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诗歌朗诵方法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2-06 05:30
tags:朗诵诗歌

议论文作文-唯美意境风景图片

2020年12月6日发(作者:俞林)
诗歌朗诵方法
诗歌朗读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行为,深高宏大的理论指导无可裨益,唯具体的操 作策
略方能导入正轨,如欲改变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畸形落后之现状,必须在教学策略上下功
夫。
一、感知课文内容
具体说来,一是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感情倾向,二是把握作品的抒 情层次阶
段、起伏高低的步骤和脉络。例如人教版高中新教材语文1第一单元是四首中国现代诗
歌,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在单元总体说明中一开始就提示:
这4首诗……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 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
巷》中对丁 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
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 赤子之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
编写者用精练的词语高度概括了这些诗作的情感特点,这些 感情基调也应成为朗读者
感情表达的基调。朗读者事先应寻找相关提示,若无提示,自己要认真感受体会 、总结提
炼,以求朗读内容、朗读方式的定向的准确无误。
再有,每首诗的情感倾向在大体一 致的前提下,又呈现不同的层次,其间起伏高低参
差互见。例如《沁园春 长沙》的主体感情是“革命豪 情”,但我们在把握时不能简单化,
要认真体会这种豪情在全词中的丰富复杂性。词作上片写景抒情,一 开始展现一幅辽阔无
比的壮丽画面,革命豪情油然而生,可是一“怅”、一“问”表现了词人心中的激昂 冲动
和疑虑忧思;词作下片叙事抒情,多种情感混杂,既有回忆往事的沉醉,又有蔑视反动派
的 愤慨,还有要投身时代洪流中激情冲动。在朗读时应该循着诗人的感情基调,努力表达
这种基调下的多层 次、多向度的丰富诗情,情感和声调时而舒展,时而激烈;时而畅快,
时而愤懑……
在对诗作 的整体和分段把握之后,朗读起来应该是心里有些底了。无数教学的经验和
教训告诉我们,不要一上来就 快速朗读,要稍事准备,这样可以提高朗读的质量。或许有
人说,这样做是否增加教学新环节,降低教学 效率?不然,这种准备工作旨在帮助学生更
好地把握课文,切入课文的时间更短,探入课文更深,何谈效 率低下?
二、认真投入感情
如果说上述“感知课文内容”属于客观认知、理性思考的话,那 么投入情感应属于感
兴、感性、感觉的体验,诗歌朗读教学本来就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一种综 合性
很强的思维活动。
许多老师认为诗歌朗读的关键在于技巧,或在于理解力,这种看法有一 定道理,但又
失之偏颇,还有比技巧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情感是诗的基石(如明代谢榛《四溟< br>诗话》“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道出了诗歌的本质),情感是诗人创作的出发点
(如南朝刘 勰《文心雕龙·明诗》说“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这里的“人”就是诗
人),情感是沟通诗作、诗人 、读者、听者之间的精神纽带(如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
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直言情之于诗歌 接受、传播的重要性)。如果抽掉了诗歌朗
读中的情感要素,朗读将变得索然无味,听众的“赏听”期待 成为负值,也就没有一点感
染力。
在诗歌朗读活动中投入的情感可细分几个层面:一 是对读诗有神圣感,认为这是崇高的
精神活动,先要沉静下来,净化一下心灵;二是对诗人有亲近感,通 过朗读走近诗人,亲
聆謦欬,仰慕诗人心灵境界;三是对诗作产生共鸣,消除与诗作的情感隔阂、时代隔 阂、
空间隔阂。
前面说的《沁园春 长沙》“革命豪情”,《雨巷》“朦胧爱情”,《再别康 桥》“绵
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赤子之情”,多种情感纷繁复杂,其实它们有某种
1 4
共同性,那便是内蕴丰厚、情味永长,非全心投入不能传达这些情感的丰富性、深刻性,< br>乃至独特性和差异性。若能在朗读之始用情在先,情致高昂,必引人视听、夺人心魄。
三、把握抑扬顿挫

我们有时听到老师指导学生朗诵诗歌,只有抽象而概略地说“好 好地朗读”“要朗读
得更好一点”,其实对学生并无多大激励和推进作用;不如教学生学会抑扬顿挫地朗 读,
变粗朴的朗读为优美高雅地朗读。抑扬顿挫不是朗读艺术的全部,为什么在此单独提及?
因 为抑扬顿挫是诗歌朗读的最基本要领,更重要的它是学生进入朗读艺术之门的必备钥
匙,老师稍作提示, 学生稍作应变,朗读水平应能提高一层。
抑扬顿挫包含哪些内容?大概有语音高低、语调轻重、气息强 弱、节奏快慢等,其中
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语音高低,二是节奏快慢。把握好了这些,抑扬顿挫自然发 生,诗
歌朗读的艺术效果也自然发生。其实都不必刻意追求,只要顺着诗句的自然语音状态来
读 ,顺着诗句的自然节奏来读,何愁不有抑扬顿挫的效果。
试举几例:
携来 百侣 曾游。
平平 仄仄 平平
忆 往昔 峥嵘 岁月 稠。
仄 仄入 平平 仄仄 平 词作本来就按平仄格式填写,平声、仄声、入声错落有致,平声悠扬,仄声、入声短
促,自然而然地 产生抑扬顿挫。这里平声突出,两词句连贯下来平起又平收,声调以悠扬
为主,表达了词人回忆往昔生活 的舒缓心态、悠然心语。或许有人说古诗词格律使然,现
代诗歌未必作如是观,不然,徐志摩诗作就极尽 现代白话诗语的艺术特色,颇有不亚于前
贤的吟味效果。
轻轻地 我 走了,
平平 仄 仄
正如 我 轻轻地 来;
仄平 仄 平平 平
第一句先平 后仄,后一句先仄后平,中间平仄互衬,细味之,一种浓浓的留恋眷顾之
情环绕在轻重高低的平声仄语中 。
诗歌是语言文字的艺术,语言文字是显性的,“诗”是隐性的,诗的抑扬顿挫隐藏其
中,非 有眼力者不得见识;文字排列的诗呈一种呆板的线性、平面的状态,朗读者务必使
之“立体化”,生出灵 性来。例如《雨巷》:
她 静默地 远了,远了,
其中两个“远了”朗读起来轻重高低肯定 是不一样的,不妨引导学生稍加分辨,要生
出变化;再如郭沫若《天狗》有三个反复句: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怎么把握语音语气语调?肯定不能朗读一个腔调、一种语式,也要生出变化。
说到诗歌的语言 节奏,可能问题相对简单一些。古诗的语言节奏是天然形成的,朗读
者无师自通能掌握;现代诗歌的语言 节奏则需要朗读者自行分割,在他的眼里诗歌不是文
字的排列,而是词或词组的排列,按词和词组朗读, 使语言节奏分明了然。而且这种划分
非常简单,学生尝试几次即顺应了,顺应之后再朗读,状况即刻改观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为朗读《天上的街市》的语言节奏作了示范,这
2 4
里截取片段: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人教版高中新教材语文1《教师教学 用书》为朗读《雨巷》的语言节奏作为示范,这
里可截取片段: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当然,这些划分不具有“唯一性”,可以有不同的 划分形式。而且在朗读时还可以根
据个人的理解和现场的需要重新整合,有的节奏可快,快到几个节奏合 并起来,有的节奏
可慢,慢到一字一顿,字字千斤。
其实诗歌语言的节奏说到底是诗歌情感节 奏的表现形式,诗人心旌飘荡,情动于中而
言成于诗,诗语节奏映现着情感的节奏;朗读者激情满贮、不 能自已而吐纳珠玉之声,诗
语节奏浑然天成。因此所谓抑扬顿挫应有二义,一是语言形式的抑扬顿挫,一 是情感跌宕
起伏的抑扬顿挫,其中后者最为根本,古人所谓“情根言苗”良有以也。
四、做好各种标记
一些老师给学生讲授一些朗读的方法、要领,却只停留在“口耳之学”上, 缺少更进
一步的有效训练。诗歌朗读训练最好直观化,将训练所得的方法、要领等外化于各种符号
标记,这种最简便的训练方法,对学生来说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何止诗歌朗读教学行之
有效,那些播 音员、朗诵艺术家在处理朗读文本时也必须运用一整套惯用的符号,以确保
朗读、朗诵正确无误。 处理诗作文本的符号体系是简便易行的,只要稍微熟悉一下即运用自如。下面用一些
常见的符号举例 说明:
升调( ):谁主沉浮? (响亮地提出问题)
降调( ):冷漠,凄清,又惆怅。 (情绪极为低落,压抑着声调)
紧连(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看”这动词不光管着“万 山”,还管着“层
林”,乃至后面的“漫江”“百舸”“鹰击”“鱼翔”等,所以“层林”应与前句意和 气
都紧连)
稍停( ):撑着油纸伞, 独自(“独自”属跨行,即与本行相隔而与下一行相连)
着重( ):一个丁香一样的
感叹( ! ):浪遏飞舟?!(名为置疑,实为坚决,加一感叹号表斩钉截铁之气势)
紧促(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此长句为排比句之一,极显气势,字字紧连,间
不容发,一气呵成)
渐无(……):不带走一片云彩。……(一是体现徐诗轻柔风格,二是与“悄悄地”
相应) < br>不过,给诗作配以各种标记不能只看重其结果,而更要看重过程,注重对文本的把握
和处理,揣摩 各种符号的合理运用,将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生命和情感世界显性化、立
体化。假如做得相反,只求眼 花缭乱地画满符号便以为大功告成,不计较对诗作的深层内
蕴的正确理解和对诗作形式的合理把握,那是 事倍功半的甚至是无效的训练。另外,给诗
3 4
作配以各种标记是非常琐细的事,可能学 生各带着自己的理解,做起来五花八门,这没关
系,只要他们认真做了就是了不起的进步,肯定比没有标 记朗读得更好,假以时日必有大
长进。

4 4

分手后还能和好吗-hometown


等比数列公式求和-6个字的网名


现在学习什么有前途-严阵以待


动词加名词-lol牛头出装


八七会议-梦见女人


北大青鸟学校好吗-胶州湾跨海大桥


甄嬛怎么读-四六级报名网站


罗伯特纳维利斯-哈哇



本文更新与2020-12-06 05:3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78407.html

诗歌朗诵方法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