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也论“登轼而望之”的断句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2-04 21:17
tags:

惠崇春江晚景诗的意思-阳光体育冬季长跑

2020年12月4日发(作者:高博)
龙源期刊网 http:
也论“登轼而望之”的断句

作者:牛杨杨

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12期

【提 要】本文就《左传》中《曹刿论战》一篇的“登轼而望之”的断句方式提出了自 己的看
法,认为应在“登”后断开,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补充论证。
【关键词】登轼而望之 断句 探究
《左传》中《曹刿论战》一篇的句读和注释在学 界中多有爭论,就“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一句而言,至少存在两种主要的断句方式,而争论的焦点更多 在于对“登轼而望之”的理解。笔
者拟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所认同的一种断句方式,并 加以新的论证。
一、两派之争
就“登轼而望之”是否需 要从中间断开这一问题,主要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无需断开,将
“登轼”作述宾短语解;一派认为必须 断开,“登”与“轼”均为动词,中间加上逗号才符合语法规
范。前者可谓是对此句的传统解释,也一直 被中学语文教材所采用。但自王泗原(1978)在
《古语文随笔》中提出了“登”“轼”分读的看法后 ,现代学者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长久的争论,
至今尚未达成统一意见。
不应 断开一派的论点主要有四:1.“轼”作动词表示“凭轼”,而在春秋时“凭轼”是一种表示
尊敬的特定 动作,不符合文中的战争情境。钱文辉(1979:107)等在其研究中均有此意。
2.“登轼”的动 作并不困难。按照江永(1971)在《周礼疑义举要》中的观点,轼崇三尺三寸,
而人高八尺,因此不 及人之半腰,高度适宜升登。而“轼”又其实并非仅指此前所说的“车前横
木”,其包括了前轼(车前横 木)与旁轼(车箱两旁前部的轼),总体呈半围状,故双脚容易
站立。再加上两旁又有比轼更高的较,两 手可扶。如此,“登轼”就成为了普通人也能完成的简
单动作。除形制上可供证明外,《吕氏春秋》(许 维遹2009:247)第十一卷《忠廉》中还有
“今汝拔剑则不能举臂,上车则不能登轼,汝恶能!” 一例作为旁证。3.由于对战双方实力悬
殊,曹刿恐齐师有诈,应该登高望远以便观察,因此“登轼”才 符合作战情况。4.后来,宋东来
(1996:16)又提出“登+名词+以而+望”符合《左传》的语 用习惯,并列举了相似的十二个句
例。
相对应地,应该断开论者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1.轼仅指车前的一根横木, 无法站
脚,且没有 可供把手的东西,无所依傍,因此不能稳定站立。2.因为军旗处兵车最高点,易于
观察,故根本无需登 轼。3.尤其在注重礼法的鲁国,用作扶手以示敬意的轼不应被他人随意践
踏。4.“轼式”用作表“凭 轼”义的动词时也可以不包含恭敬之意。譬如《礼记·檀弓下》(阮元
2009:2842)中就有句例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此处若是
认为孔子在凭轼时还在对一位哭泣 的妇人表达尊敬之意的话,就明显和语境相悖。

数学所有公式-育儿常识


华中师范大学分数线-校服的裙摆歌词


英语三级成绩查询入口-逃离黑德兰


高锰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三十六雨


above造句-曾经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


势能是什么-七七事变资料


广东学业水平-朝鲜辣白菜的腌制方法


自由落体速度公式-设置开机启动项



本文更新与2020-12-04 21:1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77548.html

也论“登轼而望之”的断句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