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例子: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大全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2-02 16:32
tags:风俗

自考本科国家承认吗-勤工俭学

2020年12月2日发(作者:皮德福)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大全

元旦(春节)

亦称元日、元正 、正旦、朔旦、朔日等。在农历的正月初一日。因其日为岁之元(第一天)、时(季)之
元、月之元,故 又称“三元”。相传自尧、舜时,已为节日。古时,岁首时间不同,夏朝岁首与今相同,
商朝在农历十二 月,周朝改在农历十一月,秦及汉初在农历十月。汉武帝太初元年采用“太初历”,以孟
春正月为岁首, 此后沿用二千多年,元旦乃成为汉族人民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这一天标志着新的一年及
春季的开始。自 称秦起,朝廷于此日有朝贺之礼,群臣朝见皇帝,称觞祝寿,称为“贺正”,皇帝受贺,
则有赐宴作乐等 仪节。此外,民间普遍有祭祖先、饮椒柏酒、屠苏酒、食五辛盘、爆竹于庭、钉桃符、贴
画鸡、放鸠、浴 五木汤、挂钟馗、食胶牙饧、贴春联、为亲友尊长拜年等庆贺娱乐活动。辛亥革命后,正
月初改称春节, 公历1月1日称新年。解放初,定公历1月1日为元旦。然农历的正月初一,由于其悠久
的历史传统和丰 富的文化内涵,仍然受到普遍的重视。在春节里,人们探望亲友,休息和进行各种娱乐活
动。除汉族外, 古代及近代,也有部分少数民族以农历元旦为年节,用自己的习俗庆贺节日。《渊鉴类函.
岁时部.元正 》引《汉杂事》:“正旦朝贺,三公奉璧上殿,向御座北面,太常使赞曰:‘皇帝为君兴’,三公
伏,皇 帝坐,乃前进璧。”又汉崔寔《四民月令》:“正月之朔,是谓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弥。及祀日,
进 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坎
如 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 恶
鬼。帖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 俗
谓之门神。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 ,
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凡饮酒次第,从小起。”宋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 ,俗呼
新年。一岁节序,此地之首......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街坊以食 物、动使、冠梳、
领袜、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 家饮宴,笑语喧哗。
此伉城风俗,畴昔侈靡之习,至今不改也。”清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时令》:“新 年春酒竞相邀,轿子何嫌
索价高。提盒天天来送礼,汤圆春饼与年糕。”
桃符:
亦名“桃板”。古代神话传说谓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二神,名神荼、郁垒、能食百鬼。故农历元
旦,民间习以桃木板画二神于其上,悬于门户,以驱鬼辟邪。此俗起于汉代,至五代以后,渐代之以用纸
书写的春联及刻印门神像。汉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或听镂五彩及土鸡于户上。造桃板著户,谓 之仙木。绘
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宋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
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陈元靓《皇朝岁时杂记》卷五:“桃符之制, 以薄木板长二三
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元方回《乙未岁 除》诗:“诸公富
贵新桃版,我是春前旧土牛。”版,同板。
小挂千:
旧时北京 等地过春节时,店铺门前所粘刻有吉祥语的小红纸或小黄纸。清富察敦崇《燕亦岁时记.挂千》:
“挂千 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
悬也。 其物民户多用之,世家大族鲜用之者。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者,曰小挂千,乃市肆所用也。”
闹嚷嚷:
明代元旦日,男女老幼所戴之饰物。以纸做成,缠于铜丝之上。为古代“人胜”、宋 代“闹蛾”之遗。明
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一》:“岁时元旦拜年......戴闹嚷嚷。”原注:“以 乌金纸为飞蛾、蝴蝶、螞蚱之形,大
如掌,小如钱,呼曰闹嚷嚷。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贵人有插满 头者。”清姚之骃《元明事类钞.元日
闹嚷嚷》引《北京岁华记》:“元旦人家儿女剪乌金纸作蝴蝶戴之 ,名曰闹嚷嚷。”
年糕:
江南地区,用糯米或粘性较大的米,加水磨成粉,蒸制而成的糕 。因是过农历年的食品,故称。又称“水
磨年糕”。各地式样不一,以江浙一带最为重视。冬腊水制成, 可存贮数月之久。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
年糕》:“黍粉和糖为糕,曰年糕。有黄、白之别。大径尺 而形方,俗称方头糕。为元宝式者,曰糕元宝。
黄白磊砢,俱以备年夜祀神、岁朝供先及馈贻亲朋之需。 其赏赍仆婢者,则形狭而长,俗称条头糕。稍阔
者,曰条半糕。富家或雇工至家磨粉自蒸,若就简之家, 皆买诸市。春前一二十日,糕肆门市如云。”按:
吴人所制“糕元宝”,黄者代表黄金,白者代表白银, 清代诗人吴锡麒曾作诗嘲讽之。
五辛盘:
亦称“辛盘”。即在盘中盛上五种带有辛辣味的 蔬菜,作为凉菜食用。魏晋以下,元旦日有食五辛盘的风
俗。意在尝新。源于汉代立春日食生菜。唐宋以 下,演变为立春日之“春盘”。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正月一日......进屠苏酒、胶牙饧 。下五辛盘。”原注引晋周处《风士记》:“元日制五辛盘。”原注:“五辛,
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 、小蒜、韭菜、芸薹、胡荽是也。《庄子》所谓春正月饮酒、茹葱,以通五藏也。
《食医心镜》曰:食五 辛以辟厉气。”唐韩鄂《岁华纪丽.元日》:“肴列辛盘,觞称椒酒。”
糯花米:
用糯米 淘净晒干,在锅中拌炒爆而成,南方作为新年食品,并有用来占卜之俗。起于宋以前。宋范成大《上
元纪 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撚粉团栾意,熬稃膈膊声”注:“炒糯谷以卜,俗名孛娄。见吴郡、姑
苏 二志,张司直寅《太仓志》因之。范志云:亦曰米花。李戒庵《漫笔》有《米花》诗:春入吴城千万家,
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抛下黄金栗,转手翻成白玉花。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天涯。晓来妆饰诸儿
女,数片梅花插髡斜。《姑苏志》云:‘又曰卜流言,卜流年也。’”
拜年:
正月初一起 ,由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并须叩头致
礼,谓之“ 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等热情款待之。亦有士大夫之族,不亲自登门,仅遣子弟或仆
役持帖代拜 者,宋时已成风气,相沿至近代,改用贺年片。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
元之日也 ......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宋《嘉泰会稽志》:“元旦男女夙兴,家主设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诣亲属贺,设酒食相款,曰岁假,凡五日而毕。”宋周辉《清波杂志》:“至正交贺,多不亲往,
有一士人令人持名衔,每至一门撼数声,而留刺字(贺年帖)以表到......吕荥阳公言:‘送门状 习以成风,
既劳于作伪,且疏拙露见。’司马温公在台阁时,不送门状,曰:‘不诚之事,不可为也!’ ”清顾禄《清嘉
录.正月.拜年》:“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门首设簿,书姓氏,号为 门簿。鲜衣炫服,飞
轿生风,幽巷静坊,动成哄市。薄暮至人家者,谓之拜夜节。初十日外,谓之拜灯节 。”《江苏风物志.岁时
风俗.新春贺年》:“接待贺年客人,除茶烟外,还有一茶生、瓜子、糖果、糕 点等品。扬州、仪征一带,有
一种漆器‘桌盒’,盒为圆形或方形,有盖。盒内分九个格档,中间一格放 一枚大福橘周围八格分别装着
各色糖饵。主人从桌盒内取出果饵奉客时,每样都说点吉利的话,如花生谓 ‘长生不老’,瓜子谓‘瓜瓞
绵绵’,糖块谓‘甜甜密密’,黑枣谓‘早早发财’(或‘早娶新娘’、‘ 早生贵子’)橘子谓‘走大局’等等。
客人们略为尝食,但很少动那橘子。”
元宵
汉代正月十五日为祭祀、祈福之日,后受到道教思想影响,以此日为“上元”,以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共称“三元”。至北魏时已成为固定节日。至唐代,张灯成为最主要、盛大的活动,其夜又称“元夜”、“元夕”。此夕京城内,宫廷与民间盛陈灯彩,金吾不禁夜,纵士女尽兴游观。至宋代更为< br>繁盛,又有食汤圆、灯谜、百戏、烟火等活动,后世相沿,遂增加,一般自十三日开始,称“上灯”,至< br>十八日止,称“落灯”。宋元话本、小说及文人诗词中极纪其盛。《新唐书.严挺之传》:“睿宗好音律, 每听
忘倦。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正月望夜,胡人婆请然百千灯,因驰门禁,又追赐元年酻,帝御延 喜、安
福门纵观,昼夜不息,阅月未止。”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 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游会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宋朱淑真《元夜》 诗:“十里绮
罗春富贵,千门灯火夜婵娟。”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 ,星如雨。宝马雕
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 》:“正月十五日为上
元节,前后张灯五夜。相传宋时止三夜,钱王纳土,献钱买添两夜。”《水浒传》 第三二回:“且说这清风
寨镇上居民,商量放灯之事,准备庆赏元宵,科敛钱物,去土地天王庙前扎缚起 一座小鳌山,上面结彩悬
花,张挂起五七百碗花灯。土地大王庙内,呈赛诸般社火。家家门前,扎起灯棚 ,赛悬灯火。”参阅宋孟
元老《东京梦华录.元宵》、吴自牧《梦梁录.元宵》。
灯市:
唐代始,正月十五夜张灯,至宋代臻于极盛。自腊月末至正月初,民间已有各种奇巧灯彩应市,称为“灯
市”。后世相同,直至近代。宋周密《武林旧事.元夕》:“都城自旧岁孟冬驾回......天街茶肆 ,渐已罗列灯球
等求售,谓之‘灯市’。自此以后,每夕皆然。”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 :“腊后春前,寿安坊
而下至众安桥,谓之灯市,出售各色华灯。其像生人物,则有老子、美人、钟馗捉 鬼、月明度妓、刘海戏
蟾之属,花草则有槴子、葡萄、杨梅、柿橘之属,禽虫则有鹿、鹤、鱼、虾、走马 之属,其奇巧则琉璃球、
云母屏、水晶帘、万眼罗、玻璃瓶之属。而豪家富室,则有料丝、鱼鲩、彩珠、 明角、镂画羊皮、流苏宝
带;品目万殊,难以枚举。”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八日至 十八日,集东华门外,曰灯市。
贵贱相沓,贫富相易贸。清符曾《上元竹枝词》:”珠络流苏照宝灯,星 球佳制出时兴。游人齐集琉璃厂,
巧样争夸见未曾。”参阅《清嘉录.正月.灯市》。
闹蛾:
亦称“夜蛾”、“蛾儿”。用纸做成的灯蛾儿。宋代正月十五元夕夜,妇女戴之,以应 时节,盖取蛾儿戏火
之意。至明代,仍很流行,“闹嚷嚷”即其遗制。宋范成大《菩萨蛮》词:“留取缕 金幡,夜蛾相并看。”
宋康与之《瑞鹤仙》词:“花影乱,笑声喧。闹蛾满路,成团打块,簇着冠儿斗转 。”宋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词:“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宋周密《武林旧事.元夕》 :“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
闹蛾、玉梅、雪柳......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
玉梅:
人工制作的白绢梅花。宋代元宵节,节物尚白色,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夜,青 年妇女盛行戴玉梅,
以为应时的头饰。届时街头巷陌,皆有售卖。此风习延续至宋以后。宋晁冲之《传言 玉女》词:“娇波向
人,手然玉梅低说:“相逢常是,上元时节。”宋李邴《女冠子》词:“东来西往谁 家女,买玉梅争戴,缓
步香风度。”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十六》:“市人卖玉梅、夜蛾、蜂儿、 雪柳、菩提叶。”
走百病:
明清时,北京等地正月十五日,妇女夜间约齐外出行走,一人 持香前导,且须去桥,谓可健身却病,称为
“走百病”,又称“走桥”。江南苏州一带称为“走三桥”。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八日至
十八日......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 腿诸疾,曰走桥。”明周用《走百病行》:“都城灯市春头盛,
大家小家同节令。姨姨老老领小姑,撺掇 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
病,臂枯眼暗偏头风。踏穿街头双绣履, 胜饮医方二钟水。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蹒跚曲房里。今年走健
如去年,更乞明年天有缘。蕲州艾叶一寸 火,只向他人肉上燃。”清顾禄《清嘉录.正月.走三桥》:“元夕,
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 桥而止,谓之走三桥。”
团:
本写作“糰”等。一种以糯米粉做成的食品。入水煮者,称 水团或汤团,多于新年及元宵日食之。亦有蒸
熟者。多有馅。唐代为端午节食品。今称大而干的为团,小 而汤煮的为圆子。团,盖取其形圆之义。唐韦
巨源《食谱》中有“玉露团”、“如意团”。至宋代杭州水 团、糍团等名色。后世沿之。五代王仁裕《开元
天宝遗事》:“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 盆中。”宋吴氏《中馈录》:“煮沙团方:沙糖入赤
豆或绿豆沙,煮成一团,外以生糯米粉裹作大团,蒸 或滚汤内煮亦可。”清袁枚《随园食单》:“罗卜汤团,
水粉汤团。”清顾禄《清嘉录.三月.青团烤熟 藕》:“市上卖青团、烤熟藕,为居人清明祀先之品。”
汤圆:
民间食品。唐代叫牢丸( 清俞正燮说)。宋代叫圆子(又写作“元子”)。因在元宵节煮食,后又称作元宵。
今或称汤团。南宋都 城杭州已有专卖圆子的店铺,张家元子铺最有名。系以糯米粉包以甜或咸的馅心,放
沸水中煮熟而成。亦 有不包馅,如今之酒酿圆子等。宋朱淑真《圆子》诗:“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
蟹眼汤。”宋吴自枚 《梦梁录.荤素从食店》:“又为粉食店,专卖山药元子、真珠元子。”清袁枚《随园食单.
点心.水粉 汤团》:“用水粉和作汤团,滑腻异常。中用松仁、核桃、猪油、糖作馅,或嫩肉去筋丝捶烂,加
葱末、 秋油作馅亦可。作水粉法:以糯米浸水中一日夜,带水磨之,用布盛接,布下加灰,以去其渣,取
细粉晒 干用。”清薛宝辰《素食说略.汤圆》:“周必大朋《元宵浮圆子》诗,朱淑真有《圆子》诗,是元宵
汤 圆之名,古已有之矣。今人捏馅作小块,入糯米粉滚之,再湿再滚,大小合宜而止,曰元宵。以水和糯
米 粉,擘块,实以馅包之,曰汤圆。古人作此,当亦不外此二法也。”清王誉昌《崇祯宫词》:“饮醇食德
宽如海,那为牢丸计一丝。”自注:“段成式(记)食品,有‘汤中牢丸’。一日帝谕买元宵来,即粉团也。所司随进一碗,帝问其价,一曰‘一贯钱’。帝笑曰:‘朕在藩时,每以三十文买一碗,今算一贯耶?’仍< br>谕准给一贯,所司凛凛者累日。”

清明: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三月 初,阳历的四月四日、五日或六日,寒食节的后一天。唐时开始重视此节,
因与寒食相联系,宫中于此日 赐榆柳之火给近臣,民间也“改火”。此外,又有拔河、斗鸡、抛球、秋千
等活动,试新茶、上坟、食饧 粥等习俗。自宋以下,民间更于这天插柳条于门,出郊游园饮酒,以贺佳节。
《淮南子.天文训》:“春 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东汉崔寔《四民月令》:“清明节,令蚕妾理蚕室。
是日也,杏花盛,种 百谷。”《渊鉴类函.岁时.清明》引《岁时记》:“唐朝于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
臣,顺阳气也 。”又引上《会要》曰:“禁火乃周之旧制,唐宋清明日赐新火,亦周人出火之义。”又引唐
《辇下岁时 记》:“长安清明尚食内园官小儿,天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绢三匹,金碗一口,都人
聚门外以 观。”唐张说《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诗:“今日清明宴,佳景惜芳菲。......承恩如改火,春去春
来归。”宋苏轼《东坡志林》:“黄州俗,清明陶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清明节》:“寒食第三节,即 清
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士庶填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袞叠成 楼阁之状。
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 ,抵暮而归。
各携枣餶、饮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仪’。轿子 即以杨柳杂花
装簇顶上,四垂遮映。”宋吴自枚《梦梁录.清明节》:“至日......官员士庶,俱 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车
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 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
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 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
之佳。”
踏青:
初春时,芳草始生,杨柳泛绿,至 郊外野游,谓之踏青。唯踏青的日期,因时地而异,或于二月初二,或
于三月上巳,或于清明节前后。明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游高梁
桥,曰踏青。”清李 稷勋《都门竹枝词》:“山花押鬓踏青行,儿女相逢各问名。”
扫墓:
清明前后,士庶并 出郊,持牲、醴、纸钱祭扫祖先坟墓,谓之“扫墓”,又叫“上坟”。每至扫墓之日,路
远者则泛舟具馔 而往,近者则提壶担盒而出。至坟前,则挑新土、烧纸钱,祭山神、奠坟邻,哭泣尽哀而
去。除祭祖先外 ,亦有女婿祭岳父母墓,族人祭无祀孤冢者。相传,先秦已有祭墓,是望墓为坛而祭,后
渐变为直接祭于 坟前。汉魏时已很重视上坟之礼,但其时尚未成为正式礼制。至隋唐时,寒食上墓,民间
已相沿成俗。唐 开元二十年朝廷始下诏,令将寒食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因清明距寒食仅一二日,
故宋时扫墓多 在清明。至清,上墓日期规定更不严格,清明前一日直至立夏日,皆是扫墓之日。
端午
又 名“端王”、“重五”、“重午”、“端阳”。中国汉民族传统节日,在农历五月初王日。“端”为始之义,每< br>月有三个五日,端五,意为第一个五日。又因农历五月称“午月”,故亦称“端午”、“重午”。为我国传 统
三大节(春节、端午、中秋)之一。其起源甚古,大玫与祈求农业丰收及防止夏季疫病有关。至晋以后 ,
楚地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也与端午密切联系起来。此日民间历来有悬蒲于门户、饮酒、竞渡、 挂
天师符、沐浴、驱五毒虫、戴长命缕、食粽子(角黍)等风俗。《后汉书.礼仪志》:“仲夏之月,万 物方盛。
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 。”明余有丁《帝京
午日歌》:“都人午五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符当髻,衫裙簪朵盈盈新 。......踏归百草毒可禳,
系出五丝命可续。结缕仍将艾叶悬,祓祥却把兰汤浴。”
粽子:
又名“端王”、“重五”、“重午”、“端阳”。中国汉民族传统节日,在农历五月初 王日。“端”为始之义,每
月有三个五日,端五,意为第一个五日。又因农历五月称“午月”,故亦称“ 端午”、“重午”。为我国传统
三大节(春节、端午、中秋)之一。其起源甚古,大玫与祈求农业丰收及 防止夏季疫病有关。至晋以后,
楚地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也与端午密切联系起来。此日民间历来 有悬蒲于门户、饮酒、竞渡、挂
天师符、沐浴、驱五毒虫、戴长命缕、食粽子(角黍)等风俗。《后汉书 .礼仪志》:“仲夏之月,万物方盛。
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 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明余有丁《帝京
午日歌》:“都人午五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 当胸符当髻,衫裙簪朵盈盈新。......踏归百草毒可禳,
系出五丝命可续。结缕仍将艾叶悬,祓祥 却把兰汤浴。”
挂钟馗:
传说唐玄宗因病昼卧。梦一大鬼破帽蓝包、角带朝靴,捉小鬼啖 之。自称终南进士钟馗,应举不第,触阶
而死。玄宗梦觉而疾愈,命画家吴道子图其象。其说自唐时始传 ,时翰林院例于岁末进钟馗像,皇帝并以
之赐大臣。民间亦是悬像于门首,谓可驱邪逐鬼。唐、宋时挂钟 馗像多在岁首,其后则改在端午。唐张说
有《谢赐钟馗画表》刘禹锡有《代杜相公谢赐钟馗历日表》。《 新五代史.吴越世家》:“岁除,画工献《钟馗
击鬼图》。”宋沈括《补笔谈》:“熙宁五年,上令画工 模搨吴道子钟馗像镌版。除夜,遣内供奉官梁楷就东
西府给赐。”清顾禄《清嘉录.五月.挂钟馗图》: “堂中挂钟馗画图一月,以祛邪魅。”又引吴曼云《江乡节
物词》小序:“杭俗,钟进士画像,端午悬之 以逐疫。”
端午景:
亦称“端午节物”。指端午节供养玩赏吃用诸物。宋孟元老《东京梦 华录.端午》:“端午节物:百索艾花、
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 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
子盛裹。”清顾禄《清嘉录.五月.端五》:“五日,俗称端五 。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妇女又簪艾叶、
榴花,号为‘端午景。’”
赤口白舌帖子:
宋代民间于端午节时书写的一种帖子,谓能免除因口舌引起的纠纷灾祸。宋吴自牧《梦梁录.五月》:“ 士宦
等家以生硃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宋周密《武林旧事.端午》:“ 又以青罗
作赤口白舌帖子,与艾人并悬门楣,以为禳襘。”《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五月五日午时 书,赤口白舌尽
消除;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按,唐、宋时端午节又称天中节。

女儿节:
明清两代端午节的别称。其时,小姑娘簪戴榴花,已嫁之女则回娘家省亲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
春场》:“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儿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端阳》:
“饰小女尽态极妍,已嫁之女亦各归宁,呼时日为女儿节。 ”《宛平县志》:“五月五日......幼女佩纸符,簪
榴花,曰女儿节。”《张北县志》:“各家赶 节前,搬请出嫁之女吃粽子,节后再送回。”

悬艾:
亦名“插艾”。以艾草悬 插于门户、堂屋、床头等处。源于古代端午节采集众药草之俗。艾,又名艾蒿、
家艾,茎叶含挥发性芳香 油,味浓烈,有驱除蚊蝇虫蚁、净代空气的作用,艾绒可用于针灸。菖蒲作用类
似,民间迷信它有辟邪免 疫的神效。故自汉晋以来,端午节家家必插艾以应节景,唐以后更添以菖蒲,民
间为“蒲龙艾虎”。京有 以艾束为人形者。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
踏百草。今人又有斗百 草为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注:“今
人以艾为虎形,或剪 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端午》:“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
日,卖桃、柳、 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宋吴
自牧 《楚梁录.五月》:“家家......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明张岱《夜航船.天文.夏》:“ 端阳日
以石榴、葵花、菖蒲、艾叶、黄槴花插瓶中,谓之端五,辟除不祥。”清光绪《左云县志稿》:“ 五月初五
日,天中节。插艾,食角黍,饮雄黄酒。”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端阳》:“五朋朔 ,家家悬硃符,
插蒲龙艾虎。”
长命缕:
又名“续命缕”、“避兵缯”、“五色 丝”、“长命寿线”等。古代以五月为恶月,以其天气炎蒸,疾病易于流
行,自汉以来,即于此月重五前 后,以彩色丝线系于臂,谓可保平安健康,又谓能避刀兵之灾,故称。《太
平御览》卷三一引汉应劭《风 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又“五彩,
辟五兵也。”清顾禄《清 嘉录.五月.长寿线》:“结五色丝为索,系小儿之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寿线。”
又吴曼云《江乡节 物词》小序:“杭俗,结五彩索系小儿臂上,即古之长命缕也。”诗曰:“编成杂组费功
深,络索轻于臂 缠金。笑语玉郎还忆否?年时五彩结同心。”
天师符:
民间端午节期贴在门上的符。为禳 镇之一种。上绘天师或钟馗像,意在驱除疫病毒虫,保佑全家健康。亦
称“灵符”、“五雷符”等。其俗 源于汉代。《后汉书.礼仪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符,为门户饰,以
止恶气。”宋吴自牧《梦梁 录.五月》:“杭都风俗,自初一日至端午,家家买桃、柳......时果、五色瘟纸,当
门供养。”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物》:“插门以艾......家各悬五雷符。”清顾禄《清嘉录.五月.贴天
师符》:“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贻天师符,贴厅事以镇恶,肃拜烧香,至六月朔,始焚而送之。有贻自梵 氏
者,亦多以红、黄、白纸,用朱墨画韦陀镇凶,则非天师符矣。而小户又多粘五色桃印彩符,每描画姜 太
公、财神及聚宝盆、摇钱树之类。受符者必至院观拈香,答以钱文,谓之符金。”清吴曼云《江乡节物 词》
小序:“杭俗,道家于端午送符,必署天师二字,以见其神。受者皆答以钱米。”诗云:“研将朱墨 任鸦涂,
春蚓秋蛇认得无?但乞人施五斗米,全家饱食仗灵符。”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端阳 》:“五月朔,
家家悬灵符。”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天师符》:“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 盖以朱印,或绘画天、
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崇 恶。”
五毒:
指蝎子、蜈蚣、蛇、蟾蜍、晰蜴等五种有害于人的毒虫。端午节,民间有挂 五毒图于门户及在儿童手臂或
身上佩戴五毒形象饰物的习俗,其意在禳避病害,以求平安。源于宋代,五 毒后世名目不一。它反映了我
国古代人民进入夏季时除害灭病的愿望。宋周密《武林旧事.端午》:“插 食盘架,设天师艾虎意思山子数十
座,五色蒲丝百草霜,以大合三层,饰以珠翠葵、榴、艾花。蜈蚣、蛇 、蝎、晰蜴等,谓之‘毒虫’。”明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簪佩各小纸符,或五毒、五 瑞花草。”清顾禄《清嘉录.五月.五毒符》:
“尼庵剪五色彩线,状蟾蜍、晰蜴、蜘蛛、蛇蟀之形,分 贻檀越,贴门楣、寝次,能魇毒虫,谓之五毒符。”
又引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杭俗,午日扇上 画蛇、虎之属,数必以五,小儿用之。”
六月二十四日,画般箫鼓竞于荷花荡,观荷纳凉。”

七夕
亦称“乞巧节”、“女儿节”。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自东汉以来,即 传说牛郎与织女二星于此夕在
天河相会,民间有“乞愿”、晒衣等活动。至南朝,七夕有穿针乞巧之俗, 从此乃成为妇女的一个节日。
唐宋以下,除乞巧外,更有拜祀牛、女双星、卖巧果、丢巧针、染红指甲、 种五生等活动内容。诗人亦多
吟咏其事。汉崔寔《四民月令》:“七月七日曝经书,设酒酻时果,散香粉 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言
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如地河之 波,辉辉有光曜五色,以此为徵
应,见者便拜乞愿,三年乃得。”《艺文类聚》卷四引《竹林七贤论》: “阮咸,字仲容,籍兄子也。诸阮前
世皆儒学,内足于财......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庭中烂 然,莫非绨锦。咸时总角,乃竖长竿,摽大布
犊鼻于庭中,曰‘未能免俗,聊复尔尔。’”又引《世说新 语》:“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曝晒衣物,隆乃
仰卧出腹,云晒书。”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桂 阳城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
河,诸仙悉还宫。’弟问曰:‘织女何事渡何!’ 答曰:‘织女暂诣牵牛。’世人至今云织女嫁牵牛也。”南宋
梁刘孝威《咏织女》诗:“金钿已照耀,白 日未蹉跎。俗待黄昏至,含娇渡浅河。”
乞巧:
古代传说,七夕(七月初七)为天上牛郎、 织女相会之期。自东汉至南朝,有向织女乞求智巧之俗,称为
“乞巧。”每年至此夕,妇女穿七孔针,设 瓜果于庭,礼拜双星。齐武帝并曾起穿什楼,令宫人于七夕登
楼穿针。至宋代,除传统的活动外,七夕前 ,市上竞卖乞巧物品,如魔喝乐、榖板、花瓜、五生盆等精致
玩意及食物,民间往往铺陈于门首,以奇巧 侈丽相尚。至明代,又有“丢巧针”等习俗。反映了古代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晋葛洪《西京杂记》卷 一:“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南朝梁宗懔《荆
楚岁时记》:“七夕,妇人结彩楼,穿 七孔针;......以乞巧。”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至初六日、七
日晚,贵家多结彩楼 于庭,渭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灸、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
呈巧,焚香列拜,谓 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
巧’。”
七夕节物:
古代七夕节期妇女、儿童所吃的和玩的物品。宋代时,有油炸的果食(后世称为巧 果)、雕有图案的花瓜、
水蜜木瓜、双头莲花、泥孩儿“磨喝乐”(也写作“摩喉罗”)、笔砚、针线、 蜡制袅雁水禽、田舍人家模
型“谷板”及“五生盆”等。“磨喝乐”一般为泥娃娃,宫廷中也有用象牙、 香木制造的,受到妇女的喜
爱,大约与向神乞求生子有关。笔砚、针线,则为男女幼童乞巧之物。当时, 街市上均有出售,以供居民
度节。北宋时的东京(开封)、南宋时的临安(杭州),由于经济的繁荣,人 民的文化生活发达,在七夕期
间,均极一时之盛。明、清时之节物,大体承袭宋代。宋孟元老《东京梦华 录.七夕》:“七月七夕,潘楼街
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妇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 ,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
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值数千者。 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又
以黄蜡铸为袅雁、鸳鸯、龟鱼之类,彩画金镂,谓之‘水上浮’。又以 小板上傅土,旋种栗令生苗,置小
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谓之‘谷板’。又以瓜雕刻 成花样,谓之‘花瓜’......皆于街心
彩幕帐设出络货卖。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 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
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 颦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宋周
密《武林旧事.乞巧》:“七夕节物,多尚果食、茜鸡。 及泥孩儿号摩喉罗,有极精巧,饰以金珠者,其直不
赀。并以蜡印袅雁水禽之类,浮之水上...... 七夕前,修内司例进摩喉罗十卓,每卓三十枚,大者至高三尺,
或用象牙雕镂,或用龙涎佛手香制造,悉 用镂金珠翠。衣帽、金钱、钗镯、佩环、真珠、头须及手中所执
戏具,皆七宝为之,各护以五色蒌金纱橱 。”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六“磨喝乐,南人目为巧儿。今行
在中瓦子后市街众安桥,卖磨喝乐最为旺 盛,惟苏州极巧,为天下第一。”据邓之诚《东京梦华录注》引
《阿弥陀经疏》一磨喝乐(摩喉罗)当作 罗喉罗,为佛所生子,佛出家六岁,罗喉罗乃生。宋代民间七夕
所制磨喝乐,乃受佛经故事的影响而创造 的形象。
种五生:
宋代以来,民间岁时风俗,于农历七月初七前,将绿豆,小豆(赤豆) 、小麦五谷之属,用水浸于磁器中,
待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线束之,置小盆内,七夕供祀牵牛星,谓之“ 种生”。此类以彩线所系之物,称“五
生”。其盆名“生花盆”或“五生盆”。街市上并有出售。培种五 生,同时也成了妇女、儿童的一种巧艺,
此俗至近代犹存。元白朴《梧桐雨》第一折:“龙麝焚金鼎,花 萼插银瓶,小小金盆种五生。供养着鹊桥
会,丹青帧。”帧,指画幅。明陶宗仪《辍耕录.绿窗遗稿》引 元孙淑诗:“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伴双
星。邻家小女都相学,斗取金盆看五生。”参阅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七夕》、陈元靓《岁时广记.七夕.生
花盆》、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七夕》。
卖巧果:
旧时七夕,市上卖油炸面食,因用来供祀双星,故称“巧果”。源于北宋,当时称为 “果食”。今已成为传
统食品,不限于七夕。用油、面、糖、蜜等制成。宋孟元老《东市梦华录.七夕》 :“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
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 被甲胄者,如门神之像......谓
之‘果食将军’。”清顾禄《清嘉录.七月.巧果》:“七夕前, 市上已卖巧果,有以面和白糖,绾作苎结之形,
油汆令脆者,俗呼为‘苎结’。”又引吴曼云《江乡节物 词》小序:“杭俗,七夕设时果祀双星。”谓之巧果。
或以花俪之,为闺房韵事。”诗云:“乞巧谁从贷 聘饯,瓜花谷板献初筵。阿侬采得同心果,不为双星证夙
缘。”
染红指甲:
妇女 采摘凤仙花(又名金凤花),捣碎取汁,以染指甲成红色。唐时已有之一,一般多于七夕前后进行。
元杨 维桢《美人红指甲》诗:“金凤花开色更鲜,佳人染得指头丹。”清赵翼《陔余丛考.金凤染指》:“凤仙
花,红者捣碎,入明矾少许,染指甲,用片帛缠定过夜,如此三四次,则其色深红,洗涤不去,直至退甲
方渐失之,回回妇人多喜此云云。今俗则不特回回妇人也。”清朱象贤《闻见偶录》:“七夕,妇女采凤仙花捣染指甲,红如琥珀可爱。张祐《听筝》诗去年‘十指纤纤玉筝红,雁行斜遏翠弦中’盖谓此。”
秋社,
中秋节及民俗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以此日为三秋之中,故名。中秋 赏月之事,唐以前并未盛行。相传唐玄宗与方
士叶法善夜游月宫,此说系神说,而民间盛传,影响所及, 赏月遂成风气。至宋代愈盛。每至中秋之夕,
人家或登楼临轩,或安排家宴,赏玩月色,留连达旦。虽贫 若之人,亦解衣沾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
夜。明代至中秋夜不祭月之俗:家家置月宫符像。男女肃拜 烧香,至旦而焚之。至清代,又有烧斗香之俗:
香肆以线香作斗,纳香屑于其中,僧俗皆买之,焚于月下 。中秋又有月饼,为应时唯一食物,亦用于祭月
及作馈赠之礼《太平广记》卷七七《叶法善》:“法善又 尝引上游于月宫,因聆其天乐。上自晓音律,默记
其曲,而妆传之,遂为《霓裳羽衣曲》。”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中秋》:“中秋节前,诸店争卖新酒,重新
结络门面彩楼花头......中秋夜,贵家结 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
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 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城东内
外.春场》:“八月十五日祭月,其 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绩满月像,跌坐
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 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
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 向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饼月果,亲属馈相报,
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 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清顾禄《清嘉录.八月.斋月宫》:“比户瓶花,香
蜡望空顶礼,小儿女膜 拜月下,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清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杭俗,糊纸为
斗,炷香其中,高者 可二尺许,中秋夜祀月则设之。”
食月饼:
中秋节食月饼,取合家团圆之意。至南宋尚无 此习俗。周密《武林旧事.蒸作从食》所记各种饼中,虽有“月
饼”之名,并非节日食品。民间传说,元 代末年,人民为反抗残暴统治,以饼子互相赠送,饼内附有字条,
相约于八月十五日一同起义。此后,中 秋食月饼并以饼祭月,遂成全国性的风俗。其饼以面制外皮,内馅
有荤、素、五仁、百果、椒盐各种。近 以来,以苏州及广州所制最为有名。乡村农户,则以面纳馅自制圆
饼,烘烙而成。或称“烧饼”,实即最 初之“月饼”。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八月十五日谓
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 圆之义。”清顾初《清嘉录.八月.月饼》:“人家馈贻月饼为中秋节物。十五
夜,则偕瓜果以供祭月筵 前。”又《吴县志》:“中秋卖饼,谓之月饼。......冯慕冈《月令广义》亦云:燕都
士庶中秋馈 遗月饼、西瓜之属,名‘看月会’。”又引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杭俗,中秋食月饼,
夜设祭月 ,取人月双圆意。”清李孚青《都门竹枝词》:“刻饼分瓜几案陈,团团同拜月光神。”参阅邓去乡
《燕 京风土记.饮食风尚录》。
兔儿爷:
清代北京中秋节供祀和玩赏的一种泥俑。最初京师祀 月,有“月光纸”,上绘月光遍照菩萨像,趺坐莲花
之上,花下月轮桂殿,有玉兔执杵而人立,捣药臼中 。明后期有人照其形象,用泥模塑为像,供儿童们中
秋祀拜。至清初,已普遍流行,受到大人孩子的欢迎 。至清后期,其形象为一人兔脸,头上双耳,银枪金
甲红袍的坐像,制作考究的面部贴泥金,背后插彩绸 护背旗,如同戏曲舞台上扎靠的武将,很是神气威风。
因而尊称为“兔儿爷”。后来,除戏装的兔儿爷外 ,又有取材于社会生活的兔儿爷及模仿妇女的兔儿爷等,
形形色色,体现了艺人的巧思及其自身所蕴含的 童趣,成为一种离开神话内容而戏剧化、风俗化、人物化
的民间艺术品。旧时兔儿爷之上市,大约在每年 中秋节前一月。邓云乡《燕京乡土记.岁时风物略下.中秋》
引明纪坤《花王阁胜稿》:“京师中秋节, 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清潘荣陛《帝
京岁时纪胜.彩兔》:“京师以黄沙土 作白玉兔,饰以五彩妆颜,千奇百状,集聚天街月下,京而易之。”清
蒋士铨《京师乐府词.兔儿爷》: “月中不闻杵臼声,捣药使者功暂停。酬庸特许享时祭,抟泥范作千万形。
居然人身兔斯首,士农工入市 儿喧哗,担头争买兔儿爷。长须缺口供玩弄,可惜官人无角牙。”清富察敦
崇《燕京刚时记.兔儿爷摊子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
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 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
谱谑而虐矣。”夏仁虎《 旧京秋词》:“银枪金甲巧装排,扑朔迷离总费猜。泥塑纸糊儿戏物,西者曰兔儿
奶奶。识者所嗤,然愚 民或高供以祈福焉。”参阅翁偶虹《北京话旧.漫话中秋节》。
重阳:
亦称“重九”、“ 九日”。古代传统节日。在农历的九月初九。古代《易学》以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
九为“极阳”而 九月九日更是两个“极阳”之数相遇,认为必有灾厄,故《西厢杂记》谓西汉武帝时已有
佩茱萸、食糕饵 、饮菊酒诸俗,以为禳避之术。至东汉时,又产生方士费长房指点桓景于九日避厄的传说,
因而,至迟在 汉魏之际已形成此节。此后,重阳登高游赏、佩萸泛菊、食糕成为自宫廷至民间的普遍风俗
《晋书.孟嘉 传》:“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史并著戎服,有
风至,吹 良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嘉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
著嘉坐 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晋陶潜《九日闲居》诗序:“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秋菊 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九华,重九所开之花,指菊。元张养浩《九日》诗:“一
行 作吏废欢游,九日登临拟尽酬。”参见“菊花酒”、“登高”等条。
登高:
古代岁时民俗 。即在节日登上山岭高处。其初多与避灾除厄的迷信传说关,后乃成为游览健身活动的一种。
多在人日、 正月十五日或其他节日举行。至魏晋后,因费长房、桓景传说,相率于九月九日(重九)进行,
遂以为俗 。较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
灾厄, 急宜去令家人各作绎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家,
见鸡 狗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代之矣。今世人第六至九日,登山饮酒,妇人带茱萸囊是也。”茱萸,
传 有避疫之效。《南齐书.礼志》:“宋武帝在彭城时,九日上项羽戏马台登高。”唐五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明刘侗、于奕正《帝< br>京景物略.春场》:“九月九日,载酒具、茶炉、食榼,曰登高。香山诸山,高山也;法藏寺,高塔也;显 灵
宫、报国寺,高阁也,释不登。凭园亭,闯坊曲为娱耳。”清顾禄《清嘉录.九月.登高》:“登高, 旧俗在吴
山治平寺中牵羊赌彩,为摊钱之戏。今吴山顶机王殿,犹有鼓乐酬神,喧阗终日者。或借登高之 名,遨游
虎阜,箫鼓画船,更深乃返。”
菊花酒:
自汉代以来,即有在重阳日饮 菊花酒之俗,古人认为能使人长寿。历代尚之。至其日,人多提壶携食品,
出郭登高,至明胜处饮酒赏节 。《艺文类聚》卷四引三国魏曹丕《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 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辅体延年,莫斯(指菊花)之贵,
谨奉一束,以助 彭祖之术。”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
宫内时... ...九月九日,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较朝宋檀
道 鸾《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东篱下菊丛中,采摘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白衣人至,
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豹,醉而后归。”唐李群玉《九日》诗:“玉醴泛金菊,云亭敞玳筵。”宋孟元老《东< br>京梦华录.阳》:“九日重阳,都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 朝乐事》:“重
九日......登高燕饮者,必簪萸泛菊,犹古人遗俗也。”
赏菊 :
自汉魏以来,重阳(九月初九)有登山、佩茱萸、饮菊花酒之俗。晋代诗人渊明尤爱菊花。至唐宋时,重
阳赏菊成为风俗。宋代,菊之名种培植繁多,盛况逾越前代,成为当时城市居民的一大活动。明、清继之 ,
有堆菊花山等项目,实际即是菊花品种展览,其名目多至千种。北京、苏州等地皆达到相当大的规模。 三
国魏曹丕《与钟繇书》:“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独秀,今奉一束。”唐李群玉《九日》诗: “江汉
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 种:其黄白
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 大者曰喜容
菊,无处无之。”宋吴自牧《梦梁录.九月》:“年例:禁中与贵家皆此日赏菊,士庶之家, 亦市一二株玩赏。
其菊有七八十种,且作重九久。”宋周密《武林旧事.重九》:“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 排当,于庆瑞殿分列万
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略如元夕。”清顾禄《清嘉录.菊花山》:“畦菊乍放 ,虎阜花农已千盎百盂担入
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抬......或于广庭大厦 ,堆叠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
为菊花山,而茶肆尤盛。”清潘荣陛《帝京梦时纪胜.赏菊》:“秋 日家家胜栽黄菊,采自丰台,品类极多。
椎黄金带、白玉团、旧玉团、旧朝衣、老僧衲为最雅。酒炉茶设 ,亦多栽黄菊,于街巷贴市招曰:某馆肆
新堆菊花山可观。”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 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
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 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
重阳糕:
亦称“花糕”、“菊糕”、“发糕”等。为重阳节的传 统食品。以来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
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起于唐代以前, 至宋工,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及
各地十分盛行,在为普遍的习俗。糕的制作,品种 各目繁多,其上并插彩旗,极受儿童的喜爱。此后一直
盛行不衰,直至近代。《渊鉴类函.岁时.九月九 日》引隋杜台卿《玉烛宝典》:“九日餐饵,其时黍秫并收,
因此粘米加味尝新。”又《岁时杂记》:“ 重阳尚食糕,......大率以枣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宋邵
博《邵氏闻见后录》:“刘梦 得作九日诗,欲用‘糕’字以五经中无此字,辄不复为。宋子京以为不然,故
《九日食糕》诗:飙馆轻霜 拂曙袍,糗糍花影斗分曹。刘郎不敢题糕字,空负诗家一代豪。遂为古今绝唱。”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重阳》:“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飣果实,如石榴子、栗
子黄、银杏、松子 之肉类。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宋吴自牧《梦梁录.九月》:“此
日都人店肆 ,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飣,插小彩旗,各日重阳糕。”宋周密《武林旧事.
重九》: “都人是月......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糅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又
作蛮王狮子于上,又糜栗为屑,合以蜂蜜,印花脱饼,以为果饵。”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 br>“九月九日......饼面种枣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准纸彩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来食 花糕。”
明谢肇浙《五杂俎》引吕公忌曰:“九月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
十月朝,立冬,冬至
十月朝:
亦称“十月朔”。在农历十月初一日。秦代统一中国 后,改以建亥之月为首,夏历的十月一日相当于秦之
元旦。宋代于立冬日外,更重视此节。本《诗经.豳 风.七月》:“九月授衣”之义,朝廷在此日有赐衣之制,
士民祭扫祖先坟茔,多烧纸剪冥衣,故明清时 又称“烧衣节”。北方天寒,以此日始用炉火,称“开炉”。
南朝宋宗懔《荆楚岁时记》:“十月朔日, 黍臛,俗谓之秦岁首......今北人此日设麻羮、豆饭,当为其始熟
尝新耳。”宋吴自牧《梦梁录. 十月》:“十月孟冬......朔日,朝廷赐宰执以下锦,名曰授衣,其赐锦花色,依
品从效扫松,祭 祀坟茔。内廷车马,差宗室南班往攒宫行朝陵礼。有司进暧炉炭。太庙享新,以告冬朔。
诸大刹寺院,设 开炉斋供贵家。新装暖阁,低垂绣幕。老稚团圆,浅斟低唱,以应开炉之序。”明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 物略.春场》:“十月朔,纸坊剪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奠焚于门,曰送寒衣。”
明由汝 成《西胡游览志余.熙朝乐事》:“十月朔日,人家祭奠于祖考,或有举扫松、浇墓之礼者。”清顾禄
《 清嘉录.十月.十月朝》:“月朔,俗称十月朝......人无贫富,皆祀其先,多烧冥衣之属,谓之烧衣节, 或延
僧道作功德,荐拔新亡,至亲亦往拜灵座,谓之新十月朝。”隋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添火》:“ 京师居人
例于十月初一日添设煤火,二月初一日撤火。”
腊日:
古代岁祭祀祖先 众神之日。周时腊与大蜡同日而异祭,民间行腊祭,天子诸侯行蜡祭,秦汉时蜡礼亡、通
行腊。周以今农 历十月为岁终,故腊日在孟冬;汉以后行夏历,以十二月为岁终,故腊日在十二月。腊虽
在岁终,但古时 日期无定。汉以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魏曾以辰日为腊,晋以丑日为腊。至六朝,曾
以十二月八日为 腊日,因此恰为佛之生日,故宋时即恢复汉制。清时十二月择日祭百神,可知其时腊祭已
不复定在戌日。 古时腊日除祭神祭先外,尚有其他活动。如汉时曾规定腊日以猪羊祠社稷,此日纵吏民宴
饮。晋时腊日饮 祭后老人儿童为藏钩之戏。六朝时每逢腊日,村人击鼓,戴假面扮傩以逐疫。唐时腊日召
群臣赐食加口脂 、腊脂、谓之“赐腊”。宋熙宁以后亦有腊日赐群臣口脂、面药之礼。汉蔡邕《独断》:“腊
者,岁终大 祭,纵吏民宴饮,非迎气,故但送不迎也。”《后汉书.礼仪志》:“季冬之月,星回岁终,阴阳以
交, 劳农大享腊。”汉应劭《风俗通》:“周曰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猪也,因猪取兽祭先祖也。”南朝梁宗
慎《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云:‘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公头 及作
金刚力士以逐疫。沐浴,转除罪障。”宋吴自牧《梦梁录.十二月》:“自冬至后戌日,数至第三戌 ,便是腊
日,谓之‘君王腊’。”
腊八粥:
亦称“佛粥”、“五味粥”等。农历 十二月八日,俗称腊八,相传乃释迦牟尼成道日。宋代至此日,各僧寺
俱以果、菜等及米煮粥馈送信徒, 称为“腊八粥”。民间仿为之,遂成风习,直至现代。宋孟元老《东京
梦华录.十二月》:“十二月.. ....初八日,街巷中有僧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
木佛像,浸以香水, 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宋周密《武林旧
事.岁晚节物》:“ 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清顾禄《清
嘉录.十二 月.腊八粥》:“八日为腊八,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谓之腊八粥。或者馈自僧尼者,名曰佛粥。”
清叶 调元《汉口竹枝词.时令》:“各家布施斗和升,化米都将腊八称。铙鼓喧阗人络绎,一群道士一群僧。”
原注:十二月初,僧道各率其众上街化米,谓之“腊八米”。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腊八》:“家
家煮果粥,皆于预日拣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粥煮成,祀家堂门灶陇亩,合家聚食,馈
送亲邻。”
唐花 :
亦作“堂花”。北方天寒,腊月所卖鲜花供新年所用者,出 于暖室,称为唐花。《日下旧闻考》:“京师腊月
即卖牡丹、梅花、绯桃、探春诸花,皆贮暖室,以火烘 之。所谓唐花,又名堂花也。其法自汉即有之。汉
世大官园冬葱韭菜茹覆以屋庑,尽夜然煴火得温气,诸 菜皆生......唐人诗曰:‘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
已进瓜’亦是此法。”清富察敦崇《燕京岁 时记.唐花》:“凡卖花者,谓熏治之花为唐花。每至新年,互相
馈赠。牡丹呈艳,金橘垂黄,满座芬芳 ,温香扑鼻,三春艳治,尽在一堂,故又谓之堂花也。”
送历本:
历本,古称“时宪书” 、“宪书”。俗称“皇历”。记载一年节气、月令、农事、宜忌等,古代由国家统一颁
卖,为民间农家所 必备。至清代苏州一带,下一年之新历本,则例由当地任保者分送,籍以获利。清顾禄
《清嘉录.十二月 .送历本》:“各图地保,以新历逐户分送,人家必酬以钱文,如市价而倍之,号为‘送历
本。’”又: “吾乡新历,在阊、胥一带书坊悬卖。有官板私板之别:官板,例由理问厅署刊行;所谓私板,
民间依样 梓印,印成,仍由理问厅署铃印,然后出售。闻诸父老云,里正(指地保)送新历,始行于乡村,
后沿于 城中。张渔川有《咏时宪书庆清朝》词云:‘珠殿颁初,书棚悬后,行行墨翠朱殷。须省数时探节,
趋避 多端。纵不识丁也买,开编春早又冬阑。随年换,糊窗帖绣,故纸抛残。闲儿女,多拘泥,为上头穿
耳, 撰日偷看。那得此身重见,花甲循环?却笑虫鱼草木,厕名《月令》管暄寒。闻郎返,检逢归忌,又
蹙眉 山。”
除夕及民俗
亦称除夜、大年夜。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 。古时于腊日或腊前一日有击鼓驱
疫之俗,谓之“逐除”,除夕之称,盖由此来。汉以后,逐除之俗改在 除日谓之“驱傩”。举行驱傩仪式时,
驱傩者戴假面,武神而行,谓如此便可驱崇。此俗官延中亦盛行, 参加者至有千人之多。除夕燃放纸裹火
药的爆竹,始于宋。此夜红烛高烧,爆竹声不绝于耳,民间与宫廷 ,并无例外。除夕家人围炉团坐,小儿
嬉戏,通夕不眠,谓之守岁,此俗于时已有。又,长幼聚饮,祝颂 而散,谓之“分岁”,亦始于晋。后世
大年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之俗,由此而来。此外,民间除夕有于 门上贴门神之俗,每至夜半,辄除旧门
神,易新门神,至于门上帖春耿,则源于古时的桃符。以红纸书写 联语,帖于门上,明以后才普遍流行。
除夕夜或岁首,长辈给儿女钱物,谓之压岁钱,盖源于宋时宫廷于 岁除,赐钱物于后妃之礼。
年夜饭:
农历除夕晚饭,吴地称为“年夜饭”。因一家团聚共 餐,又称“合家欢”。其俗源于晋代以前之“分岁”。
晋周处《风土记》:“蜀之风俗......至除 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祭先竣事,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
岁’。”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 年夜饭》:“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俗呼
合家欢。”清周宗泰《姑苏竹 枝词》:“妻孥一室话团圆,鱼肉瓜茄杂果盘。下筯频听谶语,家家家里合家
欢。”
接灶:
亦称“迎灶”。多在除夕之日,也有在元旦或迟至正月十五者。接灶,表示灶神自天上返回。此日,民间
将新的灶神像安置于灶的神龛上,并敬以酒果点心。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接灶》:“安灶神马于灶 陉之
龛,祭以酒果糕饵,谓之接灶。谓自念四夜上天,至是始下降也,或有迟至上元夜接乾。”又引冯应 京《月
令广义》:“燕俗,元旦合家少长罗拜灶神以祝,曰迎灶。”又:“长、元、吴《志》皆云‘接灶 ,多以除夕。’
《昆新合志》则于‘上元夜,煎油饨,烤糊涂,接灶。’《常昭合志》亦云:‘上元日, 家和米粉为丸以接
灶。’吴榖人《接灶诗》自序云:‘抗俗,元旦接灶,其神号曰东厨司命。’”参见“ 祀灶”。
将军碳:
用红箩炭末塑制成将军形,岁暮植于门之两旁,为旧时北京风俗。亦名 “彩妆”。明刘若愚《酌中志.内府
衙门职掌》:“三十日岁暮......门旁植桃符板,将军炭,贴 门神。”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岁暮杂
务》:“除夕为尊亲师长辞岁而盥沐,祀祖,祀神, 接灶,早贴春联挂钱,悬门神对,插脂麻秕,立将军炭,
各家团拜。”清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卷下: “凡宫中所用红箩炭,皆易州山中硬木烧成。运至红罗炭,
每根长尺许,圆径二三寸不一。又用炭末塑造 将军或仙童、钟馗,各成对,高三尺,金装彩画如门神,黑
面黑手,以存炭制,名曰‘彩妆’。”
挂喜神:
喜神指祖先画像。旧时人家多于除夕悬挂,以香烛果品茶点供奉,并率家人以拜,称 为“挂喜神”。清顾
禄《清嘉录.正月.挂喜神》:“比户悬挂祖先画象,具香蜡茶果粉丸糍糕,肃衣冠 ,率妻孥以次拜。或三日、
五日、十日,上元夜始祭而收者。至戚相贺、或有展拜尊亲遗像者,谓之拜喜 神。”又:“厉樊榭《可庵遗
像记》‘古者人子之于亲亡也,至汉氏以来,乃有画像。虽非古制,实寓生 存,遂相沿不能废’......《月令
事宜》:‘除夕祭飨,即悬真(画像)于家庭,供奉以拜节。’ ”
欢乐图:
亦省称“欢乐”。一种上有人物故事的大红剪纸。由汉晋时春幡变化而来。长 江南北一带,农户及居民于
新年前买自市上,贴其上端于各处门楣,三五张一排,下垂于空,以取吉祥欢 乐之意。清顾禄《清嘉录.
十二月.欢乐图》:“门厅之楣,或贴欢乐图。图皆买自杭郡,以五纸为一堂 ,剪楮堆绢,为人物故事,皆取
谶于欢乐,以迎祥祉。”又:“马如龙《杭州府志》谓之合家欢乐图。吴 榖人诗云:‘披图春色好,欢乐相
相兼。自妙青红意,无烦笔墨添。紫衫仙乐部,翠烛美人帘。隔岁痕犹 在,房栊一例粘。”又姚春漪诗自
注:“欢乐图上贴福、乐、寿、喜四字,旁粘小春联,谓之欢乐对。”
守岁:
旧时民间于除夕之夜,一家团坐,饮酒笑乐,通夜不眠,称为“守岁”。源于晋以前, 至今犹然。晋周处
《风土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唐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诗:“续明催画烛,守
岁接长宴。”宋袁文《瓮牖闲详》:“守岁之事,虽近儿戏,然父子团圆把酒,笑 歌相与,竟夕不眠,正人
家所乐为也。”宋周密《武林旧事.岁晚节物》:“小儿女终夕博戏不寐,谓之 守岁。”清顾禄《清嘉录.十二
月.守岁》引席振起《守岁》诗:“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 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压岁果子压岁钱:
旧时除夕,家中长辈以红绳穿铜 钱与橘、荔、糕、枣(谐“吉”、“利”、“高”等)之类果点、一同置于小
儿枕下,俟其元旦一早醒来 得之,称为“压岁钱”,果子则称为“压岁果子”。或曰起于宋代宫中赏赐之制。
至清初已普遍行之。宋 周密《武林旧事.岁除》:“后妃诸阁,又各进岁轴儿及珠翠百事、吉利市袋儿、小样
金银器皿,并随年 金钱一百二十文,旋亦分赐亲王贵邸、宰臣巨珰。”清郭麟《淮阴岁除.咏压岁钱》诗:
“红索青铜贯。 ”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压岁钱压岁果子》:“长幼度岁,互以糕果朱提相赍献,谓之压岁
盘。长者 贻小儿,以来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置橘荔诸果于枕畔,谓之压岁果子,元旦睡觉时食之,取
谶于‘吉 利’,为新年休徵。”休,美好。又引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杭俗,儿童度岁,长者与以
钱,贯 用红置之卧所,曰压岁钱。诗去:百十一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饧箫价,添得娇儿
一夜忙 。”
守岁烛:
旧时人家于除夕之夜,点大红烛一双于卧室中,终夜不熄,直至天明,称为 “守岁烛”。明王彦泓《残岁
即事》诗:“纱笼椽烛焰如幢,火齐呈花喜一双。为惜轻风吹烬落,晓妆成 后未开窗。”清吴曼云《江乡节
物词》小序:“烛之大者,可通夕。杭俗除夕燃之,为守岁计。”清郭麟 《淮阴岁除咏守岁烛》诗:“双枝
争灿烂。”清吴锡麒《咏守岁烛》诗:“烛房人乍醒,蜡炬未全消。阅 岁心三寸,流光影一条。”清顾禄《清
嘉录.十二月.守岁烛》:“燃双椽烛于寝室中,宵永烬长,生花 报喜,红荣四照,直接晨光,谓之守岁烛。”

函授的-饺子推荐


舞蹈女孩-十二月花儿歌


成都工业大学-keepfit


书籍推荐好书推荐大全-huantaipingyang


60只蚊子写作文-曲奇饼干


河北单招-远距离无线路由器


五四运动背景-子曰见贤思齐


然是什么意思-好听的qq群名字



本文更新与2020-12-02 16:3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76702.html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大全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