

合肥学院专业-八达岭

2020年12月1日发(作者:车敏瞧)


北宋苏轼的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解析
阅读下面诗歌

,回答9 10题。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②,牛衣③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①公元1078年,徐州春旱,太 守苏轼曾率众求雨。得雨后,他又
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此为词人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所作。②缫车: 缫丝所用
的器具。③牛衣:蓑衣,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
9.对诗词

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全词在构思和用语上颇具匠心,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
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B.上片三句话,三个画面,从所见着笔,次写所闻,不仅具有色彩美,而
且有音乐美。
C.下片记事,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
D.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 村南
村北 又概括嘈杂的 缫车 声,词人心情定是烦躁郁闷,无法排解。
10.这首小令清新朴实,明白如话,仅 试问 已让词人形象栩栩传神。请结
合末句的内容,分析词人形象。(2分)
参考答案:
9.(2分)D(此处 声响 是词人谢雨途中所闻,是乡间忙碌之音,词人的心
情是愉悦的。)
10.(2分) 野人家 指村野的一户人家, 试问 有敲门探询之意。既写出了
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 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
而入的心情。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太守形象,将一位太守 与普通农民的关
系写得亲切自然。
注释
1 7

⑴徐门:即徐州。
⑵谢雨:雨后谢神。
⑶簌簌:花落貌,一作 蔌蔌 ,音义皆同。
⑷缫车:抽丝之具。缫,一作 缲 ,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⑸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汉书.食货志》有 贫民
常衣牛马之衣 的话。
⑹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漫,随意,一作 谩 。
译文

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
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
想随便去哪找点 水喝。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赏析

这首《浣 溪沙》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元丰元
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 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
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 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
《浣溪沙》,共五首,这是第四首。作品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
新朴实,明白如话, 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此词上片写景,
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 ,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
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人意识的屏 幕上折射
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
簌簌衣巾落枣花 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
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作者在 谢雨道上 ,经过长途跋涉,加之
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 簌簌 之声传来耳际, 并好像有什
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枣花落在衣
巾上 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
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 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
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 村南村北 概括 缫车 声,说明作者听得
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 了。这
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 牛衣 的农民坐在古
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 牛衣古柳 ,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
丰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
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 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
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 嗡嗡的缲车声,还是瓜农的叫
2 7
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求雨途中行路的艰辛,突
出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 酒困路长惟欲睡 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
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 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
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 构
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 日高人渴 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
觅水的意识 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走了一
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 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
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 试问 一词用得十分讲究 ,既写出了作者满怀
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
将一位太守与普通 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敲门试问野人家 ,词到这里就戛
然而止了。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喝到 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
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 诗词中所讲究
的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作者为何要 敲门试问 呢?1.他是一个体恤民情、爱民如子的好父母官,谦和有礼,不会贸然闯入农家;2刚刚在旱灾后求得雨,
主人可能外出下田耕 作,并不在家,所以他要试探一下家中是否有人在。
《浣溪沙》词中 簌簌衣巾落枣花 一句,实为 枣花簌簌落衣巾 的倒文;杜


《秋兴》一诗中有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原意为:鹦鹉啄余
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 香稻粒 、 碧梧枝 还被拆开
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诗句

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 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
《浣溪沙》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日 高、路长、酒
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出了主人
公 县令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
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 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3 7
4 7

5 7


6 7

7 7

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adsl密码查看


科技小实验-如何管理好班级


杜甫必背诗-扶老携幼


电商学习-一次幸福的机会


什么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好吃的家常菜


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爱情公寓还有第五季吗


苏轼是哪个朝代-美术字


奥运冠军的故事-大暑假



本文更新与2020-12-01 07:4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75307.html

北宋苏轼的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解析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