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兴高采烈的反义词是什么:负数的由来数学小知识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2-01 22:10
tags:负数

湖北大学怎么样-微微博起

2020年12月1日发(作者:刘裕和)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负数的由来(数学小知识)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比如,在记账时有余有亏;在计算粮仓存米时,有时
要记进粮食,有时要记出粮食。为了方便,人们 就考
虑了相反意义的数来表示。于是人们引入了正负数
这个概念,把余钱进粮食记为正,把亏钱 、出粮食
记为负。可见正负数是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据史料记载,早在两 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正负
数的概念,掌握了正负数的运算法则。人们计算的
时候用一些小竹棍 摆出各种数字来进行计算。比如,
356摆成||| ,3056摆成等等。这些小竹棍叫做“算
筹”算筹也可以用骨头和象牙来制作。

我国三国时期的学者刘徽在建立负数的概念上
有重大贡献。刘徽首先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 他说:
“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说,
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要用正数和
负数来区分它们。

刘徽第一次给出了正负区分正负数的方法 。他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说:“正算赤,负算黑 ;否则以邪正为异”意思是说,
用红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正数,用黑色的小棍摆
出的数表示负 数;也可以用斜摆的小棍表示负数,
用正摆的小棍表示正数。

我国古代著 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成书于
公元一世纪)中,最早提出了正负数加减法的法则:
“正负 数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
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
负无入负之。”这里的“名”就是“号”,“除”就是
“减”,“相益”、“相除”就是两数的绝对值“ 相加”、
“相减”,“无”就是“零”。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正负数的 加减法则是:同
符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异号两数相减,
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减正 数得负数,零减负数得
正数。异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同号两
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 相加。零加正数等于正数,
零加负数等于负数。”

这段关于正负数的运算 法则的叙述是完全正确
的,与现在的法则完全一致!负数的引入是我国数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 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学家杰出的贡献之一。

用不同颜色的数表示正负数的习惯,一直保留
到现在。现在一般用红色表示 负数,报纸上登载某
国经济上出现赤字,表明支出大于收入,财政上亏
了钱。

负数是正数的相反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
常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夏 天武
汉气温高达42°C,你会想到武汉的确象火炉,冬
天哈尔滨气温-32°C一个负号让你 感到北方冬天
的寒冷。

在现今的中小学教材中,负数的引入,是通过算术运算的方法引入的:只需以一个较小的数减去
一个较大的数,便可以得到一个负数。这种引入方
法可以在某种特殊的问题情景中给出负数的直观理
解。而在古代数学中,负数常常是在代数方程 的求
解过程中产生的。对古代巴比伦的代数研究发现,
巴比伦人在解方程中没有提出负数根的概 念,即不
用或未能发现负数根的概念。3世纪的希腊学者丢
番图的著作中,也只给出了方程的正 根。然而,在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中国的传统数学中,已较早形成负数和相关的运算
法则。

除《九 章算术》定义有关正负运算方法外,东
汉末年刘烘(公元206年)、宋代扬辉(1261年)
也论及了正负数加减法则,都与九章算术所说的完
全一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代朱世杰除了明确给出了正负数同号异号的加减法则外,还给出了关
于正负数的乘除法则。他在算法启蒙中,负数在国
外得到认识和被承认,较之中国要晚得多。在印度,
数学家婆罗摩笈多于公元628年才认识负 数可以是
二次方程的根。而在欧洲14世纪最有成就的法国数
学家丘凯把负数说成是荒谬的数。 直到十七世纪荷
兰人日拉尔(1629年)才首先认识和使用负数解决
几何问题。

与中国古代数学家不同,西方数学家更多的是
研究负数存在的合理性。16、17世纪欧洲 大多数数
学家不承认负数是数。帕斯卡认为从0减去4是纯
粹的胡说。帕斯卡的朋友阿润德提出 一个有趣的说
法来反对负数,他说(-1):1=1:(-1),那么较小
的数与较大的数的比 怎么能等于较大的数与较小的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数比呢?直到1712 年,连莱布尼兹也承认这种说法
合理。英国数学家瓦里承认负数,同时认为负数小
于零而大于无 穷大(1655年)。他对此解释到:因
为a>0时,英国著名代数学家德?摩根 在1831年
仍认为负数是虚构的。他用以下的例子说明这一点:
“父亲56岁,其子29岁。问何时父亲年龄将是 儿
子的二倍?”他列方程56+x=2(29+x),并解得x=-2。
他称此解是荒唐的。当 然,欧洲18世纪排斥负数的
人已经不多了。随着19世纪整数理论基础的建立,
负数在逻辑上 的合理性才我国在《九章算术》《方程》
章中就引入了负数(negative number)的概念 和正
负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在某些问题中,以卖出的
数目为正(因是收入),买入的数目为负 (因是付款);
余钱为正,不足钱为负。在关于粮谷计算中,则以
加进去的为正,减掉的为负。 “正”、“负”这一对术
语从这时起一直沿用到现在。

在《方程》章中, 引入的正负数加法法则称为
“正负术”。正负数的乘除法则出现得比较晚,在
1299 年朱世 杰编写的《算学启蒙》中,《明正负术》
一项讲了正负数加减法法则,一共八条,比《九章
算术 》更加明确。在“明乘除段”中有“同名相乘
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 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为正,异名相乘为负”之句,也就是(±a)×(±
b)=+ab,(±a)×( b)=-a b,这样的正负数乘法法则,
是我国最早的记载。宋末李冶还创用在算筹上加斜
划表示负数,负 数概念的引入是中国古代数学最杰
出的创造之一。

印度人最早提出负数的 是628年左右的婆罗摩
笈多(约598-665)。他提出了负数的运算法则,并
用小点或小 圈记在数字上表示负数。在欧洲初步认
识提出负数概念,最早要算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
(11 70-1250)。他在解决一个盈利问题时说∶我将
证明这个问题不可能有解,除非承认这个人可以负
债。15世纪的舒开(1445?-1510?)和16世纪的史
提非(1553)虽然他们都 发现了负数,但又都把负
数说成是荒谬的数,卡当(1545)给出了方程的负
根,但他把它说 成是“假数”。韦达知道负数的存在,
但他完全不要负数。笛卡儿部分地接受了负数,他
把方程 的负根叫假根,因它比“无”更小。

哈雷奥特(1560-1621)偶然地把负 数单独地写
在方程的一边,并用“-”表示它们,但他并不接
受负数。邦别利(1526-15 72)给出了负数的明确定
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义。史提文在方程里用 了正、负系数,并接受了负
根。基拉德(1595-1629)把负数与正数等量齐观、
并用减 号“-”表示负数。总之在16、17世纪,欧
洲人虽然接触了负数,但对负数的接受的进展是缓
慢的。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
比如,在记账时有余有 亏;在计算粮仓存米时,有时
要记进粮食,有时要记出粮食。为了方便,人们就考
虑了相反意义 的数来表示。于是人们引入了正负数
这个概念,把余钱进粮食记为正,把亏钱、出粮食
记为负。 可见正负数是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正负
数的概念,掌握了正负数的运算法则。人们计算的
时候用一些小竹棍摆出各种数字来进行计算。 比如,
356摆成||| ,3056摆成等等。这些小竹棍叫做“算
筹”算筹也可以用骨头和象牙来制作。

我国三国时期的学者刘徽在建立负数的概念上
有重大贡献。刘徽首先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 他说:
“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说,
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 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要用正数和
负数来区分它们。

刘徽第一次给出了正负区分正负数的方法。他
说:“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邪正为异”意思是说,用红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正数,用黑色的小棍摆
出的数表示负数;也可以用斜摆的小棍表示负数,
用正摆的小棍表示正数。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成书于
公元一世纪)中,最早提出了正负数加减法的法则:
“正负数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 负之,
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
负无入负之。”这里的“名”就是“ 号”,“除”就是
“减”,“相益”、“相除”就是两数的绝对值“相加”、
“相减”,“无” 就是“零”。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正负数的加减法则是:同
符号两数相 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异号两数相减,
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减正数得负数,零减负数得
正数 。异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同号两
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加正数等于正数,
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零加负数等于负数。”

这段关于正负数的运算法则的叙述是完全正确
的,与现在的法则完全一致! 负数的引入是我国数
学家杰出的贡献之一。

用不同颜色的数表示正负数的 习惯,一直保留
到现在。现在一般用红色表示负数,报纸上登载某
国经济上出现赤字,表明支出 大于收入,财政上亏
了钱。

负数是正数的相反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
常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夏天武
汉气温高达42°C,你会想到武汉的确象火 炉,冬
天哈尔滨气温-32°C一个负号让你感到北方冬天
的寒冷。

在现今的中小学教材中,负数的引入,是通过
算术运算的方法引入的:只需以一个较小的数减去
一个较大的数,便可以得到一个负数。这种引入方
法可以在某种特殊的问题情景中给出负数的直观理解。而在古代数学中,负数常常是在代数方程的求
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 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解过程中产生的。对古代巴比伦的代数研究发现,
巴比伦人在解方程中没有提出负数根的概念,即不< br>用或未能发现负数根的概念。3世纪的希腊学者丢
番图的著作中,也只给出了方程的正根。然而, 在
中国的传统数学中,已较早形成负数和相关的运算
法则。

除《 九章算术》定义有关正负运算方法外,东
汉末年刘烘(公元206年)、宋代扬辉(1261年)
也论及了正负数加减法则,都与九章算术所说的完
全一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代朱世杰除了明确< br>给出了正负数同号异号的加减法则外,还给出了关
于正负数的乘除法则。他在算法启蒙中,负数在 国
外得到认识和被承认,较之中国要晚得多。在印度,
数学家婆罗摩笈多于公元628年才认识 负数可以是
二次方程的根。而在欧洲14世纪最有成就的法国数
学家丘凯把负数说成是荒谬的数 。直到十七世纪荷
兰人日拉尔(1629年)才首先认识和使用负数解决
几何问题。

与中国古代数学家不同,西方数学家更多的是
研究负数存在的合理性。16、17世纪欧洲 大多数数
1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学家不承认负数是数。 帕斯卡认为从0减去4是纯
粹的胡说。帕斯卡的朋友阿润德提出一个有趣的说
法来反对负数,他 说(-1):1=1:(-1),那么较小
的数与较大的数的比怎么能等于较大的数与较小的
数 比呢?直到1712年,连莱布尼兹也承认这种说法
合理。英国数学家瓦里承认负数,同时认为负数小< br>于零而大于无穷大(1655年)。他对此解释到:因
为a>0时,英国著名代数学家德?摩根 在1831年
仍认为负数是虚构的。他用以下的例子说明这一点:
“父亲56岁,其子29岁。 问何时父亲年龄将是儿
子的二倍?”他列方程56+x=2(29+x),并解得x=-2。
他 称此解是荒唐的。当然,欧洲18世纪排斥负数的
人已经不多了。随着19世纪整数理论基础的建立,< br>负数在逻辑上的合理性才我国在《九章算术》《方程》
章中就引入了负数(negative n umber)的概念和正
负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在某些问题中,以卖出的
数目为正(因是收入 ),买入的数目为负(因是付款);
余钱为正,不足钱为负。在关于粮谷计算中,则以
加进去的 为正,减掉的为负。“正”、“负”这一对术
语从这时起一直沿用到现在。

在《方程》章中,引入的正负数加法法则称为
1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正负术”。正负数的乘除法则出现得比较晚,在
1299 年朱世杰编写的《算学启蒙》中, 《明正负术》
一项讲了正负数加减法法则,一共八条,比《九章
算术》更加明确。在“明乘除段 ”中有“同名相乘
为正,异名相乘为负”之句,也就是(±a)×(±
b)=+ab,(±a) ×( b)=-ab,这样的正负数乘法法则,
是我国最早的记载。宋末李冶还创用在算筹上加斜
划表示负数,负数概念的引入是中国古代数学最杰
出的创造之一。

印度 人最早提出负数的是628年左右的婆罗摩
笈多(约598-665)。他提出了负数的运算法则,并< br>用小点或小圈记在数字上表示负数。在欧洲初步认
识提出负数概念,最早要算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 契
(1170-1250)。他在解决一个盈利问题时说∶我将
证明这个问题不可能有解,除非 承认这个人可以负
债。15世纪的舒开(1445?-1510?)和16世纪的史
提非(15 53)虽然他们都发现了负数,但又都把负
数说成是荒谬的数,卡当(1545)给出了方程的负
根,但他把它说成是“假数”。韦达知道负数的存在,
但他完全不要负数。笛卡儿部分地接受了负数, 他
把方程的负根叫假根,因它比“无”更小。
1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哈 雷奥特(1560-1621)偶然地把负数单独地写
在方程的一边,并用“-”表示它们,但他并不接
受负数。邦别利(1526-1572)给出了负数的明确定
义。史提文在方程里用了正、负系 数,并接受了负
根。基拉德(1595-1629)把负数与正数等量齐观、
并用减号“-”表 示负数。总之在16、17世纪,欧
洲人虽然接触了负数,但对负数的接受的进展是缓
慢的。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
比如,在记账时有余有亏;在计算 粮仓存米时,有时
要记进粮食,有时要记出粮食。为了方便,人们就考
虑了相反意义的数来表示 。于是人们引入了正负数
这个概念,把余钱进粮食记为正,把亏钱、出粮食
记为负。可见正负数 是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正负
数 的概念,掌握了正负数的运算法则。人们计算的
时候用一些小竹棍摆出各种数字来进行计算。比如,356摆成||| ,3056摆成等等。这些小竹棍叫做“算
筹”算筹也可以用骨头和象牙来制作。
1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我 国三国时期的学者刘徽在建立负数的概念上
有重大贡献。刘徽首先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他说:
“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说,
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要用正数和< br>负数来区分它们。

刘徽第一次给出了正负区分正负数的方法。他
说 :“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邪正为异”意思是说,
用红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正数,用黑色的小棍摆< br>出的数表示负数;也可以用斜摆的小棍表示负数,
用正摆的小棍表示正数。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成书于
公元一世纪)中,最早提出了正负数加减法 的法则:
“正负数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
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 ,正无入正之,
负无入负之。”这里的“名”就是“号”,“除”就是
“减”,“相益”、“相 除”就是两数的绝对值“相加”、
“相减”,“无”就是“零”。

用现在 的话说就是:“正负数的加减法则是:同
1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 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符号两数 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异号两数相减,
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减正数得负数,零减负数得
正 数。异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同号两
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加正数等于正数,
零加负数等于负数。”

这段关于正负数的运算法则的叙述是完全正确
的 ,与现在的法则完全一致!负数的引入是我国数
学家杰出的贡献之一。

用 不同颜色的数表示正负数的习惯,一直保留
到现在。现在一般用红色表示负数,报纸上登载某
国 经济上出现赤字,表明支出大于收入,财政上亏
了钱。

负数是正数的相反 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
常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夏天武
汉气温高达42° C,你会想到武汉的确象火炉,冬
天哈尔滨气温-32°C一个负号让你感到北方冬天
的寒冷。

在现今的中小学教材中,负数的引入,是通过
1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 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算术运算的方法引入的 :只需以一个较小的数减去
一个较大的数,便可以得到一个负数。这种引入方
法可以在某种特殊 的问题情景中给出负数的直观理
解。而在古代数学中,负数常常是在代数方程的求
解过程中产生 的。对古代巴比伦的代数研究发现,
巴比伦人在解方程中没有提出负数根的概念,即不
用或未能 发现负数根的概念。3世纪的希腊学者丢
番图的著作中,也只给出了方程的正根。然而,在
中国 的传统数学中,已较早形成负数和相关的运算
法则。

除《九章算术》定义 有关正负运算方法外,东
汉末年刘烘(公元206年)、宋代扬辉(1261年)
也论及了正负 数加减法则,都与九章算术所说的完
全一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代朱世杰除了明确
给出了正 负数同号异号的加减法则外,还给出了关
于正负数的乘除法则。他在算法启蒙中,负数在国
外得 到认识和被承认,较之中国要晚得多。在印度,
数学家婆罗摩笈多于公元628年才认识负数可以是二次方程的根。而在欧洲14世纪最有成就的法国数
学家丘凯把负数说成是荒谬的数。直到十七世纪 荷
兰人日拉尔(1629年)才首先认识和使用负数解决
1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 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几何问题。

与中国古代数学家不同,西方数学家更多的是
研究负数存在的合理性。16、17世纪欧洲 大多数数
学家不承认负数是数。帕斯卡认为从0减去4是纯
粹的胡说。帕斯卡的朋友阿润德提出 一个有趣的说
法来反对负数,他说(-1):1=1:(-1),那么较小
的数与较大的数的比 怎么能等于较大的数与较小的
数比呢?直到1712年,连莱布尼兹也承认这种说法
合理。英国 数学家瓦里承认负数,同时认为负数小
于零而大于无穷大(1655年)。他对此解释到:因
为 a>0时,英国著名代数学家德?摩根 在1831年
仍认为负数是虚构的。他用以下的例子说明这一点 :
“父亲56岁,其子29岁。问何时父亲年龄将是儿
子的二倍?”他列方程56+x=2(2 9+x),并解得x=-2。
他称此解是荒唐的。当然,欧洲18世纪排斥负数的
人已经不多了 。随着19世纪整数理论基础的建立,
负数在逻辑上的合理性才我国在《九章算术》《方程》
章 中就引入了负数(negative number)的概念和正
负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在某些问题中 ,以卖出的
数目为正(因是收入),买入的数目为负(因是付款);
余钱为正,不足钱为负。在 关于粮谷计算中,则以
1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加进去的为正,减掉的为负。“正”、“负”这一对术
语从这时起一直沿用到现在。

在《方程》章中,引入的正负数加法法则称为
“正负术”。正负数的乘除法则出现得比较晚 ,在
1299 年朱世杰编写的《算学启蒙》中,《明正负术》
一项讲了正负数加减法法则,一 共八条,比《九章
算术》更加明确。在“明乘除段”中有“同名相乘
为正,异名相乘为负”之句 ,也就是(±a)×(±
b)=+ab,(±a)×( b)=-ab,这样的正负数乘法法则,
是我国最早的记载。宋末李冶还创用在算筹上加斜
划表示负数,负数概念的引入是中国古代数学最杰< br>出的创造之一。

印度人最早提出负数的是628年左右的婆罗摩
笈 多(约598-665)。他提出了负数的运算法则,并
用小点或小圈记在数字上表示负数。在欧洲初步 认
识提出负数概念,最早要算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
(1170-1250)。他在解决一个盈 利问题时说∶我将
证明这个问题不可能有解,除非承认这个人可以负
债。15世纪的舒开(14 45?-1510?)和16世纪的史
提非(1553)虽然他们都发现了负数,但又都把负
1 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数说成是荒谬的数,卡 当(1545)给出了方程的负
根,但他把它说成是“假数”。韦达知道负数的存在,
但他完全 不要负数。笛卡儿部分地接受了负数,他
把方程的负根叫假根,因它比“无”更小。

哈雷奥特(1560-1621)偶然地把负数单独地写
在方程的一边,并用“-”表示它 们,但他并不接
受负数。邦别利(1526-1572)给出了负数的明确定
义。史提文在方程 里用了正、负系数,并接受了负
根。基拉德(1595-1629)把负数与正数等量齐观、
并 用减号“-”表示负数。总之在16、17世纪,欧
洲人虽然接触了负数,但对负数的接受的进展是缓< br>慢的。
1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英语听力app-西班牙人英语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一劳永逸是什么意思


模拟投档什么意思-运动员入场词


湖北经济学院专业-国庆专题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农业致富好项目


测智商试题-网络祭扫


除的古义-音乐红茶馆


世界十大长河排名-怀孕7个月吃什么好



本文更新与2020-12-01 22:1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76313.html

负数的由来数学小知识的相关文章

  • 余华爱情经典语录,余华爱情句子

    余华的经典语录——余华《第七天》40、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只怕再也不能看见你——余华《第七天》4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

    语文
  • 心情低落的图片压抑,心情低落的图片发朋友圈

    心情压抑的图片(心太累没人理解的说说带图片)1、有时候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是什么也不说,只想快点睡过去,告诉自己,明天就好了。有时候,突然会觉得

    语文
  • 经典古训100句图片大全,古训名言警句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

    语文
  • 关于青春奋斗的名人名言鲁迅,关于青年奋斗的名言鲁迅

    鲁迅名言名句大全励志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路。下面是我整理的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

    语文
  • 三国群英单机版手游礼包码,三国群英手机单机版攻略

    三国群英传7五神兽洞有什么用那是多一个武将技能。青龙飞升召唤出东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青龙。玄武怒流召唤出北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玄武。白虎傲啸召唤出西方的守护兽,

    语文
  • 不收费的情感挽回专家电话,情感挽回免费咨询

    免费的情感挽回机构(揭秘情感挽回机构骗局)1、牛牛(化名)向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报案,称自己为了挽回与女友的感情,被一家名为“实花教育咨询”的情感咨询机构诈骗4万余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