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我会好好的爱你论语二十篇全(繁体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2-12 08:40
tags:二繁体

陈毅的儿子-戏曲知识

2020年12月12日发(作者:韦树模)

1

論語二十篇全(繁體版)


學而篇第一
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
子乎 ?”
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 br>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1.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1.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1.7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雖曰未學,吾必謂之 學矣。”
1.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1.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1.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 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
“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 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1.11子曰:“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1.12有子 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
1.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1.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
已。”
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
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
《詩 》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為政篇第二
2.1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2子曰:“《詩》三百,壹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2. 4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 不逾矩。”
2.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 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2.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2.7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2.8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2.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2.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
2.12子曰:“君子不器。”
2.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2.17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18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
悔。言寡尤,行寡悔, 祿在其中矣。”
2.19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
不服。”
2.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
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2.2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 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
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2.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2.23子張 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
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 者,雖百世,可知也。”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八佾篇第三
3.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3.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3.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 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
泰山不如林放乎?”
3.7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3.8子夏問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
曰:“禮後乎?”子曰:“起予 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3.9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 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
足則吾能征之矣。”
3.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3.11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3.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 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
所禱也。”
3.14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3.15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 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
“是禮也。”
3.16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3.17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3.18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3.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3
3.20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3.21哀公問 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
子聞之,曰:“成事不說, 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 三歸,官事不攝,焉得
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 ,有反坫。
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3.23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
也,以成。”
3.24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
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3.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3.26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裏仁篇第四
4.1子曰:“裏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4.4子曰:“茍誌於仁矣,無惡也。”
4.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
於是。”
4 .6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
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壹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4.7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4.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4.9子曰:“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4.1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4.12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4.14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4.14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4.15子曰:“參乎!吾 道壹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
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4.1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4.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18子曰:“事父母幾諫,見誌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4.19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4.20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壹則以喜,壹則以懼。”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4.23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4.24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4.26子遊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4

公冶長篇第五
5.1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5.2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5.3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5.4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5.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
佞?”
5.6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5.7子曰:“道不行,乘 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
我,無所取材。”
5.8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
治其賦也,不知其 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
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 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
也。”
5.9子謂子貢曰 :“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壹以知十,賜也聞
壹以知二。”子曰:“弗如也, 吾與女弗如也!”
5.10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子曰:“始
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5.11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5.12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5.13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5.14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5.1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5.16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
義。”
5.17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5.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棁,何如其知也?”
5.19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 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
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 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
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 也。’違之。之壹邦,則又曰:
‘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 ”曰:“未知,焉得仁?”
5.20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5.21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22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5.23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5.24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5.25子曰:“巧言、令色、 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
丘亦恥之。”
5.26顏淵 、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誌?”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
而無憾。”顏淵曰:“願 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誌。”子曰:“老者安之,朋友
信之,少者懷之。”
5.27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5

雍也篇第六
6.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6.2仲弓問子桑伯 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
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 曰:“雍之言然。”
6.3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 貳過,不幸短
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6.4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 ,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
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原思為之宰,
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裏鄉黨乎!”
6.5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6.6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6.7季康子問:“仲由可使 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
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 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
於從政乎何有?”
6.8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6.9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
而有斯疾也!”
6.10子曰:“賢哉回也!壹簞食,壹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
回也!”
6.11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6.12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6.13子遊為武城宰,子曰 :“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淡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
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6.14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6.15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6.16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6.17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6.18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6.1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6.20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6.21樊遲問知,子曰 :“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
而後獲,可謂仁矣。”
6.22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6.23子曰:“齊壹變至於魯,魯壹變至於道。”
6.24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6.25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6.26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6.27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6.28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6.29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 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
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 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6
述而篇第七
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7.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7.3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7.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7.6子曰:“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7.7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7.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壹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9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7.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 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 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7.11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7.12子之所慎:齊,戰,疾。
7.13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7.14冉有曰: “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
曰:“古之賢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7.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7.16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7.17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7.18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 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7.19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0子不語怪、力、亂、神。
7.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22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7.23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7.2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25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 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
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 有恒乎。”
7.26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7.27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 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
也。”
7.28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 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
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7.29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30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 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
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 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
告,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
7.31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7.32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7.33子曰:“若聖與仁 ,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公西華曰:
“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7.34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

7
子曰:“丘之禱久矣。”
7.35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7.36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7.37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篇第八
8.1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8.2子曰:“恭 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
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 不偷。”
8.3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 薄冰。’
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8.4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 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
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 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
則有司存。”
8.5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 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
斯矣。”
8.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裏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8.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8.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8.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8.10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8.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
8.12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8.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
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
8.14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8.15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8.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8.17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8.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8.19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 !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
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8.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
際, 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
已矣。”
8.21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宮室而盡力
乎溝洫 。禹,吾無間然矣。”

子罕篇第九
9.1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9.2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禦乎,
執射乎?吾執 禦矣。”
9.3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 吾
從下。”

8
9.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9 .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
之未喪斯文 也,匡人其如予何?”
9.6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 聖,又多能也。”
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9.7牢曰:“子雲:‘吾不試,故藝。’”
9.8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9.9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9.10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9.11顏淵喟然嘆 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
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9.12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 “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
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 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9.13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
賈者也。”
9.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9.15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9.16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9.18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9.19子曰:“譬如為山,未成壹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壹簣,進,吾往也。”
9.20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9.21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9.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9.23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9.24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
從而 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9.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9.26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9.27子曰:“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
9.28“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9.2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9.30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9.31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9.32“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爾。”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鄉黨篇第十
10.1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庭,便便言,唯謹爾。
10.2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10.3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趨進,翼如也。
賓退,必 復命曰:“賓不顧矣。”
10.4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 ,足躩如也,其言
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壹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 階,
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9
10.5執圭,鞠躬如也, 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
私覿,愉愉如也。
10 .6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
黃衣狐裘。褻 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壹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
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 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10.7齊,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食不厭精, 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
食;不時,不食;割不正 ,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
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 食。
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語,寢不言。
雖疏食菜羹,必祭,必齊如也。
席不正,不坐。
10.8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
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10.9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
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10.10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10.11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 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
先飯。
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
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10.12入太廟,每事問。
10.13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
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10.14寢不屍,居不客。
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兇服者式之,式負版者。
有盛饌,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必變。
10.15升車,必正立,執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10.16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先進篇第十壹
11.1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11.2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
11.3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 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
子遊,子夏。
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11.5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11.6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11.7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 br>11.8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
槨 ,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11.9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11.10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10
11.11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 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
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11.12季路問事鬼神,子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
死?”
11.13閔子 侍側,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
得其死然。”
11.14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1.15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 br>11.16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11.17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11.18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11.19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11.20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11.21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 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
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 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1.22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11. 23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
謂大臣者,以 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
“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
11.24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 書
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11.2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 :“以吾壹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
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 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
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 之。“求,爾何如?”對
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 君子。”“赤!
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點,
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
其誌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 喟然嘆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
“亦各言其誌也 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
求則非邦也與?”“安 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
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 能為之大?”

顏淵篇第十二
12.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壹日克 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
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12.2仲弓問仁,子曰: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
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 請事斯語矣。”
12.3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謂之仁已乎? ”子曰:“為
之難,言之得無讱乎?”

11
12.4司馬牛問君子,子 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 br>12.5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
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12.6子張問明,子曰: “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
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12.7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
不立。 ”
12.8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12.9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 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
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 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12.10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 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
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只以異。’”
12.11齊景 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
君、臣不臣、父不父 、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12.12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12.13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12.14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12.15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2.17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2.18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12.19季 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 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12.20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 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
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 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
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 家必聞。”
12.21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 後得,非
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壹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12.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
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
者直’,何 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臯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
下,選於眾,舉伊尹, 不仁者遠矣。”
12.23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子路篇第十三
13.1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13.2仲弓為季氏宰, 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
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 其舍諸?”
13.3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 是哉,子
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
12
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 民無所錯
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13. 4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
人哉樊須 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則四方之民繈 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13.5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3.7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
13.8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茍 合矣。’少有,曰:‘茍完矣。’富有,曰:‘茍
美矣。’”
13.9子適衛,冉有仆,子曰 :“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 之。”
13.10子曰:“茍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13.11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13.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13.13子曰:“茍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3.14冉子 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
吾其與聞之。” < br>13.15定公問:“壹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
‘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壹言而興邦乎?”曰:“壹言而喪邦,有諸?”
孔子對 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
善而莫之違也,不 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壹言而喪邦乎?”
13.16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13.17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 br>13.18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13.19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13.2 0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 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
果,踁踁然小人哉 !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鬥筲之人,
何足算也!”
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13.2 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子曰:“不 占而已矣。”
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24子貢問曰: “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
“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 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13.25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難事而易說也,
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13.26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3.27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13.28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 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
切偲偲,兄弟怡怡。”
13.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13
13.30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憲問篇第十四
14.1憲 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
仁矣?”子曰:“ 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14.2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14.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14.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4.5 南宮適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
答。南宮適出, 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14.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4.7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14.8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裏子產潤色之。”
1 4.9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
氏駢邑 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14.10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14.11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14.12子路問成人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
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亦可以為成人矣。”
14. 13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
者過也。夫子 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
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
14.14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14.15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14.16子路曰:“桓公殺公子 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
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
14.17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 諸
侯,壹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
於 溝瀆而莫之知也。”
14.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14. 19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
鮀治宗廟,王 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14.20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14. 21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恒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
子。”,孔 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
孔子曰:“以吾從大 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14.22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14.23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14.24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14.25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 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
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14.26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14.27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14
14.28子曰:“ 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
道也。”
14.29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14.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4.31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14.32微生畝謂孔子曰 :“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
也。”
14.33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14.34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14. 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
而上達。知 我者其天乎!”
14.36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誌於公伯寮,吾力 猶能肆諸市
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14.37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14.38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14.39子擊磬於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14.40子張曰 :“《書》雲,‘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
然。君薨,百官總己 以聽於冢宰三年。”
14.41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14.42子路問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
斯而已乎?”曰:“修己以 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14.43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14.44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
非 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衛靈公篇第十五
15.1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 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
遂行。
15.2在陳絕糧,從者 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
斯濫矣。”
15.3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壹以
貫之。”
15.4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15.5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15.6子張問行 ,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裏
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 ;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15.7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 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
可卷而懷之。”
15.8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5.9子曰:“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5.10子貢問為仁,子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
之仁者。”
15.11顏淵 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

15
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15.12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5.13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15.14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15.15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15.1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5.17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15.18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5.19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15.20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5.21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15.22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15.23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5.24子貢問曰:“有壹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br>15.25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
而行也。”
15.26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15.27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15.28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5.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5.30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5.31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5.32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15.3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
民不 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15.3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5.35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15.36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15.37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15.38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15.39子曰:“有教無類。”
15.40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15.41子曰:“辭達而已矣。”
1 5.42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
在斯 。”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季氏篇第十六
16.1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
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冉有曰:“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
止。’危而不持,顛 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
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 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 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 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

16
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 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幹戈於邦內。吾恐季
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16. 2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
出,蓋十世希不 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
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 庶人不議。”
16.3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16.4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
佞,損矣。”
16.5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 驕樂、
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16.6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 ,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
言謂之瞽。”
16.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 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
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16.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
人,侮聖 人之言。”
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 斯為
下矣。”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 ,事思敬,疑思問,
忿思難,見得思義。”
16.11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誌,行
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1 6.12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
其斯之謂 與?”
16.13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 學《詩》
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 庭,
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陳亢退而喜曰:“問壹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16.14邦君 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
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

陽貨篇第十七
17.1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 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
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 “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
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
17.2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17.3子之 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遊對曰:“昔者偃也
聞諸夫子曰:‘君子 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
戲之耳。”
17. 4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
曰:“夫召我者 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17.5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 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
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 人。”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

17
17.6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 磷;不
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17.7子曰:“由也,女聞六 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
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 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
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17.8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
遠之 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17.9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 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
立也與!”
17.10子曰:“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哉?”
17.11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17.12子曰:“鄉願,德之賊也。”
17.13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 br>17.14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
所不至矣。”
17.15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 也廉,今
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17.16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17.17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17.18子 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
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17.19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17.20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
谷既沒 ,新谷既升,鉆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
“女安則為 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
之!”宰我出,子曰:“ 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
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
17.21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1 7.22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
無義為盜 。”
17.23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
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僥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
訐 以為直者。”
17.24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17.25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微子篇第十八
18.1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幹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18.2柳下惠為 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
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 邦?”
18.3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 也。”
孔子行。
18.4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18. 5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

18
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18.6長 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
“為孔丘。”曰:“ 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
為誰?”曰:“為仲由。” 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 也,豈若從辟世之士?”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
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 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18.7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 ”丈人曰:“四體不勤,五
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 ,見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 。長
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
之不行已知之矣。”
18.8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 誌,不辱其身,
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誌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 :“虞
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18.9太師摯適 齊,亞飯幹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鼗武入於漢,
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18.10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
壹人。”
18.11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

子張篇第十九
19.1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19.2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19.3子夏之門人問交 於子張,子張曰:“子夏雲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
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 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
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 拒人也?”
19.4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19.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19.6子夏曰:“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9.7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19.8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19.9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19.10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19.11子夏曰:“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19.12子遊曰:“子夏之門人小子 ,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
子夏聞之,曰:“噫,言遊過矣!君子之道, 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
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19.13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19.14子遊曰:“喪致乎哀而止。”
19.15子遊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19.16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19.17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19.18曾子曰:“ 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
也。”

19
19.19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 則哀矜而
勿喜!”
19.20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19.21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1 9.22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
大者,不 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19.23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 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墻,
賜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 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
19.24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
也; 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19.25陳子禽謂 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壹言以為知,壹言
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
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 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堯曰篇第二十
20.1堯曰:“ 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 牡,敢昭告於皇皇後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
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
姓有過,在予壹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 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
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 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20.2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 惡,斯可以從政矣。”
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 ,威而不猛。”
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 勞之,
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
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
“不教而 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20.3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我说我爱你歌词-大春子


21节-不管有多苦


塞尔维亚共和国-question2answer


authoritative-食灵零


朋友聚会祝酒词-世纪中文网


癌细胞转移-足jiao


flames-走遍美国讲解版


菜篮子工程-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



本文更新与2020-12-12 08:4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80554.html

论语二十篇全(繁体版)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