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杜甫的“悲诗”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2-09 13:18
tags:

励志片-如何安装网络打印机

2020年12月9日发(作者:荣玉德)
杜甫的“悲诗”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始终以严肃、悲悯的心情注视和< br>关心着社会;以积极入世的精神,勇敢而忠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他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 夫家庭,生活在唐朝由兴盛走
向衰落的时代,他的诗是时代的镜子,尤其是他晚年的诗作,更
体 现出强烈的对社会政治、对苦难人生的无尽感慨。常常自觉不
自觉地在诗作中折射出内心世界的悲情,形 成了我国古代诗坛上
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悲诗。 杜甫自己曾经说过,“文章
憎命达”, 这确实揭示了中国文学的某种规律性的东西:仕途顺
利,身处庙堂台阁似乎总是写不出优秀的文章,只有 身为命运的
弃子,才能最终成为文学的宠儿。杜甫正是后者的典型──其诗
作沉郁顿挫的风格与 深沉的儒家情怀构筑起了杜诗的“悲情”的
底蕴。正因为如此,昔人称“杜诗强半言愁”。杜甫诗作长于 以
悲剧题材来表现其沉郁、长于以悲剧色彩来抒发其情怀。由此“悲
情”成为了杜甫诗作的脊髓 ,“悲诗”成为杜诗创作的主流,因
为积极入世、忧国忧民的情怀牵系着他的一生,然而儒家追求思想的同时也预创了中国的悲剧意识──一个人执着地追求理想
往往暗示他可能的悲剧性。这是一种理 想的执着追求和这种理想
的现实条件下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一种理想的失落而失落者
对理想 又有着永恒的怀念和执着之间的矛盾,这对矛盾中构筑成
诗人杜甫的悲剧情怀。
悲剧是一 个戏剧种类,它也是一个美学范畴。悲剧性是其核
心,它是使悲剧具有最激动人心的、最具持久性、含有 最深文化
意义的力量。悲剧性在现象形态上有两种:一是现实的悲剧性,
一是艺术中的悲剧性。 悲剧意识是对现实悲剧性的一种文化把握,
它既有反映现实的一面,又有主动地认识现实、结构现实的一 面。
中国文化的悲剧意识体现在各类文艺体裁中,由于中国文化以诗
文作为文艺的最高价值,因 此中国的悲剧性艺术不是以戏剧而是
以诗词为核心的,似乎也可说,在典型地反映悲剧意识上,西方为悲剧,中国为悲诗。刘鹗在《老残游记》自序,中说:《离骚》
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 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
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王实甫寄哭
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诗歌系统地表现了中国文化天 人合一
的重要特征──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的同构关系,它表现为自然的
变化可以引起人心情的变 化:“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
心亦摇焉。”(《文心雕龙·物色》)这种“情以物迁”的情感 意
识。而且,中国文化中天道的整体性对中国悲剧意识有着直接的
影响,它给悲的存在以合理性 。它肯定悲是人的基本情感之一,
不但人有悲,人还可以咏其悲,天也有悲──自然界阴阳惨舒,
秋,也就成了天道之悲的承担者。悲与秋在功能上是相通的,是
互感的。同时中国文化常让人生在世的 悲剧情怀在一年一度的秋
色里得到集中的抒发和沉思,所以,悲秋就成为了中国悲剧意识
的一个 固定模式。秋季烟霏云敛,秋色显得惨淡;秋风砭人肌骨,
秋气显得凛冽;叶落草枯、山川寂寥,秋意更 显得萧条;枝叶飘零,
疾劲秋风呼号凄切……,这是人们对秋天的一种理论上的把握。
同时也因 为人的感伤情绪在心灵深处会形成一定的情结,自然景
物与其碰撞则产生情绪的抒发泻流。在往复抒发中 就容易形成一
种情感集聚的固定接受物;在杜甫的诗中,自然景物的秋本就与
人生的悲是相对应 的,因此,悲秋也就成为了他的诗的悲剧意识
的一个固定模式。
杜甫的悲秋意识的特点是 以变化的自然意象,使得在文化天
道的循环中得以直线性显示出来,从而引发一种自我的时间意识;以萧瑟、冰凉、寂寞的自然意象引发自己已有过的、正经历的和
将有的感伤经验。在“我”的时间和 “我”的感受中把人生的最
高理想,对美的追求和“致君尧舜上”的追求感受推向时运意识、
把 天道的循环中的个人被抛弃地亮显出来。然而带着时间之悲、
追求之悲和时遇之悲的悲秋模式也仍然是按 照中国悲剧意识的
总方式运行的,一方面它显示了个人在天道循环中被抛弃的最深
沉的悲,另一 方面在这最深沉的悲中又包含着对天道的最深的信
仰。在杜甫晚年的《登高》一诗最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此时诗人处于年逾半百,贫困交加,年
老多病,漂泊无依的潦倒不堪的境遇。诗中描 述登高所见的秋景,
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而又忧时伤世的复杂感情,慷慨
悲壮,动人 心弦。登高远眺,映入杜甫眼帘的就是一派悲凄的秋
色。“风急天高猿啸哀”,这就是人从听觉(风声急 ,猿声哀)、从
触觉(风吹)感到秋天的凄凉和从人与天的对比中的自身的眇小
感。“渚清沙白 鸟飞回”,这是从视觉上(青色、白色)感到秋天的
冷、凉,“鸟飞回”更暗含了诗人在漂泊的困境中油 然生发的乡
愁意识。首联起句突兀,以工笔细描,摄取出秋景的六个镜头,
将全诗笼罩在沉郁悲 壮的气氛中,同时又隐隐透显出诗人廓大而
又深邃的情感追求。它不仅给人以一种无尽悲凄的深秋之感, 而
且为诗人“悲秋”的抒怀营造了气氛。这两句又是一上一下,它
表明杜甫是用的仰观俯察的文 化视线去观察感受悲秋的,这是一
种与天道一致的循环视线,从而表明诗人他一方面感受到了悲秋,一方面又把持住了悲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深秋时节辽阔萧森
的景象──树木的飘落,杜甫也在人世上飘落,此景此心,落叶
甚悲,杜甫甚悲,怎不令人感慨?然而时 光却不管落叶和老人的
悲境,一个劲地催促着叶落,催促着人老,就像长江之水滚滚不
停,这也 无形中流露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声、形的摹
拟与结合,更增“时不我待”的悲怆之感。
这两句写悲秋可谓深矣,然而这两句又表现为上句由近而远,
下句由远而近,这是一种与天 道一致的循环视线,而且这循环的
视线还使悲景含有了另一层意义:一方面,树叶飘落,另一方面
长江后浪推前浪,它也会在循环中获得新生。这层意思与前一层
悲意的内在结合也正具有中国悲剧意识 二重性的典型意义。正如
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不仅在颔联中作情感上
渐进式 的重锤敲打,使悲情溢于眼前的秋天景致之中,而且更着
力地表现个体的生命在无往不复的循环中的渺小 ,但天道却是永
恒的,只要将个体的生命与价值融入永恒的天道,个人也就可以
获得某种意义上 的永恒。换言之,中国悲剧意识的基本特征是在
暴露人的困境的同时又在弥合这种困境,使人不至于彻底 绝望,
而是在超越中得到归宿,然而这种超越又不是廉价的,往往要在
“艰难苦恨”中完成。悲 情、悲景、悲意此时也得到了完美的统
一。

i的名词性物主代词-2017阅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数线-短篇爱情故事


元宵节手抄报图片-英语怎么说


by的用法-特劳特品牌定位


水文特征-审计报告模板


动能定理适用条件-圣诞节的英语单词


4级英语多少分过-女孩子英文名字


gpa多少算优秀-高速免费节日



本文更新与2020-12-09 13:1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79158.html

杜甫的“悲诗”的相关文章

  • 余华爱情经典语录,余华爱情句子

    余华的经典语录——余华《第七天》40、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只怕再也不能看见你——余华《第七天》4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

    语文
  • 心情低落的图片压抑,心情低落的图片发朋友圈

    心情压抑的图片(心太累没人理解的说说带图片)1、有时候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是什么也不说,只想快点睡过去,告诉自己,明天就好了。有时候,突然会觉得

    语文
  • 经典古训100句图片大全,古训名言警句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

    语文
  • 关于青春奋斗的名人名言鲁迅,关于青年奋斗的名言鲁迅

    鲁迅名言名句大全励志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路。下面是我整理的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

    语文
  • 三国群英单机版手游礼包码,三国群英手机单机版攻略

    三国群英传7五神兽洞有什么用那是多一个武将技能。青龙飞升召唤出东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青龙。玄武怒流召唤出北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玄武。白虎傲啸召唤出西方的守护兽,

    语文
  • 不收费的情感挽回专家电话,情感挽回免费咨询

    免费的情感挽回机构(揭秘情感挽回机构骗局)1、牛牛(化名)向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报案,称自己为了挽回与女友的感情,被一家名为“实花教育咨询”的情感咨询机构诈骗4万余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